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中國崛起的一個新思路:《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
最近讀了一本書,很有意思,叫《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這本書的作者叫文一,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的講席教授、國家「千人計劃」學者。
這本書有意思在哪裡?它不僅重新解釋了中國經濟成功經驗,它實際上還重新解釋了世界的經濟歷史。前段時間張維迎和林毅夫辯論產業政策不是炒得特別火嗎?其中有個小的細節,就是張維迎說:「由於工業革命,英國從一個邊陲島國成為人類現代文明的引領者」。這句話,被一個叫羅思義的英國的學者抓住了尾巴,他說張維迎在胡說八道。英國成為世界一流強國就跟工業革命沒關係,英國在工業革命之前根本就不是什麼邊陲島國,而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殖民帝國。
這個說法讓很多受過中學教育的中國人都感到很吃驚。因為根據我們在歷史課本上獲得的觀念,英國肯定是因為工業革命才成為世界一流強國的嘛。工業革命開始的標誌是瓦特發明蒸汽機,時間是在1776年。同一年,亞當·斯密發表了《國富論》。這兩個標誌性的事件,一是技術進步,二是斯密的自由市場理論,是英國成為世界強國的主要原因。但現在一個英國學者出來跟我們說:這是假的,英國成為世界一流強國跟工業革命沒關係,跟《國富論》也沒關係。
如果我們認真的去回顧一下世界近代史,就會發現羅思義講的還有些道理。其實我們的中學歷史書上也寫著:1588年,有一個事情,就是英國打垮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這個時候距離工業革命可還有一百八十八年接近兩百年呢。在瓦特和亞當·斯密的爺爺都還沒有出生的時候,英國就已經有實力把世界上最強的殖民強國西班牙打垮了。
1652年,英國又主動挑起了第一次英荷戰爭,戰勝了「海上馬車夫」荷蘭,確立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1756-1763年,著名的英法七年戰爭爆發,這次戰爭被很多歷史學家成為「第一次世界性戰爭」,因為戰爭的雙方不僅在歐洲大陸和地中海開打,而且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在美洲、印度、非洲、西印度群島,以及菲律賓都發生了陸上和海上的軍事衝突。最後英國取得了全面勝利,把大部分法國殖民地搶了過來。
英國建立東印度公司對印度進行殖民侵略的時間是1602年,在美洲建立第一個殖民地弗吉尼亞的時間是1607年,距離工業革命還有一百七十年。英國早在工業革命之前很久,就已經是「日不落帝國」了,它的殖民地早就遍布全球,太陽永不落下,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其殖民地的空間分布比古代的羅馬帝國、蒙古帝國、中華帝國都要寬廣的多。
這就是對我們長期以來對世界經濟認識的一個顛覆了。文一跟羅思義兩個人沒有商量過,文一的書寫在前面,羅思義的文章是幾個月前為了批評張維迎的「產業政策無用論」才寫的。但他們的觀點是相通的:從英國的歷史來看,英國之所以強大,不是工業革命也不是亞當·斯密的自由經濟理論,而是堅船利炮,是以強大的武力開拓世界市場。是市場的開拓促進了工業革命,而不是相反。文一在他的書中引用了亞當·斯密《國富論》中的一個例子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原來的手工業生產一枚針,一個鐵匠咣當咣當生產一天,估計能生產十幾枚針出來。如果採用分工,一天可以生產四萬八千枚針出來。這個效率的提高是不是技術進步驅動的呢?文一得出了一個很好玩的結論:這個東西主要不是技術進步驅動的,而是市場需求驅動的。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裡邊也說,在沒有把世界市場連接起來之前,蘇格蘭北部的一個小村莊,如果它一天生產四萬八千枚針,它一年都賣不出去。這種市場條件下,有效率的分工毫無用處。
那工業革命是怎麼發生的?就是因為英國人用堅船利炮開拓了世界市場,控制了市場世界,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需求。這個時候大規模的分工才能出現。工廠主受到市場需求的刺激,才覺得大規模分工有必要,才會把工人聚集起來一天生產四萬八千枚。只有能賣的出去,這種大規模的組織才不會破產。
這個市場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就是武力建立起來的。
除了以武力開拓市場以外。英國能夠戰勝西班牙、荷蘭,並且開始工業革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它選擇了棉紡織業作為它優先發展的產業。棉紡織業有個什麼好處,就是市場需求很大,全世界人民都有這個需求,大家都要買棉花衣服。有了這麼大的需求,才能促進高效率的產業分工,最終引發了工業革命。
文一從這個角度來分析中國的工業革命。它認為鄧小平搞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爆發了一次非常成功的工業革命。他說,為什麼改革開放以前,中國的經濟沒有取得那麼高速的增長呢?就是因為優先投資於重工業,而不是類似於棉紡織業這樣的輕工業。
重工業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它缺乏廣闊的市場。在中國當時的人民收入水平條件下,大家對重工業產業的需求很低。所以重工業只是投資建起來,建起來之後,它就很難進行效率的改進,技術難以進步。因為進步了之後,多生產出來的產品也賣不出去。改革開放以後,一個什麼樣的趨勢出現了呢?就是先發展輕工業,先做農村的鄉鎮企業,棉紡織業,賣小副食品之類的,快速的擴大市場。而且輕工業有個好處,它發展起來以後可以自己創造市場。那些從事輕工業、農副食品生產的人,賺到錢以後又會花錢去購買輕工業的產品。在把市場激活以後,技術進步就可以很快了,生產效率因此得到迅速提高。只有廣闊的市場誕生以後,中國的工業革命才算是最終取得了成功。
——當然,我們所講的「技術進步」,是指的商品化技術的進步,不包括科學技術和基礎理論的進步。基礎科學的進步跟市場關係不大,有它自身的演進邏輯。但是基礎科學能夠轉變成為商品生產的技術,則是受市場需求拉動的。是這麼一個意思。
在毛澤東時代,中國就有很多的小的社隊企業,有些還帶有民營企業的性質。文革期間有一些極左勢力要「割資本主義尾巴」,毛主席聽了之後說:「還是留一點吧!割尾巴,那還不割出血來,還能不疼?」於是就開了一個口子,允許農村地區可以自己辦社隊企業,解決自己的生產工具等日常需求,自產自銷,自負盈虧,不歸國家計劃經濟體制管理。但是有一條限制,就是不準賣到本鄉本鎮以外的地方去,有銷售範圍。
這些社隊企業的存在,為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鄉鎮企業的發展,留下了火種。比如魯冠球的萬向集團,他的企業就是1969年成立的,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就成立了。很多人還不理解,原來文革的時候就允許搞私營企業?其實就是這麼一個口子。還有就是美的電器,也是1968年成立的,當時創始人何享健帶著23個人合資成立了生產塑料瓶蓋的「北街辦塑料生產組」,這就是美的的前身。
那個時候就有這麼一個苗子。但是苗子要成長成為大樹,一定要有廣闊的市場。沒有市場的需求擴張,這些小型社隊企業的技術水平永遠也提不高。改革開放以後,就把社隊企業解放了——你可以全國各地區賣東西。這本書里舉了一個例子,就是江蘇永聯村裡的小工廠。這是一個村辦集體企業,市場開放以後,它就通過市場的開拓、資本的積累,現在成了一家非常巨大的具有世界競爭能力的鋼鐵企業。
本書的觀點就是市場的培育優先於技術的進步。先把市場開拓了,讓市場需求本身來刺激技術的進步。市場的開拓需要成本,市場的維護也是需要成本。這個成本,就是理解中國政府在中國經濟奇蹟中作用的一把鑰匙。一個龐大市場不是想有就有的。英國的工業革命是怎麼來的?就是跟西班牙無敵艦隊硬抗,你打贏了,你就贏得了市場。美國是怎麼追趕英國的?就是暴力開拓西部市場,通過「西進運動」本國產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
文一在書的最後總結道:「之所以是英國而非荷蘭最先開啟第一次工業革命,根本原因是英國政府成功的為英國創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市場和對大英帝國而言全球最大的安全貿易網路。之所以是美國而非法國或德國超過了英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根本原因在於美國政府幫助美國商人和企業家創造了比大英帝國更為廣大的統一的國內市場和有序的國際市場。」
同樣,中國近代革命,一個很重要的意義,就是為中國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完整的國內市場,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辛亥革命帶來的最大不足是誤以為工業化的先決條件是實現民主自由選舉,結果是隨之而來的社會長期動蕩和官場的爭權奪利,以至在孫中山死後出現群龍無首的局面,破壞了中國工業化的基本條件——政治穩定和社會秩序……1949年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通過解放戰爭獲得政權,從此為中國帶來了一百多年以來非常珍貴的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寧,真正實現了以人民為主體的國家統一。這種建立在人民共和基礎上的民族國家是實現工業化的政治基礎。」
除此以外,共產黨政府通過推動土地革命和農業集體化為鄉村草根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比如江蘇永聯村,整個村莊的土地都是改革開放以前通過集體勞作改造鹽鹼地和填海改造出來的。有了土地,有了村集體經濟組織,才能在改革開放以後獲得第一筆貸款和村民集資來開辦工廠。這個原始積累非常重要。文一就是從這個角度來解釋中國的經濟奇蹟。
這個解釋,至少有兩個意義。
第一,是挑戰了傳統的西方經濟學的模式,傳統的西方經濟學模式,認為自由市場是自然存在的。只要你生產,市場就存在。但實際並非如此,市場的創造需要巨大的成本,市場的維護也需要巨大的成本。英國的市場是跟西班牙、荷蘭、法國打了數百年的戰爭打出來的,中國的市場也是解放戰爭統一中國打出來的。一個大國,在從農業社會向工業革命的轉型過程中,不經過血與火的考驗,想著靠技術引進和自由市場理論就走上強大的道路,是不可能的。這是理論上的意義。
第二個實踐上的意義,對中國建設「一帶一路」也很有啟發。
美國衰落以後,中國要主導世界經濟,應該向世界推薦什麼模式?文一這本書,是林毅夫給他寫的推薦語。他跟林毅夫二人的關係很好。他們的觀點也彼此契合。文一的這個觀點實際上就支撐了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理論。新結構經濟學基本也是那個思路:發展中國家經濟要發展,先從你自己有要素優勢的地方開始做。老的結構經濟學呢,就講究「大投資」,一下子把整個經濟體所需要的各個工業部門全部給你配齊,然後你的經濟不就可以循環起來了嗎?新結構經濟學就主張不能這麼干,應該先從微小的地方做起。先搞出口導向的產業——所謂出口導向產業,就是主要面向外部市場,產品以出口為主的產業。
通過出口導向產業賺到錢以後,再來逐步的推動產業升級。新結構經濟學就認為,一個國家的要素稟賦是動態的,可以發生變化的。產業發展和資本積累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的要素稟賦:以前你的勞動力素質低,我先搞個工業園區搞紡織業,可以讓你培養出一批熟練勞動力出來,可以積累資本,可以鍛鍊出一批管理人才,有了錢可以投資教育,提高國民的受教育水平。這樣,勞動力素質低、缺乏管理技術人才的生產要素特徵不就改變了嗎?
要素稟賦改變了,產業就可以往上升級。所以林毅夫現在全世界推廣新結構經濟學,一部分理論也跟本書也有關係。他對發展中國家講:你們要學習中國發展經濟,應該先從輕工業紡織業等勞動密集型的、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做起,可以先搞一個產業園區,招一批人加工衣服,因為發展中國家勞動力便宜,做的衣服成本低,就可以賣向全世界。等了你有了工廠有了工人,你再慢慢的積累資本、技術和人才,再投資更高級的產業,一步一步的升級。
不管是文一的理論,還是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都有這麼一個共同點,就是強調市場需求優先,要優先生產能在市場上賣的出去的產品。對於小國來說,國內市場很小,市場需求優先就意味著國際市場優先,因此必須奉行出口導向戰略。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新時代的重商主義。
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亞當·斯密之前西方國家的經濟學主流是重商主義。我們的經濟學教育以前一直是批判重商主義的,因為大家認為亞當·斯密是現代經濟學的鼻祖,而斯密的理論就是建立在對重商主義的批判之上的。重商主義強調一個國家要努力積累金銀貨幣,因此主張搞高關稅,不利於國際自由貿易。但重商主義統治西方經濟學的時間比亞當·斯密還要長一些,從16世紀末開始,一直到19世紀中葉英國才真正廢除了重商主義為指導的經濟政策。時間長達三百多年。《國富論》從誕生到現在才二百四十年。重商主義統治西方的時代,才是西方真正崛起的時期。今天回過頭去看,我們對重商主義的評價可能需要修正,對它的歷史作用可能要提的更高一些。
重商主義的一些具體觀點不管在理論上對不對,起碼有一點,它支持政府去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它認為,只有能賣到全世界的商品才是好商品,國家經濟戰略的最佳選擇就是出口導向戰略。國家和政府的責任就是全力支持這些商品的銷售,把國家的生產能力轉化成金銀。通過出口型產業的發展來積累資本,最終的效果就是促進了本國工業的升級。所以文一教授就提出了,要有新時代的重商主義。一個國家的經濟搞得好不好,不在於你的產業高級不高級,而在於你能不能把產品賣向全世界掙錢。能掙到錢的產業才是好產業。
中國現在搞「一帶一路」,海外投資也應該重視這個方向。重點不在於搞得高端不高端,主要看你的投資方向跟本地的要素稟賦是不是契合,生產出來的的產品能不能賣向世界市場。我們也要向「一帶一路」國家推銷這種思想,這樣我們去這些國家投資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沒有那麼大的阻力了,因為這對中國和被投資國都是有利的。
我們沒必要去幫助發展中國家費力不討好的去建設什麼重工業,這個東西中國有就行了。重工業體系是好東西,但大國才需要,因為它關係到國防安全和經濟安全。小國的國防安全和經濟安全不可能靠自己解決,它再努力,大國要滅它也是分分鐘的事兒。小國的安全只能被動的依賴於大國之間的勢力均衡,以及大國的政治道義。所以中國勒緊褲腰帶搞原子彈是完全正確正當的,因為中國是大國;但朝鮮也要搞,就是勞民傷財和不自量力,因為朝鮮是小國。
新時代的重商主義理論告訴我們:全球性的自由市場不是免費的,是要靠政府去創造的,說直接一點就是要以足夠的武力做後盾才能建成的。今天的世界充滿了諸如恐怖主義、國際或種族武裝衝突之類的事情,以前美國搞霸權主義的同時還能維持世界秩序,以後中國要領導世界,完全脫離出來不管,只高喊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內政這樣的口號恐怕是不行的。我估計將來國際形勢會逼著我們不得不干預別國內政,我們必須採用適當的武力來打擊國際恐怖主義和其它各種犯罪行為,才能建立一個中國主導的新的大一統世界市場。
這就是這本書,除了英國以外,還有法國的日本的諸多案例,對中國經濟的解釋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觀點,我覺得寫得非常好,推薦大家讀一讀。
---------------------------------------------
推薦閱讀:
※【中國經濟史. 論文分享】林毅夫: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
※我所經歷的三次工業革命
※改變世界的革命 | 世界海權變遷史:英國篇(五)
※怎麼看文一先生新書《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
※泰達控股董事長: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推動市場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