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德於予」—楊鵬《論語》課程札記
掌上國學院
《論語》親子共讀一百課
於3月22日開啟
至今更新7課
每一次課,楊鵬老師
都在朋友圈發有一段札記
小編加以整理
同時精選部分
學員評論
分享如下
《論語》第1課|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朋友圈
楊鵬
昨天晚上8:00,我用20多分鐘,講《論語》開篇第一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此課內容人人熟悉,不好講。我側重幾點:
1、講清「學」什麼、「習」什麼?因為孔子教學內容主要是《詩經》、《尚書》、《禮》、《樂》四門課,因此「學而時習之」的「學」和「習」,皆與《詩》、《書》、《禮》、《樂》有關,涉及複習、練習和實踐等內容。
2、講清「朋」是什麼?「有朋自遠方來」中的「朋」字。《禮記》中說:「同門曰朋,同志曰友。」同一個師門的同學稱為「朋」。
3、講清「君子」這個概念。「君子」原指貴族出身地位高貴的人。孔子以後,凡通過學習提高了品德的人,都可稱為君子。孔子以後天的學習、修身取代先天的血緣地位,學習提升命運,孔子歷史突破。屌絲逆襲,超越血緣講精神。
4、《論語》開篇第一章,積極人生三大能力:學習提升的能力,協作交友的能力,內省而自信的能力,這是人有別於動物的三大特徵。
下周一晚上要講曾子的「吾日三省乎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怎麼講?與摩西十誡對比講?
2018年3月23日 11:35
慧慧:聽了您的課後,我更能接收到孔子與《論語》中所蘊含的積極向上的能量了。
靈海:學道,即君子道!
文:開篇就講到了學習(複習、練習、實踐)的能力、交友的能力和自信的能力,太有力量了!
王春燕:學習詩書禮樂,實踐仁愛之道。
《論語》第2課|吾日三省吾身
楊鵬
今天《論語》親子共讀第2課,18分鐘。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講到一些知識點。
1、「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有譯為「三次」的,有譯為「多次」的。從學術上看,兩種譯法都可以。但我認為譯為「三次」更好。為什麼?作為反省和自律,有具體的次數規定,例如規定自己每天早、中、晚三次反省,就有可操作性和硬約束性。
2、孔子表揚的十位優秀學生中,沒有曾子。孔子批評的四位學生中,有曾子。孔子評價「曾子」為「魯」,魯鈍、反應慢、不靈敏。但曾子卻成為孔子學生中最有歷史成就的人:主編《論語》,撰寫《孝經》及《大學》,承上啟下成就「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一脈的儒學道統。原因之一,就是曾子目標明確,自我反省和自我控制能力強。目標不明則不能反省,不能反省就難以自控,不能自控則難以成就。
3、曾子因自我目標明確,自控力強,拒絕了齊國、楚國聘他為相的誘惑,在文本經典及學派組織上,成就了孔子儒家傳統。如果無曾子,會有孔子思想,但未必會有儒家。
4、曾子這個人精彩。我的「楊鵬《史記》人物評點」應專講他一課,起什麼名?了不起的自由人。
2018年3月26日 21:18
郭冠彥:《論語》第2課學習心得如下:1.學習到孔子-曾子 -子思- 孟子他們之間的關聯了,串在了一起。2.對「為人謀而不忠乎」的理解有了新的認識。「忠」,不是對人的忠,而是做事情時對自己的目標或者方向的忠誠、熱情與堅持 。這樣的解釋讓我很釋然,很認同。3.通過老師的解讀,我喜歡這個「魯鈍」的曾子。
Alina.wu:喜歡第二課:目標明確,自我反省,自我控制。
《論語》第3課|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楊鵬
《論語》共讀第3課,17分鐘。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備課思路:
1、這是孔子教學大綱,推孝悌為泛愛。推血親關係為社會關係,能做到嗎?難普世。耶穌以信仰超越血親關係,易普世。
2、孝,孔子思想出發點。禽獸與人相同,懂得照顧孩子。但禽獸無孝悌,無子女孝敬父母,孝悌是人類所特有的本性。孝悌是人類合作能力的表現。中國人口這麼多,孝是重要原因。哈佛人類學資深教授、曾為哈佛大學亞洲中心主任的Arthur Kleinman告訴我,中國人圍繞繁衍的文化和制度,是優勢,值得研究。猶太人少,吃虧,中國人沒有亡種之憂,與中國人的孝文化有關。
3、本章講人際關係。人生四大關係,人與人(孔子重點),人與自我(孔子有,少),人與自然(孔子缺),人與神(孔子有,不強烈)。《聖經》關係,是從神發出,延伸到其餘關係。人與神的縱向關係,決定人與人之間關係。摩西十誡,十字精神。
4.孔子精神中,有人神關係,涉及自己命運時講天人關係,如「天生德於予」;教育學生時習慣從人與人關係出發,如「仁者愛人」;孔子有一點「十字關係」思維,但比較模糊; 十字,如果沒了一豎,一橫就趴下了。
2018年3月29日 19:26
文:一直以來都認為孔子倡導的忠孝仁義是建立在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基礎上的。聽課後覺得自己理解狹隘了。
vivan9280:學習心得:1、理解了孔子「仁」的價值。首先是「孝」,孝敬父母,養育、尊重和順從父母;其次是「悌」,敬重兄長,兄弟姐妹友好相助;然後是「信」,小心謹慎,對他人講求信用;最後是超越血親的「泛愛眾人」。把社會當成一個大家庭來進行治理,這是孔子關於「仁」的社會理想;2、孔子的局限也在這裡,沒有超越性力量,家族血親之愛,難以「泛愛眾」。
《論語》第4課|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楊鵬
《論語》共讀第4課,16分鐘。子曰: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思路:
1、本章,諸注家太空泛。要從字入手。
2、主:一為燈火意,二為支柱意。忠信為燈火,為支柱。
3、忠,用心於中。「中」,馮時解為「立表測影」。立竿見影,所以要中正,影子正,曆法正。忠於日影,忠於上天之道,忠於真理。
4、「無友不如己者。」魯迅罵為勢利眼,亂罵。「友」,指同志。不以忠信不如己者為同志。並非不理睬不如自己的人,也不是不理睬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孔子「有教無類」,教育不如己者,豈不交不如已者?
5、忠與信,皆求真,忠於事實,所以「過,則勿憚改」,掩蓋過錯,就不是「主忠信」。
2018年4月2日 19:14
郭冠彥:謝謝老師的解讀,慶幸自己第一次學習《論語》是從楊鵬老師這裡開始的。這一節的學習收穫:1、學習到了「主忠信」的根本來源的涵義,有了敬畏之心;2、「過,則無憚改。」孔子好乾脆;3、無友不如己者,不要誤解孔子。
鄭晶心:這課關於「無友不如己者」是我聽到的最令人信服且有豁然開朗之效的註解,感覺老師的課總有「以正視聽」、「匡正」之效果。
《論語》第5課|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楊鵬
《論語》共讀第5課,14分鐘。「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敏於事而慎於言」這句話,與孔子「訥於言而敏於行」意思相同。為什麼孔子強調「慎於言」和「訥於言」,除了他教育培訓的對象是「士」這種執行層之外,還與他的宇宙觀有關。
孔子的宇宙觀就是「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上天不言,卻創生萬物,運行秩序。人以上天為法,當無言而創生,當靜中成秩序。誰說孔子沒有形而上?
2、對比《聖經》「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可知語言觀之差異及帶來的民族性差異。《聖經》民族認為創造因語言而生,因此重視語言的表達和訓練。
3、「敏於事而慎於言」,不能理解成多表達不好,而是講要謹慎表達,表達好。孔子自己的話就很多,否則就不會有《論語》。孔子鼓勵學生髮言表達,並不認為表達不好。不表達,就缺創造。壓抑表達,即壓抑創造。
2018年4月9日 22:26
麥青:學習感悟:突然想到,所以,不要憂慮說,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追求精神靈魂層次上的供養,追求天道真理是永不壞的食物~
《論語》第6課|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楊鵬
《論語》共讀第6課,18分鐘。《論語》「為政篇」第一章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奉獻什麼知識點?
1、「德」字的甲骨文象形,什麼意思?有解為看路,有解為種子發芽。我認同「德」指「人手持耒耜[lěi sì]在耕地」,種子發芽生長,生育養育之意。「德」與「好生」相關。
2、《周易》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德」與「生」相聯。「為政以德」,以德治國,即以生產和養育生命為本,這是周王朝執政哲學的「敬德保民」之意。「德」,通常解為看路,缺文獻證據,且意思不明。
3、另一個知識點是「北辰」,一般解釋為北極星,更準確應當是北天極中心點。北極星,是最靠近北天極的可觀察到的明星。北極星並非固定的一顆星,孔子時代,公元前500年前後,最靠近天北天極中心點、被稱為北極星的,是今天天文學上的大熊座β星;現在最靠近北天極中心點、被稱為北極星的,是天文學上的小熊座α星。
4、新國學,新在信仰,新在理性。我希望揭示兩個內容,一是信仰層面,對神聖性的理解和關注,這對心理建設最有益;另一個是理性層面,事實與邏輯、理性思維,這是智慧問題。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句話,原有注家解釋多不到位。
2018年4月9日 22:26
sophia:第一次Get到「德」的原義,「德」就是生產、創生,以生命為中心,養育生命。何謂「為政以德」?治理天下的北天極中心點是什麼?是養育生命、護佑生命。老師這樣的解釋我很認同。
寒塘鶴影:第一次知道孔子時期的北極星和現在的北極星不是同一顆。
《論語》第7課|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楊鵬
4.12,今天掌上國學院《論語》親子共讀7課,講《論語》「為政篇」中的第2章。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解釋本章,受《論語》「為政」篇21章啟發: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孔子把孝和友,視為平民參政方式。
2、講課思路:政令和刑法是朝廷壟斷,以刑治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眾參與不了,只能被動接受朝廷官吏管制,民眾因此對社會秩序和國家命運就沒有責任感可言。孔子重視以禮治國,「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一個重要原因,是人人可以參與。
3、孔子雖是平民,卻有社會共同體秩序建設的意識,認為每個人從自己做起,都可以成為良好社會政治秩序輸出者。孔子認為,孝,是連接個體與國家的路徑。這種個體與天下的接通,是一個歷史突破,對中國平民知識分子乃至普通民眾,都有深刻影響。中國人很容易打通個體生活和國家命運的內在關聯(人人都是政治家?),從中尋求社會意義,普通人也多少有一種家國意識,這是孔夫子留下的影響。
昨天 21:04
朱朱:《論語》第7課學習收穫:1、老師解釋孔子時代的「刑」主要指五種以殘害肉體和消滅肉體為主的肉刑。上節課解釋「德」為生產、養育生命。2、可見,「德」的意思與「刑」的意思正好相反。「刑」是通過殘暴生命來維持朝廷統治秩序;「德」是仁德,通過保護生命來形成社會共同體秩序。3、「政」、「刑」刺激人類之獸性,「德」、「禮」則升華人之為人的「人性」。孔子反對殘暴肉體的「刑」,主張用「德禮」來塑造社會秩序,我喜歡這樣的孔子。
期待:《天生德於予:<論語>譯註》
楊鵬
講《論語》共讀百課,逐句研究前人、今人的解釋,很不滿意。錢穆是盲目之愛,缺思想且不顧實證。如同棉花,看起來好大一團,捏下去沒幹貨;李澤厚拿著德國哲學的幾把老手術刀,東切西割,借《論語》講他對德國哲學的理解,有啟發,但不自然;李零的,有文人才氣,學術紮實,但拚命把孔夫子唯物化、世俗化、可愛老頭化,拋開孔子精神中神聖性、信仰性的一面,嘮叨的全是孔子身上最無歷史意義的一面。思想家,不是靠吃喝拉撒影響世界的。
楊伯峻的,平平實實,資料好,但缺思想靈性。
前人之缺,缺在信仰,在理性,在中國與世界互動,在人類命運意識,精神格局問題,與歷史環境限制有關。
《論語》的精神基因,無論你喜歡或不喜歡,都沉澱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心靈結構中。
《論語》解讀,是未來中國人精神秩序的一部分,事實探索與價值建構,皆應上一新台階。深入下去,完成一本新書《天生徳於予:〈論語〉譯註》。
2018年4月9日 18:11
Freeman:鮑鵬山的《論語》導讀如何?
sophyusa:鮑鵬山老師有比較清晰的價值追求,相對某些台灣老師的課,我認為值得聽。但也有不少與他自己價值觀背離的細節。舉個例子:講「堯曰」時,鮑老師對「萬民有罪,罪在朕躬」的擔當精神大加讚賞,感慨現在缺少了這樣有擔當精神的領導人。這一點,我認同楊鵬老師在講商湯時對領導人這種擔當精神的批評。
我寧願要自己擔當,擔當罪錯也享有自主和自由,不要被人替我擔當了罪錯也剝奪了我的權利。
跟隨楊鵬讀懂《論語》, 活出積極人生
自3月22日起,每周一、周四晚19點
楊鵬老師邀你
用一年的時間
共讀《論語》
一起感受孔子的價值堅守及生命熱力
活出積極人生
購課後,關注「掌上國學院」服務號,
進入公眾號,點擊子菜單「已購課程」,
可隨時反覆收聽,
一旦購課,永久有效。
掌上國學院
益生為本 超越中西
論語|史記|道德經|聖經
推薦閱讀:
※這3大生肖女天生旺夫,被丈夫捧在手心裡,一輩子不缺錢不缺愛!
※天生一對!12星座緣分最佳星座配對
※同性戀都是天生的嗎?
※天生有福氣的女人,面相上都有哪些特點
※農曆這4個月出生的人,天生好命,一輩子想窮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