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量、混元、圓寂、涅槃、滅度、無我

無量、混元、圓寂、涅槃、滅度、無我

無量[編輯本段]無量  wúliàng  (1) [boundless;immersurable;measureless]∶沒有限制的;沒有止境的  前途無量  (2) [numerous]∶難以計算,指數量極多   佛教語:無量  兩個含義   有量但不能知 謂無量 比如小時候問 地球上有多少人啊   數不清 就說有無數多   第二 本來絕對無量 那麼你就不可以去對待的看它哦  無量壽經中的無量有兩個含義:一是有量的無量。二是無量的無量。   有量的無量,是指能想得到的無量。   無量的無量,是想不到、說不出的無量。不可思,即禪宗的「心行處滅」,不可議,即禪宗的「言語道斷」。   無量的無量實際上指的就是「一心」。   一心在佛教有許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實相、佛性、法性、如來藏、圓成實性、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大圓鏡智等。一心的真諦不可思議,不可思即禪宗的「動念即乖、心行處滅」,不可議即禪宗的「開口便錯、言語道斷」。在此,只好引用蓮池大師的話作一個牽強的比喻:「心是無形相的,所以沒有任何東西可作為比喻。大凡用來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彷彿與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東西來形容它,使人對於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領會,但不可以認為心當真如某種東西。試舉一例,譬如以鏡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鏡能照物,當物還沒有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把物的影像攝入鏡中;當物正對著鏡子的時候,鏡子不會因為物的好惡美醜而生憎愛;當物離開鏡子的時候,鏡子也不會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鏡子里。聖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則一塵不染,照則遍覺十方。此心既不住內,不住外,不住中間,三際空寂,而又無所不住,無物不照。所以用鏡子來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極而論,鏡子畢竟是一種沒有知覺的物體,心難道也象鏡子那樣無知嗎?而且鏡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體常寂常照。以此類推,或以寶珠喻心,或以虛空喻心,無論用哪一種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樣的。  比如佛性 比如涅盤 比如平等 任何對待都是建立不住的  (3)古印度的計數單位:  10^68:無量  10^69:十無量  10^70:百無量  10^71:千無量  再往後,就是數詞的最大單位——大數混元  混元無所不包,無所不有;混元不是雜亂無章,而是一種有序的混化運動。  混元是理,是道,是天地之大道。一切事情都是混元體,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所謂大,就是既包涵宇宙的運化規律,又隱隱浮現著人生的本根——天地人混元一體。  混元體可參與天地。不是今天過去了就扔掉;不是明天剛剛來臨就過時。  不管如何變化,混元永存。太極也好,八卦也好;經典也好,時尚也好;孔子也好,老子也好;文的也好,武的也好。總之,要包羅萬象,要混元一氣。  混元就是合乎自然之道。  混元就是健康之道和智慧之道的混元體。  混元重視健康。健康之道並不簡單。健康之道離不開天地之大道,離不開人生之大道。  混元重視智慧。這樣才可以守住人的本性,完成人生的使命。人生的使命是什麼呢?就是要修好人生這個大道。道是什麼,道就是混元。混元是道之體。人是一個混元體,宇宙也是一個混元體。太極圖也是混元——陰不離陽,陽不離陰。  混元就是要讓人學道、知道、行道、佈道、發展道。道是人向更高境界邁進的通道。  混元就是向真正的人學習。真正的人就是得道的人——具有道德的人。這樣的人不為私謀,總是相互交流,探討人生;不為人師,而是願意讓人的智慧和能力成為自由自覺。  混元就要把智慧和能力取之於身心,讓心靈和軀體,不管遇到什麼樣的苦難和坎坷,都祥和,都空而不空,都與道同體,與道合一。[編輯本段]國產動畫  混元,90年代國產動畫片,好像只有12集,主要講一個名叫混元的男孩子的故事。混元喜歡踢足球,但周圍並沒有踢足球的場所。在一次機緣巧合下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到水下踢足球!混元和他的夥伴們戴上人工腮,潛入河底,以河床為球場,用石頭築起球門。他們給球灌上沙子,這樣就不會浮到水面上了。一開始,由於水的巨大阻力和球的重量,混元他們的腳屢屢受傷。但他們鍥而不捨,堅持在水下練習踢球,終於克服了水的阻力和球的重力,和在地面上踢球一樣自如。就這樣過了很多年……直到有一天,有一場足球大賽,本地區沒有合適的球隊參與,混元他們毛遂自薦參賽,因為適應了水下的巨大阻力,他們在地面上踢球變得非常厲害,一腳球就可以把對方守門員連人帶球直接踢進球門還撕破球網。最後他們一路過關斬將,拿到了足球世界冠軍。  本動畫片因為規模較小,在CCTV只播出了一次,未見其他電視台轉播過,但看過該片的人都印象深刻,如果能繼續做下去,並不會輸給日本的足球小將。圓寂圓寂塔    佛教用語。梵語的意譯;音譯作「般涅盤」或「涅盤」。謂諸德圓滿、諸惡寂滅,以此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終目的。故後稱僧尼死為圓寂。  梵語Parinirva^n!a 之意譯。舊譯滅度、入滅。音譯般涅盤。謂圓滿諸德,寂滅諸惡。佛陀之死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圓滿諸德,寂滅諸惡,故稱圓寂,後世轉而稱僧徒之死。又作歸寂、示寂、入寂。與涅盤、遷化、順世、歸真同義。即捨去有漏雜染之境,歸入無漏寂靜涅盤界之謂。亦指離生死之苦,全靜妙之樂,窮至極之果德。其中,就離生死之苦而言,賢聖命終即入於涅盤,為圓寂。大寶積經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我求圓寂而除欲染。』賢首心經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涅盤,此雲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稱寂。』[編輯本段]簡介  佛教中「圓寂」是指:是一種境界!是涅盤的意思,並不是指去世!   涅盤是梵語,正音為波利匿縛男,舊雲涅盤,今順古亦云涅盤。又名泥洹,或雲涅盤那,皆音之訛略,或楚夏不同。舊譯為滅度,或雲寂滅、無為、解脫、安樂、不生不滅等,名雖異其義則同。今單舉滅度和寂滅二義釋之:滅度,即『滅』除煩惱,『度』脫生死的意思。寂滅,寂謂理性『寂』靜,滅謂煩惱『滅』除。亦可說,證得『寂』靜之體性,自然煩惱『滅』除;煩惱滅除,自然證得寂靜體性。「智論」云:涅名為出,盤名為趣,謂永出諸趣生死,則亦可譯為出趣也。   若據新譯——玄奘法師則譯為『圓寂』,此義比較來得完善,因為寂滅、滅度、解脫等譯,不過僅約斷德方面,言斷滅生死煩惱。圓寂則統明智斷二德。今略釋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圓』;永離一切煩惱生死叫做『寂』。簡單的說:即德無不『圓』,患無不『寂』。詳細的說:即福慧二嚴做到圓滿無缺(圓),三惑煩惱徹底清除,二種生死完全度脫(寂),永遠不再被煩惱生死所困擾,回復『圓』明『寂』照的本有心體,而獲到一種純善純美的莊嚴解脫。這就是涅盤的境界——圓寂。圓約進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約滅惡方面言(斷惑滅苦)。據此研究起來,圓寂似乎大乘無為的涅盤,寂靜、滅度等為小乘涅盤。   要之,圓寂也就是指得『圓明寂照之真心』。因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圓),永離一切煩惱(寂)故。成佛即證此真心,故涅盤並非諸佛的專有品,不過凡夫一向為夢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證得。所謂迷則顛倒夢想,悟則究竟涅盤。   當知夢想,根本是由本覺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滅一分夢想,即證一分真覺(如鏡子去一分塵埃,即現一分光明),乃至全滅全證。至此則一切功德無不復歸『圓』滿,一切煩惱生死無不畢竟空『寂』,是證到大乘究竟涅盤的境界。涅槃  正確寫法  【辭彙】  音:niè pán  涅盤翻譯成中文為不生不滅意,乃指佛教之中心思想,若無涅盤佛教就形同生滅的世間法。  慧律法師開示:  佛教,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叫做涅盤,涅盤翻譯過來叫做不生不滅,不生不滅的意思就是我們要用這一顆心,智慧的心,解脫的心,來面對這個世間,什麼叫做不生不滅呢?意思就是任何的東西增加,也沒感覺增加,任何的東西減少,也不計較減少,因為這些相只是心的影像而已,沒有實體可得,簡單講涅盤就是來無來相,去無去相,增也沒有增相,減也沒有減相,也沒有什麼是跟非,也無所謂的對跟錯,簡單講涅盤就是不落入對立,完成了絕對的智慧。絕對就是絕對,就像虛空可以包容一切,這就是我們修學佛道要追求的,用一顆智慧的心,過活了每一分每一秒的現象界的生活,換句話說用一顆像虛空那麼大的胸量來過著我們每一分每一秒的現象界生活。這個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慢慢的每一分每一秒,進入了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不生不滅,那我們慢慢就了解涅盤的心是什麼,就是我們佛教追求的最好的一個原則一個領域,換句話說每一個人,眾生都佛性,到最後都要進入涅盤,但是有因緣的人碰到佛法的人,就比較早成熟,沒有因緣碰到佛法的人,就要經過百萬劫。所以看個人的因緣,看個人的福報,不過啊用一點點智慧的心,涅盤的心在生活當中,總是可以過很快樂的日子,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來無來相,去無去相,生滅增減,是非對立相  統統沒有,化作絕對的智慧,絕對的包容,那麼人絕對的包容就無諍,社會絕對的包容就不會戰爭,國家跟國家絕對的包容就沒有爭戰。那麼人民就會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如果一個人懂得涅盤的心,不管他走到那裡都是那麼的忍辱,那麼的平和,那麼的安詳,包括他晚上睡覺都不作惡夢。這是佛弟子要積極追求的就是涅盤的智慧心,菩提心。  涅盤寂靜   此系佛教之中心思想,意指不生不滅,身心俱寂之解脫境界。若離開涅盤思想,佛教就形同生滅的世間法,只能稱之為勸善,不能體會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之非因非果甚深奧義。  未入正信者,每以涅盤為死亡,此乃嚴重之誤解。倘能如其所言,則死亡又為另一生命之開端,豈非生死未了?眾生長嬰輪迴之苦,乃受業力所牽,作主不得。唯有佛陀為究竟死亡,以其死即不得再生,不生則不滅,蓋已打破無始無明,徹見本來面目,此允稱為佛教是可貴之處。  凡人皆貪生畏死,因世間他事,皆有解決之道,唯獨死亡,無可商量。聖者超脫物外,於現實生活中,即是不生不滅之涅盤妙心,所謂:不染六塵名護法;不生妄想名涅盤。心外見法,名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盤。生死與涅盤本無距離,只在當下一念間。若體悟本性,生死、涅盤皆不可得。吾人但不造生死業,即得大涅盤;若求大涅盤,即造生死業。   【名稱】  梵語nirva^n!a,巴利語nibba^na。又作泥洹、泥曰、涅盤那、涅隸盤那、抳縛南、匿縛喃。意譯作滅、寂滅、滅度、寂、無生。與擇滅、離系、解脫等詞同義。或作般涅盤(般,為梵語pari 之音譯,完全之義,意譯作圓寂)、大般涅盤(大,即殊勝之意。又作大圓寂)。原來指吹滅,或表吹滅之狀態;其後轉指燃燒煩惱之火滅盡,完成悟智(即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為佛教終極之實踐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徵而列為法印之一,稱『涅盤寂靜』。佛教以外之教派雖亦有涅盤之說,然與佛教者迥異。佛教大乘、小乘對涅盤之解釋,異說紛紜。總約之,可大別如下: (一)據部派佛教,涅盤即滅卻煩惱之狀態。其中復有有餘(依)涅盤與無餘(依)涅盤之分,前者是雖斷煩惱,然肉體(意即殘餘之依身,略稱『余依』或『余』)殘存之情形;後者是灰身滅智之狀態,即指一切歸於滅無之狀況。有部等主張涅盤乃一存在之實體,經量部等視涅盤為煩惱滅盡的狀態之假名,而其本身並無實體。 (二)中論等以實相為涅盤,實相又即為因緣所生法上之空性,故與生死世間無有區別。同時,南本涅盤經卷三指出涅盤具足如下八味,即常、恆、安、清凈、不老、不死、無垢、快樂,稱為涅盤八味。若以此配以涅盤四德,常、恆為常,安、快樂為樂,不老、不死為我,清凈、無垢為凈。唯識宗稱涅盤有四種,即本來自性清凈涅盤、有餘依涅盤、無餘依涅盤與無住處涅盤四種。其中之本來自性清凈涅盤,略稱本來清凈涅盤、性凈涅盤,謂一切事物之本來相即是真如寂滅之理體,乃指真如。無住處涅盤,即依於智慧,遠離煩惱、所知二障,不滯生死之迷界,且因大悲救濟眾生,故在迷界中活動,又不滯於涅盤之境地。大乘佛教之涅盤教說即以此為特色。 此外,地論宗、攝論宗謂涅盤分為性凈涅盤與方便凈涅盤(藉修道去除煩惱而得之涅盤)二種。天台宗則分為性凈涅盤、圓凈涅盤(相當於地論宗等之方便凈涅盤)與方便凈涅盤(佛以救渡眾生故,示現假身,緣盡而入涅盤。又作應化涅盤)等三涅盤。 (三)小乘之聲聞、緣覺入無餘涅盤,再回心轉向大乘之教,稱為無餘還生。同時,涅盤乃超離一切差別相狀者(有為之相),故又稱離相。凈土宗稱彌陀凈土為涅盤之城,亦稱無為涅盤界。 (四)出現此世為人的佛(特指釋尊),其肉體之死,稱涅盤、般涅盤、大般涅盤。入涅盤又稱入滅、薪盡火滅(薪喻佛身或機緣,火喻智慧或佛身)。涅盤原意指釋尊之成道,但今大抵皆作無餘依涅盤之意。刻繪釋尊入滅姿態之畫像或雕像,稱為涅盤像。舉行追慕釋尊之法會,稱涅盤會、涅盤忌、常樂會等。後世稱僧侶之死為圓寂、歸寂、示寂、入寂等。  一、蘊苦永息之涅盤  煩惱的根本是我見,是迷於無我的愚疑,這惟有無我 的深慧,才能破除他。有了甚深的空(無我)慧,便能破我見,體驗到人生的真 理,獲得大自在。這是現在生所能修驗的,也是聖者所確實證明的。等到此生報 體結束後,不再受生死果,這就是入涅盤了。大阿羅漢都是這樣的,釋迦佛八十 歲時,也這樣的入了涅盤。如進一層推求,就難於明白。一般人想:入了涅盤, 到那裡去呢?證了涅盤,是什麼樣子呢?關於這,佛是很少講到的。總是講:生 死怎樣延續,怎樣斷煩惱,怎樣就能證涅盤。入了涅盤的情形,原是不用說的, 說了也是不明了的。比方一個生盲的人,到一位著名的眼科醫生處求醫,一定要 問個明白,眼明以後,是什麼樣子的,醫生怎麼說也沒有用吧!因為他從來無此 經驗,沒法想像。只要接受醫治,眼睛明亮了,自然會知道,何必作無謂的解說 。若一定要問明了才肯就醫,那他的眼睛,將永無光明的日子。涅盤也是這樣, 我們從無始以來,都在生死中轉,未曾證得涅盤,所以入涅盤的境地,怎麼想也 想不到,怎麼說也說不到,正如生盲要知的光明情形一樣。佛教是重實證的,只 要依著佛的教說----斷煩惱,證真如的方法去修習,自然會達到自覺自證,不再 需要說明了。   凡夫心境,距離聖境太遠了,無法推測,也不易說明。但世人愚疑,總是要 作多餘的詰問。所以,佛曾因弟子所問而說過譬喻。佛拿著一個火,手一揮動, 火就息滅了。佛問弟子:火到那裡去呢?這不能說火是什麼情形,也不能說火到 那裡去了。生死滅了,證入涅盤,要問是什麼樣子,到什麼地方去,也與火滅了 一樣的不可說明。再說一個經中常說的譬喻吧!因冷氣而結水成冰,有大冰山, 小冰塊,什麼情形都有,各各差別。這像眾生從無始以來,各有煩惱,各各業感 ,各各苦果,也是各各差別不一。冷氣消除了,冰便溶化為水而歸於大海。這如 發心修行的,斷煩惱,解脫生死苦果而入涅盤一樣。這時候,如問,冰到那裡去 了,現在那塊冰是什麼樣子,那是多餘的戲論。既已溶化,不能再想像過去的個 體;水入大海,遍一切水中,所以是「無在無不在」。解脫生死而證入涅盤,也 是這樣,不能再以舊有的個體去想像他。有些人,總覺得入涅盤以後,還是一個 個的,還是會跑會說的,不過奇妙的很而已。這只是把小我的個體去推想涅盤, 根本不對!如說某人入涅盤,是可以的;以為入涅盤後,仍是一個個的,便成大 錯。如說黃河的水,長江的水,流到海里,是可以這樣的。但在流入大海以後, 如還想分別:那是黃河水,那是長江水,這豈非笑話。眾生為什麼在生死海中, 不能徹底解脫?就因為以我為中心,執著一個個的個體為自我,總是畏懼沒有我 ,總要有個我才好。因此,永遠成為個體的小我,一切苦痛就跟著來了,得了涅 盤的,如大小冰塊的溶入於大海,豈可再分別是什麼樣子!到達涅盤,便是融然 一味,平等平等。經上說:「滅者即是不可量」。涅盤(滅)是無分量的,無數 量的,無時量與空量的。平等法性海中,不可分別,不能想作世間事物:一個個 的,有分量,有方所,有多少。從前,印度有一位外道,見人死了,會說:某人 生天,某人生人間,某人墮地獄。但一位阿羅漢入滅了,外道看來看去,再也看 不出,不知道現在什麼地方。這是說明了:入了涅盤,是無所從來,也無所去的 ;無所在,也無所不在的。我們沒有證得涅盤,總是把自我個體看為實在,處處 從自我出發。聽到消除了自我的涅盤,反而恐怖起來。所以理解涅盤是最困難的 ,難在不能用我及有關我的事物去擬想,而人人都透過我見去擬想他,怎麼也不 對,入了涅盤,身心都泯寂了。泯,滅,寂,意思都相近。這並非說毀滅了,而 是慧證法性,銷解了相對的個體性,與一切平等平等,同一解脫味。到這裡,就 另有一問題,大小乘便要分宗了!   小乘的修學者,做到生死解脫了,便算了事,苦痛既已消除,也再不起什麼 作用了。這是小乘者的涅盤觀,大乘卻有更進一步的內容。這可分兩點來說:一 、約體證的現(相)實(性)一味說:聲聞者證入法性平等時,離一切相。雖也 知道法性是不離一切相的,但在證見時,不見一切相,惟是一味平等法性。所以 說:「慧眼於一切法都無所見」。聲聞學者的生死涅盤差別論,性相差別論,都 是依據古代聖者的這種體驗報告而推論出來。但大乘修學者的深悟,在證入一切 法性時,雖也是不見一切相(三乘同入一法性;真見道),但深知這性相的不相 離。由此進修,等到證悟極深時,現見法性離相,而一切如幻的事相,宛然呈現 。這種空有無礙的等觀,稱為中道;或稱之為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由於體 證到此,所以說:「慧眼無所見而無所不見」。依據這種體證的境地,安立教說 ,所以是性相不二論,生死涅盤無差別論。在修行的過程中,證到了這,名為安 住「無住涅盤」,能不厭生死,不著涅盤,這是小乘證悟所不能及的。但大小的 涅盤,不是完全不同,而是大乘者在三乘共證的涅盤(法性)中,更進一層,到 達法性海的底里。   二、約修持的悲願無盡說:  小乘者的證入涅盤,所以(暫時)不起作用,除 了但證空性,不見中道而外,也因為他們在修持時,缺乏了廣泛的慈悲心。像游 泳的人,如發生了危險,那不想救人的,只要自己爬到岸上休息,便覺得沒事, 更不關心他人的死活。有些想救人的,自己到了岸,見別人還在危險中,便奮不 顧身,再跳進水裡去,把別人拉到岸上來。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有大慈悲,有 大願力,發心救度一切眾生。所以自己證悟了,還是不斷的救度眾生。在為人利 他所受的苦難,菩薩覺得是:無上的安慰,最大的喜樂,沒有比這更幸福了。由 於菩薩悲願力的熏發,到了成佛,雖圓滿的證入涅盤,但度生無盡的悲願,成為 不動本際而起妙用的動力,無盡期的救度眾生,這就大大不同於小乘者的見地了 。但圓滿成佛以後,救度眾生,不再像眾生一樣,救此就不救彼,在彼就不在此 。佛的涅盤,是無在無不在的,是隨眾生的善根力所感而起應化的----現身,說 法等。佛涅盤是有感必應,自然起用,不用作意與功力的。佛般涅盤,像日光的 遍照一切一樣,一個個的眾生,像一所所的房屋。有方窗,光射進來,就有方光 ;有圓孔,光射進來,就有圓光。光是無所謂方圓的。所以,現一切身,說一切 法,都是隨眾生的機感而現的。如釋迦佛的在此土誕生,出家,成佛,說法,入 涅盤,都是應化身;圓證涅盤的佛,是早已證法身了。因此,如想像圓證涅盤的 佛,是一個個的,在這裡在那裡的,是壽長壽短的,便不能了知大乘涅盤的真義 ,不知應化身的真義了。必須放棄小我個體的觀念,才有悟解證入涅盤的可能。   身心轉依之涅盤  「轉依」,是大乘佛教特有的術語。轉依即涅盤,表 示身心(依)起了轉化,轉化為超一般的。這可說是從表顯的方法來說明涅盤。 。依,有二種:一、心是所依止,名為「染凈依」。依心的雜染,所以有生死; 依心的清凈,所以得涅盤。心是從染到凈,從生死到涅盤的通一性。在大乘的唯 識學中,特重於這一說明。二、法性(空性)是所依止,名為「迷悟依」。法性 是究竟的真性,迷了他,幻現為雜染的生死;如悟了,即顯出法性的清凈德性, 就名為涅盤。從心或從法性----依的轉化中,去表顯涅盤的德用,是大乘有宗的 特色。   一、約染凈依說轉  我們的煩惱,業,苦果,是屬於雜染的;聖者的戒定慧 等功德,是屬於清凈的。而染與凈,都以心為依止。這個所依心,唯識學中名為 阿賴耶識,即心識活動的最微細部分;最深細的阿賴耶識,成為生死與涅盤的樞 紐。眾生的生死苦,由於心識中有不凈種子(功能)。由此不凈的種子,生起煩 惱,業,果。如從不凈種,生起貪、鎮等煩惱心行,於是所有的身口行為,都成 為不凈業,如殺、盜、淫等。即使是作善,因從自我出發,所作的也是雜染業, 要感生死苦果(生人天中)。此報由業感,業從惑起的因果,實在都是從不凈的 種子而發現。現起的不凈行,又還熏成種種不凈的種子。雜染種子積集的染心, 持種現起,又受熏成種,因果不斷,這才延續流轉於苦海之中。這個雜染種子所 積集的雜染心----阿賴耶識,從業感報來說,他是受報的主體,所以叫異熟識。 從形成個體的小我來說,他是攝取及執取的阿賴耶識,而被我見錯執為自我(因 為阿賴耶識,有統一性,延續性,而被錯執為是常是一的自我)的對象。依阿賴 耶識而有雜染的種現不斷,那不是永遠不能解脫雜染的生死嗎?不!好在心的深 處,還有清凈的種子。所以,眾生是既非純善的,也不是純惡的,而是心中含藏 著一切染凈功能種子。眾生並不是沒有清凈的功能----無漏種子,而是向來被雜 染功能遮蔽了,才成為雜染的一家天下,煩惱業苦現行,不得解脫,要求得解脫 ,就要設法,把心中深藏的清凈種子,使他發現出來。如信三寶,聽法,誦經, 持戒等,即是開始轉化。像走路一樣,向來走錯了,現在要換個方向走,向佛道 走去。依佛法而作不斷的熏習,漸使雜染的力能減低,清凈的功能增強,發展為 強大的清凈潛力。再進步,把雜染的功能完全壓伏,從無漏的清凈種子,現起清 凈的智慧等,煩惱自然被伏斷了。一向為雜染所依的雜染心,現在轉化為清凈法 的所依,就叫做轉依(究竟轉依在佛位)。悟證以後,清凈的功德現前,雜染的 力能被壓伏,但染法的潛力還在,不時還要起來。這要經過不斷的治伏階段,與 煩惱餘力搏鬥,到最後,達到純凈地步,才徹底消除了不凈的種子,而得究竟的 清凈解脫,也就是得到究竟的涅盤。修持的方法,不外乎修戒定慧,修六度,四 攝。到轉染成凈,不但消除了一切雜染,而且成就無量的清凈的功德,無邊殊勝 力量。所以大乘的涅盤,不是什麼都沒有了,也不是毫無作用。   究竟轉依了的清凈心,和現在的雜染阿賴耶識不同。現在是虛妄分別的,與 雜染相應的。到那時,轉識成智,是無分別的。圓滿的大智慧,具足種種利生妙 用,一切清凈的功德都成就。清凈的功德成就,在約染凈依說,著重戒定慧功德的熏修,轉染 成凈,苦果消散了,卻具足一切功德。所以成了佛,能盡未來際度眾生,隨感而 應,現身說法。  對於佛果的大般涅盤,切勿作「我」想,我想與涅盤是永不相應的。轉依的 佛涅盤,以大菩提(覺)為本,徹證無我法性,所以佛佛平等,相融相入。具足 一切功德的佛涅盤,徹證無我,沒有分別,所以從對立矛盾等而來的一切苦痛, 成為過去。   二、約迷悟依說轉:佛有無量善巧,為了適應眾生,還有另一方便,約迷悟 依說轉依。這個依,指法性而說,或名真如。真是非假的,如是不二的,這就是 一切法空性,事事物物的實相。眾生為什麼輪迴生死?即因不悟法性,顛倒妄執 ,造業受苦。若修持而悟證了法性,即得解脫。法性是不二的,所以說:「在聖 不增,在凡不減」。『心經』所說的:「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 不減」,也就是這個。諸法空性,雖本來如此,但無始以來,有無明、我見,不 凈的因果系,迷濛此法性,像烏雲的籠蓋了晴空一樣。雖然迷了,雜染了,而一 切眾生的本性,還是清凈的,光明的,本來具足一切功德的。一般人都覺得,生 死流轉中,有個真常本凈的自我,迷的是我,悟了解脫了,也還是這個我。現在 說:眾生雖然迷了,而常住真性,不變不失。這對於怖畏空無我的,怖畏涅盤的 ,是能適應他,使人容易信受的。佛在世時,有外道對佛說:「世尊!你的教法 ,什麼都好,只有一點,就是「無我」,這是可怕的,是無法信受的」。佛說: 「我亦說有我」,這就是如來藏。外道聽了,便歡喜信受。中國佛教界,特別重視這一方便,大大的宏揚。但是,如忽略了 佛說如來藏的意趣,便不免類似外道的神我了。要知道,這是佛為執我外道所說 的方便。其實,如來藏不是別的,即是法空性的別名。必須通達「無我如來之藏 」,才能離煩惱而得解脫。   約法性空說,凡聖本沒有任何差別,都是本性清凈的,如虛空的性本明凈一 樣。在眾生位,為煩惱,為五蘊的報身所蒙蔽,不能現見,等於明凈的虛空,為 烏雲所遮一樣。如菩薩發心修行,逐漸轉化,一旦轉迷成悟,就像一陣風,把烏 雲吹散,顯露晴朗的晴天一樣。雲越散,空越顯,等到浮雲散盡,便顯發純凈的 晴空,萬里無雲,一片碧天,這就名為最清凈法界,也就是究竟的涅盤。   【四涅盤】  此依真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凈法界。  雖本來自性清凈,而由客障覆令不顯。  真聖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  一本來自性清凈涅盤  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凈,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盤。  二有餘依涅盤  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盤。  三無餘依涅盤  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余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盤。  四無住處涅盤  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盤,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盤。  一切有情,皆有初一。  二乘無學,容有前三。  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或言  凡夫與二乘有學,具初一。  不定性二乘無學,前二。  定性二乘無學,前三。  直往菩薩,第一第四。  具足此四種,得真涅盤者,惟究竟位佛果。滅度  涅盤舊譯滅度,新譯圓寂。圓滿諸德寂滅諸惡之義也。即離生死之苦,全靜妙之樂,窮極之果德也。就此中所謂離生死之苦而言之,賢聖命終,為圓寂,即入於涅盤。寶積經五十六曰:『我求圓寂而除欲染。』宗輪論述記曰:『無上法王,久入圓寂。』唯識述記一本曰:『西域梵音雲波利匿縛。波利者,圓也。匿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雲涅盤,音訛略也。』賢首心經略疏曰:『涅盤。此雲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無我  【無我(anatman)】wuwo  佛教教義。亦稱非我、非身。三法印之一。佛教根據緣起理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沒有獨立的、實在的自體,即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自我」(靈魂)的存在。原始佛教在《相應部經典》中著重論述了佛教的無我論,如「無常是苦,是苦者皆無我」,「此形非自作,亦非他作,乃由因緣而生,因緣滅則滅」。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會自生,而是種種要素的集合體,不是固定不變的、單一的獨立體,而是種種要素剎那剎那依緣而生滅的。他們認為房子是磚瓦木石的結合體,人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組成的,在這樣的集合體中,沒有常住不變的「我」,故謂無我。  無我分為兩類:1、人無我(人空)。認為人是由五蘊假和合而成,沒有常恆自在的主體——我(靈魂);2、法無我(法空)。認為一切法都由種種因緣和合而生,不斷變遷,沒有常恆的主宰者。小乘佛教一般主張人無我,大乘佛教則認為一切皆空,法的自性也是空的,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如幻如化。因此一切事物和現象,按其本性來說都是空的,它們表現出來的,只不過是一些假象,即所謂「性空幻有」。  佛教的無我學說,主要為反對婆羅門教的有我論而提出的。婆羅門教主張「梵我一如」,認為「梵」是無所不在的唯一本質,宇宙間的最高主宰,自我(靈魂)是梵的一部分或梵的化身。而這種自我,其量廣大,邊際難測。只有親證梵我同一,才能達到真正解脫的目的。因此,原始佛教為了反對這種有我理論,提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三個命題,被稱為三法印。在部派佛教時期,佛教各派對此也曾引起了許多爭論。  【無我】   (術語)梵語Ana%tman,又雲非我。常一之體,有主宰之用者為我,於人身執有此,謂之人我,於法執有此,謂之法我,於自己執有此,謂之自我,於他執有此,謂之他我。然人身者五蘊之假和合,無常一之我體,法者總為因緣生,亦無常一之我體,既無人我,無法我,則無自我他我,不待言矣。如此畢竟無有我,是究竟之真理也。金剛經曰:「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十地經論一曰:「無我智有二種,我空法空。」大乘義章二曰:「法無性實,故曰無我。」同三曰:「苦非我體,故名為無我。」俱舍光記二十六曰:「違我見故非我。」又曰:「非自在故非我。」又曰:「即蘊自體非我故非我,如言即舍非人。」止觀七曰:「為無智慧故,計言有我。以慧觀之,實無有我。我在何處?頭足支節,一一諦觀,了不見我。何處有人及以眾生?眾生業力機關,假為空聚。從眾緣生,無有宰主,如宿空亭。」原人論曰:「形骸之色,思慮之心,從無始來,因緣力故,念念生滅,相續無窮。如水涓涓,如燈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凡愚不覺之,執之為我。寶此我故,即起貪嗔痴等三毒。三毒擊意,發動身口,造一切業。   摘自《佛學大辭典》


推薦閱讀: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三
1767 38 P0041 大般涅槃經疏(33卷)〖隋 灌頂撰〗叄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
純觀行者是否可以證得涅槃?

TAG: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