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20.凈界法師講楞嚴經--第四卷B 2012-05-02 14:43閱讀:
X淨業學園 52 講次 講義105面子三、明業果相續208這個地方講果報是指的眾生跟世界二種的果報。那麼這個果報為什麼相續呢?主要是一種生死業力的推動,而使令它相續。生死的業力在本經當中講到殺、盜、婬三種業力為根本。所以我們在持戒的時候,佛陀不管在家出家,都是以殺盜婬妄來當做根本重戒,因為它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在修學當中持戒為本以外,印光大師還提出了一個懺悔的重要,因為我們殺盜婬的業力,今生即便不犯,但過去生還是有累積很多的業力,應該如法的懺悔。智者大師在《小止觀》當中,講到懺悔我們重大的罪業,有十個法門,這十個法門俱足的話,一切的重罪都可以消滅。十個法門我們把它分成三大類:一、修前方便 修前方便有三段:第一、深信因果。我們懺悔的人,第一個要對因果深信不疑,我們要相信罪業決定會招感痛苦的果報,對這樣的道理深信不疑,要有一定的信仰。第二、生重怖畏。我們對於當來的果報,這種痛苦的果報要生起怖畏之心。第三、生起慚愧。我們在懺悔的時候對已經做的罪業,要有後悔訶責的心情,要慚愧。這個就是在修前你內心的準備。二、正修儀軌有三段:第四、求滅罪法。你不是只有心態,你要有一個法門,比方說八十八佛,比方說大悲懺等等,要有一種滅罪的法門來修學。第五、發露罪過。我們在懺悔之前,要在佛前把自己過去所造的罪業發露出來。第六、斷相續心。我們要發願從今以後永不再造作,要有斷除惡念相續的決心。這個是在正修的時候,三個重點。三、增上,功德增上有四段:第七、起護法心。我們懺悔以後要對佛陀的正法,要生起護持的心情。第八、發大誓願。發大誓願等於是悲憫眾生,發大悲心,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第九、念十方佛。憶念諸佛的功德而生起好樂。第十、觀罪性空。觀察我們無量劫所造的罪業,其實就是一念的心性當中,一念的迷情而生起的;所謂一念的迷而生死浩然,假設這一念迷情消失了,整個生死的因果就全部消失了。為什麼呢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因為我們心性本來沒有生死,也本來沒有這個業的。觀罪性空就是回歸到清淨的本性。這十個法門,如果如法的修學,一定可以滅除一切的重罪,這個就是在減損生死的業力。壬三、結果歸因這一段是總結前面的,世界、眾生、業果三種相續,把它歸於我們內心一念的迷情,這樣的一種虛妄的因緣。緣 生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這三種相續是怎麼來的呢?這三種顛倒相續都是我們在「覺明」;「覺明」就是在清淨的覺性當中,我們又強加一個想要有所發明的力量。而這有所發明的力量也正是一念無明的妄動,叫做「覺明」。也因為這樣的「覺明」的明了之性,這種虛妄力量的一種明了性,因了發相。也因為這樣的一種無明功能,而發動了無明業相、跟能見性、跟境界相。發相這個「相」就產生阿賴耶識的一種三細的力量,這個就是「依他起性」。前面的「因了發相」就是一念不覺生三細,「從妄見生」是境界為緣長六粗。我們從虛妄的三細當中,又產生了第六意識的愛取,而造作了業力,就產生了很多很多的痛苦果報出現。「從妄見生」,這個「見」就是指的第六意識的愛取。剛開始是迷真起妄,在一念清淨的心當中有一念的迷情,而產生一種虛妄相,最後執妄為真。第六意識再把這個「妄」把它當做真的來愛取,來造作業力。迷真起妄再加上執妄為真,就產生三種相續的力量出現。相 續 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因為前面一念的妄動三細六粗,而形成了一種生死業力,才使令眾生的依報的山河大地跟正報的五蘊身心,這種有為諸相次第的遷流,終而復始,而這種虛妄的力量也就沒有停止的時候。這個地方,209當然我們剛開始是透過持戒,透過持戒來斷除生死的業力。但是你根本上你內心的止觀,就是我們講的「正念真如」,你要不斷的從妄想當中去迴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迴光返照這一念心性。師父要講一個小故事諸位好好體會一下,什麼叫做「迴光返照」水精柱的故事:發生在歐洲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個考古學的大學教授,帶著十幾個學生去探討一個千年古洞,去探險這千年古洞的時候,當然之前很多準備動作,準備手電筒,準備很多飲食等等。教授帶著大家一路往前走,到了山洞的過程當中,果然這個山洞可以說是迂迴曲折,過了一層又一層,過了一層又一層,好不容易大家走到山洞的盡頭。哎呀!看到了這山洞裡面,有很多很多漂亮光彩的水精柱,大家真的是歎為觀止,就覺得不虛此行。大家對千年所形成的水精柱,欣賞的欣賞,把它採收的採收,放在包包裡面。大家就坐下來吃吃東西,喝喝水休息一下。大家起身要走的時候,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糟糕了!看看那個洞,我們來的洞有七八個,長得幾乎都是一模一樣,我們已經不知來時路,不知道哪一個洞是我們來的路了。這時大家都很緊張,生死遇到了威脅,來的時候是想到水精柱,不知道怎麼回去了。這個大學教授就說:不要緊張,我們只要循著古人的印記,古人來到這個地方一定留下很多記號,我們只要找到古人的印記,就能找到回家的路。這大學教授就在這七八個洞當中,看到某一個洞,有一個小小的白色粉筆做的白點。這個地方就是古人的印記,大家就選擇這個洞。在很多選擇的叉路當中,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透過這大學教授,透過古人的印記而找到正確回家的路,最後全體安然的離開那千年的古洞,走出來看到陽光,大家可以說是喜極而泣,重見光明。大家在歡呼的時候,這大學教授從口袋裡面,拿出剩下一半的粉筆說:其實沒有古人的印記,是我去的時候做好了印記,這是一個絕境,去的人沒有一個回來。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我們每一個人去追求外境的時候,就像追求水精柱,我們沒有想到回家的路,你看我們現在離家越走越遠。我們一念的清淨本性,一念的妄動產生了愛取不斷的輪迴,我們現在真的是不知來時路!本經的好處,《楞嚴經》的特色它是從根本下手,直接要你「正念真如」。凡是你遇到事情,你念頭一動的時候,你一定要找到你回家的路。怎麼回家呢?你只要問一句話就好:「你從什麼地方來?」我們煩惱活動的時候,攀緣心活動的時候,你只要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所有的煩惱最怕你迴光返照,它最怕!它不怕你對治它,因為你不是它的對手,它無量劫來薰習而成,你怎麼對治了它,你念佛壓它也是暫時的。但是你只要問它一句話說:「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蛋了!因為它沒有根源,一個沒有根源的東西,你問它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蛋了!你直接從根源下手,把它的根照破,它的力量就薄弱了,這時候你再提起佛號,那就不一樣了。這個地方它講到說,其實這三種的顛倒相續,其實就是我們一念的迷情而生起的,只就是一念迷情而有,不是說真實有業力可以斷。辛二、明諸佛悟妄惟真(分二:壬一、領義起疑 。壬二、舉喻答示。)這一段跟辛一是相呼應的,前面的102面是講到辛一明眾生迷真起妄,是從眾生的角度,來說明妄是怎麼生起的。這個地方是從諸佛的角度,他覺悟了妄,這個妄就是現前一念無明的妄動。「惟真」就是這一念無明的妄動其實當下就是真如本性。也就是說這世間的雜染因果,它的真實性是了不可得的,其實它的本性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悟妄惟真。也就是說不是離開了妄想,有另外一個真實,只就是這一念妄想當中,你去迴光返照,這個妄想就轉成真實,因為它的本質就是真實的,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產生了變化。壬一、領義起疑這一段是講到富樓那尊者,他領納了佛陀前面迷真起妄的義理,但是他又生起了一個疑惑。富樓那言:「若此妙覺,本妙覺明,與如來心,不增不減,無狀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如來今得妙空明覺,山河大地,有為習漏,何當復生?」富樓那尊者聽到佛陀講到迷真起妄以後,他說:「假若我們眾生本具的本妙覺性,這覺性是充滿無量無邊的光明智慧。所謂如如理而生如如智,如如智來還照如如理。眾生的這一念心性,跟如來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所證的那一念清淨心,可以說是不增不減,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身為生死眾生,我們這一念清淨的本性,它既然能夠無緣無故的一念的無明妄動,而產生了山河大地諸有為相。身為佛陀,證得我空法空的光明智慧,顯現了這一念清淨心。什麼時候又會產生山河大地,乃至於整個有漏的因果呢?這在什麼時候又生起?」210他的意思是說:我們的本性是清淨本然,也就是一念的妄動才有所謂的山河大地的生起。那麼佛陀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正念真如,面對境緣的時候,不迷、不取、不動,把這一念的無明妄動慢慢的消滅了,又恢復了清淨本然。這個清淨本然,什麼時候又開始一念妄動呢?從富樓那尊者的提問,蕅益大師說: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尊者心中有二層的迷惑。蕅益大師說:他不能夠了達眾生的現行無明跟山河大地,它當體都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也就是說它不能了解,虛妄是沒有邊緣的,所謂的「妄本無因,因迷故有」,他認為「真」能夠生起妄。我們要知道,真實的心是不能生起妄,這個非常重要;如果你認為妄是有根源的,你就很難斷煩惱。你說:我起貪欲,這沒辦法,我的個性就是這樣。那你完了!你認為你的個性就是這樣,那你的個性就變成這樣。你不能這樣想,你要想說這不是我的個性,我的個性本來不是這樣,我的個性本來是清淨的,我是後來被帶壞了,被環境的薰習妄動才有。所以你在斷煩惱之前,你的心理建設很重要。你說:哦!我的煩惱是沒辦法斷的,因為我生出就這種煩惱,那你就完了!富樓那尊者的思想就是這樣,他認為真中本來就帶妄,那你恢復真了以後,那妄什麼時候又要開始活動呢?他不知道真裡面沒有妄,就是一念的迷情才有妄,這迷情被破壞了,那就好了。所以他認為妄是有體性的,這是一個問題,不能了達現行無明,當體即空這第一個。他的第二個迷執是說:他不能了達,生佛雖然理同,但是事修不同。眾生跟佛陀在理性上都是一念清淨本然,但是佛陀在清淨本然當中,他的性德之外多了一個修德。他除清淨本然,又多了一個戒定慧的觀照,修德有所不同。所以他不懂得佛的心跟眾生的心,還不完全一樣,眾生的心只有性德,佛陀在性德之外多了修德。這個地方等於是先道出,富樓那尊者的迷情。壬二、舉喻答示佛陀這個回答他提出四種譬喻來解釋心中的疑惑,二種譬喻是說明「達妄本空」,另外二種譬喻是發明「知真本有」。(分二:癸一、喻妄因妄果其體本真。癸二、喻真智真斷不重起妄)癸一、喻妄因妄果其體本真。先從眾生這種虛妄的因果當中,來解釋其實眾生的體性,是本來清淨,虛妄是沒有根源的。虛妄沒有根源當中分二段:一、無明本空,第二是諸法如幻。一、無明本空。蕅益大師他的大意是說:這段是說明「妄因本空」,虛妄的因是空的。諸法如幻,蕅益大師是說明「妄果非有」,虛妄的果也是非有的,眾生世界是了不可得。無明本空喻無所從佛告富樓那:「譬如迷人,於一聚落,惑南為北,此迷為復因迷而有?因悟而出?」富樓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無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佛陀告富樓那說:「好像有一個迷失方向的人,這個人搞不清楚東西南北,他靠著自己的知覺就走到一個人群聚集的村落。來到這個村落的時候,他把南方當作北方,他一直認為這個是北方,但事實上是南方,產生這個迷情。他往南方走,他一直認為他往北方走。佛陀就問了這問題說:他這一念迷惑方向的心,到底是怎麼來的呢?他為什麼產生這個迷惑呢?是因迷而有,是自己產生的,是迷惑產生的,由迷惑產生迷惑,是自生?或者是他本來是覺悟的,由覺悟的心而產生迷惑,還是他生呢?」富樓那說:「這個迷失方向的人,那一念的迷惑之心,也不是迷惑心生起的,也不是覺悟心生起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迷本無根」。這是關鍵這四個字,道盡了我們斷煩惱的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迷惑的心根本就沒有根源。我講實在話,迷惑有根源的話,我們斷不了,我們只能夠把它壓制。為什麼能夠斷煩惱呢?因為迷惑是沒有根源的,找不到根。所以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它就完了!它只就是一種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種幻妄稱相,一種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但是它根本沒有根源。所以你怎麼能夠問它說是因迷情而有,還是悟非生迷,或者是覺悟而有呢?覺悟不可能生起迷惑。」富樓那尊者的回答,簡單的講就是「迷本無根」。喻不復起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時,倏(ㄕㄨˋ)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樓那!於意云何?此人縱迷,於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佛陀說:「這個迷失方向的人,正在迷惑的時候,假設突然間有一個覺悟的人告訴他說:你這個方向錯了,你把南方當作北方了。你上高速公路你要往北走,你卻往南走。指示他正確的方向,這時候他轉迷為悟。佛陀就問富樓那尊者說:那你的意思怎麼樣?這個人縱然過去迷惑了很多天,他覺悟了以後,知道這個地方是往南,這個地方是往北,那他的迷惑還會再生起嗎?他一旦知道以後,他還會再生起嗎?」富樓那尊者說:「不會啦!他知道以後,他永遠不會生起!」合無所從 「富樓那!十方如來,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佛陀這以下合法說:「富樓那!十方如來那一念清淨心,亦復如是,「此迷無本,性畢竟空」。」身為一個眾生,這一念清淨心,他本來就沒有所謂的無明,無明本來就沒有根源。只就是一念迷情妄動,虛妄的動而產生了三界六道的輪迴。假設我們經過佛法的修學,戒定慧的觀照,這時候把那一念迷情的假名假相破壞以後,就恢復到清淨的本性。所以這個「迷」,不管是在迷的時候,不管是在覺悟的時候,它的體性都是畢竟空的。合不復起 昔本無明,似有迷覺,覺迷迷滅,覺不生迷。身為諸佛,他過去也是從眾生而來的,他心中的無明也是沒有根本的。但是因為一念的妄動,產生一種相似的迷覺,產生一念相似的迷情。重點在「覺迷迷滅」,當我們覺悟的心生起的時候,我們透過我們正念真如,我們經常遇到妄想生起的時候,迴光返照。問它說:你從什麼地方來?這時候保持不迷、不取、不動。覺悟的觀照生起的時候,迷情的心就慢慢的熄滅了。這時候恢復覺悟的心,就不再產生迷。這個地方主要是說:「迷本無根」,迷惑的心是沒有根源的,所以它斷了以後就不會再生起了,因為它沒有根源。前面一段講到妄因本空,這以下講到妄我非有。由迷情產生的生死的因果,也是不可得。諸法如幻舉喻亦如翳人,見空中華,翳病若除,華於空滅。忽有愚人,於彼空華所滅空地,待華更生。汝觀是人,為愚為慧?」富樓那言:「空元無華,妄見生滅,見華滅空,已是顛倒,敕令更出,斯實狂癡,云何更名,如是狂人,為愚為慧?」佛陀說:好像有一個眼睛有翳病的人,眼睛有一層翳病,他見到虛空當中,有一朵花在那個地方狂亂的飛舞。這時候他去找醫生把他眼睛的翳病治好了,這時他那虛空的花自然消滅。因為他的花是有翳病才有花的,空中沒有花,只就是那一念的翳病才產生有。所以你把翳病治好以後,這個花就消失了。花消失了以後,如果有一個愚痴的人,他又停留在這虛空當中那花消失的地方,再等待這狂華再一次的出現。說:這個華什麼時候再出現呢?佛陀問富樓那尊者說:那你認為這個人,在等待狂華出現這個人,到底是愚痴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呢?」富樓那說:「虛空中本來就沒有狂華,只不過是眼睛的毛病,而虛妄見到狂華的生起。所以你把眼睛治好了,狂華自然消滅。見到狂華消滅的時候,這個已經是一層顛倒,因為你已經顛倒過一次了,那你現在又期待狂華再一次出現,這個人可以說是癲狂愚痴。不但是顛倒還是痴狂之人。這又何必再問這個人是愚痴還是智慧呢?當然是愚痴,這不用問。」這個譬喻是什麼意思呢?合法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問言:『諸佛如來妙覺明空,何當更出山河大地?』」佛言:「正如你所理解的,那你還要問說:『諸佛如來,證得妙覺佛性以後,什麼時候這妙覺佛性,又產生一念妄動,而產生山河大地呢?不太可能,因為那個妄的力量已經被觀照的智慧破壞掉了,所以那生死的果報不會再出現。因為清淨心本來就沒有生死。」癸二、喻真智真斷不重起妄又如金礦,雜於精金,其金一純,更不成雜,如木成灰,不重為木。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前面的妄因妄果其體本真,偏重在「達妄本空」。這一段是講「知真本有」,真實的心性它俱足菩提涅槃二種功德。比方說有一個金礦,身為一個金礦當然有很多的泥沙,但是它也夾雜了很多精純的黃金。這個黃金就是菩提的智慧,也就是一種涅槃的安樂。「菩提」就是照見五蘊皆空的智慧;「涅槃」就是斷除二種生死,那種寂靜安樂。在金礦當中,其實本來就夾雜了精純的黃金,只要我們把這個金礦拿到火中種種的鍛鍊,把沙的雜質去掉,顯現出精純的黃金,這時候就再也沒有雜質了。這是第一個譬喻,第二個譬喻…如木成灰,不重為木。說:這木頭你用火去燒,燒成了灰燼。燒成灰燼這個本質改變了,這個灰燼什麼時候要轉成木頭呢?不可能。諸佛的這一念,從虛妄的分別心,而轉成菩提涅槃,這個時候,菩提涅槃也不可能再生起生死輪迴的果報「諸佛如來菩提涅槃,亦復如是。」菩提涅槃一旦成就以後,一得永得,永遠不會失掉。211智者大師他講一個譬喻也不錯,我們可以聽聽看…說:我們凡夫的清淨心,跟佛的清淨心有什麼差別?我們的心是清淨本然,佛的心也是清淨本然,那有什麼差別?智者大師說:我們這一念清淨本然的心,就像太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佛陀的清淨心就像太虛空多了一個太陽,多了一個修德。我們解釋一下:我們的淨心只是虛空,我們不能抗拒烏雲的生起。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清淨心,對煩惱沒有對治的力量、沒有對治的力量。沒有錯啊!你是清淨,但是對煩惱沒有抗拒力,所以烏雲一來的時候,烏雲遮日,又是一片黑暗。雖然一片黑暗,你的清淨心還是沒有消失掉,那麼太陽一出來的時候把烏雲照破了,又恢復清淨。這時候,佛的心在虛空之外,多了一個三大阿僧祇劫修來的這個太陽的觀照,差在這個地方。「觀照」,我們再講一個寓言的故事,給大家參考參考。有一個人在逛商店,看到一幅很漂亮的畫,他覺得這幅畫非常好,很有意境,就把它買回來。買回來以後,看一看,誒!掛在客廳不錯,就找了鐵鎚、找了鐵釘就把它釘上去。釘上去的時候,發現這鐵釘的力量太薄弱了,撐不住這幅圖畫。他想說:唉喲!應該找一個木板,先釘上去做一個支架,然後再把鐵釘釘在木板上,所以他要找一塊木板。找到一個木板,而這木板太大了,就找一個鋸子,而這個鋸子沒有手把,他又去找一個手把。一直找下去,找到最後,把所有的工具都齊全以後,都忘了他不曉得要幹什麼了,我到底想幹什麼?我們講「捨本逐末」,我們這一念心,開始在攀緣外境的時候,我們已經忘了我們生命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很重要!你一個修行人,你要進步的快,你要知道你的生命的目的是在幹什麼?我講實在話:你如果要進步的快,你從今以後,遇到外境,不要管對錯;不要管說你錯我對,我對你錯,很浪費時間。你所有的事情「法法消歸自心」,你看到事情就迴光返照我這一念心:「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是空的。我們今天來到人生,不是在跟人家爭對錯的,你跟人家爭對錯,基本上就是向外攀緣,你已經浪費時間了嘛!修《楞嚴經》的人,第一個、你要站在一個真如本性的角度來看事情,看你的念頭有沒有在動就好了。你念頭一動就是你錯,世間上沒有對錯,你念頭一動就是你錯。你用這種觀念修行你進步很快,不要向外攀緣,先不要管別人怎麼樣。你就是觀照你這一念清淨心,保持不迷、不取、不動,反正我先不動。就算我做對了,別人毀謗我、看不起我,這也是我的業力,我也認了,事出必有因嘛!這個故事的意思是說:我們要知道,事情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生命的本質,是來開顯我們自性的功德,把這一念的智慧跟慈悲開顯出來,其它的外境都是助緣。如果你知道,你的生命是在開發你自性的功德,你對外境會看得淡一點,那是參考用的。就像佛陀說的,你是金礦,我們真中有妄,我們生命的目的是把妄的部分消滅掉,把真的部分慢慢開顯出來,在我們死亡的時候就覺得今生很值得。所以說: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的只有一個:「開顯我們內心自性的功德」,不是在外在的環境,爭成敗得失、爭對錯。這個是《楞嚴經》的基本思想,正念真如。有些觀念諸位要好好的體會體會,才能夠轉成你內心的功夫。淨業學園 53講次 講義107面己二、答相隨性徧 以釋相違性難212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要抓住一個根本的思想,那就是要破妄顯真。其實整個《楞嚴三昧》的修學,就是我們破除一切虛妄的相狀,而開顯真實的心性。這個重點在修學的次第有二個次第:第一個就是你要安住下來,我不知道我們內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習慣性你是安住在外相、或是安住在內心?相狀從本經的說明是有二個過失的:第一個、它在時間上是生滅變化的,所以你安住在相上,你會覺得有一種不安穩性。你看我們很多初學者,剛開始來的時候,你就知道這個人情緒變化很大,有時候高興的時候很高興,痛苦的時候很痛苦。這個人沒有真正安住,他的心還是在外境上活動,這個人沒有找到家,沒有回家的。所以你看一個老參的特色,他的心比較平靜,外境是動態的,但是他的心已經是收攝,慢慢收回來了。所以外境基本上是生滅變化的,是不安穩的。其次、外相的第二個過失,在空間上是不圓滿的,我們執著一個外相,我們就失掉了其他的東西。所以,我們今天不管你做再大的善事,你執著一個相,你就很難使令你整個功德能夠達到圓滿的境界。所以在我們修學的過程當中,你的心跟任何的相狀接觸,記得!不要安住在相上,要把它迴光返照,安住在你這一念明了的心性上,你只是借這個相來修心而已。所以我們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首先你要做的就是向內安住,這是第一個,安住的問題。一個人安住了以後,我們可以說這個人已經開始修行上路了,他找到高速公路了。接下來就是調伏,你怎麼去調伏你內心動盪的心。在本經當中,他今天就會講到用空、假、中三觀來調伏內心。「空觀」是破除心中的妄想,我們前面是遠離外在的相狀,那麼「空觀」是破除你心中的相狀。因為我們離開外在的相狀,但是我們心中的妄想又會創造很多的相狀,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來障礙自己。所以「空觀」就是破除你心中的這些妄想所捏造出來的這些相狀,你也要把它破掉,達到所謂的離念的心體。「假觀」假觀就是你要假借相狀,比方說你拜佛,你要對阿彌陀佛皈依。你沒有佛像,你怎麼皈依呢?所以我們透過禮拜、稱念、觀想,這都是要有相狀的。又假借一個假名、假相,來生起我們內心的功德法。所以它到最後,今天會講到,「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我們破的是相狀,但是開顯的是一種功德法,法是不能沒有的。但是這個法要怎麼生起呢?你要假借相,所以這「假觀」你又重新安立了假名、假相,假借外在的假相,來開顯你內心的功德法,這個假觀就是「借相修心」,又安立一個假相。安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乃至於憶佛念佛的假相,來莊嚴自己的功德,這個就是「假觀」。「假觀」照俗諦理,「空觀」照真諦理,然後「中觀」是把空假這二個智慧,把它達到平衡。使令空觀也不障礙假觀,假觀也不障礙空觀,讓它能夠平等的運轉,「中觀」照中諦理。我們在整個圓頓止觀當中,你第一個你一定要安住下來,你一個心老是在外境上活動,你是很麻煩的!因為外境你控制不了,變化太厲害了。所以先把心收回來,然後好好的調整你的內心,用「空假中」三觀來調伏內心。那麼我們這樣子做有什麼好處呢?我們就能夠達到:從自利的角度成就《如來密因修證了義》,從利他的角度,成就《諸菩薩萬行首楞嚴》。這是一個可以說是最快速成佛的法門,這個是本經的一個中心思想。己二、答相隨性徧以釋相違性難這地方有二個重點:第一個、相違性難。這是富樓那尊者心中提出的疑問,他說:七大的相狀,其實是違背我們如來藏妙真如性,相狀是違背體性的。因為他認為相狀是障礙的,彼此間是干擾的,那理性是平等圓融的。那你怎麼能夠說,相狀有理性,理性有相狀呢?事實上,相狀跟理性是違背的,應該是獨立的,相狀不能有理性,理性不能有相狀,他提出這樣的問難。佛陀的回答是用「相隨性變」。佛說:地水火風七大的相狀,它必須隨著我們現前一念心性的理性,才能夠周徧圓融。其實相狀跟理性是圓融的,以理事的圓融來破除,富樓那尊者他認為理事是障礙的。庚一、牒問。正式牒示,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問,先按定他心中的問題點。富樓那!又汝問言,地水火風,本性圓融,周徧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滅。又徵虛空及諸大地,俱徧法界,不合相容。佛陀招呼了富樓那說:你又問到一個問題,說是地水火風乃至於虛空,這五大如果講到它的體性的話,當然這五大是由我們一念心性所變現的,所以當它攝用歸體的時候,它的本性是圓融無礙的,而且是周徧整個十法界。那麼既然它的體性是如此的周徧、如此的圓融(他生起疑問),那麼為什麼水跟火會互相的侵奪、互相的陵滅呢?因為水是濕性的,火是溫性的,有水的地方就不能有火,有火的地方是不能有水,這個是很明顯的互相障礙。那麼一個體性周徧的東西,怎麼就會生這樣的一個互相障礙的相狀出來呢?(這個是他的第一個疑點)又者你又徵問到,說虛空的體性是通達的,而大地的體性是障礙的,那麼這二個體性都周徧法界,那麼二個體性又為什麼會互相侵奪呢?這個地方,富樓那尊者的意思就是說,從現實的生活,水火是不相容的,虛空大地也不相容,事相是互相的障礙,那麼為什麼理性是非常的圓融無礙?按定富樓那尊者心中疑惑的點,當然佛陀後面會說,因為我們心中對外境產生了執取,所以事相變成有障礙。佛陀說:你看,我就沒有障礙。佛陀的身心世界能大中變小,小中變大,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為什麼我們凡夫的世界是種種障礙呢?是我們自己的妄想執著,使令我們變成了從無障當中而變成了有障礙。其實是沒有障礙的,它真的是周徧法界的,是互含互攝的,之所以障礙,只就是我們心中一念的愛取煩惱,把它弄成這個樣子。這個地方等於是先按定富樓那尊者的疑惑。庚二、正答 (分二:辛一、舉喻。辛二、法合)辛一、舉喻。佛陀在回答法義之前,先講出一個我們容易了解的世俗上的譬喻。總 標 富樓那!譬如虛空,體非群相,而不拒彼諸相發揮。佛陀說:為什麼理性是圓融的而事相是障礙呢?富樓那!比方說,你看那太虛空,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身為太虛空它的體性,它本身也不是光明相,也不是黑暗相,也不是動相,也不是靜相,它可以說是離一切相,但是它又不拒絕任何的森羅萬象在虛空中來做種種的發揮、種種的顯現。這個地方的意思指的是,太虛空就比喻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它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而這群相指的是整個十法界的七大之相。你看我們一念心性,隨順雜染的業力,就現出六凡法界的七大,隨順四聖的業力,顯現四聖法界的七大相狀,我們現出人道、天道、惡鬼道乃至於佛道。虛空本身是沒有障礙的,所以它能夠顯現整個十法界的七大的群相出來。佛陀先講出這個譬喻。詳 列 所以者何?富樓那!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風搖者動,霽澄則清,氣凝則濁,土積成霾,水澄成映。為什麼這樣講呢?佛陀說!富樓那!我以下舉出太虛空當中七種的相狀,來解釋虛空能夠同時含攝七種的相狀:比方說,虛空遇到太陽照射的因緣,它現出光明相,虛空本身不是光明相,但是只要太陽出來了,它就現出光明;虛空遇到烏雲囤集的時候,它顯現出黑暗之相;虛空遇到風搖動的因緣,它就出現一種動態的相狀;虛空如果遇到了雨過天晴的因緣,雨過天晴把這些雲霧都收攝了,它顯現出清淨之相;虛空到了晚上,那個大地…你看我們淨律寺到了晚上,那地氣開始上升凝聚的時候,就現出一種昏暗汙濁的相狀;虛空如果遇到塵土飛揚的因緣,它就產生一種模糊不清的相狀;虛空如果遇到了水質很沉靜的因緣,它就能顯現種種反射種種影像的情狀。同樣一個虛空,它因為在不同的因緣之下,它能夠出現七種的相狀,但是虛空本身,都不屬於任何相狀。把虛空跟相狀之間的相互關係,虛空它本沒有相狀,但是它又不排除任何相狀,是這個意思。徵 問 於意云何?如是殊方諸有為相,為因彼生?為復空有?佛陀講出這七種相狀以後,佛陀提出一個問題,說:你的意思怎麼樣呢?這差別的七種相狀,它到底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為因彼生。是這些群相自己生起的,說是自生?為復空有。還是太虛空把它生起來的,說是他生?佛陀講出虛空隨順七種因緣而生出七種相,佛陀反問樓那尊者說:那麼這七種相是從什麼地方而來?結 示若彼所生,富樓那!且日照時,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為日色,云何空中更見圓日?若是空明,空應自照,云何中宵雲霧之時,不生光耀?當知是明,非日非空,不異空日。這些相狀假設是自己生起的,你說為什麼它有光明呢?光明自己生起光明,或者說太陽生起光明,自己生起的?佛陀說:富樓那!比方說,虛空的白天有太陽照射的時候,白天照射的時候太陽的因緣而生起種種的光明。這光明假設真的是太陽生起的,跟虛空沒有關係,我看到有太陽所以有光明,這光明是哪裡來的呢?太陽生起的,跟虛空沒有關係。好!那佛陀就反問,那麼這樣子講,當太陽出現的時候,這十方世界應該都變成太陽的顏色啊!因為太陽能夠生起光明,那麼太陽一出來的時候,整個世界應該都變成太陽的光明才對,就只有一種顏色啊!沒有其它種顏色才對阿!因為太陽是絕對可以生起光明的,那麼為什麼在空中,你還可以看到圓形的太陽?如果說整個世界都變成太陽的顏色,你就看不到太陽,因為同一個顏色,你可以看到太陽表示還有對比,有些地方還是黑暗;有些地方還是黑暗的,那你就不能夠說,太陽能夠生起光明,不能這樣講,它還是有它一定因緣的力量。若是空明。說:欸,不對!不是太陽生起的,這光明是虛空生起的,虛空生起光明。這當然更有問題。那虛空應該經常的發光,經常的生起光明,來照射萬物才對啊!那麼為什麼到了黑夜的時候,這些雲霧聚集的時候,卻出現了這種黑暗的相狀,而沒有光明呢?既然虛空能夠經常生起光明,那麼為什麼晚上的時候,雲霧聚集的時候卻沒有光明呢?(總結)這光明的相狀,不能夠說是太陽生起的,更不應該說是虛空生起的,但是又不離開虛空跟太陽相互的因緣。這個地方到底在講什麼?它又說是虛空生起的,又不是虛空生起的。我們從七大所謂的光明相、黑暗相,這是表示整個我們的一種五蘊七大的相狀。它這個地方是在破除我們一種「自性的執著」,發明無生的道理,它不自生也不它生,所以是無生。如果光明是太陽生起的,那這個相就是真實的,它有生起的因。佛法是認為不能有生起的因,諸法是無生的,你不能夠說誰生起的。一個東西是有生起的因,那它表示有實體,有實體就不能改變它。太陽一定可以生起光明,那光明就不應該消失掉,其實不能這樣講。所以我們說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只是一種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的一個因緣假相。我們只同意生命中有假相,但是我們不同意生命有一個實體。那麼關鍵在哪裡呢?這個假相它從什麼地方來?它沒有從什麼地方來,覓之了不可得。你問它從什麼地方來,你找找看,找不到原因,覓之了不可得,它只就是因緣和合的一種假相。佛法的意思就是說,相狀我們不能否定它存在,但是它沒有生起的原因,因為它不能有實體。這地方等於是破除我們對相狀的執著辛二、法合 以佛法的道理來合這個譬喻。(分二:壬一、正合上喻。壬二、重明理性)壬一、正合上喻 正式的來符合前面的譬喻。經文當中是有二段,一個釋疑跟合法。不過圓瑛老和尚在講的時候,海公長老在講的時候,都是先講後段。他說義理上先講後段,再講前段會清楚一點。我們尊重長老的意思。釋 疑相妄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云何詰其相陵滅義?我們的生命當中有個內涵:第一是相狀,一個是心性。我們對這個相狀,我們由業力會變現很多的五蘊的身心世界,這相狀怎麼去觀察呢?相狀是虛妄的一種假相而已,這個假相你不能指出它一個真實的實體。就好像一個人,他的眼睛有毛病,看到了虛空的華。他眼睛有毛病,他看到虛空華,別人一個健康的人,他沒看到虛空華。你不能夠說:欸!虛空明明有華嘛!另外一個某乙說:虛空根本就沒有華。某甲說:有啊!我看到虛空有華。那我問諸位,虛空到底有沒有華?答案就是:個人循業發現。你有這個業力你就看到有華,你沒有這個業力你就看到沒有華。所以當一個有毛病的人,看到虛空有華的時候,這虛空的華本來就是虛妄的,你又要期待虛空的華,結成一種虛空之果,這當然是顛倒的。所以說,你知道七大之相是虛妄的,你為什麼還要再問說,它會互相的侵奪陵滅呢?其實七大是不會互相侵奪的,我們過去講過很多次,水大裡面一定有火大,水大如果沒有火大,如果水大是只有水大,你燒開水,你燒一輩子,它都不會燒滾;它沒有火大的時候,你燒不滾,我們就沒有滾燙的熱水喝。陵滅的意思是我們自己的執著產生,這是一種相狀,也就是說,相狀只是一個因緣業力的一種假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它既然沒有實體,也就不能夠加以比較。性真 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觀性元真」迴光返照我們眾生本俱的現前明了的心性,卻是真實不虛的。「真實不虛」是什麼意思?它不能有變化。你看我們前生跟今生的相狀,變得很厲害。我們前生也不是長這個樣子,色法改變。你前生的感受,也不是這個感受;你前生的想法,也不是這個想法,這色受想行識都不一樣了。但是我的前生跟今生,有什麼東西沒有改變嗎?你的「心性」沒有改變,前生的心性還是現在這個心性,你無量劫來走到這個份上,你的心性還是這麼一個心性,你成佛了還是這個心性,所以這個叫真實的。真實的東西是不能變化的,所以它是一個圓覺光明的心性。這個圓覺光明的心性,它本身沒有水火的相狀,所以當然就沒有所謂彼此不相容的問題。213為什麼說觀相元妄,觀性元真?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有時候我們在想,我們看平常很多事情真的是有障礙,為什麼佛陀、佛菩薩看都沒有障礙呢?問題是出在哪裡,到底是誰對誰錯呢?「觀相元妄,觀性元真。」這個意思就是角度的問題,你看事情的時候,你是一種心外求法,你站在外境的角度來看事情。我保證你障礙重重,因為你被業力牽著走。如果你把這心收回來,你站在「現前一念心性」的角度來看事情「法法消歸自性」,我保證你沒有障礙。障礙就是你站在「相」的角度來看事情,障礙重重。我們前面說,你一念的向外攀緣,啟動了痛苦的根本,煩惱障礙、業障、報障,你看事情的時候你迴光返照,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不迷、不取、不動」,你看事情是如夢如幻,完全沒有障礙。我們講莊子的小故事來加以譬喻:莊子在講一個小故事,這一個譬喻他說:有一天白雲它往東邊飛,飛得很遠很遠以後,到了東方一棵大樹的地方。看到一個老人家白髮蒼蒼,滿面慈祥的老人家,繞著大樹非常快樂,又走又跳,雙手又拍。這白雲就覺得這老人家怎麼這麼高興呢?不就是繞著一棵樹嗎?為什麼這麼高興呢?白雲就停下來,就問老人家說:老人家,你為什麼這麼高興?老人家就停下來,看了一下白雲說:那難道你有心事嗎?白雲說:我的責任很大的,你都不知道。白雲說:我的責任是要讓整個天地風調雨順,讓大家在雨水的滋潤當中,萬物得到滋長,芸芸眾生因為風調雨順能夠豐收,才能夠把飯吃飽。但是有時候我不能滿意的,有時候你看烏雲經常來障礙我,有時候弄得天上的氣不清,有時候地氣又鬱結,弄得上下之氣不能交流,我的工作是障礙重重,弄得整個風不調、雨不順,我怎麼會快樂的起來呢?那你說我要怎麼快樂呢?老人家說:這個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能回答你。他又走他的,白雲沒辦法,就飄走了。三年後它還是沒得到答案,但是他想這個老人家會快樂,事出必有因,它又往東邊飄過來,這時候它很虔誠,停下來很恭敬的、很虔誠的,正式的問老人家說:你一定要告訴我你快樂的原因。這個老人家就被他感動說:好!那我告訴你。說:你要快樂,你要記住兩個字「心養」。你要用你內心去長養一種清淨的「道」。當然以道家來說是用自然之道,什麼事情順其自然。佛法是認為,你要能夠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用空、假、中這三種道,來長養你的內心。也就是說你一個人要快樂,你的心老是去住在外境,你不可能快樂。你看富樓那尊者…,小乘人是法執很重,碰到事情都是障礙。為什麼佛菩薩看事情都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呢?因為他的心沒有住在相上,他用這種清淨的道,二空真如之道,來長養內心。這個地方就是說:那你說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障礙呢?答案很簡單,就看你站在什麼角度,你要心外求法,你一定有障礙,你法法消歸內心,就變成沒有障礙。就是這樣子,這個是角度的問題。所以「觀相元妄,觀性元真」,相狀是虛妄的,障礙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因為虛空的空華,它會障礙誰呢?因為你執著它為實有,所以它才產生障礙。其實到這個地方,已經是把富樓那尊者的障礙點已經回答了,但是佛陀又把它發揮出來。重明理性合 法標列性相 真妙覺明,亦復如是。汝以空明,則有空現;地水火風,各各發明,則各各現;若俱發明,則有俱現。前面是講虛空跟七種相狀的互動,這以下把它會歸到我們這一念心性的道理。說:我們眾生本具的微妙覺明之心,它的體性也是這樣子的,它的本身是清淨本然,不俱足任何的相狀,但是它也不排除整個十法界的相狀,在當中把它顯現出來。也就是說,假設我們用虛空的因緣,虛空的業力來薰習這一念清淨心,它就現出虛空的相狀;你用地水火風業力的因緣來薰習它,它就出現地水火風的相狀,而且你同時的薰習它,它同時就顯現,它沒有什麼障礙的。為什麼沒有障礙呢?徵舉影喻云何俱現?富樓那!如一水中,現於日影,兩人同觀水中之日,東西各行,則各有日隨二人去,一東一西,先無準的。不應難言:『此日是一,云何各行?各日既雙,云何現一?』宛轉虛妄,無可憑據。佛陀前面說你用一個東西去發明,它現出一個東西。一個東西當然沒有問題,假設你七大同時去發明,七大同時顯現。換句話說,水火有可能會同時顯現,只要你業力俱足、因緣俱足,水中有火,火中有水,這個道理當然不容易理解,佛陀只好講出一個實際上現實生活來譬喻。說:為什麼七大可以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顯現呢?佛陀說:比方在湖水當中,我們看到它顯現出天上太陽的影子,天空中高掛一個太陽。那我們去看湖水的時候,看到太陽的一個影子,當然這影子只有一個,但是二個人在湖水邊散步,二個人同時看水中的太陽的影像的時候,二個人都看到他自己的影子。這二個人散步一個往東走,一個往西走,東西各別而行。這個時候往東走的人就看到太陽是跟著他走的,這個影子是往東邊去的;往西邊走的人他看到太陽,欸!不對!太陽是跟著我走的,是往西邊走。所以這太陽變成二個,一個往東,一個往西,可以說先無準的。「先無準的」是說太陽到底是一個還是二個呢?這不決定,你要是十個人在看,太陽就變成十個,你十個人往不同的十個方向走,太陽就往十個方向走,所以太陽的數量是不決定的。其次太陽的方向也不決定,它到底是往東還是往西,也不決定。它這個地方是說:整個顯現在湖水中的太陽影像,數量是不決定的,方向也不決定。所以你這個時候不能問難說:『湖水中的太陽明明是一個,怎麼會變成一個往東,一個往西?你要是十個人在那邊走,變成十個。東西各行就變成二個太陽,而二個太陽為什麼湖水中只有一個太陽呢?太陽到底是一個,還是二個,還是十個呢?到底什麼答案是對呢?』佛陀講出一個答案說:宛轉虛妄,無可憑據。每一個人講的通通對,也可以說通通都錯,因為它只是一種輾轉的虛妄相,因為它沒有真實體性,你說一個也對,二個也對,三個也對,十個也對。因為一個沒有實體的東西,它完全循業發現。這個道理懂了以後,我們可以把前面的觀念做一個總結,正式來解開,富樓那尊者心中的疑惑。分成相妄跟性真。壬二、重明理性再一次的發明,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道理。(分三:癸一、明不變隨緣用。癸二、明隨緣不變體。癸三、結責迷情 )癸一、明不變隨緣用。到這個地方,佛陀就正式的講到這一科的重點,所謂「三諦理」重點。雜染緣起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214從現實的角度的確是障礙重重,你看我們內在的煩惱經常干擾我們,業力也障礙我們,外在的果報相也種種的不如意,煩惱障、業障、報障。佛陀有種種的自在,而我們有種種的障礙,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呢?同樣一個心性?這地方講到作用不同,緣起不同。眾生把這個心性錯用了!佛陀說:富樓那!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汝」指的是富樓那尊者,但古德說也包括了整個九法界的眾生。以色空。色空就是我們在一念的心性當中,我們產生了一念的無明妄動,想要向外攀緣的一個心;無明妄動以後就產生所謂的三細(能所的對立),所以產生種種七大的相狀出來,可以說是「迷真起妄」。一念的迷情,產生了色空,產生種種的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乃至於七大的相狀。相傾相奪。前面是講到迷真起妄,這個地方講執妄為真,前面還是阿賴耶識的依它起,這相傾相奪變成遍計執。我們對於這樣的一個相狀,又產生個人的愛取,就產生了很多的愛憎取捨。愛憎取捨以後,就使令有些東西我們產生喜歡、有些東西我們產生排斥。「相傾」就是彼此間非常歡喜它,喜歡追求它;「相奪」表示你心中的厭惡。在一念心性當中,我們內心產生了二種狀態:第一個、一念迷情的妄動,而產生一個相狀;第二個、我們對這個相狀,又產生了愛憎取捨。這時候我們的內心,隨順這樣二種的活動,就產生了變化了。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徧法界,是故於中,風動空澄,日明雲暗。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身為一念心性的清淨本體,因為我們的無明妄動,以及我們心中的愛憎取捨,就產生個人不同七大的相狀,來周徧整個各自的法界。是故當中,風動空澄,我們循著個人的煩惱業力的因緣,我們就看到風是動的,虛空是澄清,太陽是光明的,烏雲是黑暗的。換句話說,我們看到風會動,虛空是澄清,太陽是光明,烏雲是黑暗,是我們心中產生妄動。也就是我們眾生一念無明的妄動,跟心中愛取的這一念迷夢心,可以說是背覺合塵。我們沒有去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清淨的覺性,沒有把覺性的功德開發出來,反而是追求外在的塵境,結果產生了塵勞煩惱,產生障礙的三界六道的世間的果報。障礙是因為我們向外攀緣,所以產生了障礙,但是這障礙是虛妄的。換句話說,你一念的迴光返照,這個障礙就消失掉。所以你不能說障礙有,但是你也不能說障礙沒有。說:夢裡明明有六趣,我作夢的時候真的是有這種人事出現,我醒來的時候沒有,那你說這個夢境是有還是沒有?那你就自己要去參透看看,你說它有也不對,你說它沒有也不對,那就是一個因緣和合假相。淨業學園 54講次 講義109面癸一、明不變隨緣用215我們從《楞嚴經》的學習我們要慢慢的習慣,生命分成二個部分:一個是心性,一個是相狀;一個是能變現的心性,一個是所變現的萬法,這二個相狀。這二個相狀應該怎麼去觀察比較正確呢?「觀相元妄,觀性元真」。你要經常告訴你自己,相狀是暫時的,那是緣生緣滅的,而你這一念心性的功德法才是永恆的。我們絕對不能夠為了追求一時的相狀,而犧牲自己的心性,那就太可惜了!比方說我們今天貪一個相狀,你可能會得到一時的滿足,但是你失掉了永恆的功德,劃不來!我們只能夠假借這個相狀,來開顯你內心的智慧,開顯你內心的慈悲。這相狀是生滅的,但是這生滅的相狀過去以後,你留下來的是那種功德的增上,那這個是恆久可以受用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什麼是永恆的,什麼是暫時的,你要知道你生命的目地,到底是要追求相狀,還是用這個相狀來開顯你內心的功德。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當然它的重點在心性,因為心性是真實的,相狀只是暫時的。我們看佛陀跟眾生面對心性跟相狀的取捨,我們前面講到雜染緣起,眾生是喜歡相狀,愛著相狀,所以弄到自己是「背覺合塵」,可以說障礙重重、障礙重重。這個都是我們自己內心的世界,把心性搞壞了。我們看佛陀他面對現前一念心性,這跟我們是一樣的,但他怎麼去經營、怎麼去面對這一念心性、表現出怎麼樣的結果,我們看經文…清淨緣起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身為一個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可以說通十法界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但是我們把現前一念心性給糟蹋了,但是佛陀可不是,佛陀面對任何境緣的時候,他是迴光返照。我們看佛陀是怎麼面對這一念心性…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佛陀說:我在面對生命的時候,我的態度是這樣的,我是用「妙明」;「妙明」是能觀的智慧,我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不滅不生」是所觀的理性,用我空法空的智慧來觀照這一念清淨的本性,遇到任何事情,我就是念念的迴光返照,向內安住。這時候會產生一個什麼效果?我是隨順「如來藏妙真如性」的這樣的一個真實的道理,這個時候我就可以把如來藏真實本具的功德給發揮出來。如來藏有什麼功德呢?它是一個「妙覺圓明」,而且是像「大圓鏡智」,能夠圓照法界的功德。佛陀迴光返照,用清淨的智慧來觀照如來藏妙真如性的時候,把這妙覺圓明,圓照法界的功德發揮出來了。發揮什麼功德呢?所以在生命當中,我會出現二種狀態:第一個、一為無量,無量為一這種理事無礙的境界。你看佛陀以一念心,他能夠一:「一念心性」變現十法界的差別。佛陀可以現出佛法界;在沒有因緣的時候,佛陀可以現菩薩法界,佛陀甚至於可以現地獄法界,於一切法得大自在,說是普門示現;佛陀也可以把整個相收起來,無量為一,回歸到一念的清淨涅槃的心性當中。佛陀在心性跟整個外在無量相,可以說是「進出自在」,這是佛陀他因為隨順如來藏,第一種的自在功德。第二個、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這個是講事事無礙,佛陀可以把最小的事相,來顯現最大的事相,也可以把最大的事相來含攝最小的事相。這個後面佛陀會講出來,什麼叫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佛陀這種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是怎麼產生的呢?他的關鍵點在這四個字:「不動道場」。因為佛陀在因地的時候,面對外在的動盪環境,他的內心向內安住,向內觀照,安住在內心一念心性的不動道場,生起不迷、不取、不動的觀照,所以他能夠產生徧十方界;這「徧十方界」是形容佛陀的心,能夠徧照十方法界,在三千大千世界當中,哪一個地方下了多少的雨滴,佛陀都能夠悉知悉見。佛身是身含十方無盡虛空,佛陀的法身含攝十方的無盡虛空無有障礙。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這是前面說的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毛端」是在一個正報當中最小的事相;「寶王剎」是整個依報中最大的,佛陀的生命當中可以把他的身體一個最小的毛端,顯出最廣大依報的寶王剎;「寶王剎」是整個三千大千世界。能夠坐微塵裏,轉大法輪。「微塵」是依報中最小的;「轉大法輪」是正報中最大的。佛陀在整個虛空中的一個小微塵當中,能夠現廣大無邊的圓滿報身,來演說圓頓的妙法,以最小的依報來攝最大的正報。佛陀這種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功德,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滅塵合覺」。佛陀的生命當中,他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選擇了放棄對外境的執取,選擇向內去開顯他內心的功德,「向內觀照」,所以能夠發動二空真如相應的這種圓覺光明本性的功德,完全開發出來。這個意思就是說:216其實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有無量的可能性,障礙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唯識學》上說:我們的生命是怎麼回事呢?我們的生命叫做「自變自緣」,我們自己把它變現出來,然後自己再去受用,自己再去攀緣。這個地方就說出一個道理,說是:「心境決定我們的處境」。其實我們外在的環境,是我們內心創造出來的。比方說:過去美國有一個居士叫凱薩琳,這凱薩琳她小時候看到這水就有很大的障礙,她不能喝水,她一喝水就很嚴重,她甚至於洗澡的時候整個人會昏過去,她的體質怎麼就跟水產生這麼大的障礙呢?這障礙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後來她就去給人家催眠。說她前生跟水結了很大的惡因緣,(我們講其中二次)其中有一次,她帶著她的小女兒回娘家的時候,經過一個橋,結果那時候下大雨,把橋沖斷了,母女二個都掉到水裡面去,死的時候對水瞋恨,她對水下了很不好的咒語,起了很不好的名言,這是第一個惡因緣。其次,有一次她因為喝了一個井中的水,得到類似痲瘋的那種病,死的時候很痛苦,她對這個水也非常的痛恨。所以她多生當中跟水是結惡緣,她把水想像成一種跟毒藥一樣,她對水產生這樣的想像,時間久了以後就產生一種色空,凝結成一種色空,這個水在你的生命當中,就扮演一個毒藥的角色,因為你把它捏造出來就是這樣子。我們說: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在的世界變現出來的,所以我們今天要改變我們的來生,當然我們今生要改變,說實在不容易!因為你今生是過去生已經把它創造出來,所以我們今生就要認命。但是認命沒關係,這是短暫的,但是我們還有一個來生,那你就應該現在開始就為來生佈局。我講實在話,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其實你來生是怎麼樣,你的內心狀態一個雛型都出來了,除非你真的聽到《楞嚴經》、聽到《法華經》,真實的那個內心突然間頓悟,脫胎換骨,重新檢討你的想法。我們怎麼去改變我們自己的思想?第一個,我們說過,你的心開始收到你內心的時候,(下一堂課就會講到)空假中三觀。第一個先修空觀,先用否定的思考模式來面對你的想法,它不是這樣,它也不是這樣,離一切相,用空觀來破除我們心中的妄相。我們剛開始在修學佛法,初學者啊!諸位要有一個觀念,你對你自己的想法多用否定的角度,不要太肯定。我看很多初學者,我認為怎麼樣,我認為怎麼樣……其實這不對的。你一個初學者沒有資格肯定你的想法,因為你那麼早肯定了,那表示你沒辦法進步了嘛!你看,禪宗剛去的時候,一定是你動一個念頭,一定挨板子。什麼時候才有自己的想法?破到真的是大死一番,重新又開始發菩提心,產生新的理想,這個時候重新肯定。佛法的修學是,先否定,否定門入,肯定門出。真的你生大悲心的時候,要廣度眾生的時候,這個時候才可以重新肯定自己。你一個人太早肯定自己,是對自己很不利的,因為你開始就把自己定型了。所以我們剛開始先修空觀,破除我們過去的想法,這個時候你會進步很快、突破的很快。假觀就是要借假修真,借假相來修真實的功德,心性雖然本具,但是要假借事修才能開顯,「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海公常說:「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怎麼修呢?比方說,我們拜八十八佛,我們念:「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我們讚嘆佛陀的功德很難,你必須假借這些文字,看到諸佛現前,我們用無量的言辭來在讚嘆諸佛的功德。我們從這文字每天這樣念一次,我們隨喜佛的功德一次。你看我們念:「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我們這時候對『阿彌陀佛』生起皈依的心。皈依的功德怎麼來呢?借假修真。你不把這偈誦念一次,你怎麼去發明你本具的皈依功德?你說:欸!我本來就俱足,執理廢事。所以假觀就是說:當我們用空觀,把過去的妄想顛倒、有所得的心的假相破掉以後,你又建立一個清淨的假相,跟三寶相應的假相。所以諸位不要忽略我們的功課,那個功課都是在假借這個假相來開顯你內心的功德,「托彼依正,顯我自性」。我們內心當中,破壞過去妄想執著,建立一個清淨假相,雖然我們沒辦法去改變今生,但是我們可以去改變我們的來生。因為你心態改變,你未來的因緣就改變,但是今生要改很難,因為它業力已經現出來了。這地方經文的意思就是說:同樣是現前一念心性,我們凡夫因為向外攀緣、執著,所以弄到自己「背覺合塵」,產生了塵勞煩惱,障礙重重。佛陀用妙明的智慧,來觀照不生不滅的本性,結果佛陀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種種的自在。同樣在一念心性當中,一個是向外攀緣,一個是向內好好的去觀照,好好的去開發他的功德,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講到一心隨順染淨的因緣,而有不同染淨的作用。癸二、明隨緣不變體「體」當然是最重要的,一個功德的妙用是來自於對內心自體的了解(分三:子一、明隨緣不變如實空義。子二、明隨緣不變如實不空義。子三、明隨緣不變遮照同時義。)這一段正式顯現,如來藏妙真如性圓三諦理。子一、明隨緣不變如實空義。說明隨緣不變當中,我們本俱的如實不空。什麼叫「如實」呢?就是它本來俱足的,不是修來的,這個「空」是本來如此的。總標心體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前面是講到這一念心性,隨順迷悟的因緣,而顯現十法界差別的果報。這地方再次講到十法界的差別果報當中,我們沒有失掉一念清淨的本性之體。「如來藏」指的是我們眾生本俱的這一念心性,這一念心性是怎麼回事呢?「本妙圓心」。蕅益大師說:「本妙圓心」這四個字,關鍵在「圓」,圓融無礙的意思;也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意思。這地方的如實空義,就是在顯這個「圓」表現這真諦理。我們看這個「圓」是什麼意思?圓融無礙。非世間法非七大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風、非火。這地方的意思是,我們這一念心性的如實空,它本身不是三界六道的這個雜染果報之法。非心,「心」指的是一切的心法;「空」指的虛空,地水火風,當然指的是七大。我們這一念心它本身不是七大之相非四科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聲香味觸法,非眼識界,如是乃至非意識界。它也不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或者色身香味觸法六塵、也不是眼識界、乃至於意識界,也不是六識,等於它不是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都不是。217我們前面講到,我們剛開始在修心性的時候先把心帶回家,這是第一要做的,你不要老是在外境活動,你遲早會產生障礙。帶回家以後第一件事情,空假中,第一個先修空觀,先用否定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想法。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凡夫之所以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面輪迴,我們就是在這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當中,產生一個我愛執。由這個我愛執就有一個我愛的跟我所愛的,我所愛的就是七大四科之相;我們愛著七大,我們愛著四科,所以就使令我們很難跳脫三界的果報。佛陀說:你現在開始要告訴你自己,我的心不是這樣子的,我本來不是這樣子的,我的心本來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本來沒有色身香味觸法,這個都是後來才有的。表示說你可以做得更好,你不能夠只是限制在這樣子而已。破除凡夫對於七大、對於四科的執著。非出世法 出世的聖人佛陀也給他一些建議非緣覺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盡。這個地方講到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有順逆二種觀察,順的叫流轉門,逆的叫還滅門。(順,流轉門)非明無明,這非明無明要跟第三段,如是乃至非老死來配合,這個地方是一個流轉門。「明」是觀照,我們觀照無明緣行,乃至於生緣老死,這個是流轉門,要否定,沒有所謂十二因緣的相狀可得。(逆、還滅門)明無明盡,非老死盡,第二跟第四合起來。你要觀照這還滅門也不可得,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這還滅門也不可得。緣覺人他能夠跳脫五蘊身心,從十二因緣的順逆觀察,而證得我空的真理,照見五蘊皆空。但是緣覺人的缺點,他的生命永遠停留在緣覺的這個層次。為什麼?佛陀說:他產生一個法執,他破除了三界的我執,但是這十二因緣的法執特別的堅固,所以他就很難再向前邁進一步。其實我們這一念心性是有無量的可能性,他可以做得更好。那他怎麼辦呢?他必須把所有的因緣當中加一個「非」,告訴他自己,其實生命當中本來沒有十二因緣可得,沒有十二因緣的流轉門、也沒有十二因緣的還滅門,那只是一個對治煩惱的假相,要破除「法執」的相狀。非聲聞 非苦、非集、非滅、非道,非智、非得。苦集滅道,等於四聖諦。聲聞人他是把生命分二部份來觀察,「苦集」是流轉門,「滅道」是還滅門。「苦」是五蘊身心的三苦、八苦。苦是怎麼來呢?是由內心的「集」所招感的;「集」就是愛見煩惱,或者說見思煩惱,構成一個三界的有漏因果。那應該怎麼辦呢?應該要修「道」;「道」是小乘的三十七道品或者講戒定慧,趨向於涅槃。「滅」就是小乘的偏空涅槃,出世間的因果。所以他從四聖諦當中來覺悟了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以這樣四聖諦的因而成就四聖諦的功德,叫做「智跟德」。「智」就是生空智;「德」就是偏空涅槃。聲聞人透過四諦的觀照,已經遠離三界的痛苦,而安住在一種四諦的法、跟一個我空智、跟偏空涅槃,而不能夠前進。所以佛陀告訴他說:你要觀察你的這一念心性,其實是沒有苦寂滅道,這個都是緣生緣滅的一個假相而已,幫助你超越三界的假相,你對這個假相執著,你就停留在這個地方沒辦法前進,所以佛陀就加一個「非」字。非菩薩 非檀那、非屍羅、非毗梨耶、非羼提、非禪那、非般刺若、非波羅蜜多。佛陀對權教菩薩的開示:非檀那,這個「檀那」就是布施;「屍羅」就是持戒;「毗梨耶」就是忍辱;「羼提」是精進;「禪那」是禪定;「般刺若」就是般若智慧。佛陀以六波羅蜜的法門,來引導權教菩薩,這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依此而修而成就福德資糧,依我空法空的智慧而成就智慧的資糧。所謂福德為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從六度當中而成就安樂成就解脫。「波羅蜜多」就是到彼岸。到是彼岸什麼意思呢?佛陀說:生死是此岸,涅槃是彼岸,到達大乘究竟的涅槃,以六度為因,以到彼岸為果。權教菩薩如果對這個相產生執著,就永遠停留在這個菩薩的階位,所以佛陀要他們前進,又講一個「非」字。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這個「非」的意思就是說:只有破它的相,不能破它的法。這個海公一再強調:「只破其相,不破其法」,否則就偏空了。我們破那個相的執取,但是你該怎麼做,你還怎麼做。非如來 如是乃至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樂、非我、非淨。佛陀對圓教菩薩,他是怎麼引導他們?圓教菩薩他心中也是有所執取,他執取什麼呢?怛闥阿竭,「怛闥阿竭」就是如來;「阿羅訶」就是應供;「三耶三菩」就是正徧知。這是佛陀的三種的功德,三種通號。也不是大般涅槃(不生不滅,是無餘的究竟涅槃),常樂我淨,就是涅槃四德。圓教菩薩,佛陀也告訴他們說:你不能執著在這涅槃,不能執著在常樂我淨的執取。218解釋:「破相而不破法」其實大乘佛法對相是很矛盾的,因為你又要假借相,因為不假借相你就沒辦法修行,你剛開始不借相你怎麼修行?你說:我拜佛,我面對虛空拜佛,那你有什麼功德?你一定要有一個佛像才有功德嘛!佛像也是一個相。你說:欸!我內心就有功德,那你不去拜,你的功德顯現不起來,你要假借這個像去拜他,你才會產生那個功德之法嘛!我們在過程當中要假借這個相,但是你拜久了以後,對這相產生執著又產生障礙,問題在這個地方。所以我們菩薩對相,是又需要它,但是又怕它,因為你不沒有假借相,你沒辦法修行,但是你對它執著以後,你又產生障礙。產生什麼障礙呢?產生一個自我設限。我過去講一個馬戲團獅子的故事。你看那馬戲團起火以後,很多動物就往外跑。那管理員趕快過去,把過去比較兇猛的動物關起來,趕快把籠子打開來,很多動物就從籠子跑出來,但是有些動物跑不出來,不是牠體力不夠,是牠內心有障礙。因為他發覺只要被關過一段時間以後,關得越久的動物越跑不出來。因為牠剛開始想跑,牠跑久了以後…牠認為不可能,我跑不出去,我一輩子的活動範圍就這樣子。牠被抓的時候,牠是從曠野中被抓回來,牠當然不甘於這樣一個籠子的相狀。但是牠今天這樣子走,明天這樣子走,牠走十年以後,牠心中產生一個相狀,原來我的生命就是這樣子的範圍,跑不出去。所以馬戲團的管理員把這門打開以後,牠心中的執著沒辦法打開,走不出去的,火燒牠也走不出去的,就被燒死。只要這動物被關過一段時間,三年五年以上的動物沒有一隻跑得出來,自我設限。諸位要想想看一個問題,我們思惟一個問題,說:我們在受戒的時候,為什麼要發願?說:我從今開始,過去的我死掉了,現在的我又產生了,「法王座下,添新孫」。你說:今天有些人受了沙彌戒。你說你受了沙彌戒,其實你才剛受沙彌戒,你有什麼功德?他所有的戒都是今天才剛開始受,還沒有開始持。但是他跟居士不一樣,他心中有一個願望,他已經正式的把過去的我完全破壞了,無眼耳鼻舌身意,他把他過去否定,我從今開始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無一眾生不度脫。他對自己又捏造一個更清楚的假相出來。你說:你都還沒開始做,但是他已經有這個假相的,他已經開始往那個方向在走了,好過你還活在原地,你還跳脫不出來。我們不要忽略我們心中的發願,因為借假修真。你今生的生命要改變,我講實在話,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自己願意改變,所以你看受戒不能強迫。欸!我替你發願,沒有用!什麼東西都能取代,發願不能取代。你自己真的說:我一定要改變,當然這個要聽經聞法,明白道理,發自內心的覺悟,而產生一種願力,我從今開始,我要做一個改變,你就有希望!而且你相信你可以改變。為什麼你相信你可以改變呢?因為我們內心當中是「本來無一物」的,我現在的狀態也是被我過生去的妄想捏造出來的,我可以把它打破,重新捏造的。所以我們在觀真諦理的時候給菩薩無量的信心,原來我們回歸到生命原點的時候,我們生命最初的時候,是「清淨本然,是離一切相」。我們現在的相狀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我們可以重新再捏造更莊嚴的相狀。那怎麼捏造?第二段 看假觀子二、明隨緣不變如實不空義。前面在整個不變的體性當中,強調如實空,強調離一切相,它是一否定的態度,這以下佛陀又重新用假觀來造俗諦理,又安立一個假相。總標心體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元明心妙它又同時的俱足世間的功德法,以及出世間的功德法,它也俱足世間的五戒、十善的功德,乃至出世間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的功德法。這功德法是怎麼來的呢?是「即」,即就是當下俱足,是如來藏心性當中,一個元明心妙所俱足。「元明心妙」蕅益大師說:這關鍵在這「妙」字;「妙」就是微妙不可思議。怎麼說呢?我們這一念心性,它本來就俱足。這四個字很重要。本來就俱足,不管你有沒有去開發它,不管你是不是否定它都沒關係,反正它本來就俱足整個諸佛的功德莊嚴,整個世間出世間的功德法,它本來就俱足。即世間法即七大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風、即火。即四科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聲香味觸法,即眼識界,如是乃至即意識界。它本來就俱足整個人天安樂的果報,當然它也俱足了雜染法。即出世法(四聖法界)即緣覺 即明無明、明無明盡,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盡。即聲聞 即苦、即集、即滅、即道,即智、即得。即菩薩 即檀那、即屍羅、即毗梨耶、即羼提、即禪那、即般刺若、 即波羅蜜多。即如來 如是乃至即怛闥阿竭、即阿羅訶、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樂、即我、即淨。219這個地方的意思是說:我們這一念心其實俱足整個十法界的染淨諸法。「俱足這個法」是什麼意思?比方說我們念佛,古人會常問我們說:念佛是誰?當然是我們這一念心。為什麼要強調這一念心呢?也就是說你心不在焉的時候,嘴巴念佛是沒有用的,你嘴巴念佛心打妄想,這個效果是很差、很差。為什麼念佛一定要那一念心呢?比方說,我今天把錄音帶放著,讓錄音帶一直在念佛,那這樣子它可不可以創造功德?答案是:不可以!因為整個業的造作,一定要有心,心為業主。因為心有這個法,因為心俱足無量的功德法,所以說你這個佛號進來跟心接觸,假借這個佛號因緣,把我們往生淨土的功德把它開顯出來。我們思惟一下,比如說虛空,虛空俱足光明,對不對?太陽一定要跟虛空接觸,它才能夠現出光明相。太陽沒跟虛空接觸,你怎麼產生光明?這個虛空表現我們的心性,太陽是一個助緣。我們的心也是這樣,你念佛持咒一定要有心的因緣在那個地方,你才能夠產生功德,你沒有心是不能造業的,善業也不能造,惡業也不能造。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心本來就俱足十法界的因緣,其實你只是假借外在的因緣,來顯現你內心的這些法。你用殺盜婬妄的因緣來薰這一念心,它顯現三惡道;你用六波羅蜜的因緣,它顯現諸佛菩薩的功德;你用憶佛念佛的因緣,它顯現往生淨土,假借外在的造作,來開顯你本性的功德。講一個小故事諸位體會看看:為什麼說心是根本?「捨本逐末」的故事:有一個獵人,他對國王做了一個很大的貢獻,國王很高興就賞他一個很莊嚴的弓。這個弓是黑檀木做的,柄非常的大,這個弓可以說是天下無雙。這獵人看到這個弓說:這個弓很好用,射能夠射幾百里,但是有一個缺點,這個弓的柄雕刻太平淡了。他這時候就跟一個雕刻師說:你把這弓原本的雕刻全部給我擦掉,用磨石子把它磨掉,重新雕刻一個行獵圖,我上面要有晴朗的虛空,要有太陽、有大地、有草木,裡面有很多的動物在那地方跑,還有很多人騎著馬在那邊飛舞。這個雕刻師就照他的話,就把整個柄雕刻的…把整個狩獵圖都雕到裡面去了。雕完以後,這獵人一看,唉呀!這才是一個天下無雙的弓。結果他拿起這弓要射的時候,「啪」!這個弓斷掉。因為雕刻太多了,把木柄都給削薄了。這個就是講到「捨本逐末」,我們為了追求美妙的雕刻相,結果失掉弓本身的功能。這意思說:我們這一念心它俱足了聲聞、緣覺、菩薩、如來的功德,但是因為我們追逐某一種相,結果忽略了去開顯它的功德。這地方是說:其實我們內心有無量的珍寶是可以去開發的,它本來就俱足。這是講「如實不空義」子三、明隨緣不變遮照同時義。標舉心體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來藏妙明心元。這個地方是「遮」,遮是講遮一切相,講如實空;「照」,照就是照一切法如實不空。這個地方把空跟不空合起來,它同時俱足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也就是所謂的「如來藏妙明心元」。這妙明心元,這關鍵在這個「元」,圓滿無缺的意思。這一念心性它本身是離一切相,所謂「如實空」,但是它又即一切法,又「如實不空」可以說圓滿無缺。遮照同時雙遮 離即離非。這四個字關鍵在這個「離」,它離開了即也離開了非。離開了即,這個「即」當然是俗諦理,「非」是真諦理。換句話說:從雙遮的角度,一空一切空,真諦俗諦都空;「離即」,離開了俗諦,離開了真諦。雙照 是即非即。雙照是假觀。「是即是非」的關鍵在這個「即」;它即是即非,它當下是俗諦,當下也是真諦,所以一假一切假。從雙遮的角度是一空一切空,從假的角度是一假一切假。總而言之,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個就是順入中道的實相。220解釋:「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說是:即空、即假、即中,這個道理是什麼意思?比方說:我們一念心,把它比喻作一個鏡子,一個清淨光明的鏡子。那麼遠處有一個人站在那個地方,這個鏡子就顯出一個人的影像。這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我們看這人的影像,你說這個鏡子裡面有沒有人?你說它本來沒有人,沒錯!即空就是他本來沒有,就算有也不是真實有,因為他前面的人跑,它相就沒有了。所以「即空」就是說離一切相;但是你說它真的沒有人,它還真的有一個人的相在那裡面,你說那沒有人嗎?「即假」它有它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那你說這個鏡子到底有沒有人?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即空、即假、即中。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古德講一句話說:不是佛陀要把道理講這麼玄妙,而是道理本來就這麼玄妙。你說:大乘佛法就講得很奇怪,即空、即假、即中,其實道裡本來就這樣,佛陀只是假借方便。你看鏡子的人到底有沒有?你說它有也對,沒有也對。這個地方就講到我們這一念心性,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是即空、即假、即中。
分享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