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帽子王」最近火了,關於它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

什麼是「鐵帽子王」

「鐵帽子王」是清代一種封爵制度後世不乏被奪爵的歷史記載。

所謂「鐵帽子王」,是指世襲罔替的王爵,它源於清代的封爵制度。封建社會時稱為「世襲罔替」,民間則俗稱為「鐵帽子王」,意思是他們的爵位永遠不會被降級。

鐵帽子王和其他親王相比,享有以下特權:

一是「世襲罔替」, 隔代不降爵。

二是俸祿優厚,歲俸銀1萬兩,祿米1萬斛。

三是賜予世襲罔替王府,又叫鐵帽子王府。

清代共有12位承襲爵位無需降等的「鐵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開國之初立下戰功的皇親宗室。這八位同時還有配享太廟的殊榮,另外四位屬於恩封,他們是清代中後期在穩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

清初開國八位鐵帽子王有六位和碩親王和兩位多羅郡王:

和碩禮親王:代善,努爾哈赤次子

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弟舒爾哈齊六子

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

和碩豫親王:多鐸,努爾哈赤十五子

和碩肅親王:豪格,皇太極長子

和碩承澤親王(後改為和碩庄親王):碩塞,皇太極五子

多羅克勤郡王:岳托,努爾哈赤之孫代善長子

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努爾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薩哈璘次子

清朝中後期所恩封的四位鐵帽子王:

和碩怡親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

和碩恭親王:奕訢,道光帝六子

和碩醇親王:奕譞,道光帝七子

和碩慶親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綿性長子

北京王府分布圖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襲封和考封四種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輔國將軍以上還分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類。一般情況下,因功封王爵者多屬世襲罔替,也就是俗話說的「鐵帽子王」。因為恩封爵位者則多屬世襲遞降,但在遞降到輔國將軍這一爵位時便不再遞降。獲得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爵位的宗室並不能世襲,每世遞降一等。無爵位的宗室叫「間散宗室」,用四品頂戴。惟有12大「鐵帽子王」因為其祖先功勛卓著,被賜世襲不降封典。如果某「鐵帽子王」獲罪奪爵,以其旁支襲爵,但其後世也不乏被奪爵的歷史記載。

來瞅瞅這12位鐵帽子王的真容:

首位禮親王為努爾哈赤次子代善

「八大鐵帽子王」之中,禮親王代善一家出了三位,佔去了將近一半。原因是皇太極所以能夠順利登上龍庭寶座,首要是代善父子的「擁戴」之功。努爾哈赤離世時未指定繼承人,政務完全落在由四大貝勒九小貝勒組成的八旗貝勒議政會議組織掌控中。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以代善年長,其自然成為諸王首領。雖然代善戰功赫赫,為人持重敦厚,但他自認為在文韜武略、治國才能和魄力方面遠不如四大貝勒皇太極。因此他聯合兩個兒子岳托、薩哈廉和二大貝勒阿敏、三大貝勒莽古爾泰以及九小貝勒聯合提議請皇太極即汗位。

為了酬謝代善一家的擁立之功,皇太極封代善為禮親王,其子岳托和薩哈廉分別被封為成親王和穎親王。這就是代善一家仨「鐵帽子王」的來歷,也是「鐵帽子王」制度的歷史發端。

結局:雖無心帝位,但代善畢竟年長位尊,時刻遭到皇太極提防,一生被壓抑。靠著不斷地忍讓,夾著尾巴做人,甚至不惜出賣自己的兒子孫子,代善才得以在險惡的宮廷爭鬥中自保。他死時66歲,是「八大鐵帽子王」中最長壽者。

禮王府現址:位於今朝陽街路東,瀋陽故宮大政殿後偏東北地方,原正紅旗界。

首位鄭親王為努爾哈赤侄子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是清太祖的侄子(努爾哈赤之弟舒爾哈齊六子),也是唯一非帝王直系子孫。順治初年與多爾袞同為攝政王,順治十二年去世,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鄭親王世爵共傳10世,17王。其中5人被奪爵。

鄭親王濟爾哈朗受盡排擠

濟爾哈朗一生戰功赫赫,清朝歷史上除多爾袞外唯一一位受「叔王」封號的人。但因為其父親舒爾哈齊、其兄阿敏都曾反叛,所以不得不處處謹小慎微。多爾袞當權之時,他受盡了排擠,最後又被擠出決策機構。這還不算,緊接著又被多爾袞羅織十多條罪狀興起大獄,將其定為死罪。最後雖然被免去死罪,卻由親王降為多羅郡王,被罰銀五千兩。直到多爾袞去世,濟爾哈朗才在政治上得以解脫。

結局:順治十二年(1655)五月,濟爾哈朗病逝,葬在北京西直門外的白石橋,時年56歲。順治帝對濟爾哈朗的死,悲痛不已,詔令休朝七天(僅有濟爾哈朗享此殊榮),贈祭葬銀萬兩,置守陵園十戶,並為他立碑紀功。

鄭王府現址:位於今小南門裡路西,現為居民小區,原為鑲藍旗地。

首位睿親王為努爾哈赤14子多爾袞

多爾袞因作戰智勇雙全,賜號「墨爾根代青」(聰明的統帥),崇德元年封為睿親王。皇太極死後,與禮親王代善共立太宗之子福臨即位,被順治稱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順治七年出獵時死於喀剌城(今河北省盧龍縣),年僅39歲。乾隆四十三年追謚其為睿忠親王,配享太廟。睿親王世爵共傳11世,除去追封的,共8王。

睿親王多爾袞下場悲慘

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駕崩。睿親王多爾袞與肅親王豪格兩位「鐵帽子王」為奪取皇位展開激烈爭鬥。最後多爾袞提出一項折中方案:立年方六歲的皇九子福臨為帝,由自己與鄭親王暫且輔政。順治元年四月,攝政王多爾袞被任為奉命大將軍,率兵入主中原,成為權傾一時的重臣。

結局:順治七年十二月,多爾袞在古北口打獵時不慎從馬上摔下,於喀喇城不治身亡。時年39歲。由於多爾袞生前大權獨攬、驕縱傲橫,對其他「鐵帽子王」無情壓制、打擊和迫害,最後遭到了清算,被追論為「逆謀」大罪,削去「鐵帽子王」,黜除宗室,籍沒所有家產,人口全部入官,他的正白旗也被收歸皇帝所有,而且被挖墳掘墓,焚骨揚灰,堪稱「鐵帽子王」中下場最慘的一個。

睿王府現址:位於今中街與朝陽街交叉路口西北角,瀋河區郵政局位置,原正藍旗界。

首位豫親王為努爾哈赤15子多鐸

多鐸是睿親王多爾袞同胞幼弟,崇德元年封豫親王。清軍入關後,他率領軍隊攻克南京,南明弘光帝出降。順治六年因天花病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豫親王世爵共傳9世,13王,其中2人被奪爵。

豫親王多鐸戰功顯赫

多鐸是祖努爾哈赤第十五子,阿濟格、多爾袞同母弟,滿洲鑲白旗旗主。其一生同樣戰功顯赫,他擊敗李自成軍。旋揮師破揚州,殺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破松山城,生擒洪承疇。一生戰功彪炳,乾隆帝稱其為「開國諸王戰功之最」。

這位生年僅36歲的戰神育有八子八女,雖然生育子女多少不能作為評判風流與否的標準,但這一數字仍令某些史學界人遐想。不可否認的是,多鐸身邊的女人很多,也因此做出過很多荒唐事兒。

結局:順治六年(1649年)三月十八日,多鐸染天花死亡,年僅三十六歲,謚號「通」。乾隆年間詔配享太廟。

豫王府現址:位於今北中街,消防研究所位置,原正藍旗界。

首位肅親王為皇太極長子豪格

豪格因功於崇德元年封肅親王,後因皇太極死後的皇位之爭與多爾袞不和,順治元年被奪爵,順治五年被拘禁死於獄中。順治八年世祖親政,為長兄昭雪,恢復原封謚肅武親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廟。肅親王世爵共傳9世,10王。

肅親王豪格冤獄暴死

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母為皇太極第二任大福晉烏喇納喇氏。努爾哈赤時期從征蒙古諸部因軍功授貝勒。崇德元年,以軍功封肅親王,掌戶部事。順治三年,掛靖遠大將軍印,平定四川張獻忠。進入北京之後,多爾袞羅織罪名,下令把當初奪取皇位的對手肅親王豪格的「鐵帽子王」削除,並將其與幾個兒子一起投進大牢幽禁,並示意獄卒對豪格進行侮辱和虐待。

結局:被幽禁過程中,正當盛年,身體無病的豪格莫名死亡,時年38歲。

肅王府現址:位於今瀋陽路與正陽街交叉路西北角,原鑲白旗界。

首位庄親王為皇太極第5子碩塞

碩塞是皇太極第五子,曾與多鐸共同在河南攻擊李自成,又隨軍攻破南京,俘虜明弘光皇帝朱由崧。順治十一年碩塞死,其子襲爵改號庄親王。庄親王一支共傳8世,11王,其中2人被奪爵。

承澤親王碩塞是位藝術家

承澤親王碩塞為清太宗皇太極第五子,他不但是個政治家,而且還是個藝術家,是皇太極子侄輩中少有的文武全才。他能詩善畫,尤其擅長山水畫。清人李放在他的《八旗畫錄》中說他的畫「秀潤天成,無塵世氣」。他的畫作《奇峰飛瀑圖》曾得到過著名畫家高士奇和宋小濂等人的很高評價。他的另一畫作《夏山圖》被收錄在《故宮書畫集》1931年第14期上,也是一幅非常值得一賞的藝術佳作。

結局:順治十一年農曆十二月初五日,碩塞病逝死於北京太平倉衚衕他的王府中,年僅二十七歲。碩塞逝世後,其爵位由其長子博果鐸承襲,並改號為庄親王。

庄王府(原承澤親王府)現址:位於今瀋陽路東段路北,今為王府花園住宅小區,原為鑲紅旗地。

首位克勤郡王為代善長子岳托

岳托是禮親王代善的長子,自幼隨父祖征戰,太宗崇德元年封為成親王。

「岳托」在滿語里是「呆公子」或者是「傻孩子」的意思,實際上岳托這個人一點兒也不傻,很有遠見。擁戴皇太極就是一個明顯的證明,除此之外他曾立有許多戰功。進入「鐵帽子王」行列後,岳托重權在握,飛黃騰達。漸漸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甚至敢在皇太極面前「耍橫」犯上。1637年8月,皇太極在盛京北教場舉辦了一場摔跤和射箭比賽。並於前一天派人看望岳托同時請他出席進行射箭表演。可岳托在場上表演時弓箭連續脫手後心頭火起,當場大罵並拿起弓對著皇太極及客人的主賓坐席用力拋去,隨後轉身離開賽場。

結局:崇德四年(1639年)正月,岳托率軍攻打山東時不幸患上「天花」(痘疹),客死濟南,時年41歲。其死後皇太極在岳托本旗旗地——盛京鑲紅旗界內風光秀麗的萬柳塘為其修造塋墓。

岳托王府現址:今瀋陽路與朝陽街交叉路口東北角,古玩市場處,原鑲紅旗地。

首位順承郡王為代善之孫勒克德渾

勒克德渾的父親為代善第三子薩哈璘,薩哈璘兼通滿、漢、蒙古三種文字,屢建戰功,崇德年間病死,追封穎親王,勒克德渾是其第三子。順治五年封順承郡王,順治九年去世。順承郡王世爵共傳10世,15王,其中3人被奪爵。

穎親王薩哈璘體弱早亡

代善家另一個「鐵帽子王」薩哈璘為人「明達聰敏,通曉滿漢文字」。史書評價他說,「凡一切皇猷,大有贊助」。當然,這主要指的是他和岳托對皇太極的「擁戴」。正因為如此,薩哈璘與岳托同樣受到皇太極的恩寵和器重。天聰五年設六部,薩哈璘被任命為禮部主管,掌管國家禮制大權。崇德元年四月又被封為和碩親王。

結局:獲得親王王爵之後不多日,一直體弱多病的薩哈璘病勢加重起來。皇太極聞報親自前往王府探視,又過幾天,薩哈璘病故,年僅33歲。皇太極接到噩耗,「自辰至午」半天之內連續四次前往穎親王府「入跪」大哭。

順承王府(原穎親王府)現址:位於今朝陽街路西,地名大紅袍里,與禮王府隔街相對,原正紅旗界。

首位怡親王為康熙皇帝第13子允祥

允祥是聖祖玄燁第十三子。雍親王胤禛即位後,即封其為和碩怡親王,雍正八年去世。乾隆年間,定怡親王爵世襲罔替。怡親王世爵共傳8世,9王。

首位恭親王為道光皇帝第6子奕訢

奕訢為道光第六子,咸豐即位後即封其為恭親王。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得到了奕訢的大力支持配合。兩宮垂簾聽政任命他為議政王,後賜其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同治七年以後遭忌不再參與朝政。光緒二十四年奕訢病逝。恭親王世爵共傳3世,2王。

首位醇親王為道光皇帝第7子奕譞

奕譞是道光第七子,咸豐年被封為醇郡王,其福晉是慈禧胞妹葉赫那拉氏。同治十一年晉封為醇親王。同治死後無嗣,其子載湉(葉赫那拉氏之子)即位,改元光緒,醇親王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光緒十六年奕譞過世,其子載灃襲爵。

首位慶親王為乾隆皇帝17子嫡孫奕劻

奕劻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孫,也是最後一位被封為世襲罔替的親王。光緒十年,被封慶郡王。慈禧60大壽時封為親王,慈禧死後載灃掌政,為緩和親貴之爭賜其王爵世襲。奕劻貪財在晚清無人可與其匹敵,堪稱「晚清第一貪」。1918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

推薦閱讀:

你不知道的西餐禮儀,刀叉擺成這個樣子,容易被人打
西瓜打針?西瓜都是膨大的?吃西瓜前你必須知道的真相!
它是癌細胞的「滅火器」,效果比紅薯強百倍,最後一種沒人知道!
乾貨|知道這八大法寶,驚呼:再也不用擔心中藥難記了

TAG:帽子 | 最近 | 知道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