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筆墨紙在修行的聲音——書法的無用之用(中)
大千世界中,總有喧囂讓我們心神不定。
正所謂:心不定,則心不安。
心不安則無以修身齊家。
可這塵世擾攘,如何才能心定?
有人將書道學習比作一場靜心的修行,
想要安定心神,不妨從此開始。
上次我們說了國粹書法
在現代社會的無用之用,
本次我們便繼續說說筆墨紙在
書法這場修行中起到的作用。
| 此文根據趙歸元老師
【正安當代書法的無用之用分享課講座】
編輯而成 |
筆
筆在書寫當中會呈現出什麼樣的狀態呢?
首先,我們來說說筆的形象。筆的相是一個圓錐狀,其屬性是柔軟的、有彈性的。它的彈性代表它本身的柔軟,它的柔軟則意味著它的可塑性極其豐富,那我們怎樣來使用它呢?
隨著它的運轉,可以發生無數種可能,神鬼莫測,千變萬化的痕迹流落在筆上,依託於筆的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
另外,我們的心是至柔至堅的,但心是看不到摸不著的,無形無相。
毛筆卻是一個有形的存在,筆和心相似。
雖說我們的心是無形無相、摸不著看不見的,但它又是不離相的。
心以毛筆為載體,去達成這樣一個過程的時候,筆便成了心的代言人。
故筆為心之使,字為筆之臣。
筆和心是不二的,是一內一外一虛一實。心助筆行,筆隨心動。
我們知道,一個人有多剛強,心就有多柔軟,這都是我們比喻。
心的柔軟度可以把你化掉,但它的剛強度也可以讓你經受住任何的打擊或者挫折。
不論是我們從生活中,還是從電影、電視劇裡面都能看到這種代表內心的意志的表現。所以說,心世界非常豐富多彩、千變萬化,這是它的一個特質。
當我們執筆書寫的時候,便會把心中內在意識中想要表達的,如實通過筆投射在紙上。
書家和古人所講用筆的核心在哪裡?沒錯,就是在於心。
用筆就等於用心的過程,不能用好心,手中筆就會不好用。通過用筆的狀態來解讀我們心的位置,所以能看到這一刻就是真實的投射。
書寫的過程中,最能體現的就是我們的心性,有的人性格比較隨和和柔軟,那麼他在書寫當中表現出來的筆畫特質就是如此;如果這個人是剛直的,他寫字的時候也會體現這種剛直特質。
所以說筆就是心的代言人,是心念的一個表達。
書寫也是一個自我交流的過程,是書寫者自身和筆的交流。
意與筆互動交流,借紙再把它呈現出來。
所以,書法也是一個舒緩內心,將想表達卻不能通過言語、不方便表達的心音呈現出來的過程。相信,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真實,且會讓你樂在其中的過程。
而想要心隨筆動,我們要做到的是讓心和筆之間沒有空隙,這樣才能如實地去表達心音。
字由筆生,顯心於念起之時;意動筆隨,率性於無憂之間。
1、保持筆和心之間的零距離。這也是我們在書寫學習過程中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即要想把筆運作好,要知道在書寫的過程中,你的心、你的意念、你的意識是不是會受到干擾。
比如說,在書寫時,腦子會想其他事情,雜念一進來,它就不能指揮筆了,行筆過程中就會出現雜念,筆會很真實地投射出你的內心活動。
此時,你就會陷入一個不能完全去表達內心的狀況,甚至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2、我們用筆實際上就是在用心。用心和用筆之間的關係就是保持它的純粹性、簡潔性、無干擾和純然性。
如果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的心一定要非常寧靜。一旦心達到了寧靜的狀態,內心一定會產生喜悅。這就是我們在禪修打坐時要達到的狀態,當我們可以如實地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就會有喜悅感。
或許,我們在與他人溝通時,有些他人聽到的、聽不到的或者理解不到的,卻是可以通過和筆的溝通,再通過紙來表達出來的。
在書寫的過程中,有人能聽懂你了,你能真實地表達自己了,你就達到了一個自由自在的狀態。
這時候就是真正的隨心所欲了,你怎麼想就能怎麼達成。而此時,也是最幸福的時候。
墨
書寫的過程同樣也離不開墨。
那麼,墨是一個什麼狀態?用毛筆蘸墨之後在紙上書寫,此時的墨就如同一個付出者。它通過犧牲自己去表達你想表達的東西。
可以說,墨的德行本身就是很崇高很偉大的,它處於付出、貢獻的狀態。
現代人書寫時不再研墨,但可以想像,墨塊在硯台里不斷轉動,研磨出濃濃墨汁,這就是它的付出精神。
就如同蠟燭點亮之後,它用燃燒自己把光明帶給這個世界。墨通過自身的研磨,把自身奉獻給這個世界,留下美好的圖畫和線條。
墨本身的付出是一個具有布施、給予精神的代表。
說到墨,我們知道墨離不開水,水在我們生活中起的是滋潤作用,這是在我們外在世界的特質,而在內在則是一種愛的滋養。
當一個人愛心滿滿,心被滋潤了以後,在書寫時的墨則會很飽滿,預示他便是富有的人。
所以當一個人可以寫得墨實實的、厚厚的時候,則代表這個人的內在是豐富的,也代表他的精神和財富物質都是充足的。
這就是為何我們可以從一個的字看出他的富有與貧窮。
那麼,是不是寫枯筆的人都是沒錢的?
不一定,,=它只是代表一方面。還有另外一方面,在書寫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墨不足的狀況,枯筆則只是一個表象。既然是枯筆,一定是墨的滋養不夠了,這時候的心情、心理都會有投射。
還有一種枯筆是蒼勁的,這就是這個人的經歷有些坎坷或者特殊。投射出來的會有一種澀澀的感覺,因為在沒有那麼多墨滋潤的時候,筆在紙上行走肯定是一個艱澀的過程。
但它不是一個單薄的、蒼白的枯筆,是一個渾厚的、蒼勁老辣的枯筆,說明這個人是有故事、有精力的。
當我們書寫的時候,一筆下去,隨著筆畫的流動,看著墨在紙上慢慢暈開,我們的內心就會產生喜悅,滋養和滋潤的功能就在這一刻發揮了。
滋養是我們的心志、情致。於是,當看到墨潤潤的感覺,便會心情舒暢。此時,你的身、筆、手在書寫過程中就能表達出來,就能把你內在的真實的情感流露出來。
包括在書寫過程中,隨著筆的運動、粗細的變化、轉折和方圓等對比反映出你內在的意念。
墨具備「化」的能力,化即散掉、疏導,把心中郁滯之氣它化解掉,疏導並散開,墨在紙上慢慢暈開,控制好墨量的時候,則會有很多舒暢的享受和內心感應。
比如說,當我們在寫捺以後,一收筆就會感到特別興奮開心,這就和墨的富有能給力有關。假如你寫到這個地方「捺」寫出不來了,為什麼?因為沒墨了,這就很不給力了,寫到關鍵的時候,沒墨了,就像打仗的時候沒子彈一樣。
所以說,墨在書寫的過程中,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就是用付出、布施的精神來滋養了我們的身心。
紙
我們再來說說紙,紙就更偉大了,一張白白的紙,任你拿著筆在上面揮來揮去。
它的德行就是忍辱,它潔白純凈,任由筆墨在上面揮舞潑灑,書寫者在上面任意馳騁宣洩內心的情志。
不管你寫成怎樣,紙都會靜靜地等待著你,它的特質就是承載。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對紙一定要升起感恩心。
紙還有一種鏡子的功用,它能照見每個當下執筆、蘸墨、書寫的過程,會如實把心的律動記錄下來。
此外,紙還有很多美德、厚德。紙如鏡子,幫我們照見自心,因為字是我們心的投射,通過字,照見自我,進而覺醒。
字是有形有象的,落在紙上有一個輪廓、一個界限,比如用筆的快慢、轉折,筆劃的長短、粗細都會在書寫的過程在字上體現,有顯現內心的功能。
我們在平時打坐、休閑的時候去觀心,有些是觀得到的,有些卻是是觀不到的,這與我們的功夫,以及覺察的深度有關。
倘若沒有這個功夫,那麼就要反觀,就要後知後覺。
通過這樣的載體,將字書寫在紙上,呈現出來以後便投射出了一些信息。
包括每個漢字的本身都是信息。
在起筆、用筆的過程中,都會把心的韻律直接刻錄在紙上,形成信息的儲存和保留。
在學習的過程中,字寫得美醜無需過分關注,書道提倡的方向,是通過字看到了什麼樣的信息、反映了內心什麼樣的信息。或許當時你並無法知曉,但寫完之後,便會後知後覺地看到當時的心境。
也就是說,所反映的是我們心的波長、心的動作、意識層面。當我們懂得反觀,在覺醒能力上下功夫,有了這樣的力量便是通過對字入觀,這便是我要學習的第一步。
隨觀得解
而第二步要講的則是隨觀得解。這是要悟在當下。當你得到了一個答案,肯定是悟到了什麼,這便要以字入觀,覺在當下,隨觀得解,悟在當下。
悟了以後,我們便應該馬上由解起修,開始修。
修什麼呢?就是修行,直接簡單翻譯過來就是修證行為。
我們要修的是哪裡呢?我們的行為,從有形有象的字去覺察,覺察什麼呢?覺察我們曾經做了什麼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結果是從行為來的,那麼行為從哪兒來呢?是從心念上出來。
我們的心一動,就有一個念,念一出來,就有相應的行為跟隨,之後就有什麼樣的結果。
我們反過來觀察的時候,首先從有象的字,不評論每個字的好壞,只是通過書寫投射的信息,給我們一個反觀的能力,去醒悟我們的行為。
筆畫的粗細變化、行筆的快慢轉折,這些都是行為所做。那麼行為也不是根本的問題,那麼是誰令這個行為呈現,就是我們的心念意識。這就是從我們的信念體系,對世界、事物、價值觀的看法。
信念體系和三觀
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與我們信什麼有關。也就是說,我們把字寫成這樣,如果結果不是我們所想要的,便應該調整,但該從哪兒下手呢?
首先,我們要真正在短時間寫好字,在短時間內學習成長、做好事情,從信念體系下手。
即我們的看法鬆動了,我們的整個世界就鬆動了。想法變了,行為就變了,做法也就換了,呈現的結果就不同了。
這是我們提倡由外向內,進入真正的學習,這便體現了書法對當代人價值作用所在的地方。
從這個點用功夫的時候,書法學習有四個層次:
以字入觀,覺在當下;
隨觀得解,悟在當下;
隨解起修,行在當下;
行起果現,證在當下。
覺、悟、醒、證是四位一體,所以說當下明白,當下就能覺,當下覺、當下悟、當下醒、當下就是證得,所以這就是知行合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不二。
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明白了但做不到,並不是真正的知,並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現代書法最大的價值,便在於讓我們去到內在的修行。
通過對我們自身內在的面,陶冶性情、了解自己、讓自己成長,將成長的點轉化成我們內心的核心模式。
通過書寫的過程,通過筆墨紙,還有心的作用,在整個運作過程中投射出身心真實的狀態,不斷反觀,不斷覺醒,從而讓我們得到新的成長。
提倡書道精神,不斷向內探索,這是現代人學習書法的價值所在。
中正和美
對此,我提出了四字理念,也就是書道的精神,即「中正和美」。
「中」就是在整個書寫過程中,通過學字不斷調整自己回到事物的中心,回到本位;
如果說在一個字上下工夫,就是在「和」的層面上, 「和」的背後就是把握分寸,分寸就是度,這是一個人要修行的功夫,也是一個人終生修行的功課。我們每個人說話做事都離不開身口意三業,行為舉止有度有禮有節,言語上要會說,把握住分寸,這就是自身修行功夫的體現。
精神是什麼?我們要從呵護身、口、意這三個角度上下功夫,在這樣一個方向倡導下學習書法,就提升了過去「文以載道」的文字價值,也可以體現「字亦載道」的美妙功用。
我們當代人挖掘書法的這一層面,就是在書寫這樣一個身心一體的活動意識中,其新的價值點在於提升自我生命探索與成長,尤為突顯和重要。
我們通過筆墨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化解自我、化愈自我,進而提升自我。
綜上所表達的都是現代書法的無用之用,雖然其已經沒有特別大的作用價值,但除了在藝術價值領域,去欣賞、作為文人藝術家的愛好,它還有一個修行的作用。
未
完
待
續
趙歸元老師
▲趙泉連老師,號歸元,早年皈依禪宗大德凈慧長老,法號明檮。
▲多年不輟修行,得益於慧公長老生活禪啟悟,書法與禪修結合,倡導「在習字中修行,在修行中習字」的新書學理念。
▲當代傑出的書法教育家、《書法與靜心》課程創始人,已開辦書法教學課程百餘期,致力於推廣書法、靜心、禪修相結合的個人身心成長體驗。
趙歸元老師主講
書畫印私塾課程
六月深圳、北京即將開啟
(掃碼了解課程詳情)
(書畫印私塾一期畢業視頻)
推薦閱讀:
※先聲奪人 腕錶里的「好聲音」之二
※最富貴的3種耳朵,能聽見橫財跑來的聲音
※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十條笑話:老王給媳婦打電話,卻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
※科學家排出了全球最難忍受噪音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