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動靜皆自在 禪學與正信之佛教

 動靜皆自在 聖嚴法師著 禪學與正信之佛教    一、禪即是佛教    佛教的產生,起源自禪修,故有「從禪出教」及「藉教悟宗」兩種說法。(一)從禪出教:一般人均存有錯誤觀念,以為修禪是專為禪宗而設的法門,只有禪宗才需要禪修。實際上,原始佛教和佛教理論的出現,都是我們的佛祖-釋迦牟尼佛透過修行禪定而創立。直至後期,歷代祖師們亦同樣經歷著深厚的禪修基礎和體驗,實證實修,新的見地不斷湧現,才分支出各種宗派的理論和修行方法。    因此,禪便是佛教,禪修亦非禪宗專有的法門。(二)藉教悟宗:藉教悟宗是指依據教義理論指引的方法、觀念而修行、開悟;如果缺乏方法和理論,修行便顯得無從著力。    佛陀在成佛以前,曾經體驗諸多的修行方法而致開悟,之後則繼續在當時的印度說法。佛陀曾說過,在有佛法的時期,沒有人能夠不依據佛教的教理和修行便能開悟。因此,如果有人主張不需依據佛法也能開悟,並且自稱是佛教徒,甚至吹噓自己已經開悟成佛,這都不是真正的佛教徒或佛教,只能稱為附佛法外道。真正的佛教徒,必定以佛經、佛教的觀念及方法,作為標準和修行。    二、佛教的基本原則    某些宗教名義上宣揚佛教,但偏離佛教的原則和理念,這是其他宗教自己的理論而非佛教。同時,如果只空談佛法,研究佛經、引用佛經卻缺乏實際禪修的基礎和體驗,則是在數他家寶。    至於如何分辨是否合乎佛法原則,可用「三法印」來印證,「三法印」分別是:(一)諸行無常:一切心理的行為都在不停的變動。(二)諸法無我:是指一切的生理、物理、自然、社會等現象及至心理現象,均沒有不變的自我存在。(三)涅槃寂靜:「涅槃」是不動、空的意思,也是宇宙人生的根本。「空」是指一切現象皆由於因緣的不同在不斷變化,在變遷不已的當中,唯有「空」永恆不變。所以,「涅槃」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靜止不動。    佛法的基本,必須合乎「三法印」的原則;實踐修行,則應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方針。    「戒」是生活的規範,作用是保護身心不受污染;能夠持戒清淨,便不易落入魔障;從持「戒」達到內心安「定」而產生「慧」。    由於禪宗是以心為本,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因此真正的禪是無法用任何語言文字表達。但是,禪仍然需要以文字來指導修行,就如同以手指指月,手指雖非月亮,但能讓我們循著它看見月亮;只有明心見性,真正開悟的人才能完全不需要文字。    三、正統的偉大宗教    一個正統的宗教,應該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歷史悠久的背景:有史以來,地球上有不少的宗教產生及滅亡,其中許多宗教只局限於某一個區域或某個時間,幻起幻滅,不能源遠流長。也有些宗教只是隨創始人而興起,當創始人過世後,其宗教亦告沒落消失,經不起時間及空間的考驗。凡此種種,皆不能稱為偉大的宗教。(二)歷久常新的教理:所有的教義及方法,隨著時間的增長,無論在任何時刻,仍能不斷產生新的觀念及方法,而不違背基本的原則。(三)適時適地的道德:偉大的宗教,必須不論處於任何時間、地點,均能合乎當時、當地的道德標準。    健康的宗教精神還應包括人間性、關懷性、理智性和超越性。人間性、關懷性、理智性是屬於人間層次;宗教層次則再加上超越性,也就是包容而不執著。    四、什麼是正信的佛教?    (一)不是世俗化,但是人間化:人與人之間,彼此互相真誠關懷,但不會情緒化和涉入私人感情的恩怨是非。(二)不是鬼神教,但有人天教:承認和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不依賴鬼神。知道人死後能生天界,但不以生天為依歸。無論在人間或天上,均須合乎相當的道德標準。(三)不是厭世的,但是出世的:無限制地對社會付出關懷、貢獻,但不期待自己的努力會得到回饋。(四)不是戀世的,但是入世的:為了幫助有需要的人,參與社會世間的一切,但不貪戀執著。    世間、出世間、入世、化世、救世的層次,也就是人間、天神、阿羅漢、菩薩和佛五個層次。    人間是從做人的基礎開始,履行應盡的義務,合乎人間的道德標準;如果一切貢獻和付出超越於人的層次,便可得生天界的果報;阿羅漢雖然付出對於社會的關懷,但是從不寄望自己的成就有所報酬或回饋,並且也不執著、留戀這世間,因此證入涅槃,從此不再生於人間,稱為出世。    菩薩由於慈悲的願心,發願生生世世在人間幫助、關懷一切眾生,因此並不以小乘的涅槃為依歸;直至慈悲與智慧修行圓滿,也就是菩薩道的完成,便成佛道。    因此,要發願成佛,首先要盡人的義務,把做人的本分做好,從人間的層次順次提昇;否則,人間的責任尚未完成卻終日指望生天或成佛,那是不切實際。    由此可知,行菩薩道的開始,是以盡人的責任為目標。因此,菩薩會以種種不同的身分示現;而且菩薩是入世的而不戀世,所以他們只管承擔責任,不斷努力提供世間所有人的便利和度脫各種苦難,不在乎一切權利和物質的享受。當然,如果是實至名歸,必須要接受的,接受了亦無妨,例如今天我被安排在這高位置上,是因為演講的需要,而我本人卻並非為了追求這個位置而來演講的。    佛與菩薩都是從幫助眾生而成的,沒有眾生,所有菩薩終不能成佛,因此,行菩薩道的人會對被他幫助的人心存感激,感謝被幫助的人成就自己的修行。假如一個家庭,其中一位成員發菩提心,修行菩薩道,這個家庭必然很有福報。    五、佛教的禪修方法及目的    許多慢性病,都是由於生活壓力和精神緊張所引起,透過禪修,能令身心放鬆、平衡和促進健康。簡單的禪修方法為:(一)放鬆身心:採取自然舒適的坐姿,身體放鬆,雙手垂下放大腿上,腳部平放地上。閉上眼睛,眼球不要用力,身體靠往椅背。讓臉部肌肉放鬆,然後,慢慢往下移,放鬆肩膀、雙手、大腿,最後是小腹,以至身體全部放鬆。心中不存任何念頭,輕輕注意呼吸,但不刻意控制呼吸,只是享受這種很舒暢的感覺。(二)統一身心:當身體的感覺不再構成內心的負擔,只是知道身體的存在,但不在乎身體所引起的反應;對於周圍環境感到很親切、和諧,如同與整個宇宙合而為一。這時候,自我中心仍然存在,唯有進一步放下身心,才能達到無我的境界。(三)放下身心:放下並非放棄,身體、念頭依然存在,正常運作,只是不再執著自我中心。這是從修行的經驗上,逐步漸修而進入無我的境界,與觀念上的無我不大相同。現代人往往追求速成效果,希望能從知識及觀念上的認知,達到頓悟、開悟。其實,在觀念上認識「無我」,只能有助於經驗上實證「無我」,但無法代替修行者達到開悟的境界。因此如果要實證佛法,必得要經過修行,否則,僅是紙上談兵,不切實際。    正確的修行態度與觀念應該是重視內心的自在,但是,現今社會上依然有很多人,甚至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還是著迷於神通本領。    曾經有一位喇嘛,希望到西方國家弘法,他的師父勸告他要先修行神通力以便接引信眾,弘法較為方便。於是,他夜以繼日努力,終於練就了一種「神通」本領,可以幫人把遺失的物件尋回,原意是以此作為弘法方便的工具;不料很多人紛紛慕名而至,目的只是為了從他施展的神通當中獲得個人的好處,而非為了聽聞佛法,這就是本末倒置了。(一九九五年四月三十日,講於佛州Tampa南佛大學USF管理學系,李果嵩整理)
推薦閱讀: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惠能禪學思想初探
禪、禪學與學禪
一 達磨以前的中國禪學
禪學義解

TAG:佛教 | 禪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