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大經】讀書千遍是戒律,你要嚴持這個戒律,遍數讀夠了,妄念沒有了,雜念沒有了,那就得定了
(此課程5分34秒,恭請老師在wifi環境學習)
(此課程5分38秒,恭請老師在wifi環境學習)
文字版學習:
將來辦學,由於這些科技,我們得好好利用它。開很多課程,你想學什麼,我過去教過的都留著有錄像、錄音,用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你。方法一定要用老辦法,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以什麼為主?以讀誦為主。古人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希望你讀一千遍、讀二千遍、讀三千遍,遍數念得愈多,念的時候不求解義,經裡頭什麼意思不求,只著重字念得清楚,句子沒有念錯,著重這個。至於背誦那是附作用,我們並不求背誦,但是熟透了自然能背誦。不要想這一句、這個字什麼意思,不去想它,要什麼?要自己悟,就是其義自見,著重自見。會不會自見?真會自見。到什麼時候會自見?清淨心就自見了。所以讀書千遍是戒律,你要嚴持這個戒律,遍數讀夠了,妄念沒有了,雜念沒有了,那就得定了。清淨心現前,平等心現前,清淨平等生智慧。智慧,自然念的這些書意思全懂了,不要人講。
所以這個學校的老師不需要講得很清楚,不需要,要督促學生遍數讀夠,大家在一起讀。學生悟了,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悟了之後他講出來,老師給他作證,證明,同學跟他一起研究。我們現在這個學習班就用這方法,學習班裡面的報告,我們同學不少自見,見得真不錯!真令人佩服!這就證明了。他們把悟處說出來告訴我,我再用他的悟處,我的看法、體悟的地方再給同學們做解釋,大家歡喜。參加我們這個班的同學都歡喜,都說很有受用。我每天講的,你們聽,有沒有悟處?把悟處提出來跟我們分享。分享當中又有悟處,經義每一字每一句它的意思沒有窮盡,這就是從法性流出來的,所以你會法喜充滿,你會不疲不厭。跟世間法不一樣,世間法就這一個意思,沒有第二個意思,佛字字句句無量義。
真有其義自見了,妙處就來了,看書其義自見,聽講其義自見;眼看外面的色相,其義自見;耳聽外面的聲音,其義自見;聞香、吃東西都會其義自見,妙了,太妙了,那個時候距離大徹大悟就很近了。徹悟之後,一切如來所說的經,你翻開來看看,跟你自己自性流出來一模一樣,沒有兩樣。這是佛門的方法,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中國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所以這種方法是中國傳統文化共同的方法。它要不好,早就被人否定了,因為它有效果,在中國世世代代有聖賢君子出現在世間,徹悟少,大悟就不少。歷代這些大儒、佛門的大德、道教的道長,大悟的人不少,所以這個教學理念跟方法在中國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們今天疏忽不過一百多年,清朝末年相信的人還不少,清朝亡國之後,到民國時代相信的人少了。二戰之後幾乎沒人相信,都相信外國的科學技術、科技文明,認為中國東西,古老的東西,現在不管用了,完全淘汰掉,這個想法錯了。我們自己說錯,沒人相信,英國湯恩比博士說的、羅素說的,羅素也是英國人,比湯恩比早一些。這值得我們深深反省,別人這麼讚歎,我們把它唾棄掉了。只有極少數,他用這個方法深入,他感受到,嘗到滋味了。必須要有一些人,總得要二、三十個人,能夠用這個方法,自己真正覺悟。覺悟之後,再看古人的註解,看看古人所悟的,跟我所悟的做個比較,有時候不如他,有時候超過他。那個時候看古人東西就非常簡單、非常容易,智慧開了,什麼疑難雜症都有能力解決。這叫無上微妙法。
恭錄自《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九十一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