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3)[轉載]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三流一源溯天文

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三流一源溯天文

中華先哲所確立非常科學的中國天文學時空系統理論,除了由「天圓地方」所體現出來的古人對天地結構的認識,是「地」的吐氣、含氣之外,就是由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的內容體現出來的,根據「地」的吐氣、含氣而界定的天地框架(結構)內容,及其對宇宙天體的存在與運動方式的科學認知。這些內容也非常有助於我們理解《河圖洛書》所包涵的數,透析《古太極圖》所蘊涵的深奧哲理。

據古代史籍記載,自古以來,「善言天者」數以百記,數以百記的「善言天者」大致分為三種類型:「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這些學說都是對天地、宇宙認識的科學理論。

現今學術界認為,「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是自古以來人們在探究天文學中,逐漸形成的三大流派。但是,根據《中醫科學性的准思考》與《中醫天文學》所展示的古代中國天文學知識,分析「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這三種學說的相同與差異,卻可以推翻學術界長期以來的「三大流派」說!也就是說,「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這三種談天學說,是一脈相承於以陰陽之氣為內在依據,以天地框架為外在形式的遠古中國天文學。

一、「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概述

古代中國對天地、宇宙的論述相當豐富,《晉書·天文志》將這些五花八門的說法大致歸納為三類: 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

1. 渾天說

渾天說將天地比作雞卵形狀的整體,這個整體將天極看作天地的中心,將赤道二十八宿看作天地這個大圓球的中腰。漢代天文學家張衡的《渾天儀注》將「天地」框架釋義得非常清楚:

天將地包裹在其中,日月五星附麗其中,運行有一定的軌道。天地這個整體的框架:就象一枚雞卵,假想的天球外表就象雞卵的外殼,地體就象卵中黃,孤居於天之中,這個「雞卵」的圓周長是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一百八十二又八分之五度復蓋在地體上半部,一百八十二又八分之五度環繞在地體下半部,所以圓形天道二十八宿半顯半隱。這個「雞卵」的兩端是南極、北極。北極是天的中心,在正北出地上36度,經常顯現而不隱藏(參見《辭海》恆顯圈圖)。南極也是天的中心,在正南沒入地下36度,經常伏藏在下面而不顯現。兩極相距182度半多一點。天轉如車輪在運行,圓轉沒有開端沒有終點,其形狀混混沌沌,所以稱為渾天。赤道是腰帶,天的肚腑,從東到西將天圍腰攔截[1]。

張衡的《靈憲》還論述了天地框架----天極、赤道、經線、緯線,是在推論出天地本原之後確定出來的。天地的本原是什麽?是天地陰陽之氣。古人將天地陰陽之氣分為四時,天地框架----兩極、經度、緯度,就是依據四時之氣的規律界定出來的。這在張衡所著《靈憲》中記載得比較詳細:

昔在先王,將步天路,用*(之)**[定]*靈軌,尋緒本元。先准之於渾體,是為正儀立度,而皇極有逌建也,樞運有逌稽也。……太素始萌,萌而未兆,並氣同色,渾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其氣體固未可得而形,其彁速固未可得而紀也。如是者又永久焉,斯為庬鴻,蓋乃道之干也。道干既育,有物成體。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天成於外,地定於內。天體於陽,故圓以動;地體於陰,故平以靜。動以行施,靜以合化,堙郁構精,時育庶類,斯謂太元,蓋乃道之實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九位,地有九域;天有三辰,地有三形;有象可效,有形可度。情性萬殊,旁通感薄,自然相生,莫之能紀。於是人之精者作聖。實始紀綱而經緯之。」

文中明確指出:天地的本原是「氣」,「氣」的陰陽構精,化生出四時孕育出萬物。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然後才有天的九個方位,地的九個區域;才有兩極、赤道;「才有象可以顯現,有形體可以度量。」天地的經緯正是在此基礎上劃分出來的。而且「自地至天,是八極的一半,地的深度也一樣。」

在界定出天地框架的基礎上,渾天說根據重差勾股術和地隔千里而由日晷所測的日影差一寸推算了整個天地的大小。《靈憲》指出:

「八極之維,徑二億三萬二千三百里,南北則短減千里,東西則廣增千里。自地至天,半於八極,則地之深亦如之。通而度之,則是渾儀。將覆其數,用重[差]鉤股,懸天之景,薄地之義(儀),皆移千里差一寸得之。過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謂也。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

從天地的大小中,可知渾天說所認識的「天地」是上下短,四圍寬的橢球體。同時還認為天地以外的宇宙是沒有極限的。

渾天說還清楚地認識到:天是圓的,宇宙是無限的,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於地影遮掩了月球所致。地影是圓的,那麼地體自然是圓形的。《靈憲》指出:

「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當日之沖,光常不合者,蔽於*(他)**[地]*也。是謂闇虛。在星星微,月過則食。」

以上可知渾天體系自古至今就是將地體作為球形來對待,而且也是依據整個天地來劃分時間與空間的。

2. 蓋天說

學術界通常認定蓋天說原自相當古老的「天圓地方」說,認為

「最早,原始人們看天穹,有如一個倒扣的鍋,大地是平的。這種直觀的感覺就是天圓地方說。……在天圓地方說里,人們早就發現,天穹有一個「極」,猶如瓜的蒂,鍋蓋的疙瘩。這「極」即現在的「天球北極」。我國黃河中下游一帶的古代民族,他們自古以來就學會觀察北斗的徊轉以定四時,不難發覺北斗徊轉的中心是不動的。……殷代主要活動地點約為北緯36°左右,即天球北極的地平高度約36°,因此古人以為半球形的天穹正是以36°的傾斜度蓋在地上的。所謂「天如欹車蓋,南高北下」(祖暅:《天文錄》)就是這個意思[2]。

《晉書·天文志·天體》記載了蓋天說的具體內容:

「蔡邕所謂《周髀》者,即蓋天之說也。其本庖犧氏立周天曆度,其所傳則周公受於殷商,周人志之,故曰《周髀》。髀,股也;股者,表也。其言天似蓋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極之下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隤,三光隱映,以為晝夜。天中高於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萬里,北極下地高於外衡下地亦六萬里,外衡高於北極下地二萬里。天地隆高相從,日去地恆八萬里。日麗天而平轉,分冬夏之間日所行道為七衡六間。每衡周徑里數,各依算術,用句股重差推晷影極游,以為遠近之數,皆得於表股者也。故曰《周髀》。」

即所謂《周髀》,就是蓋天學說。蓋天說原本是庖犧(伏羲)氏所確立的周天曆法度數,其所流傳過程是周公承受於殷商,有由周朝人記載下來,故曰《周髀》。髀,是股;股,是表。其學說主張天好似蓋笠,地猶如倒扣著的盤子,天與地各自正中高四圍低。北極之下為天地之正中心,這裡最高,而往四圍散開來越來越來低,日月星三光隱沒與輝映,成為晝夜。天正中高於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萬里,北極下地高於外衡下地亦六萬里,外衡高於北極下地二萬里。天與地隆高相從,日離地恆八萬里。日附麗天而平轉,分冬夏之間日所行道為七衡六間。每衡周徑里數,各依算術,用句股重差推算晷影極游,成為遠近之數,全都得立竿測影。故曰《周髀》。

又《周髀》家云:

「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天之居如倚蓋,故極在人北,是其證也。極在天之中,而今在人北,所以知天之形如倚蓋也。」

這兩段話的意思是:蔡邕的所謂《周髀》理論,就是蓋天說。蓋天說本是庖犧氏確立曆法的周天度數,由周公承傳於殷商,因為是由周朝人記載下來的,所以稱《周髀》。髀,是股;股,是立竿測影的表。這一學說認為「天」象沒有柄的傘,「地」象倒扣的盤子,天地各自都是中心高,四圍低。北極之下為天地的正中心,此地最高,而四圍低下,日月星三光在地的周圍上下左右不停地隱沒與顯現,形成晝與夜。天的正中心,高於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萬里,北極下地高於外衡下地亦六萬里,外衡高於北極下地二萬里。天與地各自隆起高出相一致,日離地恆八萬里。日附麗於天而平行旋轉。分冬夏之間日所行道為七衡六間。每衡周徑里數,各依算術,用句股重差推算晷影、天極、四游,以此作為遠、近的數據,全都是得之於表股的測定。故曰《周髀》。

又有《周髀》家云:天圓如張開的傘蓋,地方如下棋的棋盤。天的所在如斜倚的車(傘)蓋,所以天極在人的北邊,就是其證明。極在天之中,而現今在人之北,所以知道天的形狀如同斜倚在大地上的的車蓋。

以上可見,蓋天說的「天穹斜欹」、「地法覆槃」,其主要內容是以天極為中心,把大地作為拱形看待的。至於將「地」說成是「方如棋盤」則是後世人望文生義,曲解了遠古先哲們所論述的天文學知識。

3. 宣夜說 

宣夜說主張宇宙無限論,認為「天」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天穹(殼),只不過是無邊無涯的氣體,日月星辰就在氣體中飄浮遊動,宣夜說自然觀的基礎是元氣學說。此說相傳出自殷代。

戰國時期的《莊子·逍遙遊》論述得比較有代表性: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有至極邪?」即天空中的深青色,難道是其真正的顏色嗎?它的廣闊遙遠難道沒有極限嗎?用提問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宇宙無限的認知。莊子還用湯與棘的對話表達了自己對宇宙無限的認定:「湯問棘曰:『上下四方有極乎?棘曰:『無極之外,復無極也。』」即上下四方有極限嗎?沒有極限之外還是沒有極限。

也是戰國時代的宋鈃、尹文學派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氣」或「精氣」構成的,如《管子·內業》所說:

「凡物之精,比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藏於胸中,謂之聖人;是故名氣。杲乎如登於天,杳乎如入於淵,淖乎如在於海,卒乎如在於屺。」

即宇宙萬物的本原為「氣」。陰氣陽氣相互作用,在地化生五穀,在天為日月星辰。陰氣陽氣充塞於天地之間,稱之為鬼神;懂得陰氣陽氣運行規律的人,稱之為聖人。氣有時光輝照耀,好象升騰在天;有時隱而不現,好象沒入深淵;有時滋潤柔和,好象潛伏入海;有時高不可攀,似在峻岭重山。

宣夜說認為,氣無處不在,是化生天地萬物的本原。日月星辰包括地體自身,都漂浮在氣中。《晉書·天文志》記載了:

「宣夜之書亡,惟漢秘書郎郄萌記先師相傳云:『天了無質,仰而瞻之,高遠無極,眼瞀精絕,故蒼蒼然也。譬之旁望遠道之黃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體也。日月眾星,自然浮生虛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須氣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順或逆,伏見無常,進退不同,由乎無所根系,故各異也。辰極常居其所,而北斗不與眾星西沒也。攝提、鎮星皆東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遲疾任情,其無所系著可知矣。若綴附天體,不得爾也。』」

即天沒有形質,仰頭觀望,又高又遠沒有極限,眼睛艨瞀而無法看清楚,故天蒼蒼。比如向四圍遠望之黃山而全都是青色,俯察千仞之深谷而都是黑色,青非真色,而黑也沒有實體。日月眾星,自然浮生在虛空之中,其運行其留止全都須氣來維繫。所以七曜或者流逝或止住,或者順行或者逆行,伏藏與顯現沒有常規,進與退不走相同的路徑,是因為沒有根系,所以各不一樣。北極常居其所,北斗不與眾星向西隱沒。攝提、鎮星全都向東運行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遲緩與迅疾任隨其性,其沒有根系明顯地可以知道。如果被綴附於天體,則不能夠如此。

也就是說,浮游在太空中的日月星辰,其行其止全都由氣統攝著。如果綴附在天殼上,則不能如此遊動。《晉書·天文志》還記載了東晉虞喜《安天論》所說:

「言天體者三家,渾、蓋之術具存,而宣夜之法絕滅,有意續之而未遑也。」

即論述天體的有三家,渾、蓋之學術都存在,而宣夜學說卻絕滅了,有心補遺接續這一學說卻沒有閑暇做到。虞喜還說:

「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數,其術兼之,故曰宣夜。」

宣,是明;夜,是幽。幽明之數,其學術兼而有之,故稱「宣夜」。

三國時代的宣夜說學者楊泉在《物理論》中說:

「夫天,元氣也,皓然而已,無他物焉。」

楊泉還進一步論證說:

「夫地有形而天無體。譬如灰焉,煙在上,灰在下也。」

人們熟知的成語故事「杞人憂天」講的就是這個問題。據《列子·天瑞》篇記載,有位杞國人聽說日月星辰是在天空飄浮的,便「憂天地崩墜,身無所寄,廢寢食者。」勸杞人的人,提出了「日月星辰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即不但天空充滿氣體,連日月星辰也是氣體,只不過是發光的氣體。後來的宣夜說學者還提出地體會壞,天地也會壞,但是用不著擔憂。可知宣夜說認為地球本身與日月星辰一樣,都是太空中的天體。

二、「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的相同與不同

「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這三種學說所談內容有相同也有不同,學術界一般認為,渾天說比起蓋天說來,無疑要進步得多。渾天說與球面天文學的基本出發點完全一致,對於觀測天文來說,也能充分滿足要求。但是,作為宇宙結構理論來說,渾天說則是不符合事實的。天球的概念完全是個臆想的概念。從觀測天文學的角度來看,宣夜說不如渾天說的價值大。渾天說能夠近似地說明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宣夜說只能指出它們運行的不同,卻沒有探討其運行的規律性。綜合三者相同與不同的內容,會發現學術界的分析是有失偏頗的。

1.天極、北斗、二十八宿、句股重差推晷極游可證「渾蓋歸一」

《叢書集成初編·周髀算經》的「提要」中說:

「蓋渾天如毬,寫星象於外,人自天外觀天;蓋天如笠,寫星象於內,人自內觀天。笠形半圓有如張蓋,故稱蓋天。合地上地下兩半圓體,即天體之渾圓矣。其法失傳已久,故自漢迄元明,皆主渾天。」《周髀算經述》說:「笠,車蓋也。以覆輿者,……又為弧背,再加弧線分度,加考工記蓋弓二十八以象星也。」

即笠指車蓋,用來覆蓋車身,又為圓弧的脊背,再加圓弧線分段度數,加上考工記記載支撐車蓋的弓有二十八根,是取天象二十八宿。《周髀算經跋》中又說:

「古術無蓋天之名,雖周髀亦渾天也。舊本有昔者榮方問於陳子以下,蓋秦漢人所攙入,而不明以測渾之理,故竟以為天如倚車蓋,別名蓋天。而考驗多所違失。」

即渾天說是從整個天地的外表進行觀察與測算;蓋天說是在整個天地的內里進行觀察與測算。即使是「周髀」所談,也是「渾天」學說。舊本有關「昔者榮方問於陳子」以後的文字,全是秦漢時代的人攙入的,因為不明白測定渾天的原理,所以竟然以為天好象斜倚著的車蓋,另立名稱為「蓋天」。然而經過考察驗證,卻發現有很多失真之處。

明代學者胡震亨先生在《周髀算經·題辭》中說:

周髀學說,超過渾天學說,比如楊子云難蓋天八論都沒有能夠駁倒它。惟獨梁武帝於長春殿講義,另擬天體,全部與周髀相同,用以排斥渾天學說。自梁武帝以後(此說)就不再顯現。總之世上缺乏算學,於是這些計算技術被埋沒,我讀的《魏書》中,就曾講到有得道(掌握算學技術)之人名叫成公興的,是幫助寇謙之家種田的傭工。

有一次寇謙之坐在樹下推算七耀運行度數,成公興時不時地過來看看,後來寇謙之遇有一些難題弄不明白,自覺悵然若失,成公興就問他說:「先生為何不高興?」謙之回答說:「我學算多年,可是近來算周髀總也算不對,因此自覺慚愧。這些不是你所能夠明白的,用不著你來過問!」

成公興卻如此這般地給他講解其中的奧妙,使得寇謙之茅塞頓開,恍然大悟,按照成公興的演算法,頭號難題迎刃而解。寇謙之嘆服成公興的不可貌測,請求成公興做自己的老師。結為師友相約結伴進入華山、嵩山共同修道,學會了辟穀。從而知曉《周髀》一書的算學,如果不是有道之人是很難迅速計算出結果的。諸如桓、鄭、蔡、陸這些人,恐怕當時並沒有輕易隨聲附和楊子云的觀點[3]

也就是說,無論是渾天說的天地如雞卵形狀的整體,還是蓋天說的「天穹斜欹」、「地法覆槃」,二者都是觀測天極、北斗、二十八宿,用句股重差來推算,依據日晷來測定兩極、四游。即觀察測算天文現象的大致方法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只是在於,「寫星象於外」的渾天說,劃分整個天地方位,可以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寫星象於內」的蓋天說則必須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與《古太極圖》的方位劃分相一致。

渾、蓋二者出現有不同主張的原因主要是:渾天建立於堯帝時代,《晉書·天文志·儀象》記載了:

《春秋文曜鉤》云:『唐堯即位,羲和立渾儀。』此則儀象之設,其來遠矣。緜代相傳,史官禁密,學者不睹,故宣蓋沸騰。」

也就是說,由來久遠的渾天學說,在古代是保密的,史官以外的學者無法見到,這也是導致宣夜說、蓋天說興起的原因。《開元占經》也說:(周)幽王、平王之後,周朝皇室地位卑下,天子不能頒布曆法,魯歷不正,百有餘年,以建申之月為建亥而出現的怪異,蟄蟲不伏藏,曆紀壞廢,道術浸亂,渾天學說傳下來的不多,末世儒者有的不曾聽說過渾天的具體內容,各以自己的臆測為天作說,故有周髀宣夜之學說。

渾天遭周朝、秦朝動亂,師傅斷絕,喪失了文字記載,惟獨渾儀還在,觀象台沒有廢棄,故其詳細內容還可以得到。至於更加縝密的方法和精確的數據卻闕而不傳,周天里數的精確數據也無從知曉。而洛書《軌曜度》、《春秋考異郵》全都說周天一百七萬一千里,到了依據日影進行驗證時,則錯誤甚多,這些內容流傳散布在很多書中,通儒達士沒有經過考證,所以不敢違背損毀舊術,只得依據書中所見,按照這些數,更正考察其他數,以探究其內容。

這些現象,用梁武帝的話說就是:

自古以來談天者多了去了,全都是不懂天象,各隨自己想像。各執自家所說,看法顯著不同,毫釐之差,導致千里之謬。戴著盆而向上觀望,怎麽能夠見著天?這就象住在蝸牛的角中,卻想要談論天之廣闊與狹窄;懷揣著蚌螺的外殼,卻想要測量海水之多少,真可謂不自量啊[4]

其中,渾、蓋產生分歧的原因從這些記載中可見一斑。

《北史·信都芳傳》也早就指出:

「渾天覆觀,以《靈憲》為文理,蓋天仰觀,以《周髀》為規則。俯、仰雖然不同,大致的歸屬卻是一致的。」

渾、蓋二者都源於獨特的遠古中國天文學赤道坐標系。只是渾天說在保留古代中國天文學的觀測體系、時空觀念方面比較系統、全面,故而成為自古以來較為正統的觀測天體視運動、測量天體方位、制訂曆法的理論基礎。

2.「方」既不是四四方方,也不是平平正正

通常學術界認為蓋天說源自相當古老的「天圓地方」說,殊不知「天圓地方」說與渾天說的「雞卵天地」說原本並不矛盾。只是自古至今一些學者誤解了「方」字的準確含義才將渾、蓋對立起來。比如鄭文光先生認為:

「『方』者,並不是正方形或長方形,而是平平正正之謂。南北朝時代的鮮卑族歌手斛律金創作的民歌中就歌唱道:『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5]

其實,「方」字,既不是正方形或長方形,也不是平平正正之謂,而是「幽」----「隱蔽」的意思。「天圓地方」的「圓」是指「地」的「吐氣」,「方」是指「地」的「含氣」(詳細內容見第一章)。

自古至今渾蓋爭論的焦點----地體是與天穹同圓:「圓則同圓,方則俱方」;還是與棋局一樣的方形:「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應該沒有爭論的必要,因為二者的內容與觀點在實質上是一致的。只是因為持「地方如棋局」者,曲解了「方」字在「天圓地方」一詞中的準確含義,所以才導致雙方爭論不休。

3. 「天球」是假想的,「地球」卻是實實在在的

學術界認為,渾天說與宣夜說的分歧在於,渾天說主張「天」有一定的範圍,有一個固體硬殼包裹著。宇宙是無邊無際的:

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7]

宣夜說則主張,「天」沒有一個固定的天穹,只不過是無邊無涯的氣體,日月星辰就在氣體中飄浮遊動。《晉書·天文志》記載了:

成帝咸康中,會稽虞喜因為宣夜之說而作《安天論》,認為「天高高於無有窮盡,地深深於無法測量。天確實在上,有常規安裝之形狀;地塊確實在下,有居於靜止之形體。當相覆冒,方則俱方,圓則俱圓,沒有(地)方形與(天)圓形的不同之義。其光曜布列,各自運行,猶如江海之有潮汐,萬物之有行動、隱藏」。葛洪(持渾天說者)聽說後譏諷他說:「如果星辰列宿不附麗於天,天為無用,就可以說沒有天,何必又說有天而不動呢?」[8]

其中渾天說、宣夜說有無「天殼」之爭體現得清清楚楚。正如李約瑟先生所指出:

「渾天學說體系是古代中國天文學對赤道坐標系天球大圓的相當完善的認識。」[9]

即渾天說的天球與現代天文學的天球一樣,是假想的。「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中用了諸多的「如」字,而沒有用「是」字,足可以證實這一點。只是因為一些學者混淆了「如」與「是」的區別,才將假想的天球誤認為是真實的「天殼」,形成了不必要的固執己見。《晉書·天文志》還記載了與虞喜同族的祖上河間相聳所立論的穹天論:

「天的形狀如雞子殼,其邊際四周連接四海之外表,浮於元氣之上。譬如翻倒鎖著的匣子在水中卻不沉沒,是因為氣充滿其中的緣故。日繞辰極,從西方落下而從東方升起,不出入地體之內。天有天極,猶如鍋蓋有疙瘩。天向北下於地三十度,極之傾斜在地卯酉之北亦三十度,人在卯酉之南十餘萬里,故斗極之下不為地的中心(這裡是就以觀測者為中心劃分卯酉而言),當對天地卯酉(這裡是就以極為中心劃分卯酉而言)之位耳。日行黃道繞天極,天極向北距離黃道百一十五度,向南距離黃道六十七度,這是以二至之所在為最長最短。」[10]

穹天論實質上也是渾天論,只是將以北斗、天極為天地之中心,與以觀測者(觀測點)為中心區別了開來而已。

自古至今的一些學者認為,渾天說主張「天」是有一定範圍的,有一個固體硬殼包著。其誤區在於:一方面是忽略了「如」與「是」這兩個字的區別;另一方面是忽略了測定天體位置必須要「假想」一個天球,而實際的天球並不存在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天殼」只是對「天球」所作的比喻。渾天說的天球確確實實是假想的;地球的存在卻是實實在在的。不假想出這個天球,就無法確立天文學的時空範圍,更無法制訂出行之有效的曆法。明確這一點,對我們認知古代中國天文學時空觀念的科學性是非常必要的。

4. 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與「氣」的不解之緣

渾天說的……太素始萌,萌而未兆,並氣同色,渾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渾成,先天地生。』 ……天成於外,地定於內。」蓋天說的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是指幽而圓是指明。」「天道」稱為明,「地道」稱為幽,明是吐氣,所以(地)體表外有景象;幽是含氣,所以(地)體表內有景象,……吐氣者施放布散,含氣者運行化育,因此陽施而陰化。一明一幽,一圓一方,一吐氣一受氣,一陽一陰。」宣夜說的「『天』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天穹,只不過是無邊無涯的氣體,日月星辰就在氣體中飄浮遊動。」這三種談天學說與「氣」都有不解之緣。這些內容證明,渾天說是在認知了天地本原----「氣」的運行規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持蓋天說者因為誤解了「方」的準確含義,而與渾天說貌離神合;宣夜說則因為將假想的「天球」誤認作「實有」的「天殼」,而與渾天、蓋天這兩種學說分道揚鑣。

如果把古代中國天文學比做一棵蘋果樹,那麽,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就象這棵樹上長出來的一個甜,一個酸,一個不甜也不酸的三個味道有差異的蘋果,那數以百記的善談天者多姿多彩的天學理論,自然就象樹上多種多樣的,比如剛長出來的、長到半生不熟階段的、由於自然災害夭折而味道各異的蘋果。

三種談天學說的相同與不同,證實了三者的內在一致性。同時也證實了數以百記的談天理論,都是承傳於博大精深的古代中國天文學。將這些學說的內容融會貫通,會讓我們了解到古代中國天文學體系是比較完整和系統的。學術界諸多學者爭論不休的原因在於,不能夠全面了解這三種談天學說的內在一致性,所以才各執自己的一孔之見,進而越來越肢解了古代中國天文學的完整性、系統性,抹殺了中國天文學的科學性。

三、古代中國天文學的時空觀念

如果說以上所談還不足以證實古代的善言天者,是承傳於完整、系統、科學的古代中國天文學的話,那麽對三種談天學說與古代中國天文學時空觀念之間關係的分析將進一步證實這一點。

1)「天地之間猶橐輪乎?

中國傳統科學的空間觀念豐富多采,承傳了夏代文化的彝族人民自古至今就有老虎推動地球轉的觀念[11];《老子·第五章》明確指出:

「天地之間猶橐輪乎?虛而不屈,動而欲出。」

「橐輪」即是指風箱;《管子·宙合》指出:「天地,萬物之橐;宙合又橐天地。」「橐」,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口袋。舊說「有底曰囊,無底曰橐」,這裡「橐」是包裹的意思。天地包裹萬物,宇宙則將天地包裹其中,而且天地這個沒有底的口袋是兩頭都能夠進入氣與吐出氣,如北半球(冬至)開始呼出,南半球(夏至)開始吸入,整個地球(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呼與吸同時進行。在整個天地之中同時並行著北半球的呼(冬至)與南半球的吸(夏至)。天文學專著《皇極經世書》則從逐時運行在北半球的四時之氣現象來解釋這一問題:

「冬至之後半年為呼,夏至之後半年為吸。」[12]

天地相對宇宙來說是有極限的,這極限是依據天地之中的四時之氣而界定出來的。宇宙是沒有極限的。《文子·自然》、《屍子》都稱: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可見宇是代表空間;宙是代表時間。渾天說認為,「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可知古人對天地、宇宙空間的區分與認識是相當客觀,相當具體,也是相當科學的。

2)日無上下之說,天地自有升降」

古人對太陽、五大行星與天地運動的認識,同樣十分科學。天文學專著《開元占經》指出:

「日無上下之說,而天地有升降。」

即太陽沒有上與下的說法,而天地卻是有升有降。

「天地之間別有升降之氣,資始資生,以成萬物。」「天以妙氣為體,廣遠為量,彌覆無所不周,運行來往不息,一晝一夜,圓轉一周。張覆之廣莫能際其邊際,運行之妙無有見其始終。」

即天以美妙的氣為實體,廣闊深遠為輪廓,瀰漫覆蓋無處不充塞,運行往來永不停歇,一晝一夜,圓轉一周,展開覆蓋之遼闊無法界定其邊際,運行之奇巧美妙不能顯現其開始與終結。

「地亦升降於天之中,旁游之數與天游同。……冬至之後日轉北移,非專日之移也,亦由天地游而南,故物有生而不死。夏至之後日轉南移,非專日之移也,亦由天地游而北。」

即地體也升降於天空之中,四方上下與天的遊動相同。冬至之後太陽向北移動,不獨太陽在移動,也因為天地向南運行。所以萬物有生機而不會死亡。夏至之後太陽向南移動,不獨太陽在移動,也因為天地向北運行。

「三光之行雖有盈宿,天地之體常然不變。」

三光指日、月、星三種天體的光。三種天體在運行中,各自的光有時大,有時小,天地這個整體卻沒有根本上的變化[13]。

(3)天行不息,本無晝夜,是地上之數為人所用

現代科學是依據地球的自轉、公轉來劃分時間。古人則依據陰陽來劃分時間,並認為陰陽是由天地自身的運動所產生的。

《皇極經世書》指出:

「天行不息,本無晝夜,人居地上,以為晝夜,故以地上之數為人之用也。」而且「天地相銜,陰陽相交,故晝夜相雜,剛柔相錯。」[14]

即天氣包含著地體,地體吞吐著天氣,陰(地)氣陽(天)氣相互交接,所以晝夜相互摻雜,剛(吐)柔(茹)相互交錯。由此而產生的春夏秋冬的寒與熱實在是取決於地氣[15]。氣的陰陽運動是劃分時間的內在依據,如《管子·乘馬篇》:

「春夏秋冬,陰陽之推移也;時之長短,陰陽之利用(作用)也;日夜之易(交替),陰陽之化也。」

一年之所以有春夏秋冬四時之推移,原因是陰陽二氣的消長依次推移。漢代的《白虎通·四時》也指出:「時,期也,陰陽消長之期也。」晝夜、四時、年、月、日、時都是陰陽消長變化的期限。

(4)觀五星之東轉,則地體左行之理昭然可知也」

儘管古人沒有達到能親自乘飛行器到太空中的天體上去看一看的技術水平,但是他們運用仰觀俯察,取類比象的方法,仍然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地體也是太空中的一個天體。《素問·五運行大論》就指出:

「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緯虛,五行麗地。地者,所以載生成之形類也;虛者,所以列應天之精氣也。形精之動,猶根本與枝葉也。仰觀其象,雖遠可知也。」

意為在天地運動中,太空有星象、氣象,地面有物象。日、月、木、火、土、金、水,這七大天體,象穿梭一樣運行於太空之中。木火土金水五種屬性的氣附著在地表,承載著有形質的物體;虛的(指氣)用來陳列順應天的精氣。地體及萬物與太空精氣的關係,就象樹根與枝葉的關係一樣。雖然宇宙遼闊遙遠,但是通過觀察天空星象、氣象,以及氣化作用所引起的動物的生長壯老已和植物的生長化收藏等物象,還是能夠認知清楚的。由此可知,在古代中國天文學中,物候是連結陰陽之氣運行規律與天空星象運行規律的紐帶。《素問·五運行大論》還指:

「觀五星之東轉,則地體左行之理昭然可知也。」「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是「太虛之中一物爾。」

古人還運用從太空中墜落到地面上的隕石形狀和性質,推斷天上星體的形狀和性質。《史記·天官書》就指出:

「星隕至地,則石也。」

王充《論衡·說日》:

「日月在天猶五星,五星猶列星,光耀若圓,去人遠也。何以明之?春秋之時,星隕宋都,就而視之:石也,不圓。以星不圓,知日月五星不圓也。」

陳太初《琅環天文集》:

「星之在地者為石。星之在天者為星。星墜於天,半空凝結,至地而成石也……星隕而成石,石星一體也。」

張衡《靈憲》:

「奔星之所墜,至地則石也。」

恐怕「杞人憂天」中「天地也會壞」的觀念就是從隕石墜落的現象中思辯出來的吧。

(5)依據春夏秋冬四時之氣的往複運動來確立天地框架

《素問·氣交變大論》指出:

「天雖高不可度,地雖廣不可量,以氣動復言之,其猶視其掌矣。」

天雖然高遠不可攀登,無法用尺寸度量,地雖然寬廣無法限制衡量,但是以春夏秋冬之氣的往複運動來分析,就象觀看自己的手掌一樣。《素問·五運行大論》還記載了橫亘在圓形天道二十八宿之間五種顏色的氣,這五色氣對應春、夏、長夏、秋、冬五個季節,青色—春;赤色—夏;黃色—長夏;白色—秋;黑色—冬。古人認為五個季節與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在一回歸年內相繼出現在北極天空直接對應。五大行星中的每一星各行73日零五刻,合周天360度[16]。《素問·五常政大論》還記載了先哲們所描述的四時之氣在地體上的循行規律:

今以氣候驗之,及春氣西行,秋氣東行,冬氣南行,夏氣北行。以中分校之,自開封至滄海,每一百里秋氣晚至一日,春氣早發一日。」

這行而不停的四時之氣,就是在顯現著的午半球和隱沒著的子半球相遞更替,此去彼來,此來彼去。

古人依據天地之中有形物質的規律性變化,劃分出四時五行,認為萬物都逃脫不出陰陽五行的性質[17]。比如地上有與陰陽五行直接對應的五個季節,天上有與陰陽五行直接對應的五大行星。四時五行是在天地之中化生出來,天地這個整體是在宇宙之中化生出來,這就是古代中國天文學的時空觀、物質觀。古代中國天文學也正是在通曉了天地萬物的本原是陰陽五行基礎之上,確立出天地框架,建立起科學的天地時空、宇宙時空理論的。

(6)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與古代中國天文學的時空觀念

古代中國時空觀念中「天地之間猶橐輪乎?」「天地之間別有升降之氣,……一晝一夜,圓轉一周。」「地上之數為人之用也。」「天地,萬物之橐;宙合又橐天地。」都是指天地這個空間中的時間,即渾天、蓋天所界定天地框架的時間;天地寓於宇宙之中。「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窮。」「地亦升降於天之中」;「五星與地體同類」,則與宣夜說的「天」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天穹,只不過是無邊無涯的氣體,日月星辰就在氣體中飄浮遊動;宇宙萬物都是由「氣」或「精氣」構成的,氣無處不在,是化生天地萬物的本原。日月星辰也包括地體自身,都漂浮在氣中這些理論是同一原理。

渾天說、蓋天說、宣夜說的內在一致性,體現出「三說」都被包容在古代中國天文學的天地時空觀念、宇宙時空理論之中,也證實了這些談天說都是對古代中國天文學的共同承傳。

四、古代中國天文學是中華傳統科學思想文化的生命之源

鄭文光先生說:「日月星辰是什麽?它們為什麽發光?為什麽會產生日月蝕?等等,等等。在實驗科學還不發達的古代,對這些問題的解答無非是一些猜測----但是,決不是憑空的猜測。古代科學家和哲人們是根據地上物質的性質和運動規律去猜測天上物體的性質和規律的。」[18]

是猜測?還是推論?「地上物質的性質和運動規律」又是什麽?

應該說,堪與現代科學相媲美的古代中國天文學時空觀念,其科學性取決於古代中國天文學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古代中國天文學原本(起碼在六、七千年以前)是比較完整和系統的,否則就不會有再現的考古實物----蚌塑天文星圖;十六根古笛等,也不會有承傳至今的赤道坐標系,更不會有行用至今的干支四柱曆法。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比如天災人禍,官方保密等等,尤其是從古至今的諸多學者,由於日漸割裂了古代中國天文學內在依據----陰陽五行,與外在形式----天地框架(天極、北斗、二十八宿)的完美統一,博大精深的古代中國天文學理論才被肢解成數以百計的各種談天學說。

(1)應該改猜測」為「推論」

推論是邏輯思維的形式之一,是由一個或幾個已知的判斷,推出新的判斷,不能隨便亂「蒙」。猜測是憑想像估計,帶有「蒙」的成分。中國天文學及其時空理論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在對天地萬物反覆認識,反覆實踐,反覆驗證的基礎之上推論出來的。比如由月亮的「月牙」狀態----「闇虛」為「地影」所遮,推論出地體是圓的;由觀測五星由西向東運行,推測出地體也是由西向東運行;由隕石的墜地推論出天上的星體不是圓形的。等等,等等。

明代思想家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指出: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即夏商周這三代以前,天文學知識是相當普及的。三代以後,中國天文學命運多舛,不是有器無文,就是有文散佚,正如《晉書·天文志》所說:

漢靈帝時,蔡邕於朔方上書,言『宣夜之學,絕無師法。《周髀》術數具存,考驗天狀,多所違失。惟渾天近得其情,今史官候台所用銅儀則其法也。立八尺圓體而具天地之形,以正黃道,占察發斂,以行日月,以步五緯,精微深妙,百代不易之道也。官有其器而無本書,前志亦闕』」。這是有儀器而無文字記載的情況。

《唐書·天文志·上》記載了有文字記載但不完整,後由幾代人整理補充而載於史冊的情況:

黃帝創受《河圖》,始明休咎,故其《星傳》尚有存焉。降在高陽,乃命南正重司天,北正黎司地。爰洎帝嚳,亦式序三辰。唐虞則羲和繼軌,有夏則昆吾紹德。年代綿邈,文籍靡傳。至於殷之巫咸,周之史佚,格言遺記,於今不朽。其諸侯之史,則魯有梓慎,晉有卜偃,鄭有裨灶,宋有子韋,齊有甘德,楚有唐昧,趙有尹皋,魏有石申夫,皆掌著天文,各論圖驗。其巫咸、甘、石之說,後代所宗。暴秦燔書,六經殘滅,天官星占,存而不毀。及漢景武之際,司馬談父子繼為史官,著《天官書》,以明天人之道。其後中壘校尉劉向,廣《洪範》災條,作《皇極論》,以參往之行事。及班固敘漢史,馬續述《天文》,而蔡邕、譙周各有撰錄,司馬彪采之,以繼前志。今詳眾說,以著於篇。」

諸如此類的原因,使經過科學推理建立起來的古代中國天文學理論,沒有能夠完整、系統地流傳至今。因此,在論證古代中國天文學成果時,應該改「猜測」為「推論」。

(2)約定俗成的觀念不一定就是正確的

儘管古籍記載、出土文物、民俗學、文字學、易哲學等學科中的最新研究成果,都可以證實古代中國天文學的理論是在對天地、宇宙的科學認知中推論出來的,但是認為古代中國天文學在有文字記載的五千年間,是由不完善到相對比較完善而發展的觀念,在學術界仍然占居著主流。學者們依據約定俗成的觀念來分析論述中國天文學史,認為:

「從甲骨文看來,我國在三千五百年前的殷商時代,已有一定的天文學知識。……我國還有一部分古書,記述了殷代以前的天文學資料,但是否可靠,或如何解釋,學者還爭論紛紜。……神話中所反映的天文學內容,有許多可能產生於更古的年代。……甚至是原始社會。……但是,神話畢竟不是信史,通過神話研究中國天文學的起源,還存在著許多困難。……這工作做得不好,很容易把假象當作真相,把客觀事物的歪曲影象當作現實世界的真實寫照,就會造成謬誤。」[19]

約定俗成的觀念不一定就是正確的。如果倒退二十年,在民俗學沒有揭示出中國古代曾經行用過由十干所紀的一年分十個月的曆法;考古學沒有發掘出六千多年前的河南濮陽「北斗、蒼龍、白虎天文星圖」;七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陽用於測定天地之氣運行規律的十六根古笛等,這些足以證實古籍中所記載的天文學成果確實存在的話,學術界諸多約定俗成的觀念似乎是合情合理的,要重新建構古代中國天文學學科體系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二十年後的今天,許多神話都已被證明是藝術化了的曾經有過的史實,諸多難以稽考的問題已經有實物為證。關鍵在於我們肯不肯稽考,用什麽樣的方法去稽考。

諸多最新研究成果對我們去稽考完整系統的古代中國天文學可以說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這東風就是辨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就是從「實事」求出「是」,求出真理,而不是就事論事。不能運用顛倒了的認識論,比如用現代人所謂「人類童年的認識能力」,來估測古代賢哲的認識水平。更不能用道聽途說來的「中國古代無科學」觀念,去認識、評價古代中國天文學。只有打破舊的觀念,用尊重史實,尊重事實的新觀念,承認六、七千年前誕生的古代中國天文學,是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驗證,不斷總結,不斷精確才建立、完善起來的觀念,去分析論證古代中國天文學的內容,也只有以此為基礎,才能展示出原汁原味的古代中國天文學。

(3)「太極」既不是多餘的,也不是虛無縹緲的

在中國傳統科學中,天文學是龍頭學科,中醫學是當代世界傳統醫學中唯一能與現代醫學爭寵的保留學科。中國傳統科學的易哲學、中醫學、文字學等學科中很多語義不清,內涵與外延均欠清晰的名詞術語,如無極、太極、八卦、天地、陰陽五行、宇宙等需要古代中國天文學知識予以澄清。比如易哲學中「易有太極」的「太極」,研究易哲學的一些學者崇尚「太極思維」,認為太極是在「八卦的基礎上推導」出來的。「太極在時間上表現為無始無終,在空間上表現為無處不在。眼睛看不到它,但它確實存在。」[20]

研究古代中國時空觀念的一些學者,為了證實古代時空無限觀念的存在,就說:

「日月寒暑之時間推移,不過是陰陽變化消長的具體表現。這些論述無疑很有道理。只是《易傳》在陰陽之上又安置了一個『太極』,卻沒有具體解釋,後世往往被神秘化。」[21]

應該說這兩種對「太極」的解釋都不盡如人意,因為「太極」就是指天地這個大的極限,是這個大的極限中化生出了陰陽之氣,陰陽之氣的運行時段劃分出了四時五行。可知太極在宇宙中既不是多餘的,也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實實在在的。如果沒有古代中國天文科學知識對這些問題進行證實證偽的話,那麽這些學科中的很多問題就會永遠處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無法定論之中。

(4)展示古代中國天文學時空科學理論的現實意義

展示古代中國天文學時空科學理論的現實意義在於,為《河圖洛書》探源,為《古太極圖》引緒!提醒研究《古太極圖》的讀者,改「宇宙論系統圖示」為「天地論系統圖示」!

很多人研究《古太極圖》,總是把她說成是「宇宙論系統圖示」。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稱為世界三論(宇宙全息統一論、總時空學、宇宙大潛顯總體學)、宇宙統一科學、總體大統一論創始人,新河圖、新洛書、十卦、一百卦、全息易學、一統易的創始人王存臻先生。王先生認為,「古人首先是依據月象太極而畫出太極圖的」!「早在1982年秋,一個靜謐的夜晚,王存臻主席注目東天,一輪明月升起在高高的白楊樹巔,凝視良久,觸景生情,吟出『高揚一枝月,妙空玄景來』的警句。很快,他發現月亮上呈現太極圖像!這一發現讓他激動不已:古人首先是依據月象太極而畫出太極圖的!易曰:『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在古老安謐的環境中,極為引人注目的是陰晴圓缺,日月相推。尤其在神秘的夜晚,明月的盈仄變幻,更具魅力,將人們的心靈引向宇宙的深處。在多少次靜心的觀察、深沉的思考中,在多少個日夜日夜的不懈探索中,智慧的先哲們應被美妙的月象太極所吸引,激發出無限的遐想,徹悟太極原理。想到這些,王存臻主席興奮至極:『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太極卻在明月中!』又歷經無數個不眠之夜,王存臻主席發現:在農曆每月十五前後,月圓初升之時,是觀察月象太極圖的最佳時間。此時,月亮左右明暗兩部分,恰好構成一幅清晰的太極圖像:左邊陰暗部分為陰,右邊明亮部分為陽,左陰部分上小下大,右陽部分上大下小,中間陰陽分界線成S形,左右陰陽兩部分酷似兩條陰陽魚,只是沒有「魚眼」而已。陰魚頭朝下,陽魚頭朝上,呈現一幅逆向運動的太極圖。古人云:日為陽,月為陰。月中太極圖陰大陽小,以陰為主,且呈逆向,正與古今哲理相吻合。王存臻主席發現月中有太極,具有深刻的宇宙背景、文化淵源。古老的沂蒙山,地靈人傑。幾十年來,王存臻主席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神馳天宇,縱橫今古,仰觀俯察,悟道求原,步入神秘的宇宙殿堂。」[22]

出於對本民族科學文化的熱愛,很多學者都想把中華文明最美的精華----太極圖原理展示給世人。但是,數千年以來對太極圖的種種解說,加之數百年以來中學西解的流弊,使得現代人把「天地」與「宇宙」混而為一,如此去沒有極限的宇宙之中,探詢古太極圖的內涵,根本就無法弄清楚陰陽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節氣這些數,與《河圖洛書》、《古太極圖》是否無法分割,無法理解陰陽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節氣這些數,與《河圖洛書》、《古太極圖》之間究竟是怎樣的關係。諸如「月中有太極」之類的說法,難免會使詮釋出來的《古太極圖》科學原理永無定論。進而貶損太極圖的魅力,最終還是要被淘汰!

因為《河圖洛書》所展示的陰數陽數,就是由古代中國天文學觀測體系中誕生出來;《古太極圖》所蘊涵的科學原理,就是融由古代中國天文學觀測體系中誕生出來的氣數,與古代中國天文學時空科學理論為一體!所以,結合古代中國天文學觀測體系與古代中國天文學時空科學理論,來分析《古太極圖》所蘊涵的科學原理,可以進一步證實《古太極圖》不是「宇宙論系統圖示」,而是「天地論系統圖示」!


推薦閱讀:

天文志第六
人類從地球到火星,乘坐現在的飛行器需要多長時間?
天文專家:今年6月5日至7月3日為猴年馬月|天文專家|猴年馬月
太陽系來自於超新星爆炸,那麼為什麼現在太陽系主要質量還是氫氦等輕元素?
基於時空氣合一的六十甲子天文曆法研究

TAG:轉載 | 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