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起源:陰陽五行——求是網

宇宙起源:陰陽五行 2009-02-26 02:18 最早的時候,干支僅用於曆法,即記錄歲月流行的象形符號。由於陰陽五行理論的應用,干支學說用陰陽五行說建立自己的體系來描述宇宙,陰陽五行憑藉干支使它在時空中的運動具象化、數據化。這裡涉及干支的產生與陰陽五行起源的時序問題。考古學術界認為:陰陽的產生時代至少應上推到商代以前的遠古時代,這可以在《周易》古經的八卦陰陽爻予以證實。另外,我們從《周易》古經文中發現,經文還未有五行概念的痕迹,倒是出現了象「先甲三日,後甲三日(「蠱」卦辭)」、「己日乃孚」(「革」卦辭)、「先庚三日,後庚三日」(「巽」九五爻辭)等天干記日現象,憑此印證了以干記日法產生年代較早。而天干地支結合成為曆法體系,如《黃帝內經·素問》所說:「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的年代可能又要往後推移。

一、一陰一陽之謂道

中國先哲對於宇宙生成的完整敘述,較早的文字可見於《周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後來的哲人都以這一理論為基礎加以闡釋發揮。朱熹是這樣解釋:「太極分開,只是兩個陰陽:陰氣流行則為陽,陽氣凝聚則為陰,消長進退,千變萬化,做出天地間無限事來……」中國先人的宇宙觀,並非像古希臘、羅馬神話及《聖經》所描述的「上帝創世紀」。《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淮南子·天文訓》解釋道:「道日規始於一,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太極是一種不可形狀的客觀存在,為先天之一「氣」,發動則陰陽生、天地立,繼而就有萬物的發生——中國先人的宇宙觀是道。

孔子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及老子「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說明了同樣的一個問題:萬物生成、歲月流行依乎自然,並不在神的力量。陰陽學說的創立源於中國先哲獨特的個性和洞察事物獨到的目光。黃壽祺說:「陰陽概念的形成,是古代人們通過對宇宙萬物矛盾現象的直接觀察得出的。……在古人心目中,天地、男女、晝夜、炎涼、上下、勝負……幾乎生活環境中的一切現象都體現著普遍的相互對立的矛盾。根據這種直覺的、樸素的觀察,前人把宇宙間變化萬端、紛紜複雜的事物分為陰、陽兩大類,用兩種符號表示:陰物為--,陽物為-……陰、陽爻象的形成,本於古人對自然萬物的直接觀察,象徵著廣泛的相互對立的種種事物、現象。」陰陽學說奠定中國人宇宙觀以及人生觀的基石,由此形成天人和諧統一的思想和積極、主動、樂觀人生態度,對社會和人的發展影響深遠。

陰陽學說闡明宇宙起源的同時,還具體論述陰陽特徵、陰陽關係及其運動法則。

一、陰陽應象:「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周易·繫辭》)。陰陽作為形而上之物,是現實世界的具體事物及其原理抽象概括而成。按邵雍的說法是「氣以造形,形以寓氣」,即萬物萬象由陰陽造就,萬物萬象蘊含陰陽之氣。諸如天地、晝夜、寒暑、炎涼、上下、盈虛、清濁、明暗、剛柔、動靜等對立的事物,「本乎陽者親上,本乎陰者親下」即大凡上升、活動、剛健、明亮、濕熱、雄性、開闢……皆蘊含陽氣;大凡下降、寧靜、柔順、黑暗、寒涼、雌性、閉闔……皆蘊含陰氣。「應」是「反映」之義,與《周易》中的「象」之、「則」之同理。「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陰陽、八卦原理就是先哲捕捉天地萬物及其運動變化規律擬物抽象而成,而抽象之發明之的最終目的是讓人類掌握開啟自然及生命法則的鑰匙。「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周易·繫辭》)。陰陽應象特徵告訴我們:陰陽並非無蹤無影之物,而是萬物萬象之中隨時隨地可見可親,掌握它的運動變化法則,遵從它的法則,就可揭開宇宙奧秘,獲取生命真諦。

二、陰陽運動變化:陰陽學說揭示宇宙的本質屬性——變。宇宙唯有變動不居、生生不已,才能成就繽紛萬物。而萬物之變則依賴於陰陽無窮更迭,「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據專家考證,殷代甲骨文「易」字字形象徵「日出」:上半部表示初出的太陽,中間弧線表示山或地平輪廓線,下半部三斜劈線表示太陽光,由此認為「日出」象徵陰陽變化。孔穎達在論證《周易》「易」的含義時說:「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自天地開闢,陰陽運行,寒暑迭來,日月更出,孚萌庶類,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續,莫非資變化之力、換代之功。然變化運行,在陰陽二氣,故聖人初畫八卦,設剛柔兩畫,象二氣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謂之為「易」,取變化之義」。

陰陽變化有這樣一些法則:

1.陰陽對立:陰陽對立就是分清界限區分其形質的表現。陰陽生而天地立,陰陽形質經緯分明、判然有別。「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周易·繫辭》),知曉陰陽對立原則,就能認識事物對立的兩面,細心區別並了解其不同特徵,以期獲得不同的功效和結果。如判別了惡,就知道何為之善;善惡分明,就知曉如何去損益。洞察了盛衰之機,就能做好進退之舉。所謂居安思危,就是察覺陰陽對立存在,而採取的智謀通變的處事謀略。

2.陰陽依存:陰陽學說認為萬物變化靠的是陰陽更迭推動,兩者不可缺或。陰陽形質判然有別、水火不容,然而它們並非孤立對峙。各自孤立,互為對峙就沒有變化,就是一片死寂的世界。所以《周易·說卦傳》說:「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又說「男女媾精,萬物化醇」。概要地說,萬物、生命存在於陰陽依存的平衡關係中,一旦陰陽失衡,生命就會出現病態,如果陰陽離決,生命也就終止了。被尚秉和認為《周易》的精髓,也就是陰陽和諧依存的道理:陽遇陰則通,陽臨陽則受阻。陽遇陰就是事物具備兩方面性質,就是「二」,是「二」就可以生「三」,就可以生萬物。而陽臨陽或陰遇陰依然是一種物質或一種性質,不分彼此也就無從變化演育。

3.陰陽消長:陰陽的對立、依存不是靜態的,而是處於活動變化狀態之中,在此消彼長、此進彼退的動態平衡中。陰陽消長的根源在於其不居的屬性:由於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就有日月升沉、春秋更替、花開花謝的變幻景觀;由於光陰飛逝、歲月無情,才有生老病死、喜怒哀樂的人間故事。陰陽消長的目的是陰陽平衡。

4.陰陽轉化:陰陽轉化是陰陽運動變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陰陽的運動變化不是單一的,而是相互更迭的。當陰氣從萌生、發展、壯大,再到盛極之時,盛極必衰,「陰極生陽」。終究導致陽氣發生。「坤」道氣盡,則轉入陰陽交合,以成「天地生生之德」,「否」卦否極泰來,先否後喜的道理也是一樣的。而十二辟卦更揭示了自然界「陰陽消息」:從「復」卦陰極則一陽初生開始,至「乾」卦六陽生,陽已極盛,「媾」卦則一陰滋生,到「坤」卦則六陰生,陰氣盛極,又轉為「復」卦……四季輪迴,寒暑更替,可謂形象而生動地得以體現。《滴天髓》原注作者說::「闔開往來皆是氣,而理行乎其間:行之始而進,進之極則為退之機,如三月之甲木是也;行之盛而退,退之極則為進之機,如九月之甲木是也。」陰陽轉化是陰陽動變的樞紐。陰陽學說認為:能把握這一關鍵,就能窺見宇宙運動的秘密,捕捉事物的先機。

二、萬物類分——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最早載於《尚書·洪範》,文中說:周武王滅殷後,拜訪大學者箕子,並以治天下大法求問。箕子列舉九項要則,第一項就是五行,即認識、遵從五行法則。箕子以上古治水史為案例:鯀以土堵絕水,致使五行混亂,最終歸於失敗。箕子又將五行詮釋為「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澗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據推《尚書》成書年代可能在戰國時期,而五行學說的發源及其成形過程,現今沒有更多的線索用以稽考。從《周易》經文推測,五行觀念的出現遲於陰陽觀念,而後來哲人越來越多的論述則使五行說成為宇宙起源學說的一部分,成為陰陽理論的延伸和深化。《黃帝內經·素問》說:「太虛廖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五運即五氣,即五行。又說:「寒暑燥濕風,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陰陽也,生長收化收藏下應之。」張介賓引用老子、邵雍、朱熹等人的論說,對五行論予以系統化解釋:「先天者太極之一氣,後天者兩儀之陰陽,陰陽分而天地立,是為體象之祖,而物之最大也。由兩儀而四象,由四象而五行。」「四象既分,五行以出,而為水火木金土。五行之中復有五行,陰根於陽,陽根於陰,陰陽相合,萬象乃生。本乎陽者親上,本乎陰者親下。在天為風雲雷雨,在地為河海山川,在方隅為東南西北,在氣候為春夏秋冬……」承啟太極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對宇宙的起源、萬物的生成予以具體而微地描述,這樣,中國古代哲學對宇宙萬物及其本質又進行了一次概括抽象地把握。

現在我們提出的問題是:上古先輩是否道破了宇宙間的奧秘?宇宙及生命起源問題在廿一世紀的人類仍未有確切的答案。科學界認為,運動於宇宙間的物質,百分之九十為不可見的「暗物質」,現今科學儀器根本無法測量、捕獲。而宇宙暗物質的運動,地球之外星體的運行以及地球自身的運動是否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影響,科學權威未敢輕易斷言。科學理論推測,天地間至少有三種力量同時作用於人體:一是星體的引力,二是大氣壓力,三是來自於地球本身的吸引力。前一種力與後兩種力的抵銷造就了地球的運動與平衡,也保持生命存活的基本平衡。而生命起源也由於這些力嗎?五行中的水、火是否就指來自太陽的光和大面積覆蓋於地球的海水?因為它們作用力演化構造生命的基因?按司馬遷的論述,五行的產生是古人觀測日月星體運行規律不斷推衍而成。《史記·天官書》說:「仰則觀象於天,俯則法類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但,是先有五行之說,再有水、火、木、金、土星的命名,還是先有五星之名,才形成五行之說呢?筆者認為前一解答可能性較大。《黃帝內經·靈樞》:「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總之,五行學說堅持主張五行是宇宙生命之源,是宇宙萬物存在的普遍法則,萬物萬象悉皆「應之」。這樣,回到開頭的問題,我們可以這樣表述,陰陽五行說是論述宇宙、生命起源問題諸多論斷中的一種。和諸多科學體系不同,陰陽五行說是一種形式系統,是一個符號化象徵體系,因為陰陽五行並非直接即指某物。

五行體系的形成以及五行象徵世界的構建,根源於中國先哲獨特的思維方式,它的合理成分將留給人類逐漸形成的高級文明去認定。

一、五行形質:

五行作為宇宙間五種不同性質的「氣」的象徵物,在其正常狀態下具備不同的特徵:

水氣:具有潛藏、流動、下降、寒冷等類似於水的特徵;

火氣:具有迅速、光明、上升、炎熱等類似於火的特徵;

木氣:具有舒長、暢達、發揮、溫和等類似於木的特徵;

金氣:具有剛勁、肅殺、收斂、清涼等類似於金的特徵;

土氣:具有順從、安靜、涵養、蒸化等類似於土的特徵。

按朱熹說:「五行質於地而氣行於天。」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五行之「行」,是行陰陽之氣。那麼五行中陰陽之氣運動的狀態,可以這樣來描述:

木氣流行:陰氣漸退陽氣漸進,萬物處於生髮狀態;

火氣流行:陽氣漸盛陽極陰生,萬物處於茂盛狀態;

金氣流行:陰氣漸進陽氣漸退,萬物處於凋敝狀態;

水氣流行:陰氣漸盛陰極陽生,萬物處於收藏狀態;

土氣流行:陰陽靜養、演化,萬物處於化育狀態。

由於陰陽的運動,才有五氣的流行,而五氣的催化作用,最終使天地萬物千姿百態。

從形質的區分,五行之氣還有這一分別:木、火輕浮,金、水、土沉重,而有的觀點則認為水火較為輕清。由此又引出五行次序的問題,古先哲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又說水為造化的本原,火為陽氣發生的根源,它們的次序必定在其它元素之先,有生就有木氣,有木氣的生,就有金氣的收。按這一五行生成論,那土氣是不是最後才出現呢,回答又是否定的,因為:五為全數之中,十是數的極至。「中者言土之不偏而總統乎四方,極者言物之歸宿而包藏乎萬有。」(張介賓),這樣,土氣成為布陳廣大,成為水、火、木、金依託的元素。 二、五行應象:按陰陽應象道器原理,五行也為萬物萬類之抽象物。五行運動生化萬物,所以水火木金土,體現在天象,為陰晴風雷雨,寒暑燥濕風;體現在方位有:東南西北中;體現在大地有:河海山川草木玉石;應之於人體有:腎心肝肺胃;應之於人情、人性有:喜怒思憂恐,仁義禮智信。「氣得中和,則天為至粹,地為至精,人為至德,飛為鸞鳳,走為麒麟,介為龜龍,草為芝蘭,木為松柏,石為金玉;氣得偏駁,則天有至眚,地有至幽,人有至戾,飛有鴟鳥,走有狼虎,介有虺蜴,草有毒吻,木為枳棘,石有礓礫……」張介賓的《類經圖翼》從五氣的中和與否,描述其體象結果大相徑庭。

陰陽五行「至廣至極,至微至精,隨氣而聚,觸幾而生」,而陰陽五行的形質就是天地萬物之形質,陰陽五行運動法則,也就是天地萬物的運動法則。隨著世代研究者的不斷模擬、概括、歸類符號化,從《黃帝內經》至邵雍的《梅花易數》以及無數後來者的充實、豐富,五行之「象數」的系統也確為囊括天地,包羅萬象。

以人為例,綜合前人的研究,將五行對人體有關方面的概括描述歸納如表:

五行

對應形象

項目

人體層

智慧

慾望

情感

骨骼

軀體

內臟

腎、膀胱

心、小腸

肝、膽

肺、大腸

脾、胃

生命狀態

思想

運動

情緒

呼吸、語言

睡眠、死亡

感覺器官

皮膚

感覺

聽覺

味覺

視覺

嗅覺

觸覺

體形趨向

修長

方正

肥大

認知類型

波動型

自激型

直線型

自省型

穩定型

性格類型

情感、直覺

情感

情感、思維

直覺、思維

思維

心理類型

感知

衝動

自尊

自娛

自律

性格趨向

機變

熱情

溫和

嚴肅

穩靜

行動趨向

多變

急烈

柔緩

剛決

遲拙

倫理特徵

顏色

味道

聲音

三、五行運動變化:

《三命通會》上說:「五行者,行乎天地之間而不窮者也,故謂之行。」「……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不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周易·繫辭》)五行學說認為,運動是五行基本法則,變是五行的普遍規律。五行動變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以其在時序的表現為例:五行運行在一年中有一年的主氣、強氣以及客氣、弱氣,一月一日一時一刻分都有主、強和客、弱之分。如某年、月、日、時、刻分以土金為主、強氣,那麼水、木、火氣則為客氣、弱氣。而這一格局又是隨時間推移而變化:在土、金氣為主、強的某年之中,這一主強格局並不恆定不變,因為某月可能氣勢最強,而次月則次強,而後來的月份里可能會出現主氣、強氣變為客氣、弱氣的情形。而該年中,水、木、火氣大部分時間處於弱態,但在某個月份,它們可能造就轉弱為強,反客為主的形勢。五行在時間單位的日、時、刻分的運動原理也是一樣,而在空間上的運動變化規則亦然。「五行無恆勝,四時無常位。時有短長,月有死生。」(《孫子兵法》),因此,五行動變是絕對,而動變的形態無絕對一定之理。這一原理告誡人們:唯有時時觀察、處處留意,才能窺見五行的蹤跡,才能法則它利用它。

四、五行生剋:五行運動的基本形式有相生、相剋兩種。五行相生關係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關係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金克木。這兩則關係原理,體現宇宙萬物生理機制:萬物有生育機理,沒有生育,就沒有盛衰、死亡,就無所謂宇宙自然;而有生就有限定、約束、抑制機制,否則宇宙自然萬物就亢盛有害,生命機制被破壞,最後導致生命體的消亡。誠如老子所說:「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黃帝內經》也闡明:「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譬若草木,木氣流行的春天,和風細雨催動生機,漸而茁壯。到了火氣流行之夏,木氣盡發,草木枝葉繁榮。繼而火氣興盛、草木繁花似錦,可其根部已有精氣衰竭之危。於是金氣發生抑制木氣:枝葉不秀,結胎育果,留下種子。繼而金氣盛極,枝葉凋敗,草木歸根復命,等待下一次生機……生命狀態就是五行運動循環不息的結果。

1.生克有利:五行生剋關係的具體情形是複雜微妙的,生克的目的是使五行平衡。生克有利,使宇宙萬物生育有度,關係和諧,秩序井然,生克有害的結果則反然。

水弱遇金生,水旺遇土克;

火弱遇木生,火旺遇水克;

木弱遇水生,木旺遇金克;

金弱遇土生,金旺遇火克;

土弱遇火生,土旺遇木克。

五行弱態即滿足受生的條件,如人體質虛弱需休養、補益、扶助;五行旺象即滿足受克制衡的條件,如人精神旺盛、鬥志昂揚,需迎接挑戰、磨練、拼搏幾番成就理想。

2.生克有害:

水生木:木旺水涸,水旺木浮

水克火:火旺水蒸,水旺火滅

火生土:土旺火晦,火旺土燥

火克金:金旺火虛,火旺金溶

木生火:火旺木焦,木旺火烈

木克土:土旺木損,木旺土虛

金生水:水旺金沉,金旺水濁

金克木:木旺金缺,金旺木折

土生金:金旺土虛,土旺金埋

土克水:水旺土危,土旺水亡

生克有害情況說明:相生必須有一個先決條件,即生的一方和受生的另一方必須具備可生和可受生的條件,否則,相生則導致雙方關係的不平衡。如水生木,必須具備水是旺態,可發泄,自損力量以有益於他人。但如果水氣太旺,木氣虛弱受生滿足後,卻仍補益不停,一則過剩,二則反害其身,所以「水旺木浮」;如果水氣有限,木氣則旺極,致使水氣生生不止,結果又是生生不及,生無所生,反害自身,所以以「木旺水涸」。相剋關係一樣必須具備可克和可受克的條件,不然隨時都可出現主次顛倒,主客反轉的狀況。

五行生剋還有些特殊的情況:如氣衰極不可益。「冬日之木,盤屈在地,欲土多以培養,恐水盛則亡形。金縱多,克伐無害,火重見,溫暖有功。歸根復命之時,木病安能輔助。」(《窮通寶鑒》)又如旺之極不克:旺極宜泄宜傷。如鯀禹治水,滔天大水,絕之則敗,順之則成。《滴天髓》有許多例證加之說明。總之,五行生剋運動,視乎生克雙方的能量條件及其雙方作用力是否合乎一定的尺度。有怎麼樣的生克運動就有怎麼樣的功效、結果,就有怎麼樣的宇宙景象。

3.五行依存:正如一張紙有兩面,萬物負陰抱陽,五行各元素之間,形質有別但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相為依存互不可分的。油作為液體是水的元素,但又潛藏火的元素,體現其水中有火的特徵;土可克水,形象的解釋是土可以掩埋水,同時土又可以儲蓄水,如湖泊、水庫之類,水依存於土以成其大,再展開而言,五行之中,沒有哪個元素可以不依靠土的。其它元素的依存法則都可類推。

五行學說的生克及其依存法則反映了宇宙萬物抗衡制約又相輔相承的對立統一關係。


推薦閱讀:

《知命》八字起源
分析何為八字,八字的鼻祖與起源
太極拳的起源(轉)
風水起源考
五行寄生十二宮的起源和演變2-1(命理學演變與土的寄生)(文/李守力)

TAG:宇宙 | 宇宙起源 | 起源 | 五行 | 陰陽 | 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