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命靈糧】《詩篇》的「跋」

 ——《詩篇》第150篇淺析

  如果說《詩篇》第1篇是《詩篇》的「序」,那麼《詩篇》第150篇就可以稱為《詩篇》的「跋」。《詩篇》第1篇以「有福」為主題,提醒人敬畏上帝,離惡行善,編者將該詩放在《詩篇》的卷首,是要引導讀者進入《詩篇》這座豐富的屬靈寶庫,起到了《詩篇》之「序」的作用。《詩篇》第150篇以「讚美」為主題,呼籲人讚美上帝,討主喜悅,編者將該詩放在《詩篇》的卷末,是要帶領讀者對《詩篇》的啟示做出回應,起到了《詩篇》之「跋」的作用。兩篇詩歌遙相呼應,將《詩篇》的目的和價值完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不由得對《詩篇》產生強烈的興趣。

  編入《詩篇》的詩歌是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人生境遇及生活環境中創作完成的,所以各篇詩歌的內容及所要表達的感情多有不同。因為這個緣故,不同的讀者在誦讀這些詩歌時,也一定會有不同的見解與領悟。然而,各篇詩歌的中心信息卻不外乎「序」中提到的「福」字。當讀者帶著敬畏之心通讀《詩篇》時,一定會在任何一篇詩歌中看到上帝所應許的「福」,以致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當來到《詩篇》的結尾時,每一位讀者都會本能地與《詩篇》150篇的作者一同向上帝發出由衷的讚美——「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詩篇》的編者把這篇以「讚美」為主題的詩歌放在整本詩集的結尾處,正是要向人指出,「讚美耶和華」是整本詩集的終極指向,提醒人要學會時常讚美上帝。仔細誦讀這篇詩歌,我們就會對真正的讚美有清楚的認識,諸如讚美的地點、讚美的理由、讚美的方式及讚美的群體等各個要素,這篇詩歌都作了詳細的敘述。

  一、讚美的地點(1)

  詩歌的第1節開宗明義地說:「你們要讚美耶和華!」直截了當地指出,整篇詩歌的主題就是「讚美」,短短几行詩歌,「讚美」一詞就出現了13次之多。「你們要讚美耶和華」一語,希伯來原文為「哈利路亞」,是猶太人在敬拜禮儀中最多提到的宗教術語之一。

  發出「你們要讚美耶和華」的呼籲後,作者首先向讀者指出了讚美的地點。對於讚美的地點,作者在詩歌里提到兩個,分別是「上帝的聖所」和「他顯能力的穹蒼」。

  何謂「上帝的聖所」?猶太讀者非常熟悉,就是他們的會幕或聖殿。猶太人認為,會幕或聖殿就是上帝的居所,所以他們將這裡視為讚美上帝的重要場所,按著律法的要求,他們時常有固定的時間到這裡讚美上帝。然而,「上帝的聖所」又不能僅僅指會幕或聖殿,也可泛指上帝所指示的一切讚美他的地方。從整本聖經來看,上帝喜悅人在他所指定的地點讚美他。《申命記》中說:「你和你兒女、僕婢,並住在你城裡的利未人,以及在你們中間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都要在耶和華你上帝所選擇立為他名的居所,在耶和華你的上帝面前歡樂。」(申16:11)律法頒布之前,猶太人的宗教禮儀尚未形成,但他們早已按著上帝的指示,在他所指定的地方獻祭並讚美上帝,如亞伯拉罕在摩利亞山獻祭(創22:2),雅各在伯特利築壇(創35:1),都是在上帝所指示的地方。律法頒布之後,猶太人將讚美上帝的地點固定在會幕,聖殿建成後又改為聖殿,聖殿被毀後又將會堂視為讚美上帝的場所。總之,猶太人的心目中,一直有一個可供讚美上帝的固定場所,他們相信,他們可以在那裡與上帝相會。就今天的讀者而言,「上帝的聖所」可指教會的禮拜堂或者其他可供信徒集體聚會的活動場所。

  我們固然要在「上帝的聖所」讚美他,但卻千萬不可將上帝固定在「聖所」之內,因為上帝是充滿萬有的,本來就不是住在「聖所」。對於這一點,所羅門非常清楚,他說:「上帝果真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王上8:27)詩歌的作者提醒我們,讚美上帝不僅要在聖所,也要在「他顯能力的穹蒼」。詩人說:「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詩8:1)倘若我們胸懷上帝,普天之下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成為我們讚美上帝的地方。當我們置身於上帝所創造的大千世界,敬畏之心便會油然而生。綿綿群山,潺潺流水,蒼松翠柏,綠樹紅花,無不見證著上帝的存在,無不見證著上帝的大能,難怪詩人感嘆道:「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詩19:1)

  一個真正敬畏上帝的人,不僅能在「聖所」感受到上帝的同在,也能在任何地方經歷到上帝的同在。所以,他能在「上帝的聖所」讚美上帝,也能在「他顯能力的穹蒼」讚美上帝。

  二、讚美的理由(2)

  明確了讚美的地點,詩人又談到了讚美的理由。我們為什麼要讚美上帝?不是因為宗教教條的約束,而是因為對上帝的深深敬畏。一個真正親耳聽過上帝又親眼看過上帝的人,一定會因為上帝的奇妙而五體投地地讚美上帝。詩人談到讚美時,給出了兩個讚美上帝的理由,即「因他大能的作為」和「他極美的大德」。

  上帝「大能的作為」,能引起人們對上帝的深深敬畏,以致發出由衷的讚美。上帝是無所不能的,「他行大事不可測度,行奇事不可勝數」(伯9:10)。這位威嚴的上帝,他的任何作為都會令人驚嘆。對於上帝「大能的作為」,聖經有太多的描述,我們無法一一提及,單就以下所述數項,也足以讓任何人心服口服。「諸天藉耶和華的命而造,萬象藉他口中的氣而成」(詩33:6),這是上帝創造的作為;「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他的權柄統管萬有」(詩103:19),這是上帝護理的作為;「耶和華靠近傷心的人,拯救靈性痛悔的人」(詩34:18),這是上帝救贖的作為。上帝的作為如此偉大,如此奇妙,怎能不叫人高聲頌揚呢?讓我們與一位深知上帝之大能的詩人一起唱和:「耶和華本為大,該受大讚美,其大無法測度。這代要對那代頌讚你的作為,也要傳揚你的大能。」(詩145:3-5)

  上帝「大能的作為」是我們讚美上帝的理由,但這又不是全部的理由,因為上帝「極美的大德」同樣可以促使我們讚美上帝。默想上帝「大能的作為」,可以使人對上帝產生敬畏,而默想上帝「極美的大德」,又可以使人對上帝產生嚮往。我們對上帝的讚美,當然有出於對他奇妙作為的敬畏,但更多的是出於對上帝之「大德」的領悟及對上帝之愛與恩典的回應。一個深刻領悟過上帝「極美的大德」的人,一定會對上帝有更多的讚美,以致願意越發親近上帝。「上帝斷不至行惡,全能者斷不至作孽」(伯34:10),這是上帝的聖潔;「他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上帝,又公義,又正直」(申32:4),這是上帝的公義;「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詩103:13),這是上帝的慈愛;「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詩103:8),這是上帝的寬容;「耶和華的言語正直,凡他所作的,盡都誠實」(詩33:4),這是上帝的信實。一位詩人頌讚上帝說:「要傳說你可畏之事的能力,我也要傳揚你的大德。他們記念你的大恩,就要傳出來,並要歌唱你的公義。」(詩145:6-7)你願意與詩人一起歌唱嗎?

  上帝的「大能」如此奇妙,上帝的「大德」如此完全,我們怎能不頌讚他呢?

  三、讚美的方式(3-5)

  說明了讚美的理由後,詩人又向讀者指出了讚美的方式。從聖經的教導來看,讚美上帝的方式不拘一格,可以多種多樣,這篇詩歌所要強調的是以樂器和舞蹈讚美。

  希伯來民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在音樂及藝術領域均有極深的造詣。除了見於聖經的大量詩歌外,猶太民間尚有很多流傳甚廣的舞蹈和樂曲。因此,猶太人的宗教傳統中,也十分注重以歌舞等形式讚美上帝,他們以歌唱的方式讚美上帝,亦以奏樂及跳舞的方式讚美上帝。

  猶太人製作及演奏樂器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創世記》第4章中,就提到有名為猶八的人製作並演奏樂器,並因此成為「一切彈琴吹簫之人的祖師」(創4:21)。起先,猶太人的樂器主要用於民間的自娛自樂。隨著時間的逐步推移,樂器逐步普遍用於宗教禮儀之中,聖經中多有這方面的記述,如《歷代志下》15章8節記載:「以色列眾人歡呼吹角、吹號、敲鈸、鼓瑟、彈琴,大發響聲,將耶和華的約櫃抬上來。」

  猶太人的樂器種類繁多,難以計數,這篇詩歌里提到的就有角、瑟、琴、鼓、絲弦、蕭、大響的鈸、高聲的鈸等數種。至於作者為何只提這幾樣樂器而不提別的樂器,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有一種可能的原因,就是作者選擇性地記述這幾樣樂器,以作猶太社會中眾多樂器的代表。詩歌中提到的這幾樣樂器,的確很有代表性,完全可以代指眾多樂器,角、簫屬「管樂器」,瑟、琴屬「絲弦的樂器」,鼓、大響的鈸、高聲的鈸屬「打擊樂器」,而「管樂器」、「絲弦的樂器」和「打擊樂器」幾乎就可以是樂器的全部分類了。詩歌中提到的這些樂器究竟是何樣式,發何聲音,我們都無從知道,甚至中文譯本對這些樂器的翻譯也未必準確。然而,這些都不會影響我們對這段經文的理解。詩歌所強調的是眾多樂器所演奏的音樂及演奏的效果,而不是樂器本身的意義。有人煞費苦心地「挖掘」每一樣樂器的所承載的「靈意」,多有牽強附會之嫌,實為多此一舉。

  各樣不同的樂器,發出不同的聲音,或用於獨奏,或用於伴奏,或用於合奏。在特定場合,這些樂器可以組成了一支龐大的樂隊,角的強勁,瑟有輕柔,鈸的洪亮,簫的低沉,共同奏出一曲曲和諧而悅耳的樂章,讓人心曠神怡,如痴如醉。和著和諧樂章的節拍,聽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這個喜慶而祥和的場面,讓人可以淡忘人間的寵辱,彷彿進入那美麗的天堂。這便是以樂器讚美上帝的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講,在我們的讚美中,無論是傳統的民族樂器,或是現代的電聲樂器,都可作為讚美上帝的樂器,不論我們使用何種樂器,只要以讚美上帝為目的,只要我們的讚美能給聽者帶來心靈的震撼,都是與我們有益的,也都是上帝所喜悅的。

  讚美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不必拘泥於某種固定的形式,借用不同的方式讚美,其目的都是一樣,就是促進屬靈生命的成長,就如經上所記:「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上帝。」(西3:16)

  四、讚美的群體(6)

  詩歌的最後,作者指出了讚美的群體。誰來讚美上帝?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詩人的心目中,讚美上帝的群體極為龐大,範圍極廣,「凡有氣息的」都在其列。「凡有氣息的」一語,《現代中文譯本》譯作「一切有生命的被造物」,可見「凡有氣息的」包括靈界的天使、地上的人群,天空的飛禽、田間的走獸、地上的爬蟲、水裡的魚蝦等等。

  「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是提醒,二是呼籲。

  首先,「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是一個提醒,詩人藉此提醒讀者:每一個人都有資格讚美上帝,上帝喜悅任何人的讚美,連飛禽走獸都在其列,更何況人!「上帝啊,願列邦稱讚你,願萬民都稱讚你」(詩67:3,5),這是一切上帝子民的共同心聲。然而,一些狹隘的猶太人卻總是認為,只有正統的猶太人才配讚美上帝,因為他們是上帝的選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任何非猶太人都是外邦人,是不潔凈的,不配讚美上帝,也無權讚美上帝。詩人「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一語,是對猶太人的當頭一棒,提醒他們不要過於狹隘,促使他們可以像彼得一樣醒悟:「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徒10:34-35)一切甘願讚美上帝的人,上帝都不拒絕,他的讚美一定能夠得到上帝的喜悅。

  其次,「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是一個呼籲,詩人藉此呼籲讀者:每一個人都有義務讚美上帝,上帝期待所有人的讚美。每個人都有讚美上帝的資格,但並非每個人都珍惜這樣的資格;每個人都有讚美上帝的義務,但並非每個人都看重這樣的義務。因此,詩人鄭重其事地向讀者發出呼籲,目的是引領人一同讚美上帝。「你們一切被他造的,在他所治理的各處,都要稱頌耶和華」(詩103:22),這是一切敬畏上帝之人共同的心愿。這個心愿雖然並未在現實生活中得以實現,因為依然有很多人尚未將上帝當得的榮耀歸給他。然而,作者依然堅定不移地堅信,這個願望最終一定要得以實現。耶穌道成肉身之後,「上帝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上帝」(腓2:9-11)。此後,「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終於成了指日可待的盼望,將來有一天,這一切都要實現,請聽上帝僕人的預言:「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里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啟5:13)

  詩歌的結尾,詩人重申了這篇詩歌的主題——「你們要讚美耶和華」,以這樣一個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句子作為全詩的結束,亦作整本《詩篇》的結束,實在恰如其分!

  《詩篇》第150篇是一篇簡短的詩歌,但它卻承載著重要的屬靈信息。透過這首詩歌,我們可以看到何為真正的讚美,使我們藉著讚美經歷上帝所賜予的更多祝福。當我們真正領悟這篇詩歌的信息時,就一定能夠與作者一道高聲頌讚——「你們要讚美耶和華!」這便是這篇詩歌的主要意義。倘若讀者能夠在這篇詩歌進一步的指引下,藉著讚美發現整本《詩篇》的豐富寶藏,進而逐步領悟《詩篇》中的屬靈養分,這便是編者以這篇詩歌為《詩篇》的「跋」的意義了。

如果您喜歡,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給您的朋友和朋友圈,一同蒙福

.

打開微信訂閱號里查詢:【基督徒生命靈糧】點擊關注 可以多學習聖經知識。

聖經就是每天都要看的,就像呼吸一樣.


推薦閱讀:

我永遠熱愛這個世界。
如果生命只剩最後一天,你最放心不下的事是什麼?
經歷過生離死別是一種是什麼樣的感覺?
如果一個種群中突然出現了一個「永不衰老」的突變體,那它是具有生存優勢還是生存劣勢?

TAG: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