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的1644年 —— 明清換代時的「蝴蝶效應」【藤枝投稿】
···
公元1644年,大明崇禎十七年,歷史的車輪似乎在這一年份發生了巨大的顛簸。這一年,天崩地裂;這一年,狼煙四起;這一年,混沌迷茫;這一年,豪傑輩出;這一年,也為中國的電視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崇禎)
1644年,同時有三位帝王屹立在中國的歷史畫卷上。由漢族統治華夏的最後一個王朝——大明,在延續了276年、傳襲16位朱姓帝王之後,氣數已盡,走到了盡頭。「闖王」李自成率領他的農民義軍攻破京城,34歲的崇禎皇帝朱由檢黯然走上煤山,長發掩面,仰天長嘯,無顏於九泉之下面對列祖列宗,回首望望那一片大好河山,雖一腔熱血,但生不逢時,一條白綾,與大明王朝共存亡!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自登基十七年,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諸臣誤朕,致逆賊直逼京師。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這也是帝王的氣節,壯哉!
(李自成)
也是在這一年,就在幾個月前,那位「闖王」已在古都長安登基稱帝,在一群農民兄弟的擁戴下,建立了他的「大順」國,建元「永昌」。他揮師東進,勢如破竹,攻關奪隘,勢不可擋,沿途大明官將,或棄城逃亡,或開城投降,短短兩月,便殺入京城,一口氣滅亡了大明王朝。這便是「甲申國難」。
(吳三桂) (多爾袞)
還是在這一年,山海關外則是小小的 「清王國」的順治元年,而坐在寶座上的,卻是一個六歲的小娃娃——福臨。他的皇叔攝政王、年僅33歲的大將軍多爾袞,率領佔滿清全國兵力2/3的10萬八旗驍勇,繼承太祖、太宗遺志,從盛京出發,浩浩蕩蕩南下,開始了新一輪伐明徵戰。山海關守將吳三桂聞聽崇禎亡國,下令三軍戴孝國喪,亦為愛妾陳圓圓,「大丈夫未能保護一女子,有何面目活於天地之間」,衝冠一怒為紅顏,主動北降引清軍入關,輕鬆沖入長城關內,完勝李自成的東征大軍,攻佔了北京城,自此確立了統治中國長達268年的大清王朝,順治也就成為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
李自成的「大順」軍,從西安起發兵東進,到打入北京滅掉明朝,僅用了70多天,這一幕改朝換代,的確算得上是神速。然而,李自成創造的改朝換代神速紀錄,卻僅僅保持了41天,就被大清攝政王刷新:23天!
1644年,也是神奇的一年。
如果說明朝的滅亡是由於天災政禍,導致紅巾四起、農民暴動,那麼,僅僅10萬人的八旗軍,竟能輕易擊敗征戰經驗豐富、兵力數倍之多的「大順」民,且能輕鬆打進北京城,繼而南下逐鹿中原、統一全國,則更是令人驚異的一頁。
(薩拉熱窩事件)
我們聽過的「蝴蝶效應」,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任何事物發展均存在定數與變數,往往還會適得其反,一個微小的變化能影響事物的發展。當然,並不是每一次蝴蝶振翅都能引起大的風暴。「蝴蝶效應」的發生,是需要多種複雜因素恰好同時配合,並且都起到了改變事物發展方向的作用。但在另一個場景中,卻可能完全沒有任何作用,例如一場暗殺奧匈帝國王儲的行剌,塞爾維亞青年槍殺了斐迪南大公,卻最終引發了一次世界大戰;但美國總統肯尼迪的身亡,卻讓世人驚異了幾天後,便波平浪靜。
同理,在1644這一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偶然因素的一年,隨時有可能改寫歷史,改變歷史的進程……
李自成
李自成元旦在西安稱帝後,隨即率軍東征,渡黃河、入山西、攻城池,一路順風順水。但在攻打寧武關時,守關總兵周遇吉成為李自成東進的障礙。周總兵領兵作戰經驗豐富,同時抱有死戰不降的決心,農民軍數日不克,傷亡慘重,折損數將。李自成在拚命攻城成功之後泄憤屠城,並總結經驗,由於損失太重,東進途中的大同、陽和、宣府、居庸關等地,均有重兵把守,要是多來幾個姓周的這樣的牛叉的,豈不壞哉?!於是決定返回西安修整,但事情就在當晚有了變化:鎮守大同、宣府兩關的明朝總兵姜瑞、王承胤,卻同時派人向李自成送來了投降書,「闖王」欣喜萬分,連夜又召集會議,改變原來回師的計劃,重新揮師東進,直向北京。
(李自成進京)
可就是這兩位總兵的降書,它起到了改變歷史畫面甚至歷史進程的巨大作用。試想,如果 「降書」沒有送來,或是遲來一天,那麼李自成就在回師陝西的路上了,他也就不會進京城,吳三桂就不會降清之舉,他的關寧鐵騎將會抵擋清軍一段時間,並待後援,那後來的「大清王朝」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吳三桂
像吳三桂那樣的將領,無論地位還是能力,並不是特別突出的,但也是和李自成的那兩封「降書」一樣,一個偶然因素,卻使吳三桂成為一個改變中國歷史發展進程而舉足輕重的法碼。
(衝冠一怒為紅顏)
大順軍佔領京城後,明朝官員紛紛歸降,隨即派出吳三桂好友明朝降將唐通,攜白銀四萬兩、封吳為「侯」的任命書及吳父寫的勸降信,親往山海關遊說。其實吳三桂當時已對大明朝喪失了信心,便欣然接受了勸說並準備率部投向「大順」新朝,將山海關防務交由唐通接手,自已則率軍進京拜謁新君李自成。可就在吳三桂率軍來到接近北京的玉田縣沙河驛時,遇到了從京城逃出來的家人,得知老爸被囚、全家軟禁、愛妾陳圓圓則被李自成麾下劉宗敏擄去的新聞後,吳三桂氣惱萬分,拍案而起,衝冠一怒,全軍縞素,為大明君父戴孝,返回邊關,趕走唐通,並宣告與「闖賊」一天二地恨、三江四海仇!
10天之內,吳三桂降而又叛,變化急速,使遠在京城的李自成一臉懵逼,——你們城裡人翻臉比翻書還快!他連忙派人去問個究竟,正在氣頭上的吳三桂將兩名來使一個斬殺、一個割耳,留其命回京傳話:「令李賊自送頭來!」。李自成聞聽回京的「一隻耳」帶回的吳將軍的口信兒勃然大怒,親率20萬大軍御駕親征,向山海關進發……吳三桂自知兵力有限,只好選擇去抱更粗的「大腿」——大清攝政王。多爾袞正愁難以入關,正所謂「瞌睡來枕頭」,得知吳三桂來降,喜出望外,終於來了領路人。是吳三桂,卻輕易地將一切都改變了,強強聯合,共擊一處,一個嶄新的大清帝國即將屹立在世界東方。
其實,朱由檢、李自成、吳三桂、多爾袞,他們為了各自利益而相互爭鬥,也都是正常的。只不過是,某一個人,在某一個時間,於某一個地方,在某一件事上,因為他的一個舉動,或許就真正地改變了歷史。 例如,1936年12月12日發動的「西安事變」,張學良和楊虎城對蔣介石發動的「兵諫」震驚中外,「逼蔣抗日」,國共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西安事變·張學良、楊虎城)
馬克思說:如果「偶然」不起作用的話,歷史就將蒙上神秘的色彩。1644年的這些歷史偶然,讓李自成「過山車」般輝煌墜入沒落,也讓多爾袞與小順治撿了個大便宜。
李自成戰敗後,率領殘部倉皇逃回京城,他認清了自己的實力,也見識了八旗的勇猛,決定放棄北京,折回陝西根據地。於是他在紫禁城武英殿倉促舉行了登基大典,次日清晨便全軍向老家撤退。從李自成率軍3月19日打進北京城,到他4月30日離京,總共不過四十一天,其中,他還有14天東征山海關,那麼他實際在北京的日子只有27天,而他正式做大順皇帝的時間,僅僅只有20個小時……
而在這一年,在世界的西方,也在發生著一些事情:6月,英王查理一世喜獲千金;7月,克倫威爾率領議會軍在馬其頓荒原戰役中擊潰王黨軍,開創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新篇章;11月,約翰·彌爾頓的《論出版自由》發行了……
精彩回顧
戰國時期的「蝴蝶效應」,秦趙兩國「長平之戰」的始作俑者
三方面深入分析崇禎失國的原因 —— 「人和」
推薦閱讀:
※大凌河之戰的蝴蝶效應:孔有德、耿仲明攪亂山東,北上叛明
※2017年,手機廠商需警惕蝴蝶效應
※中晚唐與五代:安史之亂的蝴蝶效應
※命運總給人最少的溫柔
※蝴蝶效應——細節決定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