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百科-經絡學說
經絡是人體組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體氣血津液的運行、臟腑器官的功能活動以及相互之間的協調聯繫,均需通過經絡的運輸傳導和聯絡調節得以實現,從而使人體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經絡學說,是研究人體經絡系統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臟腑、形體官竅、氣血津液等相互關係的學說,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黃帝內經》經絡學說形成以來,歷代醫家結合自身的實踐,不斷予以補充、整理和完善。經絡學說與藏象、精氣血津液等基礎理論相互輔翼,成為中醫闡釋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的理論基礎,並對臨床各科,尤其對針灸、推拿、氣功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經絡的概念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人體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道。經脈是經絡系統中縱行的主幹線,大多循行於人體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路線。絡脈是經脈的分支,有網路之意。絡脈深淺皆有,但大多循行於較淺部位,有的還浮現於體表。絡脈縱橫交錯,網路全身,無所不至。
經脈和絡脈相互聯繫,遍布全身上下內外,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立體聯絡網,將人體五臟六腑、肢體官竅、皮肉筋骨等組織緊密聯結成一個有機整體,從而保證了人體生命話劫的正常進行。
經絡學說的形成- 解剖生理知識的啟發古人通過直接觀察法,對血脈、筋肉、骨骼和內臟及其相互關係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這為經絡學說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 體表病理現象的推理臨床實踐中發現,當體內某一臟腑發生病變時,在體表相應的部位可出現一些病理現象,如壓痛、結節、皮疹、色澤變化等異常反應。例如,腸癰(西醫稱為闌尾炎)患者可在闌尾穴處找到壓痛點。臟腑有病,按壓體表相應部位,體內病痛也隨之緩解。以此推論,體表與體內應有一定的聯繫通路,這是經絡學說形成的依據之一。
- 針灸等刺激的感應和傳導的觀察推理針剌腧穴時,患者會出現酸、麻、脹、痛等感應,稱為"針感"或"得氣"。這種感覺會沿著一定的路徑向遠部傳導。在氣功養生術中,當練功者意守丹田時,往往覺得體內有氣沿著一定的路徑流動。這種感應和傳導是經絡學說形成的重要依據。
- 腧穴功效的總結古人在對穴位的主治作用進行整理分類、歸納分析時發現,主治範圍基本相同的穴位往往有規律地排列在一條路線上。據此推測,這些腧穴之間必然通過某些特殊途徑進行著聯絡。這對於經絡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經絡系統的組成
經絡系統是由經脈、絡脈及其連屬部分組成。
(一)經脈
經脈可分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十二經別三類,是經絡系統的主幹。
- 十二正經十二經脈包括手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四組。手三陰經,包括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包括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包括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
- 奇經八脈奇經八脈是十二經脈之外的八條重要經脈,包括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主要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
- 十二經別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經脈,分別起於四肢,循行體腔臟腑深部,上出於頸項淺部。其中,陽經的經別從本經別出循行體內後,仍回行到本經;陰經的經別從本經別出循行體內後,卻與互為表裡的陽經相合。十二經別能加強十二經脈中互為表裡兩經之間的聯繫。
(二)絡脈
絡脈是經脈的分支,包括十五別絡、浮絡和孫絡。
(三)連屬部
連屬部是指十二經脈與外在的肌肉體表連屬部,包括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
- 十二經筋
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於肌肉、關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附屬部分,故曰"十二經筋"。十二經筋有連綴四肢百骸、主司關節運動的作用。
-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皮膚的十二個部位,實質上是十二經脈之氣在體表皮膚的散布所在,故稱為"十二皮部"。
十二經脈
奇經八脈
參考資料
- http://www.wujue.com/gjwx/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87
推薦閱讀:
※在更高的層次上領悟中醫-徐文兵
※老中醫的五音療法——焦慮防治
※言不可治者 未得其術也(四)——中醫哪來糖尿病這「沉默的殺手」
※(4)中醫論病氣
※對於疾病和健康:中醫與西醫的認識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