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康德——永不過時的思想巨人

康德——永不過時的思想巨人

康德沒有出過遠門,思考的範圍卻橫跨宇宙。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這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氣勢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最後一章。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伊曼努埃爾-康德在家鄉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時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遺體放在那裡就像一個木乃伊。而且他的遺體也確實像一個木乃伊那樣被展覽:科尼斯堡的居民排著長隊瞻仰這個城市的最偉大的兒子。當時天氣寒冷,土地凍得無法挖掘,整整16天過去後康德的遺體才被下葬。

去世時的康德似乎僅僅是自己的一個影子,臨死前的若干年裡,他的身體和精神都極為衰弱,作為哲學家的康德也只剩下了一個影子,那時德國哲學界的風雲人物是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等人早,他們作為德國唯心主義的領軍人物譽滿天下。1799年,康德發表了生前最後一篇文章——論與費希特科學學之關係。在這篇封筆之作中,康德對費希特的科學哲學給予的評價是:一錢不值。這是康德作為哲學家的最後一句話,從此他就告別了哲學舞台-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死後的康德很快就從哲學的影子變成了人類思想天空里的一顆巨星,當代德國著名哲學家、現代存在主義哲學奠基人卡爾-雅斯貝斯(1883~1969)將康德與柏拉圖(約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和奧古斯汀(354-430)並列稱為3大永不休止的哲學奠基人。

康德是一個沒有傳奇故事的傳奇人物。傳說康德生活得十分有規律,以至於當地的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點半散步經過時來對錶,據說他在一成不變的散步中誕生了一個又一個思想火花。德國大詩人海涅說過:康德的生平履歷很難描寫,因為他既沒有生活過,也沒有經歷什麼。

探尋康德哲學的當代意義

康德哲學思想中的以下3個維度仍然是照亮當代人思維道路的燈塔。

1、正是康德的先驗哲學所蘊涵的哥白尼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眾所周知,按照黑格爾在《小邏輯》中的見解,康德以前的哲學乃是樸素的哲學,這種哲學蘊涵著以下3個理論預設:一是整個世界都是無條件地可以被認識的;2、人類的認識能力是沒有任何界限的;3、作為認識者和認識對象之間的媒介物——語言也是不成問題的,它並沒有給人類的認識活動造成任何障礙性的因素。從歷史上看,在康德之前,只有個別學者,尤其是休謨,以其深刻的懷疑精神把康德從傳統的形而上學的迷夢中驚醒過來。休謨思考問題的切入點是因果性,他從經驗主義的立場出發,把傳統形而上學所認定的、具有客觀必然性的因果性闡釋為主觀必然性,即人們在心理上形成的習慣,這就從根本上摧毀了奠基於因果性基礎之上的傳統形而上學大廈。事實上,休謨的懷疑主義危及上面提到的第2個理論預設。

康德的先驗哲學所包含的巨大創意在於:把對象區分為現象和物自體,提出先驗、經驗、超驗3個不同的概念,並進而闡明,作為對象,物自體是超驗的、不可知的,人們能夠認識的,不過是物自體向人們的感官顯現出來的現象;人的心靈不是像洛克所描述的那樣,是一塊白板,而是由先驗感性(時空)和先驗知性(12個範疇)組成的;知識是先驗的東西和經驗的東西相結合的產物,即現象;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度的,理性的自然傾向是運用知性範疇去認識超驗的物自體,結果就會陷入先驗辯證法,傳統的形而上學就在先驗辯證法中兜圈子。康德提出了知性為自然立法、理性為實踐立法的口號,強調理性的真正用武之地是實踐領域,是實現先驗的自由。康德的偉大貢獻是開拓出整個先驗的領域,證明先天綜合判斷是何以可能的,因果性作為先天知性範疇具有普遍必然性,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休謨問題。

在這個意義上,康德的哥白尼革命的實質是揭示出整個先驗領域,並證明全部哲學研究都是圍繞著這個領域而展開的。只要哲學還嚮往嚴格的思考,那麼先驗哲學就始終是它的基礎和核心的部分。正如胡塞爾所指出的:康德所開創的是一種新的先驗主觀主義,它轉變為德國唯心主義系統中的新形式。在當今西方學術界具有巨大影響的現象學也正是在康德的先驗唯心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實際上,當今任何一個真正的哲學學派都無法迴避先驗論問題,而當代中國哲學之所以對哲學理論的研究缺乏實質性的推進,因為它始終停留在經驗主義和心理主義的範圍內,把全部哲學的嚴格性得以奠基的先驗領域拒之門外。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說,康德的先驗哲學改變了整個人類的思維方式。

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早年主要從事自然科學的研究,並取得了重大成就,成為一位著名的科學家。1770年任哥尼斯堡大學教授,從此轉為研究哲學,他發表的就職論文《論感覺世界與理智世界之形式和原則》首次提出先驗唯心主義,經過12年的醞釀與構思,於1781年出版了《純粹理性批判》,這部著作標誌著康德的先驗哲學(批判哲學)的建立,後來他又出版了《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從而構成了完整的真善美的哲學體系。

《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的內容,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講科學知識何以能夠成立的問題;第2部分講批判舊形而上學家的獨斷論在形而上學問題上的錯誤。從表面看它們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問題,實際上都是為了說明人的主體性和人的自由。康德把世界劃分為現象與本體,認為現象是人們直接經驗到的,是經驗的對象,本體是人們經驗不到的,是非經驗的對象。知性認識的現象是有限範圍內的東西,得到的是自然科學知識,是受必然性支配的;理性要求把握無限的本體,這乃是人的信仰,是自由的。可見,限制現象範圍是為本體留地盤,限制知性範圍是為理性留地盤,限制知識為信仰留地盤,限制必然性為自由留地盤。從而說明實踐理性高於理論理性、本體高於現象、信仰高於知識、自由高於必然,這些思想貫穿於康德的3個批判之中。

第一章 未來形而上學

《純粹理性批判》第一、2版序文主要是講為什麼要提出建立未來形而上學的問題。

一、《純粹理性批判》是未來

形而上學導論

《純粹理性批判》一書,康德雖然經過12年的沉思,但是由於集中撰寫的時間很短,只有45個月,致使這部著作出版後顯露出許多缺點:全書過分冗長,內容晦澀難懂,概念前後矛盾等等。康德為使讀者能簡明和通俗地理解這部著作的基本內容和思想,同時也為了回答一些批評者,並同貝克萊主觀唯心主義劃清界限,所以在這部著作出版後的第2年即1783年,他又出版了《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而上學導論》(簡稱《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這部著作的書名就清楚地把《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的目的鮮明地標出來,即這部著作是他所嚮往的未來(科學)形而上學的一個導論。那麼,為什麼建立未來形而上學成為《純粹理性批判》的根本目的和任務?這部著作第一、二版的序文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康德指出:從古希臘哲學開始,特別是自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來,哲學家一直在探討與研究形而上學問題,但是經歷了2000多年,科學的形而上學至今還未建立起來,原因何在?其一,從形而上學本身性質來說,形而上學問題是超出經驗的限度,不受任何經驗所檢驗。形而上學是完全(和其它部門)孤立起來的一種理性的思辨學問。它高翔在經驗教導之上,在這種思辨學問里,理性其實是它自己的學生。這就造成這樣一種情況:似乎在形而上學領域裡,誰都可以發表一通意見。在別的科學上不敢說話的人,在形而上學問題上卻派頭十足地夸夸其談,大言不慚地妄加評論,這是因為在這裡他們的無知應該說同其它人的有知沒有顯著的區別。致使形而上學的研究領域成為永無止境的糾紛戰場。第一版序文一開頭便寫道:人類的理性有一種特殊的命運,就是在它的某種知識里為一些問題所苦惱,而這些問題既然是理性的本性所規定的,它就不能置之不理,可是這些問題又超出了它的一切能力的範圍,所以它又不能解答它們。從而理性陷入困境。

其2,在獨斷論的統治下,近代哲學錯誤地把現象與本體混淆起來。這裡主要是指唯理論哲學家(例如笛卡爾、斯賓諾沙、萊布尼茲等)。他們把只適用於現象世界的概念、範疇,擴大了它的作用範圍,去說明宇宙、本體。例如:他們用存在與不存在、有限與無限、原因與結果、實體與偶性等範疇,去說明和規定形而上學的研究對象:靈魂、世界、上帝,便提出這些命題:上帝是存在還是不存在的,靈魂是否一個實體,世界是有限還是無限,如此等等。康德認為,唯理論者這種作法,不僅不合法,而且也是獨斷專橫。所以獨斷主義乃是沒有事先批判過它自己的各種能力的純粹理性的獨斷進程。康德稱獨斷論為專制主義。另一方面,與唯理論者的獨斷論相反,懷疑論從經驗論出發,認為世界真實的就是人所知覺到的東西,因為它能為經驗所證明,對於那種人們感覺不到的,不能為經驗所證明的所謂本體、整體,是無法過問的,所謂普遍必然知識是不存在的。康德指出:這也是一種武斷。他稱懷疑主義為無政府主義。懷疑主義,像游牧民族,由於藐視一切生活的安定,就不時所所有的文明社會破壞掉。所以,在反對獨斷主義時,我們必不能讓假借通俗化的名義縱容亂說一通的膚淺行為,也不能縱容把一切形而上學迅速處理掉的懷疑主義。

由於上述的原因,致使形而上學的研究一籌莫展,原地踏步不前。形而上學這位曾號稱一切科學的女王,現在卻為人所鄙視,成為一個孤苦零丁、流離失所的婦人。形而上學的聲譽一落千丈,威風掃地。對此,康德在《導論》中作了如此描述:儘管在舊的大學的學科設置中仍然保留著形而上學的影子,儘管科學院還不時頒發獎金,誘使人們寫這方面的論文。但是形而上學已經不再列為嚴正的學術之一了,而任何人自己都可以下這樣的判斷,即一個有學問的人,當人們想要稱他為偉大的形而上學時,他用怎樣的心情去接受這樣一個雖然出於善意、但是不受任何人羨慕的榮譽。

2、嚮往未來形而上學是人類理性的自然意向

在形而上學走向衰落的時刻,有人主張乾脆取消形而上學。康德反對這種看法,認為這是一種因噎廢食的辦法,是不能採取的。世界上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有形而上學,形而上學是取消不了的,期望認識宇宙整體,要求把握絕對、無限的東西,是出於人的理性需要,是人類理性的自然傾向,否則人生就失去了寄託。形而上學,作為理性的一種自然趨向來說,是實在的,不過,要做一次根本性的改革,或者甚至另起爐灶。

這個辦法與途徑主要是通過對理性本身的批判,要求從認識論的角度考察一下人類的理性能力究竟有多大,它的範圍是什麼,人的理性能力能不能認識和達到無限整體、本體。這就是康德說的理性批判,我所說的批判不是指對書籍和思想體系的批判說的,而指那種在批判之後就可以不依靠任何經驗而獨立去求得一切知識的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因此,這種批判將決定一般的形而上學的可能或不可能,而且確定它的各種來源、範圍與限度。康德考察的結果,認為人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超越現象去認識和把握本體。康德在這部著作中,前半部詳細論證了感性知識和知性知識何以能夠成立的問題,認為知識成立必須有兩個條件:來自經驗的質料和來自先天的形式。康德強調的實際上是形式條件,強調先天直觀形式和先天範疇是形成數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的前提條件,強調人的認識的主體性、人的自我在知識得以成立的決定作用。康德花如此多的篇幅講科學知識成立的問題,是為了說明沒有關於本體的知識,知識只限於現象界,這就劃清了知性與理性、科學知識與形而上學的界限。康德所以能夠這樣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從休謨的懷疑論得到啟發,使他從獨斷論的迷夢中驚醒過來。他說我坦率地承認,就是休謨的提示在多年以前首先打破了我教條主義的迷夢。自從有形而上學以來,對於這一科學的命運來說,它所遭受的沒有什麼能比休謨所給予的打擊更為致命。休謨並沒有給這一類知識帶來什麼光明,不過他卻打出來一顆火星,……從這個火星是能得出光明來的。的確,休謨打出來的火星,使康德在思想上閃出一道光明,這道光明使他清楚地看到不能用有限的知性的概念(範疇)說明無限本體。知性的概念(範疇)用到有限的經驗上,用到具體科學上是合理和合法的;但是如果把這些概念、範疇運用到超感性的無限本體上去,即運用到上帝、世界、靈魂上去,卻是不合理和不合法的。

第2章 知識論

《純粹理性批判》的導言,主要講兩個問題:科學知識成立的條件;科學知識是先天綜合判斷。

一、科學知識成立的條件

康德指出,科學知識成立具備兩個條件:經驗內容和先天形式。關於知識的經驗內容,導言的第一句話就提出關於知識從何開始的問題:我們的一切知識都從經驗開始,這是不能置疑的。因此,在時間的次序中,在經驗之先,我們沒有知識。不過我們要注意康德說的經驗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感性經驗,即感性材料與表象;2是指經過感性與知性的先天形式加工整理而得到的知識。在這裡,凡是現象界的知識都可稱為經驗。康德上述所謂知識從經驗開始,顯然是指經驗的第一種含義。那麼感性經驗又是從何而來?康德認為來自感官的對象,由於感官的對象刺激我們的感官,產生了表象,激起我們的知性活動起來,把這些表象加以比較、結合和分離,形成對象的知識,即科學知識。康德這裡說的對象是指我們之外的客觀存在,在《未來形而上學導論》中稱為物本身(物自身)、物體。他說:物本身是什麼樣子,雖然我們一點也不知道,只知道他們的現象,但無論如何,我承認在我們之外有物體存在,由於它們的影響作用於我們的感性而得到的表象使我們知道它們,我們把這些東西稱之為物體它意味著實在的對象的存在。這是康德認識論中的唯物主義因素,它與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區別開來。列寧說:當康德承認我們之外有某種東西、某種自在之物同我們表象相符合時,他是唯物主義者。不過我們還需要指出,康德在使用對象一詞時,除了上述一種意義外,有些地方又是指經過我們感性和知性的先天形式整理綜合形成的經驗,又稱為經驗對象。這是我們學習《純粹理性批判》一書時要加以注意的。

關於知識的先天形式。康德把自己的哲學稱為先驗唯心主義,它的根本特徵就在於強調先天形式在形成科學知識的決定作用和特殊意義。他指出:凡一切知識不和對象有關而和人們知道對象的方式有關,而這方式又是限於驗前(aprior,一般譯為先天。——引者注)有其可能的,這種知識我稱為先驗的知識,這種概念的體系可稱為先驗哲學。所以,先天(aprior)一詞在康德哲學中佔有重要地位。

康德指出:離開經驗內容,科學知識不能成立,但光有經驗內容還不形成科學知識,因為經驗告訴我們的是事物如此,而不是事物必然如此,不是如彼,即經驗沒有給我們以真正普遍必然性。科學知識一定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知識,否則不是科學知識,由此康德提出科學知識成立的形式條件。他認為,形式是先天的。那麼,什麼是先天(aprior)?康德認為有兩種先天,一種是相對先天,這種知識雖然不是直接來自經驗,但不能完全獨立於經驗,不能絕對脫離經驗,只是相對地獨立於經驗。例如一個人挖他房屋的地基,他會先天地知道這房屋要倒塌,無須等到房屋實際塌下來的經驗,這就是相對先天的知識。另一種是絕對先天,這種知識是絕對不依賴任何經驗的,沒有任何經驗性的東西摻雜於其中。這種絕對先天康德又稱為純粹。康德說的知識的先天條件是指絕對先天。從經驗得來的知識,只能在一定場合、範圍和時間內有效,而超出一定範圍和時間就失效,只有先天知識才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有效性。所以先天形式成為科學知識成立的前提條件。可見必然性與嚴格的普遍性乃是驗前知識的可靠記號。綜上所述,科學知識我們可以用簡要式子來表述:科學知識=經驗內容(質料)+普通必然性(形式)。

2、先天綜合判斷

任何科學知識都是以邏輯判斷形式出現的,但是並不是一切邏輯判斷都是科學知識。那麼,什麼判斷才是科學知識?康德認為,既不是分析判斷,也不是綜合判斷,而是先天綜合判斷。根據邏輯判斷中的主詞(主項)和賓詞(謂項)的關係,判斷可分為分析判斷和綜合判斷。分析判斷是主詞包含了賓詞,即賓詞包含在主詞之中。例如:物體是有廣延的。這是分析判斷,因為作為賓詞廣延包含在主詞物體之中。綜合判斷是主詞不包含賓詞,即賓詞不包含在主詞之中。例如:物體是有重量的。這是綜合判斷,因為作為賓詞重量不包含在主詞物體之中。分析判斷由於賓詞包含在主詞之中,賓詞的內容無需藉助於經驗,只按照形式邏輯的同一律就可以從主詞中直接分析和陳述出來,所以分析判斷具有普遍必然性,但它不能給知識增加任何新的內容,故又稱重言式判斷。綜合判斷因為主詞不包含賓詞,主詞與賓詞之間沒有同一性,只能藉助經驗才能使主詞與賓詞結合起來;它是通過經驗而得到的判斷,不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有效性,但它增加和擴充了知識的內容,所以它是一種擴充判斷。

康德認為,無論分析判斷還是綜合判斷都不是科學知識,因為科學知識既要有經驗成分又要有先天成分,是感覺經驗和先天形式相結合的產物。科學知識的判斷,既需要增加和擴充新的內容,又要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有效性,即既是綜合,又是先天,這就是先天綜合判斷。

康德指出:在理性的一切理論的科學中都包含有驗前綜合判斷作為原理。首先,數學知識既有普遍必然性,同時又藉助於經驗直觀獲得的,因此它既是先天的又是綜合的判斷。例如,算術中7+5=12的命題,是放之4海而皆準的命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但是12這個數又不可能從7+5的概念中分析出來,而是要通過直觀,比方藉助於5個指頭或5個點的幫助一個一個地從5加到7這個數上去,從而得出12這個數。再如,幾何學中,直線是兩點之間最短的線命題,一方面它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題,所以是先天的;同時主詞直是一種質,賓詞短是一種量,不可能從主詞直中分析出來,它必須藉助感性直觀進行綜合才有可能,因此它又是綜合的。

其次,自然科學(物理學)知識也是一種先天綜合判斷。例如物質是不滅的命題,既不是從經驗歸納得來的,而是通過知性範疇綜合整理感覺經驗的產物,它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有效性,因此這命題是先天的。同時,它又是綜合的,因為主詞物質與賓詞不滅之間沒有同一性,即物質主詞不包含不滅賓詞。所以自然科學(物理學)含有驗前綜合判斷為其原理。

再次,關於形而上學的判斷是否是先天綜合判斷問題。他指出:形而上學,雖然我們一向認為在它的一切努力中是失敗的,但是由於人類理性的本性,它仍然是完全不可少的一門學問,而且應該是包含有驗前綜合的知識的。這裡說的形而上學是指康德以前的哲學家把哲學看作同自然科學一樣,是關於現象界一門科學知識,尋求知識的先決條件,因此這種形而上學命題,同樣既是先天的又是綜合的。例如上帝是存在的命題,不是從經驗得來的,是普遍有效的命題,因此是先天的;同時又是綜合的,因為主詞上帝概念不包含賓詞存在,從上帝概念分析不出存在,因此這個命題又增加了新的內容。又如靈魂是不滅的、世界是有開端的等等,也是如此。這樣一來,形而上學至少在其意圖上,是完全為驗前綜合命題所組成的。但是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上面談的形而上學是當作現象界的知識的一門科學來說的,又稱為舊形而上學,而對於超經驗的本體意義上的形而上學,先天綜合判斷則是完全無效的。獨斷論者笛卡爾等人的錯誤就在於,把只適用於現象界的概念、範疇用到超經驗的本體上去。

康德認為事實已證明了一切科學知識都是先天綜合判斷,現在的問題是:科學知識的先天綜合判斷是怎樣成為可能的,由此需要回答下列4個問題:

第1,純數學的先天綜合判斷是怎樣成為可能的?這是先驗感性論要回答的問題。

第2,純自然科學的先天綜合判斷是怎樣成為可能的?這是先驗分析論要回答的問題。

第3,形而上學作為人的一種自然意向是怎樣成為可能的?這是先驗辯證論要回答的問題。實際上這部分是批判獨斷論者在形而上學問題上的錯誤。

第4,作為科學的形而上學是怎樣成為可能的?這是《純粹理性批判》全書要回答的問題,但實際上康德只是完成了科學形而上學的導論。

第3章 時空論

先驗感性論主要是回答純數學知識是如何可能的問題,其重點在於說明感性知識(數學知識)成立的先天條件。康德認為空間與時間是感性認識的先天直觀形式,因此先驗感性論也就是時空論。

一、數學的先天綜合判斷成立的條件

康德認為,形成感性知識,首先要有外面的對象刺激於我們的感官引起感覺。他說:通過我們受到對象的刺激這個方式而接受表象的這個能力即感受性(Regeptivit?t),稱為感性(Sinnlichkeit)。就我們人類來說,最後必和感性有關係,因為對象不能在任何別的方式上向我們被給予出來。通過感覺與對象發生關係所獲得的東西稱為質料(Materie)。這是形成感性知識的首先一個條件。但光有感覺經驗(質料)還不能形成感性知識,還需要具備形成條件。他指出,對雜多的質料放在一定關係上加以整理的東西,稱為形式(Form)。這種形式是先天形式或純粹直觀,只有把感性質料同純粹(先天)直觀形式結合起來,才能形成感性知識。

康德把直觀分為兩種:經驗直觀和純粹直觀。經驗直觀是指我們的主體通過感官與對象發生關係的活動。經驗直觀給我們提供的東西,總是具有偶然性,從經驗的直觀里是得不到數學中具有普遍性與必然性的命題,得不到先天綜合判斷。與此不同,純粹直觀是先天地存在於我們心靈之中。例如一種物體,我們抽掉它屬於感覺的東西(不可入性、硬度、顏色等等)留下來即廣延與形狀。這些東西是屬於純粹直觀的,即令沒有感官的、感覺的任何現實對象。這純粹直觀也作為感性的一種單純形式驗前地存在於心靈裡面。這種純粹(先天)形式就是空間與時間。

對於康德說的感性先天直觀形式——空間與時間先天地存在於我們心靈裡面這句話,後來哲學家有兩種不同的解釋:邏輯學上的解釋和心理學上的解釋。前一種解釋認為,康德說存在於心靈之中的形式——空間與時間是感性認識的對象成立的前提條件,它不是指空間與時間這種先天形式在時間上先於認識,即主張邏輯在先論。持這種看法的我們可以舉出兩位代表人物:加拿大哲學家約翰-華特生(J.Watson)和英國哲學家史退斯(W-T-Stace)。華特生在《康德哲學講解》一書中寫道:對於空間的真正解釋乃是,所知道的外部對象是隨著它的被表現為在空間裡面而開始存在的;除非預先假定有屬於空間的確定,就不能有任何外部的對象,因此康德就從空間的邏輯在先來說,空間是先天地存在於心靈裡面的。史退斯在《黑格爾哲學》一書中指出:當康德說空間與時間的觀念是先於一切經驗的時候,當然他的意思並不是指我們生下來就具有一種現成的空間與時間的觀念。沒有人會設想關於空間與時間的觀念在時間的次序上先於經驗,康德更不是如此。它們僅僅是在邏輯次序上先於經驗的,因為它是經驗的邏輯條件。

後一種解釋,是主張空間與時間這種先天形式時間在先論。持這種觀點的我們也可舉出兩位代表人物:英國哲學家康浦-斯密(N-KimpSmith)和法國哲學家威伯爾(Weber)。康浦-斯密認為:邏輯在先的觀點,曲解了康德在此處所講的意思,其實,康德在這裡以極其明顯的方式斷言,空間的表象在時間上是先於外界經驗的,即空間不是從經驗而來的。正確觀點要從空間觀念來源上作心理學上的解釋。威伯爾在《哲學史》中解釋康德的時空時寫道:初生嬰兒雖無確切的距離的意念,但他可以先驗地知道這個東西在他之前,在他之旁,或在他之外,嬰兒就有前後左右的觀念,否則他的知覺就會變成混亂一堆。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康德的這句話?我們認為,如果從時空觀念的來源來說,把時空看作是先天地存在於人的心靈裡面,當然是錯誤的。事實已證明,人的時空觀念不是人生下來先天具有的,而是後天實踐中形成的。但是我們認為,康德說的時空先天形式,主要是從人的認識主體與認識對象的關係來說的,其意思無非是為了說明,當人們進行認識的時候,主體必須具備有時空觀念,否則認識活動就不會發生,更談不上感性認識。所以康德說的時空先天地存在於人們心靈之中,不是指時間的先後,而是指時空觀念與認識對象的邏輯關係。就是說,空間與時間是認識活動、感性認識對象之所以成立的前提條件。

2、空間的形而上學闡明與先驗闡明

空間與時間是什麼?這是關於空間與時間的性質問題,康德稱為空間與時間的形而上學闡明。所謂闡明(拉丁語expositio),我是指使屬於一個概念的東西有一清楚的(雖然不一定窮盡)表象。當闡明含有把概念展示為驗前所予的東西時,它就是形而上學的闡明。形而上學的闡明是從本體論上論證時空的性質,先驗的闡明是從應用上論證時空的性質。鄭昕教授在《康德學述》一書中稱前者為體,後者為用。

先介紹空間概念的形而上學闡明。共分4點:

第1,空間不是一個從外部經驗得來的經驗性的概念。因為如果把某些感覺和外部東西發生關係,而且使這些感覺表現為外邊的東西,那就必須先假定有空間的表象,因此空間的表象不是從外部經驗出現種種關係得來的。相反,只有通過空間的表象,外部經驗本身才成為可能。

第2,空間是一個必然的、先天表象。我們可以設想沒有經驗對象而有空間,但不能設想有對象而沒有空間,即離開了空間就沒有對象,因此我們必須把空間看作是現象的可能性條件,而不能把它當作依存於現象的一種規定。

第3,空間不是從事物關係推論得出的概念,而是一個純粹直觀。所謂概念是從各個部分中抽象出來的,但空間是獨一無二的,沒有部分,空間的本質是一,所謂多種空間完全是人為的結果。其次,空間是直觀的,是認識主體與對象直接發生關係,而且是先驗的直觀。例如一個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大於其第三邊,這絕不能從線和三角形的一般概念得來,而只能從先天直觀得來。

第4,空間表現為一個無限的量。空間概念能被思想為包含著無數的表象於其自身之內,因為空間是無限的,平常我們說這部分或那部分的空間,只不過是對無限的唯一空間作人為的劃分、限制的結果。

空間概念的先驗闡明,是指空間概念作為一條原理,據此原理其它驗前綜合知識的可能性才能得到理解。空間的先驗闡明,其目的是為了把空間這種先天直觀形式運用到幾何學上,說明幾何學的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幾何學命題之所以既是綜合的,又是普遍必然有效的,是因為有空間先天直觀形式。例如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是絕對必然和普遍有效的,這是因為它不是從經驗概括出來的,而是以空間先天直觀形式為前提條件的。

3、時間的形而上學闡明和先驗闡明

時間的形而上學闡明與空間的形而上學闡明大體相同。

第1,時間不是從經驗得來的概念。康德認為,如果我們不是先假定先天地具有時間的表象,先天地已處在並存和相繼的基礎上,那麼我們知覺中永遠不會有並存與相繼狀態出現。只有在時間這個預先假定上,我們才能想像到若干事物存在於同一個時候(同時),或者存在於不同的時候(前後相繼)。

第2,時間是一個必然的、先天的表象。我們可以設想時間中的空無現象,但不能設想有現象而沒有時間。這就是說,現象可以全部消失,而時間本身卻不能除掉。

第3,時間不是概念,而是先天直觀形式。時間只有一個,不同的時間只是同一時間的各個部分,概念則是由許多部分組成的。時間是主體認識與對象直接發生關係,概念則是主體認識與對象間接發生關係。

第4,時間是無限的。時間是無限的唯一的整體。任何一個有確定量的時間之成為可能,只是把作為其基礎的那唯一的時間加以限制所致。

時間概念的先驗闡明,其目的是為了說明時間是算術的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的前提條件。就是說,只有運用時間先天形式同感性認識對象直接發生關係時,算術的命題才成為普遍有效性。算術的命題與原理,不能從經驗得來,因為經驗既不能給予嚴格的普遍性,也不能給予必然的確實性。我們只能說,人們的共同經驗告訴我們是這樣,而不是必須是這樣。

康德指出:時間是內感官形式,即我們內部狀態的直觀形式,它不是外部現象的一種規定,因此它與形狀、位置無關,而是與我們內部狀態的各種表象有關,因此我們用一條無限進展的線來表目前間的連續性。時間不僅是內感官的直接條件,而且也是外感官的間接條件,因為外部的東西作為一種表象,必然在人們心中出現,表現為時間的形式。由此可見,時間是一切表現(包括內部狀態與外部狀態)的先天直觀形式條件,而空間只是外部表現的先天直觀形式條件,凡在空間中的東西,一定在時間中。從這個意義上說,時間概念及其作用比空間概念更為寬泛。

第4章 範疇論

先驗分析論是講知性知識(自然科學知識)成立的先天形式條件問題。先驗分析論分為概念分析論和原理分析論。概念分析論相當於形式邏輯的概念,主要是講知性純概念(範疇)。範疇從何而來,有哪些純概念(範疇)?

1、先驗邏輯與形式邏輯的區別

按《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的體系,先驗分析論屬於先驗邏輯。康德分析了先驗邏輯與形式邏輯不同的基本特徵。

康德指出:普通邏輯分為形式邏輯和應用邏輯。形式邏輯有兩個特點:第一,它只管思維形式,不管思維內容。它抽掉了知性知識的一切內容,抽掉了對象中的一切差別,其所處理的無非是思維的純然形式。就是說,只要按照形式邏輯規則進行(例如判斷具備主詞與賓詞,推論具備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那麼這種判斷、推論就是正確的。第2,它與經驗的原理無涉,而且也不從心理學假借任何東西,不講心理學的內容,它是一種經過證明的學說體系,其中一切都是完全先天地確實的。康德認為,以上兩點我們在研究普通邏輯時必須牢記在心。

康德指出,先驗邏輯與形式邏輯不同:首無,先驗邏輯是一種我們在其裡面不抽掉知識的全部內容的邏輯。這種邏輯所包含的是關於對象的純粹思維的規則,它要排除的只是有經驗內容的那些知識。先驗邏輯就是確定知性知識的起源、範圍與客觀有效性的科學。從康德這些解釋中,我們可以看出,先驗邏輯雖然同形式邏輯一樣,也討論思維形式,但它與形式邏輯不同,它不是完全抽掉知識的一切內容,而只是抽掉具體的經驗內容,因為具體經驗內容是具體科學的事情。從這個意義上說,先驗邏輯是要管內容的。

其次,先驗邏輯與普通的形式邏輯一樣都分成兩部分:分析論和辯證論,但其實質與內容卻是不同的。普通邏輯的分析論是講判斷與推論的形式上有效性,而不管內容是否真實,大前提可以安全是假的,但它仍可根據大前提推出結論。先驗邏輯的分析論則是要說明知性純概念(範疇)是知性知識之所以成立有前提條件。普通邏輯的辯證論是形式邏輯規則的濫用。形式邏輯本來只講形式上有效性,不管客觀內容有效性,但如果把形式上的有效性,擴充到內容的有效性,等同於客觀的真理性,這就叫形式邏輯的濫用。這樣一來,就把普通邏輯錯用了。當普通邏輯像這樣作為一種工具時,它就稱為辯證術(Dialektik)。與此不同,先驗邏輯的辯證論,主要是講當我們把純概念、範疇運用到超經驗的本體上(上帝、世界、靈魂)去時,是不合法的,但它不是濫用,這是人的理性要求,出於人的本性,其結果便產生了幻象。因此,使用辯證術這個名稱時,在先驗邏輯中就另有用法,即作為辯證的幻象之一種批判歸入邏輯。先驗辯證論是作為知性和理性在其超經驗的使用上的一種批判,為的是要暴露那些毫無根據的主張的虛偽荒誕性,來防禦知性以免受騙於詭辯的幻象。

2、發現知性範疇的線索

康德指出:概念分析論要回答的問題是:第一,要探索知性概念(範疇)的種類及其由來;第2,要分析知性概念(範疇)的用途,即分析知性概念應用到感性對象上去,成為客觀有效性。前者稱為知性範疇的形而上學演繹,後者稱為知性範疇的先驗演繹。

範疇的形而上學演繹,實際上是從思維功能來考察知性有哪些概念(範疇),這就是康德說的發現知性範疇的線索(Clue)。康德從兩條線索分析知性範疇的發現:一條是從歷史上來考察,即對亞里士多德範疇論進行整理改造和吸收;另一條是從思維功能、從邏輯判斷中引導出知性範疇。從這兩條線索中,康德最後得出知性十2個範疇。

亞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個系統論述範疇的哲學家,他從語法觀點,即從主詞與賓詞的關係的角度提出了10個範疇:實體、量、質、關係、位置、時間、姿勢、狀況、主動、被動。康德認為:亞里士多德並沒有把直觀形式和知性範疇區別開來,例如位置、時間、姿勢,實際上是屬於空間與時間的感性直觀形式,不能當作知性範疇,應該去掉。另外,主動、被動,是一種因果關係,應該合併到關係範疇中去。狀況含義不明確,應改為樣態。還有,既然有實體,就有偶性,實體與偶性是一種關係,應把實體歸入關係一類範疇中去。康德經過長時期深思熟慮之後,對亞里士多德範疇表進行改造演變成4大類:量、質、關係、樣態。儘管康德對亞里士多德範疇表加以詆毀,認為亞氏範疇表是一種拼湊,只能啟發後來的研究者,不能算為一種正規闡發了的思想,不值得讚揚。在哲學更加進步的今天,應把這種拼湊視為毫無用處而予以拋棄。但事實上康德提出的知性4類範疇,就其思想淵源來說,還是來自亞里士多德。

康德認為,進行思維必須有概念。運用概念,把概念與概念之間聯繫起來,就是下判斷,不下判斷就不叫思維。知性乃是思維的能力,思維通過概念而產生知識。所以,我們就能把知性的一切活動歸結為判斷,因而知性就可以描述為判斷的能力。在康德看來,形式邏輯的判斷是久經考驗的,這樣,他對形式邏輯稍作改動,提出了4類12個判斷。如果我們抽掉判斷的一切內容,而只考慮知性純然形式,我們就發現判斷中的思維機能可以歸攝為4項,而且每一項又包含有3個子目。

這種劃分與邏輯學家通常公認的作法似在某些地方(雖然不是在任何本質的方面)有所出入。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1,判斷的量。在形式邏輯的判斷中,單稱判斷可以作為全稱判斷來處理,沒有單列出來。康德把單稱判斷獨立出來的理由是:如果我們不是只按其自身的內部有效性來判定一個單稱判斷,而是把它作為一般的知識,按它的量來和其它知識相比較,那麼,單稱判斷就確是和全稱判斷不相同。

第2,判斷的質。形式邏輯判斷中,無限判斷歸到肯定判斷一類,因為無限判斷指主詞是無限的,例如:桌子不是椅子,不是房屋,不是大象,不是老虎,……。即A是非B,是非C,是非D。康德則把無限判斷單獨列出來。這是由於普通形式邏輯抽掉了判斷的一切內容,只討論、研究賓詞(謂項)是否屬於主詞(主項)。但先驗邏輯對於由否定賓詞所構成的邏輯肯定,還需要考察這種肯定的價值和內容,以及由此對我們的整個知識有什麼增益。

4類12個判斷,實際上就是12種邏輯功能或思維功能。康德說:給一個判斷中種種表象以統一性的那種機能,同樣也給一個直觀中種種表象的純然綜合以統一性;這種統一性,在其最一般的表達方式上,我們稱為知性的純粹概念。

康德對知性範疇表的說明,其中有兩點需要作一些解釋。首先,康德把4類範疇分為兩組:第一組的範疇與直觀對象有聯繫,包括純粹直觀對象與經驗性直觀對象;第2組的範疇則與這些對象的存在有聯繫,包括對象間的相互關係或對象與知性關係中的存在。第一組是指前兩類:量與質的6個範疇,康德稱為數學的範疇;第2組是指後兩類:關係和樣態的6個範疇,康德稱為力學的範疇。

其次,康德的範疇表採用了3分法,即第3個範疇是前兩個範疇的綜合。每類中的範疇數常同為3個,這是很有意義的。而且又可注意到每類的第3個範疇總是從第2個範疇與第一個範疇結合而發生的。全體性是單一性(一)與多數性(多)的綜合;限制性是與否定相結合的實體性;交互性是幾個實體相互確定的因果性;必然性是通過可能性被給予的存在性。正因為康德採用了3分法來安排範疇表,所以,在範疇表中,量的3個範疇是判斷表量的3個判斷中第一和第2的位置順序的對調。另外,判斷表中量的第3個判斷無限,範疇表與其相對應的範疇為限制,這是因為無限的反面是限制而得出來的。

3、知性範疇的先驗演繹

什麼是知性範疇的先驗演繹?演繹一詞在這裡是什麼意思?知性範疇的先驗演繹要解決什麼問題?這是康德要回答的問題。

康德指出:在形成人類知識的極其複雜組織的雜多概念中,有些是作為完全獨立於一切經驗而在純粹先天上使用的,使用這些概念總是要求有一種演繹。因為既然經驗性的證明不足以使這種使用有正當的理由,我們就面臨這個問題,即這些不是從任何經驗得來的概念如何和對象發生關係。說明概念能夠在驗前和對象發生關係的方式,我就稱為概念的先驗演繹。這就是說,範疇的先驗演繹是先天範疇如何應用到對象上去成為客觀有效性。

康德認為:我們雖不太費力地說明空間與時間的先驗闡明,因為既然只有空間與時間這種感性先天直觀形式為中介,對象才能向我們出現,並成為我們認識的對象,這就證明了空間與時間是一切感性認識的可能條件。但是知性範疇就不同了,範疇的先驗演繹比較困難,因為即使沒有知性範疇,對象也可以作為感性對象向我們出現或表現出來。這樣一來,在這裡就發生一種從前在感性的領域中所沒有碰見過的困難,那就是思想的主觀條件怎樣成為其客觀的有效性。知性範疇是先天的、主觀的,經驗的對象是外在的,那麼先天的主觀的知性範疇運用到經驗對象上去成為客觀有效性,我們憑什麼權利能夠這樣做,這是知性範疇的先驗演繹要解答的問題。康德說這不是事實的問題,而是權利問題。例如原因(A)和結果(B),我們有什麼權利在原因(A)和結果(B)之間建立起普遍必然聯繫。康德回答道:知性範疇是先天的,它是一切可能經驗的前提條件,沒有範疇這個先天條件,也就沒有對象,所以知性範疇和對象必然符合,因為知性範疇嚴格要求某種東西A應該是這樣,即有另一東西B必然地按照一條絕對普通的規則跟在它的後面,這不是經驗性規則,而是知性先天範疇的產物。

人們是怎樣把感覺的表象加以聯繫綜合為統一整體?它的步驟與過程是怎樣的?即先驗演繹是怎樣進行的?這在《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稱為主觀演繹(第2版稱為客觀演繹)。主觀演繹的基本意思是說,知識是作為各種表象的整體、統一性,但感性直觀到的東西卻是雜多的,沒有形成知識的統一性,要形成統一性,靠人主體的綜合,所以,經驗對象、認識對象的統一性來自人主體的統一性。它要經過3個步驟或3種綜合,康德稱為知識的3種主觀來源。

第1,直觀中領會的綜合。把直觀對象大體瀏覽一遍,對對象總體作一般的領會。他說:為了直觀的統一體可以從這種雜多發生出來(像在空間的表象所需要的那樣),就必須首先把它概觀一遍而使之被抓在一起。我稱這種活動為領會的綜合。這種綜合雖然是膚淺的、低級的綜合,但卻是得到經驗和對象的統一體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果沒有領會的綜合,我們絕不能在先天有空間和時間的表象。

第2,想像中再生的綜合。我們要把表象雜多加以綜合,一定會有同時並存和前後相繼發生,因此我們要靠再生(再現)為條件,即把先前的表象再現出來,並同當下的表象結合起來,才談得上進行綜合。如果我總是把先行的表象(如線的前段,時間的前部分,或在所表現的順序中的各單位)忘記掉,而在前進到繼起的表象時,不把先行的予以再生,那就絕不能得到一個完整的表象。這種再生(再現)主要靠想像,離開了想像也就沒有再生的綜合,因此我們就稱這種能力為想像力的先驗能力。

第3,概念中辨認的綜合。康德指出:如果我們不意識到現在所思的東西和前一瞬間所思的東西是一樣的,那麼在一系列的表象中一切再生也就無用了,因為這樣表象的雜多永遠不會形成一個整體。例如,我們在計數的時候,忘記了那些浮現在心目中的單位是我們一個跟一個相繼加起來的,我們就永遠不會有它們相加的總和,我們永遠不認識那個數目。因為數這個概念無非是綜合這種統一性的意識而已。概念一詞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要構成對象的統一性就必須要有概念的統一性,概念總是用作一個規則的某種普遍性的東西。康德還進一步指出,要真正做到綜合統一性,必須認識到主體(自我)自身是同一的。自我統一性,康德又稱為先驗統覺。統覺有兩種:經驗統覺與先驗統覺。經驗統覺是隨著我們內部感知狀態的種種規定而產生的自我意識,它僅僅是經驗性的,而且總是變動不居的,又稱為經驗自我。先驗統覺是指人們普遍意識,它具有客觀有效性,是一貫的、常住不變的意識,即恆常的我。這種純粹本源的、不變的意識,我將稱為先驗統覺。所有經驗的對象的統一性都來自先驗統覺的統一性,由此他得出結論:統覺的先驗統一,是一切知識的可能性的根據,是人類知識整個範圍里的最高原理。


推薦閱讀:

什麼是有思想的人?
自由的區別———從繪畫思想論蘇軾之別於陶淵明
怎麼理解魯迅: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是人局限了思想,還是思想局限了人??

TAG: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