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脈穴位及按摩養生之道
查看文章 |
經脈穴位及按摩養生之道2009年04月19日 星期日 17:28
經絡學說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有路徑之意。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的主幹。絡,有網路之意。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縱橫交錯,遍布全身。經絡內屬於臟腑,入絡於肢節,溝通於臟腑與體表之間,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藉此行氣血、營陰陽,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保持協調和相對平衡。 研究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之間的關係的理論,稱為經絡學說。是中醫學分析人體生理、病理和對疾病進行診療的主要依據之一。「經絡」一詞首先見《內經》,《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又如《靈樞·脈經》中說:「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經絡學說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經絡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表現,經絡中血氣的運行與自然界的關係,經脈循行路線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經絡與臟腑的關係等等。 經絡學說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針灸、推拿、氣功等醫療實踐為基礎,經過漫長的歷史過程,結合當時的解剖知識和藏象學說,逐步上升為理論的,其間受到了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黃帝內經》的問世,標誌著經絡學說的形成。《內經》中系統地論述了十二經脈的循行部位、屬絡臟腑,以及十二經脈發生病變時的證候;記載了十二經別、別絡、經筋、皮部等的內容;對奇經八脈也有分散的論述;並且記載了約160個穴位的名稱。 經絡系統,由經脈、絡脈、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所組成。經絡在內能連屬於臟腑,在外則連屬於筋肉、皮膚。 中醫把經絡的生理功能稱為「經氣」。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現在溝通表理上下,聯繫臟腑器官;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感應傳導;調節臟腑器官的機能活動四個方面。
經絡學說在臨床上可以應用於解釋病理變化、協助疾病診斷,以及指導臨床治療三個方面。
經名 流注時辰 歸屬臟腑 足少陽膽經 子時(夜間11點-1點) 此時血氣流注於膽足厥陰肝經 丑時(夜間1點-3點) 此時血氣流注於肝 手太陰肺經 寅時(上午3點-5點) 此時血氣流注於肺手陽明大腸經 卯時(上午5點-7點) 此時血氣流注於大腸足陽明胃經 辰時(上午7點-9點) 此時血氣流注於胃足太陰脾經 已時(上午9點-11點) 此時血氣流注於脾手少陰心經 午時(午間11點-1點) 此時血氣流注於心手太陽小腸經 未時(下午1點-3點) 此時血氣流注於小腸足太陽膀胱經 申時(下午3點-5點) 此時血氣流注於膀胱足少陰腎經 酉時(下午5點-7點) 此時血氣流注於腎手厥陰心包經 戊時(下午7點-9點) 此時血氣流注於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 亥時(夜間9點-11點) 此時血氣流注於三焦體膜與淋巴管 附:十二經絡氣血循行養生法 人體有12對主要經脈,以不同時辰循行全身,如果能從認識經脈循行路徑,及流注時辰,並了解其功能,以時辰配合臟肺保養,可做為人生中之最佳養生之道。經絡系統可以充分反應生命能量,相對於一日十二時辰24小時,體現天地人三者的互動,宇宙的天是浩瀚無窮的天,銀河系的天是大天.太陽系的天是中天,地球是小天,人是小天之縮小體。地球自轉公轉,加上四季氣候日夜溫差,影響了人體經絡氣血之循行,故而人體經絡循行就是一種時空能量醫學。了解經絡循行原理,配合時辰作經絡保健臟腑保養之養生方法,可以達到養顏美容、防病治病、延年益壽。
1.手太陰肺經,在清早三至五點; 此時經脈氣血循行流注至肺系,因此肺部功能不好的人清晨易咳嗽、呼吸困難無法入眠。此時如能起床服食燕窩銀耳、羅漢果等養肺之補品,是最佳保肺時機。平常脹氣,嚴重咳嗽氣喘,喉嚨痛氣管炎,聲音沙啞、多與手太陰肺經有直接關係。以藥物治療咳嗽時,一定要在清晨起來服藥最佳。 2.手陽明大腸經,流注時辰為上午五至七點,有的人習慣清晨拉肚子.此稱「天明瀉」,是命門火衰無法提升而腹瀉: 易流失水份.口乾舌燥,造成上班疲勞,此時可補充高營養之流質飲料,以增強體力。平常便秘而導致大腸燥熱,容易引起咳嗽或牙痛,平時最好飲食清淡,多攝取五穀雜糧、蔬菜或水果及大量水份,並順時鐘按摩腹部,較有助於大腸排泄。 3.足陽明胃經,上午七至九點,胃肺主熱量消化,負責一天體力供給,「早餐吃得飽整天精神好」,如能多雜食,並常調理足三里穴位,以促進胃之蠕動,胃消化功能良好,才能充足吸收維生素B群,增強體力,強壯五臟六腑。暴食造成消化不良胃積滯,易引起喉嚨痛、牙齒痛、心悸、胸悶、失眠、口臭、沒有食慾、脹氣。 4.足太陰脾經,上午九至十一點,脾屬土,主運化水谷,須靠胃的高熱量來運化水濕。胃寒冷易傷脾,影響青少年發育,成長兒童此時不宜吃冰。現代人常只吃菜不吃飯,或僅吃蔬菜、水果是不夠的,菜類一定要有(青赤黃白黑)五色、和(甜酸苦辣咸)五味並重,主食則以五穀雜糧為重,才可以常保健康,最佳養脾之道,一是熱食,二是節制,三是七分飽,四是運動,五放鬆心情等等。 5.手少陰心經,午時十一至一點,氣血流注心系。心臟病患者中午的心跳會加快,常人也有此現象。心臟是人體的動力馬達,心屬火,火力要充足,午時地球因受太陽直射影響,人體能量會達到最強; 其熱量由脾胃經提供,所以早餐要吃飽,氣血熱量營養才足夠,心臟才健康。
6.手太陽小腸經,循行時間下午一至三點,扁桃腺炎、腮腺炎、五十肩及肩膀酸痛等都是小腸經的病變,小腸主分清泌濁,所以「中餐吃得好」蛋白質、脂肪能充分吸收; 增強胃腸功能,肥胖常和小腸有直接關係。 7.足太陽膀胱經,循行時間下午三至五點,膀胱經雙排穴道分列於脊椎左右兩側,靠近脊椎內側穴道,統稱俞穴即輸送之意,內臟病變時會反射到背部俞穴上造成疼痛硬結,此時從俞穴直接調理,經氣能量可直通內臟達到治療效果,背部僵硬經穴不通,會影響內臟功能.所以推拿指壓多以背部為主,才能增強身體功能去除病痛。 8.足少陰腎經,循行時間下午五至七點,腎臟是臟肺之統帥,臍下腎間動氣可涵養牙齒、骨骼、頭髮及皮膚,使之晶瑩柔潤。腎臟健康才能長壽,小孩成長中,父母可常輕輕指壓其脊椎兩側,或從頸椎至腰椎以手指頭做刮莎動作,使督脈元氣通順發育良好。人體水腫腳氣和腎經有直接關係,如需要調理身體,此時刻最適合進補。 9. 手少陰心包經,循行時間晚上七至九點,人體橫掃膜以上的虛熱症,胸悶心悸氣不順、噁心想吐,因心包經主瀉可壓中指或內關穴消除焦熱。此時辰最宜調理檀中穴。
10.手少陽三焦經,循行時間晚上九至十一點。心包經主血,三焦經主氣,為人體氣血運行的要道,嚴重頭痛偏頭痛、容易發燒感冒、或氣虛下肢水腫、耳鳴失眠、肩膀酸痛、頸椎僵硬,手腳冰冷、白天無精打采,都和三焦經有牽連。 11.足少陽膽經,循行時間子夜十一至一點。子時天地磁場最強,膽經引導人體陽氣下降入於腎,如果常熬夜,膽火上逆之病難免,肝腎也會合併發病。許多神經系統的疾病,膽經大都脫離不了關係,如長期頭痛,嚴重失眠記憶不佳等等。膽經另一重要功能即分泌膽汁,進入小腸幫助消化。 12.足厥陰肝經,凌晨一至三點。肝腎一家,肝屬木,腎屬水,腎水不足,枯木易生風、燥熱; 血壓高,中風患者,首要保肝腎。重營養、充分休息,晚上最好十點上床,十一點以前睡著最佳。尤其肝膽互相影響,肝藏血,要休息才能使血迴流滋養肝。此外,還要常保精神愉快,肝主疏泄,過度壓抑至氣血不暢、阻塞易生腫瘤,情志舒暢為養肝第一要件。另一肝最需要有充份營養及新鮮食物供給。 |
類別:養生 | 添加到搜藏 | 瀏覽(601) | 評論(9)上一篇:足部按摩穴點陣圖及簡要方法下一篇:結婚集中月
推薦閱讀:
※《素靈微蘊》 > 素靈微蘊卷一 經脈解
※必看!十二經脈起止穴趣記
※經脈起止、奇經部次、營氣運行
※【圖文版】十四經脈**位分寸歌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