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亡清興六十年42  中原悲歌

演講人:閻崇年

講師簡介: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創建第一個專業滿學研究機構: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北京滿學會,並主持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國際滿學研討會。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論文集有《滿學論集》、《燕史集》、《袁崇煥研究論集》、《燕步集》共四部;專著有《努爾哈赤傳》、《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主編學術叢刊《滿學研究》第一至六輯和《袁崇煥學術論文集》等十一部。先後發表滿學、清史論文二百五十餘篇。

內容簡介:明朝崇禎皇帝在位的十七年里,他的老對手皇太極不僅在王朝的遼東地區,發動過許多次大規模的進攻,甚至還先後五次突破了長城,直接進攻明朝的心臟--北京及其周邊地區,在曾經的中原大地上究竟上演過怎樣悲壯慘烈的一幕呢?

全文:

解說:明朝崇禎皇帝在位的17年里,他的老對手皇太極不僅在王朝的遼東地區,發動過許多次大規模的進攻,甚至還先後五次突破了長城,直接進攻明朝的心臟,北京及其周邊地區。皇太極的八旗大軍甚至還一度向南,佔領了山東的濟南。崇禎皇帝對於剛剛登上皇位不久,就發生的那一場北京保衛戰,應當是記憶猶新。在那一場戰爭中,明朝不僅損失了抗擊清軍的靈魂人物袁崇煥,而且北京城也險些陷落。但是就是在這樣慘痛的教訓面前,堂堂大明王朝為什麼卻被清軍一次又一次地突破長城,讓整個首都地區慘遭戰火蹂躪?而在皇太極對明朝中原的五次進軍中,為什麼卻沒有像後來的1644年那樣,直接定鼎北京?在曾經的中原大地上,究竟又上演過怎樣悲壯慘烈的一幕?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閻崇年,將與我們一同揭開皇太極五入中原之謎。

閻崇年:大家好,今天我講的題目是中原悲歌。這個在明亡清興的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幕。為什麼?皇太極時期,他同明朝總共打了八場大戰,在關外三場,在關內五場。關外第一場,就是寧錦之戰。結果,皇太極打敗了,我們講過。第二場是大凌河之戰,結果祖大壽投降,後來又跑到錦州。第三場,是松錦大戰。洪承疇統帥13萬大軍,結果全軍覆沒,洪承疇,祖大壽都投降了清朝。這是關外。

關內,先後有五次,皇太極的軍隊突破長城,進入中原。第一次,是天聰三年,崇禎二年,1629年,就是袁崇煥保衛北京那一戰,我們講過了。袁崇煥在這次戰爭當中,崇禎皇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袁崇煥平台落獄,第二年就被磔死於世。

第二次,就是皇太極率著軍隊,到了張家口一帶,他主要是打林丹汗,結果林丹汗西走青海,他撲了個空,為了解決軍隊給養,就突破長城,進到長城以里,進行騷擾搶掠,但這次規模不大。重要的是第三,第四,第五次。今天我就講這三次。

解說:皇太極前兩次進攻中原,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好處。而且離他實現定鼎北京,逐鹿中原的夢想還差得很遠。那麼皇太極隨後對明朝中原地區發起的進攻,會有什麼新的進展?已經有過失敗教訓的明朝崇禎皇帝,又怎麼會給皇太極以可乘之機呢?

閻崇年:下面講第一個題目,一,耀兵京畿。崇德元年,崇禎九年,1636年。皇太極派他的哥哥阿濟格,就是多爾袞的同胞哥哥,統帥清朝的軍隊,來進入中原。皇太極為什麼他要進兵中原呢?有一個道理,就是皇太極曾經打過一次大凌河之戰,我們講過,這次戰爭打得非常慘烈,先包圍大凌河城,最後大凌河城裡面是先吃馬肉,又吃人肉,最後是人吃人。這一仗皇太極打贏了,把大凌河城攻克了,把大凌河城的守將明錦州總兵祖大壽降服了。按理說得到勝利了,這場戰爭之後,皇太極很高興,召開最高軍事會議,各旗的旗主,未了,諸王討論下一步仗怎麼打。

他的一個弟弟叫阿濟格,就提出來,說仗不能這麼打,你花了這麼大的力氣,打了一個大凌河城,打完了你又不守,把城毀了,你得到了什麼呢?得到了城,空城一座,你還毀掉沒用,得到土地,你沒得土地,你又撤回瀋陽了,得到人口,降服了一萬多人,這一萬多人你還管他飯吃,當時後金鬧饑荒,自己都沒有飯吃,你還得養這批人,你殺了他們,你名聲不好,養著他們,你又沒有糧食,所以,阿濟格認為,你不要再打類似大凌河城這樣的戰爭了,名義上好聽,你把大凌河城攻克了,實際上沒有得到任何的實惠。阿濟格有一段話《清大宗實錄》做了記載,阿濟格說,部下士卒,及新附蒙古等,一無所獲,皆以為徒勞。就說滿洲的兵士,還有很多歸附的蒙古的官兵,所有的士卒一無所獲,什麼沒得到。簡單來說,沒有搶到東西,糧食,衣服,金銀,財寶,都沒得到。白白辛苦了好幾個月。露宿荒野,拚命廝殺,無所獲。怎麼辦?

經過軍事會議商量,最後皇太極決策,進兵中原,進行擄掠,滿足廣大官兵的財富的慾望。於是,就發動了第三次入塞的戰爭。

解說:一心為搶掠而來的八旗軍,雖然來勢洶洶,但是明朝的軍隊也不是吃白飯的。前兩次被清軍突破長城,威脅北京的慘痛教訓,還歷歷在目。況且如果誰把清軍放了進來,那崇禎皇帝一定不會饒過他。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的八旗軍怎麼突破堅固的長城防線?

閻崇年:這一次戰爭由阿濟格統帥,率著軍隊就進攻長城,長城明朝的守備很嚴密,但是有很多的疏漏,因為長城太長。八旗軍隊就找了幾個薄弱環節就打進來了。打進來之後,主要在經京畿地區,就北京附近地區,他沒有打北京,因為打過北京,知道北京城牆很高,護城河很寬,難以攻下。

他怎麼辦呢?就繞著北京城,從北往西,西南,南面,北京的東南,東面,東北,整個圍繞北京饒了一圈。繞這一圈,就是一個府一個府地打,一個城一個城地打,打到哪搶到哪,搶到哪打到哪。明朝的軍隊是很腐朽的,我舉個例子,比如說打到昌平,個昌平的守將開始還象徵性防一下,但是阿濟格是很聰明的,他先把俘虜的兩千人事先做了工作,就放回到昌平,讓他們做裡應外合,阿濟格軍隊打城的時候,打得很激烈,城上也守,結果這兩千人裡頭有人做內應,把城門打開,是外攻內應,就把城給打下來了。打下之後,總兵叫巢丕昌,堂堂總兵,沒有認真的地抵抗,剃髮投降,降了清朝。但是很多的下級的官員,還有一些百姓,在清朝軍隊進攻面前,表現的氣節,表示了不屈的精神。

比如說有一個人叫鹿善繼,這個人是進士出身,他因為種種原因,就退職還鄉了。這個人是定縣,今河北定州市人,八旗軍隊就打到他這個縣城了,他家是江村人,他從江村村裡就到城裡,和其他人一起來保衛定縣。定縣軍民堅持了七天七夜,寡不敵眾,城破了。城破了,鹿善繼就被俘了,殺之前,要把他衣服剝下來,因為八旗軍隊他們是一缺糧食二缺衣服,特別是家屬裡面缺衣服。要把他衣服扒下來搶走。鹿善繼說,天朝鹿太常衣,肯覆羯狗奴耶。我天朝大臣鹿太常的衣服,能給你們這些狗奴才穿嗎?要殺就殺,衣服不可脫。鹿善繼拒絕脫衣服,給八旗的官兵,八旗官兵非常憤怒,就拿刀砍他,把他砍死年62歲。

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做了一個評論,整個大明皇朝是日落西山,接近崩潰了。鹿善繼這種行為,是個什麼樣子呢?評論說,捧一簣以塞潰川,挽杯水以澆烈焰。你捧著這麼一桶土來堵塞決的河堤,你舀了這麼一杯水,來滅火,當然是不可能了。但是,鹿善繼這種精神卻反映了中華民族愛國的情懷。

解說:面對清朝八旗軍的進攻,我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普通民眾和下級官員們在奮起抵抗,在遼闊的中原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悲壯的歷史證據。但是在這慘烈的戰鬥中,我們卻很少看到大明王朝的高級官員。那麼,這些人究竟在做什麼呢?

閻崇年:那些高官怎麼樣?高官我講兩個例子。一個叫梁廷棟,做過兵部尚書,要殺袁崇煥這個奏疏,就是梁廷棟上的。後來崇禎皇帝對他不高興了,貶陳兵部侍郎,讓他帶領宣府,山西,大同,這三個鎮的兵,來堵御阿濟格的軍隊。這個梁廷棟是在阿濟格軍隊的後頭,你走我也走,你退我也退,追而不打。他心裡頭整天鬱悶,你是兵部尚書貶了官了,還不敢打,結果等到阿濟格退兵之後,他鬱悶而死。死了之後,皇帝追究責任要殺他,一查,他已經鬱悶地急死了。所以就沒有再追究。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兵部尚書張鳳翼。八旗軍隊打進來,他兵部尚書有責任,他帶兵同阿濟格軍隊抵抗。他也是帶了軍隊之後,在阿濟格軍隊的後面,你走我走,你停我停,就是不交火。他想了,他是兵部尚書,他前頭有例子,我們講過,北京保衛戰的時候,兵部尚書王恰先下獄死了,袁崇煥死了,他也沒有好的結果。他想,事情之後,他可能也要死。他不打仗,帶了兵天天幹什麼之天天吃大黃,天天吃大黃,仗剛結束,他死了。史書評論五個字,懼罪飲葯也,就是知道戴罪,害怕,天天吃要死的葯,這場仗剛結束,他也死了。就免得官場追究他責任殺頭。這樣不可以保持一個全屍嘛。

解說:到現在,已經三次被突破的長城守軍,應當會有了足夠的記性如果長城再被清軍突破,那麼崇禎皇帝怎麼會輕易地饒過這些守衛的官員?那麼面對已經加強了防守的明朝軍隊,清朝八旗軍這次的突破口,會選在哪裡呢?

閻崇年:二,高陽悲歌。崇德三年,崇禎十一年,1638年,皇太極又派他的弟弟多爾袞,還有他的侄子岳託,率領大軍第四次破牆入犯中原。這一次他是先打長城的牆子嶺,事先了解到,牆子嶺明朝有重軍把守,易守難功。於是他們就偵探,牆子嶺旁邊有兩個殘破的隘口,可以從那突破。於是清軍就架著人梯,在一個非常艱險的一個山路上,就突破了長城。突破長城,就從長城進來,這個時候,牆子嶺的守將總兵吳國俊,薊遼總督吳阿衡,還有一個監軍太監叫鄧希詔,他們在這兒守衛長城。八旗軍攻進來了,打到他們駐地了,這個時候,他們三位大員在做什麼呢?這個監軍太監鄧希詔過生日,總兵,薊遼總督,都給他拍馬屁,給他祝壽呢。喝酒,歌舞,喝得酩酊爛大醉。這個時候接到軍報,八旗軍隊包圍了。這個總兵吳國俊喝得醉醺醺的,帶了兵就出去應敵,打了幾個回合,就敗逃,被八旗兵給殺了。那個薊遼總督吳阿衡呢,也是做了一番掙扎,還是喝著酒呢,醉醺醺的,你怎麼打仗?一看不行,他就率一部分人敗逃了。後來崇禎皇帝火了,就把這個總督給殺了。還有那個太監,監軍太監,後來也沒好下場。就這樣八旗的軍隊就突破了長城,就進到北京城外了。

多爾袞率領八旗的軍隊,到了北京的北郊之後,怎麼辦?諸位,兵分八路,西路,沿著太行山的腳下往南,東路,沿著京杭大運河往南,中間1、2、3、4、5、6,6路,合起來八路,平推著往南走。一直推到濟南府,一千多里地。這八路我們不能都說了,我先說西路。沿著北京的西郊,昌平,延慶,房山,再往南,就到了現在保定地區,再往南,到了高陽,河北高陽。

這個時候,孫承宗他是高陽人,他已經在家養老了,過去我講過,孫承宗是大學士,天啟皇帝老師,兵部尚書兼薊遼督師,他在家裡頭養老,一聽說清朝的軍隊要打高陽縣城,他帶領家眷,從村裡到了縣城,和縣裡的軍民一起守衛高陽縣城。清朝的軍隊猛烈地攻城,他有火器,但是沒有一個姦細。戰鬥打得非常激烈,城攻破了。孫承宗清朝人是知道的,因為當年關寧錦防線,是孫承宗和袁崇煥建立的,所以對待孫承宗格外客氣,沒有殺他,良言相勸,讓他投降。孫承宗說,我天朝大臣,城亡與亡,死耳,無多言。我是大明朝的大臣,城存與存,城亡我與亡,共亡。死耳,死了也沒關係。孫承宗在城陷落以後,一看也不行了,自己被俘了,望闕叩頭。就望著北京皇宮叩頭。然後自縊而死,年七十有六。不僅如此,孫承宗的兒孫家眷,親王跟他在一塊兒,40多人,完全殉難了。唯獨有一個兒子在外地做官,沒有死,後來這個兒子給孫承宗整理這個集子傳世。

解說:西邊的這一路八旗軍已經攻佔了北京周邊的大片地區,但這似乎並非是八旗的主力部隊,多爾袞親自率領的那支東路部隊,他們到哪裡去了?此時此刻,又是怎樣一番情景呢?

閻崇年:多爾袞等等率著軍隊,沿著運河就往南打,直指德州。德州是山東的一個重鎮,當時明朝的官員認為,清軍必打德州。於是總兵等等,集中兵力來守衛和救援德州。多爾袞叫睿親王,聰明,多爾袞就沒有打德州,就繞過了德州,直接打濟南。濟南府城是很重要的城,城裡人就抵抗。但是還是寡不敵眾。多爾袞率領清軍就把濟南府府城給攻破了。攻破之後,城裡頭有巷戰,同清軍搏鬥。多爾袞就下令連進攻帶屠殺,殺了多少人?有的史書記載,城裡頭屍體13萬具,就是殺了13萬人,這個數字未必可靠,但是說明殺的人很多。這一仗不僅僅是殺了百姓,清軍總共俘虜和殺了一些什麼人呢?我們看一下。

《清太宗實錄》記載,所獲人畜計462303,光右翼軍隊擄掠的黃金4039兩,白銀977406兩,這光是右翼軍隊一面,左翼軍隊的數字沒有上報,就是沒有記錄下來,大體與此相仿。

解說:大明王朝首都附近地區,已經是第四次被清軍所洗劫,事情有再一再二再三,哪有再四的道理,更何況皇太極還要第五次大舉進攻中原。我們真的已經很難想像,已經吃了這麼多次虧的崇禎皇帝,怎麼可能讓皇太極再次得手呢?

解說:剛才說到,皇太極用幾乎完全相同的手段,接連進攻明朝中原地區,而且次次得手,我們已經很難想像,已經吃了這麼多次虧的崇禎皇帝,怎麼可能讓皇太極再得手一次呢?

閻崇年:三,高官被殺。崇德七年,即崇禎十五年,1642年,離明朝滅亡只有兩年。皇太極發動第五次入關擄掠。這一次皇太極派他弟弟阿巴泰率領軍隊,主要範圍還是在北京四圍的地區。因為這個地區比較富庶。先進工北京東郊地區,三河,寶坻,然後沿著運河再往南。因為運河兩岸是北京富庶的地區,一直到了臨清,臨清這一仗打得非常慘烈。城裡面堅持,後金軍隊就攻打。打下城之後,城裡頭還反抗,軍民反抗,就進行巷戰,巷戰是非常殘酷的。因為你臨清的官兵,你很多是手拿一個木棍,或者拿了長矛,你對後金的騎兵,你當然是個弱勢,但是還是英勇抵抗。我舉一個例子。天津一個參將,叫賀秉鉞,他父親死了,他扶著他父親的靈柩,回家發喪,路過臨清,正好被圍在城裡。這個賀秉鉞,就不顧他父親的棺柩了,和臨清的兵民一塊來抗清。最後矢盡彈絕,死在街巷裡面。

再舉一個例子,河間府的知府叫顏胤紹,他全家都參加保衛戰。最後還是寡不敵眾,城破了,他帶他手下人到官府里,然後縱火把衙門燒了,自己也自焚而死,就是我寧死不降。清軍打倒廩傾以後,又回過頭往北打,就到了濰縣,濰縣城也抵抗,除了官兵以外,還有城市的居民,上城守衛。這個時候,有一個原來擔任巡撫的叫張爾忠,年老有病,卧床不起,他讓他的手下的人,把他的床,病床抬著,抬到前線,抬到城上,他說用我卧床的軀體,來擋著清朝軍隊的箭頭,掩護其他的人,來射箭,來反抗。當然他的病體中了很多的箭,就死在病床上。

解說:清軍在京師附近地區,大肆進攻和搶掠的時候,我們似乎只是看到了各個地方在奮起抵抗皇太極的大規模入侵,在整個大明王朝的京畿地區,遭到如此慘重損失的危急時刻,明朝的主力部隊哪裡去了?他們都在幹什麼呢?

閻崇年:這時候明朝軍隊做什麼?正式的官兵做什麼?我剛才說守城,大學士周延儒,過去我們提到過,因為情況緊急,他帶兵在前線,要同清軍作戰,大學士,帶病作戰,天天喝酒,聽戲,打牌。不僅如此,而且每天往皇帝那奏報,今天打了勝仗了,消滅敵人多少,明天我又打勝仗了,消滅敵人多少。荒唐,史書怎麼記載這個周延儒呢?這麼說的,惟與幕下客飲酒娛樂,而日謄章奏捷。這是《明史·周延儒傳》說的,天天和他那些部下,門客喝酒,娛樂,還天天寫報告,我打了勝仗了,每天寫報告,每天報告戰果。無恥啊,無恥。後來崇禎皇帝發現了,賜他自盡。我說他死有餘辜,千刀萬剮都不為過。這一仗就是清軍第五次入塞,是個什麼結果呢?

清朝自己的報道說,與明軍作戰共三十九次,生擒明總兵五員,兵道五員,副將五員,參將八員,游擊四員,一共二十七員,全部處死。這一仗一共攻克了明朝3個府城,18個州城,67個縣城,一共88座城鎮。清軍擄掠的財務《清太宗實錄》自己做的記載說,計黃金12250兩,白銀2205277兩,珍珠4440兩,綢緞52230匹,緞衣,皮衣,13840領,貂皮等500多張,俘獲369260餘人,牲畜551040餘頭。總共俘獲人畜920300。皇太極派軍隊五入中原,特別是第三,第四,第五次入中原,這個對皇太極來說,擴大了政治影響,打擊了明朝的軍事實力,擄掠了大量財富。對明朝來說,特別是對中原百姓來說,是一場空前浩劫。這樣一來,就加深了中原官民的矛盾,加重了民眾的苦難,觸發了中原地區的民變,加速了明朝的滅亡。這一講就講到這兒,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天機泄露,一位老者減壽十年透露出十神旬空斷事訣!
近二十年港劇史 | 沸騰
TVB冠軍小花,被封十年來最美港姐,今只能跑龍套!
過了31歲,將有十年好運的人
二十年目睹詩壇之怪現狀

TAG:十年 | 亡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