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陽:普世價值是立黨之本、建國之基、改革之源
06-05
王占陽:普世價值是立黨之本、建國之基、改革之源時間:2010-08-17 07:07 作者:王占陽點擊:582次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均以富裕、自由、民主、法治、人權、公平、正義、平等、博愛等等作為自己的基本價值取向,在這個意義上,這些基本價值並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而是人類共同追求的普世價值觀。 但社會主義主張全體公民都應能夠享有這些基本價值,資本主義則在事實上主張只有少數人才有資格享有這些基本價值。在這個意義上,資本主義基本價值觀又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觀,只有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觀才是真正的普世價值觀。 由此,社會主義也就比資本主義更加重視普世價值。對於社會主義者來說,社會主義基本價值就是普世價值,普世價值就是社會主義基本價值。換言之,「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與「普世價值」實際是同義詞。 由此,普世價值也就在中國具有了一種特殊的重要性,這就是:它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之基和中國改革開放的價值源泉。 一、普世價值是立黨之本 中國共產黨是在五四運動的洗禮中誕生的,五四運動的兩面大旗「民主」和「科學」均為普世價值。 建黨時期,黨的主要理論家和創始人陳獨秀、李大釗又對富裕、人權、自由、民主、平等、博愛、正義、互助等等基本價值給予了新的論述,這些論述的核心思想就是要使這些基本價值真正為全體社會成員所享有,從而達到人民幸福的理想境界。這就使非普世的資本主義價值觀轉變為了普世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確立了社會主義的崇高價值理想。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以實現社會主義價值理想為目標的中國共產黨才得以建立起來。所以說,普世價值觀是立黨之本;沒有普世價值觀,就沒有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的基本價值目標究竟是使人民能夠普遍地享有富裕、人權、自由、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平等、博愛、和諧、幸福等等基本價值,還是與之相反,這是事關黨的理想、宗旨、性質、任務的大問題,是事關黨是不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大問題,因而也是事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大問題。這在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還是這樣。 二、普世價值是建國之基 從1921年建黨到1949年建國,這是中國共產黨論述、主張和實踐各種普世價值觀的最活躍、也最有成效的歷史時期之一。 中共「七大」提出的建國口號就是:「建立獨立、自由、 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1] 中共以這些崇高的普世價值理想為號召,吸引了千千萬萬的社會精英和普羅大眾,組成了浩浩蕩蕩的革命大軍,卓有成效地展開了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獨立、自由、 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的偉大革命,進而在1949年創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以說,努力宣傳和實踐普世價值觀,這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之基。沒有普世價值觀,就沒有新中國。 進一步看,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建國後,包括《共同綱領》在內,我國的各部憲法都是以關於自由、民主、平等的明文規定為基礎的,現行憲法更是增加了「國家保護人權」等等明文規定。憲法和黨章又都規定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而馬克思主義就是強烈主張普世價值觀的。不僅如此,建國以後的歷史還反覆地證明了,什麼時候我們遵守憲法,努力實現普世價值,我們的事業就前進,什麼時候我們違背憲法,背離普世價值,我們的事業就倒退。早已載入憲法和黨章的普世價值既是代表人民最大利益的基本價值,也是代表人類現代文明基本發展方向的主要價值,這就是其中的奧秘之所在。 這些也都表明了,普世價值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之基。沒有普世價值觀,就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 三、普世價值是改革開放的價值源泉和價值靈魂 改革開放是要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要走資本主義道路。所謂走社會主義道路,實際就是要堅守普世價值,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的價值理想。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反覆提出和深入探討的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鄧小平的根本思路就是從社會主義基本價值的高度上重新認識社會主義,重新恢復社會主義理想的本來面貌。鄧小平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才是社會主義;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人民民主才是社會主義……。這些論述深刻地揭示了斯大林模式和毛澤東晚年錯誤嚴重背離社會主義基本價值原則的政治性質,清楚地指明了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價值取向,而改革開放就是從這種「價值革命」開始發源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度重視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的最重要、最深刻、最根本、最核心的內容就是解放價值觀,就是要重新恢復、發展、傳播和確立普世價值觀。價值觀不同,價值標準就不同。價值標準與真理標準相比,價值標準無疑更根本。價值標準是目的性標準,真理標準則是工具性標準。如果仍然堅持極「左」時期崇尚落後(越土越革命)、貧窮(越窮越光榮)、個人專斷(從生產隊長到最高領袖)、人治(反過來就是踐踏法制)等等的價值觀,實踐標準的運用只能是使事情越來越糟糕。粉碎「四人幫」後,正是因為崇尚現代化、崇尚富強、自由、民主、文明等等普世價值迅速地成為了我國社會的新的主流價值觀,正是因為這些普世性的價值尺度已經開始成為了新的主流價值尺度,真理標準大討論才得以在實現這些普世價值目標的方向上發揮了重大推動作用。這就表明,改革開放賴以啟動的最深刻的根源,實際就是普世價值觀的普遍回歸,就是以此為內容的價值革命,就是由此產生的人心向背的根本轉變。 改革開放逐步展開後,這種價值革命又得以繼續深入:從不計成本到注重經濟效率和效益,從貶低科學到愈益崇尚科學,從譏諷文明到愈益崇尚文明,從漠視自由、否定自由、侵犯自由到連續三次黨的代表大會政治報告肯定自由和在實踐中廣泛發展公民自由,從推崇權力高度集中到提出分權制衡(分權問題最早是由小平同志提出來的)、解決權力高度集中問題,從只把民主視為手段到把民主視為目的,從把民主局限於「民主作風」到重新肯定和發展民主選舉、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從崇尚人治到提出依法治國,從批判人權到人權入憲,從批判博愛到盛讚「大愛無疆」,從崇尚鬥爭到崇尚和諧,從國家至上到人民幸福至上,從基本停止使用普世價值範疇到將改革開放以來的黨和國家的基本價值目標逐步地概括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所有這些,就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實現的價值革命的主要內容。 我們現在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尤應深刻地認識到:科學發展觀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根本特徵,就是高度重視普世價值觀。建國後,像科學發展觀這樣以「以人為本」為第一要義,這是前所未有的;像科學發展觀這樣廣泛充分地肯定具有普惠性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權、公平、公正、正義、平等、博愛、和諧、幸福等等社會主義基本價值,並且大量地使用這些價值辭彙,這也是前所未有的;像科學發展觀這樣明確地肯定這些基本價值觀的普世性,這更是前所未有的。 胡錦濤主席曾經明確指出:「民主是全人類共同的追求,各國都應切實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2]二戰的勝利「挽救了人類文明,避免了歷史倒退,廣泛傳播了自由、民主、平等、公正、和平的基本價值。」[3] 「我們衷心希望各國人民自由、平等、和諧、幸福地生活在同一個藍天之下,共享人類和平與發展的成果。」[4] 胡主席與日本總理簽署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更鄭重宣布:「雙方決定:……為進一步理解和追求國際社會公認的基本和普遍價值進行緊密合作,不斷加深對在長期交流中共同培育、共同擁有的文化的理解。」 [5]這就更加明確地肯定了上述各種基本價值就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普世價值。 胡錦濤明確地闡述了普世價值與中國基本國情的關係,他說:「我們要一如既往地堅持以人為本,既尊重人權普遍性原則,又從基本國情出發,切實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權、發展權放在保障人權的首要位置,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基礎上,依法保證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平等發展的權利。」[6]這就是說,人權、平等都是適用於全人類的「普遍性原則」,中國尊重這些普世價值,并力求從自己的基本國情出發貫徹之。 胡錦濤進一步認為,實踐普世價值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方向和光榮傳統,他說:「總起來說,中國共產黨85年的歷史,就是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為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奮鬥的歷史。」[7] 胡錦濤主席強調:「我們將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權,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使13億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8] 這就是深得人心的「國家對於普世價值的承諾」。 沿著同樣的思路,溫家寶總理進一步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權、平等、博愛等等,這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這是全世界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9]「民主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和共同創造的文明成果,只是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國家,它的實現形式和途徑各不相同,沒有統一的模式。」[10] 溫家寶特彆強調了堅持五四和建黨時期的價值傳統的極端重要性,他指出:「堅持民主與科學精神,我們推翻了封建統治,戰勝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建立了新中國。堅持民主與科學精神,我們實行改革開放,改變了貧窮落後的面貌,基本實現了小康目標。」[11]他還進一步指出:「我們繼承『五四』光榮傳統、追求民主與科學的目標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沒有民主和科學,就沒有社會主義,也就沒有現代化。」[12](2006年五四青年節溫家寶看望北師大學生講話) 溫家寶特別關注以民主為基礎的公平和正義,他指出:「解決民生問題還要讓人民生活得快樂和幸福。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在社會推進公平與正義。記者也許問,什麼叫快樂?我可以借用艾青詩人的一句話:『去問開化的大地,去問解凍的河流』。」(2007年)「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13]我們要「推進社會公平與正義,特別是讓正義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制度的首要價值。」[14] 不僅如此,同延安時期的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央主要領導人一樣,溫家寶也特別注意從西方民主傳統中直接汲取思想和智慧。他說:「我們願意實行開放政策,學習世界上一切先進的文明成果,結合我們自己的實際,走中國民主的道路。」[15]他曾談到:「我記得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有這樣一段話:人生而平等。由於人生而平等,他們都享有固有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有維護生命和自由的權利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16]他指出:「我們要建立的社會應該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一個讓每一個人在自由和平等的條件下得到全面發展的社會。這就是我為什麼很喜歡閱讀亞當·斯密的《道德情操論》的原因。」[17] 毋庸置疑,上述胡錦濤、溫家寶關於普世價值的重要論述,正是他們對於中共最根本、最正統、最正確的基本價值傳統的繼承與發展。 在這個重大問題上,尤應鄭重對待的是,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了普遍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的重要要求,[18]而這些理應為全體公民所享有的社會主義基本價值,正是舉世公認的普世價值。 在這方面,同樣值得高度重視的是,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思路,科學發展觀還反覆指出,雖然我國仍然存在著不同的社會階層,而且這種狀況還將長期延續下去,但我國各階層人民的根本利益卻是一致的。這就從根本上指出了現階段逐步實現普世價值的客觀根據,反駁了以「階級價值論」否認現階段實踐普世價值觀的可能性、並主張把普世價值的實現推遲到遙遠的共產主義的錯誤觀念,而這種錯誤觀念的要害就在於反對現階段實踐「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並對其真實主張秘而不宣。這是解放思想的一項重大成果,也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儘管它還需要更深入發展和完善。退一萬步說,即使一定要講「階級價值觀」,我們也應當說:只有普世價值觀及其實現才是最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的,而且民營企業家現在也已是「社會主義建設者」了。 由此可見,科學發展觀對於普世價值觀的肯定、發展和宣傳,事實上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綜上所述,普世價值觀正是改革開放的主要價值理想、價值指南、價值尺度、價值源泉和價值靈魂,普世價值觀及其逐步實現也正是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性質之所在。沒有普世價值觀,就沒有改革開放。沒有普世價值觀的豐富和發展,就沒有改革開放之深入。沒有普世價值觀的廣泛傳播和普遍認同,就不可能保障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也不可能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更不可能取得改革開放的最後勝利。這就使我們在亟需深化改革的今天,不能不對堅持和實踐普世價值觀予以高度的重視和關切。 總之,普世價值是立黨之本、建國之基、改革之源。堅持黨的領導、高舉五星紅旗、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首先就必須堅持和實踐普世價值觀。在當前已經帶有危機性質的新形勢下,我們尤應重溫建黨、建國時期的崇高價值理想,繼續廣泛深入地研究普世價值觀,旗幟鮮明地宣傳普世價值觀,積極努力地實踐普世價值觀,堅持不懈地克服落實普世價值觀的各種困難和障礙,恪盡職守,勇於開拓,共同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進行到底! -------------------------------------------------------------------------------- [1] 《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5頁。 [2] 《胡錦濤在澳大利亞聯邦議會發表重要演講》,新華網2003年10月24日。 [3] 胡錦濤:《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網2005年9月3日。 [4] 《胡錦濤發表新年賀詞:共同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人民日報》2008年1月1日。 [5] 國家主席胡錦濤、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福田康夫簽署:《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係的聯合聲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08年5月7日。 [6] 胡錦濤:《一如既往地切實推動人權事業發展》,《人民日報》2008年12月12日。 [7] 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暨總結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 2006年7月1 日,第1版。 [8] 《胡錦濤在美國耶魯大學發表重要演講》(2006年04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2006年4月22日 [9]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答記者問》,人民網2007年3月16日。 [10] 《溫家寶接受歐洲媒體採訪 縱論國內外政經大事》,中國新聞網2006年09月06日。 [11] 《溫家寶視察清華農大 與師生同唱團結就是力量》,中國新聞網2003年05月04日。 [12] 《溫家寶五四青年節看望北師大學生》,人民網2006年05月04日。 [13]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答中外記者問》,人民網2010年03月14日。 [14]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答記者問》,人民網2007年3月16日。 [15]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答記者問》,人民網2007年3月16日。 [16] 《溫家寶總理接受《華盛頓郵報》總編採訪(全文)》,外交部網站 2003年11月23日。 [17]《溫家寶總理接受英國《金融時報》專訪(全文)》,新華網2009年02月02日。 [18] 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網2007年10月15日。來源:共識網-作者賜稿 [文章來自共識網:http://new.21ccom.net/articles/zgyj/xzmj/article_2010081715919.html ]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飛盤奇門遁甲預測石建國預測不準案例
※美國建國史話 (9):法國和印第安之戰
※首個太空國家成立 目前Asgardia正在徵集國旗國徽和國歌
※建國後出土九大金縷玉衣之二:中山懷王、楚王
※儲建國:回歸亞洲,重開歷史 ——論福山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