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年味,永遠飄香!
即:從人民日報刊載"元旦社論"的當天。那些時事新聞,我們小孩子不太懂,也不那麼關心,只有除夕過大年才是我們最惦念的。通常就是從那天就開始,上課思想"開小差",夜裡夢見過年的情景。回家的路上,掰手指頭數日子,盤算且盼望著離除夕還有多少天。
如果將那時的春節比作是盛大的節日宴會,那麼盛宴準備,也是相當全面、細緻和充分的。從採買年貨,選購年畫和煙花爆竹等,到打掃房屋、布置居室(那時一般人家是沒有客廳的)、製備新衣(主要為小孩),再到煎炸烹蒸(那時叫"主副食品")等系列"廚藝",都得在"小年"(北方是農曆臘月二十三)前後,逐一去做。 那年代,採買年貨可不是件輕鬆容易,有錢就能辦的事。那時(上世紀70年代初)城裡的人們,主食("商品糧")主要憑購糧本,粗、細糧按比例(細糧:大米、白面等合計佔30%,粗糧:玉米面、小米、高粱米等合計70%),每人按定量供應。市民一般都須自帶糧袋,到糧店分類購買。幾乎家家都是從糧店買完糧後,用自行車??,前後馱著幾袋(不同的糧食)往家運。而副食品:雞(蛋)魚肉、豆製品、花生油(豆油、蓖麻子油)等,則憑副食品券(也叫"商品票"),每人每月定量供應。由於市場(都是國營菜市場、副食品商店,那時沒有"自由市場")品種不全且總量不足,整體供不應求,常常出現人山人海的"搶購"情形。煙酒、糕點、糖果、蔬菜等,雖"敞開"供應,但要麼價格難以承受,要麼稀缺難買,(名煙名酒)需找關係"走後門",或託人到北京等大城市捎購。但不管多忙,採購多不易,家家戶戶對此都視為頭等大事,買年貨的熱情都十分高。以至快到年三十的前幾天,街坊鄰居、同事之間,見面寒暄沒幾句,就會彼此問到:"你家的年貨準備的咋樣了?…"
下圖為:1958年春節,北京市宣武區留學路副食品商店出動流動售貨車送貨上門 ,為居民服務。 年貨都能送貨上門,還是首都的人們幸福啊!不過這照片中的城區街景、與農村集貿市場的情形有些相似,也許那時節日的"城鄉差別"本不明顯。人們的著裝和熱情樸實的面貌也是相同的。
照片所示:唐山市路南區最繁華的商業街區之一(南菜市場),七六年大地震前,本作者年紀尚小,也曾多次去過那裡採買過蔬菜和副食品。照片中的景象,與春節前實際供銷年貨的情形十分相似(也許就是節前拍攝的),密集的人們穿著冬裝,行人摩肩接踵,攤點並排、購銷兩旺。 其實,圖中那排挺"洋氣"的建築內,才是真正意義的"南菜市場"。各種蔬菜、水果、糧油、副食品的櫃檯都設在其中。(由於是唐山人皆知的三大菜市場之一,櫃檯供應的商品,也常被採購一空。可惜那座承載著唐山人太多記憶的"知名菜市場"的建築,被七六年世所罕見的大地震夷為了平地。)
這麼豐盛的水果食品,這麼井然有序的排隊採購,俺那時沒見過,也想像不到。但如果"剛需"對應的是"稀缺",且"僧多粥少",供不應求,還能否這樣?若是現在又會怎樣呢?
雖看不清照片中買賣的是何食品,但能看見買的賣的沒有男士。那年代,城裡許多女同胞既要上班,又得買菜做飯,持家看小孩,逢年過節更是全面忙活,絕對稱得上是"里里外外一把手",她們才真正值得欽佩和感激!
看到如下照片,本人能確切地說,這是北京某百貨商場買賣糖果的情形(售貨員很像是享譽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售貨員:張秉貴)。不僅因為本人有過幾次親身經歷,而且還能告訴您,買"雜拌糖"(當時好像是兩元多一斤)的人們最多,用的是淺黃色的紙袋包裝。那時的糖,不論軟的、硬的,圓球狀的、方塊的,奶油的、或純糖的,都是那麼甜。就像其它"好吃的"一樣,要麼"不經吃","吃不夠";要麼想吃"吃不著"。也許正因為精細食品普遍吃得少,"血糖高"、"糖尿病"等"富貴症",也沒有如今這般"常見"和"多發"。
除了糕點、糖果,花生、核桃、瓜子也幾乎是家家必備的年貨。但一般是家長們提前購置後,卻先將其要麼"藏"起來,要麼"嚴格管控",要等到除夕那天才拿出來(擺放)。否則,尤其是兄弟姐妹們"很熱鬧"的家庭,恐怕等不到過年,這類年貨就已"告罄",春節也只能"擺空盤"了。不過,想找到("好吃的藏品")並偷偷地"解解饞",總是有機會的。被(家長)發現後,挨頓訓,甚至被"笤帚疙瘩"揍,也非"稀罕事"。
主要的年貨,還是上餐桌的雞鴨魚肉等。那些年,城裡這些畜禽類食物並非"敞開供應"。不僅憑"副食品票"定量購買,而且通常要到除夕前的十來天,食品商店或副食品(菜)市場,才開始定點銷售。貨源充足秩序好時,購買的人們隊形如長龍;否則,往往出現採購的人們"里三層外三層"擠作一團。婦女、小孩和瘦弱些的人,即使擠得氣都喘不勻和,也不一定買得到。
由於照片有些模糊,看不太清婦女們正在忙什麼,但"春節年貨供應…"的橫幅和人們喜興熱鬧的情形,隱約可見。
照片中的景象,似農村露天的集市。人雖不少,熙攘熱鬧,但不紛亂。
江南水鄉,小橋流水處,年前供銷兩旺境況,更是別樣的景象。
那時工廠、學校、家裡懸掛張貼偉人畫像,是極其普遍和自然的,人們的感情也是樸素真摯的。逢年過節,人們更是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偉大領袖的崇敬和愛戴。 這張照片像是早於WG年代拍攝的。
1956年春節前夕,四川雙流縣彭鎮供銷合作社的流動推銷小組把大批年畫及文具用品送到農村。這是彭鎮鄉第一高級農業社的社員們正在購買年畫。
城市居民,只能到新華書店,才能購買年畫。本照片是由一位美國記者於上世紀七二年,在唐山拍攝的系列彩色照片之一:唐山市某新華書店(恍惚是位於唐山市小山大世界西南處的解放路新華書店),本篇作者曾多次到該店購買過連環畫冊("小人書"),也曾買過年畫。
年前的書店裡,買年畫,買"小人書"的大人和小孩,也較平日多許多。書店門口,人們進進出出;裡面也是人頭攢動,有時挪步都困難。
看照片似早於WG之前拍攝的,年畫樣式很多啊!
除了選購和貼掛年畫,也有更講究的人家,為更增添喜慶氣氛,還會購買紙質(那時至少北方的冬季,是見不到各種鮮花的)的花束和花環。 照片中的人們正在選購紙花。
本人年少時,雖正處WG期間,但每年除夕前,家家戶戶也都進行里里外外的大掃除。印象中,除了沿襲傳統習俗,也許與每家每戶都迎親待客直接相關。特別是鄰居們自發組團,大年初一清晨,便開始串門相互拜年。不管到誰家,都會全面打量觀察,還會或明面或暗中的比較評點一番。"老張家收拾得真利索,張嬸忒能幹…""老李家今年的年畫挺好看…" 鄰裡間的議論,對每家來年也是某種"壓力"和促進。 其實,那時許多家未必知節前大掃除的來歷。據資料介紹: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掃塵習俗起源於堯舜時代,從古代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中演變而來。到了唐宋時期, 掃年 之風盛行。據宋人吳自牧《夢粱錄》記載: 十二月盡 士庶家不論大小,俱洒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 以祈新歲之安。 至今民間流行著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的諺語。(摘自百度) 除上述,民間還有許多與此相關的故事傳說。
除了房間內要做掃除、掛年畫,家門口還要貼"春聯"。 據資料介紹:貼春聯和門神習俗的由來,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愿,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愿。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摘自百度) WG時期,本人尚不懂貼春聯習俗的來歷,只覺得是為了好看和喜慶。不過,那時正趕上"破四舊",家家除了貼掛偉人像或樣板戲劇照、祖國山河風景畫等,沒有哪家敢把古代人物當做門神。
迎新春,粘窗窗花。心中若有美好的期盼,人面也"笑靨如花"。
屋裡屋外都有喜慶的紅色標識,處處彰顯過年的紅火熱鬧。
從農曆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起,家家戶戶一方面進行年前大掃除、貼年畫等,同時又開始全面準備或預製年飯。如果說上述似讓外人看的"面子活計",那麼提前製作各種特色食品,則主要是為家人(鄰居間相互送也常有)。 本照片的情形,城市中是看不到的。那麼多的豬肉,真讓憑票定量供應的城裡人想都別想。 看著這照片,就似感覺那時的"年味",已開始漸已飄香,且愈來愈濃…
照片中的老兩口多樂呵啊!不管是否是為過年準備的臘肉、熏肉,還是晒乾日常食用的紅辣椒(抑或是腌制的雞腿?),看著他(她)們洋溢著的笑臉,不難想像,他們一定對節日、對生活充滿了期待和快樂。
瞧啊,這家的媳婦巧手、能幹,引來了隔窗學藝和點數者。 那時大多數家庭"人丁興旺",換做如今,還真夠"三口之家"吃上一段日子的。
廚房雖簡陋,爐灶亦老舊,但燉炒、烹炸、蒸煮,同樣能燒制出香噴噴的美味佳肴。 看著照片中的大鍋散發出來的濃濃蒸汽,就不難想像,如果是燉魚、燉肉,一定會四鄰飄香。
隨著離春節的日子越來越近(小年前後),每家每戶都開始預做些耗時又費功夫的年飯"大菜"如:燉煮雞、魚、豬肉等(俺們這兒也叫"硬菜")。那幾天,無論白天夜晚,不管是在樓道內,甚至在家中,空氣中到處瀰漫著能使人聞著咽口水的各種香味。不僅附近時有噼噼啪啪零星的爆竹響;遠處的空中,也不時傳來"叮…噹"的鞭炮聲。家家戶戶的廚房、居室,時不時的傳來陣陣的歡聲笑語…… 記得鄰居一個與我年齡相仿的夥伴,那年臨近三十的前兩天,他站在我們幾家共住樓門外,用兩手攏住嘴對著樓房大喊:"要過年啦,吃大米乾飯燉大肉,真香啊,隨便吃,管夠啦…"他正嚷得起勁時,看到他媽舉著掃床的笤帚疙瘩,從樓門口沖了出來。她媽邊跑邊叫道:"二嘎子,鍋里肉還沒燉熟,你就敢接開偷吃,還跑這兒瞎嚷嚷來,看我咋收拾你…"二嘎子一看他媽追出來了,顧不上再高聲"廣而告之"了,扭頭便跑,她媽在後就追。他媽趿拉著雙舊布鞋,眼見追不上兒子,她竟先把笤帚疙瘩像仍手榴彈似的投向"二嘎子",緊接著又脫下一隻鞋,砸向了他的背影。之後,她站在那兒不追了。邊喘著粗氣,邊對著他憤憤地說:"我就不信你不回來…" 也許上述這些,就是最真真切切的"年味"吧!它們不僅僅是些可聞可見的味道、景象和氣氛的組合,更是某種難以言述的感覺、心緒和情愫的構成。或許還因為有許多趣聞、故事,及深切的經歷,年味才會那麼濃烈,令人難忘。
年前除了備年貨、大掃除、裝飾房間、做年飯,提前購置或製作衣服、鞋帽等,也必不可少。尤其是過年穿新衣服,那可是孩子們的一大心愿。小夥伴都換上新衣服,沒換的,不僅自己不好意思"往一塊湊",就連家長也難免被議論和"丟面子"。 照片中暖呵呵的大炕上,兩位年輕的母親像是正在"衲鞋底"、"縫鞋幫"。那時,這種景象城裡也不少見。
這是張全國流傳很廣的老照片。1954年春節,河北省唐山解家套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小女孩陳小翠正在試穿媽媽剛做好的新衣。 按照片拍攝時間推算,如果四十多年前,家鄉唐山那場大地震中,娘倆若能安然度過,如今小姑娘娘也已是近70歲,而她她母親則應為百歲左右的老人了。她們若看到這張照片,一定會感慨萬千…
"穿新衣,手拉手,新年到,我們都是好朋友。"
穿照片中的這種"棉旗袍",雖不知是哪個年代,但過年穿上新衣,一起"抖嗡子",卻是今昔一樣。既喜興,又快樂…
哇,姐倆吧?胖胖呼呼的,長得好像啊!過年能有新衣服和喜愛的禮物玩具,當然會喜笑顏開。
只要看看、聽聽,就很高興。解解眼饞,不必非得擁有。
除夕到,爆竹響,歡歡喜喜過大年,家家戶戶喜洋洋。
誰說只有男孩才敢放鞭炮?看我們姑娘,要放就放"二踢腳"。
瞧,照片中的婚禮如果恰逢過年,真可謂:"娶媳婦又過年,好事成雙,喜慶相連。"又叫做:"過年娶媳婦,快樂又幸福。" 那時代的結婚儀式,相比如今,雖顯簡樸,卻不失熱鬧、溫馨、甜美的氛圍。
儘管七十年代初期,幾塊錢,就能在唐山市有名的飯店擺上一桌筵席。但絕大多數人家,在家裡辦婚宴才是首選。照片所示的房屋擺設,像是為家庭婚宴準備的(幾桌?數數大概是七桌吧,呵呵)筵席"配菜"。婚宴在家辦,除了更經濟實惠,也許更自由,更熱鬧,也更"風光"。
那是自行車十分"緊俏"(憑票購置),沒有"私家(汽)車"的時代。結婚娶再嬌美的媳婦,在城市要麼坐公交或自己步行,要麼如照片新郎騎自行車馱著新娘,"伴郎"、"伴娘"、親友等也同樣騎車伴行。在農村,也許還能坐著拖拉機或"馬車"迎娶新娘吧。那時,無論城鄉,人們做夢都想像不到,當下娶媳婦迎親,會如此這般。愈來愈似以豪華車隊,比闊炫富。
用如今的眼光看,新房不僅顯得狹小擁擠,甚至未免有些過於簡陋、"寒酸"。但(照片左上方的黑影,很像是當時結婚"標配"幾大件之一的"大衣櫃"),牆上有大紅的喜字和"全家福"的照片,靠牆的箱柜上,有大(挺新的)電子管收音機、嶄新的鐵皮暖水瓶(像是有意擺在顯眼處)、明亮的鏡子、別緻的首飾盒。(左下角)還有一盆生長旺盛的植物(看似蒜苗),整個新房讓人感到既溫暖舒心,又滿滿的都是幸福甜蜜。 "家不在大,溫馨即好。"這才是永遠的真諦。
過年不分南北城鄉,歡樂沒有"死角"地方。那是個城市基本為工薪階層,農村大都是貧下中農的年代,哪兒都沒有"土豪大款"。將整包的鞭炮一次燃放,太浪費了。不過,燃放的(人)心花怒放,旁觀者也瞧(聽)得過癮。過年喜慶的鞭炮,何止響遍宅前院中、村頭庄後,城市的大街小巷,農村的田野、林間、麥場都是燃放鞭炮的地方。
不知從何時至今,節前進行宣傳教育,仍是存在的。也許只是普遍程度和教育的形式內容有些變化罷了。
如照片所示,從桌子上的飯菜總量看,雖不似過年,但那個年代,每到節日等特殊的日子,甚至有的家平時,一家人在吃飯前,先學習一段"紅寶書",或"憶苦思甜"一番,都不是"稀罕"事。那是一段無論何日何時,每家每戶每人,都要"飲水思源不能忘本"的歲月。
本人的家鄉唐山,三十那天的中午飯,通常是最隆重熱鬧、酒菜最豐盛的過年主餐。天南海北的家人都聚在一起,共同享用這一年一次的"年度盛宴"。 當然,全國各地的過年習俗有所差異。有的地方這頓"正餐"是在除夕晚上,有的地方是在正月初一中午。 不過,不管是哪裡,都是小孩子們之前盼望多日,之後又回味念叨許久的,年味最濃、"好吃的"最多的"全年第一大餐"。
有些家,除夕晚上的"年夜飯"才是正餐。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坐在一起,敬老愛小、舉杯共慶。除舊歲,迎新春,歡歡喜喜過大年。
家家過年的筵席上,美味菜肴、杯盤羅列。如此豐盛的大餐,即使盼望已久了,也只能是"眼大肚子小",吃得"溝滿壕平"還會剩更多。好在天氣冷,沒冰箱也易保存。正月里前半個月,有人說"天天、頓頓都吃年飯。"是挺貼切的。
除夕豐盛的午宴過後,家家戶戶的男同胞們要麼"酒足飯飽,床上一倒。"要麼幫著簡單地收拾後,有的自家人下棋、打上了撲克(那時可沒見過麻將);或出去燃放鞭炮、溜達賞景,釋放心情。而女同胞們則幾乎沒有休息片刻,就開始忙上了與午餐同樣重要,甚至更不可忽略的下一頓年夜大餐:"包餃子"。 據資料介紹: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網摘)本照片中的一家人正在包餃子,看她們的著裝服飾,牆上的畫,不僅早於WG,也許是在"舊社會",離現今已年代久遠;但過年包餃子的習俗,相傳不變。
本照片中的人數可是不少,不知是否是一家人。因為那時無論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鄰裡間日常相互走動,串門閑聊,甚至哪家炒幾盤好菜,都會叫上"隔壁"的,喝上幾盅。哪家臨時有急事或活計,不用招呼,四鄰大人孩子都會主動前來幫忙。
筆者的父母都是初到北方的南方人。由於工作都挺忙,平時既沒時間,也不會包餃子。不過,各鄰居家平時也曾時而送些熱騰騰的餃子,讓我們這家南方人"趁熱嘗嘗。"逢年過節,尤其是除夕,幾乎年年都有鄰居主動全包或幫著我家一起包餃子。每當想起那些年,除夕下午,家裡熱熱鬧鬧、其樂融融的情景,總會使我百感交集、思緒萬千…
房間雖狹窄,但看著到牆上粘貼的畫像,空中懸掛的燈籠、紙花,姑娘穿著漂亮的花棉襖,特別是一家老小個個臉上洋溢著笑容,兩隻耀眼的燈泡下,全家一起包餃子;不用說明,就知是迎新春的除夕夜。 不管外面有多冷,包的餃子味道如何,只是這情景,就足以令人感到溫暖香甜。
儘管北方人除夕晚上都是"吃餃子",但有些人家晚餐的時間與平時差不多。有些人家則先簡單"墊些"食物,等到午夜開始煮餃子、擺桌、年關盛宴才正式開席。照片所示:除夕之夜,家人團圓,守歲圍爐,溫情四溢。圖為1953年春節,天津市漢沽區蘆台王德鑄(左一)一家人吃團圓飯。 其實,除夕之夜無論天南海北,神州大地上,到處鞭炮聲震天動地,五彩繽紛的煙花,閃耀夜空。萬家燈火,一片通明。家家戶戶團團圓圓,男女老少個個都是喜氣洋洋。
從晚上到午夜,甚至更晚,乃至到次日天明。每家每戶每個人,度過除夕夜的方式不盡相同。有的是一家人除了聚餐吃餃子,就是一邊嗑瓜子、剝花生、吃糖果、喝茶水、 吸煙,一邊閑聊(人口多的也可能下棋、打牌)守夜。 小孩們大都會打著燈籠到戶外,除了自己燃放鞭炮,就是哪兒都有人歡叫,就往哪兒跑。到處都瀰漫著煙火氣味的黑夜裡,東瞧西看湊熱鬧。 如圖四方鄰居們相聚一塊,聽戲曲、音樂等娛樂節目。大家嬉笑歡樂在一起,共同守夜迎新年。這樣的時刻,如此的夜晚,怎不令人激動難以忘懷…
除夕夜裡,許多家裡都有打撲克和下棋的。既有自家人,也有親朋好友和鄰居們。
那個年代,城裡人幾乎也看不到電視。到了七十年代中期,極少數的單位和個別的人家(九英寸的多),才有了黑白電視機。哪家有電視,親朋好友、鄰居們聚集到那家一起看(電視),是很常見的情形。如照片所示,似城裡的單位或農村的公社大隊,大家聚在一起看電視,如同在看"小電影"。人們的興趣、情緒同樣高漲,現場氣氛一樣熱烈。 不過,記得直到七十年代末,那時電視的電視節目只有中央1和2兩個頻道。而且到了午夜以後,就只能看"雪花"了。即使靠鼓搗外接天線(桿)的角度,想方設法增大其接收功率,偶爾(風向適合)也許能看到影像不太清晰,說話也聽不懂的"外國節目"。但那得湊巧,還得偷偷地看,不能公開,更不敢招呼人一起看。
除夕的夜晚,小孩子們在家是待不住的。通常幾個鄰居小夥伴們手打著燈籠,兜裝著炮仗,一起到室外玩耍。一邊溜達、放爆竹,一邊去人多的地方看放鞭炮、(煙花那時極少見的),湊熱鬧。但不是誰都能有燈籠,買不到時,也有用罐頭瓶、細鐵絲、細木棍(或掃帚把的細竹竿)等自製的,總比兩手空空地"借別人光",跟著走黑道好得多。
大年初一,天剛剛亮,家門前,街兩旁,慶新年的爆竹噼噼啪啪已燃響。
看著這一家老少,面對著燦爛的陽光,(觀瞧)燃放著鞭炮,個個喜洋洋。不不禁想起宋代王安石的那首賀新年的名詩:元日 宋 · 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儘管天寒地凍、白雪皚皚,房前屋後、滴水成冰,但過年放鞭炮的習俗豈能改?什麼環境都能釋放過年的喜慶之情。
呵,那時首都的孩子們可真不一般啊!放鞭炮都放到了皇城古都的"心臟"地方。過年啦,新中國人民翻身做主人,到處都有新氣象!
1960年1月30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春節環城賽跑從天安門廣場開始。 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本人才聽說迎新年(元旦)冬季集體長跑。原來早就有啊! 按照片文字所述,那是春節當天吧。天安門廣場上參加長跑的人,可謂人如潮湧啊!正值過年,吃的好,有長勁,過年吃起飯來,也更"香上加香"。
1961年春節,人們在江蘇省南京夫子廟花燈市場上選購花燈。 天氣雖寒冷,節日的市場,卻很熱鬧,人山人海,暖意融融。看得出,每個人都喜氣洋洋。
踩高蹺的歷史悠久,時至今日不僅逢年過節,甚至平時夜晚,有的地方仍常見有踩高蹺的人們興緻勃勃地表演或自娛自樂活動。
據資料介紹:高蹺是我國古代百戲之一,早在春秋時就已經出現,漢魏六朝時中高蹺稱為"蹺技",宋代叫"踏橋",清代以來稱為"高蹺"。它是用1至3 尺長的條木製成,上有木托。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化裝成各 種人物,一人或多人來往逗舞,通常由嗩吶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 故事。關於高蹺,民間有一種傳說,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晏嬰有關。晏嬰在當時以滑稽著稱,有一次出使鄰國,鄰國人都笑他身材矮小,他就做了一雙 木腿,架在腳上,頓時高大起來,弄得鄰國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題發 揮,把外國君臣挖苦一頓,非常得意地回國了,從此,踩高蹺活動在民間 流傳開來。另有一種傳說,與封建社會的貪官污吏作鬥爭有關。講的是,從前有 座叫兩金城的縣城,城裡和城外的人們關係非常友好,每年春節都聯合辦 社火,互祝生意興隆,五穀豐登,城裡城外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不料來 個貪官,以壓榨人民出名,把城門也看做是一個發財的機會,就說城門是 他的,凡是進出城辦社火,每人都要要交三錢銀。人們不交,他就關城 門,掛弔橋。這哪能難得住聰明的百姓們,人們就想出辦法,踩著高蹺翻 越城牆,過護城河,繼續歡度春節,樂在其中。踩高蹺是民間智慧的表現和象徵,也是民眾娛樂活動的重要方式 之一。 本照片中有許多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禮帽的觀眾。可想而知,拍攝照片的年代也已久遠了。
無論街道廣場,只要有鑼鼓敲響、嗩吶聲奏起,踩高蹺的隊伍或人群出現,就會吸引眾人圍觀。
不管城市鄉村,還是曠野山間,只要有踩高蹺,就會出現人頭攢動,熱熱鬧鬧的景象。
不止穿大街、過小巷,還能踏田野、走山地,為了表演娛樂,踩高蹺的人們也是各處快樂奔忙。
即使沒有各種服裝道,穿著鮮艷的花棉襖和長袍馬褂戴禮帽,也不妨加入"蹦一蹦"、"跳一跳",不只是因為過年啦!人生時常都需要"松一松"、"笑一笑",開心快樂,才是最好。
踩高蹺也似人生,不僅要有勇氣和技巧,時常也需要展示才能,也可謂是某種自我滿足的炫耀。從小到老,心中總要有一個個嚮往的目標,別為結果如何太計較,能有為之努力和快樂的過程即好。
當然,除了踩高蹺,其它表演娛樂活動也遍布城市街頭和鄉村田野。如照片所示:扭秧歌也許是比踩高蹺更普遍易學,平時也最常見的另一種民間娛樂活動。 "扭一扭"、"繞一繞",開心快樂,比啥都好。
照片所示:像是有道具、有故事情節,另一種扭秧歌的的娛樂表演形式吧。
那時,人們對英雄、勞動模範等的敬仰和欽佩,是發自內心的;英模們受到簇擁和"抬舉"的待遇,也是實至名歸。如上圖:單位為勞動模範戴紅花。中圖:受到人們真誠的擁戴、抬舉,也是應該和值得的。下圖:學習英模學到家中。在單位,為英模披紅戴花;到家中,為四方鄰居樹立榜樣。
1957年春節期間的上海街頭。扯鈴攤上發出一片嗡嗡聲,吸引了不少小顧客。 當年照片中上海這條狹窄的街道,諸多店鋪破舊的木板門等,與熱鬧繁華的"南京路"和霓虹閃閃的"十里洋場"等地兒,所給世人的留下的印象,相差甚遠矣!
1957年,天津天后宮春節廟會景象。照片中的天津天后宮,不知如今啥模樣了?當年滿街滿巷人如潮湧,可真熱鬧啊!不過,小孩子們若擠在人流中,不僅容易迷失;而且除了"看大腿"、"瞧屁股",恐怕是瞅不著其它景的。
上圖:不知照片中擁擠的人們正在興緻勃勃地看什麼表演呢?不管演出團體的檔次、表演形式、節目內容等如何,能吸引如此多的觀眾,而且觀看者個個喜笑顏開地伸著脖子(沒準還踮著腳尖)看,就已經很成功了。下圖:沒有舞台,讓觀眾們站在高處,圍成"圈圈"看,也許是更熱鬧、更自在的表演。
上圖:地上太擠了,那麼多個子高的人擋著,何不爬樹上面去看。"站得高,看得遠。"只是有點懸!被家長看見了,當心挨揍。 不知他們在看啥?也許是"樣板戲"。有意思的是照片中最右邊的那位,兩腿勾著,獨自朝與眾人目光相反的方向凝望著。是想家了?還是找"相好的呢?還是爹媽瞧見?肯定不是放哨,"怕鬼子悄悄地進庄"…下圖:這麼多小朋友,有的手裡還拿著小板凳在等什麼呢?該不會是提前佔地方,為等天黑了看電影吧。
上圖:是幼兒園,還是學校說不準。但玩得很開心!下圖:小姑娘們跳皮筋,節日里更跳的歡。
上圖:小男孩們冬天冰上抽陀螺(唐山叫:"抽噶哏兒"),不分平時和節日。下圖:"瑞雪兆豐年",家門口能就地取材堆雪人,也能開心快樂的"創作藝術"。
上圖:1956年春節,北京市宣武門外牛街的楊老太太正在看小孫女們遊戲。 從照片中可看出,那時也許沒有"城中村"一詞,但北京最常見典型的"四合院",確是遍布全城的。而且北方"城鄉"民居房屋的結構樣式幾無差別。 照片中的小朋友們如果都健在的話,應該與當時正看他(她)們快樂演戲,幸福成長的老奶奶的年齡相仿了吧。下圖:誰說演戲非得登舞台?房前院內更自在。"從小立下革命志,消滅一切反動派。" 這是一張WG時代特色明顯的照片,一群小朋友正在家門口演戲。站立著的,都戴著紅領巾,(男孩)腰間系著"武裝帶",個個橫眉立目,一隻手高舉攥緊的拳頭,另一隻手指向倒在地上的"地富反壞右"(一切反動派)。有板有眼,惟妙惟肖。但不知是他們否是為春節或其它重要活動,在排練,還是當做遊戲娛樂。
迎新春過大年老少歡樂笑滿院按捺不住心中的喜自家門口來表演扭秧歌踩鼓點青春年少似昨天彷彿又回到了從前
節日期間,能買到(或父母工作單位搞到)電影票,在俱樂部里,一邊含著糖,磕著瓜子,一邊和同學、小夥伴們看著電影,那可真是太美了!
即使不僅看過,而且還大都會唱(或跟著樂曲哼哼)的"八個樣板戲",也會高高興興,從始至終聚精會神地觀看至劇終。
那時年少的我們喜歡過年,是因為除了"好玩的"(娛樂活動)多,"好吃的"也非常多。 1961年春節,北京逛廠甸廟會的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大串糖葫蘆。
"嘭",一聲悶響,一股白煙,"鐵葫蘆"里崩出來的爆米花??四處飄香。這種"好吃不貴"的食物,也許是小時候(除了白薯、蘿蔔代替水果)另一能"管夠"的零食。 小時候,大都是吃啥都不夠吃,所以吃不夠;現在雖,想吃啥,就有啥,而且隨便吃;卻沒啥想吃的了。想起那句話:"有牙時,沒豆吃;有豆時,牙沒了。"也許,這就是人生的一種"無奈"。往往是沒有時,好想得到;擁有時,卻不再珍惜…
那時兩包點心、兩瓶酒,幾乎是走親戚和拜年的"標配"禮品。而且,大都能換來還一桌豐盛的筵席接待,熱熱鬧鬧、舉杯共飲… 由於大家帶的禮品(連包裝)都差不多,曾流傳著一個可信的笑話。某家圖便宜買了些不太圓整的點心,拿著送到同事家,且混放在其他同事們也帶去的禮品中。一起飯也吃飽了,酒也喝足了,心也踏實了…臨近十五(十五以後一般不再拜年),幾位同事又到他家,經歷了大致相似情形。散席後,他看有兩包點心,"似曾相識"。他趕緊打開一看,果不其然,正是幾天前,他買的(櫃檯盛點心大木盒子里)那些剩下的處理點心。之前看包裝並未打開過,只是油漬浸出了包裝紙。讓他有些納悶和後悔。不解的是,他送這兩包點心的那位同事,並未到他家回拜,可這點心卻又轉回了他家。後悔自己應早點操辦,還可將這玩意再傳出去。
那時,城裡大都騎著自行車,帶著禮品,穿大街,過小巷走親戚、拜年。不管是是真情實意,還是敷衍應付都得奔忙。親朋好友多的,正月十五之前都,閑不住。好喝一口的,則可天天過年似醉醺醺又美滋滋的。 趕上大雪過後,天寒地凍,路上結冰,不管騎車還是步行,帶著年禮都很費力又膽戰心驚。 曾有一位新婚不久的女婿,去到老丈人家拜年。將兩包點心和兩瓶酒裝在尼龍繩編織的兜內,掛在車把上。在冰雪覆蓋的街道上,一路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地連推帶騎地到了了老丈人家門口。老丈人一家住平房,丈母娘站在門外,見著姑爺拜年來了,自然笑開了花。女婿瞧見岳母守候,也很激動。他急忙從自行車上下來,還沒等丈母娘說出:"小心地滑…"這位姑爺已經腳下一滑,站立不穩,兩手撒開車把,兩腿蹬空,仰面朝天摔了個標準的"仰八叉"。而且,聽到"嘩啦、嘭"的聲響,自行車倒地前滑的同時,又轉了多半圈(車把快朝後了)。最可笑、可惱、可惜的是:老丈人在屋裡,筵席都擺好了。只等新女婿到來,品嘗新酒。這一摔,只能出來到門口,借著西北風,聞新酒的香味了…
天氣寒冷,田野空曠。拉著拜年的鄉親們,帶著一包包"年貨",那是心意,更是情感。走村串鄉,也許千百年來都是如此景象。只是近些年來,不止傳統的一些習俗、觀念,以及交通、通訊、交流方式等,或多或少程度不同地已悄然發生了變化。
上圖:白雪皚皚,炊煙裊裊。冰天雪地,暖意融融。鄉情深深,年味濃濃。下圖:雖在山野鄉村,冰天雪地,但不管到哪裡,無論到誰家,都是熱熱鬧鬧、喜氣洋洋,一派節日歡樂景象。
除了穿好、吃好、玩好,(一般正月初一至十五)親朋好友、鄰居、戰友、同事、同學等相互串門拜年,也是必須要做的。1960年春節,河南省鄭州市區古滎人民公社幼兒院的孩子們為敬老院的爺爺奶奶演出小節目,給老人拜年。
如圖:也許並非是正規的文藝團體,只要有一技之長,到左右鄰居和長輩家裡表演,不僅氣氛更熱烈,也更受歡迎。看照片中的人們多麼樸實,笑得多麼真誠、燦爛。
真摯的情感,純潔的心靈。尊老愛老,年節不忘。從小做起,代代傳承。但是發揚光大了呢?還是…
當然,那個時代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也給晚輩發紅包(壓歲錢)。 雖有紅包,一般也是"象徵性的"。即使得到一小沓"壓歲錢",大都也會是圖片中下面那兩種吧。不過,如今同齡人得到同樣一沓厚的"百元大鈔",也未必比那時的孩子們更興奮和歡喜。
本照片所示:即使長大成人,永遠都不能忘記時常看望老人,春節一定要給父母拜年。
那時,老同事、老戰友、老同學、老哥們(現在叫"發小")、老姐妹們(如今稱"閨蜜")、老鄰居等,過年多會相互走訪拜年。一起敘家常,念舊情,既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更加深了感情。
也許有人不解,本文洋洋洒洒敘述了這麼多,那時過年的吃、穿、玩、樂等,也不過如此。有何稀奇?與現在相比,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何至於如此絮絮叨叨地懷戀? 筆者不妨借用古時一位曾被冠以"法家"韓姓老頭的話:"你不是魚,你怎會懂它的快樂?"你不曾有那些經歷,就不曾有那些觸動和感受,也自然不會有深刻的記憶和情懷。 就似不同的人即使來到同一地方,他們所見、所感,未必是相同的風物景象和心境情感。這不僅與他們的性格、愛好、受教育程度等相關,還與他們的閱歷,尤其是否曾經與那時、那地、那人有過交集,甚至有過"故事"等,更密切相關。 上述的許多,不過是那個時代,過年前整體氣氛和情景的"微縮"。或可籠統地稱作那時的"年味"。如今,鞭炮聲雖更多、更響,美味佳肴更豐盛,但太多的人們卻似再也聞不到當年的味道,也沒有了那種過年的感覺。
江南落了雪染白了水鄉的黛瓦青磚 街巷清寂 人影孤單一座座石橋下依然流水潺潺多少石板路的街巷猶在卻不會再尋見那頭戴禮帽手執油紙傘的青年多少小吃的店鋪仍有人在吆喝叫喊都再也聽不到"黑芝麻糊嘞…"的呼喚
塞北的風寒山林、路面、宅院、屋頂覆蓋著厚厚的積雪一間間民房上仍冒著縷縷炊煙山下的村中房前院後 街頭巷尾那嘰嘰喳喳的叫喊早已沉寂孩子們那蹦蹦跳跳 你追我趕的身影也離去不還如夢似幻恍若昨天
回家過年嚴冬雖寒卻不能阻止人們對家的嚮往冰雪再厚也擋不住思親的腳步跨越萬水千山
兒時的年味,永不飄散四季在默默輪迴時代已悄然更遷這世上從沒有什麼不會改變那時的我們青蔥年少驀然回首已鬢髮霜染曾那麼渴望放寒假、過大年到如今縱可天天休假、頓頓大餐找不到那曾有過的期盼即使再華麗喧鬧的節日再豐美的盛宴沒了心情少了感覺一切,都變得乏味平淡歲月的長河裡我們都似乘船向前時而憧憬遙望時而回首思念那一程程 一段段一歲歲 一年年多少光景轉眼已似雲煙或許,只有往昔的夢依然香甜兒時的年味永不飄散照片多取自網路,衷心感謝原拍攝者。
推薦閱讀:
※【原創】 年味兒(四)
※探尋年畫之源,喚醒記憶中的年味兒
※【攜程夠年味約片】進行中
※滷味中的濃濃年味
TAG: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