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的歷史大致進程

首先要知道「五代十國」這個提法的來歷——

唐朝末年,天下大亂。皇帝輪流坐,今年到我家。你方唱罷我登場。中國歷史處於大分裂時期。宋朝的歐陽修在總結唐朝到宋朝之間的這一段約五六十年歷史的時候,將這個時期紛紜複雜的歷史歸納總結為「五代十國」,並將這個提法寫進了史書《五代史記》之中。

確切的說,「五代」指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到了公元960年,後周的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奪後周政權建立北宋,五代結束。

唐末和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還存在過十個割據政權: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在北宋建立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全國統一。這些割據政權被歐陽修和後世史學家歸納並統稱為「十國」。

歐陽修編撰的《五代史記》是一部私修正史。為區別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後世在編印時將此書的名字改為《新五代史》。《新五代史》提出「五代十國」的最初說法。

2、我們明白「五代十國」提法之後,就可進一步了解這段歷史大致「進程」了——

唐朝中後期,朝廷為保衛京城安全,在京城之外地區設置軍鎮,稱「藩鎮」(亦稱方鎮),這個制度埋下了唐朝分裂為「五代十國」的禍根。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皇帝已經沒有實力,控制不住軍權在握的各地藩鎮。黃巢起義後,藩鎮割據加劇,部分實力雄厚的藩鎮先後被封為王,所建立的封國實際上已是高度自主的王國。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建立後梁,唐朝滅亡,這是五代十國的開始。公元923年,盤踞太原的晉王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滅掉後梁,建立後唐。後唐之後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發生內亂後,被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建立後晉。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時,劉知遠在太原建立後漢,收復中原。郭威篡後漢建後周,後周世宗柴榮苦心經營,使後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奪取後蜀四州、南唐十四州、遼兩州,但柴榮在北伐燕雲十六州時重病被迫班師回朝後不幸病亡。柴宗訓即位後不到半年,帝位被趙匡胤所篡,北宋建立,五代結束。五代依次為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亦即「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為區別歷史上相同名號的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也就是「五代」。

公元902年起,江南地區的割據政權有南吳、南唐、吳越國、閩國等;湖廣則被荊南、南楚、南漢等佔據。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最後敗於後周;兩川地區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然而耽於安樂,最後亡於中原。北漢是十國中惟一在北方的一國,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祟所建。因而,對於「十國」,後世也有順口溜一句:「吳唐吳越前後蜀,南北兩漢閩平楚」。

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的內亂,帶給契丹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其間,定難軍逐漸獨立,成為後來的西夏;靜海軍(交趾)自此脫離中央統治分裂出去,成為後來越南的源頭。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帝位,五代結束;趙匡胤旋即建立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趙光義相繼掃蕩群雄,最後於公元979年攻滅北漢,基本統一全國,十國亦結束。

3、最後的概括——

五代十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

五代:公元907年—960年。十國:公元902年—979年。

.從唐朝到宋朝,之間的分裂亂象持續53-77年,之後中國終於又統一了。

特約撰稿人:懸疑大師

推薦閱讀:

十二. 實現用戶進程
以安全的名義——360平台化戰略進程的運營啟示錄
反對派應對香港民主發展進程受阻負全責
沙陀傳奇:主導晚唐與五代歷史進程的突厥小部落
當代詩詞復興進程中的傳統派

TAG:歷史 | 五代十國 | 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