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曲離歌,你曾對誰唱過?
離
別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江淹的這兩句,道出了千百年來人們對離別的普遍感受。重團聚、怨別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心理,也是我國古典詩歌思想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交通條件不便,沒有便利的通訊手段,因此每一次的離別都意味著再難重聚。李商隱說,「相見時難別亦難」,因為相見不易,離別就顯得倍加沉重。
詩詞中為什麼多離別呢?古代講求致仕,為實現自身的價值,就不能總留在家中。如唐代偉大詩人李白,他實現人生抱負的第一個階段就是進行全國漫遊,他的一首《渡荊門送別》詩,寫的就是離家時的情景。當然,很多人的離別,並非出於自願,而是迫不得已的。古人出行的原因大體可分為赴考、出使、遷謫(宦遊)、征戎、鄉旅、歸隱等。這類詩大多纏綿凄切,充滿感傷情調,但也不乏豪邁達觀的「另類」作品。
唐·王勃《別薛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唐·張說《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見孤峰水上浮。
聞道神仙不可接,
心隨湖水共悠悠。
唐·李白《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
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
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
別意與之誰短長?
唐·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唐·王維《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王維《送沈子歸江東》
楊柳渡頭行客稀,
罟(gǔ)師盪槳向臨圻(qí)。
唯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歸。
唐·王昌齡《送魏二》
醉別江樓橘柚香,
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
愁聽清猿夢裡長。
唐·王昌齡《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
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
唐·王昌齡《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蟬,
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
又惜空度涼風天。
唐·杜甫《送韓十四江東覲省》
兵戈不見老萊衣,
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
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靜灘聲轉,
白馬江寒樹影稀。
此別應須各努力,
故鄉猶恐未同歸。
唐·劉長卿《別嚴士元》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
唐·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
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
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唐·許渾《謝亭送別》
勞歌一曲解行舟,
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滿天風雨下西樓。
唐·劉禹錫《楊柳枝 / 柳枝詞》
清江一曲柳千條,
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
恨無消息到今朝。
唐·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唐·賈至《巴陵夜別王八員外》
柳絮飛時別洛陽,
梅花發後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雲散,
離恨空隨江水長。
宋·范成大《橫塘》
南浦春來綠一川,
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
細雨垂楊系畫船。
宋·鄭文寶《柳枝詞》
亭亭畫舸系春潭,
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煙波與風雨,
載將離恨過江南。
⊙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推薦閱讀:
※風雨人生,兀自清歡
※無悔這一生
※我就是一個很渴望別人認可的菇涼,然額那又怎樣
※關於解讀天賦和熱情,你陳述的是現象,我聽到的是本質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