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慈法法師:《大方等大集賢護經》又名《般舟三昧經》講記 3

 這段文字提示我們:如菩薩一樣不休息。凡夫心總需要休息,尤其是有對待的心智生起、對待的業相生起時,就想迴避,不願意再接觸它,感覺到太累、太苦、太無意義。實際不是的。諸佛如來在此勤奮不舍,常行不舍,曠劫以來不舍我等!我等的確皆是謗法、疑法之有情,或說畏於佛法之有情,或說破滅喪失佛法之有情,若不然,我們不會生在佛前佛後,墮入八難啊,此處你不能過份自尊。而念佛法門,尤其行般舟,是無有休息、未離大乘。所謂「菩薩道」,此道不可須臾離也,也無所從離,無所從離故,是為菩薩道,不休息故,是為菩薩道,常行道故,所以「不舍一切眾生,不舍一切行願」。這句話十分容易說,但做起來,若是隨佛願、隨佛智、隨佛行,那是很歡喜、很喜悅、很不可思議的利益;若是隨自己的業力,隨自己的分別執著的心智,就十分痛苦,十分難受,十分不相應!我們說:「不舍一切苦惱眾生,迴向諸佛甚深功德,令其迅速成就無上菩提,得不退轉」,你把你的法則利益回施給一切現前有緣,若順緣,若惡緣,都如是平等回施,那真是常行道者、道業不舍者,是菩薩行。此話甚易說,而凡夫心智需要有一定忍受的量,需要有一定自我的努力、堅持與鼓勵,或者說隨順。

  我們都知道,大乘教言中是欲度一切眾生,成就菩提。若願「一切眾生先我成佛」,這是個大乘的猛利誓願;若願「與一切眾生同成佛」,這是一個隨順心愿;若「我先成佛,後度眾生」,這是大乘的軟心菩薩心愿。此三類心愿中,令一切眾生先我成佛,這是猛利心所致,這樣你會愛樂、尊重面前一切親緣、疏緣、種種因緣,你會真正地尊重、愛護它,何以故呢?一切眾生先你成佛故,也就是一切眾生皆是佛菩薩,唯有我是凡夫啊。昨天有個小夥子,在我們見面時,他痛哭流涕,他說今天真知道一切眾生是佛菩薩,真是應該尊重一切機會了。當時的確大家都很感動,很多人都掉淚了,因為這個小夥子沒有學過佛,剛剛接觸過佛教,產生這種心理狀態,很感動人,他說的是一個誠懇的、感激的話,當他感覺到這一點的時候,那種心靈的舒展與安樂,那種廣大、平和與真實的觸動,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別人。這是真正的大乘猛利心,大家都是為我來示現種種惡相、善相、勝相、弱相的,幹什麼?欲令使我出離!我們念「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這是大乘波羅蜜門教言,徹觀一切眾生如幻,一切善惡眾生如幻,一切凡聖如幻,一切法畢竟空,無所得失,畢竟往生阿彌陀佛國土,一時成就!這就是所謂的「同生同西」,以文殊之智透視觀察一切幻緣畢不可得。此處是「度盡眾生,方成佛道」,即所謂大乘心,度盡一切眾生,無有休息。在般舟行法中,亦復如是,不休息是一個行法法則,不能有休息的自我提示,通常行般舟的人在此處心有畏懼,說本來就夠累了,再不休息還行嗎?其實行法得以真正休息,不休息中真正地休息了,何以故?於法得自在、得自主於無染無著真休息中,一時摒舍眾生的染著休息、對待休息,而常行於道業!

  (111)云何當得著大鎧甲。諸佛廣大戒中決定住故。

  「廣大戒」,因為在般舟行法中,誓願是第一位的,欲見佛的一期念、饒益有情等,都是依大誓願建立。大誓願者,是大戒,是大孝順。大孝順者,孝順之至道,是為戒。所以,隨順者,是戒;大隨順者,是戒!此戒是廣大戒、清凈戒、真實戒,雖然無言說,是略戒,略者,假以簡單之言說,囊括一切利他之善巧、利他之心智、利他之抉擇,在戒中決定住,就是以利眾生為決定住,以隨順諸法勝功德為決定住,以贊順、孝順諸佛菩薩聖者及一切有情為決定住,也就是所謂的「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這個言說大家都很熟悉,但在實踐此法則中,我們應該細細地觀察自己與此言說相應與否。實際上,誓願的守護,能保護我們在行法中不受變異的傷害,不受變異因緣的侵奪。若我們在學習、實踐般舟法中,能真正地生起這種無所退墮、究竟安住、不受傷害之心,隨順利益世間,隨順諸佛甚深功德,隨順阿彌陀佛廣大誓願,在利益眾生這一廣大誓願中做一隨順抉擇、安住,那是行法最大的一個動力,也是一個悲智的雙修,也是真實的功德所在!

  行法人的心理機制千差萬別,我可能看過幾百篇發願文了,差異十分大,有簡潔的人,有複雜的人,有自利的人,有說利他的人,有疑法的人,有勝法的人,乃至有求感應的人、求出離的人、求財富的人、求大威德的人、求善巧的人、求制約於人的人、求利益人的人、求更加有社會福報的人,什麼樣的人都有,什麼樣的發願文都有,但是有一點:這一百二十二個「云何」,實在是般舟的真實功德利益!

  般舟一法是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王舍城竹林精舍所宣化,聚集成經典後,隋唐期間翻譯到中國,一直傳播到現在。當然有很多人疑此法、謗此法,世尊為了呵護此類人,提前就說出來:莫謗於此法,而受於大苦報,而受於惡性輪迴[13]。就在我們這個團體中,也有誹謗此法的,說這是假的,是不正法、邪法,坐在這裡侍機地做一些不相應的事情,我感到這是不合適、不公道、無意義的。對你自己來說不公道,因為我們在疑一個法則、謗一個法則的情況下,對自己是不公道的。寧願放棄,也不願意疑謗於它,疑謗會使我們自己受到很多傷害,就如同用雞蛋碰卵石一樣,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對此,世尊在這個經典上是有所授記的,後面會提到。但在社會上,直接訶罵、詆毀此經典,詆毀此行法的,會是很猛厲,就如經典中記載的一樣。在我們現前住眾中,我感覺這樣做對你自身是不公道、不合適的,若有這樣的人,應該當即懺悔,若不如是,應當即舍離此處,可以在其他法則中去行持,也不至於謗法,也不至於受到傷害。因為這是一個般舟道場,你若疑毀此法則,或迅速懺悔,或迅速離開,這兩個方法都是可以的,是有利的,是公道的,是相應的。我們在一個道場行持一個法則,是有意義的,讚歎一個法則,是有意義的,而疑毀一個法則,是你的疑心、謗心生起來了,不僅得不到佛法利益,還會傷害自己的,尤其在這樣的道場中是不合適的,惑亂大眾、毀滅道場這個過失,不要說是誰能救渡了,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的。為什麼這樣說呢?這也是不舍一切有情,不傷害一切有情,因為你可以說自己與這個法無緣,這樣基本上就不謗法、不疑毀法了,就不會去產生過失。也是為了這類有情不受到傷害,在此藉助這個學佛、學法的機會,鄭重地提出,希望大家善思維自己的因緣,不要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廣大戒中決定住」,實際就是孝順為至道。若建立誓願,若隨順誓願,我們都應該於法隨順,隨順中就會有戒、戒德,就會護持我們所行的法則。世尊在經典中講,戒在什地方?在於孝。孝為至道,而什麼是孝?孝者為戒,孝順為戒[14]。這不是奴役我們,它本身就可以保護我們,給我們帶來莫大的利益。但這個時代中,人心容易逆反,所謂多亂以性戒、以下犯上。此「上」者,不是上下的上,是應恭敬處、應守護處、應愛樂處、應隨順處,如果去詆毀、動搖、撞擊此處,那就產生傷害了。所以,孝順為至道,中國人特別講孝,但現在世間有情多不喜於孝道,多行於乖逆之行,說話沒有好聽的,做事沒有順當的,結果就苦啊。所以,隨順之樂、守戒之樂能得以法之安樂;孝敬之樂能得以庇護之樂。

  行般舟亦復如是。若是用對抗心、不隨順心去行持般舟法,那是很難行的。一般真正走般舟的人都很調柔,凡是不調柔,都是習氣上的不調柔,所有延續在走般舟人身上的不調柔,都是在行般舟之後,把行般舟的力量放在業習上了,才產生了不調柔的強大勢力,實際例子都是有的。但若是一直隨順般舟行法的人,都是很調柔的,那就是在這種所謂的「廣大戒」中得安樂,就是普利世間,隨順佛願,隨順悲智,隨順方便,隨順有情,予以安樂,此心智是必然建立的,因為在佛的願力加被下,在佛的不可思議的功德力加被下,在諸佛如來不可思議的通力加被下,養育了我們的心靈、道德。我們在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這個音聲功德、佛陀的誓願就在養育著我們的感知,加被著我們自性成熟表現的過程。那些自大驕慢的人在這裡也會被逐漸地打磨出來,令自己的驕慢與自大消融,何以故呢?般舟走一段就知道自己的自大是無力、無意義的。越是自大的人,在走般舟中很快就可以調整過來,但主要是自大的人不願意走般舟,因為什麼呢?不屑故,一個是我不吃苦了,一個是我不能吃苦,不吃苦是慢心,不能吃苦是畏懼心,這樣的人必然會自大,所以世尊對聞而不行此法者,後面會有言說。

  (112)云何當得一切諸佛所贊灌頂。住於諸如來十力地中故。

  諸佛如來有十力、十八不共、四無畏,是諸佛如來與眾生不共之法。「灌頂位」,是印度的一個特定法則,過去予以王位時,用四大海水來作灌頂儀式,以象徵尊貴,現在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王位接授過程中還是要灌頂的,如西哈努克把王位傳給其王子時,也拿了一壇水給他灌頂。灌頂,是住於法位。位者,就是有所成就、攝化力的意思。

  在般舟行法中,的確可以令眾生入無畏心智,安慰世間,無所掛礙,得種種不可思議善巧力,非是一般修法的自力所能成熟的。般舟法有十分不共的教言,即「十方諸佛悉皆現前立」。立者說法,聞者聽法,聽法後進趣於親證自性,無所畏懼,抉擇於無生法忍,這實在是在我們現世行法之中很難得的法則!這樣的法則尚是對未斷欲凡夫而講的,也就是說,此三昧修法是凡夫有份的。以常規說,現世之人雖有能見十方諸佛的,但凡夫不可見,何以故?未凈欲故。我們可以查很多經典、很多法,若是想見本尊,那是甚難的,需要很多加行修持才能成熟,但在凈土一法中不是這樣,現下直趣,三昧親證的善巧皆是於當下。此「當下」,若見若不見,清凈守護。所以,見者當問,問者即答,答者即知,知什麼呢?猶如灌頂。此灌頂,是佛親自灌頂,是親臨諸佛前灌頂,是「得一切諸佛所贊灌頂」,所謂「所贊灌頂」,就是親予以法的真實,令汝住不退轉。這個法的加持真是不可思議的!

  我們現前大眾中,有沒有這樣受諸佛灌頂的呢?實際這真不是難事,就在於我們在這個法則上勤於行持否?真正信心決定否?真正對愛樂、無疑實踐否?難易不在於法則,難易是發心的根本所在啊,若發心難,行法就難;若發心易,行法就易。你說自己感覺易就行了嗎?不是。你發心愈究竟、愈徹底、愈純凈、愈單一,就得所謂之易。易者,愈直接故,愈了達故,愈徹底故,愈真實故。所以,法無難易啊,凡聖的評判也沒有什麼難易之說,只是我們設置的自我障礙太多。

  「住於諸如來十力地中故」,此般舟法,為十方諸佛之父,產生大功德威力相,攝八地菩薩事,即一生決得不退轉。所以,這樣的法是不允許人誹謗的,實際不是不允許,是怕你受傷害,實際也沒有什麼怕,你也沒什麼可誹謗,只是自己受傷害罷了,這一定要注意!對這一類法則,往往那些未有行持成就者、未有進趣者,以自己的業力、以自己的量去思維,就會誹謗。謗者,會蒙昧自己的善根,散壞自己的善業,乃至惑亂清凈行法者、發心者,這個過失就很難透視了。我們漢地人現在於謗法、毀法沒有畏懼,在藏傳佛教中,很多人不敢,連舍法罪都不敢,他們對法的認知、交流很謹慎,尤其是在清晰地傳播、實踐法則上。對此我們應該注意。有些人是熱惱了、煩惱了,說一些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話,對他人實在是沒有什麼,你也傷害不著他人,但容易造成他人一時的疑惑,動搖他人行法一時的因緣,就根本來說是不能傷害他人的,但現緣中,你可苦了自己,一定會很苦的。在此提出來,還希望大家愛護自己。

  (113)云何當一切所想。通達一切諸法行故。

  諸位善知識,在行法的時候,我們會看到自己的想法很清晰。以前,我在一個地方住的時候,在「一切想」上與法相應的機制中,說了四件事情,我說這是我想像的事情,結果我不說,大家看就對了。其實這些事情是早都有結果的,因為什麼?沒有做之前,先想了一下,想了以後,把它設置了,就仍到一邊了,結果走了一圈後,這四個事情就一個一個成熟了。想法與事實為什麼會相應呢?這裡最重要的是「一切所想」之「想」是什麼?若如實地透達前後際無別,就能形成「一切法行」與「想」同等之力。

  那麼你能否把這些「想」與法行相應呢?莫要畏懼,若要相應,你要有一定的透視力,即透視前後際的不相隔離,所謂「一念為三世」、「三世為一念」、「一念為三際」,此「際」實在是無際。一般我們在這裡產生不了真實的抉擇,而說「未來的事情」。未來的事情是什麼樣啊?你說:「你現在能不能把這個地方想成個什麼樣呢」?不是,我才不需要想。在八年前,我給大家講放光寺現在五個地方[15]的建築的時候,沒人不恥笑的,說你是神經病吧?因為以前放光寺就巴掌大的地方,還到處都是荊棘,現在這五個地方可不是我建的。這不是故意誇張一個東西,最早放光寺的住眾都是知道的,談過這個事情,但大家不會生信,認為它是不相應的,是沒有意義的想法。若要想法與法行相應,怎麼來想呢?這是很有意義的一個凡夫修法機制。我們凡夫腦袋就是愛想啊,不停地想,但大部分是妄想,不與法相應,不與法行相應。有人是黑暗想、顛倒想、愚痴想、自大想、欺人想、慢他想,這個想,最後肯定是沒有意義的。有個菩薩給我算了一卦,說,哎呀,你下半年怎麼樣怎麼樣。我說,你若算得准了,今天下午我就背包回家,佛法跟我沒關係了。為什麼呢?你若能把我算得准了,你算我什麼時間死,你能不能算自己什麼時間死呢?這話實際是相應的話,什麼相應的話?希望人對法、想,要有相應的機制。後來我下半年見到這個菩薩,就問你那個演算法準不準呢?他說,哎喲,佛法能改變人的命運。我說,佛法不能改變人的命運,人的命運的確是命運,但若能如法行持的時候,實是無一法可得,無一塵可染!諸位善知識啊,佛法離我們不遠,就在我們每一個當下,每一個現前因緣中的確是具足一切功德利益的,也是具足貪嗔痴慢疑不正見的,你何以運用呢?

  「云何當得諸法所想。通達一切諸法行故」,對此我是有實踐經驗的。以前遇到一個菩薩也給我說,師父啊,你在某某年會怎樣怎樣,你看著吧。我用思想衡量了一下,然後說,對不起,菩薩,我心中沒有這個種子!若有這個種子,我一定會象他說的那樣;但沒有這個種子,它不成熟。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審觀自己心靈深處的種子因緣,即你在此處是畏,是不畏?是懼,是不懼?是染,與不染?是得,與不得?你若能覺察了知,後面的行法是甚為清晰的。所以,現在許多人怕算命,怕見到有通力的人給他說這些東西,為什麼怕呢?就是有種子。一旦有種子,那麼別人給你安這個種子,相應了,就成熟了,那他就鎖定你了!這是在般舟行法中,是完全可以純熟的「想」與「法行」相應的機制。

  (114)云何當得一切算數。巧方便知故。

  如何來認知這個「算數」呢?即條理性、真實性、次第相續性。假如我們在般舟行法的五個次第中,能破除陰境,能見光明相,能走出諸佛剎土莊嚴相,能親見諸佛說妙法相,能親證法性真實無染無著、無來無去相,在這種種相中,次第次序清晰,於錯次序、正次序、順次序、倒次序自由出入,那就是這個法的真實成就者。就如有人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出入自在,入每一禪得以自在方便,入每一定得以自在方便,那麼就說他就純熟這樣的法則了。我們在般舟行法中,若能如是設立,一樣可得以自在方便,得「巧知一切法」自在力,對這個「算」,即再來審視世間種種相、過現未來相、人我他相、佛教相、寺院相,各得其方便運用。

  我特別讚歎一些有通力的人,特別反對那些虛假通力的人。我也曾遇到一些通力比較好的菩薩們,所謂好是什麼呢?他純粹是善良、清晰之心,能於一法十分清晰地告訴你其次序、其延續的因緣,十分善巧。他這個「算」是什麼算呢?是以通力得見。有的人是用術數算,用什麼掐指、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的,有的是卜筮出來的,這一類演算法亦得世間方便,出世方便能否得見呢?亦可作助緣,但若染著於此,驕慢於此,邪見於此,功利於此,那會墮落。所以說,「算」的方便有依通力算,即可視圖象算;有音聲算,即通過聽到的音聲算;也有卜筮計數算;也可以調動鬼神算,這些演算法實在都應是一個目的:方便饒益有情。若是用在驕慢、邪見、自大,那是有危害的,雖然是同樣的力量。「云何當得一切算數。巧方便知故」,這在行般舟中會有清晰的感知與善巧,行般舟法必然會具備這樣的善巧。其實,人真正行過法,這些技巧反而不為難事。

  (115)云何當得善知一切成壞。遠離一切障礙故。

  若人得通力方便、計算方便、乃至說觀察方便、智慧方便之時,可以用算數、巧力知過去、現在、未來。此「過、現、未來」實是一個虛假的設置,一念中是能徹知徹了的,只是我們對這一念的認知,往往會把它打在現前的因緣上,不敢將其展開,不敢將其相續,不敢將其推演到過去與未來,為什麼呢?沒有這樣的善巧與透視力。我們在行般舟中,一定能夠引發這種不可思議的力,「善知一切成壞」,即能觀察一切事情的緣起、過程與結果,透徹地透視過去的一切因緣、現下的一切因緣、未來的一切因緣、過程與結果。

  實際說「過現未來」,實在是很勉強的,但凡夫心智若不說過現未來,一時迷失,即迷失在當下,不知道當下如何安住,所以說「未得漏盡明,不知當下住」,你當下會一片迷茫,不知何以作為、何以觀察、何以運用、何以去向、何以守護?如果我們能善於運用「一切想通達一切法行」,那麼對這一切所謂的夢的善巧、現緣的善巧、惡善巧、善善巧、境相善巧、法則善巧,都會逐漸純熟地、清晰地運用起來。用它做什麼?知一切法、一切成壞,遠離一切障礙行。

  礙中無礙,實是無礙行,實是解脫行,實是成就行,實是抉擇行!凡夫之行,行於有礙,礙礙有行啊。我們在礙中,是否能入無礙行呢?《凈土十要》中有十種無礙行[16],入無礙境地。凡夫在礙中行無礙,實是甚為稀有!般舟行法亦復如是,因為「立一念,斷諸想」,這種種「想」中,皆是礙:累礙、困礙、睡礙、餓礙、冷礙、熱礙、痛礙、煩礙、無聊礙……,種種礙中,皆行無礙,直直走去!所以礙中行無礙,自得方便、自得解脫、自得成就!

  善知識們啊,這個行法的確是甚為有意義的。善觀諸礙,不著礙行,即得無礙行。一切障礙本來無礙,所以遠離障礙。我們往往把障礙當作一種可以迴避的東西,把困難當作一種可以逃避的東西,實在不是般舟行人,不是念佛行人啊!那麼我們在行法中,如何來審視「礙中行無礙」這個法則呢?其實這句話甚為方便,因為十種無礙行中已經給我們凡夫有情提出了這種「礙中行無礙」的抉擇,你若是在礙中產生礙了、逃避礙了,那這個障礙就成為事實,就真是障礙了,或現下障礙,或未來障礙,必是障礙,真會礙你!凡夫有情多生障礙心,也就是在障礙面前就會退墮、就會逃跑。般舟行法,就是讓我們礙中無礙行,礙中解脫行,礙中成就行,礙中真實行,行什麼呢?行於念佛!諸位善知識,切莫捨棄自己的勝緣,就是礙現前之時;諸位善知識,切莫捨棄自己的珍寶,就是障礙現前之時。此障礙實是無礙,正是行法之時,正是得力之處,正是所謂「知一切成壞」之處!成者、壞者,皆是差別之相,實無自性,抉擇於用。所以,礙與不礙,抉擇於行法者。若不退若不墮,直直走去,礙實是無礙!般舟行法特別突出地表現了這個法則,這個功德,這個利益,這個不可思議的善巧,即珍惜自己的當下,若順緣,若逆緣,若惡緣,若違緣,若痛緣、癢緣,若傷害緣、利益緣,乃至說八風蕩滌之時,正是勝緣!什麼勝緣?無礙之緣!此「成壞」,成者,成就菩提;壞者,坏於障礙之礙,那麼自然得以解脫!般舟行法,我們實踐得比較多,但對於基礎的理論指導和實際的技術操作,這一百二十二問,我們的確應該熟悉它,應該清晰地了解它,應該慎重地實踐它、認識它,這樣就真能迅速成就此三昧力,或成就此行法的進趣善巧。

  (116)云何當得一切不住行。不取不舍故。

  前面的「礙中無礙行」,亦不可得啊,亦不可取,亦不可舍!此處若取捨,是為障礙!所以,在礙行無礙中滋生驕慢與染著,以為有所得,這樣不會進趣廣大善巧、親證三昧、親見諸佛,一定要在此處有清晰的透視。往往我們逾越了第一重障礙,即我執,後面會產生法執,若我們能破除我執、破除法執,一路走去,光明照耀,即見諸佛,無所掛礙,無得無失!這是所謂的「一切不住行」,是一相三昧深入修持的善巧,是進入一行不可思議功德的廣大守護。在般舟行中,亦復如是,此善巧是具足的,所謂不取不舍故。不取不舍,甚為重要;大取大舍,甚為重要。不取不舍,就是大取大舍!舍者徹舍,取者徹取,遠離對待,入不取不舍不可思議善巧。

  (117)云何當得一切大施主。能施無悔故。

  行般舟法是無有後悔的,這是十方諸佛所珍貴、珍惜的法則,是一切菩薩所頂戴的法則,是一切人天應供養的法則。以前有一個外地來這兒掛單的出家師父,他質問我一個問題:「這麼多居士、出家人走般舟,需要常住為他們服務,他們有什麼功德,憑什麼為他們服務呢」?我問他,你這是質問呢?還是探討呢?他說他有點看不慣,過去閉關都是有要求的,比如閉關人要為常住服務多久,因為十方信施是難以消化的,為什麼這裡來個人就可以行般舟,而且大家還會照顧他呢?我說,你如果看了《般舟經》,一定不會這麼說了。主要是很多人沒有接觸過佛陀的教言,依自己的想法來衡量,依自己所知的法來衡量。以前也有放光寺的出家師父問過這個事情,說供養出家人、僧眾的東西,居士怎麼能用呢?我說,出家人、居士,不管他們是什麼,他們在做什麼最重要!在這個行法機制中,什麼是僧,什麼是居士,什麼是應受供養,什麼是不應受供養,我們用哪個角度來衡量呢?對此應該善觀察、善透視,這實在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我們在此處沒抉擇,也不敢輕易給大家造出不相應的因果。學完這本經後,大家一定可以認識到:行般舟法的人實是一切諸佛可供養者、一切菩薩決定供養者、一切人天必定應供養者。

  「云何當得大施主」,大施主是什麼說法?「我於無量劫,不為大施主,普濟諸群苦,誓不成正覺」,阿彌陀佛這個大施主,是什麼樣的大施主呢?是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一切皆予以布施,要什麼,布施什麼。我們在般舟行法中,實際要將整個身心世界都供養給世尊、供養給三寶、供養給法界有情,才能行得下去。所以,此行法,實為大施主之行,無掛礙之行,徹底回施之行,無保留之行!走般舟走得久了,的確可以感覺到善施無畏,善施無畏法則,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一時抉擇了。真正行這個法的人,即心無掛礙、心無染著、真正在這個法則上隨順安住的人,是會布施的,會抉擇的。這是般舟行法的一個實際功德,與阿彌陀佛所發「普為大施主,普濟諸群苦」的大誓願一樣,作如此廣大守護,所以行般舟之時,亦是財布施者、無畏布施者,亦是法布施者,三檀悉被,普利有情,無所畏懼。

  (118)云何當得入諸法海。能施勝上法寶藏故。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這是一切諸佛出世的心智,是一切勝教言守護者的心愿。此處,「入諸法海。能施勝上法寶藏」,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回施,實在是不可思議,因為能令一切眾生親見諸佛聞法,為眾開法藏。聞法入法藏,聞法入法海。佛是一切法自在守護者、一切法自在成就者、一切法自在回施者、一切法自在教言者,能令一切眾生於法得自在,我們若能見佛聞法,決定能入諸法海,廣習一切法,入一切法藏、自性藏、功德藏,乃至一切行願藏,一切法藏一時得見,就得見於行般舟見「十方諸佛現前立」這個現前因緣成熟之時。

  「能施勝上法寶藏故」,凈土法門的行持,包括般舟行法的行持,都是不可思議的。現在般舟行法被歸為唐密凈土的一個法,般舟行法不能代表凈土行法,是凈土行法的一個旁依法門,即只是一個旁枝,不是凈土行法的全體,但它有不可思議的大功德善巧、不可思議的大加持力、不可思議的成熟善根的力與法。凡夫有情實在是難以思量,還是行者知啊,說者不知,還是希望大家去行法,深入一法,真實行作,才能真正得安樂。阿彌陀佛說:「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那我們念佛人仗借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在見諸佛、見阿彌陀佛之時,也是「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的善巧實施者,那是真實不虛的利益,是會現前的。

  (119)云何能得一切世間行。能舍世間諸相故。

  「得一切世間行」、「舍世間諸相」,這兩句話是不是矛盾呢?實際是相續的話。一切世間行,能舍世間諸相,這真是大功德利益世間、凈化世間的善巧者。常行道者,必然如是;常行道者,必抉擇如是;常行道者,必然守護如是;常行道者,必然教化如是。如是,則能得一切世間行,能舍一切世間諸相,因為一切世間不染故。如何不染呢?為度化世間有情而設置種種方便,而施種種法,不被世間所染而度脫世間有情,所以會產生化度善巧。若我們知道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皆依幻化因緣而生,無有實質,那麼我們決定利益世間、無染無著,所以說「能舍世間諸相」,因為化度世間故,不是愛染世間故。世間實無愛染者,實無愛染者可得,即使你甚為追求的一個東西,必無自性,只是一個妄想執著產生的事實激勵罷了,這個事實實在是苦與妄!世尊所說的第一部經,《初轉*輪經》,還是提倡大家有機會能看一看,一切有情都應該知道「眼、識、智、悟、光皆是苦」啊。世尊對我們這個教誨,是甚深不可思議的,若不識得此,總認為真正有個好的東西在等待著你,一個妄想不斷地去打,一個妄想不斷地牽制著你,那真是浪費損耗你的智慧生命,也即無染之生命。

  (120)云何當得廣大神通。隨順諸佛神通滿足歡喜故。

  對於這個「神通」,我們就不敢隨意說了,因為沒有通力,不敢說通,但我們把「通」的名詞名相提一提。佛教一般講六通,世間人講五通。六通者,所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漏盡通。漏盡通是佛教抉擇與一切法不同的根本所在。有人說,你們佛教的那個漏盡通就是沒有生育能力了。這不是笑話啊,甚至許多佛教徒都是這麼認為的,說男人漏儘是怎麼怎麼樣,女人漏儘是怎麼怎麼樣,但這跟佛教真沒有關係,這是生理現象,跟佛法沒有關係!在律藏中,這方面記載是最多的,說這種話是決定不成立的,跟佛法絲毫關係都沒有。這是以世俗知見來認識佛法,產生了很多可笑的追求與執著,可笑的想法與妄想,可笑的感知與迷失。漏盡明、漏盡智、漏盡通,非是如是說,這麼說只是一個生理的升華、生理的變異,天人沒有我們人類的這種齷齪,入忉利天,聞聲、色、香、觸就具足愛染之心了,你說他是漏盡了嗎?你說他是已經出輪迴了嗎?他尚在欲界天。許多人在佛教的六通中,或說漏盡中,產生了極大的誤解,這種誤解甚至誤導許多有情。如果是自己誤就誤了,還誤導他人,甚為可憐,因為這是不出三界之苦的,跟佛法絲毫關係都沒有,這只是一種生理善緣的增上現象罷了,若把這個當作佛法,實在是一個誤區。六通中,漏盡通最為重要,前五通是方便,漏盡通是體,是根本所在,是佛法區別於外道的根本需要修證的地方。

  我們世間人怎麼說通力呢?大通力方便是誰能得呢?怎麼實踐呢?這是給大家一個提問罷了。「云何當得廣大神通。隨順諸佛神通滿足歡喜」,行般舟能不能得到這樣不可思議的利益呢?「十方諸佛悉皆現前立」這個三昧,滿足凡夫有情,亦滿足聖者有情,實在是具足行,所以「隨順諸佛神通,滿足歡喜」,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的利益。凡夫行此法,雖未凈欲,尚可得知「十方諸佛現前立」,因為三力相加故,與本行功德相應故,而產生的事實,所以我們每一個現前有情都有這樣的機遇!

  (121)云何當得一剎那時間行。即能遍至一切諸佛前故。

  在這一百二十多問中,逐漸深入到諸佛剎土、「遍至一切諸佛前」。我們在此南閻浮提所見到的是五濁惡世的濁惡之相,尤其在減劫之時,五惡五痛五燒熾盛世間,苦惱有情衰坏於世間,我們看到的釋迦佛的遺像、阿彌陀佛的德相,乃至過現未來十方諸佛種種德相,皆是畫像、金屬像、木像、刺繡像,種種這些像雖然亦在應教施化,但無有言辭說法,只有形象默教啊,默然施教,令眾生得悟。我們現在對著銅佛、木佛、唐卡畫像佛,向他問問法,他的確也在給我們說種種法,但此說,實在無言說啊,雖然徹底彰顯諸佛教誨,凡愚有情不得善巧,難以徹底了解,所以還要假世尊報德之佛、應化之佛,隨眾生根性需求,演說種種法則,令人心開意解,所以我們需要於一剎那間能行至諸佛前這種功德與利益。般舟行法,亦復如是,令眾生有聞法之機,即得見諸佛。得見諸佛,一定要進趣於諸佛前,很多行般舟的菩薩們走啊、走啊,能見到諸佛細色妙相、莊嚴妙相、光明妙相、具身妙相,乃至說微細妙相,有沒有聞法者呢?那是進趣問題了。

  (122)復云何當得住此佛剎。遍見一切十方諸佛。聽聞正法。供養眾僧。非但未得出世六通。而實未得世間五通。而亦未舍此世間身。亦無生彼諸佛國土。惟住此土見余世界諸佛世尊。悉聞諸佛所宣正法。一切聽受如說修行。

  因為前面是「云何遍至一切諸佛前故」,所以最後一問為我們設置「復云何當得住此佛剎。遍見一切十方諸佛。聽聞正法。供養眾僧。非但未得出世六通。而實未得世間五通。而亦未舍此世間身。亦無生彼諸佛國土。惟住此土見余世界諸佛世尊。悉聞諸佛所宣正法。一切聽受如說修行」。這一個「云何」,就是前面一百二十一問的實際利益的歸結,也就是總結了前面一百二十一個功德相之最終目的,即見佛聞法、如實修行,見一切諸佛,聞一切諸佛所宣的正法眼藏,令心開意解,所謂「如說修行」。

  此「十方諸佛悉皆現前立」三昧,到此一百二十二問中,就徹底地表現了般舟行法的實際利益,從一百二十二個不同的角度來闡述它,令聽聞眾生產生愛樂、嚮往、真實的抉擇、利益抉擇、聞法歡喜抉擇、實是廣大內容攝化的抉擇,乃至說此究竟利益對自心的喚醒。若對一法之利益的廣大、究竟、真實無所涉足,凡夫有情是很難有認真進趣的機會與願望的。

  「出世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漏盡通,都是出世、入世二種法則所表現,在佛法中,漏盡通者唯阿羅漢所現證,也是唯佛法中所具有。出世六通是十果聖人、應供位、破見思惑、了分段死者所擁有。在生死業海中,有兩大類「死」:依見思惑,產生所謂分段死;依塵沙惑、無名惑,促生變異死。此二死中,一是生死輪迴有情所具有,一是諸菩薩賢聖所具有。若盡此二死,那就成就無上菩提,真實得見。聲聞教中的阿羅漢,親證漏盡通,是出世聖人之極果。我們先不談菩薩教言,但說聲聞極果,此類聖人永別生死輪迴,永斷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是六道輪迴所表現,具含欲界、色界、無色界有情。「世間五通」,所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身如意通,是一切世間行道者皆可以成就,非獨佛法中有,所以稱為世間五通人、五通仙人、五通自在者,此類有情不了分段生死。

  我們念阿彌陀佛,行於般舟之法,於出世六通、世間五通尚未得,怎麼能見阿彌陀佛及十方諸佛呢?這是此段文字的啟問。此處啟問十分清晰,所謂此類有情未離此土,亦未生彼土,但在此世間見諸佛世尊聞法,如法修行,這實是不可思議的大功德相!般舟三昧行法的利益,其最廣泛、不可思議的內容就是:對於凈欲者、不凈欲者,具通力者、不具通力者,在佛陀世尊的威德願望加持下、神通光明加持下,與本功德力相應故,而得見十方諸佛,聽聞諸佛宣化正法之教,令其如實修行,這實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特定法則!

  這個法則在其他經典中少有宣化,所以此經典在我們漢傳佛教中甚為稀有、珍貴、難得。在《觀經》沒有傳到中國前,《般舟經》的行法實在是十分重要的,它指引、成就了很多大善知識對佛法真實功德利益的抉擇,非僅是言說方便、智慧心智方便。也就是說,在般舟一法行持的成就中,不但予眾生以文字方便、語言心智的方便,亦予眾生廣大通力善巧,以及逾越通力善巧的大方便,即得見諸佛,親聞教言,如是修行。其實質利益與超勝之處,就在於凡聖可以同修、同證!唯有在凈土一法中,有這樣凡聖同修之法的宣化。若是沒有《般舟三昧經》來證實:在諸佛如來威神加被下,一切眾生皆可以見佛,那麼凡聖同修一說形同虛設,無利於世啊,世間有情多會產生語言的迷悶,於法不能生起決定信,尤其是凡愚有情。

  最後這一段「復云何」的文字,實是般舟三昧行法的利益根本所在,與其他行法不共殊勝所在,真實眼目所在,真實激勵有情、加持有情生決定行法信心所在!若沒有這一條利益的回施與宣化,我們自己是無力抉擇實踐般舟法的信心的,何以故呢?凡夫何有信心可談呢?若是有信心可談,那就是菩薩,那就是智者,那就是真正的大成就者,凡夫要依功德利益如實回施,令其得見得聞,得以心智抉擇,誓願抉擇,才能深入實踐法則、感受法則、證實法則。所以,這一百二十二問,實在是導引眾生的導師,是歸入般舟三昧行法的大善巧者的實質法益,若沒有這一百二十二個「云何」提問的功德利益的給予,我們現前所有的信心,都是一個假設啊。若沒有真正地、完善地了解它,你怎麼能確定不疑地去實踐這個法則呢?尤其是對貪嗔痴慢疑邪見具足之有情,怎麼策勵有情捨棄貪嗔痴慢疑不正見,進趣於此法則,來見佛聞法呢?所以,這一百二十二個「云何」提問,就是假賢護菩薩之提問啟教,令我等有情心開意解,如實了解般舟三昧行法的真實功德藏,入其功德藏,打開功德藏,令我們大家得見、得以感知,以有進趣之願樂、意樂。

  賢護菩薩仰仗世尊威神加被,來啟問般舟三昧真實功德內涵,令未證三昧有情得見、得聞;令不知般舟三昧人得見、得聞;令不了解、欲了解般舟三昧人得見、得聞;實有不可思議的勝福德回施。何以故?若沒有賢護菩薩代末世有情發起這種如理提問,就沒有世尊對這一百二十二種般舟行法利益的簡潔作答,末世有情就很難涉足般舟三昧,很難對其有完整具體的了解,即使得到相似的利益,也很難整體地、清晰地從文字、教言、實質利益中去進趣、了解它。所以,賢護菩薩實在是不可思議的大菩薩,欲饒益我等,發起如此殊勝、難得的提問機遇與法會。我們作為薄地凡夫,欲了解般舟行法,乃至說親證般舟三昧的實質內容,這一段距離,若是沒有教言引導、法則引導,實是不易涉足以了解的。通過對這一百二十多問的學習、認識,我們逐漸有進趣、了解、實踐這個法的機遇,實是諸佛甚深功德不可思議的回施善巧。就薄地凡夫來說,若無諸佛如來這種廣大善巧的回施,「般舟」之名尚未有聞及,何以親證?所以,諸佛如來立教傳世,廣利人天,於未有緣者,逐漸成熟其因緣;於有緣者,令其行法得以成就;與一切有緣,結下這種不可思議的勝緣!

  世尊。譬如今時聖者阿難。

  此「聖者阿難」,是初果聖者。在聲聞教言四果四相、八輩聖者中,初果是最初之證得聖果善巧者。

  於世尊前親聞法已。皆悉受持。如說奉行。

  此處舉阿難多聞第一的例子,我們在行般舟法之時,若得到「十方諸佛悉皆現前立」這樣的三昧,能得到什麼樣的利益呢?會不會聞此忘彼呢?這裡舉了一個利益來安慰、來令我等生決定信,所謂如彼阿難,聞則不忘,聞則正行,聞則受持。

  彼諸菩薩。身居此土不至彼界。而能遍睹諸佛世尊。聽聞法已。悉能受持如說修行。亦復如是。乃至夢中。咸若斯也。

  這一設問,利益亦如是。什麼樣的法能得到這樣的利益呢?世尊在後面作了一個決定回施,實在是對一切凡聖有情作了一個莫大的安慰與回施,尤其是對在凡有情,未證六通出世功德,未證五通世間善巧,乃至在於凡愚之位欲行法者,作了一極大安慰,令其進趣此法。我們對一個法則的利益與功德,若是了義、不了義,若是真實、不真實,若是廣大、不廣大,乃至說殊勝、不殊勝,凡夫心智是無以了解的,最多是有揣度,假以自己可視的知見去揣度一個法則,實難完善地、完整地了解,難以全體地得見。而在世尊這一百二十二個「云何」的回答中,或說在賢護菩薩這一百二十二個提問中,徹底地彰顯了此法則的利益與真實功德,彰顯了此法是凡聖同修的,若出世功德,或若入世功德尚不可得之有情進趣此法,亦能見佛,亦能聞法,亦能如實修行。這給我們開了一個直通涅槃的大道!若是沒有這一百二十二問的宣化,我等何知何曉於般舟三昧的實質功德呢?所以,賢護菩薩實是我等大師啊,實是我等授惠者、恩育者,給予我等行於般舟法的資糧,給予威德,給予機遇!

  後面是世尊來對賢護菩薩這一百二十二個「云何」功德利益的善巧回答,即對於什麼樣的法則能得到這樣的殊勝、難以言說的功德利益呢?世尊作以回答。

  爾時世尊告賢護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賢護。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妙義。汝為利益一切世間諸眾生故。亦為安樂諸眾生故。復為憐愍諸天人故。復為攝受未來世中諸菩薩故。賢護。而汝往昔已曾供養無量諸佛種諸善根。聽聞正法。受持正法。愛樂正法。敬重正法。汝今但以摩訶迦葉教化行故。少欲知足。恆樂閑靜阿蘭若處。或居冢間。或在樹下。亦露地坐。常坐不卧一敷不移。受乞食法一食不再。或一坐食。或唯一摶。唯畜三衣及糞掃衣。讚歎頭陀。勸請諸菩薩。教菩薩行法。令諸菩薩喜。訶責諸菩薩。教示諸菩薩。成就諸菩薩。能為利益行大慈悲。於諸眾生生平等心。鹹得自在到於彼岸。隨意得見一切諸佛。發廣大願行深妙行。樂一切智菩提樑柱。善能隨順如來種性。發菩提心猶如金剛。通達世間眾生所念。廣大妙行不可校算。不可稱量。常在一切諸佛目前。賢護。於汝功德中未說少分也。

  為什麼稱「賢護菩薩摩訶薩」呢?賢護菩薩實是大菩薩。何以故?廣利世間、廣攝世間、廣潤世間有緣眾生,令得真實利益故。

  世尊贊言:「善哉善哉。賢護。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妙義。汝為利益一切世間諸眾生故。亦為安樂諸眾生故。復為憐愍諸天人故。復為攝受未來世中諸菩薩故」,這一言說十分重要。賢護菩薩,乃至一切諸菩薩摩訶薩,其一切啟教皆仰仗於諸佛威神加被,令其起座,而發起為利益一切眾生的啟問,若不如是,賢護亦難啟問。為什麼呢?諸佛所證功德利益、功德之藏,唯佛與佛能知,一切菩薩不能知曉。

  「為利益一切世間諸眾生故」,就是一切凡聖有情。凈土一法甚深不可思議全在於此,凡聖同修,是凈土一法的一個特定教言。般舟行法雖然是凈土一法的旁依法則,但它能彰顯凈土法則的一些心髓心智所在,即關鍵要點所在。依《無量壽經》對眾生的提示,我們學習阿彌陀佛的教言,是依佛願力而得度脫,此處是依行般舟三昧行法而得成就,所行、所攝還是有異的,但是實際利益功德相還是真實一如。賢護菩薩所提的一百二十二問,每一問都是實質的行法之利益所在,都是真實行法者所能收穫的真實內涵,是為了憐愍人天未涉足般舟三昧真實功德利益的若凡若聖之有情,而作的真實回施,令其生起利益抉擇,所以如是宣化。這一宣化,不僅攝化諸凡愚有情,亦攝化未來世之諸菩薩,凡聖同修,全顯於此。諸行法中,有攝凡者,有攝聖者,但凈土行法乃至此般舟行法,攝於凡聖,實是大功德藏啊,這個法是如來之法藏、功德之藏,在這段文字中,十分清晰地表達了所謂「利一切世間諸眾生」,若凡類、若聖類,若人類、若天類。

  「但依摩訶迦葉尊者教化行故」,我們大家來觀察,此是囑累賢護菩薩,實是囑累現前一切大眾。賢護菩薩是在家菩薩,若在家,若出家,皆以菩薩身而作表述,也就是說凡聖同修,出家在家,出世入世,其善巧內容真實不可思議,普攝普等!我們為什麼能在摩訶迦葉尊者守衣入定的雞足山華首門之下來學習此經典呢?一定有甚深、不可思議的勝福德因緣機制的加被。也有人問我們這兒為什麼行般舟呢?我說我也不太懂,應該問問迦葉尊者,應該請他出定,何以強緣攝化我等行持般舟呢?為什麼到這兒的人行般舟呢?因為世尊的弟子中,摩訶迦葉尊者成就此法故。在此末世之中,以不可思議的禪定功德守護世尊的金襕袈裟,守護衣缽,以傳未來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彌勒佛,廣利人天龍華三會,這樣的傳播機制就是摩訶迦葉尊者所守護。我們今天來到迦葉尊者的腳下,來行此法,似乎是理所當然,似乎是因緣成熟,似乎是善根善緣成熟之重要標誌,是不是這樣呢?諸位善知識,善觀察,善思維。因為一個法則絕不會孤獨而起啊,皆因眾緣合和展現在我們的現緣之中,若成熟,若不成熟。我們來到這個迦葉尊者守衣入定的華首門下,放光寺、恆陽庵也在迦葉尊者的威德俯攝下,來加被我等,促使我等行法善根成熟,若不如是,我感到對「般舟行法」這個名字都甚難聞,其功德利益的內涵更是難得難聞,對如此完善、具足、深刻、廣大、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的利益實在是未敢涉足,也沒有敢想像!而我們有這樣的勝福德因緣,來到雞足山這個佛教勝地,在迦葉尊者慈目的注視下來行般舟,是不是有大因緣呢?諸位善知識,善自細細地思維,細細地觀察,莫以空過!

  「少欲知足」,此下是參照摩訶迦葉尊者的行法,來展示般舟一法的內涵。

  「恆樂閑靜阿蘭若處」,遠離身心憒鬧,遠離自他二種憒鬧,行於阿蘭若,即寂靜處,心智寂靜,安樂守護。現在學佛的人喜於憒鬧,實是可憐啊。你說,那我在大乘法則中,或說一些殊勝功德中,以意樂修法,行不行呢?這與般舟三昧行法有不相應處。對於此行法,在寂靜處一定是為增上方便。我們走在這個原始森林中,或走在周邊比較廣闊、原始、樸素的土地上,有一個相對寂靜的環境,即依報環境,這樣我們再調整自己的心智,令其寂靜,遠離無始以來的貪嗔痴慢疑不正見帶來的憒鬧,即自我的騷擾、心智的煩躁,則能進趣這個寂靜的、安樂的得見諸佛的善巧。

  「或居冢間。或在樹下。亦露地坐。常坐不卧一敷不移。受乞食法一食不再。或一坐食。或唯一摶。唯畜三衣及糞掃衣。讚歎頭陀」,這裡所舉就是十二頭陀法則所行。我們知道,迦葉尊者是頭陀第一的行者。在世尊的頭陀教化中,頭陀可以翻譯成很多名字,「抖擻」是其中比較被認可的一個名字。比如我們在中午昏沉來了,一振奮,把身體提一提,瞪瞪眼睛,搓搓耳朵,也就起來了,就不睡下去了,但是如果我們加一個意念,說,哎呀,怎麼發暈呢?那頭一低就睡著了。「抖擻」二字,就象我們身上有灰塵了,把它抖掉一樣,就是振奮一下。頭陀一詞,又稱「杜多」,一般很少直接翻譯,基本都以音譯「頭陀」二字,來作為佛教中的一個特定名詞。有十二種頭陀行,我們提示一下,希望大家有一個知見理解:

  住阿蘭若,譯為閑靜處,謂身離憒鬧,心離欲蓋。

  我們都知道,欲有五欲,對色身香味觸法的染著,稱為五欲之樂;蓋有五蓋,即財色名食睡。

  常乞食,謂離諸貪求,不受他請,不分別好惡,不嫌飢乏。

  托缽乞食,是遠離貪求的一種殊勝方法。學佛之眾在飲食上過份地浪費時間,是不相宜的,但如果沒有正常的飲食,也是不相宜的。托食,若得與不得,若足與不足,因緣是有很大差別的,所謂宿緣成熟、異緣成熟,種種差別,就如佛在經典中記載的一樣,有的阿羅漢托缽,常得豐盛之供養,有的阿羅漢就托不到,經常會空腹空缽。這裡若足、不足,都是沒有意義的,它以道業為增上。

  次第乞食,謂不著於味,不擇貧富,平等次第而乞。

  乞食的要求是不能擇於貧富,如果說這一帶人富有,我去這一帶托缽,那一帶貧瘠,我就遠離,這是不相應的。

  一食,比丘為修道故,斷數數食,行一食法。

  以前有人問我為什麼不能吃兩餐呢?我說我吃兩餐很痛苦啊,因為以前發過願,一餐以報父母養育恩,學以前老和尚的做法,也學世尊在世四十二年中諸比丘皆以一食法作增上,即遠離數數食,因為數數食會浪費人的大量的精力。

  節量食,比丘得食,分作三分。一分施飢乏者,又減一摶食施禽獸,一分自食。若不見飢乏者,缽中之食亦僅食三分之二。

  過去若求得三摶之食,先一摶給「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之母,甘露喜充滿」,來布施食血肉之羅剎鬼之母、金翅鳥等有情,令其得以安樂。當然這是有出處的,如大鵬金翅鳥,身體巨大,其翅膀一掀,就撥開海水叼龍為食,象雞吃蚯蚓一樣。龍王就去世尊處說,兒孫日益減少啊,懇請世尊愛護它的生命及其生命的延續。世尊就與諸比丘說,爾等以後在乞食之餘,應以一摶之食施於金翅鳥等,令其遠離殺業。亦與大鵬金翅鳥授不殺生戒。因此出家人在飲食之前,一定要施一摶之食,哪怕是一指甲蓋大小的飲食,也要布施,以令大鵬金翅鳥有飲食之得,遠離殺業之緣,又因其身體巨大,所以要念真言,以令其飲食滿足。

  又如羅剎鬼之母,都是食血肉之生命。在佛教中有鬼之母的故事,她日日食於世間有情的小孩子,一天吃一個,一天吃一個,後來,世尊就以通力將其最喜歡的兒子拿到一個地方,她就象瘋了一樣,到處尋找自己的兒子,怎麼也找不到,就跪在那兒求啊,說,誰能把我的兒子找到,叫我幹什麼都行!這時世尊就現前了,說,你以後要守護不殺生戒,愛護世間有情生命。她說,那我怎麼來生存呢?不殺生,我吃什麼呢?這些兒孫不都要死掉嗎?世尊又給諸比丘說,汝等以後於乞食之時,應分出一摶之食予此羅剎鬼之母,令其遠離殺業。所以,出家僧眾處處常行慈悲業,廣利人天,一定不要小看我們的身份啊,一般念供養的時候,很多人不在意,這是不行的。

  過中不飲漿,漿者,即果漿蜜漿等。

  在比丘教法中是有這樣的要求的。現在寺院里有非食漿之類,如我們中國禪宗寺院,開於葯食,實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

  著弊納衣,不貪服飾,糞掃為衣也。

  世人很少知什麼是糞掃衣,就是被世人遺棄之布料所做的衣服,如裹屍衣、十分骯髒的布等,撿來後把它洗凈、捶直,然後縫製成衣。

  但三衣,比丘少欲知足,三衣袈裟外,更不畜余衣。

  冢間坐,常修無常苦空等觀,求出離故。

  樹下坐,如佛得道,在樹下坐也。

  露地坐,樹下猶如半舍,恐生貪愛,故露地坐。

  常坐不卧,恐貪睡眠,故脅不至席。

  以上是十二頭陀行,少欲知足者行於頭陀,過去是為一些智者、聖者、威德者、具善巧者所守護,現在這樣行的人比較稀少一些。十二頭陀法,相互成就,不可敗壞,也就是說不能顧此失彼,應清凈守護。

  「勸請諸菩薩。教菩薩行法。令諸菩薩喜。訶責諸菩薩。教示諸菩薩。成就諸菩薩」,「呵責諸菩薩」,為什麼有呵責之說呢?鼓勵、策勵故。「教示諸菩薩」,如我們現在聞到此般舟一百二十二個利益的內涵,就是所謂的教示於凡聖有情,教示我等,令我等得見得聞,我們若不親聞此教言之真實內涵,怎麼來思維觀察般舟行法的真實廣大功德利益呢?這就是教示之說。「成就諸菩薩」,即依法令諸菩薩得以成就。

  「能為利益行大慈悲。於諸眾生生平等心」,在佛法的修持中,慈悲心、平等心甚為重要,是佛法之極處。

  「鹹得自在到於彼岸。隨意得見一切諸佛」,隨意得見,若夢中見,若現下見,若境界中見,若舍報見,時時處處得見得用。這四種見實際就是周遍所見、隨意得見。我們如果能串習、常行這樣的法則,就不會有放逸懈怠、後待生悔的心智,以及浪費時光的冤枉,就會尊重自己的生命與法則。

  「發廣大願行深妙行。樂一切智菩提樑柱」,菩提樑柱,就如一個房子要有樑柱一樣。

  「善能隨順如來種性。發菩提心猶如金剛」,菩提心者,猶如金剛。菩提心已發,不礙再發,真實認取故。度眾生、成菩提,一發心,盡未來際真實守護,不假增減,如是一心愿中,行一切法,消一切業,行一切緣,利一切眾,這樣必至菩提,無有退轉,如此心智就是金剛心智,如此心愿就是菩提心愿。

  「通達世間眾生所念。廣大妙行不可校算。不可稱量。常在一切諸佛目前。賢護。於汝功德中未說少分也」,這一百二十二問,雖然賢護菩薩撥開我等眼目,令我等知、聞般舟行法甚深廣大不可思議的利益,但世尊說,在這個廣大不可思議行願海中,汝所問利益,實是少分說,甚至少分說亦未到,只是說其點滴之分。

  賢護。今有菩薩三昧名曰思惟諸佛現前三昧。若有菩薩。具足修習如是三昧。當得成就如上所問諸功德等。賢護當知。更有無量無邊勝上功德說不可盡。爾時賢護菩薩復白佛言。善哉世尊。唯願說此菩薩念一切佛現前三昧。令此世間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諸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多獲利益多受安樂故。亦令當來無量眾生多得利益受安樂故。又為未來諸菩薩輩作大光明。承佛威力故。又願現在未來諸菩薩等。普得聞此念一切佛現前三昧。彼既聞已皆悉受持。既受持已一切皆當如實修學如教奉行。既學行已當令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前即能具足成就如是功德及余勝上功德等。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如汝言者。汝當諦聽善思念之。吾今為汝分別解脫。賢護復言。善哉世尊。我深樂聞如來所說。

  善哉!隨著文字,我們可以來深入地剖析自己的現前心智,來印契「十方諸佛現前三昧」之法則,開我們心地之道,開我們心地法藏,啟發如來的心智,也就是一切眾生本源之心智,令一切眾生的功德藏可以真正地仰仗佛的教言威德得以成熟。

  「今有菩薩三昧名曰思惟諸佛現前三昧」,思維二字,甚為重要。般舟行法的翻譯也有「定意三昧」,這個「思維」,讓我們可以比較靈動地感知到此三昧修法的依止。

  「若有菩薩。具足修習如是三昧。當得成就如上所問諸功德等」,也就是說,這樣的三昧可以滿足賢護菩薩所提問的一百二十二問中的所有功德。

  「賢護當知。更有無量無邊勝上功德說不可盡」,世尊在此作了清晰的回答:賢護,你提出的一百二十二問的殊勝功德,實是般舟三昧,或說思維佛現前三昧之功德的少分,乃至未及少分。般舟三昧之法,實在有多未可言說者,其意義廣大究竟,唯佛親知,唯佛親證,其究竟利益,此經宣化了少分之少分,令我等得知得聞。

  「爾時賢護菩薩復白佛言。善哉世尊。唯願說此菩薩念一切佛現前三昧」,有如此廣大功德利益,請世尊與我等宣化。

  「令此世間天人梵魔沙門婆羅門。諸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多獲利益多受安樂故」,種種生命差別,一時惠以廣大究竟真實利益。諸佛菩薩出興於世,唯一大事因緣,欲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成就清凈道業,也就是所謂的「圓成菩提、離苦得樂」,成就真實的利益,使生命利益的延續作用於法性,法性作用於生命,遠離無明困惑,使一切眾生得無礙智。

  「亦令當來無量眾生多得利益受安樂故」,不僅利於現下有情、今世有情,亦令未來世、當來世有情得諸安樂。

  「又為未來諸菩薩輩作大光明。承佛威力故」,即作清凈緣起。在念佛一法中,起步者,大光明藏回施者是,大莊嚴安住者是,具足功德守護隨順者是,即其緣起就是大光明藏,遠離一切眾生業相之差別,直入光明藏!此光明藏者,心念舉動之剎那、法界體性本來具足之剎那的動相,此動相尚未染污啊,也就是說此緣起是清凈緣起,非是染著緣起。我們現前凡夫心念,所有舉心動念中延續於業流,延續於蒙昧知見,延續於貪嗔痴慢疑邪見之業習,不知無始以來此法性未被無染啊,未造未作,而所有造作,實是虛假,實是無常、無我。在這無常無我虛假業中,枉受輪迴,強執輪迴,實在是冤枉!諸佛如來悲憫有情,惠以佛法真實利益,令得見自心,抉擇於究竟安樂,所以「又為未來諸菩薩輩作大光明。承佛威力故」,一切佛法最殊勝功德因緣就在於緣佛成佛!這是真實種姓不可思議功德所在。多有虛妄眾生、驕狂眾生、邪見眾生,以為自己有法可修,有佛可成,有自得利益可得,而不知一切功德利益來自於諸佛菩薩親證善巧回施照見,令其種姓成熟,若不如是,迷失於自己的虛妄假設之中,不得成就菩提道業。在我們漢傳佛教中,多諸有情自詡,自以為是,不受功德,何以故?未隨順諸佛如來威力加被故,未受諸佛種姓回施故,未受諸佛清凈攝化故,於無所得法中妄詡以有所得,所以苦受輪迴啊,在輪迴之苦上又加一個有所得的法苦,強執於自得,這實在是我們學佛中比較大的一個需要警覺的問題。

  「又願現在未來諸菩薩等。普得聞此念一切佛現前三昧」,普得聞,因為此三昧凡聖平等回施故,一切有情鹹得行持故,不擇於根性。你說這個般舟行法,身體不好的人怎麼能走呢?恰恰我看到一些資料說,在台灣走般舟的普通實踐者中,大部分都是絕症病人,無有他路了,就來行持此法。所以此法實是不可思議的,病人尚能行,絕症病人尚能行,我等健康之類呢?我等向法之類呢?我等尚在年輕體壯之時呢?

  「彼既聞已皆悉受持。既受持已一切皆當如實修學如教奉行。既學行已當令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前即能具足成就如是功德及余勝上功德等」,般舟行法,乃至說凈土行法,即是一生成辦之法,實在是諸佛出世的一個暢佛本懷的廣大究竟教法!所以一般我們談到凈土,會說「普度眾生是諸佛出世的本懷,暢佛本懷唯顯於凈土」,為什麼呢?如此周遍廣大的教化,其他法門所不攝啊。不是偏贊,是各守護其教。

  「爾時世尊復告賢護菩薩言。賢護。如汝言者。汝當諦聽善思念之。吾今為汝分別解脫」,這個「汝」,就是現前大眾。切莫錯失因緣、失之交臂,說這個「汝」是不是要回到竹林精舍世尊在世之時的那些菩薩位的善知識們?不是,就是我們現前大眾!

  「賢護復言。善哉世尊。我深樂聞如來所說」,我們現前大眾樂聞勝教,甚為重要。

  世尊講法:云何名為菩薩思維一切諸佛現前三昧

  佛復告言。賢護。云何名為菩薩思惟一切諸佛現前三昧。

  為什麼說我們學習《般舟三昧經》是對心地的剖析呢?因為一切言說皆來自於諸佛心地,亦來自於眾生心地。一切煩惱業海,眾生心地所現;一切諸佛正遍知海,諸佛心智所現,也是我們自性心智所現。在這個心地法門中,我們所讀經教,亦從心地出,剖析心地,則令自得見得用。

  「佛復告言。賢護。云何名為菩薩思惟一切諸佛現前三昧」,我們現在學的是思維品,「思維」二字被放在一個甚為重要的位置,因為般舟行法的起步,來自於諸佛威神加被,而讓我們來善思維觀察。「善」者,依佛教言,依佛功德威神,依佛加被來善觀察、善思維,而不是依自己的業習與妄想揣度來觀察、思維。所以,應如是念佛思維,依佛勝功德思維,依佛不思議教言功德加被思維,放棄自己的染著不平等心念來思維。

  若有菩薩具足成就此三昧者。即獲如前諸功德事。亦得其餘殊異功德。

  故以上一百二十二問中的功德利益是真實不虛的,「其餘殊異功德」者,非一百二十二功德所攝,在其廣大無盡功德中,這一百二十二功德只是少分,乃至少分不及。

  所謂心念諸佛皆現在前。其心不亂。不舍作業。求勝上智。勇猛精勤。荷負重擔。度脫眾生。

  佛陀教言中,一切法則莫不是度脫眾生、荷負如來真正的家業。

  承事供給諸善知識。常修空寂廣大思惟。

  「空寂廣大思維」與承事善知識有什麼因緣呢?承事善知識者,於一切眾生生恭敬想,生善知識想,生難得難遇想,於一切機遇生尊者想,即是承事善巧。往往我們有擇取機遇之善,不知當下之善,所以「善心之善,是為完善,是我真善」,若發起恭敬尊重承事一切善知識之心,即現前一切大眾皆應承事,此承事,非是去做或不做,但以真誠心中,以佛法相互地提示、愛樂、尊重,這個承事是十分重要的。當然也有物質的承事、形象的承事、恭敬禮拜的承事,此承事只是個假設,是一個方便,如實的承事,就是佛法的真實利益,是自他利益的真實功德。

  親善知識。滅除諸蓋。

  這是十分重要的。在漢地行法中,這一塊兒就丟失得比較多,我們往往把它當一句話就帶過去了,而不知這是一個法則。我們想到孩提時父母對自己的恩德時,經常會痛哭流涕,痛哭流涕能消除許多心理的障礙。乃至憶念佛陀對我們的加持的時候,我們會痛哭流涕,會感恩戴德,亦能消除諸蓋,如昏沉、無記,以及財色名食睡,一時蕩滌一盡。在這種感激心中、清凈心中,能洗除我們的蓋障,若是假以他法,甚難。

  所以說親近善知識能除蓋障,這是古來以久的行法技巧。說「技巧」,是不是功利呢?不是,必須這樣行才能除諸蓋。比如,有的人驕慢心故,多於昏沉;隨煩惱熾盛故,多於昏沉;無慚無愧故,多於昏沉;不得利益佛法故,多於昏沉,我們如果用其他方法來除這個昏沉、堵這個昏沉,是很難除,很難堵的,但如果我們生起一念真正猛利的恭敬心、難得難遇心,就能除,就如我們費了很大工夫求見到一個人的時候,是不會昏沉的,也不會掉舉,也不會無記,為什麼呢?尊重故,愛樂故,嚮往故,珍惜故,如是守護故,就不會有昏蓋的蒙蔽了。

  在現前修法中,尤其僧眾中,最容易昏沉,為什麼呢?久久地,其善心,即恭敬善知識的心、恭敬善緣的心、尊重的心,慢慢都消融了,結果就多以昏沉無記,不是他不願意進趣法則,而是在這裡有個消沉之處,所以隨煩惱熾盛。昏沉是蓋啊,「財色名食睡」中的睡,表現在蓋障中就是現前昏沉,但如果你生起尊重、難遇、稀有之心,昏沉不可得,就如同你準備了三天,要見一位你多年渴望相見的善知識也好、親人也好,你不會昏睡的,也不會迷失自心的。

  在隨煩惱中,怠倦,即懈怠心,這個煩惱相最容易生起,往往是最難克制的一個關口,在夏天尤其容易表現,頭一低、眼一眯,就睡過去了,一天一天,就這樣過去了,這是很普遍的現象,蓋障所蒙蔽故。怎麼來消除呢?親近善知識,難得難遇想,尊重想,你就不會這樣了。假設我們在過去的帝王時代,因為種種因緣,你想見這個帝王,為此你要做很大的準備,通過很多方法,才能得見,如果見到帝王,你趴在地上睡著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又比如我們到很遙遠的地方去求善知識、求法,千辛萬苦、歷盡艱難,你不會睡覺的,為什麼呢?你的恭敬心催使故,難得心催使故,你不可能昏沉的。

  所以,我們在行般舟的時候,要真正地生起諸佛如對目前想,如現前想,你在佛前睡覺,除非是你不願意見佛了。一個菩薩跟我這麼說,哎呀,我要行般舟啦,準備走三天三夜,我現在已經睡了四天了。我說為什麼呢?他說我要睡足,睡夠啊。我說你睡八百年也睡不夠。想在家睡足覺、打足氣了,來這兒走般舟,如果說睡覺睡足了就補充過來了,這是不相應的。

  遠離惡友。息世語言。

  惡友者,以世俗語言相伴,各相侵害,各相惑亂。那些言語滔滔、心智煩躁的人是惡友啊,一定當善於遠離,這也是愛護對方,因為大家到一起,說於世俗之語,各相侵奪,令心智迷惑,心智越來越苦,這是惡友相伴。

  善知識們,要真正地行法則啊。過去行法,止語是必定的。到道場,少於言說、多於念佛,法則上可以交流,世俗之語切莫言說,多受其苦,多受傷害!言說愈多,造惡愈多,傷害愈大!你未來懺悔,實在難以懺除,比如在十人面前說一句惡語,即使於九人得懺,一人不懺之時,你的惡業尚存啊,而惡語容易傷人,容易遠布,惡業自當自受啊。你一個人做了惡業,做了就做了,你自作自受,但惡語廣泛流傳,所謂惡語熏染,傷害於眾,懺悔難懺。一句惡語說出去了,傳播得很廣,你說得痛快,但懺除很難,因為聽聞、傳達者,你不可能各個都懺除,傳達惡語者多,傳達懺悔者少啊,菩薩!因此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塞諸根門。初中後夜減損睡眠。不貪衣服飲食湯藥堂房屋宇床座眾具。恆樂空閑。住阿蘭若。不愛己身。不重我命。不著形色。不縱其心。

  「不著形色」,不要貪著自己的形色,我們這個形色畢竟會生老病死的,畢竟會散壞的,畢竟是不凈的。多諸有情,貪著自己的色相、色身,行法也好,做什麼也好,都是圍著它轉,轉來轉去,只落得一個邪慢我執,苦不堪言,所謂「欲得其容,反受其害」。

  「不縱其心」,莫縱容自己的業習,應依法而行,勿染勿著。

  修以慈心。熏以悲行。

  不要把這些教言僅僅當成一句話,要把它們當作自己心地的光明、心地的音聲、心地的感知、心地的純熟、心地的守護!諸位善知識,這樣我們能依教而行。此語非佛說,是心地說;非佛講,是心地之萌發、心地之成熟。諸位善知識啊, ,莫作佛說,若作佛說,推在佛邊,你何以度脫呢?與你有何干呢?與你無乾的話,那你坐在這裡幹什麼呢?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呢?所以,諸佛語者,莫不過是眾生之心語啊;佛教者,莫不過是真實之心地光明啊!

  一切時喜。常行舍心。

  末世有情,貪圖諸欲,少於凈行,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共業所現,非是一人之過,你也不要畏懼,因末世有情福德薄少,所以假於物資,假於環境,以令自心得以安樂,實是不可靠,不相應啊。過去,比丘行法之人,三衣一缽,少於錙珠,安於法益,種種自在善巧,以種種通力光耀世間。而現在,是以種種物質「莊嚴光耀」世間,看我有多少東西、有多少財富、有什麼房子、車子、有什麼事業、有什麼年輕的身體、漂亮的相貌,這不頂用,沒有實際利益,它畢竟會散壞的,是無常的,是一時因緣所聚,非是大功德安樂啊。

  破壞煩惱。成就諸禪。

  善知識啊,我們欲在佛法中得到真實的功德利益,諸禪定不現前,莫以空談,我們說得再多,還是這樣日復一日,空耗信施,不能深入廣大善巧法則,這樣行不行呢?行,但就是後來還債吧,此生還債,彼生還債,生生世世,無盡之債,難以還盡。我們現在看到的牛馬馱驢,負重而來,沙石泥漿都要它馱,誰馱啊?負債之心,必然償還啊。何以故呢?十方信施欲令我等在道業上有所成就,於出世法則有抉擇,作真正的清凈福田,這是信施的美好願望與功德之所在,如果我們假以別人的信施,養育自己的貪嗔痴慢疑,養育自己的業力,那必然是負債之人,此債者,因沒有承當信施之業故。

  於中思惟。不著滋味。觀察色想。唯得空心。不亂正念。

  若不依諸禪定中、念佛中、一心修持中,諸思維是不相應的,有的人煩惱思維;有的人固執思維,即強執思維,總是「我是對的」,「我是正確的」;有的人驕慢思維,以為自己有功德,於是就隨著自己的功德劃圈、劃圈,就象驢拉磨一樣,雖走得是對的,步步都對,但是永遠走不出這個圈子,越自圓其說,越苦受其害,不能發起廣大的利益,而侵奪於自心,所以不能正觀,不能如實觀,不能如實思維;有些菩薩思維混亂、思維僵硬、思維狹隘、思維自詡,很可憐的,就象一個十分頑愚的有情蹲在牆角鼓噪自己一樣,「我是對的」,「我是對的」,你對著牆說一萬萬年,還是「我是對的」,但對任何世間有情都沒有利益,對你自身亦沒有利益!

  在行法的現前有緣中,這樣的菩薩特別多,稍做事相,以為自己有大功德,然後對著那個牆角,也就是對著自己的心,蒙蔽自己,說「我是對的」,「我做了多少事情」,天天就思維這一個事情,說什麼我做得多、回施得少,或自詡一些麻木的東西,什麼叫麻木呢?無記昏沉,不能於佛法得以進趣善巧,多守於少行之善巧。而常精進菩薩,恆河沙劫以來,常精進不休息!不以為己功德啊,但贊諸佛加被。我們現前薄根少福有情,稍得為樂,稍行為是,自詡自證,結果勤苦不安,狹隘羸劣啊,不能發起廣大利益。對此,諸位善知識一定要奮起走出自我!不走出自我,你就是對著那個牆角、那個死角懲罰自我!什麼死角呢?就象那個驢拉套一樣,你就蒙著自己的眼睛說:「我走得是對的」、「我走得是對的」,你走得永遠是對的,但你永遠走不出這個圈子!什麼圈子呢?自我、自以為是的圈子。越圓你越走不出,這個實在是很可憐很可憐的。所以,清凈眼目者得見得知,悲憫此類有情。此類有情往往蒙昧雙眼,不能自見,何以故?智慧眼沒有,慈悲沒有,但是自大蒙昧著眼目,實在是應該警覺!現在許多行法者在此處受到制約了,停滯不前了,昏沉、掉舉、無記、無力,不再往前走了,沒有往前走的力量和願望了。

  不取諸陰。

  比如有的人有受覺了,乃至有神變、有善巧,亦是諸因之取。實是無一法可得的,但直直進趣,行諸法之樂而無有染著,無有牽掛,莫要回頭!回頭回腦,總不得法益啊。一些行法者瞻前顧後,故步自封,這裡應重訶於自我,要走出這個地方,若走不出來,就會陷入某種狀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這樣,實際就是無慚無愧地墮怠啊!現在我們周邊的機制中,這樣的狀態是比較普遍的,所以精勤的鼓勵十分重要。

  不著諸入。

  「諸入」,有十二入法,有六入法,皆有出處。

  不思諸界。不貪生處。

  三有之界,若禪定中,若善惡法中,若非想非非想中,此處不可貪著。非非想尚不可貪著,諸禪定尚不可貪著,況且貪嗔痴慢疑呢?況且不正見呢?你染著於此,苦與不苦,自己自知。

  調伏慢高。不妒他財。

  這實在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行法者應審觀的地方。我遇到一個菩薩,是個女眾,行法行過三十天後,很有力量啊,千里迢迢地來到這裡,十分卑謙地禮敬說,法師啊,久聞你大名,你行過般舟一法,我們從某某地趕來參拜於你,你能否給我們作一個開示?我看此菩薩口中謙下,心中貢高,就說,菩薩,實在是我沒有走過般舟,我就一天一夜念過佛。這個菩薩的臉一下就掉下來了,說,哦,你沒有走過般舟啊!我說,你慢慢地吃吃水,等一等,我們這兒有某某菩薩走過般舟,你們可以交流交流。她的臉馬下就抹下來了。見知識與見凡夫的心智差別太大了,開始看著很恭敬,實際不是,心裡充滿了驕慢,此驕慢是怎麼表達的呢?為自己的增上知見故,並不是真正地來求法、來消除我慢。最後我跟她說,先倒點水喝吧。這個菩薩就說,哦,你沒有行過法啊!那你坐在這個地方幹什麼?我說,我們大家共同學習、共同實踐佛法嘛。她就開始教訓了,說,你應該怎麼樣怎麼樣,一、二、三、四……。不能說她是貢高,她感覺到什麼呢?——我比你強!因為你才念過一日一夜,我走了三十天!但是臨走時,她跟我說,哎呀,般舟太苦了,太殘忍了!為什麼會落得這樣身心受迫害、於法益不能增長呢?驕慢故。

  我房間里有別人送來的一幅台灣妙蓮老和尚的像,不知他多大歲數了,七、八十歲應該是有了,但來人一看其相貌,都說,這是哪個法師啊?有三、四十歲?因為他十幾年如一日地行般舟啊,有行法的利益與善巧。近代我知道的行般舟的,包括在南方一些寺院常住的老人們,他們走了般舟以後,雖都是七、八十歲、八、九十歲了,還風華正茂,年輕著呢。但有些善知識,我們不敢觸動他,怕有驚世駭俗之說。有些善知識的確住世不易,以前我與一位善知識住在一個地方,有人從很遠的地方來禮敬他,我說,大家如果愛護這位善知識,多向他問法,少向他禮敬;多向他禮敬,少生驕慢的推動。推動什麼呢?即自求增上慢,而不求於法則。什麼叫增上慢?不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叫增上慢,只增加自己的見識,而不增加自己的利益。什麼利益?法則利益,即消除自己的煩惱、疑惑與法則上的障礙,而不是徒增一個知識,說:「我見過某個人」、「我拜過某個師」,徒增驕慢。

  有人問,你遇到哪些善知識了?我說,人人都是善知識吧。有些真是在世間行法的很不可思議的善巧者,我們真不敢給世人輕說,為什麼呢?會騷擾侵害於他,因為我們現在的心地,培植自己的貢高的多,培植自己的名份的多,解決自己的煩惱業習的少,十分少,這樣反而不相應了。很多菩薩行法的利益很不可思議,但十個、八個人去供養他、讚歎他、捧他,結果就完了,被傾殺於這個讚許之下。也有很多人行法功德利益真是很不可思議的,但是很平凡,所以我對這一類善知識特別地敬仰與愛護。

  所以,這裡提出「調伏慢高。不妒他財」,妒忌心與驕慢心,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共業所現,諸位善知識啊,行般舟,若在隨喜法則中生不起抉擇與隨順,般舟法難行,心不寂靜故,那樣你會妒忌於有情,心驕慢故,會使自己熱惱,心智平衡不下來,涼不下來,靜不下來,安穩不下來。我們善思維、善觀察,在這個時代共業中,應善於調整、善於出離!

  為諸世間。多作饒益。

  學習經典,實是剖析自心,不離當下當念,當事當人,我們來如實印契自心與法則是否相應?與佛法是否契機契理?是否能真正運用在自己每一個現下,使佛法印契於生活,生活印契於自心,自心如佛法延續於世間、消除疑慮、廣利有情?般舟一法的實質利益與內涵在一百二十二「云何」中多作敘述,此處又作廣泛深入引導,欲令有情發起對般舟行法,即「十方諸佛悉皆現前立」三昧的修持的意樂,及對其功德的認識。

  於諸眾生起平等心。

  平等心中生起的功德,必能饒益諸世間。一切有情皆因昧於平等心智故,所以起以高低分別取捨、凡聖差別知見,染污自心,蒙蔽自心,多丟失清凈安樂住,造成相互之危害,即在分別執著取捨中互惱互惑。生起平等心智,就是於一切眾生差別相面前作如實平等守護,予眾生以真實功德善巧。世尊在下面舉了例子。

  又於眾生生父母想。

  一切諸佛如來於一切有情作父母想,感恩於生活,感恩於每一個現下,感恩一切有緣,此真實不虛,何以故?徹達本源故,了解自心無別故。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感知中,若依凡情,若依業習,若依分別知見,往往不能生起這種對一切眾生感恩的心智,而諸佛如來在此處抉擇,於一切有情「生父母想」,此「生想」,是作意想,還是如實想呢?若依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的輪迴,那麼一切有情互為父母是誠實之言,若依此世、彼世、多世者,這裡是所謂的想說、喻說、假說,能令眾生得以究竟安樂。如此設立,能令眾生得究竟安樂與平等心智守護,報一切如父母有情的恩德。所以,諸佛如來是知恩者、報恩者、行於恩德者,故說恩德具足。在諸佛如來住世勝功德之三德[17]中,恩德最為具足,與一切有情交往時,皆不失時機惠以眾生真實利益,以報眾生恩,何以故?諸佛如來視一切眾生無始以來互為父母,以此因緣來報互為養育之恩。

  亦於眾生所作一子心。

  如是一心中,尊重一切,饒益一切有情。在凡夫心智中,往往以業習辨識力來看,以為此是增上語,或說是大話,是不相應語,是誇張的高明言說,實不如是,諸佛如來世尊在此作抉擇。我們作為薄地凡夫,假設順從諸佛如來的思觀來思觀,順從諸佛的知見來作知見,順從諸佛的認取來作認取,哪怕剎那間作以隨順,即得不可思議的加持與心智的改變、心智的印契,此處可以作假設,你不妨一試,不妨一觀,不妨一用。「不妨」之處,正是印心處。所以,碰到了、撞到了、印上了,那你就了得自心、佛心、眾生心三無差別。何以故呢?自心、佛心、眾生心,心心本是一心,但是妄用、正用、分別用、圓滿用、差別用、邪用、真實用、究竟用,用用有別。「別」在執著者,諸佛如來早已識得無別真實妙用,所以以平等心饒益一切眾生。

  一切法中無有諍想。

  世尊在經典中講「是法平等,法無高下」,諸佛如來所施的教言,讓我們一切眾生看破現緣如夢如幻,無有實質,但是自性種種妙用延續作業。眾生虛妄認許,以為業流相為我;諸佛如來以悲智、願力延續種種作用,廣利眾生,而無我可得,所以得以自在無諍,入「無諍三昧」,廣利世間。

  雖念持戒而不執著。

  諸佛如來心智究竟圓滿廣大,一切行法者亦復應如是,即持戒而不執著,普遍饒益有情而實無眾生可饒益者,此是無染著心中之平等心智的規範與利益。若是持戒者以為實是自己持戒者,此為犯戒,何以故?染污心智故,高低心智故,人相我相故,此人會沉淪於生死迷悶之中、我執我見之中。

  常在禪定。亦無躭染。

  下面這些文字給我們表達了一個法則的細微無造作守護,若是稍有造作,定有耽染。

  好樂多聞。不起分別。

  即於多聞中清凈愛樂,廣習於法,不生慢心。末世有情多在此背道,因此,我們假經典以洗自身心垢,樂於多聞而不驕慢,這是甚為重要的,若不如是,我們多會生染著。對於這些文字,我們可以用來對比自己現前心念,對比自己現前作業,切莫作他想,我等勿數他人珍寶,亦不要把佛法推於他邊,若是推到他邊,總不能契入,總不起作用,總不相干啊,畫餅總難充饑,無有融入機會。

  戒聚不缺。

  戒聚者,有三聚之戒,所謂威儀戒、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戒聚不缺」,即三聚戒中無有缺漏。我們一般對戒法的認識中,各有所守,若聲聞戒聚在於威儀,若菩薩聚在於善法,若以最上乘教言多在於饒益有情,如是抉擇,三聚戒中無缺無犯,不相疑謗。缺犯者,疑謗之處多有生起,因為三聚戒各有互融之處,凡夫之人妄相詆毀,有人在持聲聞戒中有菩薩犯、持菩薩戒中有聲聞犯,此處,無處可犯,但以饒益有情,但以威儀住世,皆可作不犯,犯者懺,亦是不犯,亦是利益,亦是清凈!

  定聚不動。

  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種種禪定法則中,深入禪法法味之有情逾越了我們欲界有情所有的染著,在色界得以自在力,即在色界世間多以遊歷自在、莊嚴自心。「定聚不動」是指於定聚中亦無染著,所謂不動者,不出此界,不入彼界,但享此法味之樂。

  智聚不妄。

  「智」,一般歸為三種說法:諸佛親證一切種智,諸大阿羅漢親證一切智,諸菩薩方便運用道種智。在這三智之中,不相錯妄,例如在一切智中,以總相得見,而不泯滅於分別智,即所謂道種智,這樣心智安樂。有人在事相中容易迷失自心,妄生分別,互說高低,其實總相別相,總是名詞之相,心智無異,但從如來藏性中流出,各具莊嚴,各說方便。

  諸法無疑。

  我們習法者,是否有疑、有礙呢?

  不背諸佛。

  諸佛如來施廣大教言,八萬四千法則,對八萬四千心智之眾生,也就是對治八萬四千種執著,這都是名詞名相啊,這個名說實在非是實有,非是具體,但是一個假設喻說,八萬四千可以表達無窮,也可以表達我等現前一念。

  不謗正法。

  末法時代謗法者多,何以故?心智染污故,妄自分別取捨故,妄以為對錯故,泯滅正見故。

  不壞眾僧。

  不壞僧眾者,和合世間,不以為己對,不以為他錯,何以故有這樣的守護呢?和合於世間,擔眾生之業,好事推於他人,惡事向己,贊人善德,懺人過失,因此菩薩正行令僧眾得以世間道場興隆。

  不好乖離。

  乖離者,會背棄現緣,多行背道而馳的法則。

  親近眾聖。遠離愚痴。

  常親近善知識,多得妙用;常與愚人相處,迷失自心,何以故?迷者導迷,盲者導盲,各個猶如盲人摸象,互爭互說,不相親見,而智者、聖者可以導引我等,開我眼目,遠離愚痴,開智慧之眼,讓我們得見大象之全體,一時具足。世人貪求於佛法,亦猶如盲人摸象,觸於點滴而自詡,以為己對,結果丟失整體,不得佛法真實功德。

  不志求出世。雖聞語言。意不樂聽。亦不耽著世間六味。

  出世不求,入世不入,是為定心方便,是為無染無著之方便,所謂無染無著智慧真實功德力,不出世,不入世,不入生死,亦不著涅槃,不入煩惱,亦不證菩提,真實安住,智慧光明,此為熏習五解脫法之善巧。

  習近熏修五解脫法。

  解脫、解脫知見,以戒、定、慧而清凈安立。我們在學習佛法中,若不依五解脫法則,以及「空無相無願」三三昧,是難以進趣的。

  除滅十惡。念修十善。

  所謂「十惡」者,殺、盜、邪淫、惡口、妄語、綺語、兩舌、貪、瞋、痴,「十善」者,即反之,為不殺、不盜、不邪淫、不惡口、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貪、不瞋、不痴。這實在是世間、出世間之安穩樂處。為何能說善法是樂處呢?出世間怎麼能樂於善法呢?我們都知道,在俗諦中說五戒十善得生人天善道,由此來看,十善、十惡怎麼能有出世之善巧呢?即所謂二諦本相融通,但以假說。種種苦中,愚者受之,聖者亦受之,聖者於苦得樂,什麼樂呢?於苦而得解脫,於苦而成就於菩提,而苦難眾生者,苦苦相逼,苦苦相續,昧失於苦,所以不得解脫,所以苦亦是出世善巧。在十善法中亦復如是。十善十惡法則,是我們人生安穩之基礎,一旦丟失此基礎,多有苦楚相逼,多有苦源增加。智者依苦苦而出離,愚者依苦苦而沉淪,所以,在苦中必然是苦相,樂中必然是樂相,此必然者,就是指「受」無可替代,諸大聖者、智者、善巧者於諸苦樂中遊歷自在,妙用此處,凡者在此沉淪無疑,不能自拔,如此而已。

  斷滅眾生九種惱處。

  九種惱處是世尊往昔之因緣。釋迦牟尼佛依五百願攝護故,於此濁惡世界方能成佛,但尚現九惱:

  一者,六年苦行。世尊舍兜率降王宮,棄位出家,六年苦行。這六年苦行實是苦處,這是第一惱。為什麼有此惱呢?佛言:「昔有二少年,一名火鬘,是婆羅門子。二名護喜,是瓦師子。」即瓦匠之子。「護喜謂火鬘曰,共見迦葉如來!」我們都知道迦葉如來是賢劫中第三世尊,賢劫四佛分別為拘留遜、拘那含摩尼、迦葉、釋迦文。迦葉佛出世時,人壽兩萬歲。「火鬘曰,何用見此禿頭道人。護喜強之再三,始共見迦葉如來,火鬘見佛相好,心生歡喜,出家學道。佛言時火鬘者我身是。以謗佛因緣,受苦無量。今臨成佛,餘殃未盡,復受六年苦行。」這是六年苦行的來源,是第一惱處。

  世尊行法,欲令所有與其有緣之佛子免除九惱,而現在有些有情說,釋迦牟尼佛受多少苦,我們也要受多少苦,這不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願力所在,也不是釋迦牟尼佛實際的出世功德。何以故?打一個最淺顯的比喻,猶如世間父母生兒育女,欲使自己子女免除自身所受之苦故,勤苦勞作,建立家業。諸佛如來亦復如是,對一切有緣有情作一子想,以自己所有的福德功德因緣攝護此一子,令其離苦。所以,諸佛如來為滅除一切眾生苦惱故而出世,即所謂輪迴之苦惱、生老病死之苦惱。分段死變異死之苦惱,而究竟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火鬘因謗迦葉佛之一語而受六年之勤苦,釋迦牟尼佛說此緣起,實是欲令與其有緣之有情免離六年之苦。我到一個叢林,有人跟我說:「世尊給我們作榜樣,讓我們苦修」!我說:「世尊給我們作解脫回施,戒定慧回施,智慧慈悲回施,令我等遠離苦惱」!到底此教言是否如是呢?我們且看世尊教言之相續,所謂「其實六年苦行,是佛方便示現,非實受報」,雖是如是,其報難免,而諸大菩薩依甚深功德見佛入定六年,無有苦事。釋迦牟尼佛在久遠劫來早已成佛,於此世間八千返,往返於此世間度脫有緣有情,度脫福德因緣成熟之有情,福德因緣若不成熟,世尊無以度脫,但予種種方便給以加持,乃至成熟其善根。

  二者,孫陀利淫女謗佛。這是第二種惱處。佛言:「昔有博戲人名凈眼,有淫女名鹿相。凈眼誘鹿相出城娛樂。時有辟支佛於林中修道。凈眼殺鹿相誣辟支佛。致辟支佛幾至死。後凈眼良心發現,即自承其罪。國王殺凈眼。佛言時凈眼者,則我身是。彼鹿相者,孫陀利是。我以是因緣,受無量苦。今雖成佛,以是餘殃,猶受女謗。」這是說無量劫以來,因殺於鹿相、謗於辟支佛,於此二法中受無量苦,雖是成佛之時,亦示現受女謗之餘殃。諸佛如來以十八不共,知一切過現未來之事,徹底究察,所以於三明四智中有漏盡明、天眼明、宿命明,能明達一切、橫觀一切,畢無障礙。

  三者,木槍刺腳。佛言:「昔有兩部主賈客,入海取寶。後因漲水爭船,乃共戰鬥。第二部主以矛傷第一部主腳,即便命終。佛言時第二部主者,我身是。第一部主者,提婆達多是。以是因緣,受諸苦報。今雖得佛,由此殘緣。猶受木槍刺腳。」這是世尊在靈鷲山腳被刺傷之因緣。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在這個娑婆世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雖是應化身示現,也皆得無礙力,何以受此衰惱呢?實皆是以餘殃潤滋世間,令眾生得見得聞,乃至知諸佛亦是依因果相續,從而於修德中得以愛樂,遠離平庸之慢。若不然,一切凡夫有情皆詆毀如來,說:「汝諸佛如來是為化現,是為化人,不實之人,無父無母」,因此而墮地獄,枉受其苦,無有親近之機。

  這是九種惱處中的第三惱,為什麼此處要把這九惱說出來呢?斷我們的九惱是釋迦佛出世的因緣,若不如是,釋迦佛出世實不慈悲,實無智慧。若有智者,知眾生無始以來的業,雖有種種苦業,但依清凈法性回施故,令眾生得見,直出業力之侵害,那麼這是智心!令眾生不再重複所謂的業報承受之苦,即是所謂悲心!若不具備悲智二法,佛不名為佛,我們不能用自己的心智揣度於佛,若揣度於佛,佛則不佛啊。

  四者,三月馬麥。佛言:「昔比婆葉如來,在盤頭摩跋城中,與大比丘眾俱。盤頭王奉大供養。爾時城中有婆羅門,將五百童子,見佛應供,起嫉妒心曰,此禿頭沙門,正應食馬麥,不應食甘饌。時婆羅門者,即我身是。五百童子,即五百羅漢是。以是因緣,受諸苦報。今雖得佛,以是殘緣,三月安居,無有供養,唯食馬麥。」婆葉如來非是此賢劫如來,是莊嚴劫最後世尊。釋迦世尊有三月馬麥之報,有國王說,世尊,我當於安居夏三月做飲食之供養。世尊默然。此王知世尊答應三月受供,爾後入於王宮,忘卻此言,此三月因其應供故,無有其他應供因緣,有馬販子見世尊無有供養者,以馬麥相供養。阿難生疑啊,說,世尊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以成熟,得以成就,得以安住,何以具此無有圓滿福德呢?世尊說,來!阿難就過來了。世尊說,取於馬麥。阿難從世尊缽中取於馬麥。世尊說,阿難食之。阿難就食之,一月未知饑渴,猶如飲甘露。這實在是諸佛如來的秘密功德所在。

  所以,三月馬麥,雖是苦報之相,實是滋眾生於相解,若不相解,世間有情就會認為無有因果,昧失因果之心,以無自性妄生斷滅見,毀滅於世間法則,生大邪見故,而受苦輪迴。為避免眾生生邪見,故世尊保持余習余報,以令眾生得以安樂住。我們看到世尊尚有報,心得安穩,你不要以為這是虛假,如果世尊不受報了,你無緣可攀,無法可攝,無可交流,所以這九惱之中,實是佛的大悲大智所垂機示現。

  五者,流離王殺釋種。佛言:「昔此羅閱城,有捕魚村。時世饑饉,村有池多魚,眾皆捕食。池中有二種魚,一名麩,二名多舌,各懷報怨之心。時有一小兒,在岸邊見魚跳。以杖打彼魚頭。爾時羅閱人者,今釋種是。麩魚者,今流離王是。多舌魚者,今梵志好苦是(教流離王殺釋種者)。小兒者,我身是。以是因緣,流離王殺釋種,我患頭疼。」世尊打魚頭三下,然後三日患於頭痛,流離王滅釋迦族,世尊三止而不能止。這是第五惱處。我們切莫認為實有此報,若是世尊不如是示現,而以大威德遮護釋迦族,令其因果不相續,雖然各得出離,但佛法泯滅於世間。所以,雖大目犍連不忍於釋迦族一時滅種,盛五百釋迦族人放於缽器之中,以令其不受流離王之害,流離王塗城之後,目犍連把這五百人從缽器中傾出,結果都化成血水。此因果之相續為何如是呢?欲令未出對待之有情生決定見故。此決定見,並不是因果決定見,而是「深信因果,不昧因果」之說,不昧因果,趣於法性,直出生死,但如果不信因果,眾生生死無依啊,乃至說法亦無依,所以這是滅九惱處的關鍵。

  六者,乞食空缽。佛曾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空缽而還。爾時世尊在婆羅門村落中行以托缽,一日二日三日不得飲食,空缽相隨。有比丘自賣一缽,說:「此世尊者,一切智者,何以不得於飲食呢?我寧願賣以衣缽,換以飲食,以不令世尊飲食衰惱。」所以持一缽白米飯去供養世尊。世尊說:「比丘啊,我不消此食。此飲食應供養汝父母。何以故?父母生養汝身故。」此比丘說:「世尊是一切智者,一切功德之守護者,是人天之眼目,人天之導師,具足一切福德,何以不能消此食呢?」世尊說:「我促生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不促生你如是色身。所以應供汝父母,若令汝父母三皈後,可受此食。」這是世尊三日空缽之苦惱。我們現代的比丘,若是正常因緣下,不會因為飲食逼迫的,世尊以圓滿的智德力中,人天之導師、世間之眼目、人天之應供養者,為什麼會有三日空缽呢?實是不是如此,實是為了令眾生有情真正得見得用於因果,以如此相隨故,所以方便施教。

  七者,旃荼女謗佛。佛為眾說法時,多舌童女系盂起腹,謗佛言,沙門何以不說家事,乃說他事。汝先共我通,事須酥油,以養小兒。佛自述本生言:「昔有佛名盡勝。有二比丘,一名無勝。一名常歡。時波羅柰城,有大愛長者婦名善幻。二比丘往其家以為檀越。無勝比丘,以斷漏故,供養無乏。常歡比丘,結使未除,供養微薄。常歡起嫉妒心,謗無勝與善幻通。時常歡者我身是,善幻婦者,今旃荼是。以是因緣,受諸苦報。由此餘殃,受童女謗。」

  八者,調達推石。佛言:「昔羅閱城,有長者名須檀,有子名須摩提。其父命終後,須摩提有異母弟,名修耶舍。須摩提恐其弟分財,將其弟騙至耆闍崛山,推墮崖底,以石砸殺。長者須檀者,我父王是。須摩提者,我身是。修耶舍者,提婆達多是。以是殘緣,提婆達多,以石擲我頭,山神以手接石,有小石片,傷我足趾。」

  九者,寒風索衣。世尊於阿羅婆伽林中,夜寒,曾索三衣禦寒。關於比丘中何以得衣抵禦寒冷呢?初夜中以持「五衣」而能避其諸寒,中夜避其寒而持「七衣」,後夜中有寒冷感,就持「大衣」,三衣俱,持避諸寒。所以世尊說比丘三衣,足以避於寒冷,足以行道,故持三衣一缽之法。

  此九惱處,是世尊所證,因果所現,即證得菩提後所現的因果相。若是我等在凡有情,不信因果,就不能勤行於諸法,如般舟一法,就會說知道道理就行了,而不會去行法,但因果絲毫不爽。因此,我們常行一道,心念諸佛,親證「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之三昧,臨聞諸佛之教誨,現前即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何以故呢?親見自性法則抉擇故,見佛悟無生忍故,受佛親記故。

  心常不離九想觀門。

  九想,是比丘修法的一種善巧,作不凈觀的一種善巧,欲除一切眾生貪慾之心,消除諸業,什麼業呢?染著之業、貪慾之業,因為貪慾生嗔愚二業。九想之中,一胖脹想,二青瘀想,三壞想,四血塗漫想,五膿爛想,六蟲啖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燒想。這是作不凈觀的九種觀法,南傳出家人必然會修這樣的法,在藏地的諸瑜伽行者,乃至諸真正行法者,多在寒冷中行此法,以令其出離心得以真實成就,而我們漢地的僧人於此處少於行持,妄稱大乘,各舉大乘之教言,而心中無大乘之善巧,聲聞乘利益尚不可得故,虛設大乘,這是我們漢地比較空泛之業相所表。

  常思棄捐八種懈怠。

  佛法中有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念、正定、正智。八正道可以說是精勤一法,於此不作守護,即不樂於八正道修持,則產生八怠。

  一心修習八大人覺。

  有《八大人覺經》,很短的經典,八大人覺者,一少欲,二知足,三遠離,四精進,五正憶念,六定心,七智慧,八無戲論。「少欲」和「知足」有什麼差別呢?為什麼這樣說呢?少欲者自有少欲之法用,知足者自有知足之法用,往往我們凡夫有情因為粗重煩惱、粗重的見思惑亂,而於細微處多不相知,在此是細分說,這是大人之覺、智者所覺、聖者所覺,菩薩應守護,凡夫以往在此昧失。

  不著禪味。

  若有諸禪定善巧者,應不耽擱於禪味。法味實際最容易耽擱以人,在世尊的教言中,一些經典記載中,比丘在此處墮入世俗娛樂中的甚多。近代有一個故事,說的是南傳一個沙彌,此沙彌有廣大神通善巧,因禪定而得,後因染著故墮於世俗,乃至歲滿之時舍戒還俗。這個沙彌大概是泰國的,很有名,他的通力有多大呢?一次他師父說:「明日是世尊聖誕之日,我等當供養」,他就以通力到印度的一個山谷中取了很多花,使道場中處處充滿花具,通力很大,空間自在。其師父沒有通力,但甚深因果觀察力是很有善巧的,和尚說:「沙彌啊,但護自心,勿耽於禪味啊」,他不聽師父教言,大概在其二十歲時,因為耽擱於禪味,乃至通力故,貪著種種自受用之樂,就有染著心,而染著心生起之剎那,異熟業緣成熟,其宿世有緣之女性就出現在他面前,一晃來晃去,他就管不住自己,就舍戒還俗了。這是一個很有名的故事。

  不恃多聞。

  多有慢人,以行法而慢,以多聞而慢,以有種種善巧而慢,而欺於自心,欺於他人。

  摧伏我慢。

  有人多聞則生慢心,有人多行則有慢心,有人多有財富則有慢心,有人多有權勢則有慢心,因為我慢種姓故,所以應催伏我慢。

  一心聽受。求法殷重,修道證知。憐愍眾生。離我分別。求壽命想。畢竟難得。

  壽命難得啊,無常無我故。在見地皈依中,無常、無我、苦、空是必修之法,也是一切佛法中人必行之法,如是印契自心,是為三皈依者,也是見地皈依,或說是智地皈依、解地皈依、順地皈依,此皈依是不壞的皈依。名字皈依,比如說拿了一個什麼皈依證、我出家作沙門等等,是不是皈依了呢?若是不以四法印來印契自心,無以皈依。所以說,在見地中應該皈依。「求壽命想。畢竟難得」,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多以為長壽,希望長壽,以為此色身不壞,或欲使此色身不壞,豈不知一切眾生生老病死各個難逃啊,甚為公平。

  觀察諸陰。無有物想。不住涅槃。不著生死。

  不住涅槃,不著生死,是諸大乘行人所應守護。

  諸行煩惱輪。發大恐怖想。

  於煩惱輪中生大怖畏,於生死輪中生大怖畏。現在許多凡夫有情、煩惱有情,不懼煩惱,不懼生死,實在是莽漢!生死相逼之時,實在是無以自拔啊;煩惱相逼之時,實是無以出離啊。所以,我們平時在種種因緣具得之時,應斷煩惱、除生死,此是要務,一切學佛之人之要務!你說,我求於人天福報,那這就不成要務了。但我們作為學佛者,要善於擇取佛法利益。

  諸陰怨家想。

  陰,舊譯為陰,新譯為蘊,所謂「五蘊皆空」,包括色、受、想、行、識。「諸陰怨家想」,即於色、受、想、行、識作怨家想,一切凡夫莫不昧於此,於諸陰蘊中不得自拔啊。

  諸入空宅想。諸界毒蛇想。

  「諸界」,什麼界呢?若居一位,以為實則界,此界有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演幻於十八界,應於此十八界作毒蛇想,不可著啊。

  三界衰惱想。

  有有情說:「我不住於欲界了」,那就是說得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非想非非想,入於無色界,在這個世上有習法如是的。我遇到一些法,結個什麼印啊,念個什麼特定真言啊,入一個曼達受一個灌頂啊,很快就進入種種所謂的禪定善巧,乃至說得大方便,此處亦不可著入,若著入,則三界衰惱一樣逼迫。我們在欲界中,善惡尚未出離,是非尚染,故禪定不可得,也就是說色界不能入啊。因為色界是依禪天而建立,善惡之類有情、持戒犯戒之類有情是不能入的,是非有情,心生分別,難以得入啊。現在許多學佛人,於諸禪天尚不愛樂,染著是非,染著於對待,禪定不得,所以現在修法的人比較可憐,比較苦,狹隘啊。

  涅槃利安想。

  諸佛如來親證種種善巧,在這種種善巧中,解脫、智慧、涅槃,三法鼎立。這個鼎立是什麼呢?是佛法之全體,若少一,是為涅槃外道,若少一,是為智慧外道,若少一,是為解脫外道,此外道,在印度九十六種外道中各個都有,而三法具足,是為佛法之正行。於此三點,不可廢棄,如鼎三足,一廢全廢啊!所以,世尊在《大般涅槃經》中講,解脫、智慧、涅槃,三足鼎立,支撐佛法[18]。

  觀諸欲惡。猶如唾涕。深樂出家。不違佛教。於眾生所勸行功德。於諸世界。無復染心。見一切佛。皆悉現前。

  對於般舟三昧的行持,這種種引導,皆歸結到「見一切諸佛悉皆現前」這個大功德相中,以成熟善根。

  受一切身。皆若幻夢。一切諸相。觀察滅除。

  諸相非相,得見智慧妙用,得見如來妙用。知一切業皆是幻化,知一切身皆是幻化,無有實質。我們現前是不是一個幻相呢?如是幻緣,產生幻相、幻局故,無有實質。

  思惟往來。不見三世。

  一念三世故。一念真心萌動,不昧失法界境相,即是回歸。昧失之時,能所建立,產生種種世界,粗重感知各個建立,三有三界一時生起。

  於信清凈。深信真妙。念一切佛。三世平等。

  過現未來,一念能彰啊,「三世為一念,一念為三世」,莫作細說,但用觀察。

  無有動轉。而能持諸善根。一切諸佛三昧自在。終不染著諸佛相身。

  因為在一切三昧修持之中,遇見諸相,甚為善巧,甚為安樂。此善巧安樂能令一切眾生見於諸佛,欲見則見,三昧力故,欲出則出,出諸禪定故。此處無可染著,亦無可毀壞,何以故?無有來去,無有實法,無有實相故,但因緣而聚,心凈則見。現在人用致幻劑很厲害,有人耽擱於禪味也會中毒,就象用致幻劑一樣,致幻劑一用,想什麼來什麼,諸禪定三昧善巧者亦復如是,欲觀什麼就得見什麼,以正受力、平等力、無礙力相加故,而產生事實,若耽著於此緣,人就會中毒啊,墮於世俗之樂。

  於一切法皆悉平等不與一切世間共諍。所可應作。不相違背。通達甚深十二因緣。

  因為一切三昧中,以果說,果者,成熟之相,動心即見;以因說,因者,勤奮思維。無因者,果不得見。善立者,因果同時,善根成熟,迅速得以妙用。善根薄少者,因果差異就大一些,延續之力就拉長,所謂長者,實是幻覺,實是不實,但延幻如是,延續如是。

  「於一切法皆悉平等不與一切世間共諍。所可應作。不相違背。通達甚深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法在佛法中被廣泛修持,而我們漢地相對比較少於涉足,大家多以為此「緣覺獨悟之法,非我等大乘心人」,這實在是一個誤區,若欲除以煩惱、除以現前心智,十二因緣甚為方便,雖然稱南傳佛教為聲聞佛教,或小乘佛教,但它很多善巧,我們絕對是可以鑒借、可以運用的,不要妄稱大乘。所以,如果有因緣了,大家還是應該學習學習十二因緣法的。如果你說,我行般舟法,就不學這個法了,可以嗎?若是多聞此法,無染無著不生驕慢,多聞亦是方便,多聞亦是善根之成熟。

  窮盡一切如來道地。得勝上忍。入真法界。見眾生界。

  「入真法界,見眾生界」,何以故?諸佛如來入法界體性智故,十法界秉然。我們現在看這個世界,因一界而隔余界,我們見人道之世界,其他九界就泯滅了。你說:「我可以看到畜生界」,但你實在是看不到畜生界的,只見畜生之命,而不知畜生之心,所以不見此界。有人說:「我能知到鬼界、天界」,你只聞其名,不見其形。所以,一法界顯,九法界泯,泯在什麼呢?泯在無智之中啊!諸佛如來徹彰於一切眾生四俱之德,我們也具此俱生智,此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法界已在我們俱生智當中,但凡夫不得其用。「入真法界,見眾生界」,因為十法界唯心所生,若是俱生智現前,可以了達覺知此心;若不如是,則一界顯,九界泯。如果你說:「入於聲聞界,能得見於人天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因聲聞逾越於三界故,能得見於三界如幻,他知三界如幻,所以不相侵擾,入於涅槃,有餘無餘一時趣入,他會捨棄這個世界的,那還是一法間顯,九法間泯。

  性無生滅。見涅槃界。

  「性無生滅「,一心寂靜啊,如是守護,寂滅現前。

  本來現前。慧眼清凈。觀法無二。

  「慧眼清凈,觀法無二」,在這個世界中,我們凡夫最苦的就是二元對待,尤其是人類有情,因為修羅去鬥爭了,不管他,天去放逸了,也管不了他,地獄餓鬼眾生,在受苦,在幽暗之中無力自拔,如地獄眾生都在受刑罰,畜生道就是在被驅趕、被殺戮,餓鬼道就是在被饑渴所逼惱,他們沒有其他時間,而唯有人道多有精力,幹什麼呢?二元對待,彷徨其中,得啊失啊,善啊惡啊,是啊非啊,持戒犯戒,男啊女啊,大啊小啊,就這樣無量無邊、無量無邊的二元!這就是人類有情的忙叨之處、苦惱之處、徘徊之處、勤苦於此!而慧眼清凈,觀諸法無二,即得勞累永斷,出離此二元對待,在對待中了無對待可得,一時清涼,一時安住!

  彼菩提心。無中無邊。

  菩提心廣大啊,非造非作,實是本心之暢明!此本心者,無動無搖故,無增無減故。

  一切諸佛體無差異。入於無礙清凈智門。明見菩提自然覺智。於善知識起諸佛想。

  一切善知識與諸佛何以差別呢?無有差別。善知識者能啟迪眾生心智故,是名善知識。善知識者,無名無相,以名相而安立。我們說某某人是大善知識,有所證悟,親證法則,有諸善巧,有諸悲心,普利於有情,若眾生得遇者,於無上菩提結以增上引導,得以法安住。那一切有情呢?亦是善知識。此「善知識」,徹其本質,善知識得見;不徹其本質,我們說有惡有情、善有情,有惡知識、善知識,若以平等心智中得見,一切眾生皆是善知識。

  於菩薩所不念乖離。已於生死破壞魔軍。一切眾事。皆悉如化。

  在我們漢地的修法中,大家所依止的主體思想是般若思想,即如幻修持。在般舟行法中,若是勤奮修持、無有休息者,如幻甚為易得。般舟行法的要眼、要點就在於不休息,所以不能予自身以休息之見,若休息,我們就是迴避於現緣,不能出離。礙中無礙行,即得見諸佛。什麼礙啊?困來了就是礙,痛來了就是礙,餓來了就是礙,寒來了就是礙,苦來了就是礙,這礙、礙之中,行無礙,無有休息之知見,因為一有休息之見,人馬上就休息下來了,若如是,魔軍難以催破,如幻如化難以趣入。

  一般來說,如果真正嚴格地、不休息地走三天般舟,知見都提不起來了,有點如痴如醉似的,因為人的耐力在那兒擱著的,只要這樣行持,後天意識一時就荒廢了、無力了。現在行法的人畏懼於此,不能放棄休息,所以魔軍相擾啊,得以安逸,安逸就是魔軍給你的營養啊。腿累了,站一站;困了,睡一睡;餓了,補充一點什麼;寒了,加衣服,而那些勿念、勿念、勿念、勿念[19]……,一個個魔軍就打不掉、打不掉、打不掉、打不掉……,礙中有礙,礙礙相續,何以故呢?你不僅礙,還成熟礙,困了就睡嘛、餓了就吃東西嘛、寒了就加衣服嘛,那就是礙中生礙了,魔軍難破,如幻難入啊。餓是不是如幻呢?我們經常會聽到人說:「餓過頭了,不能吃了」,又說:「怎麼不睡呢?哎呀,困過頭了」,即使平時不行般舟,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即如幻的感覺,如化的感覺,如果我們餓就是餓了,就要吃,困就是困了,就要睡,那就是礙中礙行了。礙中懼礙,那還是凡夫心。礙中無礙,自得解脫;礙中無礙,自得法樂。法樂無能從他擇取啊,但是礙中、礙處,所以我們說礙中無礙行是甚為重要的。

  見諸如來。如鏡中像。應當求彼菩提之心。

  見如來幹什麼?不為色相莊嚴而求,不為妙用而求,不求其神通,但求其菩提心,所以得以問法啊,這點甚為重要。我們見諸佛,若是不問法,實是可惜!有的人行般舟,見了佛就歡喜去了,只顧笑,不知道問法了,那就昧失了自己的行法正因。善根成熟,在於問法;善根成熟,在於修法;善根成熟,在於印契自心,是為灌頂。你可以這樣說:「世尊啊,於我灌頂,於我授法,於我授記何時舍報,何時成就……」,你要要求的,若不要求,是你善根沒有成熟。有的人見佛,只顧喜的,只顧哭的,只顧笑的,有的甚至目瞪口呆,結果丟失了法益。

  以前念藥師真言的時候,我生過大怖畏,當時念的藥師琉璃光如來,結果七個世尊依次出現了,毛骨悚然,就害怕了,躲到房間睡覺去了,不敢再念,因為念藥師一佛,為什麼出現七佛呢?生起畏懼,實際就是福德因緣不成熟故。成熟了,就好樂於世尊啊,見佛聞法;不成熟呢,則一時心生畏懼。在我的惡性成熟的時候,有一次念阿彌陀佛,見藥師佛妙色身相,心生煩惱,我說:「我不求見你,何以見我呢」?雖有見佛的因緣,但是沒有見佛的善根啊,也就是沒有見佛的慾望。當時想念的是阿彌陀佛,你藥師佛出來幹什麼啊?這實在是心智中多有知見的蒙昧,所以我們平時要把知見弄清楚,否則你到修法之時多生障礙。例如有一次我就在現在住的那個院子里,走啊走啊,突然世界出現了光明相,這個光明難以喻說,層層剎剎都是光明,當時心生畏懼,怕丟失,怕進入,一時站那兒不敢動了,心念不敢動,身體不敢動,乃至世界都凝固在那種狀態,那是極大怖畏啊,就是因為知見不正,若依無染著心、感恩心、念佛心,這算什麼呢?所以知見甚為重要。通過一些法的實踐,我才知道知見是為首要,是為前導,菩薩們,若不如是,遇事而慌,遇事而迷,遇事而顛倒,而其實這個事與平常事是一樣的,實無差別,一點差別都沒有,所以「應當求彼菩提心」,求誰的菩提心?求佛的菩提心。

  諸波羅蜜莫不平等。實際無盡。集佛功德。賢護。是為菩薩思維諸佛現前三昧。

  思維三昧甚為重要。現在學的是「思維品」,我們若不勤于思維,果三昧無以得見。因為以前沒有如理思維的因緣,我受過幾次大的衝擊,差點沒瘋了啊,幾次閉關,一見大境界,就是神經的邊緣,一個知見就會瘋掉的,所以後來就不在意於精勤的修持,而在意於知見的熏修,特別重視知見。為什麼呢?知見把握不好,一遇大的境界,人就會進入瘋狂、狂癲狀態,很危險、很危險!當時不過是有些救命招術來制止這個因緣,否則人真是會瘋掉的,甚至都會殺傷自己的生命。以前金頂的當家師給我講,他們有個出家師父,勤於禪坐,有很大的境界,後來就從華首門走下去了。依我的感知,他是見到妙色境相了。走下去是什麼結果?別人以為他跳崖了,實際他是好於禪坐啊,出現境相,隨著境相就走下去了。在般舟行法中,隨著陰境轉,我們見得太多了,比如一次一個居士在廬山行法的時候,護法實在是不能遏制行法人的陰境,怎麼說都不行,你給他說一套,他給你說一套,所以陰境者活一份,現實境者活一份,兩個人互相不能交流。我就在那兒讀經,我說這兩個人在演戲啊,演什麼戲?一個陰境戲,一個現緣戲,互不交往,各持己理。這個境實在都是如實的,所謂如實,各具其因果報應,他是陰境報應,你是現緣報應,若以為有實,不能交流。所以,若是有正見,當下就可以交流抉擇了。

  正見熏習,在般舟法則中甚為重要!我們前面學的一百二十二「云何」中,皆是正知見熏習,現在學的思維品中的所有教言,皆是令我等發起正知見之思維,正觀察之思維,莫入陰境,得見諸佛,見佛聞法,善根成熟!一定要把這個口訣記住——見佛聞法,切莫見佛生其他想,不要象我那樣生罪惡想、畏懼想。我在此不敢欺辱大家的,我以前念阿彌陀佛,見藥師佛,就生嗔心了,我說:「不見汝,汝何來呢」?我想見阿彌陀佛,你來幹什麼?這是邪見。所以,在九月三十藥師聖誕日,有人就領我到河北正定隆興寺去拜訪藥師佛,因為其藥師佛像與阿彌陀佛同一身體,二相同現,故知那時是謗佛啊。直接謗佛,壞我多劫善根啊,因為什麼?沒有正見。見佛不難,正見難立!善根成熟也是很容易的,但是你若是不運用善根,亦生邪見。這個地方一定要把正思維、正觀察、正見、菩提心,細緻思維、細緻觀察、抉擇思維、抉擇觀察!這樣我們因三昧成熟,見諸佛甚為方便。很多人談見佛難之時,我的確是感覺到此人愚痴,妄設障礙。諸位善知識啊,我們離佛不遠,何以故呢?佛普攝法界有情故,一切眾生皆在佛光明中住,一切諸佛如來含攝一切眾生,在一切眾生心智中放大光明!

  我們隨著文字來印契自心、剖析法則,隨順因緣地來深入觀察阿彌陀佛,乃至「十方諸佛悉皆現前立」這樣一個法則。經典絕非心外之語,諸佛所證皆非心外之話,諸位善知識,我們有因緣來學習、認識這個經典,或者說這個法則,皆是心地善根成熟。因為成熟故,所以感召出來一個現前境相,此境與我們本心心智,無二無別,莫錯認了因緣。每一言詞都有無量意,隨自己心緣各個取用,就《般舟三昧經》,或說《大方等大集賢護經》來說,所開顯的無外乎是欲令現前有情入佛知見,或於「十方諸佛悉皆現前」這樣的三昧能親證,所謂三昧,正受之異稱,也就是我們心地真正如實的覺受,不被蒙蔽、不被欺騙的如意的覺受,或者自在力所純熟的覺受,願見佛者見佛,願見十方佛者見十方佛,願聞法者得以聞法,何以故?假此法則的修持、實踐的深入。

  有人會提出來這樣的疑問:「我們於般舟行法的實踐已經有一定的時間了,為什麼尚未見佛呢」?這實在是一個應該審視的問題,或者說是應該正視的問題,聞法的因緣善根成熟,是不可思議的。而聞法、且與法相應的善根成熟與否,真還是由諸位善知識自己通過行法來驗證,他人不可取代。若我們不能如實地觀察自己所接觸的法則,深入實踐,是難以真正地迅速相應的,因為自性雖然是平等一味,所謂我們常談的「在佛不增,在凡不減」,但就修德、就運用來說,千差萬別!這個萬別之中,雖無一物可得,但無始以來的熏習,我們往往以為實有差別,此實有差別的意識實難逾越之時,就會制約我們現下感知的量,使我們在感知的因緣中往往不能自拔,往往以為實有,往往以為真實。通過對《般舟經》的學習與實踐,我們能夠剝脫這種自我蒙蔽、自他蒙蔽。

  若有菩薩摩訶薩欲具成就如是三昧。當先成就如是功德。

  如是功德,即如前所宣一百二十二個功德守護,乃至世尊宣說此一百二十二問實是般舟三昧,也即「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之功德利益的少分不及,但提一分令大家得見得聞。

  賢護。當知更有無量功德。然亦緣此三昧而生。

  我們在學佛中,都知道「諸法因緣生」這句話,「諸法因緣生」可以令一切有情皆有法可緣可依,因緣生故,緣謝法滅,所以無染無著,自性本空。在緣起性空的法則上,有情能真正地生妙用而無染,無染中常生妙用,無畏無懼於現前未來因緣,無畏無懼於過去因緣,於因緣中蕩然解脫,心無掛礙!所以,「亦緣此三昧而生」,生什麼呢?如下。

  佛復告賢護言。

  賢護者,莫推作他邊,他實際代表我們現前每一個聞法者、習法者。

  是中何等三昧能生如是諸功德行。所謂菩薩思惟諸佛現前三昧。能生如是諸功德法。複次賢護。云何名為菩薩思惟諸佛現前三昧也。賢護。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清凈持戒。具足諸行。獨處空閑如是思惟。於一切處。隨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是人爾時。如所聞已。即應自作如是想念。如我所聞。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今在西方。經途去此過百千億諸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安樂。如是如來。今現在彼。為諸菩薩周匝圍繞。處大眾中說法教化。然而是人依所聞故。繫念思惟。觀察不已。了了分明。終獲見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也。

  這段文字提示我們,面對這個法則的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四眾所習之法,非是賢聖,非是在家、出家,而是在家出家、凡聖之類皆可安住而行,皆可以如是行持,但有一前提方便,所謂「清凈持戒。具足諸行。獨處空閑如是思惟」。此思維之處、獨處之時,實際是遠離心地憒鬧、依正二報憒鬧。

  遠離憒鬧,於三昧行法中十分重要,哪怕我們靜下來,遠離憒鬧思維一分鐘,靜靜地讀這段經文,來觀察一分鐘,你都種下不可思議的種子。遠離憒鬧者,即離一切攀援之心、舍緣之心,心處寂靜。心處寂靜者,於憒鬧處無憒鬧可見,於寂靜處無寂靜可見。若寂靜處有寂靜見者,不名阿蘭若,是為放逸人,何以故呢?我們經常見到有人到深山老林里去修持,若貪於寂靜,不為阿蘭若修持者、行法者,不獲大利,你可善於觀察。若人居於現世之中,閑靜心守護法則,於憒鬧處無所熱惱,於閑靜處無所攀援,是人真得寂靜,於法深入觀察,必得不可思議利益。此是佛法修行的一個中觀的思想,或者說正觀的思想。

  現在修行人,要麼嚮往憒鬧,何以故?於寂靜法則無有利益故;要麼嚮往寂靜以遠離憒鬧,貪圖寂靜。貪圖熱惱者,貪圖憒鬧者,多因以寂靜為畏懼,怕墮入斷滅寂靜之類;而嚮往於寂靜生活、以希望遠離憒鬧、貪圖於靜境者,此皆魔變,非是佛法利益所攝。若不如是觀察,多生自我煩惱。許多人處處欲求一個寂靜、神聖、稀有的道場,心地不相應故,所以到了這樣的道場也往往生出意見,說此道場非如人所言,不相應故。若心地不相應、心地憒鬧,寂靜處不得寂靜;若心地寂靜,蕩然無有一事,憒鬧處亦無憒鬧、熱惱相逼。善知識們,善自觀察啊!我們一個人可在閑靜處靜靜地坐一坐,此閑靜處遠離一切攀援,遠離一切聚緣,此閑靜處,無有痕迹,無有所得,是不是要求太高呢?此處不高,且如是作為,即得方便;如是觀察,即得清凈;如是隨順,即得安樂;如是實踐,必然成就。多有知識江南江北覓菩提、覓道場、覓知識,豈不知失去了當下真知識、真道場、真法則、真寂靜!多有尋覓處,多有攀援處,多有取捨處,結果於法愈修愈遠,不得利益,徒生惱患,因為正見不立故,妄培養分別執著心智。於執著心智中欲得清凈安樂法則、平等法則,善巧法則,那是猶如欲煮沙為米粥啊!在我們學的般羅蜜乘教言中,山林寂靜非是真寂靜,山林寂靜可作寂靜;種種憒鬧非是憒鬧,可作憒鬧,因為無自性故。得見無自性,是為寂靜守護,遠離攀援,遠離畏緣,不畏懼因緣,亦得寂靜安樂住。看似此語甚高,實際是甚為平常之要求。善思維!善觀察!

  「於一切處。隨何方所。即若西方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是人爾時。如所聞已。即應自作如是想念」,我們看到這一品文字,整個是引導大家用正常的思維、正常的觀察,非是有什麼特殊的、不可思議的、玄妙的法則,都是極為平常、平實的正觀思維、正觀觀察。

  「如我所聞。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今在西方」,對於西方,《觀經》寫得十分得具體,日落之方向。我們去了世尊講《無量壽經》的靈鷲山,靈鷲山的講台,大眾所對的方向正是日落的方向,世尊所面對的正是東方。善導大師把這個西方就描述得更加標準,比如說冬夏二季日偏於南北,不能作為正東西向,而在我們中國的春秋之季,太陽在軌道的軌跡就比較標準,此時日輪所落之方正為西方,此實在還是為了令大家存念於此。所以,過去的善知識、念佛之人,背不朝西,如是面對存念,是為思維修行方便,若得三昧,若不得三昧,比如我們出家人在辭別親人,欲剃度受沙彌戒之時,應禮敬父母,若父母現前者,現前禮敬,若不現前,就對著父母所在的方向禮敬辭別。這個辭別是很有意義的,禮敬朝著此方向也是十分有意義的,何以故?業報處故,此有彼有,真實不虛。你若作虛妄想,不得相應;若作虛無想、斷滅想,無有真實功德。就如我們現在看藥師佛、看阿彌陀佛,你要有一個所謂的方向、所觀察的對象,才能令你得見得知,非是以妄想心智所取用,這樣,你見之時就非妄想,即能如實地於現緣中得見得聞。雖然本質無自性,但觀察之時卻生妙用;相應之時,決定聞法;受加持之時,決定得無畏方便,及神通廣大自在之力。此處絕不可籠統草率,不可有絲毫的蒙蔽,多有人以「性空」來批判凈土教言,實際是無意義的,何以故?眾生世間,報德有異。凈土濁土,畢竟因眾業而顯現差別,此差別雖本質無別,起用必也有別,所以令眾生各個捨去苦惱之業,趣向清凈安樂法則、安樂國土,擇取如是之法,成就菩提,一生得不退轉!諸位善知識,要如實思維,如實觀察,依世尊教言,莫依妄想,莫依他語。我們若不依經典來正思維觀察,會依自己的想法來思維觀察,而我們無始以來的思維就多是在貪嗔痴慢疑不正見的驅役下,在自己的習氣蒙蔽下,所謂五蓋、二障、三障的業相中去思維,不能產生真正的清凈學佛的利益。

  「經途去此過百千億諸佛國土。彼有世界。名曰安樂。如是如來。今現在彼。為諸菩薩周匝圍繞。處大眾中說法教化」,這都是觀察的實際內容,《觀經》中寫得就更加具體。此處是世尊說經教,令我等思維。我們要隨順佛陀的教言來正思維,如是思維甚為重要,在三昧修持中,這是因三昧修持,即雖未見佛,而見佛種子已種下了,已經清凈安立,與見佛了無差別,作如是之觀,人得安樂。

  「然而是人依所聞故。繫念思惟」,這在逐步引導我們如教思維。現在,如教思維的善知識愈來愈少,妄想紛飛,說什麼:「我念佛,但我不相信極樂世界,也不嚮往極樂世界」,不知此娑婆世界輪迴之苦,不知此娑婆世界顛倒之難!就如這個殿堂,我們不斷地去莊嚴它,但不論再怎麼莊嚴,用一段以後,它必然會衰壞,必然會沒去。同樣,我們的生命,有的可能很年輕、健康,但是很快就會老掉、死去,此無常相,人人在此生存,業時時在此表現,切莫以為有常。若人不以為常,必然趨向一個法則,什麼法則呢?了解此一切萬事萬物之本質的法則,即趣向於菩提道業,於道業多以抉擇,那樣就絕不會貪染此娑婆世界,或者畏懼此娑婆世界,而生於極樂,何以故?以令娑婆世界沉淪有情得以度脫故。我們求往生也好,自他同生也好,先令眾生往生、自身最後往生也好,先令一切眾生往生成佛、自身最後成佛也好,種種法則中,都是真實利益,如實的利益,如世尊在經中處處所宣化。

  這段文字,是世尊對賢護菩薩所宣化的一個正思維觀察方法,也就是欲得思維佛現前三昧的一種法則。此法則十分簡單,猶如善導大師所作的夢中修持見佛之法則,是十分簡單的。我遇到許多出家在家學習凈土的人,不屑一顧於此法,但恰恰這是甚為關鍵的法則,這樣的思維,這樣的審觀,是十分重要的。往往我們漢地學佛的菩薩們多崇尚於高尚的知見,即所謂的空見、所謂的解脫知見等等,其實就是自己設計一個高尚,而不能如實地、清晰地審觀一個法則,不能如實地、深入細膩地去純熟一個正觀察。

  「觀察不已。了了分明。終獲見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也」,這段文字是世尊殷勤囑累大眾,現前大眾,你作如何擇取呢?還是放棄我們自己雜亂無章的思維、玄妙不玄妙的思維、高低的思維、善惡的思維、相應不相應的思維,來依世尊教言思維,甚為方便直接,即所謂依教故而得佛法利益,信順教故而得不可思議的功德,隨順佛力故得除現前諸障。我們現前有什麼障呢?所知障,煩惱障!尤其我們漢族人,所知障的執著是極為深厚、頑固、厚重啊!因為我們漢族人涉足的因緣十分廣泛,尤其現在這個狀態中,南北貫串,隨意走動,參學無礙,學法無礙,雖是無礙,而處處不顯功德利益,只是雜學多學啊,不能深入,心智渙散,猶如洪水,不能得力於此。所以,參學得愈廣,如果不能就一個法門,就一個問題深入實踐觀察,結果會渙散自心,浪費生命因緣。諸位善知識,一定在此深深地思維,細細地觀察!

  複次。賢護。譬如世間若男若女。於睡夢中見種種事。所謂金銀眾寶珍財倉庫。或見朋友諸知識輩。或見覺時心不樂者。是人夢中所對境界。或違或順。或憂或喜。有時語言。歡欣極樂。有時慘戚。盡意悲哀。是人寤已。思惟憶念。如夢所見。為他廣宣。追念夢中。便生憂喜。如是賢護。彼善男子善女人。端坐繫念。專心想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如是相好。如是威儀。如是大眾。如是說法。

  這段文字作了一個十分明確的夢喻之說。夢中若喜若憂,若順緣若逆緣,醒來後宣說相續之時,便生憂喜,說憂緣之時,即生憂,說喜緣之時,即生喜,觀佛亦復如是。

  如聞繫念。一心相續。次第不亂。或經一日。或復一夜。如是或至七日七夜。如先所聞。具足念故。是人必睹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也。若於晝時不能見者。若於夜分或睡夢中。阿彌陀佛必當現也。

  「次第不亂」,此相續不亂、次第思維,或說一心相續、次第不亂的教言十分重要。

  在凈土法門中,如玄奘法師所譯的《稱讚凈土佛攝受經》,這是一個直譯的經典,與羅什大師意譯的《阿彌陀經》,是有一定差異的,雖是同一梵本,但文字量的相差就很大。因為直譯經典是梵文有多少句就對稱翻譯過來,不增不減,而意譯者不是這樣。如羅什大師因「秦人好簡」,就是說中國人喜簡,他是姚秦時代從龜茲國來到我們內陸,所以稱國人為「秦人」,秦人喜簡,所以多以意譯,可能最突出的就是他翻譯的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把千卷《大智度論》融會於百卷!現在我們看到的《大智度論》是五部,如果把一千卷的《大智度論》直譯過來,那就是五十部,也就是說,對《大智度論》這一部著作,羅什大師減去了其十分之九之量,剩十分之一的量來回施給我們大眾,但他能清晰地宣化出來,實是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羅什大師的文字甚為簡練方便,不增減於內容,但是文字大量縮減,所以多為智者所贊,但一般心智、心力不夠者,一看會產生錯亂,或者說一些不相應的思維。玄奘法師這一代新譯三藏法師,再次去印度取梵本來直譯經典,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意譯的過失。

  在玄奘法師所直譯的《稱讚凈土佛攝受經》中說:「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繫念不亂」[20];在羅什大師意譯的《阿彌陀經》中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一心不亂」。這「一心不亂」四個字啊,古來以久把多少人的因緣給套住了,因為一心不亂,不管是理一心,還是事一心不亂,實在是非一般凡夫所能輕易涉足。所以在這個法則之中,玄奘法師看到了它的弊病,就重新直譯了一遍,「稱讚凈土佛攝受經」,一開經題,大家就有新的感知,其中講的是: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一日一夜,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繫念不亂。此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其聖眾現在其前。一心不亂與繫念不亂的差異,就從文字相上來看,用心地來印契,繫念不亂攝於凡聖,一心不亂就有特定所指。有特定所指者,相應者歡喜,不相應者,那就捨棄此法了,或者勤苦於此法。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繫念不亂者,方便!方便!對凡對聖,對相應不相應者,它都有一個思維、繫念的法則,或者說放鬆的機制。

  在此處,更加突出了世尊對我們得見「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的思維修持,整個這一品和下一品,皆是讓我們如理思維,其品名即是「賢護分思維品第一」,也就是說,對於「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其首先下手處就是來次第引導我們正思維。思維,在佛教中是十分重要的。禪宗達摩祖師西來,在我們震旦國傳播「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之方便,以遮護當時中國佛教界多耽擱於文字言說、不能直達人心,針對這樣的狀況而做一個獅子吼,那是當時的因緣。我們如果但執於某一方面,不善思維,而妄設一個所謂的心、心地,或者空之類的法則,則不能深入諸受用安樂,或說諸境界妙用。在種種法則的修持力中,如過去人說法則有「四力說」、「五力說」,在「四力說」中就有心力、緣力、境界力、串習力,我們對串習力、境界力、緣力要恰當地運用,若不恰當運用,此自心不能相應,即所謂不能離苦得樂、消除煩惱障、消除所知障,不能促生這樣的功德,所以多行於冷水泡石頭的法則,看似修持,不增功德;看似修持,不能次第地深入種種法則的實質受用,即功德藏,而安立在自己虛假的設計之中,或說空泛的設計之中。就如我們從各地趕來,一路風光,你若滯留一處,則不能見於究竟目的,如果我們不見周邊風光,即昏沉而來,能達到目的嗎?亦能達到目的,但若是一路風光,又能達到目的,此人甚為方便,不失一路風光,又無有停留,但是達到目的。我們見佛,是達到目的,一路風光,即指正思維十分重要,所以「若見不見,皆是正見」,「若染不染,皆是進趣」。所謂進趣者,見佛為目的,見佛為成熟。此處是很方便的一個法則,我們學習的就是「思維品」,在這段文字里,世尊不斷地引導、督促我們「一心相續、次第不亂,或經一日。或復一夜。如是或至七日七夜。如先所聞。具足念故。是人必睹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也」,世尊在此經經相印啊,這與《觀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都是相契合的,這些教言都是如實這樣宣化的。

  在藏傳佛教中,我們看到其壇城布置得十分嚴謹,為什麼呢?他們就是以此作為目標,作為心地純熟的觀察、思維、供養、守護的地方,日夜勤勞。我到過一個地方叫「千佛洞」,裡面有個阿彌陀佛壇城,很高的一尊阿彌陀佛站像,妙相具足,壇城十分莊嚴、具體,描述阿彌陀佛國土種種莊嚴的彩繪都是很漂亮的。為什麼要布置一個壇城呢?以令我們的心智逐漸地安樂、深入、細緻、莊嚴、成熟起來,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也就是法益生起的外緣之緣,在此數數地串習,必能令習法者得以法則安樂。諸位善知識,切莫輕慢於此相,此相無相故;切莫忽略此相,此相正是世尊四法度眾生的首要一個教言機制,即依妙色身相感化世間、度脫眾生、消除眾生業障、純熟眾生善根。由於我們中國大量禪宗教言的傳播,慢慢地使人對相、相教誤解,產生許多不相應。此相證明無相之威德善巧,所以種種莊嚴相,威德利益世間,成熟世界,切莫畏懼!諸相無相,何妨諸相有相、相相無相呢?切莫畏懼此處!所謂菩薩行法莫坏於色,不染於色,不懼於色,以種種色法而利益世間,因為不染故,得力於此法。若染著,則會昧失自心啊。

  這段文字是十分清晰的,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一脈相承,皆是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如理的宣化,以令煩惱妄想有情有正思維、正觀察所依。這段文字也提及「如聞繫念。一心相續。次第不亂。或經一日。或復一夜。如是或至七日七夜」,在經典中經常會提一日一夜、七日七夜,這究竟是什麼樣一個說法呢?大眾一定不要輕易地地帶過去。

  「如先所聞。具足念故。是人必睹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也。若於晝時不能見者。若於夜分或睡夢中。阿彌陀佛必當現也」,這是對如是思觀、如是觀察有情的告慰語,也是如實語。若如是者,白日不見,夢中一定得見,佛力不思議加持故,就如我們在黑夜之中,突然看到一盞燈光照出來一樣,我們就有所見,有所感知,於是對我們迷失的心智就有所引導。在漆黑的夜晚中行走時,如果突然太陽升起,或是一個明亮的東西照見,我們心裡會升起希望與感激,那在這個茫茫的輪迴的黑夜,這個被煩惱障、所知障所蒙蔽的黑暗世界中,突然見到阿彌陀佛無礙光明之日輪,我們的心智中一定會升起喜悅與嚮往的。我們能否如實地去審視呢?

  接下來釋迦牟尼世尊還在給我們作引導。

  複次。賢護。譬如世間若男若女。遠行他國。於睡夢中。見本居家室時。實不知為晝為夜。而亦不知為內為外。是人爾時。所有眼根牆壁石山。終不能障。乃至幽冥黑暗。亦不為礙也。賢護。菩薩摩訶薩。心無障礙。亦復如是。

  我們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思維觀察,猶如己家,猶如己宅,猶如己所熟悉之用物,如是純熟,如是觀察,如是思維,那麼一切也是無礙的,所謂「十萬億佛土不以為礙」,一念信決定為是,即得逾越,山河大地一切障礙物了不可得,何以故?心不存障礙故。猶如世尊在此處舉的例子,我們在家居士,不論從什麼地方來的,都有家庭,你一思維自己的家,一切障礙都不存在,何以故?你純熟家的感覺故。你的家在北京也好,在上海也好,在什麼地方也好,你一思維,所有的家庭因緣歷歷在目,山河大地不以為礙。我們思維極樂世界亦復如是,若純熟,則得見;若決定,則得見;無掛礙,則得見!一切距離,一切山河大地,一切種種障礙,一時無礙!

  你如是思維,依世俗因緣之善巧例子來思維,世尊不斷地舉這樣的例子,前面是夢說,現在是家居說。對於自己所有居家的傢具啊、用具啊、用具的顏色啊、人員啊、方位啊,你閉上眼睛,馬上就思維得到、感知得到,即使相隔千山萬水,但你閉目即見,一切山河大地,種種的遙遠不以為遠,何以故?純熟故,心中不存礙,而只存居家內容故,一切礙不以為礙。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亦復如是,十方諸佛功德亦復如是,若心地猛利,純熟存念,使我等熟悉境相,一切礙中決定無礙!諸位善知識,在此處一定要純熟思維,善於觀察,切莫草率!

  在凈土一法門多不得利益者,就是迴避於此啊。很多人說見相無意義,不是!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古代有望梅止渴之說,望梅為何也能能止渴呢?這世間莫不是因緣所促生之法則,苦樂莫不是由外緣所助成,凡夫之類有情決定如是,我們遇到《般舟經》這樣的甚深不可思議的功德教言,實是福德的回施,令我等純熟對極樂世界本家本國得見得用之方便。所以世尊苦心惠予,反覆引導,以種種言說來勸化我等正思維、正觀察,如理思維、如理觀察,切莫以自己的妄想去觀察,那樣就會不斷地昧失自心,浪費我們的精力。

  當正念時。於彼所有佛剎中間。凡是一切須彌山王。及鐵圍山大鐵圍山。乃至自余諸黑山等。不能與此眼根為障。而亦不能覆蔽此心。然是人者其實未得天眼。能見彼佛。亦無天耳。聞彼法音。復非神通。往彼世界。又亦不於此世界沒生彼佛前。而實但在此世界中。

  這一段文字,可以說真是凈土法門中的獅子吼,令我等消除一切心智障礙與感知障礙!感知障礙,是不純熟故,雜緣困擾故。不純熟,自設障礙所導致,非是實有礙與無礙。礙與無礙,是我們抉擇、選擇所現。諸位善知識,善觀察,善體驗,善實踐!

  在此,世尊直接把凡夫拉到「十方諸佛悉皆現前立」這個三昧法則中了,也就是說,你沒有得天眼,也沒有得天耳,但能見彼佛。就如我們對自己的居家很熟悉一樣,閉上眼睛,就想到自己的家了,閉上眼睛,就想到自己最熟悉的那個生活環境了,什麼障礙也不是障礙了,因為你無障礙故,因你直指你熟悉的目的故。所以,一切障礙本無障礙,不相顧慮掛礙,不相成立,不相設置,而有時候我們會設置障礙。

  「亦不於此世界沒生彼佛前。而實但在此世界中」,我們能身不動本位而見諸佛,實是不可思議啊!不離此娑婆世界,得見十方諸佛;不去十方剎土,而十方剎土得見,這正是念佛一法、般舟一法最殊勝不共的教言內容與利益!

  接下來世尊還在引導我們進趣法則。

  積念熏修。久觀明利故。終得睹彼阿彌陀如來應等正覺。僧眾圍繞。菩薩會中。或見自身在彼聽法。聞已憶念。受持修行。或時復得恭敬禮拜尊承供養彼阿彌陀如來應等正覺已。是人然後起此三昧。

  這段文字通過正思維的方式,逐步引導我們深入這樣一個善巧觀察:若是禮拜、供養、承事阿彌陀世尊,若是見諸聲聞菩薩前後圍繞阿彌陀如來,見佛聞法,見佛供養守護,亦得不可思議利益,何以故?因如其所說:「積念熏修。久觀明利故。終得睹彼阿彌陀如來應等正覺」。

  這段文字就是讓我們來純熟地思觀。我們都知道,善導大師是凈土法門真正立宗立派的大善巧者。遠公大師與一百二十三人發願往生彼國,影響甚大;曇鸞大師在北方弘傳凈土,乃至感召國主相隨,以為神鸞,朝其處禮敬,乃至多有相隨之教,習於凈土之法。雖是如是,教義未立啊。善導大師出世,真正把凈土法門的教言機制徹底彰顯出來,古來以久莫不是如是抉擇,承認善導大師是凈土法門一宗真正建立宗義的善知識,當然,他不離經教,不離歷代祖師逐漸純熟的一些教言、教眼,而來延續法則。善導大師對思觀提的十分多,他一生畫了許許多多極樂世界神變圖,不能說如實地把極樂世界表現出來,而是我們的感知所描述的極樂世界,他以這樣的因緣來激勵大家來深入實踐,如理地觀察,即所謂「睹觀成熟」,或說「久觀明利」,或說「久熏習」,令我們契入此法則。善導大師經常也會自己去塑像、繪像,為什麼呢?以令自己純熟於法則,真實地維繫此法則。我們漢地人在正思維這個思維繫念處,往往以為是勞作,你不勞作這個,勞作空泛,勞作妄想,甚為痛苦,若我們多多地思維佛,多多地觀察佛、守護佛,則會生大喜悅安樂的,你不要執著於此,但勤奮於此,那實在是不可思議!

  這段文字告訴我們,見佛應聞法,見佛應供養承事,這樣善根迅速純熟!因為中國禪宗公案中多有「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之說,所以我們漢地人學佛,一說就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此處你斬佛不得,一定見佛得!這是否與佛陀教言相違背呢?不是。世尊教法中的確有相好度化眾生的教言,佛以金色身相、妙色身相、光明身相、威德身相、具德身相,令眾生得見得度,例如阿難尊者為何出家呢?阿難尊者見釋迦牟尼佛時,說,此人何以得如此妙相!此人何以具足非是垢穢之身!我應追隨,應出家,應作沙門。阿難就是因見世尊的妙色身相而出家的。羅侯羅尊者亦是因為世尊的多羅棉手的微妙感觸而出家的,爾時羅侯羅得見世尊,說世尊之手為何纖長呢?就以手相觸,一摸就象抓到一個極為柔軟的東西,就捨不得丟了,世尊說,何不令此出家呢?這樣是增上善緣啊,我們不能否認的。以前我對這樣的說法多生疑慮,但前幾年我見過兩個老人家,其手足之柔軟,是讓人永遠忘不掉的!不要貪著這個東西,但若是觸到了,你忘不掉的,它會久久地呼喚你的心靈來愛樂與嚮往法則,何以故呢?何以此人如此調柔呢?何以如此令人歡喜呢?因為碰一下你就會感到十分歡喜,何以故?柔軟無骨啊。這是真實不虛的事情啊,我們不要固執於此,但此實有不可思議的喚醒我們心智對其嚮往的力量。

  所以,世尊如來以色、身、香、味、觸、法,廣利世間有情,眾生以色、身、香、味、觸、法,沉淪於此,不能自拔。世尊以妙相廣利世間,這是四法度眾生中的妙色身相廣度有情,不要迷失,因為世尊說法中,八萬四千法,法法度眾生,法法皆無礙,切莫依法障法,依法謗法,依法疑法,那樣你就會破法、壞法,不能得佛法利益的。對此我們後面會有慢慢的審視。對於這段文字,希望大家真能多讀、多思維啊!

  其出觀已次第思惟。如所見聞為他廣說。複次賢護。如此摩伽陀國有三丈夫。其第一者。聞毗耶離城有一淫女名須摩那。彼第二人。聞有淫女名庵羅波離。彼第三人。聞有淫女名蓮華色。彼既聞已。各設方便。系意勤求。無時暫廢。然彼三人。實未曾睹如是諸女。直以遙聞。即興欲心。專念不息。後因夢已在王舍城。與彼女人共行欲事。欲事既成。求心亦息。希望既滿。遂便覺寤。寤已追念夢中所行。如所聞見。如所證知。如是憶念。

  在這段文字中,世尊舉了一個例子,因為在欲界有情中,男女欲染是特別突出的一個特色,是我們比較容易感知得到的。

  來詣汝所。具為汝說者。

  「來詣汝所」,汝所者,是於賢護菩薩作提示。他們這三個人會來找賢護菩薩,來問這樣的方便,問究竟何事會有這樣的因緣呢?實際這是引導我們欲界凡夫有情,以男女之欲這個表現最突出的法則,來令我們的心智隨文入觀。

  汝應為彼方便說法。隨順教化。令其住不退轉地。究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於當來。必得成佛。號曰善覺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如是三人,因繫念故而成就自己所欲。那我們念佛之人呢?因繫念阿彌陀佛,亦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同是慾念、嚮往所守護。在人世間,這個慾念尚能成就,念念相續故,那我們為了生死,為度脫無始以來的種種煩惱業緣、業障,來憶念佛,亦決定能成就。如是比喻,如是善巧!

  既得忍已。還復憶念往昔諸事。了了分明也。

  也就是說,即使成佛,他憶念往昔之事,也是了了分明的。所以,此無染處,但是宿緣所現,境相所立,無有實得啊。無有一法可實得,無有一實質可建立,但有此境相事,我們見佛亦如是。所以,正修行,勤於見佛,勤於修法,十分重要,十分有意義!

  賢護。彼善男子善女人等。若欲成就菩薩摩訶薩思惟一切諸佛現前三昧。亦復如是。

  前面是例子,後面是引發一切善男子善女人如理思維,如喻思維,即鼓勵自己的思維意樂,切莫荒廢我們所具足的這種欲樂之力,即嚮往之力。此力若用於世俗的染欲,可以達到目的,若是用於見佛、聞法,一樣可以達到目的。二法中,你何以抉擇呢?世尊在前面給我們作了一個例子,後面來引導我們得見「十方諸佛悉皆現前」三昧。這樣的「欲」是十分重要的,前面的「欲見如是淫女」,是世俗之人,以世俗之心,用世俗之法,那我們學佛之人,欲見諸佛,欲證「十分諸佛悉皆現前」三昧,亦復如是,何以故?運用「欲」的法則,來存念相續,思維不斷,純熟之時,必能得見,亦無有障礙!

  其身常住此世界中。暫得聞彼阿彌陀如來應供等正覺名號。而能繫心。

  名號繫心,因阿彌陀佛以名號來攝化於十方眾生,即如《觀經》所說,阿彌陀佛以無礙的光明照十方剎土,攝念佛眾生不舍[21]。念佛眾生,即稱名號者、憶念佛清凈光明莊嚴者。《觀經》的念佛法則就是觀察,先純熟思維觀,若以一處、一點,如白毫相觀,但觀於白毫相,蜿轉猶如五須彌,依白毫觀而契入一切法則,具足一切陀羅尼、一切善巧、一切功德、一切神變、一切不可思議之智慧!以一法而契入,只要繫念純熟,各得方便。在此處,是以阿彌陀佛如來名號來繫心、相續思維,即不斷地在念名之時思維。走般舟,走來走去,走來走去,幹什麼呢?立一念,斷諸想,念其方,念其名啊,思維其國土,那些雜亂的思維應該斷除,所謂純凈一念,專事一念,必見彼佛!

  以前在寺院里,由於大眾念佛年復一年地不相間斷,所以在堂口裡念佛就特別方便,一般的人進來三天,就見佛的國土莊嚴,什麼琉璃寶地啊,蓮花盛開啊,菩薩、佛相之類的,都是很簡單的事情。而現在在社會上,大家感到這是很難的事情,這個距離就太大了。若要得見、得用,專門堂口的修持是十分容易的,散漫的修持是十分難的,的確是這樣,對此我感觸是越來越大的,尤其在周邊環境渙散時,人的心智不能專一,所以,在般舟道中如果放上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種種稀有的功德,或畫上壇城之類的,可能真還是很好的方法,這樣環境很單純。

  妙相度眾生,就是以相來引導大家,甚為方便,主要是不要著染於此,而一定要隨順這樣的因緣。見佛聞法,不能固執於此,也就是說你不能強制自心,那樣很痛苦,應隨念細分地思維、隨念觀察,這是可以做得到的。強制觀察是很苦的,我們的思維成熟了,就不強制自心了,就如你思維自己的家庭,家裡有幾口人啊?你父母的樣子啊?你子女的樣子啊?是不費心的,很純熟,但你若是思維其他人家、別人的事情、別人的家庭,就很累心,很不相干,很苦。如果我們把見佛、見極樂世界的莊嚴這個事情,猶如見自己家室,所謂我們常說的「往生極樂世界本家本國」,那就勢在必然,無有障礙!何以故呢?是本家本國,極樂世界莊嚴是本家所設,阿彌陀佛觀音勢至清凈海中諸大菩薩海會圍繞,是我本國莊嚴、兄弟伴侶啊,這樣你心智中很歡喜,這是很直接的一個法則,而如果作他家之物想,你思維起來就太累、太難了。

  相續思惟。次第不亂。分明睹彼阿彌陀佛。是為菩薩思惟具足成就諸佛現前三昧。因此三昧得見佛故。遂請問彼阿彌陀佛言。

  這裡給我們設置出來一個見佛問法,若不教我等,我等連問法方便都不得的,在此先讓我們純熟起來,等見佛時怎麼辦呢?就要問於世尊。

  世尊。諸菩薩等。成就何法。而得生此佛剎中耶。

  見佛時,不一定問這麼死個句子,此處但是給你提供了一個方便。

  爾時阿彌陀佛語是菩薩言。若人發心求生此者。常當繫心正念相續阿彌陀佛。便得生也。既得生已。世尊於是知彼心故。亦即念彼。彼方得見佛世尊耳。

  「世尊於是知彼心故」,你常念佛,佛必知啊!佛有他心無礙、天眼無礙、通力無礙,洞察秋毫,十方剎土一切眾生一時動念,諸佛了知,絕無疏漏的。你不要想:「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會不會看不到我?想不到我?感知不到我呢」?決定沒有這樣的事情,若一切眾生舉心動念,諸佛親知親見,這是決定如實的。那你說:「十方諸佛知道我們的心,那我們念佛為什麼不相應呢」?你仔細地觀察自己的心,是在念佛,還是在念其他的事情呢?不相信你看看自己平時念佛的心,細細地看,切莫自欺,你是不是真在念佛?相應念佛?持續念佛?深入念佛?不斷念佛?真正地如觀自己家有、自己家居、自己所擁有地念這個佛?佛陀世尊的莊嚴那麼親切、那麼如實,你若真如是念佛而不見佛,那佛都是異語妄語者了,那我也是異語妄語者。

  「亦即念彼。彼方得見佛世尊耳」,何以故呢?我們在念佛,佛知我等,放光照耀我等,我等見光而能知佛。現在我們不知佛陀世尊啊,我們在此娑婆世界,所知的是什麼呢?貪、嗔、痴、慢、疑、不正見!所知的是什麼呢?財、色、名、食、睡!所知的是什麼呢?是所知障,是煩惱障所蒙蔽!如果我們現在真正已經知佛,那也就不假其他方便了。所以,佛知一切眾生,眾生未知佛啊!我們念佛,佛知我等,放光照注我等,這個光是在你知見純熟、得見得用善根純熟時,你才能知佛。若知佛的善根純熟,能廣泛利益世間,此純熟是在相應相見之時。

  我們現在見這幅阿彌陀佛像時,你身心柔軟嗎?三垢消除嗎?你在這個像前若能三垢消除、心無掛礙,那麼此世尊亦是不可思議!若起此作用,那此世尊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世尊了無差別。所以,《無量壽經》中世尊講,阿難啊,阿彌陀佛是無量無邊的光明啊,其光明照耀著十方,諸眾生若見此光者,身心柔軟,自然向善,三垢消除[22]。而我們見這個阿彌陀佛世尊的像,身心柔軟嗎?自然向善嗎?三垢消除嗎?若消除,此世尊不可思議,那你可以背回家去了。

  賢護。時彼阿彌陀如來應等正覺。告彼人言。諸善男子。汝當正念精勤修習發廣大心。必生此也。

  為什麼在諸經典中,有的地方講「善男子善女人等」,有的地方就單單講「善男子」呢?這實在是一個激勵,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無有女人。實不是欲界色故,怎麼會有女人呢?女人者,欲界眾生中所現二分身,即男女身之一。我們欲界有情就會認為,哎喲,如果此世界沒有女人,那還了得!此世界是寶相身,具足一切功德善巧,不假二分身,即不假男女身,你不要遺憾,因為我們這個身是個殘缺身、不具身。

  一般稱天為寶身、寶相身,有一段故事寫憨山大師在境界中得見文殊勢力菩薩,文殊菩薩本來欲洗滌其心垢,就引導他到一個浴池,他看文殊菩薩,就想,此是女人,不當與其共浴。於是就要跑,這時文殊勢力菩薩湧出全身,融入虛空,憨山大師一看是寶色身,然後文殊勢力菩薩就把他抓過來,給他洗了洗。因為我們是在凡夫心中、對待所生男女之相,所以多生諸欲,以這些大智圓成之人,實無分別,身自具足啊,身具足,心亦具足,具足威德善巧,無所畏懼,而我們現在說男身有所畏懼,說女身亦有畏懼處,身心不具足故,多有虧欠,所以生欲界。善知識們莫生畏懼,作為學佛人,不要怕這個。

  賢護。時彼菩薩復白阿彌陀佛言。世尊。是中云何念佛世尊。精勤修習發廣大心得生此剎耶。賢護。時彼阿彌陀佛復告彼言。諸善男子。若汝今欲正念佛者。當如是念。今者阿彌陀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具有如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身色光明如融金聚。具足成就眾寶輦轝。放大光明。坐師子座沙門眾中。說如斯法。

  其所說者。謂一切法本來不壞。

  但說法性之本。

  亦無壞者。如不壞色。乃至不壞識等諸陰故。

  何以故?其本質者,諸法無壞,諸法住法味,世間相常住啊,直透本源,無假壞法。因為一切法本來不壞故,我們現在見到的生生滅滅、幻幻化化,皆是自己生滅心中、取捨對待心中所生之二元世界,具足善巧者觀一切法安住不疑,無增無減,凈守護於法界,安住於現緣之中。

  又如不壞地。乃至不壞風等諸大故。

  指地水火風四大。

  又不壞色。乃至不壞觸等諸入故。

  指色身香味觸法六入。

  又不壞梵。乃至不壞一切世主等。

  即不壞一切天。

  如是乃至不念彼如來。亦不得彼如來。彼作如是念。如來已如是。次第得空三昧。

  法界一如之相,無動無搖,無增無減,法界本凈,一時光明,空三昧能照了覺知,得見諸佛,何以故?在空三昧中心智自在,這時候唯識所生,心生見佛即見佛,心生見法即見法。沒有空三昧,不見光明藏啊,不見光明之境界而直接見佛者甚為稀少,多有礙處。我們設置了許多心智障礙,欲往生彼而不往生彼,何以往生?何以不往生?許多雜念擁塞自己心中,所以不能見諸妙相,不能見廣大空明光明境界,想見佛甚難啊。

  善男子。是名正念諸佛現前三昧也。

  所以,空三昧是第一善巧,所謂無染無著清凈念佛,了了分明,了無所得,直趣佛地,見諸佛功德甚深,不可思議,並見佛聞法。

  賢護。爾時彼菩薩從三昧起已。來詣汝所。說此三昧相者。

  為什麼從三昧起呢?前面如是思維,即得三昧,然後來問三昧、證實三昧。

  汝時即應為彼說法。隨順教化。令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我們知道,見佛之後,一定有一個相續,此相續次第中,此人應如是思維:「佛無所來,我亦無所去,何以見佛」?他不得不作此設問。設問之時,自性得見,說:「心凈則見佛,念佛則見佛,緣佛則見佛,法實在是無來去,無生滅」。無,但是心作耳,心意純凈故,得見諸佛,了達自性,一時究竟安住,一時無疑抉擇,那就會真正得到佛法的究竟抉擇的安住利益,即永不被見思二法惑亂,後面的塵沙惑、無名惑等細微的習氣牽制就特別容易改變,容易轉化,容易認識。粗重的見思二惑蒙蔽有情啊。在佛之教法中,賢位菩薩能伏得煩惱,若得以菩薩地位之自在力,入得歡喜地,則斷除一切見思惑煩惱,心生歡喜,時時處處在見思二法中得以歡喜,卸去一切重擔與徘徊,一切對待在此心中消融,所以說入歡喜地,因為斷除煩惱故,斷除見思二惑故,得以歡喜。你說自己修法得利益,你能否斷除惑呢?實際此「十方諸佛悉皆現前立」三昧能令我等直接認取見思二惑的「惑」所在,能直接得見自性無來去、無生滅啊。

  般舟行法甚深不可思議,攝八地事,一生即得不退轉!不是誇張這個法門,這個法門實在是不可思議!所以歷代漢傳佛教的善知識們,有一定三昧功德成就之後,都勤行此法,如智者大師、遠公大師、善導大師、承遠大師、曇鸞法師、道宣律師等等,隨手可舉。一些比較大的寺院設置中,在丈室左右,多有般舟堂,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山東大靈岩寺,在其千佛殿之後,方丈院的右手與辟支佛塔之間,有一塊內凹的地方,就設置了一個般舟堂,那就象一個心臟部位一樣,從唐朝以來,歷代都在那兒建般舟殿。這樣的行法實在是應該實踐、應該觀察的,因為它是攝於凡聖的!

  


推薦閱讀:

斌宗法師:大藏經論處處稱頌指歸凈土--學佛網
慈法法師往生咒開示
[轉載]【專題】凈空法師在新加坡三時繫念法會開示(2014.05.25)
十八願(念佛往生願)因願文四(純祥法師)
太上感應篇  (第三十七集)凈空法師講解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