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肝炎日:從肝炎到肝癌只有「三步」
2016年7月28日是第6個世界肝炎日,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宣傳主題是「了解肝炎,立刻行動」,我們國家的宣傳主題是「愛肝護肝,享受健康」。據悉,我國有近兩億人感染肝炎病毒,每年我國約35萬人死於慢性乙肝相關疾病,其中60%為原發性肝癌。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往往在發生疾病時沒有明顯的癥狀,到了肝癌中晚期才被發現。專家提醒,為了早期發現和干預肝癌,及時規範的治療肝炎尤為重要,有助於降低肝硬化、肝癌發生風險。
從肝炎到肝癌只需要「三步」 乙肝丙肝風險較高
從肝炎到肝癌的演變過程,一般有典型的三部曲,即患者一般要經歷「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因為這個過程是一個緩慢的多階段的演變過程,大概需要10至20年時間,40到50歲是肝癌的高發期。所以只要及時發現和治療,提前干預的時間還是比較充分的。相對於乙肝患者,丙肝患者如果不及時發現和治療,發展成為肝癌的時間會更短,很多丙肝患者多數是在體檢或是病情已發展為中晚期才被發現,因此更要注意。
肝炎常見的種類有甲乙丙丁戊這5種。不同病毒引發的肝炎,其傳播途徑和感染後的臨床過程不同。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傳播疾病,可以通過污染的手、食物或水傳播;乙肝、丙肝和丁肝則主要通過母嬰、性和輸血傳播。乙肝和丙肝可發生慢性感染,引發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較高。
肝炎曾被治癒者也可能患上肝癌
2015年,著名詩人汪國真的逝世讓人們對其死因肝癌引起了廣泛關注。但是很多人也會出現疑問:據報道,汪國真從來不抽煙,也不喝酒,只是從前患過肝炎,但是已經被治癒。那麼,為什麼肝炎明明被治癒,卻依然逃不開癌症的魔爪?
儘管不少肝炎患者可以被治癒,肝功能也能逐漸正常,但是患者本身所攜帶的病毒卻很難被徹底清除。一旦被病毒的反覆刺激,依然可能演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已經被治癒的肝炎患者,依然要定期做檢查。乙肝病毒攜帶者與慢性乙肝患者平時可能沒有癥狀,當如果經常熬夜、過度勞累也會造成免疫力會下降,變成活動性肝炎。即便是乙肝病毒攜帶者,也應該定期檢查,防患於未然。
定期做肝臟檢查 一級預防最重要 記住這個「三字經」
業內人士提醒,40歲以後建議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的肝臟檢查,50歲以後每半年做一次檢查。有肝炎、肝硬化等肝病背景,特別是乙型或丙型肝炎的患者、乙肝或丙肝病毒攜帶者也最好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查。隨著醫療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肝炎患者都被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癒,所以,只要發現及時、治療及時可以有效預防肝癌的發生。 防治肝癌應從日常生活做起。病因預防是一級預防,這裡總結一個預防「三字經」,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第一,少熬夜。每天晚上11點到12點是人體肝解毒工作的高峰期,因此要減少或者盡量不熬夜,才能使肝的排毒功能有效運作,促進肝功能恢復;第二,潔飲食。不能吃發霉的、糊了的食物。這類食物含有黃曲霉素,吃了容易引發肝癌;第三,遠煙酒。煙酒都會對肝功能造成傷害;第四,好心態。中醫認為,經常抑鬱或愛發脾氣的人,容易肝氣鬱結,不利於肝臟健康。
【延伸閱讀】世界肝炎日的由來
世界肝炎日為7月28日,第一屆世界肝炎認知日宣傳活動定於2004年10月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其主題是「與你同行(YouHaveCompany)」,主要目的是向公眾、醫務界、政府人員宣傳有關丙型肝炎的預防、篩查和治療知識。
7月28日是已故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的誕辰日,為紀念這位乙肝病毒發現者,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5月決定,從2011年開始將每年的世界肝炎日從5月19日變更為7月28日。
推薦閱讀:
※英國斑點狗一窩產16隻幼仔 接近世界紀錄(組圖)
※世界衛生日:降低血糖水平是預防糖尿病的有效途徑
※[世界概覽]西方文明是排他的,富有侵略性的文明
※2010年第九期《詩詞世界》 詩藝漫談欄目
※龍溪舟子的男人世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