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是誰的歷史?高句麗遺產之爭__航空旅遊網

當7月1日中午中國申報的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項目通過了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審議,成為中國第30個世界遺產地的第二天,同樣參加世界遺產委員會的韓國代表團在2日向與會各國主要人士分發了一本名為《高句麗的古墓壁畫》的書籍,強調高句麗的古墓壁畫是能夠證明東北亞形成「獨立文化圈」的歷史證據和重要的文化遺產。其根本目的在於證明,高句麗是今天朝鮮民族的祖先,而高句麗的歷史,應該是朝鮮而不是中國的歷史。韓國《朝鮮日報》甚至報道說,有韓國教授從國外收購的數張地圖,能證明中國東北某些地方乃是朝鮮民族祖先的領土。中國對此反應理智而冷靜。中國學者認為,應該本著歷史的、科學的態度去看待高句麗古代文明,不能將問題帶到現代政治中「我們要在國內掀起『高句麗』熱潮,讓中國明白,7000萬韓國人心中的『高句麗夢想』是不能抹去的。」這種充滿民族狂熱的語句是韓國第一大報《朝鮮日報》引用韓國學術界的言論。他們要求對中國將高句麗定義為中國的地方政權,韓國政府不應只在口頭上採取對策,應採取實際行動。韓國外交通商部文化外交局長朴興信7月5日表示,韓國政府的基本立場是,「決不能接受把高句麗史編入中國歷史的中國的立場。我們將通過外交渠道確認中國媒體的報道是否反映了中國政府的立場,之後再探索對策。」此後韓國政府國政宣傳處處長鄭順均表示,政府於7月16日上午在總理公館舉行了由國務總理李海瓚主持的國政懸案政策調整會議,決定成立以相關部門局長級人士組成的「高句麗史相關事務對策協商會」,目的之一是「儘早為處理高句麗史爭論作好必要的準備」。由韓國發動的學術和輿論攻勢在中國高句麗申遺前後早已來勢洶湧。6月28~30日,來自蒙古、俄羅斯、土耳其和日本等國的部分學者聚集漢城世宗文化會館,參加由韓國高句麗研究會發起的主題為「高句麗的認同性」的國際學術會議。韓國鮮文大學歷史系的教授甚至在其作品《在渤海尋找韓國古代文化的秘密》中主張:「我國文化的發源地應該在以渤海灣為中心,包括韓半島北部、遼東半島、遼寧省、河北省和山東半島在內的渤海文化圈尋找。」對於位於中國遼寧集安市周邊的高句麗遺址,中韓爭論的焦點之一,是《光明日報》曾發表的題為《試論高句麗歷史研究的幾個問題》的文章。對文章指出的「高句麗政權的性質應是受中原王朝制約和地方政權管轄的古代邊疆民族政權」這一觀點,朝鮮和韓國共同展開了攻擊。韓國學者以「隋朝和唐朝的皇帝能御駕親征,與自己的地方政權的將領乙支文德和楊萬春展開殊死決鬥嗎」為論據,質疑隋唐對高句麗的中央領導地位。民族主義的情緒顯然影響了學術上的判斷。韓國漢陽大學教授慎鏞廈甚至撰文,聲稱這是「歷史帝國主義」。這一嚴厲的攻擊口吻,讓人懷疑韓國是否還記得萬曆朝鮮之役(朝鮮稱為壬辰衛國戰爭)的歷史:當時朝鮮國王在日軍侵略時欲「亡於天子之國」;而在明朝滅亡後,出於對明朝的感激和忠誠,朝鮮李朝視清朝為犬羊夷狄,私下稱清帝為「胡皇」,稱清使為「虜使」。除對清朝的公文賀表之外,一切內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廟、文廟祭享祝文,仍用崇禎年號。直到清末,仍有私人筆記書寫崇禎年號,以至竟然有「崇禎二百六十五年」的紀年。對朝鮮媒體對於高句麗事件的激烈言論,中國學者認為,應該本著歷史、科學的態度去看待高句麗古代文明,不能將問題帶到現代政治中。中華民族和朝鮮半島上的民族歷史,是不應也不能被硬性割裂開來的。從明清兩代,中朝之間的「宗藩關係」,使得朝鮮在多次受日本入侵時獲得中原的全力支持。韓國前總統金大中在復旦大學的演講中就曾說道:「16世紀末,日本為了侵略當時的明朝,要求朝鮮王朝借道。朝鮮王朝予以拒絕,於是日本侵略了朝鮮。那時明朝出兵韓半島,為擊退日本侵略軍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也作出了莫大的犧牲。朝鮮王朝不忘舊恩,祭祀往朝鮮派兵的明崇禎皇帝,一直到朝鮮王朝滅亡為止,歷時300年。」中國和韓國當前的關係,按照韓國駐華大使金夏中的說法:「中國與韓國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簽署的外交關係中是最好的。」根據今年4月份韓國國內的輿論調查結果,63%的韓國執政黨(開放的我們黨)國會議員認為韓中關係比韓美關係重要。為此,對高句麗王陵遺址的爭論,早在今年2月,中韓政府已經達成協議,從學術層次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朱元璋的吏治改革?
舊影瑣憶·自由的見證
古埃及人的生活日常 —— 化妝 (中英對照)
國標舞的簡介,起源,發展歷史,理論分類
日本國歷史到底是怎樣的?

TAG:歷史 | 旅遊 | 航空 | 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