標籤:

[翻譯團]十匹奧運「黑馬」,沒有最黑,只有更黑

[翻譯團]十匹奧運「黑馬」,沒有最黑,只有更黑 由 傑克斯派羅 發表在虎撲體育·體育場 http://bbs.hupu.com/sports

人們喜歡看體育比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喜歡看那些不可思議的「顛覆」,像奧運會就是那些不被看好的一方製造難忘的顛覆歷史的時刻,進而在體育史上抹上濃厚的一筆。

自1896年現代奧運會開始以來,運動員們在團體項目和個人競技中無時不刻地表演著看似不可能的體育技能。

表演的舞台橫跨五個大洲,隨著時光的流轉,體育技能也在不斷地發展,但有一樣東西永遠存在於體育賽事中,那就是戲劇性。

運動員們日復一日揮汗如雨的訓練,只為換來在四年一度的奧運會上那短暫的榮耀瞬間,而即便如此,榮耀很可能在不經意間落入他人之手。

觀眾則總是可以有機會目睹某位運動員或是某支運動隊克服一切不利因素,在難以置信的條件下顛覆成功並奪取金牌。

下面這份名單羅列的便是那些顛覆式的傳奇。奧運會劣勢方破繭而出的例子不勝枚舉,該名單選出了最好的10個。

鑒於這份名單有限的名額,金牌必須是入選者基本的前提條件。

榮譽提名

瑪麗··雷頓(美國)

1984年以前,所有女子個人體操全能賽事的金牌都由東歐國家的選手包攬,但雷頓的出現改變了這一歷史。她在84年奧運會上,技壓羅馬尼亞眾位體操女將,登上了女子體操個人全能比賽的最高領獎台。

美中不足的是,除了羅馬尼亞,東歐的其它國家均因抵制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而拒絕派隊參賽,缺乏一定的競爭對手也使得雷頓被排除在這份名單之外了。

瑞典足球隊

1924年的巴黎奧運會上,幾乎沒有觀眾在賽前認為瑞典足球隊可以戰勝衛冕冠軍比利時隊。

結果是不僅瑞典隊獲勝,而且還以8-1的驚人比分完爆對手。

然而,瑞典隊最終只摘得一塊銅牌,而這份名單只留給金牌獲得者。

威爾瑪·魯道夫(美國)

魯道夫的一生都在不停地顛覆。12歲以前,她不得不面對猩紅熱、百日咳、水痘、麻疹以及小兒麻痹症等疾病的困擾。

譯者註:猩紅熱屬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2~8歲小孩,常發生於冬春季節。臨床以發熱、咽喉腫痛或伴腐爛,全身布有瀰漫性猩紅色皮疹為特徵。和其它四種兒童疾病一樣,都屬於傳染病。

12歲那年,她卻成為一名無病一身輕的體育天才,真是非同尋常。

到了20歲,她更是成為了一名奧運會參賽選手,在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上,她統治性地勇奪三枚金牌。不過那會兒魯道夫早已是公認的田徑名將,因此她不符合「不被看好的一方」這個條件。

「鰻魚」埃里克·莫桑巴尼(赤道幾內亞)

2000年悉尼奧運會之前,莫桑巴尼從未在奧運會規格的水池中游過泳,因此一項100米的游泳比賽對他來說可謂是一個巨大的任務。

他花了1分52秒72的時間完成了100米自由泳的比賽,這個成績即便放到200米的自由泳里也是拿不到獎牌的。儘管如此,他還是得到了當時在場觀眾長時間的起立鼓掌。

在參加奧運會之前,莫桑巴尼只有8個月的游泳經驗,但之後他將個人100米自由泳的最好成績提升至57秒以內。他在2000年奧運會上向人們展現的那份勇氣在日後成為永恆的標誌性象徵。但他畢竟沒有拿牌,所以只能得到提名。

正式名單

10. 阿根廷終結美國統治

時間:2004年雅典奧運會

賽事:男子籃球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美國首次派出職業球員組建夢之隊參加籃球比賽,此後連續4屆奧運會所向披靡,統治了奧運籃球賽場。

然而到了04年「夢之隊」的輝煌卻成為了遙遠的記憶,其實在揭幕戰慘敗給波多黎各隊後,這一事實就昭然若揭了。

那時候夢之隊已經並非全是NBA最好的球員組成的球隊了,但雅典奧運會仍然有著一批精英球員參加:如鄧肯、詹姆斯、韋德及艾弗森等。

大多數觀眾都將夢之隊首戰失利的原因歸結為過於自負,他們還認為實力可以喚醒沉睡中的美國男籃。但很快夢之隊又在小組賽中輸給了立陶宛隊。

即便到了那種時候,夢之隊的球員仍然不承認「天賦球員不足,國際比賽中很難再碾過強隊」這一事實。

隨後這支04年的夢六隊在半決賽中遇上了由吉諾比利領銜,高手雲集的阿根廷男籃。

這位馬刺隊的明星後衛全場獨取29分,三分線外六次出手命中四記,將美國隊擋在了決賽門外。

有些人認為夢之隊的這場失利對自負的美國人來說來得太晚了,然而直到這場比賽開賽前,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認為美國會在真正關鍵的比賽中落敗。

這場失利促使了美國男籃夢之隊選拔機制的改革,這也是美國籃球隊在國際大賽上第二慘重的失利。

額,第一慘重的失利就是接下來要講的這場。

9. 蘇聯戰勝美國奪取奧運男籃金牌(多年夙願)

時間: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

賽事: 男子籃球

直到今天,那12枚銀牌還放置於瑞士洛桑市的某個地下室里,等著1972年美國男子奧運籃球隊的12名成員前來認領。

自1936年首奪奧運金牌以來,美國男籃一直所向披靡地佔據著奧運會的最高領獎台,直到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

事態看起來就像之前的比賽一樣暢通無阻,進入決賽之前,美國男籃一路過關斬將,七場比賽下來總共凈勝對手230分之多。

然而,那一屆奧運會籃球比賽也變得和當時蘇美政治競爭格局的情況一樣,因為在另一邊,蘇聯男籃也取得了7勝0負的戰績,驚人的巧合在於,七場比賽他們也剛好凈勝對手230分之多。

雖說蘇聯男籃不像美國男籃那樣,在以往的比賽中總能習慣性的獲得勝利,但他們好歹也一直是一支職業團隊,自奧運會開始以來一共參加過400場籃球比賽。

兩支球隊適時地在決賽中相遇,隨著蘇聯取得一定的比分優勢後,美國隊很快意識到這場比賽肯定不會像之前那樣出現一邊倒的局面了。

美國隊此後重整旗鼓,在比賽僅剩幾秒鐘的時間裡將比分追近至1分。說著遲,那時快,現任76人隊的教練科林斯(1972奧運會美國男籃後衛)斷下蘇聯的傳球並徑直殺向籃下。

在上籃的時候科林斯被重重地拽下,看起來好像是受傷了。不過他勇敢地站了起來並穩穩罰進兩球,美國隊又建立起1分的領先優勢。

然後,奧運會歷史上最有爭議的一刻發生了。

此時離比賽結束還剩3秒,蘇聯隊發界內球,但很快裁判就在比賽還剩1秒的時候停表,理由是蘇聯的教練席抗議裁判在科林斯罰球的時候忽略了球隊要的一個暫停。

於是裁判決定將比賽時間重新調回至「剩3秒」,比賽繼續。蘇聯隊未能在3秒時間內得分,但記錄台在之前回調時間的過程中出現了失誤,裁判又一次下令重調時間,蘇聯隊也又一次得到了發界內球的機會。

這一次,蘇聯隊的亞歷山大·貝洛夫沒有浪費機會,他在得到長傳後放籃入筐,幫助球隊以一分之差險勝美國隊,蘇聯也就此拿下了奧運男籃的金牌。

美國隊的球員們至今都拒絕接受比賽的「合理」結果,他們的確有理由喊冤,但蘇聯獲勝的結果卻是無法改變的。

後人記住這場比賽是因為存在爭議性,但這仍然是一場由蘇聯製造的顛覆式比賽。

8. 「飛躍的家庭主婦」勇奪四金(荷蘭)

時間: 1948年倫敦奧運會

賽事: 田徑

很不幸,范妮-布蘭克爾斯-科恩職業生涯的黃金期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

然而,狂風驟雨般的戰爭並沒有阻止范妮不斷地在體育界打破世界紀錄,也沒有阻止她在1948年奧運會上以30歲的「高齡」參加了多項田徑比賽項目。

去往倫敦的參賽之路並不平坦,在1946年的歐錦賽上,范妮的表現有些令人失望。這很有可能是參賽前六個月她剛生過孩子的緣故,而且她還試圖參加多項田徑賽事。

1948年奧運會,范妮將參賽項目限制在四項:100米80米欄,200米和4x100米接力。

抵達倫敦的那一刻起,范妮就飽受質疑。英國的領隊傑克·科朗普就發出了「范妮老矣,尚能飯否?」的質疑之聲。

那個時候,女運動員參加奧運比賽並沒有像現在那麼普遍。范妮參賽時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因此家鄉有許多人認為她應該在家相夫教子而不是體育場競技。

范妮將所有的聲音擱置在一旁,做著她一直以來最擅長的事情----跑步。

第一個項目是女子100米,范妮輕取金牌。兩天後她又將80米欄的金牌收入囊中。又過了兩天,200米的金牌也被范妮摘得。

上述三項賽事中,除范妮外沒有任何一名選手的年齡超過23歲。

1948年8月8日,在最後一項賽事4x100米接力中,荷蘭隊將范妮這位傳奇老將安排在最後一棒,范妮也不負眾望地以0.1秒的優勢戰勝澳大利亞隊的選手,自己也拿到了那次奧運會的第四枚金牌。

范妮驚人的表現使她得到了「飛躍的家庭主婦」稱號,這份名單上也自然有了她的一個位置。

7. 英國隊讓老美們震驚了

時間: 2004年雅典奧運會

賽事: 男子4x100米接力

當美國的短跑健將們在100米決賽中分別取得了第一、第三和第四名後,幾乎每個人都認為4x100米接力已經是美國的囊中之物了。

100米決賽中,加特林以9秒85的成績奪得金牌,格林9秒87摘取銀牌,克勞福德的成績也達到了9秒89,排在第四位。

英國隊是少數自以為可以擊敗美國的隊伍之一。考慮到英國隊中隊員100米的最好成績也不過10秒12,這樣的自信可以說是完全不理智。

在2004年奧運會100米比賽中,只有5名選手跑進了10秒,其中三位就是上述提到的美國隊員們,他們都參加了4x100米接力賽。

高手雲集的美國隊看似不可能會與金牌失之交臂了。

不過接力賽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接力棒的傳遞,美國在這方面做得並不好,而英國隊恰恰是傳棒環節的高手。

加特林和米勒在交接棒時不慎將接力棒滑落,美國也因此被拉在後頭。英國隊則將每一個環節的交接做得近乎完美,英國隊的弗朗西斯領先所有選手進入到最後一棒的比拼中。

此時美國選手的個人能力明顯地體現出來了,格林漸漸向弗朗西斯迫近,然而,之前的錯誤還是沒有來得及彌補,英國隊最後還是以最微弱的優勢取得了勝利----僅0.01秒之差。

這是一場一照相判定勝負的比賽,一場不可能出現同樣機率的比賽,一場以弱勝強奪取金牌的比賽,無疑值得在這份名單上佔有一席之位。

6. 美國佔盡上風奪走勝利

時間: 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

賽事: 女子4x100 米自由泳接力

東德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的女子游泳項目上展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不過之前他們並未在奧運會上取得過這樣那樣的成績。四年前的慕尼黑奧運會上,美國隊一枝獨秀,囊括了13項賽事中的8枚金牌,可謂是女子泳壇的霸主。

四年後,東德超越了美國隊先前的戰績,她們包攬了13項賽事的其中11項,而在這11項賽事中,除了蛙泳以外,其餘項目的世界紀錄或者是奧運記錄都被東德的女選手們打破了。

東德實力之所以得以急速提升,其原因在於國家1974年的一個類固醇的計劃。

這項計劃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臭名昭著的斯塔西國家安全局全盤監控,選手們無意識地服下有助於提高競技水平的藥物和激素。斯塔西的情報人員交織成一張巨大無形的網路,專門搞掂那些對該項計劃有所疑慮的人們。

藥物的副作用對服用過的運動員後半生帶來了極其不良的影響,這起事件從根本上來說是德意志國家歷史上的另一出悲劇。倒是這些藥物在運動場上起作用了,女運動員們在賽場上更像是一台台機器人。

她們將游泳比賽的冠軍一個接著一個地收入囊中,即便是美國游泳明星雪莉·巴巴肖夫也未能在任何一個單項比賽中擊敗東德的女選手。雪莉15歲參加72年的奧運會時曾經斬獲一枚金牌,然而到了四年後的蒙特利爾,她卻只能在個人項目中拿走三塊銀牌。

不過由金·佩頓、吉爾·斯特克爾、巴巴肖夫和溫蒂·博格莉歐組成的女子4x100米自由泳接力隊成功地奪取了該項賽事的金牌。她們以3分44秒82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這個成績也領先東德隊0.68秒。

戰勝最大熱門總是鼓舞人心的,但是當那支最大熱門的隊伍採取欺詐的手段時,勝利所意味的東西就更多了。美國隊在那屆奧運會游泳比賽上,光明正大地上演了一出顛覆式的勝利。

5. 霹靂七嬌娃(美國)

時間: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

賽事: 女子體操

瑪麗·盧·雷頓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展現了她特殊的體操技能,當1996年奧運會又一次在美國舉辦時,美國女子體操隊的選手們也又一次地展現了雷頓的風采。

雷頓是美國第一位贏得女子體操個人全能金牌的運動員,96年奧運會上,七位年輕的女選手齊心協力,共同為美國隊斬獲了奧運史上第一枚體操團體金牌。

體操項目向來被東歐國家獨佔,俄羅斯和羅馬尼亞也是一如既往地出色。除了1984年被羅馬尼亞奪走一塊之外,俄羅斯隊包攬了自1952年以來所有的體操團體金牌。

比賽看起來又是奔俄羅斯奪魁去了,在進入決賽階段時,俄羅斯以微弱的優勢領先於美國隊。

美國隊藉著主場觀眾的熱情助威,在決賽當天的發揮相當出色。

俄羅斯在開局的平衡木環節表現過於平庸,美國隊也藉此取得一定的領先優勢,但要奪冠,必須在壓軸的跳馬環節上守住優勢。

金牌看起來像是和美國隊開了個玩笑,多米尼克的前兩跳均已跌到收場。隨後柯麗又在第一次嘗試中扭傷了腳踝。

但是,全世界的觀眾馬上就被接下來的一個充滿勇氣,難以忘懷的瞬間迷住了。

受傷的柯麗已經幾乎無法行走了,但在第二跳的時候,她成功地在跑道上完成了衝刺,並且在之後做出了一個近乎完美的跳躍。

隨後柯麗在教練貝拉·柯羅爾伊的攙扶下下場,那一幕成為奧運史上最具標誌性意義的畫面之一。

或許即便是柯麗退出比賽,美國隊也是有希望最終奪魁,但比賽的時候誰也不會有這樣僥倖的想法,而正是柯麗完美的演出確保了美國隊最後的勝利。

美國隊以最鼓舞人心的方式,終結了蘇聯在女子團體操項目上近50年的統治。

4. 盧倫·加德納掀翻「北極熊」(美國)

時間: 2000年悉尼奧運會

賽事: 古典式摔跤

2000年悉尼奧運會之前要是下一個必勝的賭注,那麼這個賭注就是亞歷山大·卡列林將贏取古典式摔跤的金牌。

卡列林綽號「北極熊」,之前以連續三屆奪得奧運會摔跤金牌,自1988年踏入摔跤競技場以來包攬了所有自己參加的國際摔跤比賽冠軍。

數據上卡列林的統治力則更讓人吃驚。在悉尼奧運會之前,卡列林連續6年沒有在比賽中失掉哪怕一分。

至今,卡列林仍被公認為是古典式摔跤史上最好的選手。

他在悉尼奧運會決賽上的對手是來自美國懷俄明州的農場小伙,盧倫·加德納。

加德納稱自己的力量源於從小在自家奶牛場干雜活的積累,參加悉尼奧運會之前,他從未在任何國際比賽或者是美國大學體育總會的比賽中得到過冠軍。

加德納的力量的確讓卡列寧吃到了些苦頭,後者在比賽中顯得很疲憊。

第一輪雙方戰成僵局後,加德納很快在第二輪以一記背摔先拔頭籌。隨後卡列寧試圖擒拿一段時間未果,加德納則緊鎖雙手,直至卡列寧兩手打滑。那一刻加德納放出了非常精妙連裁判都不敢相信的一招。比賽暫停後,裁判仔細地看了錄像回放,隨後在觀眾的喘氣聲中將得分判定給了加德納。

這是卡列寧六年以來失掉的第一分,而這一分演變成為他職業生涯國際大賽的唯一一場失利。

美國小伙之後守住了第二輪剩餘的時間以及加時賽(常規賽必須要得到三分才能獲勝)。

加時賽最後幾秒鐘,卡列林兩手叉腰,向後退了幾步,算是承認了這場比賽的失利。

就像所有的「黑馬」選手一樣,加德納幾秒鐘後才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因為在那個時刻,他仍然作蜷伏狀,防備著卡列寧的攻擊。清醒過來後,加德納才發現自己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3. 埃米爾·扎托佩克一時興起跑馬拉松(捷克斯洛伐克)

時間: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

賽事: 馬拉松

1952年奧運會之前,埃米爾已經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一位長跑健將了。他在10000米的比賽中輕取金牌,在5000米的比賽中更是上演了後來居上奪取金牌的好戲。

那麼,這位世界上最好的長跑選手之一是怎麼製造奧運史上的「奇蹟」呢?

埃米爾直到比賽前最後一刻才決定跑馬拉松,之前他參加過的最長的跑步比賽是10000米,這個距離僅相當於馬拉松的四分之一。

他的主要對手是英國的皮特斯,當時世界紀錄的保持者。皮特斯的個人最好成績比當時任何一名參賽選手至少快出五分多鐘。

據稱在比賽中,埃米爾趕上皮特森的時候問後者自己的步伐是否顯得過快。皮特森半開玩笑地告訴他說步子邁得太慢了,這促使埃米爾加快了步伐,絕塵而去。

看來兩人之間簡短交流的背後有著深遠的影響,皮特森甚至連比賽都沒有完成。

埃米爾挨個超越,最終以2分23秒03的成績第一個衝過終點線,比第二名快了兩分半鐘多。

他的這枚馬拉松金牌是奧運史上拿的最奇怪的運動員跨項目比賽的金牌。

在比賽前臨時決定參加一個跨項目的比賽並且最終獲勝確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何況這只是埃米爾第一次參加馬拉松級別的比賽。

更誇張的是,他一時興起參加馬拉松後,世界紀錄保持者皮特森卻因此沒有跑完比賽。

埃米爾是一名擁有獨一無二個性的運動員,1952年奧運會上他的表現足以讓他走上神壇供後人景仰。這也就是為什麼不會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的原因所在。

2. 日本擊敗美國奪魁

時間: 2008年北京奧運會

賽事: 壘球

2005年7月,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通過投票的方式將棒球和壘球比賽從奧運會比賽項目中移除。

因為投票的保密性,做出移除決定的原因一直不為人知。但大多數人猜測壘球被移除的原因在於世界範圍內參與性不足,而且缺乏競爭的平衡性。

換句話說,就是美國壘球太出色了。自1996年壘球被列為奧運比賽項目之後,美國拿下了全部三屆奧運會的金牌,期間對對手的連勝紀錄高達79場。

投票結果在2008年以後的奧運會生效,因此北京奧運會成了壘球比賽最後的亮相。

顯然,比賽看起來不過是和前三屆一樣的一個流程。

第一階段的比賽,美國隊七戰七勝,刷了53分,同時只讓對手得了區區一分而已。

在小組賽對上日本的比賽中,美國隊以9-0輕鬆取勝。這已經是美國隊連續第三次擊敗日本隊了(壘球賽事安排有些特殊)。

雙方第四次相遇,勝者可以直接進入決賽,美國仍然佔據上風,只不過4-1的比分較之前稍微接近了一些。

落敗的日本隊不得不和澳大利亞去競爭另一個決賽名額,不過日本隊以一場12分的大勝殺進決賽,並又一次地對上了三屆奧運冠軍得主美國隊。

決賽中,日本隊的火球手上野由岐子只讓美國隊拿下區區一分,這也使得日本隊最終以3-1的比分戰勝對手奪魁,成就了可能是奧運會歷史上最意想不到的勝利。

壘球被趕出奧運會的一大理由就是美國太強。可戲劇性的是,他在奧運會的謝幕演出卻算是奧運會決賽歷史上最出乎意料的比賽了。

1.比利·米爾斯從天而降(美國)

時間:1964年東京奧運會

賽事: 男子10000米

奧運會歷史上顛覆式的勝利有很多,但有一位叫比利·米爾斯的男子則是所有顛覆中最傳奇的那位。

米爾斯有一部分拉蘇族的血統,在南達科塔州的印第安區長大。12歲時他成了一名孤兒,此後便開始從事跑步和拳擊方面的運動並展現出一定的天賦。

譯者註:蘇族是美洲土著印第安人,代表蘇族大聯盟之內的各個部落,亦指他們使用的各種方言。

後來他拿到了堪薩斯大學的運動員獎學金,並在大學的田徑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畢業後他進入海軍陸戰隊服役,期間獲取了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在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上,米爾斯成功晉級男子10000米決賽,但在所有29名選手里,他只是一個無名小卒。

然而,當比賽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的時候,跑在前頭的卻是米爾斯,和他並駕齊驅的還有世界紀錄保持者,澳大利亞的克拉克以及突尼西亞的穆罕默德。

克拉克的世界紀錄比米爾斯資格賽的成績足足快出一分多鐘,但穆罕默德成了關鍵時刻決定比賽孰勝孰敗的那個人。

這位突尼西亞長跑健將當時跑在克拉克和米爾斯之間,一些身體的輕觸之後,他取得了暫時性的領先。

隨後克拉克漸漸拉近距離,米爾斯也緊隨其後。就當比賽看起來變成克拉克和穆罕默德的衝刺戰時,米爾斯突然換擋加速,並在最後100米的衝刺階段衝到了最前方。

賽後米爾斯說他的策略是在最後衝刺階段發力,並在賽中時刻提醒自己會贏得比賽。

在採訪中米爾斯還說道自己不懈努力的動力在於:第一個衝過終點的那一刻,你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一萬米運動員。

米爾斯的這句話完美地詮釋了奧運精神,「衝過終點的那一刻」成了每一位運動員追求的目標,這也是觀看奧運會的魅力所在。

米爾斯不單理解了奧運精神,還將之進行傳遞,這是前人沒有做到過的。也正是因如此,他將自己提升到了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高度。

這份名單上的所有獲勝者都證明了一個道理:在體育競技中,一切皆有可能。然而,我們卻找不出哪一幕畫面會比米爾斯1964年最後100米的那段衝刺更能印證上述這個道理了。

推薦閱讀:

《朱子治家格言》全文翻譯
LA DERNIERE VALSE(最後的華爾茲)歌詞中文翻譯
《論語》原文及其全文翻譯(三)
體驗炫酷的即時翻譯功能!
外國人眼中的中國如此強大,告訴你其中的奧秘!

TAG:翻譯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