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泡茶、一座山房與四代茶人

5月初,春茶中開採最遲的武夷岩茶終於迎來了最適宜採制的時期。武夷山南核心景區南邊,進入仙店村,駛過長長的田邊小道,群山環抱之中白牆灰檐的回應山房映入眼中,地道風物與無牆博物館的「尋茶之旅」就此開始。

一下車,還未走進回應山房,濃郁的茶香便撲鼻而來。女主人應紅就興奮地沖了出來:

「看青的人說了,是時候了,今天天氣也剛好,我們到牛欄坑採茶去!」

牛欄坑,即著名的武夷正岩山場「三坑兩澗」之一。武夷山區地形多變,垂直植被豐富,地貌、土質、氣溫、雨量、溫度、濕度、日照、雲霧、風速等,形成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小環境」。而「三坑兩澗」(慧苑坑、牛欄坑、倒水坑、流香澗和悟源澗)出產的茶青,則被視作最具「岩韻」的珍貴上品。

到達回應山房位於牛欄坑的茶地,採茶阿姨們早已忙碌起來。

五月開始,靠天吃飯的武夷茶人們每天都在祈盼著好天氣。武夷岩茶的常規采青時間是從穀雨到立夏不過20天左右時間,五月雨水多,難得的晴天,采青是分秒必爭。

應紅一邊採茶,一邊向我們解釋為什麼說這裡的茶青好:

「這裡石頭是風化岩,雨水沖刷岩石,各種碎石散落到山場里沉積出特殊的礫壤。茶樹的根系深入到礫壤里,吸收生長所需的特殊養分,而岩韻就由此而來。

山場的特殊地形,既能保證茶樹得到充足日晒,又不暴晒,日照時長剛好是茶樹所需。山頂產的茶,日照時間長,茶的香氣濃,但滋味不一定厚重,而這裡有陽光,又有溪水帶來的濕氣,還有茶樹底部厚厚的青苔,包括周圍豐富的植被,都有助於這裡出產茶的茶香和滋味的豐富性。」

應紅,是著名武夷岩茶制茶世家——應家——的第三代,祖輩都是制茶好手。 武夷山的正岩山場,都是天山岩茶村村民祖祖輩輩在山岩間開墾出來的,應紅的爺爺、父親,都曾是開荒種茶的參與者。

「那裡,就是我家老宅所在。」應紅指著倒水坑內稍小轉角的一片地說。

應家是典型的茶人世家,自家有優質的山場,世代做茶。對於應家孩子來說,從小就在茶葉堆里打滾,賣茶、制茶都是自然不過的日常勞動。應紅這一代武夷茶人,面對的是岩茶消費飛速發展、市場迅速變化的時代。武夷岩茶紅火起來的階段,也正是他們逐漸脫離父輩,成長成獨立茶人的階段。

自小和茶一起成長的應紅,對茶有著獨到的理解。做茶的人,守著優質的茶場和幾代人傳下來的好手藝,更要有信仰、有原則,讓這吸取天地自然靈氣的好茶,能夠福庇後人。

午後,採茶結束,挑青師傅將一袋袋珍貴的茶青放上車拉往回應山房。

茶葉下山,需馬上依工序製作,一點耽誤不得。制茶師傅們馬不停蹄地熬夜工作到第二日凌晨,半成品毛茶才能完成。毛茶初成,要還經過三次燉火才得成品,每次燉火要間隔一個月左右。

等待翻青的間隙,去拜訪應紅的父親應師傅。

認識應師傅的人說,除了愛茶成痴,他平日里唱歌、寫詩、下棋、爬山、養蘭花,不由得使人聯想到山中隱士。迎面走來的應師傅,健步如飛,神采奕奕,倒似習武之人,難怪給自己的茶取了頗有江湖之氣的名字——天心應家。

1936年,為躲避抓壯丁,應家人就遷徙到福建,與茶結緣。應師傅的父親才17歲,就進入武夷山茶場工作,後成為武夷山有名的焙茶師傅。應師傅14歲開始跟著父親學做茶,一開始純粹因為好玩,20幾歲成家後,要靠這門手藝養家糊口,才開始認真鑽研這門技術。

除了和父親學,他也會向茶廠的其他老師傅討教。做青的師傅、焙茶的師傅,平常總會一起切磋、討論,應師傅從中獲益良多,慢慢發現,探索茶的無限可能性是一件其樂無窮的事情。

做了這麼多年茶,應師傅說沒有一款茶是讓他滿意的,一直覺得還能更好。

「沒有所謂最好的茶,可能只能說,這一泡茶,目前沒有人超越你、茶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武夷岩茶的制茶工藝,大概是所有茶品類里,工藝最多、難度最高的,特別考驗制茶師傅的心性。與極端發酵的紅茶、極端不發酵的綠茶、以及白茶、普洱類不同,其他品類可能茶本質好,就佔了極大的優勢,而岩茶是半發酵,除了茶葉本質,發酵的環節如何處理茶青、怎麼搖青、靜置多少時間、焙火的分寸都息息相關,做好每個環節,都需要制茶人自身的理解和感悟,是多年的鑽研和經驗累積而來。

一泡茶,人一半,天一半,在武夷岩茶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看應師傅做茶,能充分感受到做茶之樂,會發現原來做茶的人,並不是都把做茶當做很辛苦的工作。應師傅得開心,像玩一樣。每個茶人做出來的茶,都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應師傅做的茶,不迎合現在茶葉市場流行的相對喧囂的風格,較厚重,很多老茶客過去慕名而來,多年就好這一口。

回到回應山房,岩茶製作已進入搖青環節。

制茶師傅們手持裝滿茶青的篩子,全身配合使巧勁兒搖晃篩子,使茶青於篩上旋轉運動,彼此摩擦,發出沙沙沙的聲音,搖青室內生有火盆,以提高室溫促進發酵。

搖青是門技術活兒,我拿練慣用的搖青篩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身體無法和篩子形成協調的推搖節奏,練慣用的茶青撒了一地。

「搖青沒搖好,那是直接把茶青毀了」

應紅告訴我,山房裡幾個年輕師傅都是從小就開始學做茶,光搖青一項,就需練習很久,手上持篩的地方,不知磨破了多少次,長了多少血泡,留下了多少傷疤。

接近凌晨兩點,開始炒青揉捻,然後到烘焙機里烘乾。這批茶大部分的搖青,都是手工完成。事實從十幾年前開始,武夷山幾乎所有茶廠,都有綜合做青機、殺青機、揉捻機和烘焙機等設備,機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某些環節里,可以做得比手工更充分、更「完美」。但是技術依然無法取代人力,所有環節的起止,依然需要制茶師傅根據經驗觀茶葉、聞茶香來判斷。

儘管如此,只要時間允許,回應山房仍會製作少部分純手工茶,有時緣於對某些珍貴茶青的另眼相待,有時只是出於對手工制茶的偏愛。一整個夜晚,耐心、認真、謹慎地做出一泡好茶,量不在多,足夠自己和好友們品評即可。

「喝一杯自己親手採摘、製作的好茶,大概是與欣賞自己創作出來的優秀藝術品的心情差不多。」

接近凌晨兩點,開始炒青、揉捻,然後到烘焙機里烘乾,三個步驟緊湊,一氣呵成。凌晨三點,終於看到今年的第一批岩茶毛茶落入篩子中。而完成整批茶的製作,已經是第二天早晨八九點左右了。

五月,武夷山茶人們,就這樣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

夜裡閑來無事時,自然是聚在山房茶室里品茶。坐在山房的茶席喝茶,絲毫不覺拘謹,直接地,就可以進入圍繞茶生成的「小環境」。

最開始,應紅夫婦只想在這安靜的山谷里,蓋一座供一家生活、做茶的房子。開工以後,夫婦想,每年有那麼多的好友到武夷山小住、品茶,那麼就多修一座,方便朋友們休息。回應山房成為這幫因茶結緣的茶友們的聚會之所。

他們每年到這裡,不僅僅是為茶而來, 而是在這樣的氛圍里,品茶、做茶、思考、修行,完成身心的某種自潔。茶友們聚在一起說茶、說想法、說規劃,不知不覺間,回應山房逐漸成長為一個以茶為核的無牆博物館,將來還打算修建第五棟建築——專攻讀書和教育的書院。

山房牆上的塗料摻雜了茶梗,除了有驅蟲的功效,會使這裡即便在沒有做茶的時節,也自然散發出茶的香氣。

「我的想法很簡單,希望人們走入回應山房,就能直接感受到這是個和茶有關的地方。」回應山房的主要設計者丹青老師說。

山房基礎建築用的一切材料,都可以和皮膚直接接觸,不少都是從老屋拆下來的。大木料取自應家居住過天山禪寺附近,是蓋廟用的好木料。山房裡的幾塊大石叫武夷紅,都是從「三坑兩澗」里找回來的,泡過泉水,原來是長青苔長茶的。

很多人經常問應紅夫婦,為什麼給山房起名「回應」?這個名字,是天心禪寺的方丈取的。他希望應紅不要執著於做茶,而是先從做人開始,懂得感恩,謂之「回應」。

回應山房裡,茶細微而緩慢地變化著。

人則生活、學習、撫琴作畫,

聊聊和茶有關無關的話題。

時間一點點地被消磨掉,

人也受滋養茶也受滋養,

一切也就慢慢豐滿起來。

- END -


推薦閱讀:

泡茶
怎樣才能泡出好喝的茶?
手把手教你學會泡「冷泡茶」!
李茶德:如何用5分鐘歌曲和15個深蹲泡一杯好茶?
茶識:泡茶能否翻動葉底?

TAG:泡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