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和現象學在黑格爾與胡塞爾那裡,是怎樣區別對待的?

編者按:本文來自8月27日慧田微課堂(課題為「先秦原創邏輯諸問題」)的部分互動,由元寶老師主講。元寶老師為武大博士,高校教師,當下治學熱衷於先秦名學,中西方比較哲學、比較邏輯諸領域,講課風格言簡意賅,思路清晰,不拖泥帶水。轉載請註明來自原創專業哲學公眾號「philosophs」。

問:邏輯不帶感情色彩,可人偏偏是情感動物,如何處理這種撕裂?答:感性與理性的二分是西方文化的長久議題。如此問題之所以凸現,正是主體性顯現的產物,也就是對個體人自身的尊重。

如宗教權威與政治權威的文明,「整合權力必然對人性造成戕害」,無論個體與群體的爭議,還是外在環境擠壓與綁架人的精神世界所造成的內在衝突,絕無充分思考的可能。

先決存在的為人性,而非宗教與政治,同樣亦非邏輯。

邏輯潛能雖內在於人,「但其在具體的世界場景與個體存在的約束下,作為溝通平台與思維方式的邏輯亦有誘導的空間」,故而邏輯對於情感而言,具有調試與激發的餘地。二者無先天衝突可言,不過有待解決而已。問:中西方邏輯有哪些語言方面的差異?答:可以說「一種語言就是一種邏輯」,同樣適用「一種語言就是一種哲學」,「邏輯」既有作為文化產物在不同文明表現出的「差異」,亦有根植於人類普遍理性中的統一內核。

「差異」不過是文字障、文明障的歷史遺存,基於廣泛交流的人類世界,達成普遍邏輯乃大勢所趨。

而邏輯「差異」雖終將被遺棄,但造成「差異」的語言環境及文化土壤亦為十足重要的研究課題。

拼音文字、語法語言直接締造了西方邏輯體系,「無論是亞里士多德偏執的詞項問題,還是近代數學純形式化的發展趨勢,皆為「是」而非「指」的語言機能造成」。

命題最少三個詞項,但凡發生意義皆有系詞「是」連結性、數、格、時態,且依託詞形變化確立的形容詞、副詞而充當定語、狀語的既定規則。

剝離概念的內涵,把經驗世界對命題的「指實」維度消解,僅保留命題形式,以純粹符號亦即「值」的載體來取代概念,符號邏輯就誕生了。

而漢語顯然無法如此轉向,梵語等拼音文字亦有如此可能,但僅具語言載體,而無精神向度,亦無純粹邏輯的發生概率,如「因明」就始終沒有在經驗世界與符號世界劃開鴻溝。

問:黑格爾、胡塞爾兩位重要哲學家都涉及邏輯學與現象學兩個領域,可否解讀兩任相關理論的差別?答:兩位哲學家都是里程碑式人物,兩人都有以「邏輯」、「現象學」命名的不朽著作,但無論是「邏輯」理論,還是「現象學」理論,兩人差異甚遠。首先明確一下,毋庸置疑,雖然胡塞爾了解黑格爾學說,但西方哲學傳統並無「道統」與「學脈」的理念,哲學家思考與創作的基石是當下自我而非「先聖先哲」,批判性是西方哲學的靈魂。

先說「邏輯」,黑格爾的體系意圖對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皆給出終極解答,「邏輯學」、「自然科學」、「精神現象學」是主體意識面向客體的三個層次,「自然科學」是探究客觀世界,「邏輯學」、「精神現象學」皆為「我」的自身認知與轉化,若無對黑格爾體系的系統理解,單獨釐清個別概念十足困難。

但把握核心一點,「邏輯學」在黑格爾那裡是「純粹理念的運動規律」,「精神現象學」不過是把「邏輯學」的內容,也就是紛繁複雜人類世界與主體自身納入「邏輯框架」內加以解釋。

「胡塞爾的「邏輯學」亦為探究思維的先天規律,但其維度是認識論與心理學的內在聯接」,無黑格爾囊括世界的宏大訴求。

胡塞爾的「現象學」為「前理性」、「前邏輯」的意識發生探索,既有反省理性的時代印記,亦為基於心理機制對世界觀的考察,而非黑格爾基於純粹概念對世界觀的構建。

兩人根本區別其一為對理性態度不同,其二為「邏輯」在哲學體系中角色不同,在黑格爾為構建,在胡塞爾為考察。

問:習慣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差異是什麼?

答:《易傳》講「百姓日用而不知」,實則古今中外皆同此理,絕大多數人都是基於既定的文化與社會環境以及一般性的教育理念而養成思維方式。

雖不同形態的社會對獨立思維有壓抑與鼓勵的差別,但社會養成的思維自然而然與環境相默契,而獨立思考與文化場景往往大相徑庭。

社會進步顯然依賴與眾不同的頭腦,而相對於習慣思維,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雖於經驗世界相疏離,但並非無根之水,支撐獨立思維的其實就是邏輯潛能,自我剖析的能力與實踐就是邏輯發生的場景。

問:邏輯能力是否可以訓練,有哪些方法?答:邏輯能力雖然探究的是思維的先天規則,雖其內在於人類理性,但若無深刻反省與廣泛考察,邏輯的形態與機制無法明晰的顯現。如同自然科學對世界本源的揭示,邏輯亦為「解蔽」。

深入探究對象化的自然並揭示其內在法則,尚有實驗手段與實證精神的輔助,而向內探究人類思維普遍且根本的內在法則,也就是邏輯。

既非直觀,亦非感受,純粹為思維方式的反觀內視,如此維度顯然為邏輯學家所開闢,而邏輯訓練顯然有效。

下一節微課堂預告:9月3日晚,主講課題為《科學與技術芻議》科學與技術為當代世界主題詞,回顧人類歷史,無科學與技術之昌明,則無人類文明可言。科學與技術之分野以及其各自顯著特徵與獨立發展的軌跡,實為尚待明晰的議題。

各古代文明就技術而言皆有不朽成就,如制陶、金屬冶煉、建築、水利、醫療等領域,埃及、巴比倫、赫梯、瑪雅等古代文明皆令人嘆為觀止。技術之發達長期支撐其文明的綿延。

二十世紀中葉,牛津大學辛格教授領銜編纂的七卷本《技術史》,為技術發展史的里程碑著作,包羅人類文明各時期的技術突破與改造。

相對於技術而言,科學則更為晚熟,且其內涵與表徵皆缺乏直觀性,勿寧說,科學不但不直接服務於人類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且其發生與歷史積澱都需要別具匠心加以梳理。

如古代各文明高度發達的天文學,顯然具備現代科學的意義,但其始作俑根本不是探求宇宙真理與揭示自然規律,而是宗教與政治訴求激髮長久的觀測與精深的計算。此為科學精神之不自覺。

再則如周易與中醫,可謂囊括中國文化精髓,但其理論架構與實證原則皆無科學意味可言,其「非科學」但非「偽科學」,科學不過強勢話語而非思維邊界。再則中國之四大發明為科學乎?技術乎?

蔡倫之造紙術到隋唐方得以技術改造而廣為使用,畢昇之活字印刷雖早古騰堡四百年,但由宋至清但凡惶惶巨著皆為手抄與刻板,如《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大藏經》諸版本等,而古騰堡印刷術由拉丁文著作廣泛傳播而催生啟蒙運動。

火藥、指南針甚至發明者不可考,在貞婦烈女皆可名垂青史的時代,推動文明進步的發明家卻埋沒於歷史。

李約瑟難題,錢學森之問,愛因斯坦之論,皆為科學精神在中國之晦暗提出反省,先秦名家、墨家並非無科學萌芽,不過秦漢以降,在倫理話語權確立之後,無論生產實踐的技術突破抑或奇思妙想的理論構建,不過「奇技淫巧」而已。理解「科學」全貌,務必回歸古希臘自然哲學的議題,而形式邏輯的長足發展與實證態度、實驗原則的確立,更為科學之基石。

綜上之開闊考察,何為「科學」與「技術」的分野?「科學」與「倫理」是否難以兼容?「科學」如何脫胎於「宗教」?「邏輯」如何提供「科學」的基本範式?

如此議題皆為有待揭示的重要思考維度。


推薦閱讀:

「你行你上啊」 不講道理的人怎麼總有理!
證明論學習筆記3:自然演繹
一波書單
[025]如何發現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穆勒五法(2)
證明對錯邏輯:證明自己是對的與證明別人是不對的哪個更容易?

TAG:邏輯 | 邏輯學 | 現象 | 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