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民俗風情之杭錦後旗民俗
建國前,河套各縣鎮婚俗,大同小異。訂婚城市遲,鄉村早,指腹為婚者甚少。普通男女過十歲後即訂婚,從十二、三歲至十七、八歲,晚不過二十歲。早訂婚者,過數年迎娶。晚訂婚者隔歲而娶。男子除續婚外,隨訂隨娶者較少。一般由父母主婚。其程序一般為求婚、納聘禮、結婚、回門幾項。
求婚:在媒約通意之後,男家叫求婚,女家叫允婚。首先互送命單,以生年星宮相配合,命相合則許婚,這叫對婚。用紅柬寫成庚貼,擇吉日交換,稱為「換貼」。這一天,男家要準備稻米、紅棗、羊、酒、煙、喜餅、喜饃、衣服、飾物等,隨庚帖送到女家,女家以金銀飾物一、二件附在帖中,以物答之,叫做壓帖。男女兩方,各召親友、媒人,備酒菜款待,叫做下定。之後,按年送適當的培養費,直到迎娶為止。
納聘禮:聘禮根據家庭經濟狀況而不相同。土紳富商,門當戶對,媒約定後,互換庚帖,財禮衣飾,自當俱備。男方購置,女方添裝,各自量力而行。中等人家,多數只談衣飾,而不談財禮。一般人家,財禮、衣飾都需預先商定。這種情形在經濟困窘的鄉下較多。財禮有數十元至數百元不等。衣服普通為單、夾、棉三套。飾物是手鐲、戒指、簪環等,以銀質或鍍金居多。城裡多是包金或赤金。若是赤金,則必以包金配之,俗稱陪送。
迎娶:迎娶前,男家使媒人通達娶親之意。女家若允娶,便擇吉日舉行通信禮,通常在娶前一個月舉行。通信時,除衣飾不必另備外,大小下定物品,還需再送一次,並送銀幣數元叫做「長命錢」。那時用制錢,稱為下茶,取繁殖、貞潔之意。未收財禮的,需一併送去數十元,叫下茶錢。有的將下茶物品及迎親時男家應備的酒席折錢計算。在鄉間,女家如果未同意,須往返數次才准。每去一次,必須準備饅頭50~100個,由媒人帶著前往說服。女家在將出嫁時,通知親族,除送嫁妝外,並分期邀女,備酒食款待,叫做離門宴。在迎娶的前一日,男家備燒肉一方,饅頭50-100枚,送給女家,叫離娘饃,離娘肉,並將新娘衣服一套,送給女家,叫催妝。迎娶時,男方選擇女眷中懂禮數而又命相適合的一人乘轎,兩名男的乘車,伴郎一人,與新郎各乘轎車或馬,鼓樂前導,名曰迎親。女家也以女眷一人或二人,乘轎或車,男眷二人,或乘車、騎馬,稱作送女。並把嫁妝送到男家,叫做送親。當娶親者到女家後,一般人家以茶點招待,富餘人家或路途遙遠者,以酒食款待。之後,由新娘的弟弟輩給新郎的帽子上插花,並以綠色綢子和新郎原披的紅綢成十字披扎在身上。新娘紅紗蒙面,由親長抱入轎內。新郎在天地神位前行禮後,鼓樂齊嗚,徐徐啟行。城鎮娶親,普通為二、三乘轎,富餘人家有的用六、七乘轎。鄉間以轎車居多,貧窮人家只有大車、馬、驢而已。
結婚:分城鎮的紳商大戶舉行婚禮時,有的在庭前扎結綵棚,有的搭布制帳棚,一般大鄉鎮都有可租賃處。棚內置圍屏,中置檯面,設天地神位,神位前置一斗,內裝五穀,插五支箭,上懸一弓,下置剪刀,戥、鏡。左右燃花燭,設大椅以備受禮。新郎帽子上插金花,披紅綠綢,胸前系一銅鏡,引新娘到門。轎口向喜神方平置,門旁燃一束穀草,賓相持五穀、紅棗、胡桃、制錢,口念:咸享慶會、金玉滿堂,長命富貴等吉祥語,並揮撒所持之物,稱做撒障。新郎的母親及姐妹手捧裝有米、並用紅紗束口的銅瓶、冰糖、脂粉等撒轎簾,取糖放在新娘口中,把銅瓶交給新娘捧著,並以脂粉塗新娘臉面,稱做點粉。下轎時,先用紅氈鋪地,新娘踏氈而行,由兩名無胎孕、無服制(守孝)的女眷攙扶,行至華堂,行拜天地九叩禮。行禮時,新郎拜,新娘多蒙面而立,非攙扶者強壓才拜。新娘進入喜房,攙扶者為她解髻挽簪。此時,不論是嚴冬時月,必有觀看者把窗紙扯爛,取「開風氣」,之意,叫做打喜窗。之後,新郎新娘同拜祖先,再拜父母及族戚長輩,稱作「拜人」。新娘拜見時,親戚須贈拜禮,錢物不等。有的一日辦不完,於次日拜親族。城鎮較複雜,鄉村多從簡。當晚入洞房,桌上設喜燈,新娘面向而坐,稱為守喜燈。是晚,有鬧洞房的習俗,嬉笑戲謔、聽房竊物、說令子,難為新娘,都為了去其差澀,通意聯歡,使新郎新娘洞房之夜能夠順利通達而已。完婚第二日,新郎新婦同去岳家,見新娘父母、親威,下及晚輩,稱作「認大小」。行禮畢,設宴款待,總稱「回門」。此後,新娘在婆家住九日,在娘家住九日,叫回九,取長久之意。在城市,第九日,岳家設宴,邀婿、媒約共飲。新婦在婆家住滿一月,娘家即迎女回去住一月,稱作住雙月。鄉間多在回門之後,住七、住八,而後住對月。婚事既畢,由執事引新郎沿戶致謝,作揖而去,稱為「拜往」。至此,婚事才算全部結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