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說說幼升小擇校 :我們到底要追尋怎樣的教育
如果擇校是一場戰爭,從現實意義上來說,我們一家三口正站在這場戰爭的起點上——孩子剛五歲,去哪兒上學前班、能過渡到怎麼樣的小學,小學讀完能升上好初中嗎……以上一切都是未知數。硝煙尚未瀰漫,戰果遙遙無期,我們一家三口都得做好心理準備,準備迎接一波波既殘酷又慘烈的現實洗禮。可從另外一個層面,一場始料未及的小風波讓這場戰爭在我們的心裡提前宣告結束。關於教育的終極意義,關於我們到底要追尋並擁抱怎麼樣的教育,乃至我們將為如上種種的選擇付出何種代價,我們幾乎是被推動著做了許多反思,並在心裡大概有了個答案。
幼兒園:沒考慮過「擇校」就去了
我曾不止一次發自內心地在朋友圈讚歎,有時是「許是老師發現我最近太忙,竟主動幫我把孩子的室內鞋給洗了」,有時是「中英文主班老師在學期結束,親手給每個孩子做了一本手冊,不僅有孩子在園內的照片,還有老師認真撰寫的暖暖的評語」,還有時是「老師不惜餘力地持續鼓勵和表揚,以前每天都要睡懶覺的小傢伙總算有了一點要早睡早起的自覺性」……於是,常有朋友看了我的朋友圈,興緻滿滿地問我,你娃就讀的那個幼兒園看上去真不錯啊,你是怎麼精挑細選到一個這麼好的幼兒園,具體講講唄?每次面對這樣的提問,我都會感覺到壓力山大。天吶,這不是個一句半句能說清楚的問題。請不要懷疑,朋友圈的每一次讚歎都是情之所至,絕非為了粉飾太平或是討好老師。那我的壓力從何而來,以致於我竟不能坦蕩又迅速地回答人家,「是啊,我是這麼這麼這麼找到這家幼兒園的,真的很好,你也快來吧」?有那麼一句大家表面上會裝得很詬病、但其實心裡時時刻刻也放不下的話,叫「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如果把幼兒園也算進擇校里去,那麼我們家可能真的就是「輸」在起跑線上了。最初為孩子選擇這家幼兒園時,連這個幼兒園有沒有辦學資質都沒問,就歡天喜地把孩子送了進去。選擇它的理由既簡單又有「說服力」:有個關係非常好的朋友的孩子在那兒就讀,而我的孩子跟那個小朋友總能很開心地玩到一起。嗯,現在你能明白,為什麼那個「說服力」要打引號。很多人知道我這個傻到家的「擇校標準」後,哭笑不得:如果只是希望孩子能跟自己喜歡的朋友多接觸,多組織孩子和他的小朋友們一起玩不就得了,有必要非要成為同學嗎——更何況,後來等我的孩子正式入園,最終也沒能和他的好友安排到一個班上。幾乎所有人聽到這裡,都會繼續問,這麼些年,你也沒有轉園,那必然還是因為這個幼兒園有什麼過人之處吧?
很遺憾,我沒有選擇轉園,也不是因為什麼了不得的理由,而是因為我覺得孩子好像「習慣」了這裡,很依戀他的小朋友們和老師。當他三歲時,我們第一次聊起「升學」、「畢業」這回事,孩子不僅很沮喪,甚至有點要哭出來地問我,為什麼不能一直一直跟同學和老師在一起。至於對幼兒園有沒有過不滿,作為一個尋常到不能再尋常的媽媽,怎麼會完全沒有?當然有過,還不止一次:入園一年後,聽別的消息靈通的媽媽們熱議,才知道園方尚未徹底搞定辦學資質的時候;有一年夏天,因為園所需要整修,僅僅提前了十天緊急通知,「接下來兩個月孩子得回家待著,因為幼兒園要臨時關閉」的時候;有那麼一段時間,各種原因導致主班老師不停更換,外教待不夠半年就辭職的時候;園所內突然爆發某種流行病,不得不閉園消毒,孩子們得集體回家「避難」的時候……甚至,我也曾經加入過媽媽們自發組織的「北京市內探校大行動」,把在合理距離內能參觀的大小幼兒園看了個遍。其間,有人做出了睿智而果斷的人生選擇,替孩子找到更合適的園所,迅速轉走了。而我們選擇留下,原因不外如下:前面說了,孩子那張滿是依戀的小臉是我選擇留下最大的理由。我總是很愚蠢地相信,哪怕他只有兩三歲,但待在哪裡最開心、最合適,他自己最有發言權。其次,僅憑我的個人觀察,我覺得孩子班級的歷任老師都還蠻不錯。經手孩子班級的歷任老師,有男有女,有胖有瘦,各有各的特點。在我看來,他們大多很年輕,算不上經驗豐富,更談不上什麼資深教育專家——甚至,在我看來,有著突出優點的人,也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比較突出的缺點——但他們大多有一種非常樸素的對小朋友的親近和愛心,否則這麼一份天天和二十來個小朋友打交道的工作該何以為繼。從孩子對歷任老師的評價也能看得出來,他有所謂「最愛」和「一般喜歡」的老師,但沒有出現過「討厭」的老師。有時候,我願意嘗試站在班級老師的角度去替他們多想一點,畢竟在你忙碌於自己的事情時,他們是離你孩子最近的人。相信並且理解,是讓他們成為你的戰友而不是敵人的開始。更重要的是,這種基於「相信和理解」、儘可能把他們當成養育小夥伴的態度,讓我在與形色不同的老師就各種具體問題進行交流時,感到放鬆和自如,能夠更冷靜客觀地去聽他們表達闡述,哪怕會發現有時他們說的有漏洞、邏輯上有問題、甚至並不在理,但彼此願意麵對、能夠交流的態度,往往對事情朝好的方向發展是有幫助的。
幼升小:當頭一棒打醒夢中人
假使沒有所謂「幼升小」,目前孩子剛在這所幼兒園讀到中班的生活,對於我們一家來說,簡直完美。正如前面所說,在孩子從小班準備升中班時,已經有一批睿智的家長選擇了轉園,其中有一位媽媽就曾深刻提醒我,早點準備,不要到最後無處可去。明明我們解決不了北京戶口,明明我們也不打算去辦那勞什子「五證」,明明我們恐怕得在可以預見的一段時日里,帶著孩子在京求學,但很遺憾,蠢笨如我,被人那樣提點,都還是沒有醒。緊接著,進入中班後,園方針對有意進入公立小學就讀的家長,安排了一次「幼升小」說明會。一位看起來很資深很專家的老師為大家細細說明,在孩子升至大班後,她會如何利用每天半小時的時間,「幫助您的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也不知道我這種「流竄分子」為何會有幸被安排參加這麼高端的說明會,某一次,在我親眼目睹了這位專家給那些「自主選擇參與」的孩子做「幼升小」培訓時的場面之後,我的第一反應是,還好我們沒資格讀公立。既然沒資格讀公立,去私立的路也並不容易——比我早幾年生娃的姐妹們在陸陸續續選擇私立後,也大都是這麼給我反饋信息的。相較選擇幼兒園,這一次,我積極也努力了許多。不再是懵懵懂懂跟隨著媽媽探校團去左看右看,而是在探校之前,跟先生反覆合計了我們的想法、需求,通過學校的官網、微信、說明會等多方面掌握信息後,再親自前往實地考察。先簡單說一下我們自以為「一點也不高」的要求:距離適中、學費在預算之內等物理條件就不展開細說了;考慮到未來有可能還要去別處求學,希望學校能採用一套在全球範圍內適用面較廣的教育體系;重視孩子的母語,也就是中文的教育,至少在小學階段不要放棄「中文作為強勢母語」的教育前提;比起學習成績,希望學校能更重視孩子對內在、對自我的探尋和認定。是的,這種「自以為」很快就在尋找學校的過程中被打碎。這種要求雖談不上過分,但在京城整個國際及民辦教育大環境下,確實顯得有點奇葩。「去私立不就是為了學好外語,早點留學嗎」,「別傻了,去國外讀書也是要考的,哪個學校不喜歡學霸」……諸如此類的好心提醒聽了很多,我覺得我還是挺幸運的,最後挑挑揀揀,找到了一家我覺得還算滿足我們要求的學校。交完資料,緊接著就是去學校面試了。以前,總有些學習好的同學喜歡以示「謙虛」地說,我從來不複習呀,我每天放學都在玩兒,而我們一家三口就是徹頭徹尾相信這種說法的「傻子」。到了面試當天的早上,臨到要出發,我們家先生才想起來,「咦,好像穿得有點普通,忘了把最體面的那套西裝拿出來」,然後在家長面談中侃侃而談他對小學教育的期望,「掌握中文如何重要,用好自己的母語如何重要」被他書生氣地說了好幾遍。而最重點的被面試對象更是完全狀況外,直到被貼上名牌、準備走進考場,還在氣鼓鼓地跟我說,「如果一會兒(老師讓我做的)遊戲不好玩,我就撕掉名牌出來」。至於面試結果,還需要問面試結果嗎?上面這句話說得輕飄飄,事實上,從被通知我們需要「輪候」,到我真的接受自己在教育上的「失敗」,接受孩子目前的「學習認知水平」甚至比他同班的孩子都還要弱一些,我很是花了些時間,甚至有一天下午,一個人走在回家路上,因為突如其來的無力感,我站在大街上默默哭了一場。
接觸教育焦慮的第一步就在我感覺我已經能接受現實的時候,曾任台灣大學中文系教授的周志文先生的一篇《沒有一個孩子是可以被放棄的》在網上瘋轉。文章講述他有一個從生下來就比別人慢一些的大女兒,以及他和妻子是如何陪伴著這樣一個樣樣比別的孩子來得晚一點的女兒慢慢成長的故事。許多人,包括身邊的一些朋友,都認為這樣的文章,對於剛剛遭受了那樣打擊的我來說,難道不是莫大的寬慰嗎?「沒關係啊,可能你的孩子也跟球兒一樣,比別人慢一點,但你看最後球兒不也進入了全美音樂排行TOP10的學校攻讀嗎?」這樣的勸慰真誘人,對不對?但真的很不好意思,我想你們都誤會了周先生講這個故事的本意,他並不是在為你描述一次精彩的人生大逆轉,而是試圖告訴你,他在陪伴女兒成長過程中,在如同你我一般經歷焦慮、痛心,甚至也曾為孩子報讀過各種補習班之後,他體味到的教育的真諦。「教育應給受教育者知識,這些知識應該是交到孩子發現自我、肯定自我,教育應該想辦法造就一個人,而不是摧毀一個人,至少使他自得、使他快樂,而不是使他迷失、使他悲傷。」這段在我看來閃閃發光的文字,被我摘錄下來,並轉發到朋友圈。與我摘錄了同一段文字的一個媽媽和我聊天,我們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假使球兒的人生沒有逆轉,沒有赴美留學,而是如她父親所擔心的「高中畢業,到電子公司做個裝配員」或是「到百貨公司做個售貨小姐」,即便周先生本人覺得饒是如此,也不見得不可以,甚至他依然會如是動情地把這篇文章寫下來,但這篇文章還有在中國家長的朋友圈被瘋狂轉發的可能嗎?我們倆的心中隱隱有個答案,但都沒有說破。在今時今日這樣的環境中,為人父母當真不易。俗語說「養兒一百歲,操心九十九」,現在的我們要操心煩惱的事情從孩子還未誕生就開始了。然而,我們只顧沉溺在這日漸增加的負擔中,卻忘了問自己:所有這些焦慮的指向,究竟是更多指向孩子本身,還是其實指向了我們自己內心的虛榮和不甘心?不能接受平凡,無論如何都希望在孩子身上找到一些與別不同的閃光點,未來能夠從事一些光鮮體面的職業——哪怕憑我們如今的閱歷,壓根不足以判定孩子們未來就業時,這個世界上都還有哪些職業可供選擇,何為光鮮、何為不體面,又從何說起?讓教育回歸本源,回歸到接受教育的那個人身上去,或許是個很好的解除教育焦慮的開始。當受教育只為受教育,當讀書只是讀書,才能獲得真正的收穫與快樂。正如同我當初僅憑孩子的「一面之詞」就為他選擇了那個幼兒園,可能在接下來的擇校過程中,我會繼續督促自己更多顧慮到他的需求、他的想法:當那些大人都覺得很滿意的學校,對他來說有點太困難的時候,我們不妨商量看看,通過他自發自願的努力,他能達到學校的要求嗎,假使依然達不到,或許我們都該考慮放棄,轉而選擇更合適他的去處。至於他的未來光鮮與否,不該是一件我們父母也奢望穿上的袍子,我們當然該為他取得的每個成就感到高興,但更多的我們應該對我們自己的人生充滿自得。至於平凡,它恐怕已註定會與絕大多數人的人生牢牢綁定,即便你再不甘。平凡的人生並不可恥,平凡又不幸福的人生好像才更可怕,而幸福從哪裡來,往往正在於你是否恰如其分地認識了你自己。又或者退一萬步講,假使你都已經不甘到了那種地步,為什麼不直接用這種熱情去添補你人生中的缺憾,而要花費十幾二十年的漫長時光去等待另外一個人來滿足你的夙願?啰啰嗦嗦寫了這麼多,說是「擇校記」,但其實這裡面沒有半點成功經驗可供你參考。假使把這個世界上的家長,按照擇校能力來排序,我可能是倒數的那幾個。而這一場因擇校而起的小風波,又一次促使我向內發現我自己,更明確自己接下來應該做出的選擇,以及必須為這些選擇付出的代價。
推薦閱讀:
※當「緣分已盡」時,我們該怎樣正確對待?
※警惕戰略盲區:我們為何常常錯看小國(完整版)
※讓我們的心再柔軟一些
※我們到紐西蘭應該玩什麼,怎麼玩~
※我們心裡總會藏一個人,然後每次想起的時候都會有一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