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這些國家才是中國最強「勁敵」,美國和日本竟不在裡面
◎海外掘金丨掘金大師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于海外掘金(ID:gold1849),為原創作品,其他公眾號轉載此文時,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標來源,並同時轉載文末海外掘金二維碼,否則視作侵權。
01
最近幾天,中國人看新聞,有四個字是躲不掉的。沒錯,你知道說的是「一帶一路」。
14-15日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論壇,29位國家元首出席,場面不可謂不大,中國宣布向絲路基金增資1000億元,大手筆,那都是真金白銀。
這個始於2013年的國家戰略,經過前期的概念普及和輿論鋪墊,加之亞投行和各基金的準備就緒,呈現出逐步落地的跡象。
未來五到十年,無論你喜不喜歡,「一帶一路」註定要成為中國對外發展宏大敘事中的邏輯主線。
對個人來說,我們很難預判整個戰略的未來命運,更接地氣的問題應該是,既然國家鼓勵國民走出去投資,而且勾勒出這麼一個清晰的地圖指引。
那麼,機會在哪裡?
02
先看三張地圖:
這是「一帶一路」的路線圖,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一帶一路」海陸並進,沿線超過六十個國家。
下面這張圖是六百年前,鄭和下西洋的軌跡。東南亞,也稱「南洋」,始終是中國人穿越大風大浪,探索外部世界著陸的第一站。當年鄭和如是,眼下的「一帶一路」亦如是。
第三張圖:是中國人遷移東南亞(也稱「下南洋」)的路線圖,始於明朝,興於清末,每逢兵荒馬亂,為了求生存、求發展,求發財,數以百萬計的中國人劈風斬浪,遠渡重洋,於是在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孕育了至今生生不息的華人社會。
從六百年前鄭和下西洋、到一百五十年前中國人下南洋,再到當下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把三張地圖疊在一塊,你會聽見歷史的嘆息。
從封閉到開放,從「師夷長技」到「技術資本輸出」,一路顛顛簸簸,百轉千回。而在靠近赤道的地帶遙望著中國的「南洋」,則一直與中國人的命運、與中國人的海外淘金史有著不解之緣。
03
如果說,倡議「一帶一路」,是為了讓中國和周邊國家能夠一起發財。那麼,對大部分有意出海的人來說,發財的方向無疑是走海路,而不是走陸路。
為什麼這麼說呢?陸路上多是中亞和中東歐國家,這些國家經濟結構單一,依賴資源出口,投資門檻高不說,其風土人情素來與內陸差異較大,風險太高,進場要特別謹慎。
相反,要是你的目光順著海上絲綢之路望過去,會找到一種熟悉的感覺,那裡有百年前「下南洋」的先行者留下的傳奇故事,有黑眼睛黃皮膚的華人面孔,最最重要的,在太平洋海風的吹拂下,這裡彷彿所有的一切都生機勃勃:緬甸、越南、菲律賓的經濟增長率都在6%以上,如果你把目光放更長遠,印度7.5%的增速同樣讓人驚嘆。
當然,這片土地不僅僅有活力,而且年輕。中年人或老年人也可以活力四射,你看看跳廣場舞的的大爺大媽,簡直活力驚人,但他們的活力是短暫的。
而東南亞及南亞地區的活力是有年輕作為底色的,印尼人口約2.6億,平均年齡不到26歲;印度人口超過13億,世界第二,平均也是年齡26歲。
很多人說,接下來三十年,接棒「中國奇蹟」的將是印度和東南亞國家,這絕非一廂情願,而是有跡可循。想想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實現財富大爆炸,「人口紅利」居功至偉。
如今,全球第四次產業在悄然進行,2008年金融危機為這股「產業大轉移」注入了潤滑劑,恰巧的是,不論是被譽為「印度鄧小平」的莫迪,還是頻頻向外資示好的印尼總統佐科,其施政方針皆順應這股潮流,由此觀之,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南洋」,正迎來它歷史上最好的發展窗口期。
未來十年,如果從經濟發展勁頭比較,那麼中國的最強「勁敵」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國,而正是蒸蒸日上的「南洋」。
04
中國人之下南洋淘金,此時機會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要多。
國人第一次大規模下南洋是在1840年之後的半個世紀,當時內地戰亂漸生,國人漂流到菲律賓、印尼、馬來諸國,異國他鄉,一無所有,只能出賣苦力,艱難求生。
第二次大規模下南洋,是在一二戰期間,國內兵連禍結,數百乃至上千萬中國人漂洋過海「下南洋」。當時已經有第一批華人逐漸在那裡站穩腳根,東南亞諸國的工業也有所發展,不少華人富商的基業就是在那時打下的,但總體而言,彼時「下南洋」的人大多是逃命而來,發財與他們是無緣的。
眼下,中國人正在悄然迎接第三次「下南洋」運動。現是製造企業先行,一波又一波赴越南、印尼等國家開設工廠,這是2008年後我們所見證的全球第四次產業轉移運動;緊接著,就是投資者跟上,除了科技和金融企業最近兩年相繼在東南亞布局外,海外房產投資者也盯上了東南亞國家。
同樣是「下南洋」,中國人的姿態已經大不一樣。從倉皇保命到從容增值,從被動出走到主動出海,從出賣苦力到運用資金槓桿,時移世易,中國人的投資理念和能力經過國內三十多年的磨礪後,恰好碰上了一海之隔、欣欣向榮「南洋」,對保守者這裡是訓練場,對膽大者而言這裡是令人遐想的金礦。
事實上,早在五年前,早在「一帶一路」戰略面世前,「南洋」和印度已經被視為唱多。所有機構同一時間唱多某個地方可能是集體受誤導,一家機構一直唱多某個地方可能是利益所致,幾乎所有機構長達數年唱多某個地方,那隻能說,屬於這片土地的「神武景氣」真的要來了。
經濟學人封面:越南將成亞洲的又一個奇蹟
經濟學人封面:印度增速跑過中國
最近幾年,國際資本大舉進軍「南洋」和印度,可謂轟轟烈烈。
比如泰國,2012年泰國創投圈活躍的VC機構只有1家,而2016年就飆升至60家,數額從310萬美元增長至1.08億美元,堪稱「大躍進」,外來資本在期間扮演了重要角色。
比如越南,從2010年起,英特爾在胡志明市斥資10億美元建加工廠,三星電子已對當地製造業投資110億美元。今年前4個月,越南吸收外資同比增長高達40%。
印度,安永會計事務所此前調查了全球500多位商界領導人,結果顯示,印度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在全世界,除了「南洋」,你找不到這麼一個地方,跟三十年前的中國如此相似:數量龐大且年輕的人口、對外開放的經濟方針、中高速的增長率、潛力無限的發展前景、得天獨厚的靠海環境。
很多投資者的目光往往傾注在遙遠的歐美,但身邊的「南洋」是時候得到重視了。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
推薦閱讀:
※澳媒:中國對湄公河水源控制引發與下游國家紛爭
※天津竟有108個國家級景區 小夥伴們快耍起來
※分享:盜國家的財物,還一國人的債;盜寺院財物,罪墮阿鼻地獄
※美國,一個無法抗拒的移民國家
※英國國家博物館藏雍正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