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福說內家拳之 太極拳入門第六要:節節貫穿的真諦

----接前文

(六)入門第六要:節節貫穿的真諦

節節貫穿來自於張三丰的太極拳論。也有的說為王宗岳或武禹襄所著。原文是:「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勿使有凸凹處,勿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

多少年來,學太極拳的人對這段話反覆研讀揣摩,希望能從中領悟出太極拳的奧妙。後人也進行了很多的解讀。我也讀了很多。但感覺他們基本都是以理論對理論,空對空,玄對玄。很少有實據解讀,特別是具體應該怎麼做,練成了結果是怎樣的。所以雖然讀了很多文章,但感覺有些失望。

所以我在此不想讓大家再重複我的失望,說點實的,真正對拳友們有些啟發和幫助的。

要節節貫穿,就先要分出節來。陳長興提出過三節說,即根,中,梢。分的很詳細。我想對於初學者來說,不必記住那麼多。只要知道,先要把自己身上的筋拉長,尤其是關節周圍的筋腱,將關節打開,變活,像一串珠子或一條鏈子那樣,才可能談得上節節貫穿。否則身上僵得像一根木棍似的,怎麼談得上節節貫穿?

拳譜上和後來的解讀基本上都是從發力的角度來談節節貫穿的。我理解這個勁卻相反,是從接化對方來力時弄明白並由此開始換勁的。勁力是從手,而肘,肩,脊,腰,胯,腿,最後到腳,這樣對方的勁力通過我的身體的接骨斗榫直接到地上了。

還是以上面講過的那個龍虎樁變太極搭手式為例子。我就是從這個裡面領悟到了太極真諦的嗎。所以我不藏私,把我認為最好的東西與大家分享。

右手先棚勁外撐,再粘勁向自己右耳邊劃弧回帶,這就是引進落空,然後向前下擠出發勁,也可以發斜劈勁。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接化勁和發打勁。包括了兩個節節貫穿的過程,分別是接勁時和發勁時的節節貫穿。

咱們主要來了解一下接勁的過程。看似是手用力接住對方的力,其實手只是一個接觸點,對方的力要通過手到肘,肩,脊,腰,胯,膝到自己的左腳上,而且向回粘帶的過程中勁力通過腰胯的旋轉不斷地泄入腳下入地。我的肘和肩的位置是相對固定的,不必多用一分力。只有腳感覺是最吃勁的地方,不過踩下去多少力,大地就反彈多少力。這樣無論對方多麼高大強壯,使多大的力氣,也無法撼動我分毫,因為他的力都打在了大地上了。你看,這不就是一個節節貫穿的好例子嗎?

有了這個體驗和理解,再去看發勁時的節節貫穿就很容易了。只要把這個過程顛倒過來就對了。

開始學的時候多體會接勁時的節節貫穿,因為這個相對好體驗和理解一些。熟悉後再練發勁時的節節貫穿。如果有師傅喂手是最理想的。如果沒有的話開始時可以藉助有彈性的小樹,樹枝,竹子或橡皮筋等。一旦理解和掌握住了其中的奧妙,就可以不必藉助外力或工具了。

這樣每練一次,就是一個就是一個從手到腳又從腳到手的內勁,經絡,氣血的循環。這是人全身內臟與四肢軀幹協作的運動,是真正的全身由外到內的通透徹底的運動。這才是節節貫穿之勁,是整勁,內勁,太極勁。這是那些僅會伸伸胳膊,蹬蹬腿的太極操作及那些現代體育運動所無法相比的。

這樣堅持操練,身體將由弱變強,由軟變剛,祛病延年。功夫也將定有所成。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內家拳雜談
內家拳方圓說
形意內家拳內的論述
內家拳

TAG:太極拳 | 內家拳 | 太極 | 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