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談發願
06-05
凈空法師談發願一、深信發願求生凈土,即是無上菩提 凈土法門沒有別的訣竅,就像大經裡面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經》裡面講「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你只要真正能照這樣做,就決定成功,所以說非常非常的重要。菩提是梵語,翻成中國話的意思是「覺」;換句話說,菩提心就是「覺心」,覺則不迷。菩提心不發,你是凡夫,你出不了六道;要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發菩提心。什麼叫做迷?什麼叫做覺?凡是貪戀這個世間,迷戀世樂,這是愚癡,這是迷。世間是虛妄的,只有苦,沒有樂,如果真的搞明了了,你會感覺到這個世間非常可怕,這就是覺悟。心心嚮往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大覺,這個心就是真正的菩提心。 蕅益大師說得好:「能不能往生決定於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決定於念佛功夫之深淺」,「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這句話也是蕅益大師給我們說出來的。印光大師認為,這幾句話完全是阿彌陀佛的意思,被蕅益大師說出來了。 用菩提心來念佛,念念與佛相應,所謂「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念佛,用普通的心念,感應的力量很薄弱;如果是用菩提心來念,感應的力量就不可思議了! 菩提心不難發,佛號容易念,無論什麼人遇到這個機緣都可以修學,都一樣的成就!二、求生極樂世界就是無上菩提心 「惡人臨終如能懺悔發心,至心念佛,則惡人已成善人」。懺悔之後,他已經發了菩提心,為什麼?他發心,他真信了,真正想求生凈土。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講發菩提心,他老人家的註解說,真信、切願求生凈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印光大師看到這個註解,佩服到極處,為什麼?自古以來這些高僧大德、祖師大德沒有說過,蕅益大師說破了。他不是講菩提心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他不是這樣講法。他講你只要真正相信,真正想生極樂世界,真肯念佛,你就發了菩提心,你是無上菩提心。講得有道理!那我們曉得,鄉下這些阿公阿婆,你問他什麼叫菩提心,他根本就不懂。但他真的往生了,預知時至,走的時候瑞相稀有,他真的往生了。你說他沒發菩提心,他發了,你不知道。蕅益大師這麼一點破,我們恍然大悟,求生凈土就是發菩提心!所以,惡人已經成善人,懺悔,真正求生極樂世界,他已經發了菩提心,當然「蒙佛攝受,隨願往生。故蓮池大師曰豈不賢聖同科,同登極樂也」。上上品往生的,到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下下品往生,到極樂世界也見阿彌陀佛,而且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下下品跟上上品差不多,沒什麼分別,這是十方世界所沒有的。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三九一集)2011/5/1三、發願求生凈土的人都不是平常人他們在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 《無量壽經》上說,阿闍世王子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這一世聽到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生歡喜心,發願「將來我要是作佛也像阿彌陀佛」。你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生歡喜心,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說明你過去生中修積的善根,決定超過阿闍王子!換句話說,你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如來,決定不止四百億,超過他太多了。為什麼呢?你能夠深心求生極樂世界,經上說的,一切諸佛說,凈土法門是難信之法。我們這一生遇到並相信了,生歡喜心,這很不容易,應當要慶幸! 所以說,人不相信凈土,不願意念阿彌陀佛,我常講那是正常人,不奇怪!絕對正常。他要是一聽到就相信,就立刻要求生凈土,這是非常人,不是平常人,你才曉得他的善根、福德、因緣之厚!哪裡是幾生幾劫的事情? 這個法門誰能相信,此人必定是大善根、大福德,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說的:他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才能信受奉行;沒有這樣深厚的善根,怎麼勸他也不相信。佛教化眾生,真正是真實、清凈、平等、大慈大悲!眾生善根沒有這麼厚,就慢慢的培養,一世一世的幫助他。已經成熟了,幫助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成熟的,給他種善根,所以這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四、凡是修凈土的人,都是大乘菩薩 「初謂業障眾生,中謂凡夫二乘,是知凈土是大乘菩薩所修矣。」凡是修凈土的人,都是大乘菩薩。因為凈土所要求的,你看《無量壽經》講的很清楚:「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菩提心一發,就不是凡夫了。什麼叫菩提心呢?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說的好:凡夫真正發願求生凈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個講法是蕅益大師以前的祖師大德們沒有說過的,他說這個話,我們細細想一想,有沒有道理呢?很有道理。為什麼呢?生到凈土,古人講過,「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你能夠見阿彌陀佛,這個不是菩薩見不到的呀。所以真正發願求生凈土,這個心的的確確是無上菩提心。一般的菩薩比不上。一般菩薩雖然發的,像《起信論》裡面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你發那個心見不了佛啊。人家這一發心,就見佛。見佛,比你就高多了。所以的確是無上菩提心。這是蕅益大師講的清楚,講的明白,講的容易懂,我們聽了之後,覺得我們成佛有分。我們就振奮起來了,覺得我也可以做得到。所以要真正發心,求生凈土。(摘自 凈空法師《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五、眾生髮願,願生凈土,決定往生!「眾生髮願,願生凈土,決定往生」。你看信願行三個條件,他抓到當中一個發願。為什麼?你沒有信心,你怎麼會發願?不可能,你真發願肯定有信心。具足信心,一絲毫懷疑都沒有,願生凈土,《華嚴經》到最後的歸宿就是發願生凈土。文殊、普賢菩薩是毗盧遮那佛的助教,他們都是發願求生凈土,我感到非常訝異。善財童子是文殊菩薩的得意門生,那當然是修凈土。五十三參頭一個參訪德雲比丘,德雲比丘是修彌陀凈土的,般舟三昧。再參到最後第五十三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那更明顯,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這才恍然大悟,才真正看出來,十方三世諸大菩薩生到華藏世界了,最後還跟著文殊、普賢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諸位想想,這是什麼境界?看到這個地方,我這才回過頭來真的學凈土了。我學凈土是得力於《華嚴經》,從《華嚴》回歸到凈土,不能不感謝這部大經,要不是這部大經,我這一生就當面錯過。所以只要你願生就決定往生!(《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第二O九一 2010/1/24)六、發願往生沒有一個不能往生的《觀經》跟《無量壽經》裡面,講得非常透徹。凈土法門,彌陀四十八願裡面,十八願、十九願,這兩願是大願的精髓。十八願說什麼?五逆十惡的人,臨命終時十念往生。禪宗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五逆十惡臨終遇到善知識,勸他念佛都能往生,你們想想看,哪個人不能往生?沒有一個不能往生的!十九願叫發菩提心,菩提心,我們一聽說也嚇一下,這東西我們發不起來。蕅益大師一句話道破,只要你真正肯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聽他這一句話,這塊石頭落地了,我們無上菩提心發起來,為什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我們愈想愈有道理,的確沒錯。因為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當生成佛,這個心不是無上菩提心,那什麼心叫無上菩提心?這是凈土不可思議之處,一切經裡面沒有的,十方諸佛世界裡頭也沒有的。所以諸位要老老實實把握這個真正是無量劫以來難得遇到的因緣,我們這一生遇到了。 (摘自凈空法師《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九十七集)七、不發願,念佛也不能往生《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三輩往生的基本條件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哪有不發願能往生?沒有這個道理!如果不發願,古人說過:「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號,沒有發願,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呢?你不願意往生嘛!求願往生,萬緣放下,這個心就是菩提心。蕅益大師在《要解》里跟我們說:如果往生要想增高品位,一定要心如佛心,願如佛願,行同佛行。心不像阿彌陀佛,願也不像阿彌陀佛,行為也不像阿彌陀佛,你縱然往生,品位很低;何況你沒有信願根本就不能往生!我們要牢牢記住啊!你今天不發願,也不念佛,你怎麼能往生?八、念佛人只有往生凈土這個願望 「願,謂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如子憶母,必欲往生。」 有些同修來告訴我,他的願發不起來,信是相信了,卻不曉得怎麼樣發願。這個地方蓮池大師告訴我們,『願』就是心愿,就是你心裏面的希望,心裏面的希求,這就是願。念佛人心求什麼?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這個願望、這個希求,除此之外我都不求!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不攀緣,攀緣就是有所希求,因為對世間法有所希求,決定障礙往生。因為對世間法有所貪戀,到臨終佛來接引你,你還放不下,佛不會再等你,你放不下,佛就去了,這個緣又斷掉了。所以願生的這個心要非常的懇切,這是講發願。 這個地方採用《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的意思來勸我們發願。第一要知道這個世間很苦,在這個世間做人更苦,這是要覺悟的。世間無常,諸位不要看自己年輕,一轉眼就變成老人,光陰太快了!人命無常,國土危脆,一定要警覺!舊金山大地震後,隔兩天那邊同修給我打電話說:「我現在真正懂得《八大人覺經》裡面所講的「人命無常,國土危脆」,我現在真正懂得了!」我說你怎麼懂得?他說地震不過是幾秒鐘,把許多人的生命財產統統改變了。危脆(危險而脆弱),實在是危脆,幾秒鐘,多少人的一生統統完了!所以要有高度的警覺,娑婆世界不好,要有這個念頭:「離開這個世界,捨棄這個世界!」這是『厭離娑婆』。 再發一個心:『欣慕極樂』,你讀這個經本,佛經是什麼?就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帶來的家書,仔細去看看,我們的老家比這個世界好得太多了,為什麼還不回去?所以,欣求極樂的心應當像遊子思歸、囚徒出獄這樣的心情,念念希望往生極樂世界。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所說的,『如子憶母』,好像孝子時常惦念著在故鄉的慈母。兒子在外面流浪,常常想到家鄉的母親,我們用這樣的心念念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惦念著阿彌陀佛,這就是發願,心心念念希望趕快回家!(無量壽經玄義 第九集 1989/11 新加坡)九、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下面念公(黃念祖居士)為我們介紹普賢菩薩。「普賢亦名遍吉」,遍是普遍,遍法界虛空界;吉是吉祥。「《清涼疏》謂普賢有三」,這是講三類,實際上普賢就太多太多了。給諸位說,真正發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人就是普賢菩薩。為什麼?這個經第二品,品題就是「德遵普賢」,我們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是普賢法門的境界,極樂世界這些菩薩統統可以稱之為普賢菩薩,我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十大願,我沒修十大願,一句阿彌陀佛把十大願全包了,不可思議。德大,普賢大士之德就在這一句名號上,細說就是在這部《無量壽經》,所講的全是普賢大士之德,這還得了嗎?「清涼」,就是《華嚴經疏鈔》里講的,《四十華嚴》所說的,「第一個位前,但發普賢心」。我們現在是發心念佛求生凈土,這就是普賢心,我們現在是位前普賢。第二是「位中」,正在這個位子當中,那是等覺菩薩。第三「位後」,位後已經成佛,「成佛不舍因行」,這個意思是「謂成佛仍不舍因地的修行」。成了佛,得果就是成佛,成佛之後,還是以菩薩身分幫助阿彌陀佛,在十方剎土接引眾生,以菩薩的身分,方便教化眾生。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面所說的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示現什麼身。統統是普賢菩薩。「疏謂普賢之義為:果無不窮曰普,不舍因地曰賢」,這把兩個字分開來講。「此即位後之普賢,是為如來之化現也」。佛的化身,三十二應全是佛的化身,即使化現佛,那還是化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是什麼身?應化身,不是報身,報身(盧舍那佛)我們見不到,報身太大。報身佛,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見到阿彌陀佛的報身,你要知道,見到阿彌陀佛的報身,你自己就證得報身;你要不證得報身,你見不到佛的報身。所以一般在同居土裡頭,所見到的佛還是應化身。到什麼時候見到佛的報身?明心見性。也就是剛才講的凡聖土下下品往生,在那邊修行十二劫,你就證得報身,因為你成佛了,你在西方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的報身,這時候是真正的阿惟越致菩薩。在這之前,你那個阿惟越致菩薩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的,你實在不是,但是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阿惟越致菩薩沒有兩樣。這個好處,十方諸佛世界裡頭沒有,只有極樂世界有,你想想,極樂世界該不該去?不但該去,得趕快去!別再留戀這個世間,留戀在這個世間,自己要是把握不住,你就不可能不造業,造業就輪迴。所以你要細心去想想,這兩個修行的處所,利害得失是天壤之別!聰明人應當知道怎樣去選擇。十、願力超過業力,即是乘願再來 大家聽說諸佛菩薩乘願再來,什麼叫「乘願再來」?我們如果發個願,願力能超過我們的業力,我們現在就乘願再來了。佛菩薩是什麼願?我們知道,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這個身體是為大眾服務的,不是為自己。我們今天得這個身體,念念是為我的,為我就是業力。身體不是我的,身體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一個工具,那你就是乘願再來。所謂凡夫跟佛只在一念之差,一念迷,迷什麼?迷這個身是我,一切都為我,是迷!佛菩薩覺,覺的是什麼?身體不是我,身體是為眾生服務的工具,盡量發揮這個工具,為一切眾生造福,就這麼一個念頭轉過來,凡夫成佛了。不為自己,自己的福報無量無邊,智慧無量無邊,我們在這裡做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你們學佛在這一生當中肯定成就。(摘自凈空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講記》)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金剛經講記 凈空法師講解007
※凈空法師:何謂外道?
※凈空法師:把「看得破,放得下」好好做六年
※凈空法師:想別的、干別的,把阿彌陀佛忘掉了,那就是造輪迴業
※凈空法師法語:能斷一切世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