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圍棋真正的「勝負感」!
什麼才是圍棋真正的
「勝負感」!
學習圍棋,如果注意力多放在升了幾級,考了幾段,則偏頗了,學琴學畫亦如此,功夫在藝外,學習琴棋書畫,培養的是一種思維、習慣,得到的是陪伴一生的愛好。教的老師也要注意往這方面去引導孩子,而不是單純的升級爭勝負。
每逢圍棋班上課,在教室外面都會聚集一群家長,而孩子們在教室里上課的時候,也正是家長們互相交流的時候。有一次幾個家長圍在一起,聊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都很興奮,一個說自己的兒子原來愛哭,自從上了圍棋班,變得堅強多了;另一個接著說,我的女兒也是,不但不常哭了,而且老師說她上課注意力也集中了,回答老師提問也大膽多了。你一言我一語,聊得很是熱鬧。我注意到,他們聊到的話題很多,唯一沒有提到的卻是自己孩子棋力上的高低上下,這讓我有些意外。
源自中國遠古的圍棋,原來是作為一種遊戲出現的,是人們在勞作之餘,休息鍛煉頭腦的工具,而在現今的社會,卻越來越表現出一種強烈的「勝負感」。別的且不說,在世界三大棋類運動中,圍棋是唯一制定規則避免和棋的棋種,不論是競技比賽還是遊戲娛樂,都必須決出勝負,分出高下。所以,在對局者來說,所謂的「勝負感」似乎很重要,尤其的重要。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在聽了那些家長們的聊天后,我猛然發現,其實答案是否定的,而且一定是否定的。
尺方棋盤,361個交叉點,變化無窮,所謂千古無同局。一次對局,少則百餘手,多則逾三、四百手,堪稱步步深思熟慮,處處短兵相接。黑白子激烈交鋒,結局當然只能是其中一個人笑到最後,可是一局終了,即便是勝者,在復盤的時候,也都會屢屢面露悔色,搖頭稱錯,為什麼?答案很簡單,圍棋的勝負不僅僅是指終局的結果。縱觀全局,在每一處戰鬥,即便是失敗者,也能弈出起死回生的妙手、匪夷所思的手筋,即使沒能力挽狂瀾,也會博得觀者的擊節讚歎,正如智者千慮、也有一失,敗軍之將、猶可言勇。
再把話題引申到棋盤之外。當我們把孩子送進圍棋課堂的時候,每個家長都應該問問自己此舉的目的,如果只是為了追求單純的勝負,我們為什麼要親手把孩子們送上這狹隘的獨木橋呢?圍棋國技,絕妙深奧,棋盤雖小,天地乃容。答案都在棋盤之外。
仔細想來,前面提到的那些家長們,才是真正的智者,他們的眼光,早就從孩子們面前的小小棋盤,看到了孩子們成長的人生之路上。或許這才是圍棋真正的「勝負感」。推薦閱讀:
※[轉載]【天弈之道】——破解圍棋的密碼
※我與李昌鎬的第2局(上)
※圍棋入門教程——獻給初學者
※藤澤秀行逝世九周年,整理軼事追憶傳奇
※圍棋棋子有多少
TAG:圍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