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識|儒家大聖人——董仲舒

儒家大聖人——董仲舒

撰文/周桂鈿

董仲舒,廣川人,西漢著名思想家。司馬遷稱他為最精通《春秋》的學者,漢景帝時任博士,漢武帝時參加賢良對策,任江都相,後又任膠西相。辭官後,居長安陋巷,朝廷每逢大事還派大官登門請教。著作有《賢良對策》和《春秋繁露》,《漢書》稱他「為群儒首」「為儒者宗」。東漢哲學家王充說:「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可見其地位之高。

董仲舒被歷代學者稱為名儒,他的大一統論、天人感應說、獨尊儒術主張,對中國歷史、中華民族都有重大影響。

半個世紀以前,學術界普遍認為董仲舒是反面人物,中國哲學史教材中,認定他的宇宙觀是天人感應的神學目的論的唯心主義,方法論是「天不變,道亦不變」的形而上學。唯心主義與形而上學,都是錯誤的。他提倡「大一統」,主張「獨尊儒術,罷黜百家」,都是為當時封建地主階級建立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制度服務,於是就被定性為「反動的思想家」,一無是處。河南有一學者李民寫過兩篇文章,企圖為董仲舒說幾句好話,遭到學術界的圍攻。「文化大革命」中批儒評法,董仲舒又成了批判的重點。

當時講儒法鬥爭,認為漢武帝是法家,董仲舒是儒家,儒法兩家是對立的路線鬥爭。但是,董仲舒被推舉參加策問,對策以後,漢武帝封他為江都相。有的文章認為這是漢武帝排擠他,不讓他在朝廷參與決策。諸侯國的國相,地位很高,怎麼會排擠到那種高位上去?還有兩個記載更不好解釋:一,董仲舒辭官後,隱居長安陋巷,朝廷有了難以決斷的事,漢武帝還派大官去向董仲舒請教。二,董仲舒死後,有次漢武帝去茂陵,聽說那裡有董仲舒墓,漢武帝下馬步行過去,百官也都下馬步行。這個地方於是成了「下馬陵」,這個地名傳到後代,誤為「蝦蟆陵」,至今保存。而且,董仲舒的思想如果都是錯誤的,教科書為什麼要把他的思想編進去?

董子讀書台前的董仲舒像(雕塑大師錢紹武創作)

一 天人感應

董仲舒講天人感應,首先是在《賢良對策》中講的。漢武帝提出天人關係問題,董仲舒認為天有獎善罰惡的能力,只要皇帝做了有益人民的善事,天就會降下祥瑞,表示讚美;如果皇帝做了錯事,有損於人民,上天不贊成,就會降下災異,表示譴責,如果不改,那就會改朝換代。總之,天命是決定一切的,而皇帝的興衰成敗的命運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皇帝心正,就可以正百官;百官正,就可以正百姓;天下百姓都正了,還怎麼會有災難呢?

過去有文章說,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是欺騙老百姓的,是要人民服帖地接受地主階級的統治。董仲舒對策是只讓漢武帝看的,對百官尚且保密,百姓何從知道?如果說是騙人的,也只是騙漢武帝一個人。從董仲舒原話看,沒有一點欺騙百姓的話,只有對皇帝勸諫、警告、威脅的內容。有的人以為古代儒者都是為當政者歌功頌德的,哲學當了政治的奴婢,稱之為「犬儒」。這是嚴重的誤解。孔子周遊列國以後,稱各國諸侯王都是「斗筲之人」;孟子「說大人則渺之,勿視巍巍然也」;荀子更明確地說:「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將道義擺在君父之上,也置於忠孝之前。王充主張「宣漢」,對漢朝應該歌頌,現代新儒家徐復觀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從「二十四史」來看,一味為當政者歌功頌德的儒生的確很少。

二 獨尊儒術

據《漢書·董仲舒傳》記載,董仲舒在第三次對策的最後說:「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後世將這裡的「六藝之科、孔子之術」稱為「獨尊儒術」。此外,其他學術「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所謂「罷黜百家」。這些概括還是比較準確的,但是,後人作絕對化的理解,則不符合事實。

這裡講的一個統一的國家必須有統一的價值觀,是全民都必須遵從的,在這個意義上講「獨尊」,而不是只要一種學術,其他全部消滅。秦朝只要法學,「以吏為師」「以法為教」,沒有成功。漢代是以儒為主,吸納融合各家有合理性的思想,重新建構適合漢代需要的新儒學,成為以後歷代所信奉的精神。這個精神就是中華民族魂。漢代是奠定民族魂的關鍵時期,而董仲舒則是奠定民族魂的大師。

有人以為獨尊儒術,破壞了百家爭鳴,使不同的學派失去平等競爭的環境,儒學一家獨尊,維護封建專制制度,使中華民族沒有民主、自由,使中國封建制度延長數千年,以致落後於西方。

儒學獨尊以後,是否消滅了其他學派?春秋戰國有百家爭鳴,而在爭鳴中有許多派別被淘汰,絕無師法。又經過秦火考驗,到獨尊儒術之前,只剩下六家:陰陽家、墨家、法家、縱橫家、儒家、黃老道家。獨尊儒術以後,這些學派都存在,沒有被消滅,有班固《漢書·藝文志》為證。有人查對漢武帝用人,也不專用儒生,於是認為漢武帝沒有接受董仲舒的建議,並不獨尊儒術,獨尊儒術是後代的事。但是,司馬遷在漢武帝時代撰寫的《史記》,與他父親司馬談獨尊黃老道家不同,將孔子列入「世家」,與諸侯王並列,給他的弟子專門列傳,對漢代儒學研究、傳承者,還專門設立《儒林列傳》。先秦有許多思想家,都有一些弟子,漢代也有一些傳承者,卻都沒有這種特殊待遇。這一大局體現了獨尊儒術對司馬遷的深刻影響,除此無法說明從司馬談到司馬遷的變化。僅憑漢元帝與漢宣帝的一句對話,能說明多少問題呢?值得懷疑。有人以為漢武帝如果獨尊儒術,百官應該都用儒者,因為沒有都用儒者,就說明並不獨尊儒術。這是絕對化觀念,理解不了複雜的社會問題。《漢書·公孫弘傳》說漢代人才濟濟,查他們的本傳,多數是儒者,只有少數幾個是其他學派的。這也表明了獨尊儒術的結果。

古今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主流思想,或稱意識形態。民族魂是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必備的精神條件。漢朝獨尊儒術以後,儒家思想就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幹和基礎,孔子也成了中華民族的名片。必須指出的是,儒學是有廣大包容性的,是在兩千多年中,由於歷代儒家不斷吸取其他思想,不斷創新、不斷發展起來的。現代儒學是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優秀成果後重新建構起來的,吸取西方思辨哲學、分析哲學、實用哲學等思想,也吸取西方科學、民主等觀念。應該特別提出的是,經過幾十年的折騰,儒學重放光芒,說明兩千年前提出獨尊儒術是何等英明,中華民族有這一精神支柱,何等穩固。

三 大一統論

董仲舒在《賢良對策》中說:「《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漢書·董仲舒傳》)天地是空間,古今是時間,二者就是世界時空的意義。常經、通誼,就是普遍的意思。大一統就是世界普遍法則,當然可以包括國家的領土完整、政治統一、精神一致。

董仲舒哲學是政治哲學。他的政治哲學的核心是大一統論,這種理論就是為了鞏固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制度服務的。他提出「屈民而伸君」,就是要抑制地方諸侯王的權力,加強以皇帝為代表的中央集權。這是董仲舒從歷史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政治智慧。周天子衰落以後,諸侯分裂割據,導致春秋戰國數百年的紛爭和動亂,人民不能過安寧的日子。景帝時期,一些思想家看到有的諸侯王擴大勢力,野心勃勃,都向皇帝建議削弱諸侯王實力,以防尾大不掉。但是,皇帝下不了狠心,終致發生吳楚七國之亂。這是董仲舒親歷的教訓,可能是他提出大一統論的重要根據。

他提出「獨尊儒術」,是要樹立思想大一統,來鞏固政治大一統。

秦統一中國以後不久又亂了,那麼強盛的國家卻被人民所推翻。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沒有受到制約,皇帝要人民為他服務,他卻不為人民謀利,很快就被人民所拋棄。董仲舒改造過去的天命論,做了新的論證,用來限制皇帝的權力,給皇帝戴上精神枷鎖,使他不敢胡作非為,並將人民的意願附會於天意,「屈君而伸天」,實際上要皇帝為人民施仁政、行善事。「屈民而伸君」與「屈君而伸天」二者配套,才能建成長治久安的政權體系。

「大一統論」對中國影響極大,它成了中華民族魂,深入民心,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觀念。在中國歷史上,誰為統一做出貢獻,即或努力而沒有成功,也都是民族英雄。而搞分裂割據,阻礙統一的,則是民族敗類、漢奸賣國賊。陸遊在彌留之際,有一著名詩篇:「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九州同,就是大一統。他臨死還為國家不能統一感到悲痛,說明大一統觀念影響之深。因為此詩表達了民族共同的觀念,所以流傳甚廣,影響頗深。即使到了現代,海峽兩岸群眾仍然以大一統觀念承認「一個中國」。現在講中國夢,要復興中華文化,復興中華民族,還是要復興大一統的中國。

四 儒家大聖人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是儒學。孔子在春秋時期創立儒家學派,這個學派在百家爭鳴中逐漸擴大影響,成為顯學。秦統一中國後,強調法治,「以法為教」「以吏為師」,所謂教育,變成由官吏教法律,取締道法文化其他方面的教育,而儒家強烈抵抗,以古非今,用先聖的理論,批評秦政,遭到焚書坑儒的鎮壓和迫害。

劉邦建立漢朝政權以後,許多思想家研究春秋戰國動亂的原因,也總結秦朝速亡的教訓,為什麼秦一小國居然能吞併六國,統一天下。如此強盛的實力在短期內被手無寸鐵的農民起義所推翻,原因何在?漢初儒者如陸賈、賈誼等都寫出許多雄文,流傳至今,主要說秦不施仁義,以致速亡。而儒家正是提倡仁義的。漢朝統治者在繼承秦朝郡縣制的同時,保留一部分封建制,加上禮儀形式與道德文明的教化,形成完整的封建制度。漢武帝時代,諸侯王的實力削弱了,董仲舒的獨尊儒術實施了,這時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盛世,其政權體制影響了此後數千年。

在中國歷史上,儒學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大階段:一,孔子創立儒家學派,他與弟子們的思想,是儒學初期,此為原始儒學。二,漢代推行獨尊儒術,將儒學教科書稱為經書,儒者在傳承經學中擴大了儒學影響,提高了儒者的地位。許多儒者精通經書進入仕途,「其取青紫,猶如拾芥」。青紫指官服顏色,獲取高官如拾芥那樣輕而易舉。這一階段從漢朝延續到唐代。這一時期最為突出的儒家就是董仲舒。班固在《漢書》中稱他「為群儒首」「為儒者宗」,就是當時頭號儒家,是儒者崇拜的宗師。唐宋雖然有「八大家」,卻沒有被史學家稱為「群儒首」的,因此,在漢唐這一階段,董仲舒就是儒家最突出的代表。

頭號儒家就是儒家大聖人。明確說董仲舒是儒家大聖人的是東漢王充。王充在《論衡·超奇篇》中說:「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董仲舒是周文王和孔子的文化繼承人。文王和孔子都是聖人,董仲舒自然也是聖人。他不是一般的傳承者,而是聖人角色的傳承者。在董子故里,民眾說過去科舉考試,先拜孔子,後拜董二聖。孔子為第一,董子就排在第二位。可見董子在歷史上被視為聖人,在社會上也被認為是聖人。在董子故里,群眾仍然將他視為聖人。

五 研究體會

董仲舒講天人感應,王充反對天人感應,於是有人認為,王充哲學與董仲舒哲學是針鋒相對的。這種推論好像是十分合理的,但是不符合事實。我查了王充《論衡》,其中提到董仲舒的有六十二處,多是肯定表揚的,如說董仲舒「策文最善」(《佚文篇》),「策既中實,文說美善」(《別通篇》)。策文指對策的文章;最好之處表現在「中實」,符合實際情況;「美善」,漂亮、高明;文筆優美,理論深刻。能得到王充這樣讚美的實在不多。他還說,「董仲舒雖無鼎足之位,智在公卿之上」(同上)。又說董仲舒論「君臣政治得失,言可採行,事美足觀,可以與經傳並列,雖古之言,不能過增」(《案書篇》)。董仲舒論政治問題,切實可行,即使古代聖人的說法,也不會超過他。王充把董子與周文王和孔子聯繫在一起,說明在王充的心目中,董仲舒就是聖人,是與孔子一樣的儒家大聖人。

從事實出發,從史料出發,王充極其推崇董仲舒,根本不存在針鋒相對的問題。他對孔子還要問一下,而對董仲舒「土龍致雨」的說法,雖不贊成,卻委婉地說難以理解,還想辦法為之辯護,該是為了表示誠意。從理論出發和從事實出發,這是學術研究成敗的兩條路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要讀懂中國古籍,了解中文古籍的文化特點。天,是人人知道的,而古代思想家對天卻有各不相同的理解。講到數字,究竟什麼意思,也可能比較費解。例如三,有時指數量三,有時卻表示多數。到底何指,要根據上下文,甚至要根據作者的思想體系來解讀。我研究董仲舒生平資料時,就遇到過類似問題。清代學者蘇輿著有《春秋繁露義證》,成了研究董仲舒的權威。他在《董子年表》中將董仲舒生平放在漢文帝元年。因為他的權威性,各種教科書都以此為準。班固《漢書》明確說董仲舒「親見四世」。而蘇輿說董仲舒生於文帝元年,經景帝,逝於武帝,只能見三世,這種明顯的錯誤,卻傳遍學術界,說明認真讀書的少,迷信權威的多。

我的研究結果,認為董仲舒生於高祖劉邦時代。從劉邦到漢武帝共五世。一些學者認為「親見四世」必須生於惠帝時代,生於高祖時代,就親見五世。這是以現代觀念來解讀古文產生的誤解。董仲舒說孔子見三世,昭公、定公、哀公,三世共六十一年,而孔子活了七十三歲。在昭公之前,他才十二歲。為什麼不是見四世?大概是十多歲小孩子還不懂世事,所以不算又見一世,也許還有別的原因。總之,不是一出生就能親見一世。因此董仲舒出生不能絕對定在惠帝時代。我認為董仲舒致仕約在七十七歲左右。有些學者根據「大夫七十懸車致仕」的說法,認為把董仲舒致仕定在七十七歲,而不是整七十歲,是錯誤的。這也是以現代觀念解讀古文所造成的誤解。《後漢書》中記載,班固「弱冠而孤」,他父親去世時,他已二十三歲,不是整二十。另一處他將自己二十七歲也稱為「弱冠」。唐代經學家孔穎達「疏」稱:二十至二十九都可以稱為「弱冠」,說明唐代也有人認為「二十曰弱冠」就是整二十,所以孔穎達認為有必要予以糾正。另外孔子講「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這些說法應該也都是指的整數之年及之後年,畢竟人的思想發展變化怎麼會都在整數之年?

總而言之,我研究秦漢哲學四十年,有一些體會,但未必正確,僅供參考。

周桂鈿教授

(作者單位: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

(本文節選自《文史知識》2015年第7期)

(欄目:人物春秋)

推薦閱讀:

眾網友談儒家文化的最大短板和缺欠!(下)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五經為何把舜的父母打造成惡人
春節、秋節考及《春秋》考
從貨幣史看市場及中國文明的古老且先進性

TAG:知識 | 儒家 | 聖人 | 文史 | 董仲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