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能否逆襲希拉里? 特朗普為何能在美國創造奇蹟 邁克·彭斯幫得了特朗普?

特朗普能否逆襲希拉里?作者:張國慶

特朗普的煽動力是驚人的,也常常切中要害,否則很難在共和黨建制派精英的包圍中脫穎而出。

隨著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暨特朗普(又譯川普)獲推選代表共和党參戰11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與希拉里的終極之戰就此進入「決賽階段」。與此前幾番或沉悶,或缺乏懸念的大選相比,此番的美國選戰尤其值得期待。

不論你是否喜歡特朗普,無法否認的是,美國大選因為特朗普變得好玩了,也將更具戲劇性。我在微博上發起的關於美國大選的投票,結果顯示,支持特朗普的人是希拉里的一倍多。這使我想起了當年奧巴馬參選,歐洲人一致支持這位現在已愁白了頭的「黑馬」。

從傳統的觀點看,希拉里有較大獲勝機會,而特朗普夫人在共和黨大會上的烏龍更是讓很多觀察家感嘆,特朗普完全沒戲。但英國公投的前車之鑒還在,這也使我們不得不對特朗普具有的強大衝擊力高看一眼。畢竟,普通老百姓的想法,與精英還是有很大差異,就像牛津、劍橋校園裡的人怎麼也無法想像,為什麼52%的英國人選擇了擺脫歐盟?當然了,公投之後發生在歐洲大陸的一系列事件,令人不得不佩服英國人民豐富的歷史經驗和看問題的老辣成精……

選擇或者不選擇特朗普,代表的是美國人對未來的態度。我的一位同事評價道:如果美國人選擇了特朗普,就真的能夠說明美國人還有極大的創新精神……當然了,這將更加說明政治娛樂化在美國的深入人心。

特朗普真正的勝機也許還是奧巴馬當年的法寶——改變。

從初選看,共和黨選民今年的投票率遠遠高於往屆,這在11月的決戰中將會起到關鍵作用。此前,奧巴馬兩次勝選,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民主黨選民的超高投票率。

打個比方,A和B競爭達拉斯市市長,A的支持者有10萬人,B的支持者也不少於10萬人,原本是勢均力敵的,但遺憾的是,A的支持者90%在選舉日不辭辛苦前往投票站投票給A,就是9萬票,B的支持者很多都是嘴上的熱情,只有70%的投票率,也就是7萬票,結果還用說嗎?

投票率上升的背後,是對現實的不滿。正是由於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渴望改變,很多支持共和黨的選民就有了為改變而投票的願景,自然投票率高企。加之特朗普超有人氣(即便是他的出錯的太太,仍然令很多選民感覺很養眼,只要少說話,多微笑,就好),人們也自然愛摻和,投票率也就進一步提升了。這對共和黨來說,是最大的利好。

換言之,特朗普的勝機,在人們對現狀的不滿、年輕人對希拉里的厭倦,在支持共和黨的選民較高的投票熱情……11月的美國大選,自然也就有了極強的觀賞性。更何況,這不僅與美國利益密切相關,也關乎到未來的世界形勢。考慮到希拉里的強勢和特朗普腦子裡變幻不定又常常出人意料的新點子、新說法,他們不管誰上台,都會比現在白宮裡啃著雞肋的奧巴馬對媒體、對公眾、世界有衝擊力。

特朗普的煽動力是驚人的,也常常切中要害,否則很難在共和黨建制派精英的包圍中脫穎而出。在新罕布希爾,特朗普就曾以強國意識激勵他的追隨者,發誓要讓美國變得更加強大。

回望21世紀以來的兩位總統的16年任期,美國人突然意識到,這真的是美國歷史上少有的戰爭與經濟困境伴生的時代,上一次是小羅斯福時代,但小布希與奧巴馬加在一起,也不如半個小羅斯福能幹。雖然希拉里與特朗普看上去都不是最好的選擇,但美國人就更需要睜大眼睛好好挑挑了。

不過,國際政治的風向似乎對希拉里有利。繼德國默克爾、韓國朴槿惠之後,英國首相也換上了梅女士,聯合國新任秘書長人選中女士也極具競爭力,如果希拉里再成為美國第一位女總統,那可就真的是一番新氣象了。而且在保守力量佔上風的美國,選擇一位女性入主白宮,應該也算是一個歷史性的選擇與突破了吧……

特朗普為何能在美國創造奇蹟作者:宋魯鄭

希拉里與特朗普的對抗,遠遠不是兩個「治國理政」手段不同的人的對抗,乃是美國傳統政治勢力、傳統政治理念與一種試圖顛覆它的力量之間的對抗。

剛到華盛頓時,覺得警察真多。可到了克利夫蘭,才真的是小巫見大巫。

其實直到來到現場,內心中還是很忐忑,因為根據此地法律,集會帶槍是合法的——45個州有同樣的規定。於是很荒謬的一幕出現了:為了安保考量,舉辦大會的速貸體育館規定與會者不得攜帶水槍、氣槍和彩彈槍,其他禁止攜帶的還包括飲料罐、玻璃瓶、網球、金屬尖頭雨傘。但真槍是可以帶進場的!

要知道特朗普是一個極有爭議的候選人,是一個引發美國對立和撕裂的候選人,在這樣的背景下還允許持槍入場,是嫌今天的美國還不夠亂嗎?看來每個國家都會有這種荒誕幽默的事情發生。所以,克利夫蘭有這麼多警察並不意外。

不過到現場才知,帶槍的規定被臨時禁止了。看來,真到了命懸一刻的時候,人的基本理性還是會回歸,政治正確也會放到一邊。儘管支持擁槍的特朗普今年1月曾表示,如果入主白宮,上任第一天就會禁止劃設「無槍區」。不過大會已經宣布,晚上的主題是「make America safe again"。總算是聚焦一下實實在在的民眾疾苦了。

在克利夫蘭,發現都在下半旗。這應該和17日巴吞魯日市槍殺警察事件有關。儘管共和黨大會全球矚目,但大搶新聞風頭的仍然是這件事。這已是近期的第二起,上一次五名警察被複仇的黑人打死(或被擊斃),這一次則是3名。而且復仇者都曾服過兵役、去過伊拉克,都為這個國家打過仗。後者還曾在伊拉克多次獲得獎章。就是這種一度保家衛國的人,卻成了襲擊警察的嫌犯或英雄——如何定義取決於個人立場。他們或許也有偉大之處,不是為了自己,是出於對不平等現象的公憤,他們襲擊的是荷槍實彈的一線警察,不是文職人員。儘管如此,我也知道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為他們鳴不平,不會為他們辯護。這就是生活在中國和生活在美國的區別。

不過襲警案是美國種族矛盾激化升級的預兆,當黑人終於意識到即使奧巴馬當總統也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時,那就只能採取這個國家和制度聽得懂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聲音。正如巴吞魯日襲警者在他幾天前發布的視頻中所說:只有暴力和金錢壓力才能帶來改變。他說:「錢和血、錢和血、錢和血。別的都不管用。」他在上周推特中說:「暴力不是最終答案,但也是一種做法。你們這些人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站起來反擊,而不是像美洲土著一樣地……滅絕?」這是民主社會中,沒有高效表達渠道的群體多麼絕望的吶喊。

更何況事發後,奧巴馬完全站在警察一邊,說什麼襲擊警察就是襲擊每一個人。可是打死無辜黑人,難道不是打死每一個人嗎?每個人不都會成為下一個無辜者嗎?

不管怎麼說,國內存在如此尖銳的矛盾——生死搏命,與汝俱喪,美國執政者仍要把大量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和百姓毫無關係的南海中去——中國不說主權,至少和漁民的魚權息息相關,可南海和美國百姓有一毛錢的關係嗎?(我在克利夫蘭問過的普通民眾均不知南海是何物,一臉茫然)也難怪民眾憤怒,也難怪特朗普創造奇蹟。

克利夫蘭除了數不勝數的警察,另一個看點就是到處可見抗議者。在會場不遠處,有婦女團體在抗議特朗普歧視婦女的言行。但下面觀眾也有人高喊撒謊,抗議她們的抗議。

最吸引眼球的是一場兩人出演的行為藝術:一人扮作狗,趴蹲在地上,脖子上拴著鏈條,另一人拿著牌子,上寫:kick my dog Trump(踢我的特朗普狗),下面還有一行小字:not face ,please(請不要踢臉)。眾媒體則圍著狂拍和採訪。從中國人的角度看,這種自由過線了,有人身攻擊、貶損之嫌。我多次觀摩台灣選舉,雖然是後起的民主地區,但絕不會如此。今年曾有記者把馬英九疑似漏點照放到臉書,卻引發藍綠兩邊的譴責。

不過看到現場擺賣的各種像章,也不由得感嘆特朗普的支持者也是異曲同工:有三個像章都是在對希拉里進行低俗的攻擊(見圖)。我買下後問現場一位女性志願者,這是否違法。大概因為我是個外國人,她也是女性,樣子十分尷尬。說了句:不違法,不違法。雖然如此,她的表情也說明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有人打趣說,你罵奧巴馬sb是言論自由,罵他黑鬼就是種族歧視。不過對立雙方如此攻擊對方還真是應了特朗普的話:這個國家已經分裂、崩潰了。

嚴格說來,希拉里與特朗普的對抗,遠遠不是兩個「治國理政」手段不同的人的對抗,乃是美國傳統政治勢力、傳統政治理念與一種試圖顛覆它的力量之間的對抗。因此激烈程度遠超以往,說誰獲勝將決定未來美國的命運和走向並不誇張。

其實不用說這個國家,共和黨已經嚴重分裂了。布希家族拒絕出席大會,還有羅姆尼、麥凱恩也缺席,參與初選、俄亥俄州州長也就是大會的東道主卡西奇也說了No。前議長金里奇則攻擊布希家族孩子氣。反對特朗普的人提議強制全體投票被拒絕,引發現場騷亂,齊聲大喊抗議。

有一枚特朗普的像章很引人矚目,買的人不少。上面有一句話打動了消費者:特朗普,總算有個帶種的(Trump,finally someone with balls)。一語道出特朗普獲得支持原因。今天的《今日美國》出了特朗普的專刊,採訪了特朗普各色人等的支持者。我看了下,主要原因不外如下:希拉里無法信任,甚至是罪犯;特朗普能改變美國;不相信女性能當總統;希望國家能像一個公司那樣運作;反對政治正確;特朗普說出民眾心裡話;特朗普能帶來就業;反對全能政府。但主要原因還是反對希拉里。根據對初選的調查,支持特朗普的群體中,55%是因為反對希拉里,只有41%是因為支持特朗普。

想想2016年的美國選民真是可憐,他們可選的兩個人,一個很不可信,一個又非常極端甚至危險。

其他的抗議者也借這個舉世注目的機會刷存在感。有人在現場直播的電視台附近高舉牌子:Don"t believe the liberal media(不要相信自由媒體。自由媒體幾個字還用紅色醒目標出)。意思當然都明白,所謂自由媒體都是被金錢控制的。只是政治人物不可信,國會不可信,媒體也不可信,那麼美國人除了相信上帝,還能相信什麼?

說來有趣,當代表們排隊入場時,不少人竟然佩戴著特朗普像章。如此文革時才有的現象突然出現在全球最發達的民主國家,著實讓我一下轉不過彎來。但看大家的表情,似乎司空見慣。可是今年人代會上有個別代表佩戴領導人像章,居然引起海內外高度「關注」。中國的任何事總被放大,同樣的事發生在美國則總是息事寧人,真是佩服了他們的議題設置能力,議題處置能力。

第一天的感受,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一個分裂的國家中一個分裂的政黨上演的政治秀,即娛人也娛己,但不會解決任何問題。

邁克·彭斯幫得了特朗普?

作者:史澤華

邁克·彭斯與特朗普兩人的默契程度,有點像「二婚」。彭斯雖踏入了特朗普的民粹圈,但實際上,卻仍改不了「檻外人」的尷尬。

7月15日,共和黨「推定」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他選擇印第安納州州長邁克·彭斯作為自己的競選搭檔。彭斯現年57歲,2000年首次當選聯邦眾議員,此後連選連任,直至2013年開始擔任州長。

與特朗普這位臨時右轉的民粹派領袖不同,彭斯是「真正的」保守派。在社會政策方面,他支持同性婚姻禁令,不同意把聯邦資金用於艾滋病治療,不像特朗普那樣曾經給艾滋病防控項目捐款。他支持墮胎禁令,要求政府對美國計生協會進行調查,不像特朗普那樣立場來回遊移,先支持墮胎,再反對,再支持把執行非法墮胎的醫生抓起來。

在經濟政策方面,彭斯積極支持茶黨運動,被加圖研究所稱為減稅和減支「模範」,其理念幾乎到了保守派內部都曲高和寡的地步,不像特朗普一邊呼籲大規模減稅,一邊又對高福利政策情有獨鍾,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他熱衷自由貿易,自始至終支持北美自由貿易區協議,不像特朗普竭力反對,把對外加征關稅看作吸引國內勞工階層支持的法寶。

在對外政策方面,他支持加強邊境管理,嚴格限制非法移民和不接收敘利亞難民,但不贊成特朗普過於激烈極端的一些言辭。他認同特朗普的「美國第一」原則,認為軍事強大是國家強大之基石,美國應該把軍費維持在高水平,但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卻高度認同當年小布希政府的做法,不像特朗普那樣立場搖擺而嘴裡卻說從一開始就反對。

彭斯上世紀80年代便成為保守政治積極追隨者,但多年糾纏於屢戰屢敗的選舉事務之中。不過,當後來保守革命的大佬們一個個因為醜聞倒下時,他卻大器晚成,直至2009年當選眾議院共和黨會議主席,知名度不算太高,但自有出眾的一面。

從政治理念上看,特朗普這次終於「規規矩矩」地選對了人。彭斯的從政經歷,是政治動蕩年代保守派後起之秀成長的典型,其觀點雖然更傾向中上階層,不太符合民粹的格調和審美觀,但借彭斯之手,特朗普有望把支持共和黨的各階層都團結起來,形成更優質的競爭力。

但問題是,副總統候選人終究大多為「花瓶」角色,政治補缺的意義不大。早前,彭斯支持的是觀點極端但更靠近保守派的克魯茲。這不,兩人首度聯袂便出了紕漏,特朗普毫不謙讓地長篇大論、內容很少涉及彭斯,彭斯說話時卻屢遭特朗普打斷。兩人的默契程度,有點像「二婚」。而且特朗普明言,並不需要借彭斯拉福音派白人基督徒(保守派主要草根力量)的選票。如此下去,想讓彭斯幫特朗普「把關」的想法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克利夫蘭代表大會已經開幕,特朗普成功地粉碎了反對派想通過變更投票規則將其換掉的「陽謀」,但新保守派旗手比爾·克里斯托爾等人依然在籌劃「搞臭」特朗普的新計劃,特別是讓保守派民眾遠離這位「幽靈」。這種狀況下,彭斯踏入特朗普的民粹圈,自稱與後者風格迥異但所見略同,但實際上,仍改不了「檻外人」的尷尬。

推薦閱讀:

美國留學軟實力提升
美國的魚群,需通過518米的「過山車」,才能順利產卵!佩服!
驚艷美國,嚇壞同行,電動汽車配全面屏,神設計帶你提前體驗未來!
益僑移民小課堂——首次登陸美國至少需要停留多久
俄死掐土耳其為何美國著急:占豪時評|2015

TAG:美國 | 逆襲 | 奇蹟 | 創造 | 特朗普 | 希拉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