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經脈的循行意義與病候治要(4)
第三節經脈的循行意義與病候治要
一、十二經上下銜接相互關係及論治
周身經絡上下銜接,內外溝通,用針治療,宜按十四經循行路線來觀察,全面照顧,找其經絡變動的原因,按其來蹤去路,順勢利導,使經氣之有餘不足自動調整,歸於平衡。
(一)肺與大腸兩經表裡關係及治要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從經絡關係上可以看出,手太陰肺經脈,屬肺絡大腸,手陽明經脈,屬大腸絡肺。故肺與大腸經絡相通而互為表裡,其生理功能與病理變化有緊密的關聯。
肺主氣,位居膈上,下覆諸臟,外合皮毛。肺主治節,凡五臟六腑之氣,皆賴肺氣之清肅下降,則使臟腑之氣而不亢逆,所以肺有制節全身之陰陽而為氣之主也,故《內經》中有「諸氣者皆屬於肺,或『肺者氣本」之說。
大腸主傳導排泄,但必借肺氣的下降方能實現。因肺與大腸,一為清金,一為燥金;
肺又為水之上源,金得水潤,方能金清火伏,津液始能下行,則傳導得以通暢。
若肺失肅降,氣滯於內,水源不清而金被火克,致肺氣壅實則大腸傳導不利;或外邪客表,皮毛失合,肺氣不宣,使上竅不通則令下竅不行。
針治之法,令其上下調整,表裡通和,則又為法中之法,故先針肺經之原穴太淵,配以大腸經之絡穴偏歷,或先針大腸經之原穴合谷,配以肺經之絡穴列缺,則可推動本經臟腑功能,協調經絡,疏通氣血,是為配穴之總則。
(二)大腸與胃兩經同氣相應關係及治要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說明大腸與胃經脈也有上下銜接的關係,二者同屬陽明。同明為多氣多血之經,兩陽合明,謂之陽明。
病則氣血壅滯,陽熱隆盛。同時,陽明以燥氣為本,胃與大腸主燥,惟其主燥,方能納谷腐熟、傳導化物 若燥氣太過或者不足,均可為病。
陽明為病,多以實證為主,這是因為胃與大腸均屬腑, "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宜通不宜滯。
飲食入胃,經過受納、消化、傳導、排泄這一胃實腸虛和腸實胃虛不斷更替的過程,才符合六腑以通為順的生理,如陽明燥化成實,則使傳導不利,糟粕凝結化燥,致使胃腸成實,故陽明病的治法,邪熱甚而來實者宜清之;腑實有燥屎者宜下之。
如證見發熱自汗,大渴引飲,面色緣緣正赤,不惡寒反惡熱;或大便燥結,腸中有爆屎若干枚,譫語煩亂,日晡潮熱,先針取手陽明經之二間,三間,配以足陽明經之內庭,加大腸俞、天樞等穴,是為清瀉陽明,調胃通腸之治。
(三)胃與脾兩經表裡關係及治要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髕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從以上經絡關係來看,足陽明經脈屬胃絡脾,足太陰經脈屬脾絡胃。故胃與脾經絡相通而互為表裡,則生理與病理自具有密切關聯。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胃主納食與腐熟水谷,脾主運化與輸布津液;脾為濕土而主升,胃為燥土而主降。二者燥濕相濟,升降協調,陰陽交合,方能布化精微而生氣生血,則內充五臟六腑,外榮四肢百骸。
脾胃的這種功能是相輔相成的關係。若胃不能納谷與腐熟,脾也就無從承接胃的「游溢精氣」進而散精布化;若脾不能運化輸布。則所入之食聚而不消,易因人體寒熱濕燥而生變。
不過脾胃同病,多以虛證為主,因脾胃同屬土,為萬物之母,不僅長養後天,且亦維繫元真,不斷地給予補充。病則生血之源失化,元氣之本不充。故胃弱脾虛往往相因出現,如太陰虛寒之水濕不運證,可見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等證。
治宜先從表裡兩經的絡屬考慮治法,取足陽明胃經之原穴沖陽,配足太陰脾經之絡穴公孫;或取足太陰脾經之原穴太白,配足陽明胃經之絡穴豐隆,隨經絡之去路而濟益之,是為調理脾胃功能,調和表裡經氣的治療原則。
(四)脾與心兩經母子關係及治要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
表明脾心兩經有上下銜接的關係。脾為生血之源,又主統血。
《靈樞·決氣》篇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而血的運行需要心陽的推動,方能周身貫體,營左養右。故心主血脈,可以說是心陽主血脈。蓋心屬火臟,為陽中之陽,君主之官,統領五臟六腑,從這個角度言,脾之運化有賴於心陽的推動與心血的滋養。
若火衰不能行陽,則脾土失其溫養而無以運化。且心陽的一個明顯作用,是制陰於下,維持陰陽水火的平衡。
火衰水盛則陰不為陽所制,動而浸漬脾陽,甚至凌犯心陽,則火不生土而更被水克,形成心脾兩虛水寒內盛的病理,可見腹痛下利、喜溫喜按,甚至厥冷,脈微細,但欲寐等太陰、少陰病證,此宜急取太白配內關,重灸關元氣海,通陽補心,引火歸脾,以救將絕之陽。
(五)心與小腸兩經表裡關係及治要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
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手少陰經脈屬心而絡小腸,手太陽經脈屬小腸而絡於心,其經絡循行,表明了一陰一陽臟腑協調為用。
心屬火臟,燭照萬物以司神明,經所謂:「心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小腸為受盛之腑,受盛化物和泌別清濁。
「心合小腸」,表明二者在經絡上的臟腑表裡聯繫,和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作用與影響。
心陽下降於小腸,有助小腸化物泌別清濁的作用;而小腸「化物」後產生的精微物質,又是血脈的營養來源。
又因小腸「與脾相連屬」而統主運化,若小腸與脾虛寒,無以健運化物,必致心脈失養而神無所主。
不過心與小腸在病理上,主要是心火移熱於小腸,成小腸熱證者為多,見心胸熱煩,小便短赤等。
治宜針瀉手少陰心經以俞代原穴神門,配手太陽小腸經之絡穴支正,清火導赤,疏經通絡。繼瀉後溪與崑崙助之,自然可愈。
(六)小腸與膀胱兩經同氣相應關係及治要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
其支者,別頰上(出頁),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此表明小腸與膀胱兩經上下銜接的關係,二者同屬太陽。
太陽本氣為寒,膀胱為寒水之腑,足太陽膀胱經脈在上連督,在下絡腎,借督脈之陽與少陰腎陽以化氣外達,而成衛外之陽;
同時膀胱寒水之化,又借心火的下交,而心火之能下交,則以小腸為心之府,且小腸與膀胱同氣相應,可導心火下交於膀胱而化氣上達,這些是為太陽之氣的由來。故太陽為病,實際上是表陽為病。風寒外襲,經表受病,見發熱惡寒,頭項強痛。
用針當先考慮疏調本經原氣,則可大大推動其功能活動來抗邪,故取手足太陽經之原穴腕骨,京骨為善。
(七)膀胱與腎兩經表裡關係及治要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腘中。
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脾外後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膀胱與腎相合,足太陽經屬膀胱絡腎,足少陰經屬腎絡膀胱,二者是陰陽、臟腑、表裡協調為用。
腎為水臟,主藏真陰真陽,是為先天之本。
水中真陽為熱力化生之由,一名命火。膀胱為水腑,主藏津液而利小便,然膀胱津液必借命門真火的溫煦氣化,,方能布津榮潤周身,其「津液之餘者,入胞則為小便」。故腎陽氣化作用,可直接影響膀胱津液的升騰。
與小便的通利。腎之真陰真陽不調皆可為病,火衰則氣化無力,水寒內盛,證見遺精、自汗、厥冷、脈沉微、泄利等;若水虧火不歸元,陰虛火旺,則又見咳逆盜汗、口渴咽干、勞熱骨蒸,甚至竭精亡血等。
針灸之治,在於協調陰陽使其相衡相濟,宜先取足少陰腎經之原穴太溪,配足太陽膀胱經之絡穴飛揚。
(八)腎與心包絡兩經交會關係及治要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腘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
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凡此表明,心包與心的功能與病理甚為接近,腎與心兩經同屬少陰,而腎與心包兩經又上下銜接交貫,故治療仍宜交通心腎,疏調經脈。如見心中懊惱、虛煩不眠等陰虛火旺者,可針取手厥陰心包絡之原穴大陵,配足少陰腎經之原穴太溪;或取心包絡經之郄門穴,配以足少陰腎經之築賓穴,功能滋陰降火,通絡除煩。
(九)心包與三焦兩經表裡關係及治要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心包與三焦的經絡循行同樣是表裡相合的,手少陽經脈屬三焦絡於心包;手厥陰經脈屬心包而絡三焦。
心包為心主之宮城,三焦為臟腑之外圍;包絡為「心主之脈,,三焦為榮衛循行的道路,二者密切關聯。且三焦聯繫命門真火而主氣化,心包代心行陽令,兩者配台,在於協調君、相二火。或者說,君相二火的協調,賴於心包與三焦經氣脈絡的相通。
故針治宜首先按經循行,取手少陽三焦經之原穴陽池,配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內關;或針手厥陰心包經之原穴大陵,配手少陽三焦經之絡穴外關;則三焦與包絡共見之症,皆可迎刃而解。
(十)三焦與膽兩經同氣相應關係及治要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出頁).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表明三焦與膽兩經有上下銜接的關係,二者同屬少陽。
少陽乃一陽初生,稟春氣生髮,其性沖和調暢。
膽為中正之官,主決斷,十一臟皆取決於膽,膽氣升則十一臟之氣皆升,而氣機之升降始得運行。
三焦內連臟腑,外通皮毛,貫身之上下內外,則又為氣機運行的道路。蓋少陽以火為本氣,少陽膽府內寄相火,借三焦而宣布,故少陽三焦經,乃相火遊行之地。
然相火源於命門,三焦為原氣之別,雷伏於地,龍蟄于海,相火潛藏水中,借三焦以行陽化氣,故三焦總領五臟六腑,主持各經氣化。
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膽火調則十一臟之氣血皆調。故少陽之氣,主調內達外,為營衛之樞,以沖和為順。
若邪客少陽,樞機不利,三焦滯而不暢,膽火郁而不調,少陽則見口苦、咽干、目眩,耳聾等邪火循經上炎之象,或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喜嘔等半表半里不和見證。
針治當樞解少陽、清膽火、調氣鬱,於手足少陽選穴,適居首要。取外關、足臨泣樞解少陽;或取支溝、陽輔通腠理之郁。總於少陽本氣與半表半里二方面著眼。
(十一)膽與肝兩經表裡關係及治要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膽與肝兩經相合,足厥陰經脈屬肝絡膽;足少陽經脈屬膽絡肝。
肝為將軍之官,主謀慮, 膽為中正之官,司決斷。膽附於肝,肝為罷極之本,無膽氣則不能決斷。
肝膽屬木、皆稟春氣,木性本直,喜條達舒暢。厥陰配少陽,是為陰盡陽生,木火合德。
膽火居於肝中,又是陰中含陽。肝主疏泄,「肝之餘氣溢入於膽」而「膽汁化物」,故二者配合,可協助脾胃之氣的升降以消化水谷。
若病則風木之臟內郁,木郁生火,則膽之相火亢甚。故肝膽為病,多為鬱火證,如膽火鬱熱每見煩躁、口苦,胸脅苦滿,甚則頰腫,目赤,肝氣挾膽火沖逆,亦多見頭暈,目眩、神魂不安、寐中驚惕等。
同時,「木郁為火,則血不和。火發為怒,則血橫決,吐血、錯經血痛諸證作焉」。肝氣橫犯克土,則飲食不化,回食逆滿,噯氣吞酸,脅痛腹脹等。
針治當因證變治,不可執泥。不過若按循經來說,則宜肝膽兼顧,始能左右逢源。選原絡相配,針足厥陰肝經之原穴太沖,配足少陽膽經之絡穴光明;或針足少陽膽經之原穴丘墟,配足厥陰肝經之絡穴蠡溝。是為協調肝膽兩經總治。
(十二)肝與肺兩經交會關係及治要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腘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里,環唇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肝肺兩臟,肺主氣而行治節,肝藏血而調經脈;肝主升發,肺主肅降。二者相互制約,則氣機升降,通達無阻,經脈調和,榮貫周身,是為升與降,氣與血的關係。若肺失肅降,金不制木,則肝的升發太過,可於嗽喘證兼見眩暈、胸脅脹痛等;若肝氣壅滯,木火交郁,氣逆火炎,灼傷肺陰,又可見脅痛、逆滿、咽痛、咳痰或咳血等,是為『木火刑金」。
《傷寒論》中的「肝乘肺」一節,仲景言「刺期門」。刺期門二穴以平其橫,瀉其肝邪是也。據此可悟,凡肝肺兩臟相關之證,針治當先以平肝為大法。
以上十二經上下銜接與生理病理的關係,或為表裡相應,或為同氣相應,其所用針灸療法之規律,亦大概如此。每經之癥候很多,針治時著眼於主證,但見一證便可循經按穴,不必悉具,其兼證,則辨其知犯何逆,隨證冶之。
又手足十二經以外的奇經八脈,唯督任二脈有它的專穴,故元代滑伯仁又把任督二脈併入十二經脈,合稱為十四經脈(詳見滑氏·《十四經發揮》),這是很有見地的。查《靈樞·營氣》篇說:「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可見督任二脈與十二經脈是一個循環周流的系統。
二、奇經八脈病候的重點配穴
(一) 督脈病候,《素問·骨空論》說;「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於不孕,癃痔遺溺嗌干。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曲骨穴--自注)、甚者在齊下營(陰交穴--自注)」。我以為再針督脈穴命門、筋縮可以相助,又可擇取肝經穴、或十二井穴調之。(二)《素問·骨空論》說:「任脈為病,男於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動苦少腹繞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取關元治之。若再灸大敦或針太沖,令其疝瘕緩解當效。
(三)《難經》說:「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又說:「陽維為病苦寒熱,陰維為病苦心痛」。故配穴當診得陽維之為病,宜先刺風池,而配以金門,較為合適。因風池系陽維與手足少陽交會之穴,而金門既為足太陽經之郄穴,又為陽維脈氣之所發。若診得陰維之為病,則宜先剌大橫而配以築賓,較為合適。以大橫系陰維與足太陰之會,築賓又是陰維郄穴之故。
(四)《難經》說:「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王叔和說:「陰蹺脈急,當從內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緩」。是以診得陰蹺之為病,則宜以照海為主,而以睛明應之為佳。因照海為陰蹺同足少陰經之所循,而睛明為陰蹺與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五脈之會,故其效果彌彭。若診得陽蹺之為病,則應以風池為先,申脈應之為合,以風池為陽蹺之終穴,而申脈又為陽蹺所出穴之故。
(五)《難經》說:「沖之為病,逆氣而里急」。是以診得沖脈之為病,局部之穴,宜取氣穴,肓俞、陰都為主」遠隔之穴,又宜公孫,內關相配,古人所謂『公孫偏與內關合」即是。
(六)《難經》說:『帶之為病,腹滿,腰溶溶若坐水中」。配穴宜先取五樞,而以足臨泣應之。蓋五樞為帶脈與足少陽之所會,而足臨泣為膽經通帶脈之要穴故也。
網址提示:奇經八脈
三、十二經「井榮俞(原)經合」六十六穴的綜合主治
《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說:「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榮,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俞也」。五俞穴的作用,在於通貫全身二十七條經脈氣血的上下遊行出入。因此,利用五俞穴於臨床,作用十分重要。古人把氣血在經脈中的運行,比作江河中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分別用井榮俞經合作比,項氏曰:「所出為井,井像水之泉;所溜為榮,榮像水之陂,所注為俞,俞像水之窬,所行為經,經像水之流,所入為合,合像水之歸;皆取水義也」。另外,陰經有俞無原,六陽經各有一原穴,所過為原。
網址提示:五輸穴
五俞穴的主病,是結合五行學說來推論的,《難經·六十八難》講:「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其意義和作用是:井主心下滿,陰井屬木,內應肝臟。若肝氣鬱結,脾土受邪,故現心下滿,可取井穴治之。臨床體會,井穴主治中風卒倒,不省人事,癲狂等神志病及一切急性熱性疾病。如針少商,商陽點刺出血,以治咽喉腫痛;艾灸大敦,可迅速控制癲癇發作;灸至陰可矯正胎位;灸隱白治崩漏;點刺中沖可使卒然昏倒之中風閉症復神速醒等等。 滎主身熱,屬火,內應心臟。若心火亢炎,必現身熱,可取滎穴治之。凡諸經熱病初起,均可取而治之。如瘧疾刺小腸經之前谷;掌中發熱刺心包經之勞宮,外感肺熱引起之咳喘,以刺肺經魚際等穴。
俞主體重節痛,屬土,內應脾臟。脾主四肢,喜燥惡濕,若脾失健運則症現四肢無力,沉重微腫。取治於俞,主治一切肢節疼痛,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之效。如上肢患風濕症,取小腸俞穴後溪,上肢內側痛痹取大陵,太淵;下肢痹痛取太溪等。
經主喘咳寒熱,屬金,內應肺臟,外合皮毛以司呼吸。若表邪襲肺,發生寒熱咳喘,可取經穴治之。凡各經之疾累及某一臟器時,當取該經之經穴。如肺經失調,症現寒熱咳喘,可取本經經穴經渠治之;脾之經脈上連舌本,散舌下。如該經發生的舌本強痛,可取本經經穴商丘療之;再如三焦之火盛,症現脅痛目赤、大便不通者,可刺瀉本經經穴支溝治之,有清三焦熱,通腑降逆之效。 合主逆氣而泄,屬水,內應腎臟。腎開竅於二陰,腎主水。若水積於下或流於腸,則逆氣而泄,當取合穴治之。根據「合主逆氣而泄」及「經滿而血者,病在胃,以飲食不節病者取合」的原則,可知合穴主治一切胃腸病與慢性病,有健脾益胃,扶正培土之功。如足三里統治胃腸疾患;曲池治腸疾,尺澤調理肺氣;少海用於癲狂;陰陵泉功能健脾利水等。然用針需掌握配穴規律,對五俞穴主病的運用,則需按證循經、按經取穴,始有方向。此就十二經症候群的五俞穴運用分述如下:
(一)脈浮,病人喘咳,洒淅寒熱,臍右有動氣,按之牢痛,此為肺經病。若心下滿刺少商(井),身熱刺魚際(滎),體重節痛刺太淵(俞),喘嗽寒熱刺經渠(經),逆氣而泄刺尺澤(合)。(二)脈浮,病人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此為大腸經病。若心下滿刺商陽(井),身熱刺二間(滎),體重節痛刺三間(俞),喘嗽寒熱刺陽溪(經),逆氣而泄刺曲池(合),又總刺合谷(原)。(三)脈浮緩,病人面黃善噫,善思、善詠,此為胃經之病。若心下滿剌厲兌(井),身熱刺內庭(滎),體重節痛刺陷谷(俞),喘嗽寒熱刺解溪(經),逆氣而泄刺足三里(合),又總刺沖陽(原)。(四)脈浮緩,病人腹脹滿,食不消,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此為脾經病。若心下滿刺隱白(井),身熱刺大都(滎).體重節痛刺太白(俞),喘嗽寒熱刺商丘(經),逆氣而泄刺陰陵泉(合)。(五)脈浮洪,病人煩心,心疼,掌中熱而噦,臍上有動氣,此為心經病。若心下滿刺少沖(井),身熱刺少府(滎),體重節痛刺神門(俞),喘嗽寒熱刺靈道(經),逆氣而泄刺少海(合)。 (六)脈浮洪,病人面赤,口乾、喜笑,此為小腸經病。若心下滿刺少澤 (井),身熱刺前谷(滎),體重節痛刺後溪(俞),喘嗽寒熱刺陽谷(經),逆氣而泄刺小海(合),又總刺腕骨(原)。 (七)脈沉遲,病人面黑,善恐喜欠,此為膀胱經病,若心下滿刺至陰(井),身熱刺通谷(滎),體重節痛刺束骨(俞),喘嗽寒熱刺崑崙(經),逆氣而泄刺委中(合),又總刺京骨(原)。 (八)脈沉遲,病人逆氣,小腹急疼,泄利下重,足脛寒而逆,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此為腎經病。若心下滿刺湧泉(井),身熱刺然谷(滎),體重節痛刺太溪(俞),喘嗽寒熱刺復溜(經),逆氣而泄刺陰谷(合)。 (九)脈浮,病人頭暈目眩,喜樂不休,胸肋苦滿,鬱郁微煩,此為心包絡經病。若心下滿刺中沖(井),身熱刺勞宮(滎),體重節痛刺大陵(俞),喘嗽寒熱刺間使(經),逆氣而泄刺曲澤(合)。(十)脈浮弦,病人寒熱往來,口苦咽干目眩,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水道不利,此為三焦經病。若心下滿刺關沖(井),身熱刺液門(滎),體重節痛刺中渚(俞),喘嗽寒熱刺支溝(經),逆氣而泄刺天井(合)。又總刺陽池(原)。(十一)脈弦,病人善潔,面青,善怒,此為膽經之病。若心下滿刺竅陰(井),身熱刺俠溪(滎),體重節痛刺足臨泣(俞),喘嗽寒熱刺陽輔(經),逆氣面泄刺陽陵泉(合),又總刺丘墟(原)。(十二)脈弦,病人淋溲便難,轉筋,四肢滿閉,臍左有動氣,此為肝經之病。若心下滿刺大敦(井),身熱刺行間(滎),體重節痛刺太沖(俞),喘嗽寒熱刺中封(經),逆氣而泄刺曲泉(合)。《標幽賦》說:「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瀉絡遠針,頭有病而腳上尋」。所以,用針不是單純拘泥於某病取某穴,或某穴一定治某病上,旨在按照規律,配用有方。
推薦閱讀:
※靈樞經脈翼
※中醫二十四小時人體經脈養生法
※十二經脈循行圖 八 足少陽膽經
※十二經脈分布部位簡表
※【經絡養生】經脈與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