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讀完漢傳佛教史(下)

隋唐時期,佛教的中國化

經過數百年的積累,隋唐佛教已能融會印度學說,自立門戶、開宗立派。一般認為主要的宗派有:三論宗、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律宗、禪宗、凈土宗、密宗等。漢地繼西域之後,成為弘揚佛法的中心,新羅(今朝鮮半島)、日本的佛教徒也前來漢地求法。然而,唐武宗會昌滅佛後,各宗典籍散失,義學發展停滯不前。

宗派主要有三個特點:一、獨特的教理與教規;二、強烈的門戶之見;三、判教(判定各類佛經的意義與地位)與道統體系的建立。

三論宗

「三論」是《中論》、《百論》和《十二門論》的簡稱,屬中觀學的基本著作。三論宗主要講「緣起性空」,以「二諦」(俗諦:有因果、父子、君臣、忠義之道;真諦:一切法畢竟空寂)、「八不」(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中道」(遠離「有」、「空」兩種極端、不著二邊)為教門。

僧肇所作的「肇論」被奉為三論宗的第一部中國論著。為了與各家異說論辯,法朗將二諦說發展成三重次第:針對毗曇師的說一切有,強調俗諦是有、真諦是無;針對成實師的一切法空,指出有無都是俗諦、非有非無才是真諦;針對大乘師的有所得,表示要超越「有無」與「非有無」的二分、以「無所得」為究竟。法朗的弟子吉藏是三論宗的實際創始人,在三重說的基礎上提出了四重說,即「言忘慮絕為真」。他將佛說分為兩類(小乘與大乘),將大乘分為三個層次(《般若》、《法華》與《涅槃》)。貞觀之後,三論宗在中國逐漸衰落。

吉藏弟子高麗僧慧灌將三論宗傳至日本。

天台宗

以中觀學說為心要,以《法華經》為基本經典,提倡禪定與智慧雙修,其目標是大乘的圓頓境界,即三諦(空、假、中)圓融、一念三千。因創始人智顗在天台山弘教而得名,又因奉《法華經》也稱法華宗。

(天台宗祖庭國清寺)

北齊禪師慧文創立一心三觀(空、假、中)之說,天台宗由此萌芽。其弟子慧思取佛經中定(禪定)慧(義學)等法創立學說,尤其以《法華經》為主要經典,提倡定慧雙修。慧思門下智顗提出了五時八教的判教學說:「五時」是將佛祖說法的五十年分為五個時期,「八教」是化儀(說法儀式)四教與化法(教法淺深)四教的總稱。智顗之後,灌頂撰寫慧思、智顗傳記,逐漸產生了法統思想。經曆數代後,湛然復興天台宗,被尊為九祖。經歷了安史之亂與會昌滅佛,天台宗逐漸衰微。

貞元年間,日僧最澄與義真來天台山求法。次年回國成立日本天台宗。

法相宗

闡明「萬法唯識」,亦名唯識宗。因兩代宗主玄奘、窺基均住慈恩寺,故又稱慈恩宗。其學說繼承印度瑜伽行派,以三性解釋諸法,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與圓成實性,分別是妄想臆構、真實機制與真實性,最終目標是轉識成智。此外,法相宗還著重引入了一種新的方法論:因明。

因明:梵語為hetuvidyā,因即推理的依據,明即知識之意。因明是古印度的邏輯學,主要以宗、因、喻三支作為推理之法。例如:聲無常(宗),為所作性故(因),如瓶等(喻)。三支中以因支最重要,故云因明。

玄奘門下窺基提出「三時判教」之說:有教、空教與中道教。新羅僧圓測曾指導新羅入唐求法僧人,弟子回國後大力弘揚唯識學,開新羅唯識宗之先河。窺基傳慧沼,但慧沼弟子智周僅能守成,此後該宗勢力衰微。不過,法相宗的學說已經成為漢地佛學的方法基礎,凡解釋名相、分析事理,都不能不取材於法相宗之理。

(興教寺玄奘、窺基、圓測舍利塔)

此外,玄奘所譯《俱舍論》也盛行一時,同之前真諦傳來的俱舍師說相結合,形成專門的「俱舍學」。玄奘門下有日僧將法相宗傳至日本,俱舍學也同時傳入,講法相者往往連帶講《俱舍論》。至今仍有傳承。

華嚴宗

奉《華嚴經》為主要經典,故而得名。因實際創始人法藏別名賢首,又稱賢首宗。其主要教理為法界緣起說,又名法界宗。《華嚴經》用「海印三昧」來描繪佛境,形容世界上森羅萬象的事物像海水一樣被顯現出來,一滴海水具有百川之味,萬物就其關係來說都是「無盡圓融」,形成一種範圍無限廣大而又互相包容貫通的大法界。

(敦煌絹畫《華嚴經》七處九會變相圖)

初唐杜順依《華嚴經》修普賢行,並重禪觀,被奉為初祖。其弟子智儼提出「別教一乘」與「無盡緣起」:《華嚴》「一乘」獨立於三乘之外,標明自宗高於天台宗;「無盡緣起」又名法界緣起,指宇宙萬物互為緣起,重重無盡。智儼被奉為二祖。其弟子法藏,試圖融合當時所有新興宗派的說法,提出「五教十宗」的判教說,並發展出「六相」、「十玄」來解釋無盡緣起。

(現代藝術家重構法藏的華嚴鏡像)

之後有澄觀奉敕為《華嚴》作注,被尊為四祖。澄觀所學與禪宗已非常接近,其弟子宗密以心學統一當時所有的禪教之說,被奉為五祖。會昌法難後傳承中斷。

智儼有弟子新羅僧義湘,歸國後創建了海印寺等華嚴十剎,被奉為朝鮮華嚴宗的初祖。法藏的弟子新羅僧審詳,又將華嚴宗傳入日本,成為日本華嚴宗初祖。

律宗

著重研習與受持佛教戒律,故得名律宗。律宗的經典依據是四律五論。隋唐時《四分律》最為流行,基於對其不同的理解,律宗一分為三:南山宗、相部宗與東塔宗,以南山宗勢力最大。

南北朝時,《十誦律》盛行於江南,《僧祇律》流行於北方,而《四分律》則要到北魏法聰在平城(今山西大同)開講時才逐漸受到重視。慧光撰《四分律疏》等,奠定了南山宗的基礎。慧光傳道雲,再傳而為智首,慨嘆當時不同律典互相混雜,即考定古今學說,影響很大。智首門下道宣,對《四分律》頗有研究,並在關中立戒壇,開創南山宗。道宣的再傳弟子道岸奏請唐中宗下敕在江南一帶施行南山宗戒律,從此《四分律》獨大。

道雲另有弟子洪遵,再傳而為法礪,其學主要盛行於相州(今河南安陽)一帶,故稱相部宗。法礪有弟子滿意,居長安崇福寺,後世號為西塔律師,故相部宗亦稱西塔宗。另有懷素也曾跟隨法礪學習,但因見解不同而另立宗派,號東塔宗。相部、東塔至唐末逐漸衰落,而南山蔚為大宗。

揚州有鑒真和尚,本南山宗人,兼習相部、東塔兩宗,赴日本講《四分律》並註疏,日本律宗由此發展起來。

(鑒真和尚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藏)

禪宗

「禪」是梵語dhyāna的音譯,是佛教修習方法的一種。因主張修習禪定而得名,又因強調徹見心性,亦稱佛心宗。漢末所譯多為小乘禪法,到東晉時大乘禪法才開始流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念佛法門,從觀念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到觀念諸法實相。劉宋時所譯《楞伽經》是後世漢地禪宗的思想來源。

禪宗自謂教外別傳,稱迦葉為印度禪宗初祖。此後秘密相傳至菩提達摩,於梁武帝時來漢地,成為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的禪法分「理」、「行」二途。理入的要點在於「含生同一真性」,重在「安心」、「壁觀」(如壁堅定不移)。從理入導出四種踐行(報冤、隨緣、無所求、稱法)。相傳達摩傳慧可,慧可傳僧璨,僧璨傳道信。

(明憲宗達摩畫像)

道信在黃梅帶領徒眾自耕自足,將教義簡單化,提倡念心即念佛。他在著作中多次引用《金剛經》,其禪法逐漸由《楞伽經》轉向《金剛經》。其弟子弘忍創開東山法門,以一行三昧為中心,以守自心為方法。弘忍門下神秀頗受武則天推崇,是為北宗。慧能則在嶺南宣傳簡易法門,是為南宗。北宗強調種種方便法門,而南宗則標榜頓悟。

相傳慧能還有弟子懷讓與行思。懷讓弟子道一開洪州宗(亦稱江西宗),其門下又創臨濟、溈仰二宗。行思門下則開曹洞、雲門、法眼三宗。此外有牛頭宗法融,也將傳法體系上溯至道信一脈。

新羅僧法朗、神行將禪宗傳入朝鮮。此後又有道義弘揚南宗頓悟之說,成為朝鮮曹溪宗的創始人。之後,朝鮮禪宗日漸興盛,開禪門九山。

凈土宗

提倡修持念佛,借佛力而往生凈土。主要經典為「三經一論」,其特點是沒有繁瑣的哲學論證,描繪了一個與現世苦難社會對立的圓滿佛國凈土,簡化修行程序,強調願力與念佛。

彌陀凈土信仰在漢魏時傳入漢地,流行於兩晉。廬山慧遠曾邀高僧文士「建齋立誓,共期西方」,修習以觀想阿彌陀佛為內容的念佛三昧。但真正對社會有影響的是北魏曇鸞,他將佛教的修行分為難行道與易行道、自力與他力:依靠自力勤苦修習以證覺悟屬於難行道,而恭敬地念誦阿彌陀佛、依靠佛力往生凈土則為易行道。他還具體提出「十念」的方法:名字、相好、光明等,認為觀想佛時,心即是佛。之後道綽教四眾每日念誦佛名七萬遍,禪定念佛變成口稱念佛,被尊為二祖。善導在長安推廣凈土宗,被尊為三祖。法照往來於長安與五台山之間,提倡「五會念佛」,被尊為四祖。貞元年間高僧少康在浙江一帶行化,有人尊其為五祖。

(榆林第25窟,西方凈土變)

除彌陀凈土外,還有彌勒凈土。東晉道安曾誓願往生彌勒凈土,唐初玄奘也信仰彌勒凈土。中唐以後,彌勒凈土信仰漸衰,唯彌陀凈土信仰獨盛。

12世紀末,日本僧人源空以曇鸞的《往生論注》與道綽的《安樂集》為主要理論依據,創立日本凈土宗。其弟子親鸞創立凈土真宗。

密宗

聲稱顯教(大、小乘佛教)是應身佛釋迦對一般凡夫的說法,密教是法身佛大日如來(音譯毗盧遮那佛)對弟子所說的奧秘大法,故得名密宗,也稱真言宗。密宗重祈禱、咒語,小可治病安宅祈雨,大則究竟成佛,強調禮拜供養及相應的儀軌。

(敦煌絹畫 毗盧遮那佛 雙肩有日月,胸部是須彌山)

密宗的修行分為三密:身密,手結印契;語密,口誦咒語;意密,心觀本尊。由修行三密而得加持,佛力與修行者產生神秘的感應作用,可以即身成佛。密教的修行儀式有嚴格的規範,須經阿闍梨(傳法師)傳授。阿闍梨給受法人在曼荼羅(壇城)內舉行灌頂儀式,才算正式入教。

灌頂:以清水澆灌受法人頭頂,意指洗去無始以來附著於身心的無明煩惱垢穢,引出本來的自性清凈之心,然後再授以密宗的秘印(手勢)與秘明(咒語)。

咒語在佛經中較常見,而密宗則外重儀軌、內附觀法,自成獨立的系統宗派,在漢地的正式建立是在唐玄宗時,密宗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並稱為「開元三大士」。密宗法門有金剛界、胎藏界兩部,即智差別、理平等二門。胎藏界的主要經典為《大日經》,由善無畏傳一行與新羅僧玄超,玄超傳惠果。金剛界的主要經典為《金剛頂經》,由金剛智傳不空,不空傳惠果等五位弟子。惠果一人兼傳胎藏、金剛兩部,形成「唐密」。門下弟子有日僧空海、新羅僧惠日等。空海回國後在東寺弘揚密宗,是為「東密」,以與最澄所傳天台宗之密教相區別,後者被稱為「台密」。

會昌滅佛之後,密宗在漢地逐漸式微,在日本反較為盛行。

宋元明清,佛教繼續發展

唐末、五代,佛教經歷了兩次法難與朝代更迭的戰亂,經典散失、寺院毀棄、僧徒還俗,逐漸走向衰退。到了兩宋,由於統治者的扶持,佛教才開始出現復甦的跡象。南宋時甚至有兩部佛教通史的問世,即《釋門正統》與《佛祖統紀》。不過,此期國運不昌,且有新興理學的反對,漢傳佛教雖綿延不絕,但已不如隋唐時的鼎盛氣象。之後的明清兩代,僅在守成的基礎上略有發展。

宋代佛教的主要特點是譯經與刻經的興盛,尤其是刻經對後世佛教的傳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般的佛教徒則重視實踐,禪宗和凈土宗最為流行:出現了幾種大型的禪宗《燈錄》與各種《語錄》;凈土宗則幾乎發展為佛教各派的「共宗」,信徒大都歸心凈土,念佛結社之風盛行。此期的天台宗從朝鮮、日本尋回了一批文獻,重新引起了僧徒們的討論興趣;又因重視念佛、禮懺與律行,故在民間也比較普及。華嚴宗則由於高麗僧人義天將本國所存的法藏著作送回而迎來了一次中興,並進一步與禪宗合流。律宗是南山宗一系單傳。

元朝時,在統治者崇佛政策的影響下,漢傳佛教也有所受益,體現為僧尼人數的增加與寺院經濟的發展,寺院甚至大力經營工商業。教義方面,唯有禪宗的曹洞、臨濟兩家還能維持門庭。另有一些民間教派的興起,如白蓮教等。隨著元朝的滅亡,喇嘛教在內地也逐漸式微,禪宗與凈土宗取而代之。

明朝佛教繼續發展,刻經方面以方冊裝取代梵夾裝,便於佛經的攜帶與閱讀。清朝統治者也大都崇奉佛教,僧官制度沿襲明代舊制。嘉慶、道光以後,國本動搖,佛教也漸入頹相。明清兩代,文人學士中奉佛的居士逐漸增多,撰述頗豐,形成一股強勁的居士佛教的潮流。

(梵夾裝《思益梵天所問經》)

(方冊裝嘉興藏)

清末民初,隨著西方學術思想與近代科學精神的傳入,佛教更是屢遭攻訐。但與此同時,佛教在思想理論、組織結構、社會活動上也開始向現代宗教轉化。主要體現在:楊仁山、歐陽竟無、呂澂等對法相唯識宗的重新認識與研究,支那內學院的建立,以太虛等人為代表的佛教教育與革新運動,漢藏教理院的建立,一些全國性佛教團體的成立,《海潮音》等佛教雜誌的創辦等。直到今天,漢傳佛教仍在努力進行現代化的蛻變、探索復興之路。


上期:十分鐘讀完漢傳佛教史(上)


下期預告:十分鐘讀完藏傳佛教史(上)


推薦閱讀:

漢傳佛教(2)
大乘入楞伽經(5)
《中國漢傳佛教叢林早課儀規及唱誦規範》
參訪龍泉寺

TAG:佛教 | 漢傳佛教 | 佛教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