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公民網--參透生死大事——宗教的根本精義
建設和諧社會不僅要重視「優生」,而且要重視「優死」。而臨終關懷(Hospice)是為在當前醫療條件下尚無治癒希望的臨終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全面的舒緩療護,以維護臨終病人的人格尊嚴、體現人性關懷的「優死」的事業,它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認為,宗教文化對促進臨終關懷有一定的作用。宗教所提倡和實踐的博愛、慈悲精神與臨終關懷的目標和宗旨是相契合的。它可使臨終患者及其家屬在精神上獲得從痛苦中解脫的智慧,從絕望中得到希望的慰藉,幫助提升患者、家屬和臨終關懷工作人員的生命質量價值觀和愛的奉獻精神,促進臨終關懷事業的發展。
一、超脫的心態是臨終病人減輕痛苦的一劑良藥
生死是人生大事。人總是要死的,而人又總是戀生懼死的。無論曾經是顯赫還是平庸,是軟弱還是強大,是善良還是邪惡,無論怎樣的風光無限,都將化為黃土一抔,而對於尚存的生者而言,相濡以沫的伴侶即將離去,從此形單影隻;而對於子輩來說,長輩多年的辛苦養育,從此「子欲養而親不在」,金銀無論多少、科學無論怎樣發達都不足以挽留生命的流逝,因而面對死亡之際,都無一不感到焦慮、恐懼、痛苦、絕望、崩潰、肝腸寸斷。
然而,實際上,任何臨終者與家屬都無可避免地要經歷這個階段。如何智慧地、平和地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盡量減少各種的傷害,這對於臨終者及其家屬,都是一個嚴峻的課題。
參透生死大事,是宗教的根本精義。個中有許多超脫智慧,值得我們學習。道教主張「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珍愛生命、長生久視的思想。在對待死亡問題上有獨特的見解。莊子認為世界萬物均統一於道,生死於道而行,故人應順應自然之道,而生生死死亦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聖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人也。」莊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說的就是此理。順乎自然,順道而行,坦然、平和、安祥、積極、滿腔熱情地接受死神的挑戰,讓生命的末路上充滿歌聲和陽光,無怨無憾,這不失為一種大智慧。
佛教的「苦諦」是超脫「苦難」的智慧,是釋迦牟尼的終極關懷。釋迦牟尼認為,世間充滿苦,人生就是一個苦難的歷程。生、老、病、死是苦,憂、悲、怨、憎、氣、惱也是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世人所體會的幸福與歡樂,只是現象、偶然意義上的,是變動不居和虛幻的。人的生命存在和富貴享樂是偶然的因緣和合而成,虛幻不實,苦才是真實的恆在,才是本質。得與失、成功與失敗、財富、地位、情愛、喜樂、一切皆空,緣盡之時,也就散去了。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過程,死亡不過是生命的必然歸宿。生命中的一切不過是過眼雲煙,轉瞬即逝。那麼對生命又何必那麼執著呢?死亡又有什麼好恐懼的呢?在這裡,釋迦牟尼教給我們的選擇就叫放下,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應該放下,成敗得失、喜怒哀樂應該放下,那麼,生、老、病、死,一切的一切都應該放下。
我們不一定認同佛教「人生是苦海」的觀點,但是人總是怕死樂生的,生命只有一次,當軀體被絕症纏上,醫治無望,死神就要降臨,生命就要消失之時,人們總不會把此當作樂事幸事,一般都當苦難之遭遇。此時此刻,病之痛,生之無望,無不讓人感到苦不堪言。而此時此刻,放棄,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智慧。臨終病人家屬如能接受這些觀念,也是一種解脫。庫布勒·露絲說:「家屬往往比病人本身更難接受死亡的事實」。面對親屬即將離去,病人家屬將經歷一個異常痛苦、焦慮、哀傷的過程,倘若不能順利度過,身心健康也受極大的影響。如果接受上述宗教的觀念,認識到病人飽受病痛折磨,死亡是人生苦難歷程的結束,是病人即將從苦海上岸,是通向極樂的橋樑,這會使病人家屬的焦慮、不安得到釋放,減少恐懼和悲傷情緒,坦然地接受親人逝去的現實。
二、對未來的希望是死亡恐懼惡劣情緒的釋放劑
活著意味著擁有和希望,死亡意味著毀滅和消失。因此面對死神的召喚,臨終病人心靈備受折磨的是擁有的喪失和希望的幻滅。隨之而來的是深深的極度的絕望,以及對身後陌生世界和未知命運的極度恐懼擔憂。這種惡劣、消極情緒是使病人生命最後階段充滿黑暗和焦慮、痛苦不堪的根源。
身後世界,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永遠無法得知的迷,也是一個給人無限遐想和恐懼的人生終局。宗教有不少學說在竭力揭示眾生死亡的根源、過程中詳盡描述身後世界的種種情境。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宗教被成千上萬的信仰者痴迷和尊奉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包含了對死亡奧秘的種種詮釋和承諾,觸及和最終解決的是人類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隱患——對人生結局的最深沉憂慮和恐懼。它通過「永生」、「長生」、「涅槃」、「得道成仙」、「理想天國」等描繪,給人們展示一個五彩繽紛的、具體美妙的身後世界,揭示此生與來世的因緣關係,幫助人類驅散死亡陰霾,給生命的末途帶來一抹虛幻但溫暖的陽光,讓那些陷於絕望的痛苦的心靈獲得重生的希望,得到慰藉、平靜、安寧。
在佛教看來,死亡並非意味著人之生命徹底的終結,它不過是連接此生和彼生的橋樑,是這一期生命的結束,又是下一期生命的開始。眾生「生生於老死,輪迴周無窮」,由其業力的決定,而轉生於六道。人的壽命長短,財富多寡,地位高低,死亡的過程痛苦與否全由其業因決定,這個業因可能今世所為,也可能前世所造,所有的痛苦乃至死亡都是報應所致。此生受苦受難是業因果報,善因善果,惡因惡果,業債已還,善果廣積,身後就是一個美好世界。另外,既然一切都是自己造的業,既然死亡已無法挽回,那就隨他去吧!在台灣慈濟醫院就有宗教師給臨終病人做心理輔導。有不少例子說明,經過宗教師輔導後的病人,接受了這些宗教觀念以後,臨終病人及其家屬認「命」了,認同「死亡是一個新生命的起點」的看法,「以迎接小嬰兒誕生的心情去迎接死亡」,抱著對死後重生和幸福的希望去面對死亡,也就平靜、坦然、安詳地迎接死神的到來。
人類孜孜不倦地追求最終美好的歸宿。而宗教所探究的主題是終極關懷,這是萬物的終極歸宿,也是人生的最後歸宿。這在基督教稱「天國」,道教則稱「修道成仙」,佛教對此稱「涅槃」。涅槃,為佛教的最高境界。它譯為圓寂,滅度,不生不滅。所謂圓,即圓滿一切智慧,具備一切功德;寂即平息一切煩惱,滅即除盡生死種子,度即超越生死苦海。涅槃就是生死諸苦及其根源「煩惱」的最徹底的寂滅。佛教生死超越之智慧在於,它是以徹底的死亡本身來達到超越死亡。即所謂:「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死。不生亦不死,此滅為最樂。」因而,涅槃為解脫、永恆、美好、快樂的境界。這些對生命美滿結局和完善長存的種種憧憬和嚮往,是人們在現實世界中夢寐以求但永遠得不到的,然而,它在宗教世界可以實現。這對於受盡病魔摧殘、苦痛折磨的臨終病人,這種願望和祈求似乎具體可見。在死亡面前,很多東西都顯得不再重要了,基督也好,阿彌陀佛也好,觀音菩薩也罷,所有的主都只是為了給將死者一個精神寄託。「西方極樂世界」也好,「天國」也好,「得道成仙」也好,涅架也好,一切無非是為了給臨終者一個身後幸福的希望。這樣,在這種認知下,臨終病人對死亡不僅不會恐懼和逃避,反而會以無比熱切的心情擁抱死神,他們會坦然地告別現實世界和親友,覺得他們是在奔向永離痛苦的「極樂世界」之路上。
中國佛教「凈土三經」對中國民眾影響深遠,它的巨大吸引力就在於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稱頌,表達了人們對身後幸福天堂的追求和嚮往。在佛國,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通往極樂幸福的途徑相當便利,只需堅信佛國的存在,一心稱念「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就能在臨終時被阿彌陀佛接引而去,永生於「西方極樂世界」。即便是自己病重,也可以由親友和法師助念往生。佛教念佛往生極樂和助念的說法,在臨終關懷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臨終病人平靜安詳的往生、莊嚴的善終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資源。日本神學家池田大作說:「宗教信仰能夠為很多面臨對死亡的人提供很大的幫助,給予溫暖的安慰,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基督教關於死後進入地獄承受永遠的若難和升人天國享受永恆的幸福的教義,對立即走向死亡的人來說是有效的。」三、宗教信仰有助於生命觀的升華
神學家池田大作說:「佛教修行的最高目的,是使潛在於每個人生命中的大生命(佛性)——也是宇宙自身的生命——得到顯示,從而開發出人的慈愛和智慧的光輝,湧現出威嚴堅定的力量。信仰者一旦回歸於生與死的終極境界,也即永恆的大生命,就可能坦然平靜地面對現象世界,死亡可以使生存變得充實,提高生的價值。」,他認為,佛教主張通過為他人的幸福而做奉獻的慈悲行為,並且通過這種造福他人、奉獻愛心的行為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對於這樣的信仰者來說,「死亡是自我完善的巨大契機,是生命升華的重要標誌。」這些觀念對於提升人們建立高尚的生命觀,提高生命質量和價值,坦然地擁抱死神,很有意義。
在宗教看來,臨終患者是弱勢群體中的部分,對臨終患者給予人道主義關懷,是最大的善舉,是完全意義上的仁行,是宗教慈悲為懷與愛心奉獻的表現。佛教教人慈悲為懷、勇於奉獻。大乘佛教認為,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如來果,普度眾生,是佛法的真義,世尊的本懷。而其根本精神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度度他,自利利他,自覺覺他,對於一切眾生的痛苦,當作自己切身的痛苦,生起偉大的同情心而給予救助,人的一切行動,一切修行,一切存在的意義,一切人生的價值,都在於為拯救眾生而獻出自己整個的人生,整個的生命。
臨終關懷是一種需要信念的關懷,是一項真正無條件的、平等意義上的愛的事業,是一道閃爍人性之光,超越國界、種族、意識形態的人道主義實踐。因而,通過宗教文化教育,讓宗教信仰促進臨終關懷從業者慈悲為懷和愛心奉獻,通過宗教倫理開示使臨終關懷的意義和價值得到肯定和認同,使臨終關懷工作人員獲得自尊、價值感和成就感,這是臨終關懷工作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持。
推薦閱讀:
※中華文明基本脈絡
※中國公民出境文明旅遊倡議書
※為什麼非洲的文明一直沒有發展?
※西方文明和伊斯蘭文明的生育率對比,是否說明現代文明走錯了路?
※鄭大女生作《討如廁不沖檄》 籲請同學文明如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