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雍正的心機太重,死後留下一道遺旨,其中暗藏玄機

左都御史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夜,雍正皇帝突然死去。此時在雍正旁邊有四個重量級人物,他們是大學士張廷玉、鄂爾泰、庄親王允祿和果親王允禮。

雍正的突然死去,面臨的第一件要務便是確立新的繼承人。張廷玉對其他三人說:「正大統是當務之急,大行皇帝曾示我二人有密旨,應急請出。」在場的王大臣都表示同意。

可是,張廷玉、鄂爾泰不知道傳位密詔所藏具體位置。急問總管太監蘇培盛,而他竟也不知。眾人又將急切的目光投向了兩位大學士。

「大行皇帝當日密封之件,諒亦無多。外用黃紙固封,背後寫一"封』字者即是。」大學士張廷玉畢竟親眼見過,有板有眼的分析道。按照張廷玉提示,總管太監很快找到這份絕頂重要的密詔,張廷玉馬上啟封,在燈下當眾宣讀:

寶親王四子弘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聖祖皇考於諸孫中最為鍾愛,撫養宮中,恩逾常格。雍正元年八月,朕於乾清宮召見諸王大臣,面諭以建儲一事,親書諭旨,加以密封,收藏於乾清宮最高處,即立弘曆為皇太子之旨也。其後仍封親王者,蓋今備位藩封,諳習政事,以增廣識見。今即遭大事,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在場的王大臣拜請弘曆受命。年方二十四歲的弘曆悲喜交加,接受叩拜,成為大清第五位皇帝。新皇帝弘曆隨即宣布:「遵皇考遺旨,令庄親王、果親王、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輔政。」

按照敘齒行次,庄親王允祿是弘曆的十六皇叔,時年四十一歲;果親王允禮是弘曆的十七皇叔,時年三十九歲。大學士鄂爾泰和張廷玉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加介紹。由此富有威望、年富力強的皇叔和滿漢重臣輔政,是雍正帝移交最高權力戰略步驟中精心安排的一著棋。

雍正帝猝然而死,弘曆匆促即位,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雍正帝死後的第二天,弘曆連發數道諭旨,告訴內外大臣,他將保持政策的延續性,旨在維護政治的穩定;要求王大臣竭誠輔佐,效忠新君;警告外省文武大臣,在雍正帝去世期間發出的本章,不得中途截回、另行反改,或者到京城後撤回不上奏,有違反者,一旦查出定行從重治罪。

其中還有一道上諭,是傳達雍正帝生前指示,給鄂爾泰、張廷玉配享太廟的政治待遇。這份上諭道:

「雍正八年六月內,欽奉皇考諭旨,張廷玉器量純全,忠誠供職,宣力獨多每年遵旨繕寫上諭,悉能詳達朕意,訓示臣民,其功甚巨。鄂爾泰志秉忠貞,才優經濟,安民察吏,綏靖邊疆,洵為不世出之名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終不渝。朕萬年之後,二臣著配享太廟。今朕欲將皇考此旨入於遺詔內頒發。」

同時,寫入遺詔的還有雍正帝對允祿、允禮兩位弟弟的評價:「庄親王心地淳良,和平謹慎,但遇事少有擔當,然必不至於錯誤。果親王至性忠直,才識俱優,實國家有用之才。」

配享太廟是給予封建官僚的最高政治待遇,不是非常之人是可望不可即的。胤禛、弘曆父子籠絡鄂爾泰、張廷玉這兩位滿漢大臣的領袖,實際上就是籠絡整個滿漢官僚隊伍。

此外,從中還可以看出雍正帝的獨到心計,他把張廷玉的評價放在鄂爾泰之前,而實際政治生活中,滿大臣的地位總是比相等的漢大臣要高一些,如此先後排序,體現了政治待遇上的高下,對兩位地位相當的滿漢大臣起到了微妙的制約作用。

允祿是兄,允禮是弟,對前者褒中有貶,對後者高度評價,這於四輔政中地位最高的允祿而言,則是添了一道政治符咒,也能發揮微妙的政治制約作用。四輔政互有牽制,就能獲得弘曆所需的政治平衡。

雍正帝對身後之事的安排,不可謂不周到,至此,皇權交接順利完成。從而實現了大清國有史以來最高權力的第一次平穩過度。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雍正真的殺死了親爸爸? 死後為何不敢葬入祖墳
他們因知道雍正太多秘密均被處死,只有一人逃過一劫活到了最後
雍正皇帝為何在位13年從未去過避暑山莊?
雍正居然是八字高手
你家四爺就是個小公舉

TAG:心機 | 雍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