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高課標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3教師用書 梳理探究 交際中的語言運用

交際中的語言運用

  編寫意圖

  一、調查並了解言語交際中的語言運用情況,探究背後隱藏的文化和心理現象。

  二、了解不同類型的交際語言現象的使用場合、適用範圍,以指導日常交際。

  教學建議

  一、課本中舉了三種最典型的交際語言類別,可做的還很多,像「寒暄語」「致謝語」「祝頌語」「撫慰語」「吉祥話」等都可以納入探究的範圍。但無論哪一種,都必須在充分佔有材料的基礎上,才能展開探究活動,因此,要組織學生展開調查,可以從書刊雜誌上統計有關的語言材料,也可以編製調查問卷,到街頭隨機調查路人的使用情況,比如要調查現代漢語稱謂語的情況,就可以參照下表分別調查(有關術語詳見「有關資料一」):

  稱謂詞類別

  面稱

  背稱

  親屬稱謂

  血親關係

  姻親關係

  非親屬稱謂

  代詞稱謂

  社交稱謂

  關係稱謂

  職銜稱謂

  謙稱敬稱

  親昵稱謂

  戲謔稱謂

  名字稱謂

  如果想調查中西稱謂語的不同,只要在表裡再分成西語和漢語兩類就可以。通過這樣的調查,課本中所提到的兩種文化背景下稱謂語系統的差別也就一目了然了。也只有通過這樣的詳細調查,才能了解現代漢語稱謂語的基本情況,對於其中的一些有意思的問題,也才能有所察覺,比如:對男老師的妻子,我們知道叫「師母」,但是怎麼稱呼女老師的丈夫呢?恐怕沒有一個合適的詞語,這種現象很多,語言學家把它稱為「稱謂語空缺」,如果能再找到一些,說說解決的辦法,對學生的實際言語交際能力是有幫助的。

  二、禁忌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避諱,有避皇帝諱的,也有避尊長諱的,這一類讓學生搜集相關的材料(比如避諱的例子、折衷的辦法等),了解古代避諱的制度,以及背後的等級觀念即可。另一類是民俗性忌諱,這樣的詞語在現實生活中常常碰到,有的是一個群體共同的禁忌,有的則是針對具體的場合、具體的人,找一些例子,分析背後的文化心理。

  三、委婉語和禁忌語是有聯繫的,因此可以和禁忌語的考察結合起來,分析應用委婉語是出於什麼樣的禁忌,委婉語有哪些類別。這兩個活動最後都可以形成一個小的綜述文章,比如《我們家鄉的禁忌語》《普通話中的委婉語》《交際中的言語「雷池」》等。

  四、另有一些題目,可供參考:

  1.從婦女稱謂看古代婦女的地位

  2.古代「老師」稱謂談

  3.稱帝王為何反稱其隨從

  4.有一個謎語:「琴上寄文心,筆端表錯意(打一網路稱謂)。」如果你經常上網使用BBS,你就會知道謎底是「斑竹」。這個詞其實是「版主」的變體,有時候還寫做「板豬」。為什麼會出現這兩種變體?網路上還有沒有類似的稱謂語?

  5.吉祥話趣談

  參考資料

  一、現代漢語稱謂系統(崔希亮)

  現代漢語稱謂系統首先可以分為面稱和背稱。面稱就是稱呼性稱謂,背稱就是指稱性稱謂,如親屬稱謂的「爸爸、媽媽」是面稱,「父親、母親」是背稱。有些稱謂面稱和背稱同形,如「舅舅、老王」等。

  稱謂詞從它們的交際功能上看,可以分為以下九個層次:代詞稱謂、親屬稱謂、社交稱謂、關係稱謂、職銜稱謂、謙敬稱謂、姓名稱謂、親昵稱謂和戲謔稱謂。每一類稱謂形式都有自己的交際功能和適用範圍,它們在使用上受到各種各樣的制約,說話者要根據彼此的關係、說話的場合、各自的人文背景選擇一個恰當的稱謂。

  1.代詞稱謂

  稱謂體現的是人與人的關係,因此我們在這裡只討論體現人與人關係的語言形式。人稱代詞通常不被承認為稱謂形式,這是因為在漢語里人稱代詞不必根據交際雙方的關係而變化(「你、您」除外)。但是考慮到與其他語言系統的對應關係,我們還是有必要把它們列舉出來。

  現代漢語的人稱代詞有13個,它們是:

  我你您他(她)我們你們他(她)們咱們人家咱大家各位諸位

  2.親屬稱謂

  親屬稱謂包括親屬間的和非親屬間的兩種:前者在親屬之間使用,後者在社會上使用。「爸爸、媽媽」是純粹的親屬間的親屬稱謂,而「叔叔、大哥、大姐」等稱謂形式既可以用於親屬間,也可以用於非親屬之間,「阿姨、大媽」這一類的稱謂形式則只能用於非親屬之間。

  親屬稱謂又有血親稱謂和姻親稱謂的分別,如(以常用的為例):

  血親稱謂

  爺爺祖父奶奶祖母姥爺姥姥外公外婆

  爸爸父親媽媽母親叔叔伯伯舅舅姑姑姨媽

  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堂兄堂弟堂姐堂妹

  表哥表兄表弟表姐表妹

  兒子女兒

  侄兒侄女外甥外甥女兒

  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

  姻親稱謂

  姑父姨夫舅媽嬸嬸伯母大媽大娘

  嫂子弟妹姐夫妹夫大伯子小叔子大姑子小姑子

  兒媳婦侄媳婦女婿侄女婿

  孫媳婦孫女婿

  非親屬間的親屬稱謂有的選用血親稱謂,如「叔叔、伯伯」等,有的用從血親稱謂中派生出來的稱謂形式,如「阿姨、大媽、大爺、大哥、大姐」等。姻親稱謂除了「伯母、嫂子」外一般不用於非親屬間。

  血親稱謂的面稱常常取單音節形式,或者在前面加上行輩。如:

  爸媽爺奶姥叔舅姑姐哥……

  三叔大伯老舅四姨二姑三姐六哥……

  親屬稱謂還有一種特殊形式,借子稱或者從子稱。借子稱是在親屬稱謂前加上「他」(指自己的孩子),「他爸」=「孩子他爸」;從子稱是站在自己孩子的立場上使用跟孩子一致的稱謂形式。它們既可以用作面稱,又可以用作背稱。如:

  借子稱:他爸他媽他叔他三奶他二叔……

  從子稱:姐姐哥哥爺爺奶奶……

  3.社交稱謂

  社交稱謂又稱禮貌稱謂,主要用於社交場合或者用於稱呼有特殊身分或地位的人。它包括以下一些稱謂形式:

  先生夫人太太少爺小姐大人閣下陛下老爺殿下女士

  它們可以直接用作稱謂,也可以附加在其他稱謂形式後面,如:

  總統先生居里夫人張太太王小姐法官大人總理閣下國王陛下親王殿下張先生鶯鶯小姐

  但是有些音譯外來詞則是例外,如:

  密斯張密斯特李

  社交稱謂中的「先生、小姐」使用頻率最高,而且有泛化的趨勢。但是它們在使用當中卻有許多麻煩,比如對有一定地位的年輕女子稱「小姐」不會有問題,在服務行業,我們稱年輕的女子、或者不太年輕的女子為「小姐」也不會有問題,在其他的行業(比如機關、學校)對同樣年齡的女子我們就不敢肯定稱「小姐」是否合適。「先生」與「小姐」是不對稱的,「先生」是一種尊稱,「小姐」不一定是尊稱(如「三陪小姐」就不是尊稱);「先生」可以稱呼男性,也可以稱呼女性(如宋慶齡可以尊稱為「慶齡先生」),而「小姐」絕不會用來稱呼男性;在服務行業我們對女服務員可以稱「小姐」,但是對男服務員我們卻一般不稱「先生」,大多數人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但最近也有人稱「先生」。這說明稱謂系統有空缺,也正在變化之中。

  4.關係稱謂

  關係稱謂反映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它有以下一些形式:

  同志老師師傅同學老闆朋友

  不同的社會階層習慣使用不同的稱謂形式。相同的稱謂形式在不同的稱謂場合有不同的指稱含義。在不同的歷史階段有不同的高頻稱謂詞,它們會各領風騷幾十年,這裡面有社會原因。

  「同志」曾經是個用途極廣的稱謂形式,但是現在有迅速萎縮的趨勢。「老師」本來只用於學校,但是現在已經泛化,許多與教師職業無關的人也被尊稱為老師。這種現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稱謂的混亂。「師傅」使用範圍很廣,但是目前也有萎縮的趨勢。「老闆」是冬眠近40年之後又重新起用的稱謂形式,它說明了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新變化。本來「同志」只限於黨內使用,1949年以後逐漸在大陸範圍內為全社會所通用,它成了人與人之間平等關係的標誌。「文革」期間,工農兵的地位迅速提高,尤其以工人老大哥的地位為尊,於是「師傅」就成了與「同志」並駕齊驅的稱謂形式,並逐漸有取而代之的勢頭。改革開放以後,海外的「先生們」和曾被貶為「臭老九」的海內的「先生們」備受青睞,於是「先生」「老師」又成了新的尊稱。可謂「風水輪流轉」,稱謂的指針永遠指向時代大潮的浪尖兒,它成了時代的風向標。

  5.職銜稱謂

  職銜稱謂是一種極普遍的稱謂方式。它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職業性稱謂,一是頭銜性稱謂。

  職業性稱謂:大夫醫生護士律師教練會計經理工程師

  頭銜性稱謂:部長市長團長主任上校教授博士大師

  職業性稱謂的面稱只選擇在大眾心目中有地位的職業名稱,而不會選擇另一些,如以下幾個稱謂一般不用作面稱:

  司機廚師理髮師鉗工車工架子工

  但是在農村地區,「木匠、瓦匠」是可以作為面稱使用的。

  頭銜性稱謂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1)官銜:部長司長局長署長處長科長股長省長專員州長市長縣長鄉長隊長軍長師長旅長團長營長連長排長班長書記主任所長館長廠長場長船長機長

  (2)軍銜:元帥將軍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

  (3)職銜:教授講師研究員助研編審高工工程師

  (4)學銜:博士(碩士、學士不做稱謂使用)

  頭銜性稱謂中有個正在迅速成長膨脹的稱謂「老總」或者「某總」,這個稱謂形式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含義:1949年以前稱國民黨官兵為「老總」,1949年以後稱朱德、陳毅等元帥級的人物為「老總」,90年代以後稱總經理為「老總」,有時也把總工程師稱為「老總」。無論何時「老總」都是一個尊稱。所有頭銜式稱謂都含有對被稱呼者的敬意在內,雖然這種稱謂形式本身並不是敬稱。稱謂形式的使用反映的不是人們對語言形式的態度,它反映的是人們對社會行為規範和社會等級觀念的態度。

  頭銜性稱謂有的可以冠以姓氏,例如官銜、職銜和學銜,但是遇到帶有「副」字時為了交際的禮貌原則,習慣上要把「副」字去掉,工程師系列則直呼為「某工」;有的則不能冠以姓氏,如軍銜,我們不用「張上校、李上尉」(「將軍」除外)。職銜中除了科技人員,初級、中級職稱一般不做面稱使用。

  6.謙敬稱謂

  謙敬稱謂包括兩種稱謂方式:一種是謙稱(或賤稱),一種是敬稱。謙稱是下對上說話時或與平輩說話時比較客氣的自稱,有時也可以是上對下比較客氣的自稱;敬稱是下對上說話時或平輩說話時比較客氣的對稱。例如:

  謙稱:

  (1)稱自己

  小弟學生屬下在下弟子孩兒老朽愚兄鄙人

  (2)稱己方

  賤內犬子敝友敝東敝岳家嚴家慈

  敬稱:

  (1)直接稱呼對方

  a.老+姓氏:老王老張老李老於老崔

  b.行輩+爺:二爺三爺四爺五爺

  c.姓氏(或名號)+兄:王兄張兄伯江兄子美兄

  d.姓氏(或名號)+老:郭老張老子其老子陵老

  e.特殊的敬稱:老師老鄉老丈老兄老伯老弟

  f.取名字中一字+公:朱德熙──熙公

  (2)稱呼對方的家人或親友

  a.尊+稱謂:尊夫人尊大人尊大君尊翁尊府尊堂

  b.令+稱謂:令尊令堂令兄令弟令郎令妹令愛令嫂令徒

  以上所舉的例子在現代漢語中都會碰到,然而它們有的是文言詞,有的是口語詞,有的是書面語詞,不在同一個層面上。對使用場合和使用者的身分也是有限制的。中國古代有成套的謙敬稱謂,在今天它們已基本不用了,不過因為現代漢語中沒有與之相對應的詞,有時為了需要不得不借用舊的稱謂形式。

  7.名字稱謂

  人人都有名字,有名字就是為了便於稱謂和指別。但是在現代漢語稱謂系統里,名字並不是可以隨便用做稱謂的。名字包括全名(連名帶姓)形式和純名(不含姓)。下對上、卑對尊使用全名稱謂是不禮貌的,而平輩之間則要看交際雙方的關係遠近來確定使用什麼樣的稱謂形式。除了老師叫學生、警察審小偷、平輩之間互相稱呼等場合以外,指名道姓是不夠禮貌的。但是情況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因為在現代漢語里,中國人的名字有單名和複名之分(少數人還有三音節的名字),單名只能連名帶姓一起用,如:

  趙剛錢進孫夏李紅

  複名則有兩種可能:連名帶姓稱謂或純名稱謂,後者比前者要親昵得多,所以異性之間使用純名稱謂是不自由的。比如「崔希亮」這個名字,在正式的場合要姓和名一起說,同學之間也經常是連名帶姓一起說,如果只稱「希亮」則顯得很親密,所以為了保持一定的距離,異性之間往往避免使用。

  中國人的名字一般包括三種形式:小名、大號、綽號(當然文人還有筆名,藝人還有藝名)。小名是童年時期所使用的名字(不是人人都有),使用範圍僅限於家庭鄰里之間,而大號則是學名,是一個人從上學時開始使用的正式名字。這個名字一般來說要伴隨人的一生,綽號是別人強加的名字(有的本人會欣然接受,有的本人不接受。前者可以作為面稱使用,後者如果不是故意使對方難堪,不會作為面稱使用。綽號也不是人人都有),但常常會在一段時間裡代替本名,作為稱謂形式存在。例如:

  胖子小二黑三仙姑二諸葛周扒皮座山雕老解決假洋鬼子

  名字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存在了幾千年,人名的研究也很有成績。但是人名作為一種稱謂形式,歷史上卻有很多講究,有避諱、有變化,如曾國藩名國藩,字伯涵,號滌生,在他的家書里我們可以看到對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落款。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是一脈相承的,古代的遺風在今天也還有影響。

  8.親昵稱謂

  親昵稱謂是一種特殊的稱謂方式。它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1)小張小王(「小」+姓);小明小玫(「小」+名)

  (2)張兒王兒(姓+「兒」,「兒」不佔音節);英兒花兒(名+「兒」,「兒」不佔音節)

  (3)李子楊子(姓+「子」);梅子英子(名+「子」)

  (4)大王大劉大李大楊大陸大張大徐

  (5)明明朗朗蘭蘭星星西西月月芳芳

  (6)大令(darling)親愛的寶貝兒乖乖甜心(sweetheart)爹地(daddy)媽咪(mammy)

  (7)哥們兒爺們兒姐們兒

  (8)小夥子小姑娘閨女小朋友

  親昵稱謂最常用的是在姓氏或名字的最後一個音節前邊加「小」或在姓氏後邊加「兒」,不過有些姓氏可以加「兒」,有些姓氏不行,比如以下姓氏不能加「兒」:

  *孫兒*魏兒*沈兒*韓兒*崔兒*石兒……

  這裡有語音規律在起制約作用。另外,外來的親昵稱謂形式目前生命力還不太強。

  9.戲謔稱謂

  戲謔稱謂也是一種特殊的稱謂形式,對稱謂對象來說,這種稱謂形式顯得不夠尊重或缺乏禮貌,但是在開玩笑的時候當屬例外。常見的戲謔稱謂有:

  小妞兒老外大兵老(冒)兒板爺兒侃爺小子老農

  (節選自《現代漢語稱謂系統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1996年2期,有刪節)

  二、漢英親屬稱謂系統的對比研究(裘燕萍)

  由於不同民族、不同語言、不同時代的社會文化背景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親屬關係和制度,其稱謂體系也不同。本文主要對漢語──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和英語──世界上使用民族最多的語言的親屬稱謂系統進行對比。

  北大中文系賈彥德教授把親屬關係分為三種:基本的是配偶關係,隨著配偶關係而來的是生育關係,隨著生育關係而來的則是同胞關係。本文將親屬稱謂關係分成血親和姻親兩種。除此之外,還有另外幾種分法,比較典型的是將它分成四種,即:父系親屬稱謂、母系親屬稱謂、姻親親屬稱謂和由法律關係形成的親屬稱謂。本文的血親包含了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至於由法律關係形成的親屬稱謂與血親關係的親屬稱謂是基本一致的,只有在特殊情況下需要說明時才在相應的血親關係的親屬稱謂前加「繼」「養」等字,如:繼父、養子等。本文不再單獨列出分析。另外參考賈彥德教授的親等計演算法,根據親疏分為四層(本文只對三代以內的漢英親屬詞進行對比,三代以外不屬於常用詞,本文不作對比,下同)。見表一:

  表一

  血

  親

  關

  系

  1

  漢

  丈夫

  妻子

  父親

  母親

  兒子

  女兒

  哥哥

  弟弟

  姐姐

  妹妹

  英

  husband

  wife

  father

  mother

  son

  daughter

  brother

  sister

  2

  漢

  祖父

  外祖父

  祖母

  外祖母

  孫子

  外孫

  孫女

  外孫女

  英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son

  granddaughter

  3

  漢

  伯父

  叔父

  舅舅

  姑父

  姨父

  侄子

  外甥

  英

  uncle

  nephew

  漢

  伯母

  嬸母

  舅母

  姑母

  姨母

  侄女

  外甥女

  英

  aunt

  niece

  4

  漢

  堂兄

  堂弟

  表哥

  表弟

  堂姐

  堂妹

  表姐

  表妹

  英

  cousin

  姻親關係

  漢

  公公

  岳父

  婆婆

  岳母

  女婿

  兒媳

  英

  father-in-law

  mother-in-law

  son-in-law

  danghter-in-law

  漢

  大伯

  小叔

  內兄

  內弟

  姐夫

  妹夫

  英

  brother-in-law

  漢

  大姑

  小姑

  大姨

  小姨

  嫂子

  弟媳婦

  英

  sister-in-law

  (一)親屬稱謂制不同

  美國人類學家摩爾根把所有的親屬制度分為描述制(descriptivesystem)和分類制(classificationsystem)兩種。而莫德克又在此基礎上把人類成千種語言中所反映的全部親屬稱謂制度分成六種類型:愛斯基摩制(Eskimokinterminology)、夏威夷制(Hawaiiankinterminology)、易洛魁制(Iroquoiskinterminology)、奧馬哈制(Omahakinterminology)、克勞制(Growkinterminology)和蘇丹制(Sudanesekinterminology)。本文要分析的漢語親屬稱謂系統屬於描述制,即一個人的母親的兄弟與父親的兄弟有區分,母親的姐妹也與父親的姐妹有區分,每個堂親互相都有區分,堂表親與同胞兄弟姐妹也有區分,這種親屬稱謂制很少見。而英語親屬稱謂系統則屬於愛斯基摩制,它強調核心家庭,特別分出母親、父親、兄弟和姐妹,並把其他所有親屬,姨母和姑母、叔伯、舅舅和堂(表)兄弟姐妹,合而統稱,即一個人父親的稱謂與父親的兄弟的稱謂(伯叔)不同,而父親的兄弟與母親的兄弟在稱謂上沒有區別;一個人也並不區分他的堂、表兄弟姐妹的性別和屬於他家庭的母方還是父方。

  漢語親屬稱謂系統具有高度的描述性,基本上對於每一類不同的親屬不論關係親疏、輩份大小、年齡長幼都賦以不同的稱謂,可謂詳盡、豐富。從上表可以看出,三代以內親屬稱謂詞共有58個,其中血親關係詞40個,包括第一層10個,第二層8個,第三層14個,第四層8個,姻親關係詞18個。而英語親屬稱謂系統則不然。只有在核心家庭內部,其親屬稱謂才是描述性的,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才各有專門稱謂,且其描述性也是不充分的,沒有像漢語親屬稱謂系統那樣,將「兄」和「弟」、「姐」和「妹」予以細分。在核心家庭以外,英語親屬稱謂系統明顯地帶有高度的概括性:1.關係越遠,稱呼越模糊。2.只分輩分大小,不分長幼,甚至不分男女。如對第三層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以uncle一詞統稱,既無父系母系之別,也無長幼之別,只有性別的區分,即uncle和aunt的區別。而第四層堂表兄弟姐妹,一概稱為cousin,連性別也不分。3.構詞方式簡單,姻親中的親屬詞統一為對應血親詞加後綴in-law。如女婿為son-in-law。因此英語親屬稱謂詞要少得多,只有23個,其中血親關係詞17個,包括第一層8個,第二層4個,第三層4個,第四層1個,姻親關係詞6個。

  另外,除上表外,漢語中還有數量不小的表示親屬之間關係的詞。如夫妻、兄弟、姐妹、兄妹、姐弟、父子(女)、母子(女)、祖孫、姑嫂、妯娌、叔嫂、連襟等,這些詞包含了大部分的血親和姻親關係。而英語中基本沒有專門的表達法。但有兩種比較簡便的方法,即親屬同性之間用後綴-s,如妯娌(sisters-in-law),兄弟(brothers)等;親屬異性之間加and來加以描述,如:夫妻(husbandandwife)。而有不少時候只能用解釋的辦法,如:連襟譯成brothers-in-law,因為概念模糊,有時只能解釋成husbandsofsisters。

  (二)面稱呼語不同

  漢民族強調用親屬稱謂稱呼親屬,因此漢語親屬稱謂系統中的絕大部分親屬稱謂都存在著面稱和書面語兩種語體的區別。見表二(有的親屬稱謂的面稱有多個,下表只取最常見的一個):

  表二

  血

  親

  關

  系

  1

  書

  丈夫

  妻子

  父親

  母親

  兒子

  女兒

  哥哥

  弟弟

  姐姐

  妹妹

  面

  老公

  老婆

  爸爸

  媽媽

  兒子

  女兒

  哥哥

  弟弟

  姐姐

  妹妹

  2

  書

  祖父

  外祖父

  祖母

  外祖母

  孫子

  外孫

  孫女

  外孫女

  面

  爺爺

  外公

  奶奶

  外婆

  孫子

  外孫

  孫女

  外孫女

  3

  書

  伯父

  叔父

  舅舅

  姑父

  姨父

  侄子

  外甥

  面

  伯伯

  叔叔

  舅舅

  姑父

  姨父

  侄子

  外甥

  書

  伯母

  嬸母

  舅母

  姑母

  姨母

  侄女

  外甥女

  面

  伯母

  嬸嬸

  舅媽

  姑媽

  姨媽

  侄女

  外甥女

  4

  書

  堂兄

  堂弟

  表哥

  表弟

  堂姐

  堂妹

  表姐

  表妹

  面

  堂哥

  堂弟

  表哥

  表弟

  堂姐

  堂妹

  表姐

  表妹

  姻

  親

  關

  系

  書

  公公

  岳父

  婆婆

  岳母

  女婿

  兒媳面

  面

  爸爸

  爸爸

  媽媽

  媽媽

  女婿

  兒媳婦

  書

  大伯

  小叔

  內兄

  內弟

  姐夫

  妹夫

  面

  哥哥

  弟弟

  哥哥

  弟弟

  哥哥

  弟弟

  書

  大姑

  小姑

  大姨

  小姨

  嫂子

  弟媳婦

  面

  姐姐

  妹妹

  姐姐

  妹妹

  姐姐

  妹妹

  由上表可以看出,漢語親屬稱謂系統的面稱呼語也是非常豐富的。它有以下特點:1.在血親關係第四層中,有時為表關係親密,常去掉「堂」和「表」,直接以哥哥、弟弟、姐姐和妹妹相稱。2.在姻親關係中,為表關係親密,除女婿和兒媳外,其餘都可以以與之相對應的血親關係稱謂相稱。3.長輩稱呼下輩或同輩中年長的稱呼年幼的,則多用名字。而在英語親屬稱謂系統中,只有少數一部分親屬稱謂有兩種語體的區別,如father-dad、daddy,mother-mom、mummy,grandfather-grandpa,grandmother-grandma,aunt-auntie等,其他關係多以名字相稱。

  (三)漢英親屬稱謂的泛化比較

  親屬稱謂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稱謂習慣,但有趣的是,許多親屬稱謂常常泛化到非親屬成員之間,我們將這種現象稱為親屬稱謂的泛化。這種泛化現象在漢語社交中最為普遍。根據學者陳松岑先生的研究,漢語親屬稱謂泛化需要遵循以下一些準則。

  1.以輩分為標準選擇稱呼。跟自己年齡相差不大者可稱之為大哥、大姐、弟弟、妹妹、大兄弟、大妹子等,與自己父輩相當者可稱之為大爺、大媽、大叔、大嬸等,屬於祖輩的可稱之為爺爺、奶奶。

  2.以雙方是否熟悉為標準。親屬稱謂的含義是親切,用親屬詞來稱謂陌生人雖然有故意套近乎之嫌,但現實中確有人在,有時對比較熟悉的人,常常在親屬稱謂語前加被稱呼者的姓或名,為張大叔、李大媽、寶二爺等。

  3.以交際場合的性質為標準。親屬稱謂多用於非正式場合,因此,在正式的交際場合,對某些本該使用親屬稱謂的熟人,也不宜使用。比如,一個人既是鄰居又是教師,學生在校內稱對方老師為宜,而不應稱叔叔或阿姨。

  4.以聽話人的社會特徵為標準。同樣使用親屬稱謂,稱謂對象的社會身份不同,具體使用的稱謂也會不同。對屬於父輩年齡的幹部、知識分子等腦力勞動者稱呼伯伯、叔叔、阿姨較為恰當;對工人服務行業的體力勞動者稱呼大爺、大媽、大叔、大嬸較為合適。

  5.從兒稱謂標準。從兒稱謂即從說話者的子女或孫輩的角度去稱呼交際對象。這種稱謂方式顯然是降輩一等,但體現的是謙遜和尊敬。

  英語中的親屬稱謂語同漢語一樣,主要是用來稱呼家庭或家族中親屬成員的。英語親屬稱謂泛化現象雖然遠沒有漢語那麼普遍,但確實存在。比如在英國中部的一些地區,一些傳統家庭,普遍將aunt和uncle用於稱呼非親屬成員,比如稱父母的朋友為AuntMary或UnleJohnson。但相比而言,在各種社交場合,不管是正式還是非正式的,非親屬成員之間很少用親屬稱謂互相稱呼對方。少數孩子偶爾也對父母的朋友以「叔叔、阿姨」相稱,但並不常見。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孩子見了不認識的陌生人,父母教育他們以「先生」稱呼對方。

  (四)文化差異

  黎昌抱先生在研究英漢親屬稱謂詞國俗差異時指出,主要是由於社會組織、生育觀和生育數量、社會制度的變化以及家庭觀念這四大緣由導致英漢親屬稱謂的國俗差異。本文認為,英漢親屬稱謂差異的緣由比較複雜,遠非以上四個緣由可以解釋清楚。本文擬在此基礎上補充說明家庭類型、血緣關係、宗法觀念、文化取向、禮貌原則等也是英漢親屬稱謂差異的主要原因。

  1.家庭類型

  封建制度統治和禁錮中國社會長達兩千多年,從本質上說,中國封建社會是一個宗法社會。所謂「宗法」,即以家族為中心,按血統遠近區別親疏的法則。現代社會,中國和西方國家一樣以核心家庭為主,而自古以來中國人長期生活在封建宗法社會,以家族為中心,家族觀念根深蒂固,人們多以大家庭即外延家庭(extendedfamily)相居。像曹雪芹筆下《紅樓夢》中的寧國府、榮國府雖不多見,而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卻非常普遍,幾十人,甚至上百有血親或姻親關係的人居住在一起。因此傳統的宗法觀念對親屬稱謂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封建社會在整個歐洲存在的時間較短,而資本主義制度較早地代替了封建制度,對歐洲各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故英語親屬稱謂系統中的宗法成分較少而人文成分較多。英美等西方國家,人們多喜歡獨立,則小家庭即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制度盛行,子女一般到18歲左右就單獨生活,因此大部分是核心家庭或丁克家庭(Dinkfamily),家族間的聯繫通常是在節假日,因而他們不需要時時面臨這麼龐大的親屬關係。

  2.宗法觀念

  中國是一個講究宗法、禮教的國家,強調「父統子、兄統弟、嫡統庶、大宗統小宗」,講究輩分,講究長幼有序,所以對長輩或兄長不得直呼其名,否則視為不懂禮貌,沒有教養,因此就有相應嚴格的稱呼。漢語親屬稱謂詞特彆強調長幼有別,宗族有別,血緣有別,因而導致繁雜的漢語親屬稱謂系統,這與漢民族的宗法社會格局和農耕型民族的悠久歷史有關係。據考證,秦漢成書的我國第一部百科辭典《爾雅》就記錄了90個親屬稱謂詞。到清代,各親屬稱謂達一千餘種。進入20世紀的中國,封建宗法關係儘管受到沉重打擊,但親屬、親戚關係在社會關係網中仍然居重要地位。

  而在英美等國家,他們強調重視核心家庭、重視個人,強調男女平等、人人平等,而不太講究輩分、長幼。如果一名小孩碰到他爸爸的朋友,家長會鼓勵他叫某某先生、或直呼其名,而不叫uncle(叔叔),而在中國,這是不能被接受的。在平輩之間,西方人更是直呼其名,甚至對自己的父母親亦以名字相稱。這在中國是行不通的,是極度無禮的表現,但在美國,有些晚輩直呼長輩的名字是表現他們之間親密無間、關係非常融洽。但美國人對自己的父母和祖父母還是以Dad、Mom、Grandpa和Grandma等相稱。另外,平輩中不以哥哥、嫂子、姐姐、姐夫等相稱,而是互相叫名字,如Marilyn和Susan為姑嫂關係,她們互叫對方名字。雖然英語中親屬稱謂並不詳盡,但因為多直呼其名,所以也沒有覺得不清楚、不夠用。

  3.等級觀念

  等級觀念在漢語親屬稱謂中表現為「長幼有序,尊卑有分」。「長幼有序」上文已有交待,而「尊卑有分」最明顯的例證就是漢語親屬稱謂體現出的男尊女卑現象。

  (1)稱父親的兄弟的子女為堂哥、堂弟、堂姐、堂妹,歸為本家,而把母親的兄弟、姐妹的子女通稱為表哥、表弟、表姐和表妹,歸為親戚。而英語中這種堂親表親一律稱為cousin,沒有親疏之分。

  (2)兒子的子女稱孫子、孫女,女兒的子女稱外孫、外孫女,父親的父母稱爺爺、奶奶或祖父、祖母,而母親的父母稱外公、外婆或外祖父、外祖母,一個「外」字,體現出關係的親疏,這一點在我國四大名著《紅樓夢》中多有體現。如:

  《紅樓夢》第三回:……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仔細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人物,我今日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一個嫡親的孫女,……」

  《紅樓夢》第九十回:賈母道:「自然先給寶玉娶了親,然後給林丫頭說人家。再沒有先是外人,後是自己的。……」

  從以上兩個例子看出孫女和外孫女,孫子和外孫是有親疏的。賈母把寶玉(孫子)當成自己人,而把黛玉(外孫女)卻看成外人,而英語中孫子、外孫都用grandson、granddaugter,並無區別。

  (3)父親的兄弟有長幼之分,分別是伯父和叔父,其配偶為伯母和嬸母。而母親的兄弟卻不分長幼,一律稱舅父。父親的姐妹和母親的姐妹也無長幼之分,分別為姑母和姨母。英語中只有男女之分,為uncle和aunt。

  隨著社會的進步,婦女地位的提高,男女平等的提倡,漢語中的親屬稱謂大多已不存在男尊女卑,只是作為一種稱呼而已。如大多數家庭已不再重男輕女,長輩也不會對孫子(女)和外孫(女)分出高低。另外,隨著生育觀念的改變,獨生子女的增多,一部分親屬詞的使用頻率越來越低。但漢英親屬稱謂還是體現了不同的社會背景和不同的文化內涵。

  另外,從社會學角度來看,親屬稱謂也代表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社會關係,稱謂的改變往往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改變。例如,父親當教授,兒子當父親的學生。當兒子的在課堂上或課後怎麼稱呼其父親呢?如果用非親屬稱謂,如「××教授」,從心理上好像脫離了父子關係,聽起來好像父子關係發生了問題。但如果用「爸爸」來稱謂,聽起來則有點不分場合。通常情況是,在公眾場合,當兒子的或者不與父親打招呼,或者用其父的公眾稱謂。所以,不同的語言行為和不同的語言環境往往使得有些語用要素成為主要考慮因素,另外一些則可不予考慮。

  4.血緣關係

  漢民族的傳統文化心理特點是經過幾千年的積澱逐漸形成的。雖然近百年來各種現代文化思潮的輸入,使這種傳統文化心理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可是它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首先,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統治了中國幾千年,在民族心理上造成了對血緣關係的高度重視,所以在言語交際中尤其講究親屬稱謂的使用,強調長幼有序,內外有別。這可能是漢民族親屬稱謂體系之所以龐雜而完備的主要原因。「長幼有序」可以從brother和sister這兩個稱謂的英漢語義場差別看出,英美人對長幼不嚴加區別,而漢民族則十分重視這種區別;「內外有別」也可以從brother-in-law和sister-in-law兩詞的英漢語義場中體現,英語對此分類比較粗疏,僅區別性別,在他們的觀念中血緣、長幼的區分相對比較淡薄;而在漢語中這些親屬詞一方面要嚴格區分長幼,另一方面還要仔細區分丈夫方面、妻子方面、兄弟方面和姐妹方面的親緣來歷。因為按照中國的宗法關係,親緣的遠近有嚴格的區別,丈夫家的兄弟姐妹比妻子家的兄弟姐妹來得親近,兄弟的配偶近於姐妹的配偶。另外,親屬稱謂的泛化,即將親屬稱謂用於非親屬的交談者,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和關係的親熱。如《紅燈記》中李鐵梅唱道:「我家的表叔數不清」,「可他比親眷還要親」。這說明中國人對血緣親屬關係的重視。英語中雖也有親屬稱謂泛化的現象,但相對比較少見,這與他們的家庭觀念、文化取向等有關。

  5.文化取向

  受社會結構、傳統倫理及血緣、宗族社會因素的影響,中國社會的親屬稱謂系統遠比西方複雜。中國較習慣於非對等式(asymmetrical)的稱謂類型,而西方則偏愛於對等式(symmetrical)。中國文化心理強調人際關係和諧,強調人的社會性,強調社會、群體對個人的約束,不突出個人和個性,而強調群體的作用。這也是與封建社會的宗法關係相連的,它與西方以自我為中心,強調獨立的人格、個性,推崇個人的成就和榮譽形成鮮明的對比。正因為如此,中國人為了強調人際關係的親熱,常用親屬稱謂來稱呼非親屬的說話者,這種現象在西方則比較少見。

  6.禮貌原則

  漢語的親屬稱謂最能體現中國人的「卑己尊人」的禮貌原則,而西方之禮貌習慣則表現在句法結構的複雜和其他交際行為方面。漢語稱謂不僅有「長幼尊卑貴賤」之分,還要「內外有別」,不得混淆。根據禮貌原則,傳統稱謂不僅幼對長要講究尊,對別人敬,對自己要自謙,平輩之間也要互敬互愛,對幼還要親昵,還要以頌揚的詞語稱呼對方等等。如,兒女對父親通稱「爸爸」,表示尊敬時稱「親愛的爸爸」「俺爸」;向第三者表示謙遜時稱「家父」「舍君」;在父子關係不正常時,又稱「老頭子」「老不死」。另外,降格稱呼也是遵守貶己尊人準則。比如,新婚夫婦一旦有了孩子,在稱呼上就要降格,稱呼自己的父母往往用爺爺、奶奶,稱呼自己的兄弟姐妹用伯伯、舅舅、姑姑等,稱呼同事用叔叔、阿姨。一句話,降到孩子的角度去稱呼他人。

  在西方社會,由於其文化取向、社會格局、人際關係與東方截然不同,對稱謂的使用和其意義的解釋自然相差懸殊,至少不像中國的稱謂語如此繁雜。具體地講,主要差異表現在稱呼時是直呼其名還是使用「頭銜+姓」的方式。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社會交往中的相互稱呼似乎正在經歷一場革命。不論地位和職位高低,人們越來越願意直呼其名,甚至是家庭中子女對其父母也都願直接用他們的名字。這顯然是一種試圖消除社會地位差異的強烈願望的表示,或者意味著美國人際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趨於平等。這一點,對不同文化的人們,尤其是對講究禮貌或禮儀的中國人來講簡直不可思議。

  綜上所述,漢語親屬稱謂系統和英語親屬稱謂系統幾乎是兩種極端的稱謂制度。前者是世界上最豐富、最複雜的親屬稱謂系統之一,而後者卻要簡單、籠統得多。兩者除分屬不同的稱謂制度外,在面稱呼語的使用、親屬稱謂的泛化方面也存在著很大差異。中國人喜歡用親屬稱謂稱呼親屬和非親屬,而西方人則喜歡以姓名相稱。前者多存在封建宗法成分,反映出儒教傳統文化的特質和魅力,而後者則存在許多人文成分,其本質在於對人的尊重和對人的獨立性與自由的尊重。因此,很難說哪一種更好。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2期)

  三、稱謂詞使用的混亂(吉常宏)

  80年代以來,漢語稱謂詞的使用相當混亂,報章雜誌和一些出版物,都有不少錯用稱謂詞的事例發生,尤其是一些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幾乎無一種無錯誤。不妨看一看實際用例。

  (1)那漢子又呵呵笑道:「小姐能否告知家父何人?貴鄉何處?」(《傳奇文學選刊》1986年第5期)

  (2)「晚生河北深州人氏,在尊師郭雲深膝下學形意拳。」(同上)

  (3)校工說:「校長,你家兄來了!」(電視劇《松滋風雲》)

  (4)電視劇《西遊記》唐僧對悟空等說:「既然他家師不在……」

  (5)「婆子馮氏,是吳背南的孀居。剛才是小女一鳴,冒犯了壯士,還請壯士海涵!」(《老年天地》1986年第1期)

  (6)電視劇《關公》諸葛瑾向劉備討荊州時,提出「想見乃弟(指諸葛亮)」。龐德領兵與關羽決戰時,曾對曹操說「乃弟在蜀中」云云。

  (7)電視劇《三國演義》黃承彥對劉備說:「我見小婿所作《梁甫吟》,記得幾句,故此吟誦,不期為尊容所聞。」

  (8)電視劇《鄭板橋》中,眾鄉紳稱鄭板橋為「老祖公」。

  (9)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蔣干對曹操自稱「臣」。

  (1)(2)(3)(4)四例,是因為不了解漢語稱謂中有謙稱和敬稱之分,才出了這種錯誤。「家父」「家兄」「家師」是對人稱自己的父兄和老師。「尊師」一詞,中古時期曾用以稱自己的老師,但宋元以來稱自己的老師多用「師尊」,罕用「尊師」,「尊師」用來敬稱他人的老師了。語言是約定俗成,不能自行其是的。從例中用的不倫不類的「膝下」一詞來看,我們覺得「尊師」不像仿古,而是誤用。因為「膝下」只能用於祖父母和父母,其他親屬罕用,何況是老師。

  (5)(6)(7)三例,純屬語文常識的錯誤。「孀居」義猶寡居,是動詞。「是吳背南的寡居」不成文辭。作者當是想用「孀妻」或「遺孀」,然而腦海中未儲備,遂草率地把「孀居」湊合用了。「乃弟」意猶你弟弟、你們的弟弟。「乃」與親屬稱謂詞構成片語,只能用做敘稱,不能做自稱。諸葛瑾和龐德自稱其弟為「乃弟」,實為不辭。至如「尊容」,純是讀書不求甚解,而且一目十行,連字形也未辨認清楚造成的。「尊容」乃「尊客」之訛,是對陌生人的敬稱,「尊容」是敬稱對方的容顏,且常帶有諷刺或調侃的意味。黃承彥騎在驢背上朗誦《梁甫吟》,劉備把他當成諸葛亮,所以黃才加解釋,尊稱劉為「尊客」。此乃常語,並不生僻。如《儒林外史》十五回:「馬二先生道:『請問這位尊客是誰?』」又三三回:「廟裡道士走了出來,問那裡來的尊客。」

  (8)(9)兩例是因為不了解封建時代的官場稱謂和禮製造成的失誤。明清時代,鄉紳對地方官吏有一系列的敬稱(說諛稱或許更切合實際)。縣官是最基層的父母官,所以尊稱曰「老父母」「老父台」(秀才們則稱「老父師」,甚或稱為「太父師」)。再高一級的是知州、知府,輩分也隨之提高,便稱「公祖」「老公祖」。布政司以上就要稱「太公祖」了。鄭燮本是縣令,「父母」「老父母」是正稱,「公祖」「老公祖」就出格了,但官場中寧高勿低。這「老祖公」就是因為讀書粗心大意弄顛倒的。讓蔣干對曹操稱「臣」,是不懂封建等級制的禮儀。戰國至西漢初,「臣」可以當做個人的謙稱使用,不像後世那樣,僅限於臣子在君主面前自稱。隨著中央集權的發展和君權的日漸提高,漢武帝以後,「臣」就不能隨便用了。就連太子的屬官和諸侯王國的臣僚,只有在職時可以向太子和諸侯王稱「臣」,罷職之後就不準稱「臣」了。《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在赤壁之戰的時候還是丞相,蔣干怎可稱「臣」呢?電視劇所以發生許多語言上的失誤,都是編劇自作聰明隨便篡改《三國演義》原文造成的。

  以上種種失誤,說到底都是由於語文修養不足,文化常識欠缺所致。當然,更直接的還是因為不了解漢語稱謂的紛繁複雜,不能正確理解它,把握它,才出現了這麼多的問題。

  (《語文建設》2001年第3期)

  四、禁忌語和婉言法(陳松岑)

  任何一個語言社會都會有一些在語言系統中實際存在的詞語不允許人們在日常交際中加以使用。這一部分被禁止使用的詞語就叫做禁忌語。人們在日常交際中如果使用了這些禁忌語,不僅會被認為沒有禮貌,有的社會中甚至是犯法的行為。為了替代這些被禁忌的詞語,出現了另外一些暗示它們的委婉詞語。在使用的過程中,這種委婉詞語和另外一些具有積極修辭作用的詞語、句型等等一起構成了禮貌語言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婉言法。

  (一)禁忌語禁忌語大部分產生於科學技術不夠發達的社會中,但當它的使用相沿成習以後,其迷信色彩就會逐漸被人們所忽略,而被當成自然的語言風俗來遵守。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來看,當生產水平極低,人們不但無法抗拒,而且也不能解釋某些天災人禍或奇特自然現象的成因時,他們往往會從對「人」的自我認識出發,認為這些現象都是某種「超人」的力量作用的結果,於是在人類的精神世界中出現了神與鬼。這種原始的宗教信仰使得某些令人特別畏懼或特別喜愛的事物、現象與它們的名稱之間建立起一種神秘的聯繫。人們認為,說出這些事物、現象的名稱就可能引來自己害怕的結果,或是嚇跑了自己本想得到的幸福。因而產生了各種禁忌詞語。人類學家發現,直到現在,還有某些民族或部落存在著「塔布」(taboo或tabu)現象。「塔布」這個詞本是人類學中的術語,最早用來指稱南太平洋湯加群島上的一種語言現象。因為當地居民把某些只允許特定地位的人使用或說出的事物叫做「塔布」。後來它就成了禁忌語的同義詞。「塔布」的具體內容隨不同民族乃至地區、職業而異。比如智利沿海各島上的有些居民認為不能讓外人知道自己的名字,掌握了一個人的名字也就掌握了對這個人的控制權。在非洲的某些部落中,婦女不許說與公公或公公的弟兄的姓名同音的詞語。如果說了這些詞,她就會被認為犯了不可饒恕的罪過而被處死。漢族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早在幾千年前就脫離了愚昧的原始狀態。但在我國的許多地區,仍然保留了不少沿襲下來的禁忌詞語。比如東北人忌諱說狼,而把它叫做「張三」。各省行船、打漁的人禁忌說與「翻」「沉」等同音的詞,連姓陳也得改說姓「耳東」,船帆改叫「篷」。江浙一帶商人認為「關門」這個詞不吉利,因此店鋪晚上關門停止營業叫做「打烊」。廣東一帶忌諱說「乾、賒、折」這些不祥的詞,因此把豬肝叫做「豬」,把豬舌叫做「豬脷」。湖南邵陽方言中「重」與「窮」同音,所以由於忌諱說「窮」而把樅樹叫做「富樹」,把重陽節叫做「富陽節」。四川萬縣地區把醬油叫做「豆油」(當地食用油主要是菜籽油,不吃黃豆榨的豆油,而以黃豆作醬,制醬油)。因為醬油與「犟牛」音近。在有的地方,把醋叫做「忌諱」,避免說「吃醋」讓人誤解為嫉妒。禁忌語也會因行業不同而有區別。比如我國著名的評劇演員新鳳霞在她的自傳中就談到舊社會的戲班子忌諱說「散」,因此遇到要說這個詞時,必須用「拆」或「碎」去替代。有趣的是在四川的某些土話中也把傘叫做「撐花兒」,廣東方言則把傘叫做「遮」,很可能都是因為要避開「散」這個不吉利的詞。上述禁忌都是害怕說出了某些詞語會給人們帶來災禍與不快。

  另有一類禁忌詞語是對某些人、事物特別崇拜,認為直說他或它的名稱是大不敬的行為,因此也必須用別的詞語去代替。比如,在我國歷史上,封建帝王和孔子的名字全國人都不許說、不許寫,這個叫國諱或公諱。如果在談話或書寫中遇上這個字時,就要改換成另一個同義詞。比如漢文帝名恆,漢代的人就把恆山改稱常山,連神話傳說中的姮娥也被人改名為嫦娥。西漢呂后名雉,於是山野中的飛禽──雉從此改稱野雞。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名忠,為了避諱這個忠字,顏之推在他的《家訓》中把凡是含有忠字的篇目一律改「忠」為「誠」。曹憲所著《音釋》為了避隋煬帝楊廣的名字,把前人的《廣雅》改稱《博雅》。隋唐時代,江蘇郡有一個地名叫做義興,到了宋代,為了避諱宋太宗趙匡義的名字,改義興為宜興,一直沿用到現在。這種避諱之風發展到後來,士大夫及其知識分子不許說和寫自己父母的名字,叫做私諱。有的時候,實在找不到恰當的同義詞來代替避諱的詞時,便只好不說這個詞的音,書寫時把這個字少寫一筆,叫做「敬缺一筆」以示尊崇。比如把「孔丘」寫成「孔」,又比如蘇軾祖父名序,東坡先生為人寫「序」時一律改寫為「敘」。《紅樓夢》第二回中賈雨村與冷子興閑談,冷告訴賈,他的東家林公的夫人,在家時名叫賈敏,賈雨村拍手笑道:「是極!我這女學生名叫黛玉,他讀書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寫字遇到『敏』字亦減一二筆……。」由此可見,避諱之風在清代也還很盛行。上述兩類禁忌語在現代社會中已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封建迷信的破除而逐漸消失。只在某些偏僻的農村地區還有一些遺留。但是另有一類禁忌語是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普遍存在的,那就是人體的某些部分、器官以及某些生理現象或功能的名稱。在英語社會中,有所謂「四個字母的詞」,它們都是有關人類性器官、性行為的。語言的辭彙系統中雖然包括這些詞,但卻不允許人們直接說出它們。漢語中也有類似現象。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詞,很少見於口語(粗鄙的咒罵詞語是個例外),除了醫學書籍之外,也很少在書面語中出現。

  大部分禁忌語都是和特定民族社會的發展階段密切相關的。甲民族視為禁忌的,乙民族不一定忌諱它。有的時候,在同一個民族中,不同地區,不同社會集團也可能有自己特殊的禁忌語。所以,我們若是到了異鄉、異邦,在入鄉問俗的時候,也應該了解當地居民有哪些禁忌語。這樣,我們才不會在交際過程中失禮,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禁忌語中雖然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封建迷信,但是禁忌說出某些詞語卻成為語言辭彙系統演變發展的原因之一。在我們上面舉出的例子中,有一些替代禁忌語的詞語已經進入我們的常用辭彙系統而失去了它們原來的神秘色彩。比如「掛花」「挂彩」本是我國舊社會中綠林好漢們避諱直接談論受傷而替代它的詞,現在已經成為人們熟知、常用的詞了。這就等於給漢語辭彙系統中的「受傷」增添了兩個同義成分,使人們在寫作時修辭選擇的範圍擴大了。

  (二)婉言法婉言法指的是採取某些特殊的語言表達方式來減少話語對聽話人的刺激;或是委婉地指稱某些事物;表達說話人對某人、某事的評價與態度;或是客氣地向聽話人提出某個要求。不同的語言社會,婉言法所利用的手段是不盡相同的,但從總的來看,使用得最多的有兩類:一是利用同義詞語或近義詞語的替代,以及某些詞語的特殊組合;二是利用不同的句式替換。

  1.用同義詞或近義詞的替代構成婉言法。顯而易見,用這種手段構成的婉言法的內容,首先就是委婉語。委婉語的產生和語言中的禁忌現象有密切的聯繫。當人們遇到必須提及被社會禁止說出的某種事物或現象時,只能是尋找另外一些詞語或說法去替代或暗示它們。這些用來替代或暗示禁忌詞語的成分就叫做委婉語。前面討論禁忌語的時候,我們實際上已順帶地舉出了不少委婉語的例子。比如,世界上大多數的語言社會中,對於人的排泄器官和行為是不好直接說出來的,因而在各種語言中都產生了一批帶有普遍性的委婉語。比如,在漢語中把「廁所」叫做「一號」,在英語中則叫做「盥洗室」;漢語中把大、小便叫做「方便」「上一號」,英語中則說成「洗洗手」。其實「大便」「小便」本身已經是「拉屎」「撒尿」的委婉語,可是這種委婉語用得久了,就感到它的意義還是太明顯,於是又換成「上一號」。還有不少民族忌諱直接說到死亡這個詞,特別是當死亡與聽話人有關時,更是要用其他委婉的說法去代替它。所以在漢語中對老年人的死亡可以說成「老了」「歸天」「百年之後」,對年輕人的死亡則說成「不在了」「去世」等等。

  隨著社會的發展,禁忌語的數量逐漸減少,但是用委婉語為內容的婉言法卻並沒有消失,它甚至成為一種積極的修辭手段,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這類委婉語和禁忌語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也不一定只是同義詞或近義詞的替代所構成,它是由許多詞語組合起來的委婉說法。從它的功用上看,可以分為三類:

  a.緩減對聽話人的刺激,把自己的不滿、厭煩等情緒表達得含蓄一些。比如,本來是反對某種言行,說成是「對此感到遺憾」,實際上討厭某人或某事,卻說成「不感興趣」。現在北京青年人的口語中還流行「不感冒」的說法,它雖然是不合漢語規範的戲謔說法,但已被不少青年用做「不滿」的委婉說法。

  b.規避明確的表態而故意含糊其辭,為進一步仔細考慮對策留下迴旋的餘地。比如想拒絕別人的要求時,不直接了當地說「不行」或「沒有」「不願意」,而是委婉地說:「我再想想看」,「我們再研究研究」。當對方請你吃某種你不喜歡的食品時,不好拂卻主人的盛情,只好說「我不太習慣它的味道」。當被問及是否喜歡某部作品、某次演出時,即使不喜歡它們也不正面表示出來,而委婉地說「這方面我是外行」,或是挑出該作品、該演出的某一細節說「我看這一部分還不錯」。這種表達方式隨具體話題、交際場合、雙方關係等等也會有多種變化,並無固定的格式。這種婉言法一度被人們指斥為虛偽而主張廢棄不用。其實在任何一種語言中都大量地存在這類現象,而且該語言社會的每一個成員也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掌握它們所暗示的意義和使用它們的規律。這就是所謂「鑼鼓聽聲、說話聽音」的語言技巧。只是有些人在這方面技巧高一些,有些人低一些。我們認為,對原則問題的是非固然應該旗幟鮮明,而對非原則的日常小事,未始不可照顧聽話人的情緒而把話說得委婉一點。更何況,即使對原則問題的表態,有時也應該留有餘地。因為我們不能保證對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能一次認識清楚。特別是在外交場合,更應該十分謹慎。所以這種婉言法在涉外工作中用得很多。比如說某事是「可取的」,它雖帶有贊成的傾向,但又不等於明確的贊同。如果說「可以理解」,則更可為日後有可能不表贊同埋下了伏筆;至於目前,僅僅是「理解」而已。如果說「表示欣賞」,則暗含了讚許的意思,但還不等於支持。因為「欣賞」這個詞本身就含有站在一邊旁觀的意味。只有「支持」才表明可能在言行上採取某些行動。

  c.為了避免在群眾中引起強烈的反應,或是為了政治鬥爭的特殊需要,在言語上故意不作明確的描述,而以籠統、委婉的語詞來暗示某種氣氛、傾向。比如報道兩國代表「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了交談」,表明雙方觀點基本一致,關係良好;說他們「誠摯地交換了意見」是表明雙方存在分歧;說對某事「十分關注」,則表明發言人可能對某事持反對態度。在國際鬥爭中,如何恰當地選擇詞語委婉地表達我們的立場和看法,簡直是一種鬥爭藝術。不僅需要有豐富的政治鬥爭經驗,也需要在語言的掌握和運用方面有高超的技巧。

  上述婉言法主要是利用辭彙手段委婉地表達說話人的意圖。

  2.利用不同的句式構成婉言法。大多數語言中都有陳述、疑問、祈使、感嘆四種句式,表達相應的四種語氣。和禮貌語言中的婉言法關係最密切的是疑問和祈使這兩種語氣。不同的語言中,表達這兩種語氣的主要手段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在英語中,祈使語氣往往通過祈使句來表達,祈使句往往省去了指稱祈使對象的代詞賓語,語調一般是下降型。疑問語氣則往往通過疑問句來表達,疑問句基本上由主要動詞前添加助動詞構成,語調為上升型。當我們要用英語向人提出一項請求時,既可以使用祈使句,也可以使用疑問句,它們所表達的不同語氣說明了對聽話人尊重的不同程度。

  此外,在英語和漢語中,同樣都可以在陳述句式中區分出直言與婉言兩類。所謂直言的陳述句就是一般的陳述句。而婉言的陳述句則是在句中添加「大概、也許、或者、恐怕」這一類表達猶豫、不肯定的意思的詞。比如在漢語中「你要晚了」是一個直言的陳述句,而「你大概要晚了」則是一個婉言的陳述句。它們和表達同樣意思的英語對譯句「Youwillbelate」和「YouwillbelateI』mafraid」一樣,後一種句式由於有意為「恐怕」的詞而使語氣更為委婉,它表明了對聽話人可能有的不同看法的尊重。有時,可以利用雙重否定句式來減輕肯定的程度甚至表示否定。比如甲問乙:「我去行不行?」乙可以用肯定句說「行」,或用否定句說「不行」。但是,如果想緩和肯定或否定的語氣,則可以說:「你去也未嘗不可考慮」,這是傾向於肯定的回答。也可以說:「你去也不是不行」,這個回答實質上傾向於否定,只是說的語氣比較委婉。我們也可以在請求別人干某件事時在句中添加「是不是」「能不能」「可不可以」一類表疑問的片語,從而使我們提出的請求比較委婉,表現了我們尊重對方、不想強加於人。比如「請你站遠點兒」就不如「你是不是可以站遠一點兒」委婉。「你能不能把車借給我用一下」當然比「請你把車借給我用一下」更為有禮貌。

  (《禮貌語言》,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五、禮貌詞語(陳松岑)

  (一)招呼詞語

  招呼詞語是說話人肯定自己與被招呼者之間關係的一種標誌。因此,如果見了熟人不招呼,等於告訴對方不願再和他交往。如何與不同的人打招呼,在不同的語言社會中可能有不同的習慣,招呼的內容也往往不僅僅由語詞成分構成,有時還可能伴隨語詞成分做出各種身體姿勢、面部表情。我們先來分析招呼語中由語詞成分構成的內容。它們往往隨該社會的生產水平、生活方式而不同。總的說來,首先可以分為兩大類:

  1.交談型招呼詞語這些詞語通常由包含具體信息的問答組成。從表面上看,它和一次短暫的交談沒有什麼不同,所以叫做交談型招呼詞語。但是這裡的「交談」並不是真的要獲取某種信息,而只是表達說話人的友好和關心。因此,對這種招呼中的提問,既可以就事論事地給予回答,也可以根本不作回答而向對方也提出一個問題。比如,甲乙二人在路上相遇,甲說:「吃了嗎?」乙可以說;「吃過了,您哪?」也可以不回答甲的詢問而直接問甲「您吃了嗎?」從而結束彼此的招呼。當然,也可以向甲回答「我也吃過了」作為結束。由此可見,交談型招呼與一般交談還是不同的。因為一般交談中不回答對方是失禮的。交談型招呼語多出現在經濟不太發達的社會中。因為小規模的生產方式限制了人們交往的範圍,居民往往結成許多內部關係密切的小社群。社群之內交往頻繁,而不同社群之間接觸很少。招呼詞語多用在互相熟悉的親友之間,其具體內容富有民族、地方乃至行業特點。比如,某些以游牧為生的民族中,招呼詞語中往往包括詢問對方的牲畜是否平安健壯。俞敏先生則曾經為我們提供了一對老北京人使用招呼詞語的例子。他說在北京的豬市大街上,一對朋友見面後,甲扶著自行車問乙:「我大媽(指乙的母親)好?」同時屈一下雙腿,向對方請安;乙馬上也回報甲一串「雙腿安雙腿屈一下膝,叫做雙腿安,是老北京人特別是旗人過去經常使用的一種見面禮。」,接著說:「我大嫂子(指甲的妻子)好?」這種招呼詞語反映了中國傳統中重視親屬關係的特點。舊中國的知識分子別後相見時,往往以「久違!久違!」作為招呼語,而勞動人民則更多地以生活起居作為招呼詞語的內容,農民互道「吃了嗎?」工人可能說「上班去?」等等。交談型招呼詞語既無固定的內容,也沒有固定的格式。儘管有些人認為漢族人喜歡用「吃了嗎?」作為招呼語,其實「上哪兒去?」「工作忙吧?」「身體好嗎?」「下班啦?」等等都是經常可以聽到的招呼詞語。可以說,其內容是五花八門,千變萬化,主要隨交際雙方的社會身份、職業,以及交際場合而有不同。

  2.問候型招呼詞語和交談型招呼詞語相比,其特點是格式較固定,通用性強,內容簡單,只表達問候而不包含任何具體的信息。這類招呼詞語多出現在經濟發達、不同社群交往頻繁,而人際關係較為鬆散的開放型社會中。現代西方大多數資本主義社會中流行的都是這一類招呼詞語。比如在說英語的西方社會中,「goodmorning」(早安或日安,依此類推還有午安、晚安等)就是簡單而格式固定的一種招呼語。這種招呼語由於通用性強,就不如交談型招呼語那樣使人感到親切、隨便。

  不同的招呼詞語往往反映了使用該招呼語的社會的特點。對比一下日語和英語的招呼詞語是非常有趣的。在日本,如果通過介紹與一個陌生人相識時,雙方除了相互深深地鞠躬、握手問好之外,往往還會加上一句「初次見面,請多多關照」之類的話。而在說英語的社會中,同樣情況下,人們或只說「Howdoyoudo」(你好),或是再加上「Verygladtomeetyou」(很高興認識你)。雖然從字面上看,英語中的「你好」直譯出來應該是「你怎麼做」,好像與漢語中的「上哪去」「吃了嗎」一樣具有實際的內容,但是它和交談型招呼語的根本區別是不可能從字面意思上對它作出回答,而漢語中的上述招呼語是可以用「進城去」「還沒啦」作為回答的。所以英語的「Howdoyoudo」與「早安」「午安」等一樣屬於問候型而不是交談型。再比較日語的「初次見面,請多多關照」和英語的「很高興認識你」則可以明顯地看出日語中還殘留了封建社會中依靠親友互相提攜的風俗的痕迹。而在資本主義發展較早的英、美社會中,個人競爭激烈,人際關係鬆散,很少用這類話作招呼語。漢族和日本一樣,有較長期的封建文化傳統,所以在招呼語中也有和日語類似的成分,如「今後您多費心啦!」「請您關照」等等。

  我國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的加速發展,社會日趨開放,人際關係擴大並複雜化,不同社群之間的交往日益增多;交談型招呼語的使用頻率有下降的趨勢,而問候型招呼語的使用範圍逐漸擴大。特別是在城市中,已經有不少人見面時只簡單地互道「你好!」來代替過去經常使用的交談型招呼詞語。這種變化大約和生活節奏的加快有密切的關係。因為只有在悠悠閑閑地步行時,遇上親友才可能停下來用交談型招呼詞語寒暄一陣。若是騎著自行車,互道一聲「你好!」即可擦肩而過。如果還要使用過去通行的招呼語,大半要停車下來說話,至少也得放慢車速等待和對方結束招呼過程以後再走。如果是年輕人風馳電掣般地騎著摩托車,更沒有時間來進行這樣費時間的招呼。從交談型招呼語轉向問候型招呼語雖然失去了原來招呼語所具有的親切和隨便的感覺,但由於它簡單、格式固定、容易學習,是社會發展中人際關係複雜化、生活節奏加快的必然產物,看來是禮貌語言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

  (二)一次交談中的起首語和結束語

  上面討論的招呼語其實也是起首語的一種,因為兩人相遇打過招呼後有可能繼續交談下去,在這種情況下,招呼語也就是一次交談的起首語。但招呼語又與起首語不同。因為兩人打過招呼以後有可能隨即分開,而兩人之間的交談有時並不一定以招呼語作為開頭。所以這裡的起首語專指說話人不只向聽話人表示友好,而是表明要開始一次交談所使用的詞語。起首語與結束語都可以從它們藉以傳遞的渠道分為口頭的與書面的兩種:

  1.口頭的起首語與結束語。這類起首語還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專為取得發言權而說的詞語。這類詞語多半出現在比較正式的交際場合。比如在會議上,與會者發言前應該按照會議程序在可以發言的時候,向會議主持人問「我可以發言嗎?」對方給予肯定的回答後才可以正式發言。如果是在會議程序上已經安排好了自己發言,發言之前則應把稱呼自己的聽眾作為起首語。在稱呼聽眾的時候,應該把來賓、年高望重的人、婦女放在前面。如果是參加半正式的座談會、討論會等,也應在發言前先提出「我可以說幾句嗎」之類的請求,當其他與會者聽到這個請求,安靜下來注視提問人就表示共同的許可。如果是在非正式場合,親朋好友相聚聊天,一個人發言之前往往要用咳嗽一聲或身體微微傾向聽話人的動作來表示請求發言,這是用伴隨語言作為起首語。如果其他人停止了談話並一齊注視這位發出聲響或動作的人,那就表示起首語已經生效,可以發言了。如果別人仍在繼續談話,或是眼睛並不轉向這位要求發言的人,那麼,起首語就算無效,這位要求發言的人就需要等待別人講話告一段落時再作發言的請求。通常情況下,打斷別人的談話,特別是搶著發言是不禮貌的。如果必須插話,則應該明確地提出:「對不起,我打斷你一下」或是「請原諒,我插一句好嗎?」得到講話人的允許表示之後(如點頭或只是把未講完的話中途停頓)再正式發言。這類起首語也沒有固定的詞句,總的目的是尊重對方、請求對方給予自己發言權。第二種口頭的起首語是對聽話人有別的要求(指請求給予發言權以外的請求),比如請他讓開,請求他幫助自己等等。這一類的起首語一般都有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稱呼對方,一部分是「對不起」「請原諒」「勞駕」「借光」之類的固定詞語。比如在北京話中應該說「同志,對不起,請你讓開一點!」「大媽,勞您駕,到北海坐幾路電車呀?」上海話中,慣常用「對勿起」,有的方言則多用「借光」和對聽話人的稱呼構成這類起首語。為什麼要先向聽話人道歉再提出自己的請求呢?主要是為了表明自己的請求可能給對方增添了麻煩,所以事先表示歉意。使用這種起首語是體貼、尊重聽話人的表現。

  有的場合中,交談者需要彼此作進一步的了解,比如互通姓名、籍貫,乃至詢問對方的職業和其他情況。在我國的傳統中,起首語還包括了一整套這類的問答格式:「貴姓?」「免貴,敝姓×,您貴姓?」「府上是……」「您在哪兒工作?」「貴庚多少?」等等。解放以來,這一類起首語已經很少聽到了。除了少數特殊情況外,一般初識者不會詢問對方的年齡。但在某些社交場合,陌生者碰到一起,互通姓名、籍貫,乃至詢問職業還是比較常見的。上面談的都是交談雙方面對面的情況,如果是在電話中交談,情況又有一些不同。應該以「喂,您是哪一位?」作為起首語,不能拿起話筒就問「你是誰?」。不同的民族對於陌生人交談的內容有習慣上的區別。漢族人可以按照上面講的情況進行交談,而在英、美等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打聽對方的年齡(特別是對一位婦女)是極其失禮的行為。但在漢族社會,如果聽話人是老人或兒童,詢問他們的年齡反而是關心和愛撫的表現。

  2.書面的起首語和結束語。這類詞語用得最多的是書信。漢語傳統中書信的起首語和結束語花樣繁多:比如子女給父母的信,起首語是「父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簡單一點也要寫成「父母親大人膝前」。至於朋友、同事、同學、上下級之間的書信,起首語又各不相同。比如著名的《李陵答蘇武書》是平等的同事之間的書信,起首語是「子卿足下」,稱呼蘇武的字,再加「足下」表示尊敬。韓愈給工部尚書於的信是下級對上級說話,所以起首語是「七月三日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書閣下」。這種起首語在寫信的日期後先寫寫信人的官職名字,然後再寫收信人的官職並加尊稱「閣下」是最為正式、恭敬的寫法。如果寫信人與收信人之間是長輩與晚輩、年長者與年幼者的關係,起首語就由收信人的名字和稱謂組成。比如父對子是「××吾兒」,兄對弟是「××吾弟」,也可以在這些稱謂之後再加「如晤」「見諭」等詞。在現代社會中,這類起首語已沒有人用了,一般都是在收信人的名字後面加稱謂或是直書收信人的名字,或是只寫稱謂不寫名字。如「××同志」「××同學」「大哥」「二妹」「××」。如果收信人是上級、是非親屬的上一輩熟人,那就應該和當面稱呼他們一樣,把起首語寫成「王老師、張叔叔、徐師傅」等。只有對晚輩人、對熟悉的平輩人才可只寫名字,不加任何稱謂。由於受外語的影響,現在也有不少人在稱謂之前加「尊敬的」「敬愛的」「親愛的」一類形容詞。

  書信往來中的結束語過去也十分複雜,要按照寫信人和收信人的關係,收信人的職業、性別,寫信的季節時令乃至信件主要內容而有不同。比如晚輩對長輩要用「叩請(恭請、敬請)金安、大安、福安……」為結束,如果收信人是女性,則用「慈安」。平輩人通信,則在「此請、即請、順請或此頌、即頌、順頌」的後面按收信人的社會身份、職業性質分別加上「公安、台安、鈞安、文安、道安、學安、教安、撰安、財安……」等字樣。如果對方是女性,還有人寫「妝安、閨安」的。如果收信人是夫婦二人,則應寫為「儷安」。如果對方正在旅途之中,可以寫為「旅安」。上述各種「安」也可換成「祺」「祉」「綏」,分別寫成「文祺、教祺、學祉、閨祉、公綏、台綏……」等。也可以依寫信時的季節分別以「春安、夏安、秋安、冬安、年僖、節安」等為結束語。如果收信人正在生病,還可用「痊安」構成結束語。解放以來,書信的結束語已大大簡化,沒有這許多講究了。在非親屬成員之間的書信中,一度普遍以「此致敬禮」作為結束語,如果是黨內工作事務的來往信件,往往用「此致布禮」作為結束語,意思是「向你致以布爾什維克的敬禮」。現在除了正式的工作信件之外,私人書信中用得最多的是「敬祝(此祝、即祝)愉快(健康、進步)」之類。如果收信人是權勢關係中較高的一方,只能用「敬祝」,如果收信人是權勢較低的一方,或雙方存在一致關係,則可以用「此祝」「即祝」。通信雙方關係越是密切,祝願的內容也越是具體。從「學習進步」「工作順利」到「春節愉快」「新婚幸福」「早日恢復健康」「旅途平安」都可以。知識分子中,部分年紀較大的人還保留了「×頌、×安、×祺」的用法。有少數人對書面上的這類結束語的含義和用法不太清楚,竟然出現了「此致愉快」的寫法,在文理上是不通的。在舊的書信格式中,信末還須寫上自己在雙方關係中所處的地位的名稱,然後再寫上自己的名字。比如「學生×××」、「弟××」。在現代的書信中,給長輩或不熟悉的平輩人寫信時,也應該署明「侄××」「您的學生×××」,只有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屬,才可以直接寫成「母字」「叔書」或只寫姓名「×××」。

  除此之外,為了向收信人介紹、推薦某個人,或是請求收信人辦某事而需寫一封介紹信或便條時,有一種比較固定的結束語,這就是「請予(關照、接洽、聯繫……)為感(為荷)」。「為感」的意思是「我非常感謝」,而「為荷」則是說「我承受您的恩惠」。

  與此有關的是信封的寫法。比較常見的錯誤寫法有兩種(這裡所說的錯誤都只是就禮貌方面而言):一種是對收信人不夠禮貌,信封上直書收信人的姓名而不加任何稱呼,如「王建軍收」或「張蘭英啟」。造成這一錯誤寫法的原因是寫信人不了解信封上的稱呼主要是寫給送信人看的,不能從寫信人和收信人的關係出發來直呼其名。另一種錯誤是寫成「×××父收」或「××姐啟」。造成錯誤的原因和上面講的一樣,但結果是對送信人不夠禮貌,因為他不能稱收信人為父親或姐姐。如果是請別人順便給自己的親友、熟人帶信,信封的寫法又是另一種格式。除了收信人姓名後的稱呼和平常書信同樣寫法以外,應該在收信人地址的上一行寫上「請帶交」或「煩請帶交」或「敬請帶交」。這三個片語一個比一個更為客氣、恭敬,選擇哪一個要看寫信人和帶信人的關係。如果帶信人和寫信人並不熟悉,或者帶信人是寫信人的長輩、上級,那就應該選擇後兩種詞語。如果收信人同時又是帶信人的長輩、上級,那麼,就應該寫成「請呈」「煩請呈」或「敬請呈」。這些片語中的「請」「煩請」「敬請」是寫信人針對帶信人的;而其中的「交」或「呈」則是寫信人、帶信人共同針對收信人的,不可混淆弄錯。請人直接帶交的信在信封上一般可以不寫寄信人的地址,而寫上寫信人的姓(或姓名),後面再加上「托」或「敬托」。顯而易見,這是寫信人針對帶信人的詞語,可以根據兩人關係選擇二者之一。根據漢族的傳統禮節,託人帶信時,信封不應封口,這是對帶信人表示信任的表現。而帶信人除非有寫信人的主動要求,也不應該閱讀別人托帶的信。不過,近年來,這種禮節要求已不那麼嚴格,把信封好後再請人捎帶,一般也不致使帶信人不快。

  (三)告別詞語

  告別詞語與結束語不同,它不是表明一次交談的結果,而是表明一次交際過程的結束,往往有較固定的格式。它多用於一次聚會或訪問的結束。也可說是一種特殊的結束語。告別詞語和招呼詞語一樣富有民族性和地方色彩。比如,西方社會普遍流行比較正式的「Gooddye」「Seeyouagain(都是再見的意思)和比較隨便的「byebye」,而我國常用的告別語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一次拜訪結束時主、客雙方所用的詞語。按照我國的習慣,主人應起身送客。如果主客之間是權勢關係,主人又是權勢較低的一方,送客應送遠一點,至少要送出大門。如果主人是權勢較高的一方或主客間是一致關係,主人也應起身相送,送的距離可短一點。主人常以「慢走」「請慢走」「有空請來玩」之類的話告別,客人則回以「別送了」「請留步」為告別語。如果主客雙方關係比較密切,主人還可能請客人代為問候他的家人。

  第二種是比較熟悉的親友在路上或其他公共場所相遇,交談後分開時,雙方都可能以「有空了上我那兒去!」「代問你家裡人好!」作為告別語。

  第三種是簡短的「再見」,它多用於關係不太密切或是初識的人之間,也可附加在上兩類告別語之後,這是一種最新式的告別語。近年來也有不少青年以更簡短的「byebye」作為告別語,它顯然是西方文化的影響。正因為如此,它常常只用於平輩的同地位的人當中,除了幼兒之外,很少有人用它向長輩告別。

  漢語的告別語同樣反映了漢族的風俗習慣。比如上面講到的第一種告別語就不大可能出現在英、美等社會中。在那裡,親友之間,除了常例的聖誕節、復活節之類大型節日外,很少有人不經事先約定就去串門。所以,主人既不會發出沒有具體日期的「下次再來」「有空來玩」的邀請,也不會出門送客。在這種情況下,客人當然也不會用「請留步」作為告別語。而「Goodbye」「byebye」的通用也正如「Goodmorning」和「Hello」的通用一樣,反映了西方社會中人際關係比較疏遠的特點。漢語的告別語恰好說明漢族社會重視親友,小社群內關係比較緊密。

  (四)請求、感謝和道歉詞語

  有禮貌地要求聽話人干某件事,做某種動作叫做請求。在漢語中,普遍用「請」這個詞來表達請求的意思。但是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請」既可以單獨當動詞用,表示「請求」;也可以和許多其他的詞構成意義上很不相同的禮貌詞語。下面從它們的語義結構上分別加以介紹。

  1.「請」單獨作動詞,可以表達多種意義。比如在「請客」「請醫生」「請他來」這些詞語中,「請」分別表達「款待」「找」「叫」的意義,同時附有尊敬的色彩。如果在「請」的前面添加不同的修飾詞,比如「邀請」「聘請」「約請」「催請」等等,則除了表尊敬之外,還分別表明了不同性質的「請」。

  2.「請」做敬辭用,加在動詞前面。動詞代表說話人期待聽話人做的動作或行為。比如「請坐、請吃、請稍候」等。動詞後可帶賓語或補足語,如「請留步」「請節哀」「請保重」。有時,還可以在「請」的前面再加一個副詞,構成「敬請光臨」這種格式,它就比「請光臨」更為客氣。這些表請求的禮貌詞語都略去了指稱聽話人的代詞。如果動詞後的賓語由多個片語成,我們往往把略去的第二人稱代詞補上,這樣會顯得更鄭重一些。比如可以說:「請您準時出席」,「請您把姓名填在這張卡片上」等等。

  3.「請」和某些動詞、名詞、形容詞共同凝鍊成固定片語或複合詞,其具體含義更加複雜,不能用每個組成部分的意義簡單相加而得。特別需要注意這些片語或複合詞的動作施事與受事。比如「請安」是說話人向聽話人表示問候,因此應該說「給您請安」;「請教」是說話人向聽話人請求指教,所以應該說「向您請教」;「請罪」也是表示說話人自認為做了對不起聽話人的事,主動向聽話人道歉並請求聽話人處分自己,所以也要說「向您請罪」;結構與此類似的還有「請假」「請示」「請願」等等。而「請便」是說話人請求聽話人隨自己的意願行動、行動的施事是聽話人,所以可直接說:「您請便!」。「請問」一詞中「問」的施事是說話人,一般情況下可以略去第一人稱代詞而直接對聽話人講:「請問到西單怎麼走?」如果想使語氣更為鄭重,恭敬,就可以把動詞後的受事賓語補足,說成:「請問您到西單怎麼走?」

  從上面的簡略介紹中可以看出:漢語中的「請」並不能簡單地對應於英語中的「please」,後者在許多場合僅僅表達一種客氣的語氣,沒有漢語「請」這個詞所包含的那麼多具體的意義。

  在漢語中,表示感謝的詞語也很多。最常用的是「謝謝」,大體上相當於英語的「Thankyou」。有時,為了表示感謝的程度,往往在它的前面加上一些副詞,構成「太謝謝了」「十分感謝」「很感激」一類詞語。有時,感謝的內容是對方為自己做了某件事,那就可以改為說「麻煩您啦」「辛苦您啦」「太麻煩您啦」。受到別人的感謝當然應該有禮貌地回答「不用謝」「沒關係」「別客氣」等。

  有時,由於自己的緣故給別人造成某種不快,甚至損失或傷害,需要向對方表示自己的歉意。通用的漢語道歉詞語是「對不起」「抱歉」。如果歉意較深,則應該說「十分對不起」「十分抱歉」「真是過意不去」等。

  除了上面所講的請求、感謝、道歉詞語之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還可能有互相饋贈禮物,交換紀念品等交往。伴隨這類活動也有一些格式比較固定的禮貌詞語。比如贈送禮物時可以用口頭說或書寫便條的方式表明「請笑納」或「敬請笑納」,意思是「禮物很不像樣子,讓您見笑了,但還是懇請您收下吧」。如果禮物是本冊、相片等一類紀念品,那就應該在本冊的扉頁或相片的背面寫上「××惠存」或「××留念」,下面再寫上自己的名字或姓名以及「贈」或「敬贈」。如果是送給對方一件自己的作品(一本書、一幅畫、一支曲子等)則應在書的扉頁、畫的邊角處、曲譜前面寫上「××指正(教正、正之)」。這些書面上的題字中對聽話人的稱呼和自稱應該基本和口語中一致。


推薦閱讀:

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具備的三張名片
八字斷職業之教師篇
教師國旗下講話《用對時間做對事》
教師禮儀(轉)
閱讀引領教師成長

TAG:實驗 | 語言 | 教師 | 交際 | 語文 | 教科書 | 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