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次講座
第十二次講座——《禮樂》
——清華大學彭林教授
彭林,男,1949年10月15日出生於江蘇無錫市。中共黨員。198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有一種精神叫做人文,有一種風範叫做「禮」。中華的核心思想是什麼?其深厚的內涵又有哪些?在現代社會如何提升人文修養,做到彬彬有禮?7月30日,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禮學專家彭林教授做客貴陽國學大講堂,為大家講何為禮?何為樂?且聽———
⊙獨家觀點
中華文化是原生文明
彭林教授談到,民族是指在歷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語言、共同經濟生活、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的總和,包括物質文化、思想文化和制度文化等三大類別。文化是民族內部彼此認同的核心,是回答「你是誰」的問題的。民族文化則是一個民族的存亡之根。
「中華文化是世界上為數很少的原生文明之一,而不是依附於別種文明而產生的『次生文明』。公元15世紀以前一直處於世界文化的前列,後來我們的『四大發明』傳入西方,促進了西方文化發展,中國哲學思想受到西方近代啟蒙思想家沃爾夫、伏爾泰等的讚揚。」彭林教授講到。
針對當下不少人盲目地跟從西方文化而摒棄自己民族文化傳統的現象,彭林教授說,英國著名作家、宗教學家凱倫·阿姆斯特朗曾如是論述: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是指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間,在北緯30度左右的地區,誕生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佛陀、孔子、老子等先哲,人類文明精神獲得了重大突破,至今都無法超越,未來也不可能超越。二十世紀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卡爾·雅斯貝斯曾寫道:「時至今日,軸心時代先哲們的思想仍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精神基礎。每當人類社會面臨危機或新的飛躍時,我們總是回頭去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彭林教授認為,連外國人都公認要時常「回到軸心時代」去尋找中國古聖先賢的智慧,可見我們中華文明作為一種惟一尚未斷裂的原生文明的重要價值與意義,我們自己卻不珍惜、放棄了學習與思考,轉而盲從西方文明,這是一種非常不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歷史的態度。
「禮」是中華文化的核心
彭林教授談到,錢穆先生曾說:要了解中國文化,必須站到更高來看到中國之心。中華的核心思想就是「禮」。
孔子曾如此論禮:「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一開篇既如此論禮:「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綱紀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毋庸置疑,「禮」是制度、是典制,是中國人修身與教化的工具,上至天子,下到平民百姓,人生禮儀的冠禮、婚禮、喪禮、祭禮,都體現著禮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法則;禮是按照道德理性制定的典制;禮是人際交往言談舉止的規範;禮是個人成就君子風範的途徑。
養父母不等於愛父母
現在文明越來越發達,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人們對社會依賴的程度越來越高。比如穿衣要靠服裝廠的工人,吃飯要靠農民種地。人和人必須相互依賴才能生存,既然這樣我們怎麼相處呢?《弟子規》中提到:「凡是人,皆需愛,天同覆,地同載。「怎麼愛《禮記》說「立愛自親始」。
彭林教授說,樹立愛心,要從愛自己的父母開始。在一個三代之家,每天一早,他的父母先要去給他爺爺奶奶請安、行禮,問他們休息得是否好;桌子上飯菜放好之後,長輩不坐,孩子不能先上桌;長輩舉筷,大家才能開始吃,父母還要把好的都夾給老人吃。「孝」還不止於給老人們吃一碗熱氣騰騰的紅燒肉,那只是「養」而已。《論語》說,伺候父母親,讓他們衣著無憂不難,難的是有和顏悅色。老人難免腿腳不便、說話口羅嗦,但子女應該以「悅色」、「婉容」相伴。這還不夠。子女在外,還得工作出成績,不能讓父母蒙羞,否則也是不孝。孝道雖然是針對父母而發,但又不僅僅限於家庭之內。彭林教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要把孝推廣到天下人的身上。如果你看到父母、老師、朋友連愛的念頭都沒有,那怎麼可能有禮呢?所以,古人強調凡是人都要有博愛之心。」
天天行「禮」 君子風範可成
彭林教授說,西方文化認為人性本惡,人只有每天不斷地祈禱、懺悔,才能避免墜入地獄。西方文明是宗教文明,人的靈魂要靠上帝來管理。中國文化不然,在中國文化里沒有上帝和救世主,人的靈魂靠自己來管。怎麼管?靠道德理性。但道德理性是抽象的,看不見,摸不著,怎麼辦?我們的先賢很聰明,他們把道德分解成了一條條禮儀規範,使它變成一個個可以觸摸、可以實踐、可以檢驗、可以提升的細節。
「一個人每天都按照『禮』的要求去生活,每天都在實踐『禮』,那麼道德也慢慢地就在他身上內化、升華,最後他靠自己的修為,成為一個有君子風範的人。」彭林教授介紹,歸結起來,「禮」在中國文化中佔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中國文化里,「禮」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標誌,是符合道德理性的規範。
彭林教授介紹,「禮」體現出了濃厚的人文精神。首先,「禮」就是博愛大眾,《禮記》里講孔子的理想是世界大同,而世界上最早提出「博愛」這個詞是在《孝經》里。「《弟子規》也說『凡是人,皆須愛』,《孟子》還說『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中國的讀書人都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一生當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國的『禮』都是把自己放在謙卑的位置,把別人放在尊敬的位置上。」彭林教授介紹,「禮」主要在於「敬」,「『雖負販者,必有尊也,而況富貴乎?』講的是肩負擔子做小生意的人也有做人的尊嚴,我們千萬不能輕視這些弱勢群體。光喊不做是標語,所以《禮記》說『禮者,履也』,一個人如果天天踐行『禮』,君子風範也就形成了。人人踐行『禮』,文明的世風才會逐步養成。」
彭林教授語錄
1、我們跟西方國家學一點,就相當於置換了一點,就丟了一點自己民族的傳統,總有一天要丟失殆盡的。
2、中國人沒有種族歧視,只有文化達標。歷史的發展是文明戰勝了野蠻,歷史的倒退是文明跟著野蠻走。
3、聽講座不能代替你讀書,而是促進你有目的、更系統化的讀書。
4、音樂打動人來得最快。你往天安門廣場的五星紅旗下一站,義勇軍進行曲一響,你馬上就會熱血沸騰,那份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油然升起。但是好的音樂打動人快,壞的音樂同樣也能很快打動人,怎麼辦?儘可能聽雅樂,不聽壞的音樂。
5、我們經常說走向和諧社會,但是你作為一個個人的身心都不和諧,那是沒用的。所以古人早就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6、文化就是要「化」的嘛,沒德都要化為有德。這才是中國文化。它是以人為中心的文化,認為人性本善,人的靈魂要通過自己的道德來管束。
7、有一次我跟一個人通電話,結束時對方說「BYE-BYE」,我很生氣,說:再見!這個詞我們漢語裡面有,不需要來進口!
8、《周易》六十四卦,談到君子的地方就有五十三處。你做人夠格才能叫人,懂得「禮」才能區分於禽獸,才能被稱之為君子。
9、拿八國聯軍入侵打個比方,中國是一位飽肚詩書的書生,遇到了八個強盜;眼鏡被打碎了,什麼都看不見了,就拿起了強盜扔給他的繩子(文化)跟著走。
10、文化不等於娛樂,文化是人的精神、人的靈魂。沒有文化,就是行屍走肉。尹相傑、潘長江、李詠雖然上了CCTV,但絕對不是文化,文化不等於搞笑。
11、中國在四千年前就已經有了絲綢做衣服。如今西裝才是正裝,那是否說我們穿了四千年的邪裝呢?
12、現在年輕人熱衷於過聖誕節、情人節這些洋節,還說這是文化包容,小心沒能包容別人,被別人包了!
貴陽國學大講堂創始人李寬定先生給彭林教授頒發聘書。
⊙訪談
以「禮」規範行為
問:在您看來,禮、德、法三者的關係是什麼?
彭林:「德」是抽象的,「禮」是把抽象的德具體化,儒家的思想里相信人性善,先以「德」教育,再以「禮」規範,如果犯錯,則以教育為主,如果屢教不改,那麼以「法」懲之。
問:《禮記·曲禮》中說:「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強調的都是以「禮」固定人的名分,維護上下尊卑的社會秩序。可推動社會進步的創新精神卻要以敢於向權威挑戰為前提,您認為二者之間是否相矛盾?
彭林:等級和秩序是人類文明的表現。問題在於,不能把原本屬於管理的等級變成特權的等級。儒家歷來主張,社會職務的高低,應與你的德行相稱。在講「禮」的時候,不能把它和儒家思想的其他部分割裂開來。在常態下,當然要尊老、自謙、禮讓,要下級服從上級。沒有這樣的秩序,社會就無法運轉,也不可能和諧。那麼這是否就一定會影響我們向權威挑戰呢?我認為不會。儒家從來不認為人就要卑躬屈膝,沒有自我。大家可以去讀一讀《孟子》,裡面對國君的批評是很嚴厲的。
問:您覺得古代禮儀標準適用於今天嗎?
彭林:有些人認為古時的東西全是糟粕,這種看法是不對的。古人所推崇的「讓」、「敬」、「雅」……這些是永不過時的,但像下跪磕頭之類的是需要摒棄。
心中有「德」才有「禮」
問:在當下,我們發現,禮儀在韓國、日本這些國家還繼承保留得較完整,反倒是我們失去了很多。您認為造成今天這個局面的原因是什麼?
彭林:中國自古就有禮儀之邦的稱號,韓國、日本這些禮都是從我們中國傳過去的。傳過去以後,被他們整個吸收了,而且融化在他們生活裡面。我們丟失的原因就是反傳統,還有西化。現在的國人,好像已經完全忘了中國自始以來的禮儀,中國的禮儀反而在韓國、日本被繼承得很好,我覺得很傷心,很憂慮,我希望有一天我們能重拾自己的文化與禮儀。
問:現在很多人都認為「禮儀」是個很形式化的東西,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彭林:禮儀教育一定要強調修身,心中有敬、有德,否則就是走形式了。現在推廣「禮」文化有個誤區,把禮儀教育的興奮點集中在操作層面,比如鞠躬要彎多少度,握手要停幾秒鐘等等。這些問題不是不可以講,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這個「禮」就成了沒有靈魂的形式主義,內在的素質沒有提升。
我國傳統的禮學把禮分為禮法與禮義。禮法,指的是怎麼做,即禮的形式。禮義是指形式的意義,二者缺一不可。有禮義沒有禮法,再好的禮義也無從體現;有禮法沒有禮義,禮法就成了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禮記》說,禮的最高境界是「德輝動於內,禮發諸於外」。德是禮的源泉和動力,推行禮儀教育,最根本的是要提升人的素質,讓禮成為千百萬人的自覺行為,千萬不能捨本逐末。
推薦閱讀:
※講座整理|「超人媽媽」的時間管理
※探索門命學3月8日內部講座實錄(二)胡晙暘整理
※楊奕手到病自除講座視頻
※講座紀要|「當代伊斯蘭:機遇與挑戰」系列講座(六)宗教與政治:當代伊斯蘭教教派問題及其反思講座紀要
※2005年幸福人生講座-細講《弟子規》(第三集)
TAG: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