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圖集:晚清社會人文大觀【二】

南京城外,報恩寺塔附近,軍械庫,這是在中國的第一個現代武庫。1868年至1872年。攝影師約翰·湯姆森

滿族旗人,廣州,1868年至1872年。攝影師:約翰湯姆森

1870年代

1870年代

1870年代 清代全家合影

1870年代 上海舊城儀鳳門

1870年代 白鹿洞書院

福建寺,寧波,浙江省,1870至1875年。攝影師:W·桑德斯

官員的房子,北京,1871年至1872年。攝影師約翰·湯姆森

1870年代 北京西山

1870年代 慈壽寺塔

1870代 北京舊影

1870代 天壇

中國藝術家複製照片為出口貿易。香港,19世紀60年代。

1870年代 帶劍的武士

1870年代 繁忙的黃浦江

1870年代 紡棉紗的女工

上海棉紗廠女工。清末時期,在工廠做工的女工往往還要承擔照看孩子的任務,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她們如何在閑暇時間看護嬰兒的情景,還能看到早期嬰兒床和嬰兒車的模樣。1890年代

1870年代 棉紗廠內景

1870年代 廣州海關和花船

1870年代 明長陵

1870年代 南京照片

1870年代 南普陀大悲閣

1870年代 香港觀音廟

1870年代 香港天后古廟

1870年代 常安軍合影

文具街,廣東,1870。

在香港港訪問期間港口的船舶。1869年10月31日,攝影師約翰·湯姆森

在中國南方的寶塔,Ch』ao-chou fu, 附近,1868年至1872年。攝影師約翰·湯姆森

執行現場,上海,1870。攝影師:W·桑德斯

中國海岸上的一個場景 1868年至1872年 攝影師約翰·湯姆森

香港拱北樓,1880年 原名為「庄士敦樓」,始建於1843 年, 1915 年就不復存在了。該建築原為香港前兩任總督砵甸乍和戴維斯住所,先後還用作滙豐銀行飯堂及俄羅斯領事館,1890 年更名為「比更士菲樓」,而華人一般稱其為「拱北樓」,是香港首座多層購物商場,1915 年,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購入該建築並拆遷重建成外方傳道會大樓。照片中所見的大型噴泉為丹地氏(Dent Fountain)出資修建,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在重建拱北樓時,被移至香港市政廳前。

城市場景,1868年至1872年。 攝影師約翰·湯姆森

商戶,香港,1868年至1872年。攝影師約翰·湯姆森

武山峽谷,四川,1868年至1872年。攝影師約翰·湯姆森

香港攝影室,對面日耳曼俱樂部,在惠靈頓和雲咸街,1871年至1874年。攝影師:埃米爾·魯斯費爾德

刑場,廣州,1870。

1870年代 福州船政全景

1870年代 上海理髮店

1870年代 鼓浪嶼全景

1870年代 廣州沙面

1870年代 廣州漱珠橋

送往美國的中國男學生,香港,1872年。1872年和1875年間,120名來自貧困家庭在中國南方的中國男孩被送到美國留學。定居在康涅狄格河谷的城鎮和村莊中,他們學會了英語,以及歌唱,舞蹈和鋼琴演奏。


推薦閱讀:

四大古文明中古中國起步最晚,在別的文明發展的這段時間裡,中國文明在發生什麼事?
日文和中文有多相近?
日讀: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中國人到底被李白的什麼精神所吸引?為什麼?
亞歷山大?麥昆:你懂得越多,就越像這個世界的孤兒。

TAG:社會 | 人文 | 社會人文 | 高清 | 晚清 | 圖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