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艾灸治療不同的婦科病

正常女性隨著發育成熟均有生理性的白色、透明、無臭味的黏稠之陰道分泌物,其功能為潤濕陰道,防禦外來病邪的侵入。這些分泌物在女性的青春期、月經前後、排卵期或妊娠期會稍有所增加也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當陰道、宮頸或內生殖器發生病變時這些陰道分泌物會明顯增多,並且綿綿不斷,色、質和氣味均會有異常,同時伴全身或局部相關癥狀此既為「帶下病」。又稱「下白物」;「流穢物」;「沃」;「漏下赤白」;「瀝」;「赤瀝」;「白瀝」;「赤白瀝」;「下赤白」;「赤淫」;「赤白淫」。涉及現代醫學的陰道炎、子宮頸炎、盆腔炎、婦科腫瘤等多種疾病。是婦女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嚴重影響到女性的學習和生活,近年來其發病率有明顯上升趨勢。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有帶下一詞得記載。在《素問·骨空論》「任脈為病,女子帶下瘕聚」。中的「帶下」一詞為廣義的帶下病,泛指所有婦科病。而《神農本草經· 牡蠣》中記述的「女子帶下赤白」。中的「帶下」才是正真意義的狹義的帶下病。直到隋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脈證諸候-帶下候》中才明確提出「帶下病」的病名。並指出帶下病的病因「由勞傷氣血,損動沖脈任脈,致令其血與穢液相兼帶而下也」。

清著名婦科中醫經典著作《傅青主女科》認為,帶下病主要是帶脈受傷害,原因是脾氣虛弱,肝氣鬱積,濕氣侵入及熱氣急逼所引起,因而認為帶下病大多是濕症,是濕熱侵入胞宮、陰器,累及任脈和帶脈,使任脈失固,帶脈失約而導致婦女發病。由此得出帶下病的病位在任、帶二脈,與脾、腎二臟關係密切。脾為中州後天之本,喜燥惡濕。如因飲食不節,勞作失度,或思慮抑鬱致土衰木郁,水谷精微失於健運,停聚而成水濕之邪下流肝腎,浸及沖任致帶脈失其約束逐成本病。再者腎為先天之根,中寓命門相火,乃元氣之宅。凡因先天不足,腎氣素虛,或房勞多產傷及下元是陰液滑脫走失於下竅也可釀成帶下之候。艾灸治療帶下病主穴取帶脈、三陰交。

表現以帶下色白,淋漓不斷,面色萎黃少華,神疲肢冷,腹脹冷墜,納少便溏,唇舌淡紅苔白膩滑,脈緩而弱為主的脾虛之帶下治當健脾益氣,昇陽除濕,可加取脾俞、足三里、隱白;表現以白帶清冷,腰膝酸軟,少腹冷墜,溲清便溏,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遲;或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質淡紅少苔,脈細數為主的腎虛之帶下治宜滋陰益腎,培元固澀,可加取關元、腎俞、次髎。令患者取適宜體位並將所取穴位處充分暴露,術者右手如持筆寫字狀拿灸用艾條使艾條與局部皮膚成45°角,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穴位處,點燃的艾頭與皮膚的距離約一寸左右,以局部溫熱、泛紅但不致燙傷為度於每穴施艾條溫和灸15分鐘,每日一次,連續10次一療程。方中帶脈穴為足少陽與奇經八脈交會穴,該穴與督脈之命門穴橫向聯繫環腰一周,取之可益氣固攝,調理任督。

三陰交調理足三陰經,平肝瀉熱,健脾利濕,補腎強精。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的合穴、下合穴,又屬強壯穴之一,取之既有調理脾胃功能,又助於氣血的化生,還可增強體質,促進疾病康復。脾俞與足三里合用能健脾、振奮中陽,復其升清降濁運化水濕之功。隱白為足太陰脾經的井木穴,木氣通於肝,脾統血,肝藏血,脾又主肌肉四肢,故隱白穴具有補脾攝血、益氣之效。關元與腎俞配伍共同起到固腎培元,固澀止帶的效果。次髎理下焦,清散鬱熱,補益虛損。艾灸之法用於帶下病的治療方法簡單,效果滿意,易學易用,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便於推廣。

帶下病根據不同顏色和癥狀可分為白帶、黃帶、赤帶、青帶、黑帶及五色帶。臨床以白帶、黃帶及赤帶多見。如帶下色黃如膿,黏膩穢臭者為黃帶,在治療同時要注意忌服辛苦酸辣之品,以免熱灼陰液導致陰虛火旺。赤帶乃陰道內流出紅色而黏濁的分泌物,或有腥臭味者,發現赤帶時首先應作婦科、B超及活檢查明原因排除癌變。對於伴有重糜之宮頸炎者應積極治療,並定期組織普查,必要時作宮頸活檢排除宮頸癌。青帶可能為膿性分泌物;黑帶可能為少量陳舊性分泌物或生殖道惡性病灶的分泌物;帶下五色混雜,黏膩如膿狀,穢臭異常稱為五色帶。這三種帶下表現多見於生殖道癌症,尤其中老年婦女應特別引起警惕,應及時進行婦科檢查,必要時可作陰道分泌物塗片、細菌培養、B超、宮頸活檢或陰道鏡、CT等檢查以明確診斷、積極治療,如為惡性腫瘤,應儘早作手術和抗癌治療。另外平時積极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下腹部保暖,防止風冷之邪入侵,飲食有節制,免傷脾胃。注意個人衛生如經期禁止游泳,防止病菌上行感染;浴具分開;有腳癬者,腳布與洗會陰布分開;提倡淋浴,廁所改為蹲式等對於預防帶下病也很重要。

熱敏灸治療乳腺增生的方法:在膻中、天池、內關、肝俞、膈俞、豐隆、太沖等穴區,採用熱敏灸葯艾條,將其點燃,距離皮膚5厘米左右,當探及穴位熱敏化反應時,即在其上進行懸灸,每穴艾灸時間以上述熱敏化現象消失為度。每日1次,10日為1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每個療程間休息3~5天。

艾灸治療痛經盆腔炎的方法:在次髎、中極、子宮、三陰交等穴區,採用艾條,將其點燃,距離皮膚5厘米左右,當探及穴位熱敏化反應時,即在其上進行懸灸,每穴艾灸時間以上述熱敏化現象消失為度。每日1次,10日為1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每個療程間休息3~5天。

熱敏灸治療痛經的方法:在關元、中極、子宮等穴區,採用熱敏灸Ⅰ號艾條,將其點燃,距離皮膚5厘米左右,探及穴位熱敏化反應(常表現為透熱、擴熱、傳熱、局部不熱遠部熱、表面不熱深部熱),即在其上進行懸灸,每穴艾灸時間以上述熱敏化現象消失為度。每日1次,5日為1療程(從月經來潮前3天開始,連續治療5天),共治療3個月經周期。

不孕症的艾灸方法

不孕症的治療可以艾灸關元、神闕、中級、子宮、歸來、八髎穴和三陰交。只要堅持艾灸,治療婦科疾病或輸卵管疾病,應該會有很好的效果。

治療時,病人首先選取仰卧位,點燃艾條,在距離穴位約2公分的空中熏烤以局部皮膚有灼熱感為度。然後改俯卧位,同法灸治背面的八髎穴。每天進行一次。也可配艾灸器使用,比較安全方便

主穴:關元、神闕、子宮、三陰交

配穴:中級、歸來、八髎穴

穴位的選取,一般主穴每天使用。但配穴可每天輪換選取。

選擇治療時間:每日一次,每穴15-20分鐘

艾灸治療陰道炎

艾灸穴位:關元、中極、子宮、歸來、三陰交

每天一次,每穴15分鐘左右

帶下病中醫又稱「下白物」、「流穢物」等。涉及現代醫學的陰道炎、子宮頸炎、盆腔炎、婦科腫瘤等多種疾病,是婦女常見病、多發病之一。

艾灸治療帶下病,主穴取帶脈、三陰交。表現以帶下色白,淋漓不斷,面色萎黃少華,神疲肢冷,腹脹冷墜,納少便溏,唇舌淡紅苔白膩滑,脈緩而弱為主的脾虛之帶下,治當健脾益氣,昇陽除濕。可加取脾俞、足三里、隱白;

表現以白帶清冷,腰膝酸軟,少腹冷墜,溲清便溏,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遲或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質淡紅少苔,脈細數為主的腎虛之帶下,治宜滋陰益腎,培元固澀。可加取關元、腎俞、次髎。每穴施艾條溫和灸15分鐘,每日1次,連續10次1療程。


推薦閱讀:

中藥野菊花的功效 治療紅眼病
心臟病用豬膽汁泡綠豆治療癥狀消失
艾灸治療抑鬱症
中醫治療:皮膚癌
胃癌的經方治療 上

TAG:婦科 | 中醫 | 治療 | 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