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摶易圖留後世」看內丹修鍊——吳雲青傳承黃老內丹養生

《周易》本由符號系統和文字系統組合而成,具有象、數、理、占諸方面內容。漢人研究《周易》偏重象數。曾經創造了不少易圖。由於過於煩瑣,走向自己的反面。王弼掃象而言理,南北朝、隋唐易學家踵事增華。義理之學大盛;象數之學幾於湮沒,民間暗中流傳,不絕如縷。直到陳摶交遊八方羽客,漸得易圖秘傳,經他的整理創造。傳下一些易圖,經過邵雍、周敦頤和劉牧的發揚,開創了宋明以後的易學圖書學派。從此易圖的創作,一發不可收拾,宋元明清時期製作易圖的易學家,不下百十人,創作的易圖,在千幅以上,陳摶成為宋代圖書之學的開山祖師。

陳摶傳下的易圖究竟有多少。已無可考,其傳授世系相當清楚。南宋易學家朱震(1072-1138)在其所撰《漢上易傳》中,記述宋代易學傳授系統云:「濮上陳摶以《先天圖》傳种放,放傳穆修,修傳李之才,之才傳邵雍。放以《河圖》、《洛書》傳李溉,溉傳許堅。堅傳范諤昌,諤昌傳劉牧。修以《太極圖》傳周敦頤,敦頤傳程顥、程頤。」[1]种放、穆修是陳摶易圖的主要承傳者。歷史記載陳摶所傳易圖有三種,一是《先天圖》、一是《易龍圖》、一是《無極圖》。種數不多,影響特大。現在我們可以從邵雍的《皇極經世》、劉牧的《易數鉤隱圖》、周敦頤的《太極圖》考見陳摶承傳的易圖底蘊及其易學思想。陳摶的易學思想,缺乏文字著述,只有前人引述的少數思想資料。流傳有陳摶《正易心法注》,是否可靠有些爭議,但它對研究陳摶易學思想有重要參考意義,可以肯定。

陳摶的易圖及易學,大體分兩大部分,一是象學,一是數學。《先天圖》是其象學代表,《易龍圖》是其數學代表。茲予以分別論述。《無極圖》同內丹關係密切,放在下一節分析。

【注釋】

[1]《漢上易傳·繫辭》。

1、《先天圖》與先天易學

陳摶傳授《先天圖》,今稱《古太極圖》,同近世盛行的陰陽魚《太極圖》有所區別,故人稱之為「天地自然之圖」。如圖1。

這幅《先天圖》,幾乎失傳。是朱熹的學生蔡元定從四川找到的。蔡元定找到後,秘而不宣。朱熹生前未見此圖,故其《周易本義》卷前所附九幅易圖中,唯獨沒有《先天太極圖》。

圖1 天地自然之圖(先天太極圖)

這幅《先天圖》直到明初易學家趙撝謙才公之於世。他說:「此圖世傳蔡元定得於蜀之隱者,秘而不傳。雖朱子亦莫之見。今得之陳伯敷氏,嘗熟玩之,有太極含陰陽,陰陽含八卦之妙。」[1]這幅《先天圖》後來成為邵雍傳授的《先天八卦圖》的底本。

趙撝謙把這幅圖說得十分神奇,稱它為《天地自然之圖》,說伏羲時代龍馬負圖,所負的正是這幅圖;《尚書·顧命》所說陳列於東廂的《河圖》即是此圖;《周易》講「河出圖」,「聖人則之」以畫八卦,也是此圖,稱它為「萬世文字之本原,造化之樞紐。」趙氏的話雖然十分武斷,可是他將此圖分為八等分,從其中陰陽比分上看出八卦的卦畫結構,的確有說服力。這八分後的《古太極圖》,清代學者胡渭在《易圖明辨》中有表述。如圖2。

圖2 古太極圖

據考證這幅《先天太極圖》(《古太極圖》)不一定是陳摶首創,其創意之根源在《周易參同契》。《周易參同契》最早提出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四正卦說,寫道:「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天地者,乾坤之象也,設位者,列陰陽配合之位也,是謂坎離。」陳摶也認為古代易學思想,沒有文字解說「止有一圖」,唯《先天方圓圖》。明代學者楊慎(號升庵)引用有陳摶論《易》的一段話,說:「《易》學,意、言、象、數四者不可缺一。其理具見於聖人之經,不煩文字解說,止有一圖,謂《先天方圓圖》也。以寓陰陽消長之說,與卦之『生變圖』,亦非創意所作,孔子《繫辭》述之明矣。」[2]《先天方圓圖》,即後來的《先天圖》,這《先天圖》是誰傳給陳摶的?明代學者黃宗炎說是麻衣道者。「陳(摶)又受《先天圖》於麻衣道者,皆以授种放,放以授穆修與僧壽涯,修以《先天圖》授李挺之,挺之以授邵天叟,天叟以授子堯夫。」[3]麻衣道者是一位僧人,他的《太極圖》從何而來,已無可考察。這主要說明《先天太極圖》不一定為陳摶所創製,他只是一位傳授者。佛學著作中也是如此記載的:「處士陳摶受《易》於麻衣道者,得所述《正易心法》四十二章,理極天人,歷詆先儒之失。摶始為之注。及受《河圖》、《洛書》之訣,發《易》道之秘。」[4]由於這張圖長期以來採取秘密傳授方式,外人莫知其來歷。因其由陳摶的後傳弟子所公開,故謂陳摶乃傳授此圖的祖師。陳摶本人未立文字,而其後傳弟子形之於圖與文字,從而開創了易學象數學發展的新時期。飲水思源,追本於陳摶。若無陳摶所傳之圖,及口頭傳下的言與意,先天易學就不知何時出現了。

現在歸納起來,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先天圖》的基本內涵何在?第二,先天易學的特徵為何?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關於《先天圖》(《天地自然之圖》)的基本內涵。

按此圖的構造。所包含的意義,大體可分四個層面。

一、《先天圖》的外層為一大圓圈:○。這大圓圈表示無極的宇宙;天地萬物,無不包藏其中;圓又表示無窮運轉,萬物生生滅滅,無始無終,永無休止。蘊涵無極即太極,太極本無極之意。

二、圓圈之內的陰陽二儀,白色象徵陽,為動態,黑色象徵陰,為靜態,一動一靜,妙合而凝,動靜互含而「長於變」。陰氣盛於北方,為純陰,居坤位;陽氣盛於南方,為純陽,居乾位。黑白兩條魚形作環抱之狀,象徵陰陽二氣絪縕交合,是「太極生兩儀」之意。

三、陰陽消長表示為漸進過程,其中蘊含八卦之象。陰氣極於北,陽氣始生,震卦表示一陽二陰;發展到離位而陽二陰一,陰氣居中為陽氣包圍;到兌而二陽一陰,陰呈消亡趨勢,到乾而純陽無陰。陽氣極於南,陰氣始生,巽卦表示一陰二陽;發展到坎位而陰二陽一,陽氣居中為陰氣包圍;到艮而二陰一陽,陽呈消亡趨勢,到坤而純陰無陽。陰陽二氣此長彼消,呈漸進有序的變化規律。故趙撝謙肯定此圖「有太極含陰陽,陰陽含八卦之妙。」此亦包含《周易參同契》月體納甲說的陰陽消長過程。

四、陰陽二儀中的白黑二點,俗稱魚眼,白點為陽精,黑點為陰魄。黑中顯白點。代表陰中有陽,象徵月中含陽精;白中顯黑點,代表陽中有陰,象徵日中有陰魄。本於《周易參同契》:「蟾蜍與兔魄,日月雙氣明。蟾蜍視卦節,兔者吐生光。」此圖象對修鍊內丹有特殊啟迪意義,故周敦頤有詩讚道:「始見丹訣信希夷,蓋得陰陽造化機。」

這幅《先天圖》,其所以又稱《天地自然之圖》,正因其陰陽二儀(即天地)衍化中,顯露四時、四方陰陽變化的自然規律。邵雍的《先天八卦方點陣圖》(《小圓圖》)即由陳摶這幅《先天圖》轉化而來,成為他整個先天易學的基本圖式之一,在思想文化史上影響極大。

關於陳摶先天易學的基本特徵。

(一)以圖解《易》,「辭外見意」。這是先天易學的顯著特點。

先天易學主張「不立文字」,只用簡單的易圖,解釋《易》理。認為上古伏羲設卦,本來就是如此。自從周公、孔子系了辭,作了傳,人們就專在文字上下功夫,致使易圖的奧妙反而隱晦。陳摶主張恢復伏羲畫卦的本來面目。明代學者焦竑《焦氏筆乘》中,引一段陳摶的話:「羲皇始畫八卦,重為六十四,不立文字,使天下嘿觀其象而已。如其象則吉凶應,違其象則吉凶反,此羲皇氏不言而教也。《易》道不行。乃有周、孔;周、孔孤行,《易》道復晦。蓋上古卦畫明,《易》道行;後世卦畫不明,《易》道不行。聖人於是不得已而有辭,學者一著其辭,便謂《易》止於是,而周、孔遂自孤行,更不知有卦畫微旨。」[5]這的確是「一石擊破水中天」的「畫前有《易》」論。在宋以前,《易》學家中從未有人發表過如此大膽議論。儒家學者如果堅持此種觀點,就是離經叛道了。這種觀點,只可能從道教學者陳摶口中講出來。陳摶所作的《正易心法注》中,還有類似的話,「學《易》者,當於羲皇心地中馳騁,無於周孔語言下拘攣。」[6]又說:「羲皇畫卦,不作紙上功夫也。」[7]陳摶的意圖很清楚,欲一反王弼以來掃象言理的傳統,主張掃辭而尊象,先把《周易》經、傳的權威打掉,將先天易學建立起來。陳摶另闢蹊徑,只傳《易》圖,以象數明《易》,意在重新樹立象數易學的權威。

(二)以「心法」通《易》,意、言、象、數四者貫一。這是先天易學的根本。

陳摶認為《周易》的基本原理,無非陰陽之道。陰陽原理普遍適用於宇宙萬物。原理只此一個,而三教九流各有其認識和詮釋。由於各自悟性不同,所領悟的道理當然各異。他說:「《易》之為書,本於陰陽。萬物負陰而抱陽,何適而非陰陽也。是以在人惟其所入耳。」[8]他舉例加以說明,《易》道在各方面的應用,都是各自領悟不同的結果:「文王周公以庶類入,宣父以八物入,斯其上也。其後,或以律度入,或以曆數入,或以仙道入。以此知《易》道無往而不可也。」[9]既然對易道的認識千差萬別,因人而異,就應提倡隨心所欲,各悟其理,而不應以周公的卦爻辭與孔子的《易傳》為唯一根據。因此他提倡「辭外見意」,即拋開《周易》的卦辭、爻辭和孔子所作的《易傳》,尊重易圖,別開生面、自行領悟。他稱這種學《易》方法為「活法」。他說:「惟苟束於辭,《訓》則是犯法也,良由未得悟耳。果得悟焉,則辭外見意,而縱橫妙用,惟吾所欲,是為活法也。」[10]「束於辭,《訓》則是犯法」,這是說研《易》者如果受儒家奉為經典的卦爻辭和《易傳》的束縛,則陳摶所寫的《正易心法注》,就是離經叛道之論。陳摶將其為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所作的解釋稱為「訓」,又稱「消息」。《正易心法注》開宗明義寫道:「正易者,正謂卦畫,若今經書之正文也。據周孔辭、傳,亦是註腳。每章四句者,心法也;訓於其下,消息也。」[11]

陳摶認為伏羲作易只有圖,不立文字。圖乃《易》之正本,周孔所加的辭、傳,均是註腳。故學《易》只須從易圖上下功夫,用心領悟;堅持這種「活法」學《易》,才是正道。一味「於周孔言辭下拘攣」,只會受束縛於言辭,如鸚鵡學舌,不可能有新思想,更不可能深悟《易》道。

古代隱者,往往先尊奉周孔之道,幾經碰壁,此路不通,乃反其道而行之,從而形成思想異端,否定周孔之道,自行其是。對宇宙社會和人生諸方面的問題,開始新的思考,另闢蹊徑進行探索。他們十分明白,不受周孔思想的束縛,別出心裁,往往就會被正統思想視為「犯法」;可是他們就是有「九死其無悔」的氣慨,沿著自己的道路走下去,自詡所堅持的乃是「活法」。陳摶解《易》正是這樣的思想典型。

(三)將易學進一步道學化。這是先天易學的本質特性。

陳摶堅持「活法」,「辭外見意」另闢蹊徑,探討《易》的本源,彷彿堅持了新思想,其實只不過把他推崇的老莊思想奉為正宗,用老莊思想解《易》理,使易學進一步道學化而已。所謂「於羲皇心地中馳騁」,無非是將道家思想合理地補充進《易》學中去。《周易》本是儒家經典,道家早已接過去,成為「三玄」之一,通過玄學方式,與老莊思想合流;同時,歷代道教徒也大量利用《周易》的圖象與文辭宣揚道教理論。陳摶所謂的「活法」,道教學者貫徹起來是得心應手的。陳摶拋開《周易》卦爻辭和《易傳》思想體系,按照道家思想原則和道教教義的需要,特別是道教內丹術的需要,著力改造《易》學。提出一些改造《易》學的基本觀點。一則曰:「人間萬事,無有定實」。他說:「六子假乾坤以為體,重卦合八卦以為體,若分而散之,則六子、重卦,皆無定體也。……以是知人間萬事,悉是假合陰陽一氣,但有虛幻,無有定實也。」[12]這實際是把道教從佛教那裡接過來的空無本體論。塞入易學,開以佛學思想解《易》之先河。麻衣道者是佛教徒,又成為道教學者陳摶的老師和摯友,一個寫《心法》,一個作「消息」。難怪二人一唱一和,自然合拍。二則曰:《易》乃「戒動」之書。《老子》主靜,認為「歸根曰靜,靜曰復命」。陳摶解《易》,認為《易》道「運之則分為四象,靜之則總歸太極」。宇宙是個太極,人體是個小太極,要依據太極圖去「心」悟其理,「只須冥心太無,體認生身受命之處」。「必須以守貞為主。故《易》者,戒動之書也。」[13]這同僧肇鼓吹「日月曆天而不周,江河竟注而不流」的觀點是相通的。三則曰:天下吉凶禍福,「未始有常」。《老子》謂:「狂風不終日,驟雨不終朝」,事物總要發生轉化。佛教更謂事物總是成住壞空時刻變動無常。陳摶利用《周易》「反動」說,否定事物有常,他寫道:「世雖知有『反動』之說,不能知聖人密意在是也。蓋二卦『反』而為二,『動』而為四,既列序之,又以《雜卦》推明其義者,以為天下吉凶禍福,富貴貧賤,其實一體也。別而言之,其代謝循環,特倒正之間耳,未始有常也。」[14]《周易》本是講運動變化的書,主張「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陳摶以道家「主靜」思想別解《易》理,認為這才符合「人身未生之前之面目」,他說:「兩儀即太極也,太極即無極也。兩儀未判,鴻蒙未開,上而日月未光,下而山川未奠,一氣交融,萬氣全具,故名太極,即吾身未生之前之面目。」[15]陳摶將「兩儀」比喻呼吸之氣,「兩儀未判」,即呼吸之氣未發;「鴻蒙」比喻人的思想,「鴻蒙未開」,即人身尚無思想的狀態;「日月」比喻人身知覺,「日月未光」,即人身知覺未萌;「山川」比喻人身運動之體,「山川未奠」,即人身運動之體尚未成形,總之這是一種靜止狀態,太極雖是「萬氣全具」,尚處在靜止狀態時,則「兩儀未判,鴻蒙未開,日月未光,山川未奠。」這就是所謂「靜之則總歸太極」。「守貞」、「戒動」,就是要以心承受「太極未判之時一點太虛靈氣」。[16]

(四)傳授易圖意在闡明丹道。這是先天易學的終極目的。

研究《易》學,有多方面的意義和目的。或汲取經邦濟世的社會政治思想,或繼承其革故鼎新的社會變革理論,或借鑒其樸素辯證法思想作為探討宇宙和生命奧秘的指導原則,或弘揚其「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的人道原則作為調協人際關係的指針。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學足以滿足不同階層人民的思想文化需要。陳摶倡導先天易學,其主導思想並不在經邦濟世,亦不在調協人際關係,而在於指導羽林進行內丹修鍊,以期人與自然同一,而達於真人之境。陳摶說:「太極,即吾身未生之前之面目」,煉內丹的靜功,要求人體回復到「胎息」狀態,也就是「未生之前」的相對靜止狀態。陳摶《先天圖》表達的思想,八卦方位說,陰陽消息說,都是煉內丹所當掌握的。陳摶的《先天圖》本來取法「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他又曾用先天易學思想注釋道士陰長生所寫《陰真君丹訣》,周敦頤曾經讀到陳摶所寫的丹訣注,以詩稱讚道:「始見丹訣信希夷,蓋得陰陽造化機。」認為陳摶以陰陽消息講內丹術,是悟得「造化之機」。足見陳摶在武當山、華山,「手不釋卷」深研易理,其最終目的正在用以闡明內丹秘奧。這恰是陳摶先天易學的特徵之一。陳摶將道教從注重符籙、外丹,轉向注重內丹修鍊,對中國後期封建社會道教的發展作了重要貢獻。學《易》不離丹道,煉丹必通《易》學。正是他創立先天易學的基本目的。

【注釋】

[1] 趙撝謙:《六書本義》。

[2]《楊升庵全集》卷四十一《希夷易圖》。

[3] 黃宗炎:《太極圖辨》。

[4]《佛祖統紀》卷四十四。

[5] 焦竑:《希夷說易》,《焦氏筆乘》卷一。此觀點亦見於《正易心法注》第四章。

[6]《正易心法注》第四十一章、第一章。

[7]《正易心法注》第一章、第四十一章。

[8]《正易心法注》第四十一章。

[9]《正易心法注》第四十一章。

[10]《正易心法注》第四十一章。

[11]《正易心法注》首卷。

[12]《正易心法注》第二十一章。

[13] 道教經典《玉詮》引陳摶語。

[14]《正易心法注》第十六章。

[15]《玉詮》卷五引自《太極陰陽說》。(《玉詮》,作者不詳,載《道藏輯要》鬼集五)

[16]《玉詮》卷五引自《太極陰陽說》。

2、《易龍圖》與天地之數

陳摶著有《易龍圖》一卷,此書不傳,遺《易龍圖序》一篇,存《宋文鑒》。他用《先天圖》描述天地陰陽自然變化之象,又用《易龍圖》描述《易傳》所說的「天地之數」。前者屬象學,後者屬數學,引人注目。

《易傳·繫辭下》第九章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天地之數」被說得神乎其神。此「天地之數」奧妙何在?歷代易學家都想破譯它。陳摶之前,還未見有人畫出圖來。陳摶共畫有20幅圖,描述「天地之數」的分合變化,可惜失傳了。宋元之間道士雷思齊可能見過這些畫,對之略有記述。他說:「由漢而唐,《易經》行世。凡經傳疏釋之外,未有及於『圖書』之文刊列經首者。迨故宋之初,陳摶圖南始創意,推明象數,自謂因玩索孔子三陳九卦之義,得其遠旨,新有書述,特稱《龍圖》,離合變通,圖餘二十,是全用《大傳》天一、地二至天五、地十、五十有五之數,雜以納甲,貫串《易》理。」雷思齊說這20幅圖,「並無傳例言說」、「別無義例辭說」。至於陳摶如何從孔子「三陳九卦之義」,[1]得到深刻啟發,從而「創意」畫出20幅《龍圖》來,因無文字說明,已難推論。雷思齊說「雜以納甲,貫穿《易》理」,對天地之數加以「離合變通」,是20幅《龍圖》的基本內容。

《易龍圖》向有爭議。朱熹認為那是「假書」;《宋文鑒》的編者呂伯恭(東萊)認為乃陳摶之作,故將其《序》收錄。本來《易龍圖》已不全,又別無文字說明以予研究。好在有《序》存在,可以略窺端倪。

《易傳》說過:「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以畫八卦。陳摶的《易龍圖》,簡稱《龍圖》,說是古代「龍馬負圖」的顯現。陳摶在《易龍圖序》中開宗明義,論及「龍圖」發展的過程,「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他寫道:

且夫龍馬始負圖,出於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今存已合之序,尚疑之;況更陳其未合之數邪?然則何以知之?答曰:「於夫子三陳九卦之義,探其旨,所以知之也。況夫天之垂象,的如貫珠,必有差,則不成次序矣。故自一至於萬,皆累累然如繫於縷也。且若《龍圖》本合,則聖人不得見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其形其象,聖人現象而明其用。是《龍圖》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

《易龍圖》形成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天意先未合」。即「散而示之」,成天地未合之數的圖形;第二,伏羲合而用之」,即「今存已合之序」,成天地已合之位的圖形;第三,「仲尼默而形之」,可惜未明白地畫出圖形,以傳後世。其實正是龍馬所負之圖,陳摶「創意」繪製,可補仲尼之缺。

這《龍圖》形成的過程,稱為「龍圖三變」。元代易學家張理的《易象圖說》,載有「龍圖三變」的具體圖式。大體上是根據《易龍圖序》中所示思路繪製出來的,共有六圖。

第一變,用兩種圖式,描繪「天地未合之數」。

《序》云:「始龍圖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數。上二十五,天數也。中貫三、五、九,外包之十五,盡天三、天五、天九,並十五之用。……茲所謂『天垂象』矣。下三十,地數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三」十分而為六,形地之象焉。」[2]

所謂「未合之數」,指天數五與地數五分開,用兩種圖式表述。如圖3、圖4。

圖3,描述未合之五天數,1、3、5、7、9,其和為25。按5數一組進行組合,得5個5。這是天數、陽數,用「○」表示。5個5,排列成十字陣,其中橫、豎都是三個5,故稱「天三」,每個5均由5個○組成,其中軸線上共有9個○,故稱「天九」。橫、豎的「天三」其總數為15,稱「十五之用」。

圖4,描述未合之五地數,2、4、6、8、10,其和為30。按6個數一組進行組合,得5個6。這是地數、陰數,用「●」表示。5個6,排列成十字陣。「「三」十分而為六」,亦分五位。顯示地方的形象。

兩圖上下並列,天數在上,地數在下。總數為55。即「龍圖之未合,惟五十五數」。天數5個5,地數5個6,「皆明五之用」。

圖3 天數五個五

圖4 地數五個六

第二變,用兩種圖式,描繪「天地已合之序」。

《序》云:「後形,一、六無位,又顯二十四之為用也。……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則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則六不用,亦形二十四。」

「天地已合之序」,由天數五與地數五交錯配合而成,使10個數各安其位。奇特之處在於,陳摶規定無論天數還是地數,依上二圖的5個5、5個6的組合,有的有位,有的無位。這種規定是沒有充分理由的。其圖天數與地數交合排列,雖雲已合,亦分二圖,如圖5、圖6。

圖5,由天數五(圖3)變來。其中包含三個天數,天1、天3、天5;兩個地數,地2、地4,是為三天二地,五行中5個生數。天數上5一組,其一不動,去4個陽數,即「在上則一、六不配,形二十四。」左5一組去1存4,右5一組去2存3,下5一組去3存2。中5一組持原數。「三天二地」,共去掉天數中10 個數。只存15,此謂「並十五之位」。

圖6,由地數五(圖4)變來。其中包含兩個天數,天7、天9;3個地數,地6、地8、地10。由圖5中的5個數,各加以5,合併而成。即天1加5為地6。地2加5為天7,天3加5為地8,地4加5為天9,天5加5為地10。圖6中的5個組為6、7、8、9、10之數,代表五行成數。兩圖合併總數為五十有五,乃「天地之數」。天象與地象各有奇偶之組相配合,稱之為「已合之序」。

圖5

圖6

第三變,用兩種圖式,描繪「河圖」與「洛書」,即完成「龍馬負圖」的形象。

《序》云:「後既合也,天一居上為道之宗,地六居下為地之本。三干、地二,地四為之用。三若在陽,則避孤陰;在陰,則避寡陽。大矣哉!《龍圖》之變,歧分萬途,今略述其梗概焉。」

第三變是將第二變中的兩圖按一定規則加以合併。合併之後,就是龍馬所負之《河圖》。如圖7,再予以方位調整,則成為《洛書》,如圖8。兩圖的名稱,北宋與南宋恰好相反。茲從南宋稱呼。

圖7 河圖

圖8 洛書

《河圖》形成的過程是:圖5的天1居圖6的地6之上;即「天一居上為道之宗,地六居下為地之本」。圖5的天3、地2、地4亦依上述規則,同圖6的天7、地8、天9相配,這叫做「三干、地二、地四為之用」。其中有一補充規定,「三若在陽」,則不能配「孤陰」,「(三若)在陰」,則不能配「寡陽」。這裡的「三」,是指天數中的1、3、5,地數中的6、8、10。「孤陰」,指地數中的2、4;「寡陽」,指天數中的7、9。即是說兩圖合併時,天數1、3、5,不與地數2、4共處;地數6、8、10,不與天數7、9共處。這叫做「避孤陰」、「避寡陽」。其實簡單地說來,就是五行之生數與五行之成數相配合,漢代早已如此,其歌訣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或者換一種說法,就是「一與六共宗,二與七為朋,三與八同道,四與九為友,五與十相守。」[3]分居東西南北中五位。

《洛書》的形成過程,是圖5、圖6相交,圖5中的5不動,圖6中的10隱藏不見,只余天數1、3、5,7、9,地數2、4、6、8,共1至9數。凡奇數(天數),居四方之正位;凡偶數(地數),居四偶之位,乃成九宮圖。其歌訣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4]由右向左橫讀其數則為「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古代將其看作一組神秘數字,最初見於《大戴禮》,用以代表明堂九室的建制。由於無圖,這些數字曾經長期未能破譯。

不難看出,陳摶經過「《龍圖》三變」,而得到《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早已流傳的一些神秘數字,這些數字在《黃帝內經·素問》、《靈樞》中,在《呂氏春秋》、《禮記·月令》中,在揚雄《太玄經》中都出現過。安徽阜陽雙古堆汝陰侯墓(公元前165年)出土的「太乙九宮占盤」,已是文物證據。只在漢唐易學家著作中,尚未以圖式出現,所以有人懷疑《河圖》與《洛書》是否由陳摶「創意」製作。《易龍圖序》畢竟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對「天地之數」的新的解釋,由「未合之數」,到「已合之序」,是一種新的猜測,確有「創意」。

總之,《易龍圖》20幅雖不可見,由以上6圖,大體可以看出陳摶的用心。無非是誘導人們不安於古聖人對易學的既有解釋,要用力去探討「畫前之《易》」。探討上古有圖而無書的漫長年代先賢們是如何思考、創作象數圖式的,這些圖式如此古老,它究竟反映了古代智者的哪些思想?陳摶的後學者范諤昌,著《太易源流》,論述《龍圖》的意義,說「龍馬負圖出河,羲皇窮天人之際,重定五行生成之數,定地上八卦之體。故老子自西周傳授孔子。造《易》之原,天一正北,地二正南,天三正東,地四正西,天五中央。地六配子,天七配午,地八配卯,天九配酉,地十配中,寄於未,乃天地之數五十有五矣。」[5]

范諤昌這段話,主要肯定《龍圖》不止誘導羲皇畫八卦,並定五行生成之數,把五行同八卦看作一個源頭;而且「天地之數」的特殊組合,更是古人用以制定時間(子、午、卯、酉)和空間(東南西北中)相統一的圖式。陳摶先天易學另一後學者雷思齊,著《易圖通變》,進而指示《龍圖》在認識宇宙衍化規律中的重要意義。他說:這是羲皇「為天地立心」的良苦用心。「是知數之有生有成,而不知所以生且成者,徒得其貌,而無以得古聖人之所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極』者,千載可為之長太息,則古猶今也。」[6]又說:「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神,孰能與於此?其曲盡乎至妙之用者,《河圖》法也。」[7]這是說,陳摶傳授的《龍圖》包括《河圖》與《洛書》,所構成的五行生剋和八卦運化原理,正是古人為後世提供的宇宙生成,萬物衍化的巧妙圖式。也可說是人們藉以探索宇宙奧秘的一張指示圖。

由《龍圖》的傳承,可知陳摶治《易》尤在掌握「物理之本宗」。他在《正易心法注》中,詳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掛一而不用之義,學者徒知一為太極不動之義,而不知其義實落處也。何則?一者,數之宗本也。凡物之理,無所宗本則亂矣;有宗本焉,則不當用,用則復亂矣。且如輪之運,而中則止;如輅之行,而大者後;如網之有綱,而綱則提之;如器之有柄,而柄則執之;如元首在上,手足為之舉;如大將居中,士卒為之役;如君無為而臣有為;如賢者尊而能者使。是知凡得一者,宗也,本也,主也;皆有不動之理。一,苟動焉,則其餘錯亂而不能施設者矣。」[8]陳摶是用黃老道家貴「一」思想解釋太極為「一」,及其不動之理。《先天太極圖》、《易龍圖》都貫徹了貴「一」思想。邵雍的先天易學,正是闡發這「太極」,一也,不動;生二,二則神矣」的道理。這是從宇宙本體論的高度作出的概括。

朱熹對邵雍根據《先天太極圖》和《易龍圖》所作的闡發,予以充分肯定「據邵氏說,先天者伏羲所畫之《易》也,後天者文王所演之《易》也。伏羲之《易》,初無文字,只有一圖以寓其象數,而天地萬物之理,陰陽終始之變具焉。」又云:「其曰畫前之《易》,乃謂未畫之前,已有此理。……非謂畫前已有此圖,畫後方有八卦也。此是《易》中第一義也。」[9]朱熹的評論,深入到《易龍圖》、《先天圖》的哲學本體論意義。圖書之學在宋代興起,成為宋明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從哲學本體論上引人注目的。認定陳摶的先天易學,成為宋明理學的先驅,也是從本體論上著眼。

《易龍圖》所涵的《洛書》,無論是否為陳摶「創意」製作,在科學史上的價值,值得大書特書。著名科學史家錢寶琮對此有高度評價。他稱讚《洛書》說:「三數相加都得十五,這是很令人驚奇的。n2個自然數排列在每邊n格的方圖裡,縱橫斜n數相加都得相同的和,南宋算學家叫它『縱橫圖』,日本叫它『方陣』,西洋人叫它『幻方』(magic square)。上面所畫的第二圖(指《洛書》),是世界上最古的三行縱橫圖。北宋的《易》學大師叫它《河圖》,南宋人又叫它《洛書》,都說是伏羲畫八卦時候的奇蹟。」[10]

《易龍圖》失傳,《易龍圖序》卻得以保存,這不是偶然的。當代學者蒙文通對此有過中肯的論述:「觀於希夷,鴻蒙受詔酬對之際,正其宗風所在,視林靈素輩之術,非能之而不言,殆有不屑為者。則已厭上來隋唐之舊轍,而極深研幾於圖書象數,此又新舊道流之大限也。呂東萊編《宋文鑒》,於希夷取《龍圖序》一篇,此正宋之道家,所以異於隋唐符籙丹鼎之傳者,故東萊取之耳。」[11]陳摶集中精力研究圖書象數,創立先天之學,是中國道教思想發展的新階段的需要,也是陳摶對道教思想文化的重大貢獻。蒙先生的觀點,為我們研究陳摶的易學思想和道教思想,指明了關鍵之處。

【注釋】

[1]《繫辭下》第七章。指三次論析履、謙、復、恆、損、益、困、井、巽九卦義理。

[2] 「「三」十分而為六」,原缺「三」字。

[3] 揚雄:《太玄·玄圖篇》。

[4]《黃帝九宮經》。

[5]《易圖通變》引。

[6] 雷思齊:《易圖通變》卷三,《河圖傳》(中)。

[7] 雷思齊:《易圖通變》卷三,《河圖傳》(中)。

[8]《正易心法注》第三十五章。《道法宗旨圖衍義》卷下引(《正統道藏》第54冊)。

[9]《朱子大全》卷三十八。

[10]《錢寶琮科學史論文選集》,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229-230頁。

[11]《陳碧虛與陳摶學派》,《古史甄微》,巴蜀書社1980年

結篇聲明:修學中國道家養生學最為上層核心的「內丹養生之道」,短時間內確保您身心能整體改善提升和回春祛病!是為您一生自我掌握健康系統的不二鑰匙!也是您超脫普通人去往上乘大道,天人合一的宇宙大同大智慧之門!這是古今中外大量修行者的經驗。千年來其核心養生機制一直以「不立文字、口傳心授」的方式,故此與《「道家內丹養生」雲遊研修班》教授不致之處。

下一篇文章:

唐明邦從「陳摶易圖留後世「參悟內丹指玄機——吳雲青傳承黃老內丹養生


推薦閱讀:

《金剛經》的歷史傳承
祭祖傳承中華文化,聚力實現大中國夢--【為公解惑】千人祭祖活動圓滿成功
看懂漢字就看懂人生!五千年的文明都傳承在漢字里!
茅山法門的符咒及其傳承
地理冒禁錄(元極門風水傳承,得之請珍惜)

TAG:養生 | 傳承 | 修鍊 | 內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