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往生論注講解 第三十七集

往生論注講解 第三十七集 14-06-27閱讀:54

  第三十七集

  原文:

  (文字接上)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於蓮華中,滿十二大劫,蓮華方開(當以此消五逆罪也)。觀世音、大勢至,以大悲音聲,為其廣說諸法實相,除滅罪法。聞已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以此經證,明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誹謗正法,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問曰:《無量壽經》言:願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無量壽經》言:作五逆十惡,具諸不善,亦得往生。此二經云何會?

  答曰:一經以具二種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誹謗正法。以此二種罪故,所以不得往生。一經但言作十惡五逆等罪,不言誹謗正法。以不謗正法故,是故得生。

  問曰:假使一人具五逆罪,而不誹謗正法,經許得生。復有一人但誹謗正法,而無五逆諸罪,願往生者,得生與否?

  答曰:但令誹謗正法,雖更無餘罪,必不得生。何以言之?經言:五逆罪人,墮阿鼻大地獄中,具受一劫重罪。誹謗正法人,墮阿鼻大地獄中,此劫若盡,復轉至他方阿鼻大地獄中。如是展轉經百千阿鼻大地獄,佛不記得出時節。以誹謗正法罪極重故。又正法者,即是佛法。此愚痴人既生誹謗,安有願生佛土之理?假使但貪彼土安樂而願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無煙之火,豈有得理?

  問曰:何等相是誹謗正法?

  答曰:若言:「無佛、無佛法,無菩薩、無菩薩法。」如是等見,若心自解,若從他受,其心決定,皆名誹謗正法。

  問曰:如是等計,但是己事。於眾生有何苦惱,逾於五逆重罪耶?

  答曰:若無諸佛菩薩說世間、出世間善道,教化眾生者,豈知有仁、義、禮、智、信耶?如是世間一切善法皆斷,出世間一切賢聖皆滅。汝但知五逆罪為重,而不知五逆罪從無正法生。是故謗正法人,其罪最重。

  問曰:《業道經》言:「業道如稱,重者先牽。」如《觀無量壽經》言:有人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無量苦。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稱「南無阿彌陀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凈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不退。與三途諸苦永隔。「先牽」之義,於理如何?又曠劫已來,備造諸行有漏之法,系屬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彌陀佛,便出三界。「系業」之義,復欲云何?

  答曰:汝謂五逆十惡系業等為重,以下下品人十念為輕,應為罪所牽,先墮地獄,系在三界者。今當以義較量:輕重之義,在心、在緣、在決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

  云何在心?彼造罪人,自依止虛妄顛倒見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譬如千歲闇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闇豈得言在室千歲而不去耶?是名在心。

  云何在緣?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煩惱虛妄果報眾生生。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凈無量功德名號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截筋破骨。聞滅除葯鼓,即箭出毒除(《首楞嚴經》言:「譬如有葯,名曰滅除。若斗戰時,用以塗鼓。聞鼓聲者,箭出毒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首楞嚴三昧,聞其名者,三毒之箭自然拔出」)。豈可得言彼箭深毒厲,聞鼓音聲不能拔箭去毒耶?是名在緣。

  云何在決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後心、有間心生。此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心生。是名決定。

  較量三義,十念者重,重者先牽,能出三有。兩經一義耳。

  問曰:幾時名為一念?

  答曰:百一生滅,名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此中雲念者,不取此時節也。但言憶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所觀緣,心無他想。十念相續,名為十念。但稱名號,亦復如是。

  問曰:心若他緣,攝之令還,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復非無間。若凝心注想,復依何可得記念之多少?

  答曰: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如言「蟪蛄不識春秋」,伊蟲豈知朱陽之節乎?知者言之耳。十念業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但積念相續,不緣他事便罷。復何暇須知念之頭數也?若必須知,亦有方便。必須口授,不得題之筆點。

  講解:

  學習《往生論注》的時間又到了。《往生論注》的學習已經接近尾聲,那麼這一段文字就是所謂的迴向門,來給我們闡述凈土法門修法的第五門修法,也就是說乘佛願力故,把佛的功德平等地回施,饒益一切有情,令一切有情於凈土一法得不退轉之加持。

  在五門修法中,前四門——禮拜、讚歎、作願、觀察,前四門實是自利修持,就是所謂的入功德門,要是自利得以善巧成熟,那麼迴向門出功德以饒益眾生迴向為首成就大悲心,皆以佛願力加被,令其圓滿功德廣傳十方,令一切眾生得聞者莫不得以度脫,於無上菩提畢竟成就。

  這個迴向門是凈土修法的一個極為殊勝難得的教言、一個修持的方法。在阿彌陀佛二十二願中,他這樣講:諸有眾生以佛願力故,或者以往生力故,回入十方世界,現前超出常倫,行普賢之德。那麼我們聞說阿彌陀佛殊勝願力的回施,亦可以以普賢之德,回力十方令一切聽聞彌陀誓願力得以隨順,使一切有情聽聞世尊——阿彌陀佛世尊的願力得以隨順,住無上菩提,成就究竟道業。

  我們還接著昨天的文字學習來解釋第五門修持的認知或者說決定。

  昨天曇鸞法師在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凈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不退,與三途諸苦永隔。「先牽」之義,於理如何?設了這麼樣一個問,這個問是勢在必然的,因為現在習凈土一法的這些菩薩們多在此處有疑,多在此處徘徊,因為不能清晰抉擇,那麼凈土一法的深入實踐,清凈守護實在是難以迅速得到安心具足這樣的現前利益。那我們看曇鸞法師怎麼來提示這個事情。

  又曠劫已來,備造諸行有漏之法,系屬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彌陀佛,便出三界。「系業」之義,復欲云何?

  這問題不是一個小問題,是我們出離三界的方便不方便,怎麼用心怎麼來觀察的一個特別大的關係到我們每一個念佛人的一個抉擇的理念。若是這個知見能解釋得清楚,能思維得透徹,那就會得力於這樣的念佛法門,就是說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一稱南無佛,能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一稱南無佛,化地獄為清凈蓮邦。那麼這一稱南無佛究竟為什麼有這樣的威德與善巧?是唯心所現,還是佛力相加?還是佛力與唯心一時成就?是業力為重還是佛力為重?種種不可思議的力中我們何以擇取?在此處我們大家要有一個思維觀察抉擇。

  答曰:汝謂五逆十惡系業等為重,

  這是給我們擇了一個回答,一般的情況下我們就會這樣思維,曠劫以來我等造諸惡業,若善若惡若無記,沉淪不得出離善巧,那遇到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乃至十念即能出生死苦海,是以何理何由呢?會這樣思維的。

  曇鸞法師在這個地方設置這樣一個問答,也是把我們心中的疑慮把它托出來,讓我們在恰當的法則下把它處理乾淨,令我們心作心是的守護或者即心即佛的守護能清晰地運用出來,知正遍知海從現前一念生,知正遍知海南無阿彌陀佛圓滿印契,知現前一念本來具足,彌陀給予印契作證,令我等抉擇無疑。那麼這三界所系一時橫斷,曠劫沉淪之業一時消融於彌陀智海之中。就如滴水還海,雖妄亦是歸真如之境,如空匯空,雖是極微之量,亦是回入無盡剎海,令一切有情得畢竟安樂。

  那麼曇鸞法師給我們提出了這一段設答,實是一切眾生與彌陀甚深廣大願力、不可思議願力、無礙願力、究竟願力、能度脫一切眾生的願力,揭示一切眾生本具佛性,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一切眾生本無生死的本來實際諦理作一個印契。若不如是,我們以疑慮心、對待心、隨業流心來念佛,多與自性不相應,多與彌陀誓願不相應,與告別生死的這樣的一個大機現前你不能當用,還是沉淪於所謂的煩惱業海之中,所謂的業力不可思議會在我們這個自身生命相續中表現出來。

  還看他的回答。汝謂五逆十惡系業等為重。

  以下下品人十念為輕,應為罪所牽,

  因為這樣以為,若是這樣以為,以下下品人一生造惡,五逆十惡,以這樣的念,那麼應為罪所牽。為什麼呢?隨順無始以來的業力故,必然為無始以來的罪業所牽制。

  先墮地獄,系在三界者。

  這個是所依所緣啊,在出世間法、入世間法中,若離因果,若離因緣,何以表現呢?所以在此處,緣地獄業,必然沉淪於地獄,緣於善法,必然成就善法,緣佛必然成佛!我們看看在下面怎麼來提示這個問題的。

  今當以義較量:輕重之義,

  我們來對比來審觀。

  在心、在緣、在決定,

  這是曇鸞法師,象我們現代人講這個「信、願、行」是一樣的,像善導大師講的「安心、起行、作業」是一樣的,曇鸞法師把凈土法門立這樣一個次序,把眾生業緣所擇取,立了這樣一個次序——在心、在緣、在決定。那麼這三個次序中表達出來你未來、當下的選擇與果報,這是曇鸞法師對凈土法門修持的一個特定的擇法的教言。

  我們都知道現在凈土法門的修持中,大家都是這麼來念的,說信願行缺一不可,信有六種信,願要有真切之願,行要有確切之行、真實之行。那麼這個地方「在心、在緣、在決定」與「信、願、行」是決定沒有差別的,只是說表述有異。我們看他怎麼來表述這個。

  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

  那麼在心在緣在決定,不是在我們過去無始以來製造種種顛倒無明業,這個時間太久遠了,其劫數亦不可窮說,其業相若是有攝取者,充塞於世間,不能容納,如佛在經典上這樣告訴我們。那麼時節不光是久遠,還是業緣厚重,不可言說。他下面來破除這種無始以來的無明虛假顛倒業,來破除這個無明暗。

  在心

  云何在心?

  來教導我們怎麼用心, 怎麼認識自心,怎麼知道萬法唯心唯緣所現所抉擇。

  彼造罪人,自依止虛妄顛倒見生。

  這一定要把這文字讀得十分清晰明了,不可一帶而過,

  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

  這是一個對比,凡夫無始以來造種種業,皆依虛妄倒見建立的。那麼此十念,以善知識方便安慰,以聞實相法生故,所以一實一虛,這是開始怎麼用心的方法,來對比虛妄業力與佛願力之別。眾生無明善惡業力的這個名字業力與諸佛甚深名號功德願力,一實一虛之比,相比。他下面這個比喻是佛教比較常用的一個比喻。

  譬如千歲闇室,

  我們可以找一個山洞,千年萬年沒有打過燈光的。

  光若暫至,即便明朗。闇豈得言在室千歲而不去耶?

  那麼這個比喻是很貼切的,可以讓我們反觀到無始以來,我們所有造作的善惡無記之虛假黑暗,無有實質可得。在諸佛如來大誓願光明無礙名號照耀下,一時破除,何以故?其本質虛偽故,不可得故。阿彌陀佛順性建立大功德光明善巧,就是名號功德,令眾生持見喚醒自心,所以以名昭心,以名知心,以名昭德,以名知心,以名知用,得以決定方便,照破無始以來我們虛假的識意、對待的妄想分別執著之知見業流,這個黑暗一時破除。雖千劫萬載永載以來虛妄執著以其無礙無對待光明一時照耀、清凈光明一時照耀、智慧光明一時照耀、焰王光明一時照耀……這十二光明就能泯除我們種種思維之障礙,令其一時盪盡,直顯本性清凈,本性平等,本性無增減、無造作,這個真實無量壽無量光,這個莊嚴清凈相貌一時現前,得見諸佛甚深功德,就是阿彌陀佛甚深願力所回施的真實內涵所在,令一切眾生生無畏心,無染無著,平等覺一時現前,遠離生死虛妄。這文字是十分清晰明了的。

  是名在心。

  這個要這樣的用心觀察。虛實之中,各有評判,所以一實一虛,虛者暗,實者明,所以明暗不可共存故,一時消融。因為我們用這個,要麼用暗,要麼用明,所以正遍知海從心想生,煩惱業海亦從心想生,這個心就是我們現前這一念的抉擇與使用,你莫迷痴,你莫顛倒,你莫生畏懼。如是觀察,是名在心。

  這一段文字是十分重要的破除念佛人疑慮的一個綱要性的修持的文字,現在在這一類的修持中,往往被忽略掉了。人在意的是什麼呢?功夫;人在意的是什麼呢?做了多少善,誦了多少的經;人在意的是什麼呢?此人是什麼樣一個人,什麼樣一個做法。而不知其在心之抉擇,不知佛法若離開心地妙用,怎麼來取用它呢?看下面的文字。

  在緣

  云何在緣?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煩惱虛妄果報眾生生。

  那麼以虛妄果報故,眾生生生不息,這是所緣。

  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

  此無上信心者,非信疑之信,非對待之信,是抉擇之信。此抉擇是本具故,非從外得,非從內生,因佛殊勝無礙功德喚醒眾生本覺心智故,令覺知剎那所顯現之正信!說無上信心,此信心非對待而設立。所以,世間有情將信將疑者,將信者所謂是妄,將疑者亦是妄,只是作意之別罷了。此無上信心者是本性之坦露,是彌陀甚深不可思議果地這種殊勝功德回施,令眾生一時安住無疑。這種無上信心非我們修德、非不修德,是以彌陀曠劫以來依願修持,與一切眾生作大施主,所布施之德。非妄想對待心中生起,亦非真實心中生起,但以彌陀願力而得啟用,這樣我們就有一個法的抉擇,就是感恩的抉擇。這樣就會生起一個清晰的法的依止與抉擇,法的依止,所以說在緣。若是我們依止自性生起為真實,結果就會生不起感恩之妙用,所以在緣知妙用。若是以為實有外得,此上信心就無所守護。所以皆以彌陀願力喚醒眾生本具功德令其安住無疑。

  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凈無量功德名號生。

  這是抉擇出來了。是因為依止阿彌陀佛不可思議摩尼寶號令眾生聽而得以如意心智,聽而得以自性暢明,所以無上信心者,依彌陀方便莊嚴真實清凈無量功德名號,這個「依」就是說所緣境產生的不可思議的佛法利益事實。我們一定要從在心、在緣這個次第來細緻地觀察。

  譬如有人

  這後面舉這個例子,這古代人,冷兵器時代是多用此法,我們現代人可能是沒有這種機制了。

  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

  我們都知道在沒有火槍*的時代,大家刀啊矛啊弓箭啊弩啊之類的這個冷兵器,那麼他這個傷人最重也就是毒箭之類,中人必亡。

  截筋破骨。聞滅除葯鼓,即箭出毒除。《首楞嚴經》言:「譬如有葯,名曰滅除。

  這是《楞嚴經》的一個比喻,《首楞嚴經》是這樣比喻的,說有藥名曰「滅除」,它的名字就是「滅除」。若在戰爭兩軍對壘之時,那麼多有人中箭,用以塗鼓——戰鼓,我們知道,過去人打仗,一鼓、二鼓、三鼓,一鼓來鼓勵軍人的士氣,衝鋒陷陣,以氣勢能壓倒對方,令對方兵敗如山倒之類。像我們現代這鼓是法鼓,過去是軍鼓,像我們看到的很多的象電影上什麼的看到打仗之前要敲鼓,「咚咚咚」往前走的樣子。中國人擊鼓不是這樣子,中國人在旁邊設置一台大鼓,來激勵將士,勇猛殺敵。

  若斗戰時,用以塗鼓,聞鼓聲者,箭出毒除。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住首楞嚴三昧,聞其名者,三毒之箭自然拔出。

  那舉這個例子就是說,我們聞到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滅除之葯、塗鼓之名,聞到這樣的名號能消除我們心智中的無始以來的一切無明對待,他是這樣舉了一個例子。

  豈可得言彼箭深毒厲,聞鼓音聲不能拔箭去毒耶?

  這是一個設問反問,古人舉了那樣一個例子。好比說獅子乳若滴於牛乳、羊乳種種動物的乳中,你集大容器之中,一滴獅子乳就直穿而過,令這個容器所有的乳都會變成清水,可以故呢?獅子乳之威德故。猶如獅子筋綳琴,在撥彈之時,一切琴弦一時崩斷,就是它具這樣的威德力。那麼這個例子也是令我們說在此強緣下,一切生死虛妄造作之業一時消除,雖然我們無始以來甚深的毒箭、生死的毒箭、無明的毒箭已刺中了我們的身體。但因為我們聞到阿彌陀佛這個不可思議的滅除之蠱毒之葯,這個毒箭一時拔除,毒一時消除。他是這樣舉的一個例子,象前面舉這個例子一樣,什麼千年暗室燈光暫至,一時破除千年黑暗。古人講所謂一智能除萬年愚,若不如是,那我們無量劫以來的生死、生死延續你怎麼能出離呢?

  是名在緣。

  前面講在心在緣在決定。

  在決定

  云何在決定?彼造罪人,依止有後心

  所有造惡業者,以相續心故,就是後有心。「依止有後心」。

  有間心生。此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心生。是名決定。

  「決定」這個言詞不要放過,也不要輕輕帶過它,「在心在緣」是我們都能感覺得到的。但這個「在決定,依止無後心、無間心」,尤其是這個「無後心」我們似乎還是容易體會的,不舍於後有。無間心何以表達呢?往往在習法的決定上。許多人十年八年的念佛,結果煩惱依舊熾盛,業習依舊厚重,倒見依舊不可抑制,那究竟是為什麼?就無外乎是後有心與有間心。這個無間心就是所謂的清凈相續,自性之坦露,自性光明照耀之時所顯現的所謂真實相續相。

  我們都知道世尊在經典上反覆地告訴我們:一切罪惡凡夫、一切有情、若智若愚若凡若聖,無始以來其覺性照耀十方,無有增減,無以泯滅,無以毀壞,無有蒙蔽,但以妄執眾生妄執業相故,沉淪於虛妄業流,所以無明業海,虛假沉淪,無有實質。諸佛如來深深了知此因緣,所以出離生死苦海,與眾生做慈悲之依怙、如實之召喚,令眾生出離虛妄、虛假逼迫。那麼這是諸佛所證到的決定功德、真實功德、不可疑毀的功德。我們一般稱為見諦、一切智,能脫離一切虛假造作之執著。所以世尊說眾生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一切智、無師智,不能證得。是本具啊!非是來去之法,非修非不修之法,無有此言說對待,是名決定。若有有情在此處決定,一切生死畏懼一時消融,皆現光明自性之相,見於未來,光照世間。所以十四種無畏、十八不共,乃至諸佛如來所修一切善巧,會漸次現前,廣利人天。

  是名決定(義)。

  那麼現在學佛的人有決定義者,甚為難得難遇。一般我們決定是什麼呢?是業相之事實。好比說我煩惱了,煩惱是業相,他就會隨順煩惱;好比說我是貪生起來了,那就貪以為事實;嗔生起來,嗔以為事實;慢生起來,慢又以為事實;乃至邪見等等,無量無邊現前業相以為有實,不能自已,你不能把持自己。所以此人無決定力故,無決定善巧故,無有自性隨順故,墮於虛妄業流不能不拔,現前亦不能自拔,你說以後我能自拔,我不知以後自拔是何以成熟啊?所以此類有情,世尊都教以善法,令其遠離無明苦之逼迫,行諸善法之善巧,進趣諸樂之緣。雖然這樂是對待之樂,尚有主動分,雖不能了生死,亦有人天福報,令其漸次增進成熟善根。那麼這樣就離佛陀的真實教言,就有相當的距離,所以「在決定」。

  較量三義,十念者重,

  從在心在緣在決定來看,來觀察十念之重?何以故?諸佛的甚深名號功德貼切眾生之性,真實抉擇,無畏布施,眾生虛假業相一時盪盡。那麼這個說的是「十念者重」。

  重者先牽,能出三有。

  這給我們抉擇了,說念佛能除生死,能得不退,能證菩提。要是這樣的最基本的道理,我們不能了解,不能相認,不能相續地去觀察思維,那你當然就是無力念佛,我們還會隨著自己現前虛妄的業,貪嗔痴慢疑邪見無明自我蒙蔽,延續生命的時時刻刻,沉淪於無記之中,無力自拔。佛法雖然現前,與你無關,何以故?執以虛妄業為實故,不能隨順佛陀的智慧教言故,願力故,所以日輪出於虛空,盲人不見。這個不是說光明不徹照,只是自盲其目。那你毒害自己的眼目。

  兩經一義耳。

  問七

  問曰:

  設置一個問:

  幾時名為一念?

  那說這個十念、一念是怎麼來說的?這又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尤其我們現前念佛人,凈土念佛人爭論最多、最有迷惑的第二個實質問題。一個說十念往生,一個是在心在緣在決定,念佛即出三界,十念即成,它這是兩個相續的法則。那麼在這個法則中,多有不細心有情一帶而過,一旦業相現前,佛法不得力,念佛不得力,與人交流不得力,自己沉淪生死苦海,怎麼能與這個法而得度脫呢?一下輕輕地就帶過去了,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大問題。怎麼來確定這個十念呢?

  答曰:百一生滅,名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

  這是舉佛在經典上所講的,所謂的生滅剎那,即為一念,這個名字背後到底有多少事實呢?諸位善知識一定要善於觀察。這百一生滅,名一剎那,六十剎那中,所顯現是一念。

  此中雲念者,不取此時節也。

  那麼現在這個念,不能這樣取。菩薩們,不要不在意這些言詞啊,沒人給我們作決定,我們的思想永遠是模糊的,是對待的,是矛盾的,是遲疑的,一旦運用起來,你是不得力的。所以遇諸善知識教言中要清晰地決定自己的心智,決定自己應實踐的法則,決定自己的思維的正思維法則、正思維的方法。不能有絲毫的模糊、朦朧,不許有絲毫的這樣的朦朧,要有絲毫的朦朧,業緣一來即被蒙蔽。

  此中雲念者,不取此時節也。

  那麼這個十念、一念不取這個什麼「百一生滅,名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不取這個時節因緣的,不取這個時節。不取者,就是曇鸞法師給我們作了一個決定?不是這樣說的。我們要是認識不清楚就會產生一種自己對自己的誤導、學法則的誤導。

  但言憶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

  我們開始講曇鸞法師的《往生論注》時我們提出來,有六法能判定一切法則,若總相、別相、若差別相、若無差別相、若成相、壞相,能評定一切法則。那麼評定這一切法則,這個說總相別相。什麼是阿彌陀佛的總相呢?什麼是阿彌陀佛的別相呢?在十六觀經中有說,總相說,別相說。若是有人有疑慮可以下去觀一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中有總相觀,有別相觀。象別相觀中說若觀世尊白毫相,宛轉於五須彌,光照於法界,若有觀此相者,消什麼什麼樣的生死重罪,令眾生得生凈土,得見諸佛,那麼這是說的別相觀;總相觀者,阿彌陀佛坐在什麼樣的蓮花上,現什麼樣的身相,我們可以下去查《觀無量壽經》具體文字,作如實之正觀。

  隨所觀緣,心無他想。十念相續,名為十念。

  那麼這個十念相續是個什麼十念相續呢?前面說一念,百一生滅,名一剎那,六十剎那,為這一念,不能取這個時節。那麼這個「十念相續,名為十念」,那這個十念是什麼呢?前面有例子說,「若總相、別相,隨所觀緣,心無他想」,念念相續,這十念可能是念念之說,非是頭數。後面就舉例子,「十念相續,名為十念」,這個十念是無有他想,相續稱念故。這個問題看著十分簡單,實際是很清晰;看著很清晰,你要是用不清晰,了解不清晰,你到用的時間就不得力了。平時在這個地方不是十分純熟,一到違緣上怕是用不及。

  但稱名號,亦復如是。

  問八

  問曰:心若他緣,攝之令還,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復非無間。若凝心注想,復依何可得記念之多少?

  這個又設問了,說你這個念怎麼計呢?若是有他緣者,攝之令還,怎麼來知道念的多少呢?那麼這樣又非是無間,怎麼來計心念呢?作了一個細微的修法過程的設置。實際我們可以觀觀自己平時念佛,是怎麼設置的。設就是發心啊,你不明發心,念念總不相應。

  答曰: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

  這句話分量就很重了。「業事成辦」,在佛教稱為「羯磨」,在灌頂法中就有羯磨灌頂,就是所謂的事業成辦之灌頂,那麼這十念就是所謂的業事成辦。

  不必須知頭數也。

  善知識們啊,這兩句提示實在是念佛的一個口訣問題。經常看人不如理修法,看似用功,多不正念,心口不相應故,業力不能純熟。所以不能親證念佛三昧;不能親證諸佛悉皆現前;不能親證法性清凈平等功德;不能親證無畏抉擇功德;不能親證無造無作無上菩提心智;不能親證佛佛相念。所有的念是給自己看,給業力看,給功課看,給數量看,給煩惱業習看,看來看去了無正見可得,了無法則正義之功,所以修來修去徒生煩惱,現前徒生煩惱。雖假設於未來之善根,何以故?尚有口業故,因為雜亂心業不相應,所以尚有口業未來之果報,種個遠因,現前不得清凈佛法之真實利益。

  這裡希望我們每位善知識還是應該注意,所以「不必須知頭數也」。他回答這一段文字「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諸位菩薩在這一段文字中大須著眼,莫輕易帶過。現在世人修法,重於修持而不重於見,沒有正見指導,失去目標,就象航行沒有舵手一樣,你會失去目標的,沒有正見前導。所以曇鸞法師給我們一個修法的正見、修法的指導。

  「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這兩句話我們要認得准,一般念佛我們就會一期念,剋期念,一期成辦,無有退墮。於法則會精進,嚴格地來實踐一個法則,不會半途而廢。

  古人舉像這個燒水一樣,我們每一次把這個水燒到六十度、七十度、八十度就撤火了,三十度、二十度,一溫又撤火了。那麼這樣燒萬年千年總不名開水,你開不了鍋。為什麼呢?你沒有把它燒開了。那我們一次性把它燒開,燒開以後再放千年萬年亦名開水,何以故?已經有一百度的水溫了,我們已經燒開了,那你千年萬年就用的是開水了。

  往往我們在修法的這個機制上是沒有用過功的,所以「立一念,斷諸想,一期念,念其方」。實際世尊在經典上這樣的口訣處處都給我們宣化,處處都激勵我們如實地修持,如正見地修持,順性地修持,依佛願地修持,印契自心,如是激勵沉淪有情出生死。但我們一般的在修行中,往往就摒棄佛陀的教言,順著自己的妄想,設計著自己的有間的未來、後有的未來,那與法何以相應呢?「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

  如言「蟪蛄不識春秋」,

  查查字典,「蟪蛄」就是知了的一個種類,又名蟬,中原比較多。這個山上就我們這一塊少,稍微往出一走就這個東西,叫的耳朵刺的「唧唧唧唧——」那個東西,知了嘛。這個山上有那個大的小的,叫得很刺耳的,放光寺這一帶沒有,把你叫得頭也大,腦袋也大,一到夏天到處都是這個物件,哪個地方都是這個東西,十分厲害。就是它比你知道的多,「知道——知道——我知道——」就喊,就是這個物件,不識春秋。

  伊蟲豈知朱陽之節乎?

  他舉了兩個例子。

  知者言之耳。十念業成者,是亦通神者言之耳。

  通神者就是心心相應,氣氣相投,業業相應,那麼這個就是所謂的事業成就。我們都知道,有人說這個菩薩念佛精進,他見佛。所以羅什大師在他的文字中,這樣告訴我們的——「得見佛者,善根成熟故,消無量重業、生死重業。」那我們見那個佛是什麼佛呢?十念業之成就,是神所通,智所通,業所通,業所應。你要忽略了這一點,我們以雜緣心、貪心、嗔心、慢心,乃至說虛假執著後有心、有間心、乃至說功利心去念阿彌陀佛,那麼這事業怎麼能成辦呢?不要說十念,百念千念萬念又如何呢?

  諸位善知識啊,就是說我們說一萬句謊話不如一句實話有利益。那我們念佛呢?一句能成辦,抉擇於心智相應,那真實利益必然現前,你念一萬句,像增上慢人念佛之時,念念增加邪見故,念念亦不得甘露味,念念作魔眷屬,增上慢人,若以念佛作己功德生增上慢心,敗壞道德,墮魔眷屬,決定失甘露味,雖是念佛,亦不得念佛利益。你要是搞不明白這個地方,那你就會沉淪。那我依佛願力,我妄念也好,不妄念也好,我依佛願力來稱念,那是所緣有異了。

  但積念相續,不緣他事便罷。

  這後面兩句話總結,在這個本子上他就點了很多點點子,很重的,你應該注意了。「「但積念相續,不緣他事便罷。」

  這個「便罷」,就是業力激進。所以阿彌陀佛光明照觸此人,身心柔軟,自然向善,三垢消除,其國易往而無人,世尊如是說。那我們現在為什麼念佛的人多,抉擇者少呢?相應者稀呢?因為以虛妄心念,以有間心念,以功利心念,以貪嗔痴慢疑這種造作心念,所以他這個不緣他事你做不到的。那怎麼來處置這個事情?曇鸞法師還是有解釋的。

  復何暇須知念之頭數也?

  假如業事成辦,不需你記頭數,那若專心、至心一處,事不成辦,誓不罷休之時,何人不得佛法利益呢?一期念者,現在有幾人念佛是一期所念呢?念十分鐘以後不知道就打了一萬個妄想,隨著八百個雜念跑到八百個地方,早舍離了所謂事業成辦之願望、一期念之願望、與佛相應之願望,舍離這樣的願望。

  「復何暇須知念之頭數也?」實際這個業事成辦,不需頭數,一期為念。所以若是不得三昧,誓不鬆口。像過去人若不參悟,天寒不知衣,餓了不知其食味,真正地精進用功,怎麼不證道呢?我們現在念佛人,念一句佛要用十個妄想去指使它,就要有十種報酬,要求十種功德,而不知自心清凈,自心具足,能了了分明於當念,清凈隨順於不可思議廣大法益,所以多有這種自我蒙蔽之心。

  象修法的這一段教言尤其是迴向門,象禮拜、讚歎、作願、觀察門這前四門的自利修持,需要細細地修持,那是自利的法則,那麼在後一念門中,最主要是以大悲心無畏修持而修持的,大悲心。所以不為後有心是智慧心所依止,大悲心所表現。無間心是智慧心,智慧之相,大悲心所用。若不如是,念佛我們念念有回饋心,念念有得失念,那這個所謂的業事成辦,十分遙遠。因為啥?現在的人心不切啊!念念是應酬,念念是為他,念念給別人看,念念不相應。心於道業不切,心與法則不切,不能如饑似渴的深入法則實踐,所以虛假用功,不能相應。

  若人以佛願力,以佛圓滿心智來念佛,念念具足圓滿,念念清凈真實,念念得不退轉,念念具足大功德善巧。你可以看看你念念何以運用。

  若必須知,亦有方便。

  那麼若假設是你知道一二三四五這樣的數字,十念一念之說,那麼亦有方便。

  必須口授,

  這個是曇鸞法師這樣十分確切的一個要求。若是在一個法則,有傳承法則,就是一些功夫上的修持,必須得有口授。通過感知功夫令心智脫落,消歸自性,這必須得有口授!若不然多染著境界與感知之中,墮魔眷屬,五十陰魔必須惱害於汝。若人在於功夫上的修持,沒有大善知識予你剝離,你多有染著。一見相好,與人說,一見蓮花,與人說,一見光明之境,與人說,造種種惡緣果報,深受其害,不光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還昧失自心。

  所以依佛願力,念念不可留住。念念是魔想,所以你念,染著是魔想,不染著皆是清凈之路、光明之土。善導大師在這個地方抉擇說,回顧落道,黑白二道喻。不可回顧,就是所謂的無間心、無後有心。你看我們現在念佛的人,不光說念佛回顧,還在法門上說念佛行不行?是不是還得搞點其他的?搞其他的說是不是念佛好啊?

  有個法師在藏地修加行修完了,在藏傳佛教里求大圓滿的,加行修完了。他說:哎呀我這加行修滿了,還沒有以前在家念佛得力呢!我說那你這個加行是修完了還是沒有修完?因為心智還沒有休息下來、隨順下來、安住下來、無疑下來,那你這個念佛得力不過是一些相似的輕安的染著分罷了。你能回顧起來說我以前念佛簡單明了,不假費力,不來徒勞,簡單明快,那稍得輕安,你以為有實了,所以念佛你不得,你修法不得力,應懺悔。

  所以現在不要說在一個法則上去深入了,象這個實際功夫上的修持,通過感知知見,來脫落消歸於法性之中,或者得究竟抉擇安住,必須得有人教授,得有善知識自始至終清凈攝化,若不如是,多有迷途,你走到什麼歧途中,走到岔路上去。所以這個地方是真實說。因為我們在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清凈名號之時、願力名號之時、具足名號之時、自性名號之時、無上菩提心名號之時,是不假對待的,是不假造作的,是不留住任何境界不境界的,是顯加冥加一時趣入的,是有感無感一時無畏的,那麼這樣來念「南無阿彌陀佛」,人自得方便,自得不可思議力。

  象這個地方來講頭數的計法,必須口授。以前跟其他一些善知識學過一些念佛的方法,象定位念佛、觀想念佛……一些方法。但這個地方必須得有善知識慈悲攝受,令人不入歧途,無染無著,不斷剝離你的染著感知。若不如是,多有境界相昧,多有妄想侵奪,多有自慢傷害,這需要有人攝化。

  那我們現在念佛不需要這個,一路走去,無掛無礙,切莫回頭,直奔王家,不假方便,畢竟度脫。回頭回腦實在是大難,這個修法太難了。後有心念佛大難,有間心念佛大難,何以故呢?無有一期成辦之心,你於佛法利益何以得成呢?所以少得為足,少念為足,以少功德欲求大福報,現在是世人之心,不是學佛解脫智慧慈悲之路,我們一定要謹慎。於修法中,真實錘鍊自我,成就真正的法益,廣利於人天,與眾生作清凈法則傳達者、教授者,乃令眾生得真正的所謂佛法究竟真實利益,要不然就成為虛妄業。

  不得題之筆點。

  就是你不能寫出來的。這個古來以久就是有這樣的教言的,所謂的口訣教言,口耳教言,就是在實踐中的善巧方法,不可輕易著於筆墨的,一著就廢除了。這個在我們中國過去象祝由十三科,就是說過去中國的醫巫不分,它治病的一些技巧。拿給你了,你沒有用,它因為必需有口訣的。象我們以前跟人學這個拳術,我們看到的所有的拳術都是單路,不是真正的拳術,因為啥呢?它有往有返,它有所謂的稱為「陰陽二法」中,每一個拳術它有自己的往返套路。過去人看下象棋什麼的,它有什麼金鵬十八變,每一變中就有一變,這個變它有無窮變數,不相剋定,但是金言之教授,善巧之剝脫,非是死處,就是非是一個死東西的。那象我們要想學習這一類的修法,在這個時代,非具善根者,非有宿緣者,不可得之。所以這個時代我們比較提倡,持佛功德願力佛號,無掛無礙,清晰明了,直奔王家,一期為念,斷除煩惱之時,為正念之時,斷除一切牽掛之時,一切後有消除之時,是為一期念,就是事業成辦之相,不可留步,不可回頭。

  你現在看學佛的人、念佛人,我們漢地這個不為後有心,不計當世受果報之心,沒有。沒有這樣的,出離心教育沒有,出離對待心教育沒有。所以多是於雜緣中修證佛法,那麼把雜緣當成佛法來修,結果修來修去還是雜緣,無有實利。所以我們真正在這個事業成辦之處,一期為念,那麼這樣是為十念真實守護,所以即得往生彼國,住不退轉。

  你不知道這個地方用功,你還是用雜念後有心,是不能成就的。現在很多人就是跟著一些功夫上的修法,這個功夫上教導你的阿闍黎善知識一定要有決定成就,要有絲毫的盲點,你他具墮。就是用功夫來修證脫生死的方法,要是對方不是真功夫,你他具墮。那為什麼這樣說呢?就象我們要到大理,你從來沒有一個人到過大理,來指導這個路,那你們兩個人可能都會南轅北轍,都可能永遠找不到家。要是真正地熟悉大理的路線,怎麼去怎麼來怎麼往,走哪一條路方便、近,或者說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時間效果,那他帶你就一路走去了,直達本源。

  所以這個在生起次第中,這就是口授之法在生起覺受、生起次第中尤為珍貴,此人得有決定清凈成就,不有絲毫的含糊!就有人指路是一樣的。一旦含糊,那麼領者、被領者都陷入險坑,這是十分要得的一個大問題。

  曇鸞法師說我們這個末法時代,在無佛時代行阿毗跋致,聖道門的修持難,何以故?有五種障緣故,尤其有外道亂善,顛倒因果,你也不知道,你學了很久了,學的是外道法,不幹生死,不除煩惱,業習熾盛,那背道而馳了。

  《無量壽經優婆舍提願生偈注》卷上。

  因為我們這次學習是用倒裝的方法來學習的,為什麼呢?我們一開始希望大家先了解曇鸞法師以長行所解釋的這十重義。在這十重義的安慰下,我們直接來接受曇鸞法師這個五念門,就是依止天親菩薩直接提示五念門教言這種直述之教言,就是我們敢於接受,要不然會多生疑慮與誹謗,所以當時是這樣學習的。我們先學習的是《無量壽經優婆舍提願生偈注》下卷,先學的這個,然後回頭這樣學。

  那麼在《無量壽經優婆舍提願生偈注》卷下這十重義中,要是我們能清晰了解它的次第,在念佛法門中,你可以看到自己用心的方法與感知相續的這種深入。它這個文字是十分簡單的。

  一者願偈大意,二者起觀生信,三者觀行體相,四者凈入願心,五者善巧攝化,六者離菩提障,七者順菩提門,八者名義攝對,九者願事成就,十者利行滿足。

  他這個次第逐漸深入,十分嚴謹。就是在你這個修持中,你可以對照你所修行的凈土法門的利益實質內涵,到與不到你自己看去,相應不相應你自己設立去,這樣會是你修法深入觀察的一個機制,就是你能如實地了解自己與這個法有幾分相應,與哪一個狀態相應。

  所以他依止五念門剖析這種十重義,令我們以義進趣這種念佛三昧,或者念佛甚深功德利益。這兩卷文字是上下前呼後應,以令凈土修行者在修法上有文字可依,有法可依,有教言可依。

  那麼從我們開始學習到今天,就把《無量壽經優婆舍提願生偈注》上下二卷,我們作了一個學習、提示、交流,就大家的願望來說,一定是對這個凈土法門有一個系統的了解。那麼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也可能有善知識難免會留下一些質疑,留下一些或者說不相應不清晰的心理上的感知,那麼下面半個小時的時間可以提一提,用這半個小時的時間我們還來依止曇鸞法師的《往生論注》來作解,就是依止這裡面所含的問題來作解,或者依《往生論》來作解,或者依止《無量壽經》來作解,來除我們念佛法門修持中的疑慮、障緣,以令我們一路暢順,直入光明大道,成就無上菩提。

  大家可以用紙條的方式也行,直接提也行,這都不難,就這麼個小地方,我們就舉舉手就可以,有什麼可以提一提,我們用半個小時的時間來給大家作一個答疑。

  居士:我聽有人說聽了師父講的之後,就說聞名即往生,一念即往生,但是他說師父講這一念是很難的,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得到的,所以帶來的問題是其實念佛也不容易,往生其實也不容易……。

  慈法法師:萬法唯心,佛說眾生心之所依,在心在緣在決定,剛才我們學這一段文字,曇鸞法師給我們講了在心、在緣、在決定。那你這個心說不容易是你的心,說不能往生還是你的心,你說我修不成就還是你的心,那麼這是在心了;那你說緣這個心業,說不容易我不能往生,我沉淪,那你還是緣你所業它產生的效果;那你要決定了,你生決定邪見,決定輪迴,如此而已。所以即心即佛,心作心是,佛力不可思議,能令一切眾生鹹得往生。那你要是感覺我的業力不可思議,我的妄想不可思議,我就確定妄想了,那你就隨著你的妄想沉淪於生死海中,這個我們不反對,起碼我不能反對,絕對不反對。

  因為我們都知道佛法唯心所現,唯緣所顯,唯決定所抉擇,所以在心在緣在決定,要多念念這樣的口訣。那你感覺難,那就是你設置個難,因為你心難故;你感覺我業力重,念佛難,那你所緣的是業力故,那你就成熟業力;你決定了,無盡生死海由你去,因為這無盡業海不是為別人開的,就是為這個執著有情開的,它不是為別人開的。

  居士:剛才師父講的不為後有心,出離心沒有的人都是雜緣心……?

  慈師:學佛的不在於別人,我有時說激勵語,實無實質。象我們說學佛易不易呢?難易不是根本,是在於用心,誰怎麼修法不能評價,有時候是激勵大家走出這種雜緣後有心罷了。實際後有心實不可得,雜緣之心亦不可得,你要是執於雜緣,好比說認為他人是雜緣,認為自己是雜緣,還是在心還是在緣還是在決定。所以舉心動念若能了知,即為菩提心;若不能了知,即為無明心;若是以他心觀,你即失自心,你說別人念佛都是顛倒心,那你心先顛倒。那我們怎麼來念佛呢?如實知自心,就是知自應如何用心。你不知自如何用心怎麼與別人交流佛法呢?所以如實知自心,修法得利益。要是不能如實知自心,那我們被名詞名相所騙掉,被外境所騙掉,被音聲圖像所騙掉,不要被這些東西所騙,沒有實質,沒有任何實質。

  無有一法可得,無有一實法可得,所以佛說種種法,但為利益世間,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阿難付法偈中所說後兩句偈——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編註:阿難尊者傳法偈:「本來付有法,付了言無法。各各須自悟,悟了無無法。)你要認為實有法可得,那就開始沉重了。所以有人說,我從來不聽,我只聽自心是何意樂,是何願望,是何守護,是何實踐。有何景相與我無干。何故?景相千千萬萬,了不相干,南無阿彌陀佛,這不相干。所以莫隨人語,入倒見中,莫隨現前境界,入倒見中,是不要染著這些事情,一染著隨便聽一句話就暈了,就被人牽制著,一種所謂的被人言所魅,魘魅蠱毒。

  居士:講課時說,證得自性空,難以成佛道,什麼叫自性空?

  慈師:你就死在這了,剛才說在心在緣在決定,你就死於這一句下了。所以學佛之人,有時甚為可憐,口訣之處不作口訣,不作口訣之處實作口訣,就是說死於句下。死於句下,不得佛法善巧。就是被這一句話殺了,這句話是刀是槍是劍。

  居士:關於情系……?

  慈師:它是證量與量的問題了。像我們作為一個學佛人,要是念佛,我是不在這個地方著手了,我不管他的量是什麼樣的差別,我只是一味的念佛去了。般舟三昧講「一期念,念其方,斷諸想」,好比說你說這個它們是有差別的,那你開始想了,你就對比查資料,肯定是有差別的,但跟念佛法門就不相應了,要摒棄這個東西。要不然我們拿書,可能窮劫的時間可以找它的差別,但這個跟平等心、清凈心中下手,如來果地覺心下手,無上菩提心下手,悲智心下手,是有差別的,也是分別心下手。這肯定是有分別的,它肯定是有差別的。要是我們判於凡聖,差別太多,差別多多,不可相提並論的。

  所以念佛法門就是泯除……,它從總相下手的,說入總持門,我作願說偈,願見彌陀佛,他這個前面說「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說願偈總持」,這個總持法門,就從總相下手的。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能利一切眾生,普利一切眾生,若凡若聖,咸令安樂。我們要是不知道這是總相修持,那我們就會斤斤計較。那斤斤計較就會在差別相上,就會落在某一處如實不如實。你看他念佛了還這麼大的煩惱習氣,結果就被別人煩惱習氣牽制了。這一念佛,說:「哎呀,我怎麼念佛還有煩惱習氣呢?」被自己的煩惱習氣迷惑了。所以一路走去,切莫回顧,回顧落道。善導大師那個白道喻,舉的這個例子是十分清晰的,《觀經四貼疏》中有這個黑白道喻,誰有《觀經四貼疏》?把黑白道喻讀讀。

  最主要是我們對凈土教言的認知,就是總持教言與分別修持教言——別相教言真是差別很大的。象是我們念陀羅尼就是念持咒,陀羅尼就是總持一切法,具足無虧無欠。很多人念過楞嚴心咒,說若人持楞嚴心咒,乃至說五逆謗法、毀疑四眾,種種過失,一時盪盡,一時消融,無一法可得。那麼一切總持教言中都以威德力來摧毀一切染著,摧毀一切虛假之執著,虛假之侵害,虛妄執著侵害,就是在我們的妄想心中,執妄法以為實,所以隨妄法而流轉,執妄為實了。我們一般評價自心,評價他業,皆是以妄為實的,評價的時候基本上都有一個強制性。那我們在念佛中念念消除執著,念念消除妄想,念念消除分別,念念分明,了了分明。

  《觀經四貼疏》黑白道喻: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忽然中路見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闊百步.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正水火中間有一白道.可闊四五寸許.此道從東岸至西岸.亦長百步.其水波浪交過濕道.其火焰亦來燒道.水火相交常無休息。此人既至空曠迥處.更無人物.多有群賊惡獸.見此人單獨.競來欲殺.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見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見邊畔.中間見一白道.極是狹小.二岸相去雖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正欲到回.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當時惶怖不復可言.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作此念時.東岸忽聞人勸聲.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必無死難.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眾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此人既聞此遣彼喚.即自正當身心.決定尋道直進.不生疑怯退心。或行一分二分.東岸群賊等喚言.仁者回來.此道險惡不得過.必死不疑.我等眾無噁心相向。此人雖聞喚聲.亦不回顧.一心直進念道而行.須臾即到西岸.永離諸難.善友相見.慶樂無已.此是喻也。

  次合喻者.言東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極樂寶國也。言群賊惡獸詐親者.即喻眾生六根六識六塵五陰四大也。言無人空迥澤者.即喻常隨惡友.不值真善知識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眾生貪愛如水.嗔憎如火也。言中間白道四五寸者.即喻眾生貪嗔煩惱中.能生清凈願往生心也。乃由貪嗔強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濕道者.即喻愛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燒道者.即喻嗔嫌之心.能燒功德之法財也。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諸行業直向西方也。言東岸聞人聲勸遣尋道直西進者.即喻釋迦已滅.後人不見.由有教法可尋.即喻之如聲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賊等喚回者.即喻別解別行惡見人等.妄說見解迭相惑亂.及自造罪退失也。言西岸上有人喚者.即喻彌陀願意也。言須臾到西岸善友相見喜者.即喻眾生久沉生死.曠劫淪回.迷倒自纏無由解脫.仰蒙釋迦發遣指向西方.又藉彌陀悲心召喚.今信順二尊之意.不顧水火二河.念念無遺.乘彼願力之道.捨命已後.得生彼國.與佛相見.慶喜何極也。

  (註:此黑白道喻原文是在善導大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卷第四散善義中)

  這個是黑白道喻,這個喻在凈土法門中是專修專念的一個教言。像善導大師提示,要是雜修雜行者,萬無一二了。這個是這樣講的,千中難得二三,為什麼這樣講呢?這不是說不讓我們往生,是激勵我們專修專行,以迅速得到佛法利益,免除生死困惑,煩惱業習,悲智雙全,具足功德,是激勵我們修法的,不要以為實是這樣,它是個激勵之語。

  我們學佛有時會有一個誤區,就是死執於言下,死執於一句,就是在某個障礙句,他就死死抓住這個障礙了,以障礙為由,就是說人一有病了,他就咬住這個病不願意鬆口了,有疑慮了,抓住一句話就死死遮蔽自己的眼目,一葉障目。我們要知道一切說法皆為方便,為令我們生起信心,得遇法則精勤不息故,說種種教言。種種教言最主要的意義是令我們生信心,於法清晰,於實踐深入,如此而矣,切莫墮入句下、死於句下,更莫於言句、法則障礙自心,障礙他人,那樣會產生重大過失,毀人的眼目,奪人的法緣,傷人的正道,那你可就出大事情了。

  所以我們作為一個凈土法門的實踐者,若真正來實踐凈土法門,要完整地了解凈土法門的修行機制、教言機制、成就機制,它的表現次第要能了解,那你就不會被雜緣、雜語、雜經典所侵害。就是異法有情侵害不了你了。所以善導大師在這個地方提出來專修,專復專是很多的,鼓勵我們專修、專行、專念,以證得不退轉善巧,那麼你可以再去做其他因緣。

  所以在凈土法門的三類修持中,象慈愍流是不舍萬行的,永明延壽大師之類的,一直到徹悟禪師基本上都是走的這個路子。就是慈愍三藏法師到印度取經之時,得見觀世音菩薩,他問末世之有情依何法門得以方便呢?觀音菩薩給他提示說:「末世之中,修行諸多法則,罕得度脫,依凈土故,一切有情鹹得不退轉之大利。」那麼慈愍三藏法師就回來傳播凈土教言,廣利於人天,他是不舍萬行之迴向法,就是行種種善皆迴向於凈土,他行種種法皆迴向於凈土,一切心念之善惡修持皆迴向於凈土,就是念念不離凈土攝化,念念不忘無有現世之樂,捨棄現世,它的修持是捨棄現世,舍現世之修持。所以永明延壽大師一天要行一百零八件佛事,念經、拜懺、做寺院的種種事物,夜間領眾別嶺念佛,就是為了不侵擾道場大眾,別嶺念佛,常隨之人一二百人。他心智中就是產生了抉擇的善巧,所以念念行諸法,護持道場,護持三寶,護持三乘教言。所以彌陀的誓願中亦有密護三乘教言的誓願力也是有的。近代人讚歎印光法師也是這樣讚歎的,說綜合於雜言之教,密護於三乘真實之利(註:通宗通教密護諸宗之意),他也是這樣密護的,這是慈愍流的修持。慈愍流的修持是不舍眾緣,精勤守護世尊的整個教法,迴向於凈土,近代這樣的修持者還是很多很多的。

  那麼再一類就是我們稱為應土修持者——相應的修持者,遠公大師依止聖功德善巧,持戒清凈,教理清凈,那麼能生於應土,就是他應化修持,多得三昧力,那肯定是功夫決定成就的。數數見佛,那舍報自然是安詳舍報,現世已證得種種三昧之力,那麼這一類是應土修持者。不過遠公大師與一百二十三人於廬山東林寺結蓮社,出家在家眾,各個發願一期往生極樂世界,他們就是在這樣的誓願中相互激勵鼓勵。他有個廬山的發願文,那個文字很漂亮的。放光寺有沒有不知道,那個發願文很漂亮的,念佛發願文,結社那個發願文是很漂亮的,這是一類的修持。

  這一類修持到後世之有情,象我們現代,那念佛人中能見得一二得三昧者,現前一二人能得諸佛悉皆現前者,不染不著之人,不生驕慢之人,甚為稀有。何以故呢?過去像遠公大師他們這一類善根深厚,心智淳樸,屢見於佛,而不言說。現代人要見佛得像瘋子一樣,亂喊亂叫的,所以現代人這樣的修持反而不易。那象行般舟你慢慢地走,但你要密護三業。我們開般舟會最主要是為了密護,般舟會特別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密護,免受傷害。像印光法師在念佛三昧的修持過程中,呵斥、遏制這個說(指不密護三業)說得是最多的,這是一類的修法。

  再一類就是依佛願而念佛,徹底摒棄自己無始以來善惡對待心智染著,但依佛願故,使一切眾生咸能往生。依佛願力使一切眾生鹹得往生,依此願力故,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於現緣中,於未來緣中,了無回頭之時。就是不回到自己的業緣中,不回自己可思議心智,依佛願稱念。這樣念是我不管你,你也不要給我講這個道理。那個道理,我就依佛願,依無礙願力,念佛往生。說佛願力住持故,即住正定之聚,即得往生住不退轉,這是一類修法。這一類修法我們稱為善導所施教,這也正是凈土教言的一個根本機制所在,所以《觀經四貼疏》楷定古今,它就楷定這個。

  就是古來以久念佛三昧的種種修持者,念佛法門的種種修持者都得其利益,但是根基不同的,唯有這個隨順佛願力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那麼你那個應土的修持者,是聖者修持,多能相應,而密護於身業,密護口業,密護意業。

  那麼不舍萬行是大善知識,大善根成熟之人,現前住持佛法,作人眼目,廣利人天,舍報安詳,任運往生。所以亦是以自己善根成熟,不舍萬行來密護,來護持聖教這樣的大善知識。

  那麼再一類就是凡聖之類,皆依佛願力,往生彼國,無掛無礙,說等蒙攝受,鹹得往生,是為《無量壽經》所設。從具足煩惱之凡夫,到回小向大之二乘聖人,乃至一切菩薩,但依佛願力,得以普攝,鹹得往生彼國。所以,佛願力住持令彼往生,佛願力住持令你成就阿毗跋致,佛願力住持令其圓滿無上菩提,這個地方是無疑無慮的。

  此處是三類修法機制之相,其實質是沒法分的,但令我們得見得聞,你方便擇取。那你說我這個人功夫好,你就與應土教言很容易相應,就是以遠公大師之修持,走也佛、坐也佛、睡也佛,時時不離阿彌陀佛,這種修持很好的。那麼以佛願力,十念一念鹹得往生,沒有虧欠的,這個你不用疑慮的。

  不是說我講的當下往生,我不講當下往生,我講依佛願力,必得往生。我講不來,凈土不是我講的,我們要依經講,依法講,依傳承講,依歷代祖師所宣化講,我講不來,誰說是我講是誹謗我,你誹謗我,我替你懺悔吧!我講不來,我還真講不來。因為所有的講法必然有依止的,我不敢發明,因為我也沒有創造法的機制,也沒那個能力,的確沒那個能力。因為古來以久的善知識們,宣化凈土法門都是這樣宣的,雖然也是在學口舌,但是還是為了使大家了解這個法則,要是有疑慮可以提出來,我們可以把它消融。

  因為我們現代人修法就是雜緣熾盛,疑見多端,妄想紛飛,不知法則,不知道路怎麼走。所以妄想紛飛中慢緣紛生、疑見紛生,乃至運用疑教疑經疑典來批駁凈土,你這樣的人不光沒有修持善巧,你還會生種種煩惱、種種疑慮、種種倒見。所以若是有疑見疑法者來破除這,不可動搖。所以善導大師舉三種心,你是佛菩薩來,你動搖不了我的心,你菩薩來動搖不了我的心,你一般凡夫依經典說你動搖不了我的心,千人萬人無量人亦復如是。何以故?不被動搖故。所以如是金剛心是為無上菩提心,就是依無上菩提心,清凈抉擇守護,實踐此法了,不會被疑見疑解所動搖。你這樣不成就,那才出問題呢!

  但是我們東說西說,東想西想,這個經那個經,這個教那個教之時,教教是真實語,教教是初善中善後亦善。但教教之中,若被你的知見所擇取,妄想所擇取,分別心所擇取之時,念念都成毒了,法法都是敵對了,法法相違,各不相應。何以故?如制教二法,各有所說,各有判立。那有這種法門、那種法門所下手之處,各得方便。我們不能相互侵害,以法滅法,那肯定是滅法者,以法護法是為成就者,而我們依凈土可以護持一切教言、一切法門。那麼其他法門的修持者你可以依你的法門讚歎種種法門的修持,隨喜讚歎,就是令佛法住世之功德。所以我們不可以凈土破其他法,也不可以其他法來破滅凈土教言,這個我們那是真正的佛教徒。要不然我們用其他的法疑慮誹謗凈土,以凈土疑謗其他法則,滅其它法則,這是過患極大的,這會產生極大過患罪惡。

  善導大師在他這個《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中,有一段文字就是對這個是痛喝的。像我們現在禮拜的這個文字,都寫得十分感人。象善導大師是凈土法門的宏揚者,他是這樣說的:

  原文:

  《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贊》(1卷)  比丘僧善導撰

  敬白。一切往生知識等大須慚愧。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又說種種方便教門非一。但為我等倒見凡夫。若能依教修行者。則門門見佛得生凈土。若見聞有人行善者。即以善助之。若見聞有人行教,即依教贊之。若聞人說行。即依行順之。若聞人有悟。即依悟喜之。何意然者。同以諸佛為師。以法為母生養。共同情親非外。不得輕毀他有緣之教行。贊自有緣之要法。即是自相破壞諸佛法眼。法眼既滅。菩提正道履足無由。凈土之門何能得入。

  傷嘆曰。生盲信業走。隨業墮深坑。縱此貪嗔火。自損損他人。長沒無明海。遇木永無緣。行者等必須於一切凡聖境上。常起贊順之心。莫生是非慊恨也。何故然者。為自防身口意業。恐不善業起。復是流轉。與前無異。若自他境上護得三業。能令清凈者。即是生佛國之正因。問曰。既道三業清凈是生凈土即因者。云何作業得名清凈。答曰。一切不善之法。自他身口意總斷不行。是名清凈。又自他身口意相應善即起上上隨喜心。如諸佛菩薩所作隨喜。我亦如是隨喜。以此善根回生凈土故。名為正因也。又欲生凈土。必須自勸勸他廣贊凈土依正二報莊嚴事。亦須知入凈土之緣起。出娑婆之本末。諸有智者應知。又問曰。般舟三昧樂者是何義也。答曰。梵語名般舟。此悉名常行道。或七日九十日身行無間總名。三業無間故名般舟也。又言三昧者亦是西國語。此翻名為定。由前三業無間。心至所感。即佛境現前。正境現時。即身心內悅。故名為樂。亦名立定見諸佛也。應知。

  敬白:一切往生知識等,大須慚愧。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

  慈悲父母,我們之間相互交流的是什麼呢?是慈悲嗎?是養育人的善根信心嗎?不是的,你要觀察的,釋迦如來實是慈悲父母。

  種種方便發起我等無上信心

  這是如來出世的願望是這樣子的。你看平時人在一起談法的時候,相互遏制侵害,奪人心智,迷人教法,那這個地方你不是善知識,你起碼有惡緣蒙蔽了,自蔽蔽他,那就會受傷害的。

  又說種種方便教門非一,但為我等倒見凡夫。若能依教修行者,則門門見佛,得生凈土。

  那善導大師是專修之人,說如是善巧之語。什麼善巧之語?讓我們心智敞開,勿與人爭鬥,各行其法,各守其門,各個度脫。

  若見聞有人行善者,即以善助之,若見聞有人行教,即依教贊之,若聞人說行,即依行順之,若聞有人有悟,即依悟喜之,何意然者?同一諸佛為師,以法為母,生養共同,情親非外,不得輕毀他有緣之教行,贊自有緣之要法。

  就說我這法尊貴,我這法是對,你那法出問題了。那麼這樣是按龍樹菩薩所說:此人為邪見者,為外道知見守護者。就是我法尊貴,他法過失,這樣人不成菩提,心已被污染,被驕慢所熏,被邪見所熏,被妄執所熏,被自詡所熏,這樣人是不能得佛法利益的。一定要注意這些地方。贊自有緣之要法。

  即是自相破壞諸佛法眼。法眼即滅,菩提正道,履足無由,凈土之門何能得入?

  這個地方讓我們密護於口業,像這樣的文字善導大師講了很多的。所以我們學習凈土之人要真學凈土,莫謗他法,莫疑他法,也沒有必要,你自己好好修行凈土就對了!也不要迷失自法,你不要丟棄自法,也不要減損自法,這樣我們就能真正的作一個學佛成就者,不丟失佛法利益。

  時間到了,謝謝大家!

上一篇:往生論注講解 第三十六集下一篇: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序 第一節 簡介百法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往生論講記》第11集
益西彭措《往生論注講記》十三
守培法師的《一心念佛即得往生論》
往生論注講解 第三十四集

TAG:往生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