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張良
林下張良
--司馬光評點張良(臣光曰14、15)
漢高帝五年(前202),素來多病的張良自言說,儘管祖上曾闊過(家世相韓),他自己也夠猛,散盡萬千家資購刺客為韓國報仇。但追隨高帝以來,只是動動嘴皮子,參謀參謀,高帝卻倚為帝者之師,封萬戶侯,這是一介布衣的大榮耀,我感到知足了。於是杜門不出,不過問世事,在家自修辟穀不食,學仙人赤松子的逍遙自在。
司馬光在「臣光曰」第14篇中說:人之死生如晝夜更替,屬於自然規律。自古至今,就沒有能夠超越自然而不死的人,以張良的識見,當知神仙不過是虛幻奇詭的東西而矣。可他卻要學道赤松子,於此可見張良的處世智慧了。所謂功名,正是為人臣子最難處理的問題。既如高帝劉邦所稱道的,也只不過蕭何、張良、韓信三個人,但是淮陰侯韓信被誅除,相國蕭何晚年身陷牢獄,這難道不是因為處名位之極卻不懂退讓的緣故嗎?所以張良借口與神仙交遊,從世事中脫身出來,視功名如身外之物,置榮利於腦後,所謂「明哲保身」者,張良確是做到了。
在往後的多篇評論里,司馬光都要對人臣的謙讓不伐,致禮有加。儒家講「有道則仕,無道則隱」。而仕的最高增界則是「功成身退」,並不以有功而沾沾自喜,亦不自恃能耐而目空一切,所以有益於國家,也有益於自身。蕭何晚年的吃勞飯,是遭黑手了。而韓信丟命,則是自齊王遷淮陰侯,居常鞅鞅,羞與綘侯周勃、將軍灌嬰等同列,認為他們都不如自己,典型的目無餘子故爾。
上引張良的原話,《史記·留候世家》是這樣說的:「即引道不食谷,杜門不出歲余。」《漢書》本此。而《通鑒》作了筆削,刪去「歲余」二個字。此一改動,雖只二個字,卻非常高明。也就是說,張良之「不食谷」,不在於時間之長短,也並不意味著他真要躲在家裡永不出門,而在於他不爭功的心態,無有時間限制,伴他終生。司馬光敏銳的捕抓到了這一點。
那麼張良的功勞到底有多大呢?一句話,他的天下大勢觀,讓司馬遷也吃驚。主要表現在如下五點:
一,劉邦打進咸陽城,蕭何忙著去搶丞相府里的戶籍,劉邦忙著搬進皇宮去住。樊噲與張良先後勸阻,這些風物可都是秦王朝所以亡天下的所在。其實樊噲和張良的話,不過是給劉邦留了面子,他倆非常清楚,包括劉邦,憑當時的實力,能打得過項羽?劉邦儘管很不情願地還軍霸上,但這個舉動為後來的鴻門宴留足了餘地。
二,張良統戰項伯,功勞真是太大了,除了鴻門宴一事外,項伯還幫劉邦搞到漢中之地。公元前206年,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劉邦賞了很多錢財給張良,計有「金百鎰,珠二斗」。張良輕財,全部送給項伯。而劉邦也暗中撥出不菲活動經費,假張良之手送給項伯,以遊說項羽取漢中之地。而項羽竟然同意將如此重要的經濟命脈交給劉邦。要知道,秦國之所以能夠一統中國,倚仗的便是漢中的富庶。後來的蕭何即是坐鎮漢中,源源不斷地向前線供應補給,劉邦據此而取得天下。
其三,公元前204年,劉邦正考慮如何鉗制削落項羽的勢力,酈食其獻了一計,不如再行分封,立六國之後。這是項羽搞過的手段,結果是楚漢相爭。沒想到劉邦也認為可行,立即派人去刻印。恰張良請見,劉邦滿臉得意地問他此計如何?張良一口回絕不如何,不但不如何,漢王大勢且要去矣。張良列了八大理由,歸納起來主要有二點:一是目下形勢,我們還沒有足夠的勢力來控制住諸侯,滅一楚而生一楚,怎麼辦?這不自己添麻煩么。二,立了六國之後,大家都各歸舊主,比如我回到韓國去,誰替漢王效力?劉邦正在吃飯,聽到這裡,差點沒被噎死,大罵酈食其「腐儒」。
其四,便是韓信伸手要齊王事,張良對劉邦的一席話也見形勢之要。張良對劉邦耳語說,我軍方戰事失利,漢王能鉗製得了韓信嗎,他如果想自立為王你又能如何?不如因而立之,免生反側之變。和批酈食其的話,如出一轍。
其五,支持婁敬定都長安說,促使劉邦下最後的決心。諸將中意洛陽,無非貪圖生活便利一點,離老家近一點。而張良卻是從王朝未來的發展形勢,來考慮選擇國都的重要性。
附:臣光曰14:夫生之有死,譬猶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有超然而獨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達理,足以知神仙之為虛詭矣,然其欲從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際,人臣之所難處。如高帝所稱者,三傑而已,淮陰誅夷,蕭何系獄,非以履盛滿而不止耶。故子房托於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於外物,置榮利而不顧,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臣光曰15:張良為高帝謀臣,委以心腹,宜其知無不言,安有聞諸將謀反,必待高帝目見偶語,然後乃言之邪。蓋以高帝初得天下,數用愛憎行誅賞,或時所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納忠以變移帝意,使上無阿私之失,下無猜懼之謀,國家無虞,利及後世。若良者,可謂善諫矣。(《通鑒》卷11)
推薦閱讀:
※《歷史上的智者張良》之一 刺秦避難獲兵書
※漢留侯·張良的——智慧人生路
※楊建平丨張良,關鍵時刻屢建奇功的蓋世英才
TAG:張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