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人思鄉何以托】

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是古代詩歌中的重要題材。以《詩經》中的《採薇》、《黃鳥》為濫觴,一直到當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無不是膾炙人口的佳作。而且人們往往藉助外物傳達這種感情。在長期的積澱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意象,了解和整理這些意象是我們解讀思鄉類作品的一把鑰匙。(一)藉助月亮表達思鄉之情: 在先秦及漢魏晉時期開始藉助月亮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如漢代古詩《明月何皎皎》中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的詩句。有一部分直接表達了思鄉之情。如曹丕的《雜詩》「……俯視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鬱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到唐朝時借月表達思鄉之情已經屢見不鮮,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如李白《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月夜憶舍弟》中的「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一時期的內容往往是邊關戰士望月思鄉或是求仕遊子望月懷鄉。再如李白的《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也是這一類的題材。(二)藉助音樂表達思鄉之情: 在邊塞詩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樂器如羌笛、蘆管、蘆笛等,如人們所熟悉的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李益的《夜上受降聞笛》「回樂烽前沙如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再如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城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詩中「蘆管」即是蘆笛、蘆笳。這是一種少數民族的樂器,據《文獻通考·樂考·竹之屬·胡部》說:蘆管,胡人截蘆為之,大概與觱篥相類,出於北國。可見蘆管所吹音樂寄託了離情別緒。以上詩句中還提到「楊柳」、「折柳」,這指的是唐宣宗自製的「楊柳枝」這首曲子。通過演奏「楊柳枝」勾起戍邊戰士對自己故鄉「楊柳依依」的懷念,與邊塞的孤獨、凄苦形成一個反差,詩人們與戍邊戰士一樣在這感傷的音樂中難以入睡,思念著遠方的故鄉。(三)藉助飛禽表達思鄉之情:常見的有兩種: 一種為大雁(或稱鴻雁):「雁」為候鳥,每年春季飛回北方,古又有鴻雁傳書的故事,所以鴻雁多用來象徵傳遞故鄉音信的使者。雁成為表達思鄉之情的特殊符號。是古詩中一個含有多種比喻意義的意象。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該詩以「孤雁」自喻,把自己在戰亂中與親人離散的情思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表現客居他鄉的杜甫對朋友、親人的思念之情。宋詞中有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藉助雁歸人不歸,滿眼是鄉愁。表達了一種去國懷鄉之情。 另一種為黃鵠。黃鵠是傳說中的大鳥(一說為天鵝),一舉千里,仙人所乘。如古詩《步出城東門》「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無梁。願為雙黃鵠,高飛還故鄉。」該詩借黃鵠表達了欲歸不能的愁苦。(四)藉助黃昏之景表達思鄉之情: 最早用于思婦詩。《詩經/王風/君子於役》云:「日之夕矣,牛羊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黃昏之時牛羊紛紛歸圈。勾起主人公對「君子」的思念,可見黃昏之時,無論是對在外的遊子來說還是在家的思婦來說,都是睹物思人之時。唐代崔顥的《黃鶴樓》中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一句表達了一種日已歸山,人卻獨自望鄉的凄涼,喚起了後世的共同的思鄉之愁。魯迅在日本見到「日暮里」時還勾起他潛意識中的思鄉之情。元曲中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描繪的是兩幅截然不同的黃昏景象:一幅由蕭條的意象組成。如「枯藤、老樹、西風、瘦馬」等。另一幅由具有暖色調的意象組成如「小橋、流水、人家」。前者使遊子感到身處異地;後者使遊子觸景生情,聯想到此時故鄉的炊煙已起,正是家人翹首企盼自己歸來的時刻。兩種反差極大的黃昏之景怎不使遊子肝腸寸斷呢?。(五)藉助凄寒之景表達思鄉之情: 如「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去家千餘里,一身常饑渴。……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別詩三首?其三》)。「漫漫秋夜長,烈烈北風涼。展轉不能寐,披衣起彷徨。……鬱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曹丕的《雜詩》)。在古代詩詞中經常藉助「寒山」、「寒風」、「凄雨」、「白露」、「清秋」等類似的意象寄託漂泊之苦。 另外,如重陽登高、漂泊的小舟等也經常進入思鄉詩之中。前者源於古代九九登高的習俗;後者最早見於《詩經?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一詩。其中「一葦」比喻如葦葉般的小舟,「刀」通「舠」指小舟。兩者都給人不能穩定、四處漂泊之感。 引起思鄉之情的意境不能一一舉盡,以上只是將經常出現的略做歸納。總之,遊子思鄉之情多源於自傷,因自傷而托物抒懷,而遊子羈旅所傷有三種:一傷漂泊,二傷饑寒,三傷衰老。無論是藉助何種風物,都是以上三種心理機制所致,從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審美現象。因此,找出風物與作者心理的挈合點是理解這一類詩歌主旨的切入點。讓我們把這千年不衰的情歌理解好;也要把這首永葆青春的情歌唱好。風雅頌課件/鈴歌編輯
推薦閱讀:

古人「吃醋」引發的嚴重後果
此石棺上刻有「開者既死」,考古人員壯著膽子打開後,專家樂壞了
古人怎樣預防自殺?
古人云;天有三奇,地有六儀古人云;天有三奇 – 手機愛問
古人為什麼特別重視風水

TAG:古人 | 思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