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民俗探源:除夕守歲與拜年
除夕夜是一年中最後一個夜晚,亦稱「大年三十夜」,這是一個古老而隆重的節日。先秦時期的「逐除」夜,即是現在的大年夜。古人在這一夜相聚一起,燃燒篝火,擊鼓驅逐「癘疫之鬼」保平安。現在,民間已經演變成放鞭炮,貼春聯的迎春祈福活動。
年三十夜,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
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除夕夜的年夜飯前,家家戶戶先要進行祭祖儀式,燃香點燭,燒金銀紙錁,並擺上三牲五禮,四時果品、點心等供奉祖先,懷念已離世的先人。在電影《祝福》里就有一段隆重祭祀祖宗的場景。
現在,民間已簡化了祭祀活動,改稱為「叫飯」,請祖先和離世的人一道回來團年,表示對他們的懷念。
民間除夕夜吃年夜飯,從掌燈時分入席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多少喝一點。
有《竹枝詞》寫道:
老小一家話團圓,魚肉瓜茄雜果盤。
下箸頻叫祝福語,家家戶戶合家歡。
這就是一家人團圓過年的最好寫照。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話團圓」。除夕夜,家家戶戶在吃年夜飯時,都要飲屠蘇酒(是用各種中藥泡製的驅病保健酒),慶賀全家團聚。在外鄉的遊子,今天都要千方百計趕回家來吃年夜飯。所以,吃年夜飯叫「團年」。
而在台灣,如果在年夜時,有家人外出,來不及趕回來,家裡就要空一個席位,將他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一家人對他的思念。所以說,團年飯是家家戶戶最隆重的時刻。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吃餃子的習俗,是從漢朝傳下來的。相傳,醫聖張仲景在寒冬臘月,看到窮人的耳朵被凍爛了,便製作了一種「祛寒嬌耳湯」給窮人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煮熟,分給窮人吃,人們吃後,覺得渾身變暖,兩耳發熱。以後,人們仿效著做,一直流傳到今天。
新年吃餛飩,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態,盤古開天闢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長面,也叫長壽麵。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我國民間在除夕夜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在民間,對回家團圓非常重視,特別是在除夕夜,全家在一起「圍爐閑坐,達旦不寢」,共敘親情時,是最看重的了。陸遊(宋代詩人)曾寫道:「雲閑忘出岫」,「葉落喜歸根」。描寫出人們團園思歸的心境。而「葉落歸本,水流歸末」。「葉落歸根莫漫悲,春風解發次年枝」。更是道出人們企盼親人回家團圓的訴求,抒發出人們對團圓的嚮往和惜情。
團圓,是一種和諧、平安精神力量的支柱,是心靈上的諧振,它是人們所共有的民族感情,和難以抑制的親情。千百年來它紮根於民眾,根深蒂固地置身於民間民俗文化中,是任何方式也不可能替代的。而最獨特的表現形式,就是在除夕夜團年飯後的「守歲」了。
守歲一詞,最早源於西晉,在歷代詩人的筆下,曾留下許多關於守歲的描寫:「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兒曹娛老子,團坐說豐穰」。「兒童強不眠,相守夜喧嘩。久坐燈燼落,起看北斗斜」。那種和諧、平安、幸福的氣氛躍入紙上,令人羨慕。
團年後,家人或朋友在一起圍爐夜話:「環坐紅爐唱小詞,旋斟新酒賞新詩。大家莫惜今宵醉,一別參差又幾時」。「爆竹聲中臘已殘,酴酥酒暖燭花寒。朦朧曉色籠春色,便覺春光不一般」(朱淑真詩)。人們在一起暢憶往事,憧憬新年,寄託希望。
而除夕夜還有許多習俗名稱,如: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叫「團年」,除夕夜大家相互問候稱為「饋歲」,相邀共進酒食呼為「別歲」,夜晚不眠至天亮為「守歲」,孩童燃放鞭炮為「驅歲」,相互間贈禮為「賀歲」。
躲債
以前,在年三十夜裡,寺廟裡要演戲到天亮,取鬧年,驅鬼疫之意。那些因欠有別人債務,年前倘無力還清債務,難過「年關」的人,為了躲債,就到廟裡「看戲」,以避債主上門催討。
在廟裡,避債人安然地看戲,而不怕債主上廟催債。因為當晚廟裡是不準債主進廟的,否則會惹起「公憤」,自討沒趣。廟裡還備有食品供躲債的人食用。
第二天,避債人就可以平安回家過年,而不再懼怕債主討債了。據說,在台灣一些民間鄉村裡,現在仍然保持著此風俗。
王安石(宋)有詩寫道: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一日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
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丑,以農曆十二月初一為元旦。
周代使用周曆,周曆建成子,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元旦。
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曆初一為元旦。
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製的太初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
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歷,唐武后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孫中山從上海到南京就職前一天,南京參議院決定改用陽曆,並以中華民國紀年。但陰曆相沿已久,且有利於安排農事,因此,民間仍偏重陰曆。
在初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爆竹聲後,便開始了拜年活動。
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休、企業、學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人們把春節期間的出門訪親問友叫「拜年」。「新年拜歲換新衣,白襪新鞋樣樣齊」。正月初一晨,人們便穿新衣,戴新帽,從大到小按輩份往來拜年祈福,相互道賀。
首先,在家中廳堂上,晚輩按輩份向長輩磕頭拜年,祈福。然後才能出門到親朋好友家中拜年。於是,長輩們相互發給對方孩子「紅包」,以表示祝福、保佑平安。
以前,在民間是初一不出門,從初二到初五不赴宴請的,到初六才能出門。因為家中從年三十夜開始的年還沒過完,加上過年的準備工作太累,初一這天,人們都需要休息、調節,不去打擾人家,這是順理成章,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大家在初二才開始出門拜年。
拜年,是人們恭喜平安,慶賀新春,聯絡感情的一種交流方式。由於拜年的親戚朋友多,一般都不吃酒宴,不送禮物,主人擺上一些果品、點心之類「十景盒」待客。客人待的時間也不長,也就是一盞茶的功夫,旋即道謝離開,再到別家拜年。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
如果有關係很好的親朋,一般是在春節的正月初六以後(即是初七)才相邀安排宴請,民間叫「請春酒」。現在此風俗已被「無序的熱情」所打亂。
成都人筱廷有詩寫到:
自家翻歷揀良辰,遍約諸親與彼鄰。
今日娘家明日舅,予先分派配均勻。
此詩正是民間在春節期間接待親朋的寫照。
春節里的另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一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 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裡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賀年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
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
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
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
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
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
這裡所言的「名刺」、「名謁」和「片子」,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現在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至今仍盛行不衰。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
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拜晚年」。
在古代,民間還把初一到初七取名為:正月初一—雞日、正月初二—狗日、正月初三—豬日、正月初四—羊日、正月初五—牛日、正月初六—馬日。因為這些家畜動物與人們生活、生存有密切關係,在過年時要善待他們,不殺他們。
正月初七叫人日,把正月初七給人們自己,就是告訴人們要和諧相處,互相敬重。
在初一這一天,民間還有許多其它的風俗禁忌,如:初一這天不能煮飯,吃團年餘下的食品,表示一年到頭吃不完。這天早上要吃湯元,中午吃麵食,表示生活細水長流,精打細算,才能圓圓滿滿。
在這一天,還不能掃地,要在年三十夜幹完,避免財運被掃走。還有在這一天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能打孩子,為圖個全年吉利……等等風俗。各地還有其它風俗禁忌,多大同小異。
推薦閱讀:
※除夕到,提前給您拜年,越快打開越好,祝您狗年大吉幸福快樂!
※??除夕除夕,一年裡最多的福氣送給你!
※你的除夕家宴中有哪些菜必不可少?沿襲著哪些當地文化?
※新年到,祝您年年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