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了弄懂晶元,我和行業最權威人士聊了聊

去年我能在11塊多躲開盈方微這個雷,就是諮詢了這位兄弟——剛好有個盈方微的離職人員去他們公司,問了一下,盈方微就是殼子。

當時飛刀虧了2個點出來了,後來跌到4塊多。

昨天晚上沒事又和這個兄弟嘮嗑,問問晶元這個行業,一下子說了一大堆。我複製一部分乾貨給大家看看。

國家戰略層面,晶元也就是集成電路行業,絕對是十三五規劃以及今後很多年,國家重中之重的要大力發展和攻堅的項目。

屬於涉及到國家安全、戰略層面的定位。

目前現狀:中國晶元需求量佔全球50%(有些應用的晶元,佔70-80%)以上,而國產品牌晶元只能自供8%左右。去年中國進口晶元2300億美元,屬於第一大宗產品;第二名是原油,1100億美元。

晶元這麼多年之所以為什麼依賴進口,就是因為技術門檻太高,需要非常細分,而且每個細分領域都有各自的很高門檻,不是隨便砸錢就搞得定的。

需要砸錢,砸大錢,持續砸大錢,所以VC很少投晶元類的公司。這是屬於人才、技術、資金密集型,而且投入產出周期很長,風險還很高的行業。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行業知識,再聊股票。

在國外,晶元行業發展主要是企業商業行為,國家層面很少插手。

所以,近些年韓國、台灣的一些公司殺入,利潤變低,很多歐美晶元公司不斷收購整合維持高利潤,但是有些企業撐不下去了。

特別日本的半導體設計、製造企業這幾年基本出局了。

這些年,中國變成各種電子產品的第一大製造大國,每年消費海量的晶元,都需要進口;要命的是中國大力發展航天航空、軍工、國家信息安全等應用都需要用海量進口晶元。

政府從國家安全、戰略層面,制定晶元發展計劃,在2014年就決定未來10年投1萬億產業基金;再加上很多地方政府的產業基金,應該數倍於這個數字。

所以,從政策面看,晶元行業不是簡單的替換,而是,決定國家前途命運的行業,這裡面的機會不會一陣風就沒了

但是,如前所說,晶元技術國產化是個任重道遠的,技術門檻太高,人才培養、技術積累都需要時間;一定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持續砸錢。

而且晶元的很多細分領域,也未必就一定能夠國產化,至少10年內都看不到國產化的可能。

現在發展晶元是國家行為,已經不是企業行為。

就是因為中國政府太重視了,trump政府也早就察覺。現在中國資本想通過收購或資本運作拿到歐美的晶元相關技術,現在已經非常難了。

兩個月前,trump政府通過301條款,就是針對晶元行業,針對中國全球都對中國封鎖晶元技術。

中資背景的基金本來13億美金收購美國一家FPGA晶元公司Lattice,前段時間,Trump親自簽字否決了,這是幾十年不遇的情況。

君正今年收購Omnivision也失敗了,背後都是政治博弈。

從2000年前後,那屆政府就已經要大力發展晶元行業,到現在也經歷起起落落,晶元行業沒能實現質的變化,但還是培養了、積累了很多人才,打下了不少基礎。

現在中國國力強大,有錢,是時候再次衝鋒,能夠產生質變。

行業裡面的普遍觀點是認為,成功的概率很大。

說這些,意思是,晶元重要,國家重視,大家要有信心,但是任重道遠。

以上是政策面,接下來再說晶元行業的分工。

上邊這張圖相對比較直觀,行業上游,設備材料,主要被日本、歐美壟斷。

最牛逼的晶元製造環節用的光刻機廠家ASML,就是荷蘭的公司,做先進工藝都要買他家的光刻機,先進的型號一台上億美金,而且不是想買就有的,要排到2019/2020年,最先進的還不賣給中國人。

這機器中國人短時間中國人不可能做出來的,裡面用的蔡司的鏡頭,一套2000多萬美元,對中國人封鎖。

這只是光刻機一種產品,在設備和材料領域還有很多環節日本壟斷,也是短期內突破不了的。

還有晶圓代工,其實就是晶元製造工廠,類似於電子產品行業的富士康,只為別人製造晶元,沒有自己品牌的晶元,這個領域最牛逼的是台積電/TSMC,是台灣公司,他們最先進的工藝到7納米。

晶圓廠第二名也是台灣的UMC,第三名是新加坡——其實應該說是美國的,第四名是中國中芯國際。

這只是代工,但行業還有一種企業叫IDM/IDH,有自己的晶元工廠,又生產自己的晶元,最牛逼是Intel,大家都知道;還有韓國三星,這兩家工藝也是非常先進,略差於台積電,比咱們的中芯國際牛逼多了。

中芯國際投了那麼多錢,到現在28納米工藝良率還很差,中芯國際最近剛剛挖了個行業大牛梁孟松,台積電、三星晶圓廠成功都和他有關係,希望中芯國際靠他在未來幾年實現趕超。

再回到這張圖,晶元封裝、測試,這算是晶元製造的後道工序;技術含量相對偏低;大陸在這兩塊還不錯,有不少公司,通富微電就屬於這個領域。

但是高端的技術在韓國、台灣,韓國Amkor、台灣的日月光,但是大陸技術差距不算大。

不過不得不多說一句的是,這個領域,利潤率太低,歐美人已經不願意做了。

晶元行業最燒錢的部分在晶圓工廠,一條產線,如果是台積電7納米的產線,投入在100億美元上下,天文數字,所以,日本晶元企業這幾年就是在晶元工藝競爭中被乾死,與這個有關。

再看看左上角的「EDA、IP」,這個基本就是歐美絕對壟斷,屬於利潤最高的領域,不過屬於細分領域。

EDA就2-3三家美國公司壟斷;IP前五名也是歐美公司,最牛逼的公司是ARM,英國的,去年被孫正義軟銀花370億美金收購了。

不過EDA、IP領域很細分,都是軟體和知識產權,公司的營業額不算大,技術壁壘卻非常高。

EDA、IP是幹什麼的,很抽象:EDA是主要用來設計晶元的自動化軟體,IP是知識產權核,可以用在晶元裡面。

短時間,中國人依然無望,全世界所有晶元設計公司基本都要那2-3家的EDA軟體,大部分的複雜點晶元設計公司要用ARM IP核。

現在回到晶元設計公司,現在A股裡面的很多相關晶元公司屬於這個範疇,只設計自己晶元,設計好花錢找晶圓工廠代工,然後找晶元封裝測試廠,製造出最後的晶元。

問題在於,一顆晶元從構思、設計、製造、然後做成方案,做到電子產品裡面,再推到市場,周期都要2年(汽車領域甚至3-5年),周期太長,風險非常高。

比如華為的晶元設計公司叫海思,MTAE10裡面的主晶元就是用自己設計的麒麟晶元。

這個麒麟晶元就是很複雜的晶元,其實,它的設計工具軟體來自那2-3家美國公司,晶元裡面還集成了很多買來的知識產權核,包括ARM的CPU IP。

資本市場的炒作有時感覺真是也就是炒作,脫離真實面。

上圖可見,2016年的數據前20名晶元公司,沒有一個中國大陸的。

聊了這麼多都是科普,幾句話比較難解釋清楚,但整體框框就這樣。

但是,落後、差距大,也代表了發展空間大,只要對國家有信心,這個產業還是有無限想像力。

回到二級市場,說說相關上市公司。

比如江豐電子(SZ:300666),這家公司最近漲幅已經比較大,算是材料供應商,為晶圓工廠供應靶材(是耗材)。這家公司技術還不錯,有技術門檻。

這個以前都是國外壟斷,他們算是打破壟斷,而且,現在國內到處建晶圓廠,需求會很大。

設計公司層面,從技術來說,還沒有哪家是很牛逼的公司,不過將來中國晶元實現突破,應該還是要從這些公司裡面突破。

比如最近兆易創新(SH:603986),就是有大布局,不過最近又停牌了。

我看一些券商關於晶元行業的研究報告,都有些外行,股民也只能跟風炒作了。

富瀚微(SZ:300613),他們的管理團隊很踏實,在布局做人工智慧晶元,在轉型,不排除將來做成了,在上一個台階。

四維圖新(SZ:002405)在布局汽車電子晶元,如果將來成功了,股票還得漲。

衛士通(SZ:002268)算是中國電科集團的股票(29所?),我和他們系統里的人認識,他早期買過衛士通,被深套,說是做網路安全的,有壁壘。

說實話,真的很難給選股票,大家可以關注財報,財報不是很差的晶元公司,可以持續關注。應用前景比較好的包括:汽車電子晶元、人工智慧相關、物聯網相關。

現在的晶元公司大漲,我覺得主要還是在風口,資金推動。

晶元公司盈利很難快速體現,A股嘛,不影響炒作,晶元這個熱點應該可以持久,有國家背書,總比炒一些沒有邊際的股票好。

最後還要強調一下,這位仁兄不怎麼做股票,人家是晶元領域的專業人士,股票部分大致隨便一說,目的還在於科普一下行業知識。

推薦閱讀:

腎陽虛權威知識
4.8 權威的借用
史上最具權威房屋風水圖解 買房裝修不得不看
【毒品犯罪】裁判要旨權威觀點
PANTONE 發布 2017 年度代表色-草木綠

TAG:行業 | 權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