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壇經講座》第三講定慧等持 一行三昧(上) —— 凈慧長老

佛曲古箏禮 來自磁州大明寺 04:07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壇經講座》

第三講 定慧等持 一行三昧 (上)

——凈慧長老

1996年7月講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1定慧等持 一行三昧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六祖壇經》第四品的內容:定慧等持,一行三昧。這是禪宗修行法門中最精要的部分。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對「空」這個概念作一點說明,因為「空」不僅是禪宗,也是整個佛法思想體系中的一個核心範疇。對「空」的理解,牽涉到對整個佛法的正確把握。弄不好,就有可能落入斷滅見。

2 緣起性空

佛教里講的「空」,不是人們通常說的「空無」、「虛空」、「什麼都沒有」,而是「緣起性空」。什麼叫「緣起性空」呢?緣者條件。也就是說,一切事物都是條件的存在,都是諸條件相互作用本身,或者說是由諸條件所構成的一個動態系統。條件具足,事物就存在;條件消散了,事物就不存在。這叫「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既然事物的生滅是由因緣也即條件的聚散來決定的,這就說明,它並沒有一個恆定的自性。

所謂自性,就是自存在性,自足性,不依賴眾緣而獨立存在性,不可分割性,恆定不變性。像這樣的自性,在世間上是找不到的。事物存在的這種無自性性,就叫「空」。空就是無自性,就是因緣生滅性。「緣起性空」是佛教看待一切事物的出發點,也是我們全面現解「空」的含義的關鍵。佛經上講「見緣起者見法」,「見法者見佛」,從這個角度來講,「開悟」、「成佛」也並不是一件難事。

3本性空

另外一方面,世人在理解「空」時,往往以為事物先存在,後來敗壞了,沒有了,這就叫「空」。實際上,這還不是「空」的最究竟的含義。事物先有後無,這叫「色後空」。色後空是壞世間相的。它不是佛法意義上的畢竟空。因為「法界之內,不會增一法,不會減一法」,所以,一切法只有轉變,沒有消失。佛法所講的空,是一切事物當體即空,本性是空,它是一種體法空。這個空是絕對的、當體的,非色敗而後空。換言之,這個空是即有即無,有無不二的空,它不壞世間相。

4 空的含義

總而言之,從緣起觀的角度來看,「空」主要有如下幾層含義:

第一,萬法都依條件而存在,沒有自性,其性本空。

第二,任何一個有條件存在的事物,都在運動變化,無常故空。《大智度論》上講《動性為空》即是此義。

第三,任何事物都依因緣而有,沒有主宰,無主宰故空。有主宰的事物,應該是願意發展就發展,願意停頓就停頓。世界上有這樣的事物嗎?沒有。是故佛經上講「無主宰義」是「空」。

第四,一切事物都是由諸因緣構成的,都是可以分解的,沒有最後的實體性的因子和粒子。無限可分,故謂之空。

5 無念無相無體

以上是對「空」的一點理解。下面,我想把今天的講題分為兩個部分來展開:

一、關於「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二、關於「定慧等持,一行三昧」。先談第一點。

六祖大師講:「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什麼叫「無念」、「無相」、「無住」呢?關於這「三無」的內涵,我想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體會。據我的理解,「念」就是認識的主體;無念就是叫我們在認識的主體上不要起執著。「相」就是認識的客體;無相就是叫我們對認識的對象不要起執著。「住」就是執著於一點;無住就是叫我們在任何主客觀之境都不要去執著,也就是說,在能認識和所認識上,或如法相宗中所講,在能緣和所緣上,都不執著。

6 無念為宗

「無念為宗」的「無念」,並不是百物不思,心中一片死寂,它的真正含義可以用「心不染境」這四個字來概括。「心不染境」就是心不執著於任何一點。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我們無始以來所養成的貪著的習慣,太濃太重,每時每刻都在起作用,不是執著於這,就是執著於那,總之,這中間沒有一個不執著的時候。要做到「無念」,沒有別的辦法,只有通過修持,通過觀照,通過時時刻刻的自我反省,才有可能。

在這裡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既然不執著於任何一點,那我們又該如何去對待我們的心念呢?如何去認識客觀世界呢?《金剛經》上有一句話可以作答,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或「應生無所住心」。就是說,我們在接觸外界的時候,既不要執著於六塵,於六塵上起好惡、美醜等主觀分別心,又不要執著於六識,於六識上起貪愛、嫌惡等心理活動。

六塵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它就是我們認識的客觀世界,即認識的客體、對象。六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識,它就是我們能進行認識的主觀心靈,即認識主體。我們能夠在六塵、六識等上面不起主觀價值判斷和分別,那就叫「無所住而生其心」,也就是「心不染境」。做到了「心不染境」,即不再起執著,不再起分別,不再動種種人我是非等念頭,那時,我們的修行真正有了分曉,有了受用。

7真實故事

在這裡,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歷史上真實的故事:我們知道現在的韓國,古代叫新羅。唐朝時,新羅有位大師叫袁曉,是新羅國華嚴宗的創始人。他年輕時為了到中國來學華嚴經,不辭辛苦,萬里跋涉。有一天晚上露宿野外,口渴得要命,忽然在身旁看到一點點水,他就把那水喝了,覺得非常解渴,非常舒服,之後安安穩穩的睡了一覺。第二天早晨醒來一看,那個地方原來埋了個死人,水就是從棺材裡流出來的。他立刻噁心的想吐。此時,他突然決定不去中國了。因為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心裡有分別、執著,一切妄想、煩惱就起來了;心裡沒有分別、執著,則天下太平。於是,他就返回新羅,自己專修去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我們修行上的一個主要障礙就是執著。我們無量劫來的生死根本,也在執著,即人著、我著、法著,也即人我著、法我著。我們若能去掉執著,就能做到「無念」。

8無念層次

無念有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除去邪念、雜念,保留正念,也即《壇經》第一品中提到的「時時勤佛拭,勿使惹塵埃」。第二個層次就是「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因為正念依邪念、妄念而存在,若把邪念妄念連根拔掉了,正念也就不復存在了。對立面消失了,它就成了一個整體,一個大圓滿。這就是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9無相為體

以上是無念為宗的簡單思想。「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在基本精神上,與「無念為宗」是一致的,沒有什麼本質區別。所謂「無相為體」,就是說,我們在認識客觀世界的時候,要遠離一切相。怎樣遠離呢?歸根到底,還是一個不執著。

不執著就是對所認知的對象不作主觀好惡等價值分別。因為我們一旦有執著、有分別,就會有障礙。有人我執,就產生煩惱障;有法我執,就產生所知障。煩惱障就是我們的習氣毛病,所知障就是我們的邪知邪見。

前者是對生命、對自我的執著,後者是對知識的執著。所以,我們修學佛法,要從破執入手,破人我執、法我執。執著不破,則永無解脫之日。所謂「無住為本」,亦是講修行要以破除執著為主。「無住」是我們在修行過程中獲得一種自由自覺之良好心態的一種根本方法。

講到究竟處,就是不執著於兩邊,不著空、不著有,不著惡、不著善,就像趙州禪師所說的那樣:「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有佛、無佛,我們都不去執著,那才是真正的無住。若能無住,即可安住於一個圓滿絕對的自由之境。(待續)


推薦閱讀: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32/69(發大誓願第六)
黃念祖居士《無量壽經講座》21集
無量壽經講座67(受菩提記第四十四…)
風水講座(7)
黃念祖居士 無量壽經講座四

TAG: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