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希阿榮博:生命這齣戲

生命這齣戲

希阿榮博 上師 著

序 言

一個人的時候,我喜歡讓自己長時間地安住。

  過去和現在,無數的修行者,即使在獲得證悟成就之後,仍然在寂靜處終其一生精進修習,以鞏固和增上修證境界。二十幾歲時,我最大的願望是去青朴神山長期閉關。我雖然沒有什麼成就,但還是心心嚮往著這一生能追隨大成就者們的榜樣。然而我的恩師法王如意寶卻對我說,孩子,你應該去外面弘揚佛法,讓更多眾生有機會接觸、學習佛陀的珍貴法教,解脫痛苦煩惱,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安樂。佛陀說,每一個眾生在往昔都曾做過我們的母親,應該像對待現在的母親一樣對待眾生,包括這一世看似與我們沒有關係,甚至與我們為仇為敵的眾生,考慮他們的感受和福祉。

  帶著上師的囑託,我開始弘法的生涯。對上師的信心支持我走過最困頓疲憊的時光。我不斷憶念、體會早年有幸長期在上師身邊學習時獲得的寶貴教導。修行上的任何一點進步,智慧和悲心的任何一分增長,弘法利生過程中的任何進展,都讓我深深感受到上師的慈悲加持。想到上師法王如意寶,我總止不住地流淚,因為我的心裡充滿了感激。

  法王如意寶是公認藏傳佛教最偉大的上師、學者和大成就者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喇榮五明佛學院的創立者。他傾盡全力培養僧才,接續傳承,整理經續論典,使顯密教法得以在雪域以及全世界再弘。法王如意寶對末法時期眾生的恩德,說不能盡。

  若沒有法王如意寶和其他傳承上師的慈悲護佑和教導,我不會有機會修習佛法,更不可能與大家分享自己學佛的微薄體會。

  謹以此書獻給他老人家——我的大恩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

  書中對佛法的闡釋難免有錯誤、不當之處,在此向諸佛菩薩至誠懺悔!

  文章撰寫過程中,眾多道友幫助我查找、核實資料,整理文字,我由衷感謝他們無私的幫助和熱情的鼓勵!願眾生離怖畏顛倒,住自在喜樂!

希阿榮博堪佈於藏曆水蛇年神變月

第一章生命這齣戲

1.同樣的因緣無法重現

  時間飛逝。

  我們是一群搭載時間之車的乘客,疾駛在生命的單行線上。無法減速,不能回頭。

  悲喜,聚散,成敗,像路邊的花草,一閃而過。

  一切的經歷和感受,都徑自往身後狂奔而去;我們卻是徑自前行。很奇妙,人們以為自己是與生活同行,而原來只是擦肩而過。

  生活是一場沒有綵排的現場直播。演成什麼樣都是自己擔當。演好了,皆大歡喜。演壞了,也不可以叫停,不可以重來,換個場景,換副扮相,甚至換一個角色,換一個劇組,接著前面的線索,還得往下演。

  可這是怎樣的一個舞台呢,不同的劇組,不同的故事,同台獻藝,全是直播。彼此影響,相互客串,又各行其是,各自連續,以至無窮。

  演員們說話、做事、演繹與其他人物的關係,都需很小心,要演好自己的戲,又不妨礙他人演戲。

  佛教的修行者隨時保持覺察,看護自己的身心活動,反省自己言行背後的動機,珍惜與他人、與其他生命之間的種種緣起,是因為我們知道,生命這齣戲,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

  短暫而無法重來,我們的人生因而要過得有意義。

2.一顆受過訓練的心,才更容易感受到安樂

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各樣的行為背後的動力是什麼?為利?為名?為感情?為物質?為精神?

仔細看看這些動機的背後,還有一個根本的共同的動機,那就是為了安樂。

  安樂還有許多名字,代表它不同的側面和程度,比如,快樂、幸福、享受、樂趣、舒適、喜悅、寧靜、滿足、安全……

  安樂主要是內心的感受,它在心裡,不在身外,所以內心如果不快樂、不滿足,外境再美妙再豐富,也很難感到愉悅、富足;而一顆寧靜柔和的心,在貧乏艱難的環境中,也能生出喜悅、自在。

  倒不是說物資越貧乏,內心就必定越安樂,物質生活豐富就必定讓人痛苦。這其實還是認為安樂與否完全由外在的物質決定,只不過與常人的思維相反,認為物資越少越快樂。

  多數人卻是走入另一個極端,認為安樂就在於物質的積累、財富的增加,佔有、享用的資源越多,就必定越幸福快樂。現代社會有些人毫無顧忌地競爭、攫取物質以及各種資源,忙於追逐名利,他們認為這些東西本身帶有快樂的屬性,能自然給人帶來安全感、幸福感。有些人過分投入地競爭、追逐,以至於忘記了自己的初衷是追求幸福安樂,慢慢地,把手段當成了目的,相信自己活著就是為了與人競爭、囤積名利。如果有一天,沒有比較,也無須搶奪了,便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一個人的價值往往取決於他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然而,人之為人的價值和意義,遠比創造財富寬廣、深刻。人活著,除了積累和佔有外,還有很多事值得去做。

  那麼,安樂與物質無關嗎?不是的,至少對一般人而言,完全摒棄物質而講安樂,是不可能的。月稱菩薩在《入中論》里講到,大乘佛教六度波羅蜜首先是布施,其中包括財物布施,原因就是物質基礎對安樂來說是重要的,布施無疑能給對方帶來安適快樂,同時布施也讓自己感到快樂滿足,並給自己積累福報。

  物質的確能解決不少問題,只是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僅靠物質手段是難以解決的。

  人,除了物質生活外,還需要有精神生活,去抒發情緒、陶冶性情,通過精神的修養和升華,獲得內心持久的喜悅寧靜。

  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後,我們僅再需要一顆受過訓練的心,就能得到安樂。

3.苦,源自煩惱和業

既然大家都目標明確,為了安樂,何以還是有很多人成心要受苦一樣,眼睜睜直奔一個個痛苦而去呢?

  佛陀初轉法輪主要講的就是這個問題。因為人們誤把痛苦當成快樂,跟在痛苦後面追,還以為是在追快樂。其次,人們不知道怎樣才能真正遠離痛苦憂惱,獲得安樂,現用的那一套方法適得其反,用製造痛苦的辦法去追求快樂,當然不會有結果。

  佛教所講的「苦」不僅包括劇烈粗大、毋庸置疑的痛苦、災難、傷害,還泛指一切的憂惱、缺憾、局限。如此,人生所有的經歷似乎都包含在苦的範疇之內了。自有生命便有憂患。老病別離、冤家相見、所求不得之苦自不待言,即便是快樂,也沒有不最終變成憂惱、惋惜或惆悵的。

  輪迴中任何的生命形態都不離苦的本質。快樂不是沒有,卻短暫而趨於表面,就像在一碗湯藥里加入一小片包著糖衣的藥丸,那微不足道的甜味根本沖淡不了整碗葯的苦澀。

  我們經歷的苦源自煩惱和業。

  這裡所說的煩惱主要是指貪婪、嗔恨、嫉妒等會給自他身心帶來傷害的情緒。

  業是指過去的行為。從長遠來說會帶來快樂的行為,稱為善業;長遠來看會帶來痛苦的行為,稱為惡業。行為的後果不僅要看眼前,更重要是看長遠的影響。比如貪婪會讓人暫時感到滿足,但長期來看,貪婪帶來的是永無止境的不滿足感和不安全感,內心難得安寧。再比如,修行過程中我們毫無疑問是要吃苦、受委屈的,但這長遠來說有助於解脫輪迴的痛苦。

  想像一下,每天從早到晚,我們會有多少念頭,多少身體的行為。由此類推,我們一生以及過往的生生世世,又會有多少身心的行為。這些行為,每一個,真真切切是每一個,都會產生相應的後果。後果又成為因,因再結果。因因果果交織在一起,呈現出不同的生命形態,不同的生活際遇。

  業(即行為)的力量有強有弱。強大的業決定一期生命的主要特徵,比如投生在輪迴六道中的哪一道,壽命長短等。力量不是那麼強大的業,則繪製出生命的各種細節,比如美醜、才藝、貧富、健康、疾病等。

  通常來說,具足四項條件的業力量會比較強大,也就是說一個行為有明確的意圖、明確的對象、採取了實質的行動並實現預期的結果。以殺生為例,如果有殺生的意圖,有明確的殺害對象,採取了殺的行動並確實殺死了對方,那麼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殺業,需要完整感受殺生的果報。

  即使四項條件具足,意圖、對象的差異,也會極大地影響業的力量。意圖、對象,在佛教中稱為發心和對境。同樣的行為,發心不同或對境不同,其果報會很不相同。

  佛經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阿難尊者向佛陀供養了一碗粥,佛陀隨即撥了半碗粥給過來乞食的狗吃。過後,佛陀問阿難: 「是你供養佛的功德大,還是我布施狗的功德大?」阿難尊者說: 「是您布施狗的功德大。」佛說: 「如是如是。 」

  從對境的角度說,佛陀是無上殊勝的對境,供養佛陀的功德遠勝布施狗的功德,其差距之大不可思議。而從發心的角度看,阿難尊者供養佛陀,發心自然是純正殊勝的,但與佛陀的清淨髮心相比,又有不可思議的差距,所以供養佛陀的功德才會不及布施狗。

  由此可知,凡做事,發心是何等關鍵。

  根據力量的不同,業的果報會在今生、來世或者更晚的時間應現。果報的顯現需要因緣具足。業,每一個行為,會在阿賴耶識里留下印記,不會自行消退,直到所有引生果報的條件齊備,也就是因緣具足了,果報完全顯現,業因才會消失。就像一粒種子留在土裡,冬天沒有動靜,春天來了它才破土發芽,在陽光雨露中耐心地成長,長出枝葉,開出花朵,等到結果的時候,結果。有春天結果的,有秋天結果的,不一樣。

  業又分為共業和個業。共業指一群眾生共同的業因果,個業指個體生命各自的業因果。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一群人,往往有著共同的命運,雖然個人具體的生命軌跡會有不同,但很難逃脫大的趨勢和框架。每個人都是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負荷者。這份負重感,這股無形的牽引力、推動力、壓力,就是共業的表現。時代會變,社會在變,因為業處於動態變化中。

  遷徙的鳥,洄遊的魚,高峰時段的城市,都能讓人直觀地見到業的力量。

  個體匯入群體的洪流,不知所以,不由自主,又那樣執著,不知疲倦,耗盡生命也在所不惜地向前向前,為到達某個地方,然後,離開那裡,原路返回,然後再去,再回,不盡往複。

  我們的生命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局限性。每個人都自以為獨立,有想法,自由自主,實際上我們的每個念頭、一言一行,都被無數條件、無數因素限制、影響、塑造著。無一不是條件的產物。

  輪迴中的生命,沒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4.世間萬物萬象,皆相依相待而存在

前文中講到自有生命便有苦,這個生命指的是處於條件局限中的生命,以憂患為本質,與苦不分離。然而要知道,心的本然狀態是超越痛苦的,只因為我們錯誤的見地、錯誤的行為讓生命顯現出種種局限性,才感受到憂苦缺憾。

  我們被善業牽引走向暫時和究竟的安樂,惡業則將我們引向痛苦,一再的痛苦。惡業即身口意的錯誤行為,它們源於對人和事物的錯誤認識。錯誤的認識可以糾正過來,因而錯誤的行為是有可能改變和停止的。既然改變了錯誤的行為,痛苦就有可能結束,不僅是單個的痛苦,還包括輪迴中所有粗大、微細、各式各樣的苦。輪迴的苦消失了,限制不再,這種狀態稱為解脫、寂滅或涅槃。

  痛苦由惡業而來,惡業由煩惱來。

  什麼是煩惱?人常說「煩惱眾生」 ,可見輪迴眾生起心動念、言談舉止無不是煩惱。煩惱中有十個叫作根本煩惱,即貪、嗔、痴、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和戒禁取見。

  貪、嗔、痴、慢的意思,大家應該基本了解,這裡不多解釋。

  疑指對佛陀開示的真理心存猜疑。

  身見指執著這個身體為「我」 。

  邊見指斷見和常見。斷見是認為「我」死後歸於斷滅,人死如燈滅,什麼也沒有了。常見是認為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我」 ,有一個不變的靈魂或主宰。

  邪見指撥無因果。

  見取見指堅持認為身見、邊見、邪見這幾種「見」是絕對正確,不容懷疑的。

  戒禁取見指外道認為違反事物的客觀規律,不當做的偏去做,凡事都反著來,這樣才能獲得解脫。比如,認為殺生、自殺、不停地洗澡、極端的苦行等可以證得涅槃解脫。

  無量無邊的煩惱由無明而來。

  無明指對人和事物錯誤的認識。就人而言,認為有一個獨立、固有存在的「我」 ,繼而對這個「我」生起執著,然後對「我的」生起執著。就事物而言,認為有獨立、絕對、不依認識而客觀存在的事物。

  這樣的見地之所以錯誤,是因為它與人和事物的真實狀態相反。無明不是單純的無知,不知道,無明是指錯誤的認知。

  比如一個蘋果,它若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對它的存在是無知的;它若就在你眼前,你看見了,卻以為是一個橘子,則是錯誤的認知。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正是這樣。並沒有一個真實的世界在別處,真實就在眼前,只是我們的認識出了問題。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我們的見聞覺知造成假象,當體轉過來,就是實相。離此另向他處求實相,猶如離波求水。

  「認識」不僅是智力層面的理解,懂得道理而已,還要把這道理拿到身心上實實在在去驗證,真正見到,才算數。

  「你見與不見,我都在那裡。 」見到了,才知道一直在那裡,從未離開;沒見到,自是咫尺天涯,相逢不相識。

  佛教中講「無我」 ,這個「我」是指獨立、固有、恆常的存在,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事件、現象。 「無我」是說人、物等等沒有獨立、固有、恆常的存在,因為任何現象都是緣起的,隨條件的聚合、變化而生成、變化、壞失。

  我們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我」的觀念。什麼是我?你會說這個身體是我。身體由地、火、水、風這「四大」組成。地指肌肉、骨骼、器官、毛髮等;火指熱量;水指水分、血液、體液等;風指呼吸、氣脈等。這其中包括有形的,也包括無形的。單個來看,我們很難說肌肉、骨骼、器官或熱量、體液、呼吸是「我」 。當切除器官、截肢,或者吐唾沫、理髮、呼吸時,我們不會認為自己被切除了,或者被吐到了地上,被呼出去又吸進來。沒人會這麼想。當然,思想、意識也不是「我」 ,因為思想意識只是一個個念頭,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我在哪裡?

  可見, 「我」不存在於各別的四大和念頭中,也不存在於四大和念頭之外,而是指身心的組合體。既然是組合體,就是相對、依賴其組成部分而存在,沒有獨立、固有的自體。因為由不同部分組成,各部分又都是變化運動的,所以整體形成的同時自然處於解構的狀態,不具恆常性。

  四大和合而成的這個「我」只是一個概念,並沒有任何獨立自在之物可指認為「我」 。然而,人們的常識與之相反,堅信有實存的「我」 ,並由此生出對「我的」的執著,認為這是我的手,我的頭髮,我的財產等,想方設法地呵護保全。

  事物也是一樣,沒有獨立、固有的自體。比如一個蘋果,它當體可析分為果皮、果肉、果核,這些又可各個析分,無限析分下去,蘋果消失了,果肉果核消失了,微粒微塵也消失了。把世界放到顯微鏡下,隨著顯微倍數的增加,整體紛紛消失,宏觀化成微觀,微觀到最後,了不可得。

  這個蘋果不是生來就這樣擺在我們面前的。它最初是一粒種子,種在土裡,遇到適當的條件,土壤、溫度、陽光、雨水等都具足了,在適當的時機,它發芽,慢慢長成小樹,開花結果,然後由工人摘下來,由司機運到城市,由商販賣,我們買回來,洗乾淨,放到桌上,才有了面前這個蘋果。而最初的那粒種子也是由另一個蘋果那裡來,那個蘋果也經歷了一番奇妙的由種子到果實的旅行。如此不斷往前推,即使是一個小小的蘋果,來歷也可無窮追溯,或遠或近地與整個宇宙相關。缺失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不會有此刻面前這個蘋果。

  世間萬物萬象,皆相依相待而存在。任何一法,都或遠或近地以一切法為緣而生住;一切法,也或遠或近地以任何一法為其生住之緣。

佛經云: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諸法互為緣起,這是佛教一個最基本的原理。

5.緣起,在更深刻的層面上是指萬法以妄心而起現

我們不僅誤解了事物存在的方式,認為它們是獨立、固有存在著,而且還一廂情願地賦予它們種種特徵和定義。

  我們說天空是藍色的,實際並非如此。科學研究發現,太陽光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它們的波長各不相同。波長最短的藍紫光最容易被空氣中的微粒散射,天空中便布滿了被散射的藍紫光,而人眼對紫光不如對藍光敏感,因此我們看到的天空是藍色的,但這只是我們覺知的天空,並非天空的原貌。再說天空僅是個概念,找不到一個實在的「天空」 ,它是虛空經光線、微塵、人的感官、意識等共同作用,得出的一個印象。

  同樣的水,如果盛在杯子里,我們認為它可飲用;如果是在澡盆里,就認為它是用來洗澡洗衣服的,不會想到要去喝它;如果是在馬桶里,哪怕是一隻很乾凈的馬桶,你也不會想用那水來解渴或洗澡。在這裡,水的用途和屬性完全是我們的心理和感受的投射。

  兩個人在一旁竊竊私語。你懷疑他們在說你的壞話,這兩個人不僅立刻成為你的敵人,而且你認為他們從來就人格低下、肥胖臃腫、醜陋不堪。

  兩分鐘後你經過他們身旁,發現他們談的完全是與你不相關的另一件事,幾乎就在瞬間,他們變得不那麼難看了,人格也急劇提升。

  後來他們走過來,與你親切交談,對你的學識和才華由衷讚歎。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現在變成了兩個可愛的人,誠實,謙虛,有品味,而且長得富態大方,透著喜氣。

  再來說說關於杯子的定義。如果說能用來盛水的容器是杯子,那麼澡盆和馬桶也能盛水,為何不算杯子?要說小點的才算杯子,碗小也能盛水,但那不是杯子呀。要說杯子是玻璃的,魚缸也是玻璃的,可那也不是杯子。杯子也有瓷的、不鏽鋼的、塑料的,有大有小。杯子可以盛水,也可以盛牛奶和沙子,還可以用來打人。但是,能裝牛奶、沙子,能當武器打人的都是杯子嗎?當然不是。

  以此為例,對其他事物也都可以這樣試著去尋找其決定性的特徵,我們會發現,事實上根本無法絕對地界定事物。

  《楞嚴經》 《俱舍論》等諸多經論,對認識都有詳盡、深刻的闡述。其內容極其深奧,非輕易能理解、領悟。我想借用大家比較熟悉的現代心理學的一些原理、辭彙,作一個最初級、最簡單的引述。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參閱相關佛教經論中對認識真正全面、精確的闡述。

  人的認識過程首先是感覺,對事物的個別接觸,然後是知覺,根據感覺所了知的個別情況,得出一個整體印象。在知覺的基礎上,再進行深一步的認識,不僅得到事物的表象,而且了解到事物的規律,從而掌握事物的作用。

  眼耳鼻舌身這些感官與神經相連。外境刺激由傳入神經傳到中樞神經,中樞神經對傳遞來的信息進行加工,之後由傳出神經傳遞出應作的反應,又立即傳入,再加工又傳出,如此循環往複,反饋更新。

  傳入中樞神經的信息經過加工,外境不是被原樣不變地反映出來。我們所看到、所聽到的,都是經過中樞神經加工後的東西,不完全是外界境象的原狀。

  認識的過程也是眼耳鼻舌身與意識持續互動的過程。思維需要藉助概念,根據概念組織判斷和推理活動。概念、判斷、推理是思維的三種形式。

  概念的成立是經過取捨的。也就是說,經過中樞神經加工後的東西,還要經過二次加工,經過抽象加以概括,把不需要的部分捨去,需要的部分集中起來。比如「燈」這個概念。有各式各樣的燈,五花八門。若根據不同點,則無法概括,成立不了燈的概念。只有把不共同的舍掉,取共性,才能成立概念。

  概念是我們思想的符號,並非事物本身。問題是,天長日久,我們逐漸忘記了它是符號,以為概念就是事物本身甚至是全部。

  認識,即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是對世界進行加工,那麼在人的認識之外,是否有一個獨立的、客觀存在的世界呢?

  現代社會的人都知道分子、原子,知道看似堅實的物體實際是一堆分子、原子、乃至更微小的各種粒子在那兒運動,我們卻能把一堆堆相互獨立、彼此間有縫隙、間隔的微粒,看成鐵板一塊、堅實存在的物體。

  如果物理世界是由基本粒子構成的,那麼同樣的基本粒子為什麼會構成五花八門、形態不同的物質?原子的不同特性從何而來?

  「色」包括有形的物質和無形的波、場等,色分析到最後是虛空。正如我們能把一堆零散的微粒看成堅實的物體,在同樣的分別念的作用下,我們也能從無中妄見各式各樣的顯現。就像眼睛疲勞時,能無由地在虛空中看見花紋。

  這空花不是獨立存在的,它依妄心而顯現。所謂緣起,在更深刻的層面上,是指萬法以妄心而起現。

  妄心生起必然同時有見分和相分。見分指了別、能認識,相分指相狀、所認識。相分包括:

  一、人們通常認為的客觀存在的世界,這個「客觀世界」實際是無始以來反覆薰習而成的堅固妄想。有共業的眾生會有共同的妄想。

  二、在此堅固妄想之上,由個業造就的眼耳鼻舌身意對之進行加工,得出個業的境象。

  由此可知,一方面並沒有離開「能認識」而獨立客觀存在的「所認識」 ,另一方面,也沒有離開「所認識」而單獨存在的「能認識」 。能與所是一體的,互為緣起,並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是截然分開的兩回事。

6.空性見與持戒

《中論》頌云: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即中道義。 」

事物依因緣而生住,其概念、定義、各種特性,只是我們的虛妄分別,因此不必等到事物消亡了,才說明它原本是空的,事物成住的時候就是空。

  佛說「空」 ,並不是說一切斷滅,並不否定世間萬象多姿多彩。譬如水中月影,我們的確能看見月亮,而水中的確沒有月亮。水月的顯現和水月的空互不排斥。

  萬花筒里的圖案若實實在在、一開始就在那兒,則只能有一幅圖案,不會有層出不窮的新花樣。同理,一切事物若固有、恆常,那麼任何變化都不可能發生,一切就是僵死的。正因為事物不是那樣,才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態。

  空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質,事物是空性的表達。

  沒有不是空性的事物,也沒有離開事物而獨立存在的空性,正如沒有離開水而獨立存在的「濕」 ,沒有離開糖而獨立存在的「甜」 。

  進一步說,不僅事物的究竟本質是空,事物顯現的當體即是空,如夢中的山水人物。

  感受、思想、意識也是這樣,本質為空,沒有獨立恆常的自體,隨因緣而有千變萬化的顯現,雖有顯現,當體即空。

  空性的見解有力地幫助我們削弱實執,從而減少煩惱,同時也讓我們對因果律有了更深的了解。可以說,對空性的了解越深,對因果的信心就越大,取捨因果就越謹慎。《大般若經》云: 「若了知一切法如空性,乃畏業及業相成熟之見,方是正法也。 」

  沒有既定不變的命運,沒有恆常存在的狀態,當下身心活動的每一個取捨,都是因是緣,都參與塑造著自與他、現在未來、今生來世。沒有理由不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我們的概念、判斷、推理乃至感覺、知覺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緒和成見的影響,像貪婪、嗔恨、傲慢這樣的負面情緒,不僅傷害身心,而且使我們的認識遠遠地偏離事物的真相。

  止息了煩惱,才能清除認識上的粗大障礙,所以僅僅靠閱讀或聽聞,很難真正了解、體驗空性,一定要有實際的修行,切實對治煩惱,見地才能日益清晰穩固。

  佛在《圓覺經》中說: 「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進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嗔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 」

  現在很多人學佛,只想「開悟」 ,不想斷煩惱;或者未證謂證,一身煩惱,而做出高深自在的樣子,好像沒有煩惱。

  佛陀早就提出了告誡,末法時期的人,福報智慧淺薄,不要一味追求所謂的「開悟」 ,那樣只是增加了知識和傲慢,對自我的執著反倒更強烈了。應該精進地降伏貪嗔痴慢等煩惱,相續調柔了,修行才能有所進益,才能樹立堅定的正確的見地。

  善知識指點提攜,也只是幫助廓清我們錯誤的知見,修行還是要靠自己親歷親為,煩惱還是要靠自己去降伏。自心煩惱不伏,妄念顛倒, 「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 。

  開發智慧,首先需要定,一步一步清除掉內心的干擾、雜念。沒有定作為基礎,一顆心恆時處於散亂攀緣當中,即便生起一點點智慧,也是力量極其微弱,猶如風中之燭,無法驅除愚痴黑暗。

  定分為止和觀。止,偏向於不起分別,專註一境;觀,是通過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以分別止分別。止觀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如果單修止,不修觀,容易墮入無想定,空心靜坐,一坐千年也還是在痴心裡打轉。

  得定需要心理條件和生理條件,身心都要寧靜、專註、敏銳,不緊不松,恰到好處。做到這樣是需要持戒的。持戒,即通過持續、清醒的覺察規範自己的言行。如果連身體也管不住,如何去調伏比身體更難以捉摸的心呢?管不住心的話,定就無從談起。所以,定的基礎是戒。

  戒並非像有些人認為的是佛陀根據自己的好惡,硬性制定的律法,沒多少理由地規定必須這樣,不準那樣。佛教戒律完全不是如此。當年佛陀通過智慧和神通看到有些行為會造成惡性後果,使人遠離安樂並障礙解脫。出於悲心,佛陀為大家開示了行為取捨的道理。這就是戒律的由來。制定戒律是為了幫助眾生斷除煩惱,滅諸過失。

  受戒是自願宣誓,表示自己決心要做什麼、不做什麼,沒有人強迫和命令你必須這樣那樣。一旦你自己發下了誓言,就該恪守之。沒做到的話要懺悔,並不是因為不懺悔你就會觸犯某個主宰者的權威而受其懲罰,而是因為不當行為會帶來惡性後果,傷害到你自己,所以要通過懺悔,通過心的改變去改變緣起,並最終改變結果。

  眾生持守戒律的能力有強有弱,佛陀因而制定了不同的戒律,使眾生得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和能力,有選擇地受持,可以受一條、受多條,也可以受一天、受一生。

  戒、定、慧在佛教中稱為三無漏學,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依此而斷煩惱,出生死。理論上說,戒、定、慧有個先後順序,這是便於解釋其內在關係,而實踐中並沒有截然分開的三個階段,先戒,再定,再慧。

  在較深刻的層面上,戒定慧一體無二。清凈持戒,便是定,便是慧。定,便在戒中,在慧中。無漏智慧顯發出來,便無時無地不在戒、定。

  認為隨心所欲,根本不需要約束自己,不用放棄任何享受和俗世的追求,就能領受佛陀教法的真諦,這是對佛法修行莫大的誤解。然而這種誤解現在很流行。

  初學者尤其應該牢記,持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 《華嚴經》云: 「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凈戒。 」

7.修行,是改變態度和行為

 大乘佛子須守持菩薩戒,菩薩戒總分為三類:

  一、攝律儀戒,即諸惡莫作;

  二、攝善法戒,即眾善奉行;

  三、攝眾生戒,又稱饒益有情戒。

  發四無量心,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行,引導眾生趣向解脫,不捨棄六道輪迴任何一個有情。

  大乘戒律以小乘戒為基礎,小乘戒律總為別解脫戒,其核心可概括為不傷害,或說不侵犯,這實在是所有佛教徒都該努力去做到的。發心為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究竟成佛而上求菩提、圓滿覺悟,是大乘的發心。以此發心攝持身口意的,可稱為大乘佛教徒。若不能停止傷害,何談慈悲利益眾生?自己尚不能解脫煩惱,何談度化眾生離苦得樂?

  莫以為大乘佛子就不需要求解脫。

  菩薩是智不住輪迴,悲不入涅槃。他們有能力出輪迴,卻因為慈悲而不離輪迴,繼續在輪迴里度化眾生。他們入輪迴,是因為慈悲願力,來去自在,游舞世間。這完全不同於凡夫因業力牽引,身不由己在六道中輪轉。

  認為發菩提心就是發願流轉輪迴幫助眾生,這是對菩提心的誤讀。

  願菩提心有三種:

  你可以發願自己先覺悟,之後再引導眾生離苦得樂,這稱為國王般的發心,像是一位從寶洲歸來的國王,領著他的子民去那珍寶所成的樂土;

  也可以發願與其他眾生一起到達究竟解脫的彼岸,這稱為船夫般的發心,像是一位船夫,與他渡船上的乘客一起登岸;

  或者發願除非所有眾生都解脫,否則誓不成覺,這稱為牧童般的發心,像是一名盡職盡責的牧童,暮色降臨之時,把看護的牛羊全部帶迴圈里安頓好之後,他才回家。

  以上三種發心,無論哪一種都包括了發願自己要圓滿覺悟,不是只求自己成佛,而是為了所有眾生都成佛。

  破除了對「人我」的執著,以及大部分對「人我」之外的事物、現象的執著,就能解脫輪迴的束縛。進一步把所有微細的執著都無遺破除,就是圓滿覺悟,即成就佛果。可見發願證得菩提、圓滿佛果,自然包含了發願解脫輪迴。如果說我們現在所處被煩惱束縛不得自由的狀態,是在一樓,解脫輪迴是在二樓,圓滿覺悟成就佛果是在三樓,那麼從一樓到三樓,不論你在二樓停不停,都會經過二樓。

  有些佛子發願要在輪迴中救度眾生,這很好,但前提是你自己要有能力解脫煩惱, 「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 。

  守持小乘別解脫戒,正如戒名所指示的,不犯則能解脫。

  別解脫戒條目繁多,各人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受持。總的來說,別解脫戒可幫助我們遠離惡業,端正言行,少欲知足,並訓練敏銳的覺察力,培養耐心和忍辱的精神。即使被攻擊、被侵擾,也不失不忘「不傷害」的誓願。

  修行意味著改變態度,對自己、對其他眾生、對世界、對生活的態度。

  不用操心外在,真正的改變在內心。

  修行是一個漸進、漫長的過程。你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多麼重大的變化,也都是從當下、小小的改變開始的。學佛要有耐心,尤其是初學者,不要把期望值定得太高,那樣很容易失望,退失道心;也不要急於求成,那樣會很危險,而且難有實質的效果。

  不管是不是能夠理解深奧的佛法,此時此刻,要做一個好人。善良,正直,有同情心,願意幫助其他眾生。

8.慈悲,是安樂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佛陀教導我們:如果有條件,就去幫助眾生;如果沒有條件,至少不要造成傷害。

  懂得緣起的道理,有助於淡化分別念,淡化人我的界線、區別。我們認識到萬物相互依存,息息相通。眾生的歡笑、痛苦原本是相通的,互為緣起。

  這份領悟,是悲心的基礎。

  如前所述,緣起直指空性。對空性的認識,佛教中稱為智慧。

  在這裡,我們看到悲與智的統一。

  真正的慈悲是平等的,針對所有眾生,每一個眾生。這要求我們先修好忍辱。忍辱,簡單地說,就是在困境、窘迫之境、危險之境,仍然保持內心的開放與柔和,對其他眾生懷著善意。

  如果忍辱波羅蜜深入內心,我們便會開始把敵人,傷害我們、侵擾我們的人,看作給我們巨大幫助的朋友。敵人為我們創造了修習忍辱和慈悲的最好機會。

  寂天菩薩曾說:沒有磨難,你就無法修忍辱;不修忍辱,你的慈悲心就沒有堅實的基礎,所以受人欺侮、傷害、干擾時,應視其為訓練慈悲心的可貴助緣。

  他還說:敵人是修忍辱的因,忍辱是敵人造成的果。在這樣的因果關係中,若此由彼而生,則彼為此助緣,非違緣。

  牢記並反覆思維寂天菩薩的教言,能增強我們忍辱的能力和決心,進而深化慈悲心。由此可見,真正的慈悲心建立在理性基礎上,而非基於貪愛。

  訓練慈悲心首先要認識自己與他人、與其他眾生的相同相通之處,體會自他在生命基本層面上的平等和在生存生活基本追求上的共同點。

  所有眾生都希求快樂,不希望遭受痛苦。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無論哪一道眾生,在這一點上都是平等、相同的。

  有了比較穩固的自他平等的觀念後,可以逐漸訓練自他相換,由以自我為中心,轉向以他人為中心。這個變化實現起來很難,但不是不可能。佛陀不會教我們去做根本無法實現的事。有那麼多前輩、那麼多同期的道友都做到了,所以我們無論如何不要灰心。

  設想一下,把自己的苦樂和無量眾生的苦樂分別放在天平的兩端,你會意識到這兩邊的差距有多大,在眾生的苦與樂面前,自己個人的痛苦和快樂顯得那樣渺小。如果自己的快樂能與眾生的痛苦交換,那豈不是很划算的一件事!

  觀想自他相換的時候,根據情況、願望和能力的不同,可以觀想自己代受所有眾生的苦,把快樂給所有眾生;也可以觀想代受個別眾生的苦,把快樂給對方。

  通常,只有與我們類似的人,我們才比較容易與之溝通,但修行恰恰就是要突破局限,作為修行者,我們需要把關懷和尊重擴展到更廣闊的對象身上。

  只忙於滿足自己這樣那樣的需求,是會讓人疲倦、不安的,因為人的需求層出不窮,永遠沒有徹底滿足的時候,心裡很難有安定;而慈悲,對其他眾生的關懷,哪怕只是一點點,也能讓內心喜樂和滿足。

  示他人以善意、關懷和尊重,儘管不是每次都能得到同等的回報,我們會遇到一些脾氣比較壞、比較冷漠、比較固執、不善於表達的人,但沒關係,總的說來,我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會增長很多,得到的關懷和尊重毫無疑問也會更多。

  對其他眾生的真誠關懷,能有力地幫助我們遠離惡業。舉例來說,當我們的動機是不想讓眾生遭受被殺的痛苦,我們就會堅決地遠離殺業,因為即使之後通過懺悔可以清凈業障,眾生遭受的痛苦卻不可能勾銷。同樣地,盜竊、淫亂、惡語、誑語等惡業可以懺悔,而它們曾經製造的痛苦卻沒有機會勾銷。

  遠離惡業是真正安樂的開始,所以關懷眾生是安樂之始。

  對其他眾生的關懷,讓我們的胸懷廣闊,能以更現實的態度對待生活,不再任憑自己沉浸在對困難和問題無意義的想像中。

  很多時候,麻煩、擔憂、焦慮的產生,是因為我們的心太小,只裝得下自己。哪怕只是一個小問題,在閉塞、狹隘的心胸和眼界的「加持」下,也會變成無法承受的大困境。

  每當我感到憂慮、壓力的時候,普賢菩薩高尚的誓言總能給我幫助。他說: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

  想到自己的誓願,想到生活的目標,眼前便開朗了。怎樣大的困境都是可以跨過去的。

  慈悲是安樂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它讓短暫而無法重來的人生有了意義。

小記:  

佛法浩如煙海,我以淺陋知見管窺蠡測,必定多諸謬誤曲解。在此,至誠向諸佛菩薩懺悔罪過,祈求諸佛菩薩的寬宥、加持。

  文章主要是對近來一些道友提出的問題給予了解答。由於本人的局限,其中不盡之處、不是之處,還請各位師友包涵、指正。

  如果說此中尚有些許功德,我願將此功德迴向一切眾生,願眾生離苦得樂、圓滿菩提!願世界遠離災難、爭戰,人民幸福安康!

  願這八篇小文,如一組小小的八吉祥,給慶祝農曆新年的道友們帶去新春的問候,並激發大家探索佛法無盡寶藏的興趣。

第二章生命的平等1.平等:眾生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眾生以各自的業力而顯現不同的生命形態,佛經上說,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等等。形態各異,而同樣是有情,所謂有情,就是有能力感受苦樂的一條條性命。輪迴六道中的每一個眾生,上至天界,下到地獄,以及這之間的阿修羅、人、旁生、餓鬼,沒有誰不希望遠離痛苦、獲得安樂。

  對絕大多數眾生來說,最大的恐懼和痛苦莫過於死亡,最珍惜的莫過於生命。我們普通人由於障礙,只能現量見到自己的同類和一部分旁生。就我們所見的,人都惜命,即使拿整個南瞻部洲的財物、受用來交換,肯把命去換的大概沒有。再看那旁生,微小如螻蟻都愛惜性命,只要有可能就一定努力活著,冷了找太陽,渴了找水喝。追求快樂,躲避痛苦。人如此,動物也如此。動物對生的希求和對死的恐懼與人一模一樣,只是不會用人類的語言表達而已。

  有人說人是萬物之靈,認為人比其他形式的生命更高級,那麼人的優越性應該體現在他不僅能利益自己,也能饒益其他生命,而不是為了口腹之慾或者一點點蠅頭小利就去傷害眾生,造下深重的惡業。蒙昧抵突,害他害己。有的人一見到動物立即琢磨它是什麼味道,好不好吃,從來沒想過那些動物也是活生生的性命,也懼怕疼痛和死亡。平時我們連針刺一下都會疼得叫起來,將心比心,試想一下,牛羊雞魚等被宰殺、被穿腸破膛時是何等痛苦!

  很多人認為有些動物威脅到人的安全,有些動物給人的生活造成麻煩,所以對這些動物不能姑息,應該除掉他們。如果威脅到人類安全或者困擾人類就應該被殺死,那麼人類可以說是威脅到了所有動物的安全,又破壞了自然環境,困擾著所有同處這一世界的動物,那又應該怎麼辦呢?

  有些人覺得自己有錢,吃得起珍貴動物的身體,在別人看來會很體面、高貴。這種想法實在淺薄。高貴的人會用自己的財富乃至擁有的一切去救護眾生,幫助他們遠離痛苦。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曾經以身飼虎,藏地現在仍有許多瑜珈士裸身在叢林中,用自己的鮮血布施那些飢餓的蚊子,歷史上也有許多高僧大德把自己的身體乃至生命布施給眾生。我們普通人雖然很難做這樣大的布施,但仍然可以有一顆高貴的心,在心裡,在行動中,尊重護衛生命。

  人與人之間平等相待,是人類從小就開始學習的處世之道。為什麼人對動物就可以肆意掠奪、傷害呢?人人平等的心,還不是真正的平等心,眾生平等的心才是真正的平等心。

  《業辨別經》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

  一天,佛陀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到城中乞食,來到一施主家中,看見夫婦二人正在吃魚肉,吐出的魚骨仍給旁邊的一條黑狗。尊者見狀,連呼稀奇。原來,尊者以神通觀察這一家人的前世因緣,發現夫妻二人所吃的魚,實際上是主人父親的轉世。他父親在世時,天天到魚塘里捕魚吃,結果死後即轉生為魚。無知的兒子和他的妻子也總是捕魚為食,致使老父親再再轉生為魚。那條黑狗是主人的母親轉世,因為生前過分慳貪,不願布施,也不嚴守戒律,每天只知道守護自家錢財,最後在貪戀家財的心念中死去,死後轉生為狗,守財習氣不改,白天黑夜在屋外轉繞,唯恐有人入室盜竊。輪迴就是這樣的無盡顛倒,難怪尊者要感嘆。

  佛陀說,如果將南瞻部洲的泥土捏成棗丸大小,這些泥團也有被數清楚的時候,而眾生互為母子的次數卻無法數清楚。

  眾生沒有一個未曾做過自己的父母。人間做父母的常常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好東西都留給孩子。動物也是這樣,即使是老虎這樣看起來很兇猛的動物,不管自己多餓,找到了食物都會先給孩子。由於不知因果,父母為了養育子女、顧戀家庭往往造下很多惡業,後世受報轉生三惡道中反覆感受痛苦。有的轉生為牛羊,一輩子為人勞作,到年老體衰干不動活的時候還要被殺掉。想想這些因為我們的無知而被無辜宰殺的有情,我們的內心是不是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呢?

  每年秋冬季節,由於節日較多及各種進補的習俗,肉的食用量增加,更多的動物被宰殺,這時也是我們放生最密集的時候。買下即將被宰殺的牛羊以及雞鴨魚類,或運回牧區,請參與放生行動的牧民家庭看管,或放養到居士發心建立的放生園裡,或放歸江河湖海。

  每當整車整車的牛羊被解救下來,我們為他們念誦經咒,把他們安頓在更寬敞的車廂里準備運回牧區,我們看見他們大顆滾落的眼淚和流血的傷口。這些卑微的眾生,所求不過是活著,並沒有威脅傷害到誰,即使運往屠宰場的途中,也不攻擊反抗,只是哭,獲救了,也還只是哭。他們從養殖地被運送到屠宰地的時候,擠在極其狹窄的空間里,顛簸一路,幾天幾夜沒吃沒喝,有的腿斷了,有的眼睛瞎了,還沒到屠宰場就已經飽受折磨,好像進了地獄。在屠宰場里待宰的牛羊眼睜睜看著同伴被宰殺時,也似乎預知了自己的命運,他們流著淚甚至跪下向人祈求,可憐至極。

  現代動物養殖業的冷漠和殘酷,已經超出了人類文明所能容忍的極限,那些血淋淋的場面,讓善良的人無法不生起悲心。在屠宰現場,我們親眼目睹了那些動物的無辜、無奈、絕望和極度痛苦。他們沒有犯什麼錯,很多動物將自己的一切都貢獻給了人類:奶、蛋、力氣等等,可是人卻等不到他們自然死亡就迫不及待地要奪取他們的生命,吃他們的血肉。

  有居士將屠宰的血腥場面用攝影機記錄了下來,無論是不是佛教徒,很少有人能冷靜地看下去的。在清楚地目睹動物被屠殺時的巨大痛苦時,人類本具的善良天性自然地激發出來,但是由於沒有更深一層地去思考生命的平等以及不傷害眾生的意義,很多人往往在看過之後,心緒漸漸地平復,又開始了習慣性的殺生和吃肉的行為。

2.戒殺:人不是非要靠殺害其他眾生才能活下去

  十不善業中,殺生和邪見的過患最為嚴重。否定因果即是一種邪見。

  如果沒有種子,就沒有樹。一棵參天大樹,其種子也只有芝麻粒般大小。同樣的,如果沒有因,就不會有果,出於貪嗔痴而造作的一切身語意行為,無論多麼細微,都會在因緣成熟時感應巨大的痛苦。

  《念住經》中說:「殺害一個眾生須在地獄中住一個中劫。」有人說看不見地獄在哪裡。其實地獄天堂,六道的種種境相,都是依眾生各自的業報,在眾生心識前的顯現。地獄的業報沒有成熟時,地獄是不會現前的,但不能因此就說沒有地獄,在需要感受地獄痛苦的眾生面前,地獄無欺存在。

  人不是非要靠殺害其他眾生才能活下去。我在藏地走過很多地方,給人們講殺生的過患,很多人聽後都自發地發願不再殺生。如果一個地方的大多數人都能發願不殺生,修持善法,那麼此地必定祥和安穩,人們的生活當然也會過得更好。為了生計造殺業,也許暫時能獲得些錢財,但長久來看還是擺脫不了貧窮困頓,今生來世都不會得到安樂。

  其實那些以殺生為業的人也很可憐。因為前世的業障,有些人出生在世代以殺生為業的家庭,子承父業,或者有的人就是因為業障重,只能找到靠殺生養家糊口的職業。想想他們真是可憐,同樣是為了生存,別人可以做輕鬆體面的工作,他們卻必須成年累月地呆在令人作嘔的腥臭里,干著傷害其他生命的惡業。可以想像,如果不立即斷除殺生,虔誠懺悔,他們的後世將是多麼地可悲。百劫不復的人身就這樣被浪費了。

  同樣是一段生命,用在行持善法上,就會為自己積累福報,走向更加光明和安樂的去處;用在造惡業上,就會把自己推入黑暗和痛苦的境地。

  人身難得,看似漫長的時光其實轉瞬即逝。如果我們現在不努力積資凈障,那麼死亡來臨的時候,一定會追悔莫及。如果不從現在起就斷除殺生的行為,那麼今天造下的惡業將來一定會在自己身上成熟,業報現前的時候,無論身心怎樣痛苦都只能承受。

  流轉輪迴不像一般想像的那樣簡單有趣。今生為人,來世不一定能繼續做人,很可能會墮落到三惡道中。一旦投生惡道,想積累資糧、斷惡行善就非常難了。餓鬼道、地獄道不用說,我們現量可見的旁生道中,絕大部分旁生都是以殺生度日的,像海洋中有的大魚一頓飯要吃掉幾噸小魚,小魚一頓要吃掉無數的浮游生物。一個個都是殺業累累。有些旁生福報淺薄到只能投生到永遠見不到亮光、冰冷漆黑的海洋深處,或者炙熱的火山熔漿里,無時無刻不遭受冰火的酷刑。儘管如此,他們仍然只是醉心於彼此爭鬥殺害,你死我活,心相續中滿是貪婪、嗔恨。這些旁生生來如此,別無選擇。相比之下,做人實在太幸運了,因為人就算再潦倒,再走投無路,也還是可以選擇不殺生、不造惡業,而仍能活命。

  世間的人看似聰明的不少,但是對因果法則認識清楚的人並不多。因果法則的運行並不以信不信為基礎,它是自然規律。惡果成熟時所感受的痛苦,也不像我們想像中那麼輕輕鬆鬆。就像芝麻大小的樹種能夠長成參天大樹一樣,殺害一個眾生的果報,後世轉劇,是要為此償還五百次生命。這在佛經中有更多詳細的開示。

  那麼怎樣是一個完整的殺生行為?完整的殺生行為具備四個因素:行為的對象、行為的意圖、行為的本身和行為的完成。也就是說,清楚地知道所殺的對象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然後產生了想奪取它生命的意圖,接著親自或者命令他人去殺,最後是達到了奪取生命的目的。這四個條件都具備,就是一個完整的殺業。

  比如說,去餐館裡吃飯點殺,心裡明確地知道對象是一條活魚,併產生了想殺掉它吃肉的念頭,這時已經具備了完整殺生行為中的前兩條。接著你付了錢,吩咐廚師殺了這條魚,最後,魚被殺死,成為你的盤中餐,這時完整殺生的行為就具足了。

  如果四個條件中的某幾個不具備,比如只有想殺的對象和想殺的念頭,但是沒有產生實際的行動,其結果也沒有傷害到其他的生命,這雖然也有過失,但不會承受完整殺生的果報。或者並沒有具體的殺害對象和殺的念頭,但無意中自己的行為傷害到了其他眾生,奪取了對方的生命,這樣的行為也是殺生,但比完整殺生的果報要輕。

  我在漢地,經常看見大家逢年過節用殺雞宰魚來慶祝節日,這其實並不是很明智的慶祝方式。我們短暫的快樂不必建立在其他生命的痛苦之上。有一次,我接受居士們的供齋,有機會路過並目睹了一個盛大婚禮的宴請現場。在那些裝飾得很漂亮的餐桌上,一條條魚張著嘴躺在盤子里,還有蜷成一團團的蝦和切成一塊塊的螃蟹、雞鴨等。這貌似喜慶的一幕讓我的心情十分沉重,那些被屠宰的生命可憐,那一對新人更可憐,這一次婚宴所造的惡業,如果沒有修行的成就,許多輩子都還不清。

  很多人看不慣別人放生,一個重要原因是這讓他們不能完全心安理得地吃肉。那麼吃肉算殺生嗎?佛經里有一個名詞叫做「三凈肉」,即:沒有親眼看見是為自己殺,沒有聽到是為自己殺,不懷疑是為自己殺。這樣的肉叫「三凈肉」。吃三凈肉不算殺生,但是吃三凈肉的行為會促進屠宰業的發展,間接製造更多的殺生,因而也是有果報的。

  有些人說蔬菜水果也是有生命的,佛教徒不忍傷害動物的生命,難道就忍心殺害植物嗎?的確,植物也有生命代謝,植物與動物的不同,其實一個詞就能說明白,那就是性命。動物及至佛教所說的眾生,是指一條條性命。你可以說一棵菠菜也有生命,但你不會認為盤中那棵菠菜是一條性命,不是嗎?這其中的區別,你心裡是明白的。這種區別也就是有情眾生和無情物的區別。

  佛陀對吃肉的果報和吃素的功德都有非常清晰的開示,只要是吃肉就會有果報,因此我們最好能吃素。

  如果因為身體、工作等原因,暫時做不到吃素,至少也要盡量避免吃活魚、活雞、活蝦等活物。非要吃肉的話,只吃三凈肉,否則一定不要吃。有的人習氣重,每天都要吃肉,這樣的人可以逐漸減少吃肉,比如先在每個月的佛菩薩節日吃素,然後在更長的期間里,比如神變月等,堅持吃素,慢慢形成素食的習慣,一步一步來,直到最後徹底斷除吃肉。

3.放生:哪怕只能救護一個生命,也是有意義的

佛陀說,一切有為善法中,救護有情的生命,功德利益為最大。當我們面臨被殺害的危險時,如果有人救了我們的性命,這一定是最讓我們感激不盡的,其他的幫助都比不上救命之恩。人類這樣,其他眾生也是這樣。

  眾生歡喜佛歡喜,諸善業中最令諸佛歡喜的就是救護有情的生命,讓他們得到安樂。利益眾生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沒有哪種能像放生這樣直接從屠刀下解救即將被殺害的如母眾生。

  我的恩師法王如意寶只要一看見動物受苦或者被殺害,都會難過得流淚,並盡全力去解救。受大恩上師的熏陶和教導,我們這些弟子無論走到哪裡都熱心於放生,將自由、安樂與無畏帶給被解救的眾生,將慈悲、溫暖與信心送給參與放生的人。

  1997年,法王如意寶帶領學院僧眾共修大威德法,在這期間,4月8日凌晨,法王在夢中見到自己的根本上師托嘎如意寶。托嘎如意寶說:「你們此次修法極為殊勝,對眾生有很大的利益,真正是作了一次大放生。」接著,托嘎如意寶講述了放生的種種功德。法王知道放生能令上師歡喜,於是向上師彙報道:「我前年從新加坡回來後,至少已在漢地放了一億條生命。」托嘎如意寶聽後極為歡喜,雙手合掌連連讚歎道:「善男子!善男子!你真正是末法時代的如意寶,你真正是末法時代的太陽。」隨後以金剛歌的方式賜予四句教言: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證悟猶如甘露法性義,隨順所化善巧方便行,願得度化無邊眾生力。後來,法王如意寶開示,在末法時代,諸善法中放生最能讓諸佛菩薩、根本上師歡喜,並勸請四眾佛子廣行放生,實踐妙道。當時法王特意給包括我在內的幾位弟子每人兩萬元錢,讓我們去漢地放生。以此為緣起,法王的弟子們開始在各地持續大規模放生。

  有的人認為,我們只是普通人,沒有能力幫助其他眾生。這樣想是不對的。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地利益到其他的生命,幫助眾生不一定需要很多的外在條件,更多需要的是一顆利益眾生的心。有了這種心,便會在不同情況下隨順因緣利益眾生。雖然眾生多如恆河沙,我們能救護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仍然要堅持放生,哪怕只能幫助一個生命減少痛苦,我們的努力都不會白費,都有意義。解救有情的生命需要具備因緣。佛陀雖然圓滿具足十力四無畏,也只能度化有緣的眾生,就像陽光雖遍照世界而盲者卻看不見一樣。放生也是這樣,即使你富如帝釋天,也不可能買下所有的生命來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重要的是我們有這個發心,然後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眾生。

  人身難得,時間匆匆過去,大家一定要好好地利用這段有限的生命去利益其他眾生。在這個幻化的世界裡,沒有什麼東西是恆常不變的,總有一天你會丟下自己執著的親人和積累的財富,孤伶伶地走向後世。這一天什麼時候來臨,誰也不知道。在家人在社會上生活肯定需要基本的物質保障,如果沒有一點基礎確實很難生活下去,但是作為一個對生命價值有正確認識的人,應該明白我們平時吃的穿的夠用就可以,否則,人的貪慾無止境,永遠不會有滿足的一天,而生命就在我們對貪慾的追逐中一天天縮短。死亡來臨時,不用說辛苦積累下來的財富,就連自己這個肉身也帶不走。那時候,只有佛法,只有善業,能幫到我們,所以大家平時基本的生活所需滿足之後,應該用更多的精力和金錢去做利益其他生命的事情。

  我看到有的人在餐館裡吃一頓飯,隨便就花掉幾百上千塊錢,我想,如果能用吃一頓飯的錢來放生,對我們現世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對將來的往生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吃什麼東西到了胃裡都一樣,花那麼多錢在吃上很浪費,除了滿足一點口腹之慾,對自己的今生來世都沒有什麼幫助。用這些錢來放生,真正地幫助即將失去生命的有情,這錢才花得有價值,一分錢也不會白花。

  在自己有錢的時候千萬不要浪費,要多多地放生。沒有錢的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放生,儘力救護眾生。只要發心清凈,功德一樣,錢多錢少都沒關係。放生不是只在聖地才放,或者只在佛教節日里放生,應該隨緣解救眾生的生命,無論什麼時候在哪裡。若能長期堅持放生則更好。放生是遣除違緣、迅速積累福慧資糧的有效方法,不但利益了被解救的眾生,也能增加自己現世的福報,獲得健康長壽的善果,還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重要助緣。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幫助眾生脫離危險的境地,一定要這樣做,因為今天的善願善行將會在未來我們遭遇危險時幫助到我們。我們還應該發願,所有眾生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自己來世沒有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話,那麼無論將來轉生到哪裡,都要生生世世利益眾生,絕不加害眾生。

  我們周圍還有很多親屬、同事、朋友,他們可能因為各種原因,目前還沒有皈依三寶,為了自己所謂的安樂日夜不停地奔波,雖然追求的是安樂,所做的卻全是痛苦之因。有些人雖然皈依了三寶,但還是常常做出不如法的行為。對這些人,我們應儘可能地通過自己的行為去影響他們,讓他們從我們身心的改變以及放生護生的行為上,看到行持善法的力量。如果我們的行為能令他們對佛法生起哪怕是一點兒信心,甚至在他們的一生當中影響他們放生一條生命,根據因果不虛的道理,也一定會讓他們的今生來世得到利益。

  放生過程中常常會遇到違緣,比如你剛把魚放生,就有人拿著漁網、魚竿聞訊趕來捕撈,或者有人故意製造事端,阻止放生。遇到這種情況不要心生嗔恨,與人爭吵,應該好言相勸並積極尋找解決辦法。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理解和支持放生,事實上,在漢地很多人不能說反對但至少是不理解、不支持放生的,因為在他們所受的教育中沒有放生、眾生平等這樣的概念,而要學習新知、改變成見又是那麼難。

  有人認為頻繁的放生活動製造了新的市場需求,一些商販專門為供應放生而買賣、捕殺動物,如果不放生的話,就不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其實,各地市場、屠宰場、養殖場里等待成為人類盤中餐的動物中,能被解救下來的只是極少數,比例微乎其微, 如果養殖戶、屠宰場、商販們指望靠供應放生來維持生意的話,那麼他們立刻就會倒閉, 想來他們不會這樣「天真」。不論有沒有放生,養殖戶都會過度養殖,屠宰場都會過度宰殺,商販都會買賣捕獵。只有社會上大部分人普遍、自覺地減少肉食需求,才能減少捕殺、買賣動物的規模。否則,少數人勢單力薄的放生活動是不可能對養殖業、屠宰業及諾大的相關產業鏈產生影響的。其次,即使個別商販看到放生帶來的「商機」,為供應不期而來的買生加大進貨量,那放生也並沒有給誰帶來傷害和痛苦。如果說牛羊魚蝦等原本在養殖場里過著自由快樂的生活,因為有人要放生,才被宰殺,被運到市場,那麼批評放生造成動物的痛苦是有道理的,但事實不是這樣,那些牛羊魚蝦等如果沒有碰巧被放生的人買下,他們就會按計劃被宰殺,因為人養殖他們的目的就是吃掉他們。不是放生造成了宰殺,而是放生讓少數幸運的旁生免於被殘酷宰殺的痛苦。若有人真的想站在動物的立場指責的話,應該指責那些為了利益、為了口腹之慾或者為了虛榮而屠宰、捕殺、養殖、買賣、穿戴、啖食動物的人,而不應該指責放生護生的人。

  另外,我們在放生過程中要盡量考慮放生地的小生態,注意物種的匹配和數量上的平衡,盡量做到合理安排和計劃。有人說放生會破壞生態平衡,我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看不到過度膨脹的現代養殖、畜牧業及與獵殺動物相關的產業正在前所未有地造成水源污染、土壤沙化、物種滅絕、自然食物鏈斷裂,以及抗生素濫用和新型疾病在人、動物間的流行。我們放生的動物主要是從市場、屠宰場買來的,而之前他們大部分是擠在養殖場里,你看,我們只是從人嘴裡奪肉,並沒有從自然界的動物嘴裡奪食,所以根本談不上破壞食物鏈的問題。

  當我們把魚蝦放游江海,有人擔心此舉會給放生水域帶來麻煩。其實,哪怕我們再怎樣努力,放生的數量終歸是有限的,就算由於偶爾的考慮不周而對個別水域產生影響,這影響也極其有限,並且能夠被水域自然的代謝循環系統調整過來。很多的水域反而是因為水中魚類生命的稀少,水域非常容易被污染。人們似乎更應該去關心工業排放、城市排污、過度養殖等對水資源造成的嚴重和難以恢復的破壞。

  其實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都很注意放生的「善後工作」,並不像一些人以為的那樣,只講求放生的形式,儀式結束後就再不管放生動物們的死活了。每次放生,我們都盡量找安全的地方,盡量避免放生動物再度遭到捕殺。比如,不把魚類放進魚塘、漁場,這種地方是專門養殖魚蝦供人捕殺的,把動物放進去,他們很快又會被撈上來送進市場、餐館。也不把水鳥放于山地,魚類放入被污染無法生存的水域中。人工飼養的雞鴨等是比較難放生的,於是在一些地方,居士們集資買下土地,建立放生園,收容這些動物。每年秋冬之交,人們開始「貼膘」和進補的時候,也是牛羊被大量宰殺的時候,我們到屠宰場買下牛羊,把他們運回藏區託付給誠實可靠的牧民放養,直到命終。牧民們也很樂意做這件事,一來,他們參與放生,積累了善根;二來,在照管牛羊的同時,他們可以享用牛羊奶,製作奶製品,生活能有改善。

  有人覺得拿錢去放生,那些動物最後還是會死的,或者剛剛放生就死了,這樣,放生的錢不就是浪費了嘛。的確,被放生的動物終究也免不了會死,我們找不到一個完全不死的地方去放他們,但不能因此就不放生。那些動物如果能活到命終自然死亡,所感受的痛苦會遠遠小於被生生屠宰、開膛破肚的痛苦。即使剛剛放生就死掉或在放生中途死掉,也千百倍地好過被人當作食物宰殺,神識尚未離開肉體就被千刀萬剮。此外,放生不僅是幫助動物脫離了暫時的死亡恐懼和痛苦,更重要的是我們念誦放生儀軌,使那些動物聽聞到佛號、心咒,這將成為他們未來解脫輪迴的因緣。錢怎麼花才不浪費,每個人對此都有自己的看法。很多人花錢實際是在增加自己的煩惱,如果那樣不算浪費的話,那麼花錢幫助減少眾生的痛苦也不應該算浪費。

  除了在市場、屠宰場即將被宰殺成為人類食物的旁生外,還有很多眾生等待著有人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比如自然界中因環境惡化而正在失去生存條件的動物,就在人類身邊而常常被視而不見的流浪貓、流浪狗,罹患疾病需要經濟、物資、精神等不同形式幫助的人,貧困失學的孩子,無所依靠的老人,等等。諸法依緣起,幫助眾生也是要依賴因緣的。我們雖然希望所有眾生都遠離苦難,但是在行動中也只能隨順因緣條件,在條件許可、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儘力去幫助眾生。每一個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需要幫助的眾生,不論人也好,動物也好,如果我們有能力幫助,就去幫助他。有人看見別人放生動物,就說這樣做意義不大,不如拿這個錢去幫助窮人,而當窮人真來到他面前,他又說救急不救貧,不如拿錢去幫助病人,有人幫助病人時,他也不會隨喜,又說別的。總之,誰也不如他高明,而他也不是不想布施,只是一直沒有等到最佳時機。最後他什麼也沒做,既沒有幫助動物,也沒有幫助人。與其這樣任由貪吝、嫉妒的煩惱習氣作怪,批評別人的善行,損耗自己的福報,不如實實在在去幫助,哪怕一個眾生。這比什麼高談闊論都更對自他有利。

  我們在放生的過程中,經常會遇見隨喜的人們。幫我們把牛羊運回藏區牧場的司機們就主動提出免收運費或者運費打折。屠宰場的人也很高興,因為他們不用殺生同樣掙到了錢。看來大多數以殺生為業的人,也並不認為殺生造惡業是件令人愉快的事。當運送放生牛羊的卡車進入藏區,沿途的人們看見車上五彩的經幡和牛羊犄角上系著的彩色布帶,知道這是放生的車,都紛紛隨喜。在漢地,我們去市場買水產,也常常會有商販隨喜,他們或者貢獻幾條魚出來放生,或者幫我們搬運,或者拿出錢來讓我們幫他放生。每當這種時候,我們都特別隨喜他們的善念善行。他們看上去也很開心,大概從這種全新的人際關係,以及人與動物的關係中,他們也感受到了某種從未有過的快樂。路過和圍觀我們放生的人,如果能生起一念歡喜心,乃至對佛法生起一念好感,都會在他們的心相續中留下印記,就像在田裡播下了一粒種子,未來因緣成熟的時候一定會結出善果。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他們的一念善心、一分善行,縱然微小、轉瞬即逝,也必定在輪迴長夜中,在危險之境,為他們作明燈,作救護。因為知道這一點,知道即使是一個匆匆而過的路人也有可能得到利益,我們在放生中不論遇到怎樣的困難和誤解,都能堅持下去。

  放生不僅是單純的把動物從屠刀下、牢籠中解救出來,讓他們活下去,還他們以自由,遠離眼前的危險固然重要,但我們還希望這些眾生能夠從根本上擺脫死亡和痛苦,所以我們在放生時,通過佛教的放生儀軌,使被放的生命與佛法結上緣,在他們的相續中種下解脫的種子。放生時有出家人帶領念誦儀軌自然非常好,沒有的話,居士們也可以放生。放生最好能以三殊勝攝持,簡單地說,就是放生前有端正發心,放生時一心一意為這些生命念誦心咒和佛號等,放生之後要如法迴向。我們現在有了正式的《放生念誦儀軌》以及念誦錄音,大家在放生時,最好能按照這個《放生念誦儀軌》的內容和念誦錄音的指導來念誦,同時要給被放生命施灑甘露水,最好能用系解脫、佛像、佛經等放在所放眾生的頭頂加持。實在不具備以上的條件,至少也要念誦心咒和佛號。我們所念的佛號、心咒等,入眾生耳,便在他們識田中播下了未來解脫的種子。有些眾生在聽到此聲音後,善根將很快成熟,從而轉生到善趣。

  佛法的修行可以歸攝為六度,而如理如法地放生即能同時具足六度。具體來說:

  第一、布施。放生本身是無畏布施;依佛教的放生儀軌讓眾生得到佛法的熏染,使他們獲得暫時與究竟的利益,是法布施;施財令眾生離苦得樂,是財布施。

  第二、持戒。如法放生是讓眾生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益,這符合以利益眾生為核心的大乘戒律。在運輸、放生過程中,盡量避免讓動物受傷或受到驚嚇等,與不傷害眾生的戒律相一致。

  第三、忍辱。放生時遇到違緣不要生嗔恨心,應積極、耐心地尋找解決辦法。同時,放生常常需要忍受疲勞、飢餓、嚴寒、酷暑。這些都是忍辱。

  第四、精進。歡喜踴躍地參加放生。

  第五、禪定。在放生過程中無論是搬運動物還是其他勞作,無論是念誦、觀想、祈禱,還是修慈悲心、菩提心,始終認認真真,心不外散。

  第六、智慧。懂得放生的殊勝功德,這是一種智慧。再進一步,有三輪體空的見解以及證悟,就更是智慧。

  在放生圓滿結束時,一定要好好迴向,將放生的功德迴向給所有的六道眾生,希望眾生都離苦得樂並最終成就佛果。這樣的迴向會讓我們獲得殊勝的利益。有時在放生現場,我也聽到有的人希望以此功德迴向給自己的父母,願他們健康長壽,或者希望自己家庭和睦等等。我想,你的父母家人若還沒有證悟成就的話,肯定也是六道當中的眾生,我們迴向一切眾生,當然也就包括了他們,所以大家不要擔心如果功德都迴向給六道眾生了,自己的家人會得不到利益。

  單個人放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共修放生,則能使利益眾生的能力和功德都擴大。有時,參加一次共修放生所獲得的功德,恐怕是我們普通人傾盡畢生之力也很難達到的。特別是在共修放生中,如果有修證成就的佛菩薩參加,我們的凡夫發心就會融入聖者的智慧發心之中,我們將會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共修放生是迅速積累廣大資糧的一個方便法門。

  關於在放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我在文集《次第花開》的放生問答中儘力給予了解答,大家可以參考。

  一個真正心地柔軟善良的人,除了盡己所能放生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寬厚柔和地對待眾生,包括那些不期闖入我們生活的動物們,儘管有時他們的確會帶來一些麻煩,比如房間里闖進來螞蟻、蟑螂、老鼠、蒼蠅等等。要知道,我們生活的地方也是他們生活的地方。如果實在不能忍受與他們共處的話,可以想辦法請他們到戶外去生活,而不是起殺心傷害他們。在佛陀時代,僧侶們赤腳行走,為的是避免穿鞋走路時無意踩死昆蟲之類的情況發生。在藏地,人們行走或者轉繞壇城、佛塔,總是低著頭,比較緩慢地走動,一旦發現路上有昆蟲就撿起來,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上放入人不經常走過的草叢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戒除有意傷害眾生的行為外,還應時刻小心不要無意中傷害其他的生命。

  一個人童年時候的教育對其一生的影響很大,所以父母的言傳身教在成長中的孩子心裡會留下深深的烙印,將來孩子長大成人後,也會把得自於父母的教育傳承到下一代。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愛心,先讓他們懂得愛護小動物,慢慢懂得愛護一切生命。從小不尊重生命,長大後也很難有慈悲心,情況惡劣的,別說對動物,對人類也沒有同情心。現在很多電子遊戲里都是打打殺殺,孩子經常玩這一類的遊戲,會養成把殺戮當兒戲的習氣。父母應該正確引導孩子,培養他們生命平等、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4.普賢:盡己所能去幫助一切眾生

  一年四季,在各地,都有人在放生護生。這已經不只是一小部分人出於宗教信仰的原因才做的事情。為了滿足現代社會膨脹的肉食慾望,過度放牧,過度養殖,過度宰殺,已經對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了破壞。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在他的日常生活中明顯地感受到表土流失、引用水資源劇減、糧食缺乏、溫室效應、農藥污染等等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環境、生態問題,而放生護生是邁向更加平衡、更加可續的生態環境的重要一步。所以我希望有更多人能真正去觀察、思考並採取行動,戒殺,減少對肉食的需求,加入放生護生的行列,保護大家都賴以生存的家園,保護眾生。

  1994年,我跟隨上師法王如意寶在多康地區弘法時,希望能將法王迎請到我在德格的家中,法王如意寶非常慈悲,恩准了我的請求。當時我的母親等家人也在法王面前發願出家,家中牧養的牲畜全部放生,作為對法王如意寶的法供養,法王對此非常歡喜。我也在法王如意寶的面前發願,今生今世盡己所能去幫助一切眾生。因為這個緣起,我每年都會專門用一段時間放生。

  1997年4月,法王如意寶發出廣行放生的倡議。同年11月,我在漢地正好趕上生日,一些居士提議慶祝一下,說實話,我以前從來沒有慶過生日。那天,我們去放了一次生,放生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過生日的同時可以救護有情的生命,讓我非常歡喜,也得到了一些啟發,於是第二年過生日的時候,我到成都和當地的居士們一起在都江堰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放生。看著那些即將被宰殺的眾生重新獲得自由,我覺得這樣過生日真的非常有意義。自此以後,每年以生日那天為始,不論在什麼地方,我都一定會持續放生兩個月左右,各地居士也紛紛加入共修,在這段時間裡集中放生、供燈。我的生日並沒有什麼好慶祝的,人遲早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我也不例外,但是這一天若能成為一個放生的日子,即使將來我不在了,也還會有人記得在這一天盡己所能地行持善法、救護眾生,那就太好了。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用放生的方式來慶祝和紀念自己獲得這個珍寶般的人身。

  2011年5月,因緣和合,「普賢放生」誕生了。它不是一個組織,因為它沒有固定成員,沒有固定的活動地點,沒有組織結構和等級,沒有類似於章程的種種規定,沒有加入和退出的約束,沒有控制、管理的流程。普賢放生,更確切地說,是一個理念,即盡己所能地堅持長期放生。這聽上去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需要巨大的熱情、毅力,以及對因果堅定的信念和對眾生的悲憫。

  廈門有一位居士堅持每天放生,除了維持基本生活所需外,他幾乎把所有錢都用來放生。每天往來於市場和放生地之間。手頭最緊的一次,身上只剩下五元錢,他就拿著這五元錢去買了一些小魚放掉,沒有讓那一天空過。就這樣,他堅持了一千天。他把這件事告訴我的時候,我十分感動。

  做其他很多事情,你都可以做樣子,不用有太多實際的投入,而長期堅持放生,你沒法做樣子,出錢出力,頂風雨冒寒暑,全都是實打實的付出。

  也許正是因為它的樸素和充實,普賢放生的理念一提出來,便得到了很多佛弟子的積極響應,人們在各地開始自發地堅持放生。有同樣信念的人,在同時同地或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

  普,具大慈悲故不住無為。賢,具大智慧故不住有為。有這樣的理想和信念的人,在同時同地,或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一起來,以自己謙卑而誠懇的方式堅持救護眾生,這就是普賢放生。

  普賢放生唯一的規則和要求是放生中遠離世間八法,讓放生只是放生,沒有人我是非,不被世間習氣染污。我們不希望有任何人通過普賢放生來謀取名利,也不想看到有人因為普賢放生而排斥別人,或者被排斥和打擊。

  放生是佛陀在諸多經典中再再讚歎的修行法門。作為佛弟子,應該依教奉行,自己努力放生外,還要勸導別人放生,見作隨喜,而不能出於私念,阻止別人放生,排斥、障難自己沒有參加或者不想參加的放生活動。

  我前面說過,普賢放生不是一個組織,任何人想放生都可以來參加,不想放生了,下次就可以不來。參加和退出,完全隨意。我們唯一的目標是幫助眾生遠離死亡的怖畏和痛苦,所以只要是放生,不管是不是以普賢放生的名義,我們都支持和隨喜。平時經常參加普賢放生的人,可以隨時去參加其他的放生活動,也可以去聞思和行持其他的善法。在出離心、菩提心的攝持下,為了眾生離苦得樂而付出的一切努力,積累的所有善根,我們都由衷讚歎隨喜。

  學佛是為除煩惱,除習氣。每每看到一些人把世俗的煩惱習氣帶到佛教團體中,我都痛心不已。佛法能傳到今天,不容易啊!大家要愛惜、護持。做一個真正的佛弟子,把未來全部的生命都用於幫助眾生遠離痛苦、獲得安樂。

後記:

  自十一月以來,我們一直在放生,平均每隔一兩天便有幾車牛羊被解救下來送回牧區。跟隨我一起放生的出家人和居士都很辛苦,為了搶在屠宰場開門前攔下運送牛羊的車輛,往往是半夜就要去屠宰場等著,然後要說服商販把牛羊賣給我們,還要跟屠宰場周旋。等一切安排停當,把牛羊運到一個方便為他們念放生儀軌的地方,差不多快中午了。去市場購買水產畜禽的也同樣辛苦。然而,看到牛羊獲救後,眼睛裡的恐懼慢慢消退,身體也放鬆下來,甚至露出歡快的樣子,悠閑地踱著步,看到魚兒跳出水面歡呼,黃鱔泥鰍在水中豎立舞蹈,烏龜們開心地仰泳,游出去很遠了,還探出頭來回望放生的人,看到這些,就會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跟我們打過交道的商販,大部分人聽說我們是為放生而來,都會比較樂意把動物賣給我們。他們也願意掙乾乾淨淨不沾血的錢。眾生循業流轉,常常是身不由己。

  與此同時,各地佛子們冒著隆冬的嚴寒,克服種種困難,堅持放生。

  悲欣交集,參加過放生的人會比較容易明白這個詞的含義。悲憫而歡欣。

  想到自己有幸參與這樣大規模的放生共修,有那麼多人在普賢放生的影響號召下盡己所能地利益眾生,不計其數的眾生獲得了救護,我的心裡充滿感激。

  在放生的間隙,我把見聞、感想零零碎碎記錄下來,整理之後成為這篇文章。

  願上師法王如意寶歡喜!

  願無始以來的殺業都能徹底清凈!

  願一切眾生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安樂!

第三章生命的依怙

1.皈依的基礎:只要對三寶有信心就可以皈依

  首先,皈依二字,皈是回歸、還原之義,依是依靠、依止的意思。佛教的皈依指皈依佛、法、僧三寶。無始以來,我們妄想攀緣,逐念流轉,苦海浮沉,無處依止,無處歸寧,如今皈依三寶,即是以三寶為依怙、歸向,在三寶的庇護下遠離貧乏、憂懼、苦難及三界一切痴迷。

  皈依是一切修行的基礎。經常有人跟我說,只想開悟得智慧,不想皈依,也不想持戒、行善。這好比想在空中蓋樓,不打地基,不要一至九層,直接蓋第十層,可能嗎?

  《楞嚴經》云: 「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從定發慧。 」沒有戒定,何來智慧?佛法與一般的世間學問不同,不是靠單純的研究就能了達其義。佛法需要受持,要拿到身心中去求證,證到了才是真正明了。這求證的過程即是按照經律論三藏所詮釋的法門精進修行,在心相續中生起戒定慧功德的過程。

  一切戒律的基礎是皈依,沒有皈依,便得不到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的戒體,而皈依的基礎是什麼呢?是信心。在皈依之前先要對三寶有信心。

  信心分為三種:清凈信、欲樂信、勝解信。

  有的人天生就對佛教有好感、有親切感,見到佛像、經書、寺廟、僧侶、僧衣等,或者聽到佛陀、大德的生平事迹,或者聽人講解佛法,心裡就歡喜、感動、仰慕,自然而然就相信三寶的功德和加持。他們對佛法或許還知之甚少,卻對三寶懷著發自內心的愛敬。 「一見到,心裡便開始微笑。 」就是這樣。這種信心建立在單純、清凈的情感基礎之上,所以稱為清凈信。

  欲樂信 , 是指自己也想成為像佛陀、菩薩或傾慕的上師那樣具有種種功德、莊嚴,或者聽聞到佛法而願意按照教導去做,從而獲得正法的功德。比如,聽到輪迴惡趣的痛苦之後,生起想擺脫遠離的心;聽到善趣、解脫的安樂,生起希求的心;聽聞善惡取捨的道理後,生起想行持善法、斷除惡業的心,等等。這時,對三寶的信心不只是歡喜、愛敬,而且還進一步希望自己也能擁有三寶那樣的功德。

  勝解信是在深入了解了三寶的不共功德和加持之後,從內心深處生起信解,確信三寶是自己走出三界迷途唯一的依怙。此信心不可動搖,不會因情緒、時間、地點、經歷的變化而退轉。這時,三寶不再是存在於外部、供仰慕的對象,而是越來越與我們的自心融合,成為自心中的安樂和力量之源,並將最終與我們的心無二無別。

  從清凈信到勝解信,我們對三寶的信心越來越富有理性。

  普通人的心是如此易變,基於純感性的信心雖然也很好,卻不夠堅韌、深廣,不足以持續地激勵我們採取行動去實踐佛法,為解脫輪迴而奮力修行。

  佛陀也曾開示說不要讓情緒、偏好主導對佛法的信心,而應通過聞思修去檢驗佛陀的教言,由聞思而了解教法,由實修而獲得證法功德,在聞思修的基礎上建立起對三寶的堅定信心。

  信心是開啟修行之門的鑰匙,修行也是不斷增上信心的過程。

  大多數人剛開始對三寶的信心都會比較偏於感性,這沒關係。實際上能對三寶自然生起歡喜之心,是往昔積累了巨大善根的結果,若自己或他人有這種清凈的信心,我們應當真誠隨喜。

  以後隨著聞思修行的深入,再不斷鞏固信心,使清凈信增上為勝解信。就像聚光鏡把陽光聚於一點使稻草燃燒一樣,無偽的信心能把三寶無處不在地加持在我們心中聚焦,點燃我們內心智慧與慈悲的燈火。《華嚴經》云: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信心使痛苦的徹底止息、智慧的圓滿顯發成為可能。

2.皈依的對境: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佛、法、僧三寶是我們皈依的對境。

  佛寶的本體是斷證究竟,也就是斷除了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等一切障礙,證得了究竟圓滿的智慧。再無所斷,再無所證,斷證都達到了究竟,這是佛寶的本體,由佛的三身五智來體現。

  三身指佛的法身、報身和化身。

  法身是自性光明。報身、化身是佛在不同有情面前的顯現。

  具體而言,在清凈者面前,依靠佛的自性大悲、願力以及所化一至十地菩薩的福德力,而顯現報身,比如金剛薩埵等報身佛剎土的主尊,一地以上的菩薩才能現量見到。

  在不清凈者面前,依靠受用圓滿身的發願力和所化眾生善法增上福德力,顯現佛的殊勝化身,比如圓滿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釋迦牟尼佛,這是沒有證悟的眾生也能現量見到的。

  佛的化身除殊勝化身外,還包括:

  一、秉承佛陀慧炬、以正法饒益眾生的大德善知識。佛陀在《涅槃經》中說:「阿難莫哀傷,阿難莫哭泣,末時五百世,我現善知識,饒益汝等眾。」就是說在末法時期,佛陀將示現善知識的形象來度化眾生。

  二、佛陀在《耳飾經》中說:「末法五百世,吾現文字相,意念彼為我,爾時恭敬之。」法本文字亦是佛陀的化身,以教法引導眾生出離輪迴無盡的痛苦。

  三、《白蓮經》云:「化為諸多佛像後,利益眾生令行善。」佛塔、佛像、佛舍利等都是佛寶的所依,代表真正的佛。

  四、凡是能為眾生帶來利樂的事物,哪怕是酷熱中的一陣清風或是寒夜裡的一盞燈火,都是佛陀的種種化身。

  佛的五智是指法界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五智細講起來非常複雜深奧,初學者頗難理解,這裡我們就不展開,等以後有機會再講。

  法寶的本體是斷除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的方便,包括斷除障礙的方法和障礙斷除後現前的功德,具體體現為佛陀的教法和證法。佛陀宣演的八萬四千法門歸納為經、律、論三藏,又稱教法。三藏詮釋的含義為戒、定、慧三學,又稱證法。

  僧寶的本體是具足智慧和解脫兩種功德。在不同程度上證得了智慧,解脫了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的修行者,是僧寶。根據大小乘共同的觀點,釋迦牟尼佛教下出家的四位僧人就可以代表僧團,僧團即僧寶,是我們皈依禮敬的對境。根據大乘不共的觀點,只要是證悟者,無論一人還是多人,無論出家還是在家,都是僧寶。

  由以上對佛、法、僧三寶的簡要釋義,我們就知道,平常所說的三皈依——皈依佛即以釋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導師,皈依法即以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和證法為解脫的道路,皈依僧即以僧團和證悟的聖者為道友,也可以理解為:皈依佛即以回歸自性為目標,皈依法即承諾精進不退地修持斷除障礙之種種法門並現前戒、定、慧的功德,皈依僧即誓願一步步斷盡障礙,一分分證得本智。三寶皆在一心當中。

  前一種皈依把佛、法、僧視為外在,尋求的是外在三寶的救護。後一種皈依是皈依自相續所攝的三寶,通過在自相續中斷除障礙、證得智慧並最終圓滿斷證功德,使自己免於痛苦和無明。

  我常聽人說:真正的皈依是皈依內在三寶,不是皈依外在三寶。果真是這樣嗎?其實內在三寶與外在三寶是無法截然分開的。以佛寶為例,前面我們講到,佛寶的本體是斷證究竟,而斷證究竟通過法、報、化三身來體現。法身是斷證究竟,報身是斷證究竟,化身也是斷證究竟。皈依內在的法身佛與皈依外在的報身佛、化身佛實際是一致的。法寶、僧寶亦然。

  其次,我們通過皈依外在的三寶,慢慢把內在三寶的功德引發出來,那時我們將體會到:外在三寶其實是內在三寶的投射,正因為我們內在本具三寶的功德,才會在因緣成熟之時現前外在的三寶。「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師集三寶於一身。不識本性的時候,是三寶度我;識了本性,方知是自己度自己。

3.皈依的發心:自利利他

  有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在許多方面都做得很差,自私、偏激、目光短淺,離真正修行者的標準還相差太遠,這樣是否有資格皈依呢?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決定你是否能皈依。皈依唯一的條件是信心,對三寶有信心就可以皈依。

  大家出於不同的原因,為各種各樣的痛苦所迫而向三寶尋求庇護慰藉,然而不管我們是由於怎樣的因緣來到三寶面前,在正式踏入佛門成為佛弟子之時,我們需要端正自己的發心。

  今日皈依,我們不是僅僅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一切眾生脫離痛苦、獲得安樂並最終成就佛果。這個崇高的誓言將一路激勵著我們,它賦予我們的修行更深廣的意義。

  為了別人、為了眾生的利益而皈依三寶、勤苦修行,這與當前鼓勵自私和貪執的現實環境是格格不入的,而佛法的修行者從進入佛門之初便在上師的建議和引導之下,選擇一條具有叛逆精神的生活道路,以莫大的勇氣和耐心去堅持自己對輪迴的叛逆。

  我並不是說你不可以為了自己免於病苦厄難或者為了今生來世的幸福美滿而皈依三寶。佛門有求必應,只要你有虔誠的信心,一定能感應到三寶的救護、加持。然而我們要知道輪迴的本質就是苦的,即使不看前世後世,僅這一生的幾十年也足以讓我們嘗遍憂惱的滋味,種種不如意,種種無奈,從生到死,無有間斷。在這紛擾憂苦之中,我們辛勤地維持著各自的生活,沒錢的愁錢,沒名的愁名,沒感情的愁感情,一旦都有了,又愁失去。無論貧富尊卑,有無同憂,皆是為心走使,難得安適。

  大家所受的教育,擁有的生存技能,到目前為止為得到幸福做出的所有努力,大多數是以自我為中心,為了實現自己在輪迴中短暫的安樂,而即使如此,即使只是一個人的短暫的安樂,似乎也很難實現。那麼為什麼不換一種態度和方式去避免痛苦,追求幸福呢?

  寂天菩薩曾說,一心為眾生著想的人,早已成佛,得到了究竟的智慧和解脫;而處處為自己打算的人,卻還在無明和痛苦中流轉。

  為了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最終證得佛果而皈依,這從發心的角度說是大乘的發心,從誓言的角度稱為果皈依。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而以佛為導師,以法為道路,以僧為道友,堅定地隨學三寶,稱為因皈依。我們特彆強調皈依時要發菩提心,因為在菩提心的攝持下,皈依自然包含了因皈依和究竟的果皈依,圓滿無偏廢。

  皈依的時間是從現在起直至證得無上菩提,其間無論要經歷多少世多少劫都誓不捨棄三寶。從這一點可以看到果皈依的必要。究竟的果皈依是為了一切眾生最終成就佛果而立下誓言,一切眾生也包括自己,所以究竟的果皈依也就是發誓為了一切眾生,自己要證得無上菩提。

  有了這種決心,無論遇到怎樣的違緣,無論要經歷多麼漫長的修行,我們都不會退縮、放棄。而要成就佛果,我們需要隨學三寶,因皈依也就必不可少。

4.皈依的方式:誓言與修行

皈依的方式包括誓言皈依和修行皈依。

  誓言皈依是在佛像、經書等三寶所依面前,由戒律清凈的出家人主持皈依儀式,念誦儀軌,受持皈依戒,發誓從此以後以佛為導師、法為道、僧為道友,永不捨棄三寶。以後在平時則可以自己於皈依境前念誦皈依偈,溫習皈依的誓言。

  修行皈依是依照這個誓言,在實際修行中唯一隨學三寶。

  社會上很多人認為心好就行,不害人就是第一好人,何必學佛。大家可以靜下心來誠實地省察一下自己的言行,起心動念總不離貪嗔痴,如何能誇口說心好?每一天的所作所為,有意無意間給眾生造成了多少惱害,有多少不予取的行為,說了多少妄言綺語,又如何能自詡為好人?不學佛,不知道看護身心,不知道圓滿的因果取捨的道理,如此在不知不覺中造業,循業流轉,不由自主,終究是既不能利己也無法利他。

  關於皈依,有一種比較流行的看法是內心皈依最關鍵,只要心裡皈依就行了,不必那麼注重形式參加皈依的儀式。這個想法只有部分正確。

  有皈依的願望,在心裡發誓皈依三寶,的確非常重要,但是要獲得圓滿無缺的皈依戒體還需要其他條件:皈依戒一般而言要在三寶所依前求受,也就是前面所說的要在佛像、經書前,由授戒師按照儀軌傳授皈依戒。其次,在授戒師傳戒時,求受者對自己已經獲得了皈依戒體有一種確信。這確信是很關鍵的,若只是對佛教有好感,有皈依的願望甚至決心,但沒有如法的皈依儀式,你就不會對自己已得戒體有確信。換句話說,你內心對自己是否真正算皈依了三寶這一點是模糊,不能確定的。

  如法的皈依儀式,皈依的願望,皈依的誓言,得戒的確信,這些條件缺少任何一個,都不能獲得圓滿無缺的皈依戒體。戒體無形無色,是否得到戒體,外在很難判斷,而得戒者心裡自有了知、確信。

  是不是皈依了,要看有沒有得到皈依戒,不在於是否有皈依證,然而也不能因此就徹底否定皈依證存在的意義。對一些居士來說,小心珍藏的皈依證寄託著他們很多的情感,其中有對三寶的信心,有對自己的鞭策和鼓勵,有精勤持戒的提醒,或許還有某段歲月的記憶。這樣一張皈依證對於他們就不僅僅是一種形式或是向人炫耀的資本。

  此外,皈依證上一般都印有佛像、經文,縱然它沒有別的作用和意義,僅憑上面的佛像、經文等,就該是佛弟子恭敬頂禮的對境。

  所以,我們看問題不要走極端,要麼認為皈依證必不可少,要麼認為皈依證一無是處。其實,皈依證有也好,沒有也好,只要受了皈依戒,就是三寶弟子了。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摩》中,皈依的儀軌是這樣的:求受者頂禮三拜,在本師釋迦牟尼佛前,蹲踞或長跪,合掌,跟隨授戒師說皈依戒語:

  大德一心念我,我某甲(各稱法名或俗名)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請大德,始從今日,乃至命存,攝我為受三皈戒居士。(重複三遍,在第三遍念到「攝我為受三皈戒居士」時,授戒師彈指,這個時候每個受皈依的人一定要觀想在聽到彈指聲的同時,自己獲得了圓滿的三皈戒體。)此乃方便(授戒師說),善哉(受戒者說)。

  這是佛陀親口宣說的皈依三寶的誓言偈文,意思我簡單解釋一下:

  皈依佛,兩足尊:

  「兩足」指長有兩足的有情。「尊」是殊勝、尊勝的意思。「兩足尊」即兩足的有情當中最尊貴殊勝的。

  皈依法,離欲尊:

  「欲」是指擾亂眾生的心,使眾生心不調柔、不自在,與解脫、圓滿覺悟相背離的所有煩惱障、所知障等障礙。在所有對治「欲」的方法中,法寶是最為殊勝有力的方便。

  皈依僧,眾中尊:

  「眾」指集會、團體。僧人和合共住,成為僧團,全身心投入佛法的修學,護持延續法寶,功德不可思議。在所有團體中,最尊貴、殊勝的是僧團。

  究竟上,佛、法、僧三寶是一體的,不能在三寶之間有取有舍。比如,只皈依佛寶、僧寶,不皈依法寶,認為聞思經論是不必要、沒意義的;或者只皈依法寶、僧寶,不皈依佛寶,認為禮佛、供佛、憶念祈禱佛寶等近似迷信舉動,只有無知無識的人才做,而有學識的人是不會那樣做或不必要那樣做的。

  每個人的習氣、愛好不同,有人喜歡念佛,有人喜歡聞思,有人喜歡參禪,但不論以怎樣的方式修學,都應完整、平等地禮敬、供養、皈依三寶。

  平時應該常常想:「無論苦樂好壞,我都一心一意皈依三寶。」

  經歷順境,當了知這是三寶的慈悲加持。佛在經中說,世間安樂、美好的一切,乃至烈日酷暑中的習習微風,自相續中生起的一剎那善念,都是佛的悲憫與加持。

  經歷逆境,當祈禱三寶加持自己有勇氣、有耐心,懷著慈悲去面對困境,並且了知目前所經歷的困境是自己往昔造作惡業感應的結果,因為三寶的加持,重罪輕罰,自己才能在有承受能力的今生此時感受果報,清凈惡業。

  為什麼在一切苦樂際遇中都應感念三寶的恩德呢?

  我們經歷的一切都是自己之前造作的業因在條件成熟時顯現的果報,現在的安樂是之前(包括今生和前世)行善積累了福德的結果,而因為佛的教化我們才知道行善。

  久遠劫以來,無數佛出興於世廣轉法輪,開示解脫乃至圓滿覺悟的道理。在無盡的輪迴中,我們必定曾經有幸值遇過佛,接觸過正法的光明,或者無意之間禮敬、供養過三寶,種下了善根,不論這善根多麼微小,都會在我們的識田中留下印記,因緣成熟時便會結出善的果實,我們因而感受安樂,生起善念,做出善的舉動。

  有的人雖然現在不信佛,但心地善良,常行善法,這便是他們的習氣使然,在阿賴耶識中有善的種子,而這種子是無始以來在三寶前播下的。有了善因,在因緣具足時才會有善果。

  比如受用豐足的因是供養三寶和布施眾生,如果從來沒有上供下施的話,今生即使再怎樣勤苦勞作、算計籌劃,也很難有豐足的財富、受用。

  大家日常生活中可以去觀察,人與人在福報受用上的差別很大,並且這種差別不完全是分配製度、社會環境、家庭背景、個人性格、勤奮與否等決定的。當然這些因素也會發揮作用,這些是緣,要與因和合才會顯現果報。

  現在經歷的逆境,像疾病、貧窮以及種種磨難,也都是前世今生造作了惡業,種下了惡因,如今因緣成熟顯現的果報。

  像著涼感冒這樣的小病,如果沒有要感受病苦的業存在,即使緣全部具足也不會感冒。別的疾病也是這樣,相同的影響因素、相同條件下,有的人會得病,有的人不會。生病與個人體質強弱也沒有必然聯繫,有時身體素質很好的人也會得重病。

  無論什麼都要因和緣具足才能顯現,生活中其他的困境也是如此。

  當我們遇到困難,一方面要知道這是因緣具足的顯現,自己之前造作的因加上各項條件成熟了;另一方面要感謝三寶的教導和加持,自己現在斷惡行善、謹慎取捨,使得各種緣向善的方向改變。就像一顆種子要最終結出累累碩果,必須有適當的土壤、陽光、雨水等條件才行,否則結出來的果實就不好。同樣的,我們改變了緣,之前的惡因結出的苦果必定也隨之改變,儘管依舊是一枚苦果,但它的大小和苦澀的程度已經是改善了太多。

  我們無始以來肯定造作了無數下墮三惡道的業,而現在由於佛的悲憫加持,我們努力懺悔業障、積累福德,一些本需在三惡道感受的漫長而劇烈、無法承受的痛苦,便在今生以比較短暫、微弱、可以忍受的形式顯現。

  你或許會說,好吧,生活中的遭遇可以這麼去理解,可是像享受溫暖的陽光,感受清風拂面,這也是由於三寶的悲憫加持嗎?陽光、樹蔭、風這些不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嗎?

  其實,我們作為人所覺知到的一切,只是人道眾生面前的顯現,而在其他有情的境界中不是這樣。比如太陽、月亮,在人的境界中是天經地義、不以人的意志為改變的存在,而在中陰身的世界裡卻根本不存在太陽、月亮。照在我們身上煦暖的陽光,照在一些餓鬼道眾生身上卻冰冷徹骨。人類眼中如水的月色,在一些餓鬼道眾生的覺知中卻是燃燒的火焰。人所覺知的水,在天人的覺知中是甘露,餓鬼道眾生覺知的是膿血,地獄眾生覺知的是鐵漿。

  我們在此時此刻能感受到的種種美好、愉悅的事物之所以是現在這樣,完全是因為我們在人道。我們今生能投生在人道,是因為往昔積累了善根福報,而能積累善根福報,是因為無始以來諸佛出興於世使我們或遠或近地有了積累資糧的機會。

  有幸在今生再次值遇佛法,我們要倍加珍惜,不再錯過解脫的機會。一心皈依三寶,行住坐卧、時時處處隨念三寶。享用飲食時,將三寶觀想於自己喉間,以飲食的美味作供養。入眠時,意念三寶,觀想三寶安住在自己的頭頂,心中充滿了信心。看到美妙的景色,在心裡將此情此景供養三寶。得到任何好東西,心愛之物,都誠心意念供養三寶。

  在白天的種種情境中能不忘皈依三寶的話,在夢中遇到急難恐怖時也能皈依三寶。如果在夢中能做到這樣,那麼在中陰界也很容易做到。如此一心一意隨念皈依三寶,今生來世都會在安樂中。

  如果暫時還做不到這樣,那麼至少要做到不捨棄三寶,這一條可以說是皈依戒的底線。

  很多人站在佛門外面猶猶豫豫不敢皈依,主要是怕皈依後有太多約束,從此再也無法擺脫。皈依的確是一件應該慎重對待的大事,皈依之前要認真考慮,看自己是否能做到不捨棄三寶,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可以皈依。

  有人說佛教是最講民主自由的,皈依之後如果發現佛法不合自己的脾性、意樂,不想繼續學下去,完全可以再去皈依別的宗教,不會有人阻攔。的確,佛教不會限制信徒的自由,如果有人皈依三寶後又捨棄三寶,什麼都不信了,或者改信別的宗教,他完全有這個自由,但是捨棄三寶是違犯皈依戒的,破戒會有破戒的果報,因果不虛,自然感降,不是人為的懲戒,是自己的所作所為感應的必然後果。我知道這麼說肯定會讓一些人失望。

  我們前面講過,皈依戒其實是比較容易守的,只要不捨棄三寶就沒問題,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那實在也沒有別的方便之法可打消一些人的顧慮了。

  皈依是許下依止三寶的諾言。常言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世間做事也講究信守承諾,說到做到,最好不要變來變去,這是常理、常情。學佛也是這樣,守住諾言並不是什麼不可達到的不合理的要求。

  至於進入佛門後會不會發現沒什麼可學的。這個顧慮大可不必。佛門有教無類,不論什麼樣的根器、意樂都能找到相應的法門。佛法浩如煙海、包羅萬象,一切世間出世間的知識、智慧都盡在其中,可學的太多了。若是真心求學,不怕沒的學,只怕學不過來。

5.皈依佛寶:圓滿的智慧、慈悲的力量

皈依佛,即以釋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為導師,從今往後,無論順境、逆境、快樂、悲傷、安適、怖畏,直至成佛之時,永不捨棄佛寶,不再歸投其他的導師,不向他處尋求引導、庇護。

  為圓滿地皈依佛寶,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皈依佛之後,不再依止其他導師,不再向他處尋求引導、庇護。

  從果皈依的角度說,皈依佛意味著決心成就無上正覺,因此不再以其他的人天福報、神通、禪定等作為自己的目標。

  從因皈依的角度說,佛寶具有圓滿的救度眾生的智慧、慈悲和力量,佛寶的救護遍一切時、一切處,遍一切眾生,無有遺漏。而諸如天神、地神乃至人間有威勢者雖然也能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內、一定程度上幫助某些眾生解決問題,但是這種救度是暫時、有限的,並且他們自己尚在生死流轉當中,承受無明煩惱之苦,根本無法幫助其他眾生真正止息輪迴的痛苦。

  有的天人壽命極長,遠超出凡夫的計數概念,而在福報耗盡之時仍不免要面對死亡,死後受生,隨業流轉。如果說時間、空間跨度太大,無法現量見到,難以為信,那麼看看人間有威勢者,權威鼎盛之時,呼風喚雨,不可一世,他周圍沾親帶故的人都能得到好處,想辦什麼事都容易,然而富貴榮華不可常保,壽命旋盡,威勢散盡,那時自主尚不得,自顧尚不暇,哪裡還幫得了他人。現在這種例子非常多,舉目皆是,大家稍加留心就能看到。把人間的情形擴大拉長,就能想像到天神的狀況。

  對待神靈,我們的態度應是不信奉但不妨恭敬。人有德行,死後才能轉生為神、為天人,何況有一些神靈本身也是皈依佛門、發願護持佛法的。我們雖然不歸投、依止他們,但要有基本的尊敬,不要隨便批評、輕侮。《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對眾生一律平等恭敬,我們也要隨學菩薩。神靈未出三界,仍屬輪迴眾生,所以我們應該以平等恭敬一切眾生的心態去對待神靈。

  大家不要把佛、菩薩、神混為一談。佛菩薩已超出三界、了脫生死,而神無論能力多強、福報多大、壽命多長,都還是在輪迴三界當中隨業浮沉,因為他們不知道緣起性空的道理,無從了斷生死輪迴。

  要解脫輪迴,只能皈依佛,修學佛教授的法,依止僧團和登地以上的菩薩,而要成辦世間的事情,可以請求具有相應能力的神靈給予幫助,但終究不如直接祈禱佛菩薩妥當、有效。觀音菩薩三十二應遍塵剎,千處祈求千處現。

  有人覺得祛病消災,求神有時更靈驗。我想這是心誠不誠的問題。誠心求神,能感應神的護佑;誠心求佛,能感應佛的護佑,而佛的護佑加持更持久、圓滿。比如從成都去北京,開車去的話,出門就上車,又快又方便,如果是坐飛機去,還要先去機場等飛機,但總體來看,坐車和坐飛機,哪個更快、更方便、更不辛苦呢?當然是坐飛機。如果最終的目的地不是北京而是大洋彼岸的話,那麼僅僅坐車根本就到不了,而坐飛機能到。

  皈依三寶使我們獲得世間暫時的安樂和出世間究竟的安樂,無論是為世間之事還是為求解脫,我們一心皈依、祈禱三寶都能得償所願。

  第二、以釋迦牟尼佛及一切諸佛為導師,皈依的是十方三世的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不可只皈依其中一部分,或者在佛與佛之間有取捨。

  比如,只皈依釋迦牟尼佛,而對自己不太熟悉或所在地區不太普遍供奉的佛,如燃燈佛、普賢王如來、金剛薩埵佛等,則沒有什麼恭敬、皈依之心。或者發願念佛往生的人,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本來是好事,阿彌陀佛集十方三世諸佛的功德於一身,念阿彌陀佛也就是念諸佛。但如果沒有這個正見,而是以排斥之心只皈依阿彌陀佛,只念阿彌陀佛,認為沒必要皈依其他佛或者念其他佛沒有意義,這就與皈依佛寶的學處相違背。

  現在有些人很有意思,根據自己的理解把佛菩薩分門別類,各司其職。文殊菩薩是專管考試的,藥師佛專管病人,黃財神管生意上的事,阿彌陀佛負責臨終關懷,觀音菩薩的職責範圍比較廣,結婚生子、生老病死都管。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理解,才會有人告訴病人家屬:可不能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會把人念走的,觀音菩薩救苦救難,要為病人念觀音菩薩,病就會好起來。這真是讓人啼笑皆非!

  學佛的人要有正信正見,雖說不是所有佛弟子都必須深入三藏,通達經論,但基本的佛法、佛教最基本的見解還是應該了解,否則連皈依戒都很難圓滿地持守。

  第三、佛塔、佛像等是佛的種種化身,是我們頂禮供養的對境。即使佛像破損的碎片,我們也應該對之有敬信心,以頭頂戴,放置於乾淨之處。若認為佛塔、佛像等未經開光就只是普通物品,無須恭敬對待,則是不對的。還有人把佛塔、佛像等作為普通財物進行買賣以牟利,這樣做的果報非常嚴重。此外,佛塔、佛像的外形、尺度、比例等都有相應的規制,不可根據自己的喜好或想法隨意改變。我有時看到現在的一些藝術家繪畫或雕塑的佛像,創新太多了,我都不知道他畫的是哪尊佛。自古以來佛教造像就很講究,畫師、工匠等需要經過特殊訓練才有資格塑畫佛像。佛像塑畫完成之後,不可以對之妄加批評,比如說「這尊佛像不莊嚴」或者「手腳太大、太小」,等等。這個問題大家要特別注意。

6.皈依法寶:三藏與三學

皈依法,即按佛所教授的一切正法做真正的修習,從今往後,無論順境、逆境、快樂、悲傷、安適、怖畏,直至成佛之時,不捨棄正法,不依止佛法之外的教法。

  為圓滿地皈依法寶,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不再皈依佛法之外的教法。

  這需要首先了解什麼是佛法,才好確定什麼不是佛法。前面我們講到,佛教的法門雖多,歸納起來,不外乎教法和證法。教法為經、律、論三藏,證法為戒、定、慧三學。與三藏、三學相抵相違的思想理論和實踐體系,佛弟子不能皈依信奉,不能以之作為自己修行的指導和參照。

  如果大家一時不能了解三藏三學的內容,那麼簡單的方法是以四法印為標準,這是佛教最基本的教義,若與之相抵相違的,就不要皈依、隨學。

  四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靜。

  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是剎那生滅、無常的,一切依賴於內外條件而生成、顯現的事物都沒有獨立、實在的自體,剎那生滅、無常的事物都不離苦的本質,貪嗔痴等煩惱徹底息滅方能達到無苦安穩之境地。

  以四法印去衡量,就知道什麼樣的見解是背離解脫之道的。比如認為存在一個常一主宰的「自我」(靈魂),事物不需要因緣便能生成、存在,無常的事物具有樂的本質,或者認為通過其他方式,甚至是通過強化貪嗔痴等煩惱可以獲得究竟的安樂等,這些見解都是與佛法相違的,如果用它們來指導修行(包括日常生活),我們的見行便會與離苦得樂的目標越來越遠。

  現在社會上各種各樣似是而非的學說、理論特別多,有些借用佛教的名義,套用佛法的名詞,實際宣揚的卻不是佛法,不是引導人趣入解脫道的正知正見,還有一些人沒有經過系統的聞思,修證也欠缺,只是根據自己的想法解釋佛經,往往與經文原義出入很大。對於剛剛進入佛門對佛法還不太了解的人來說,要區別分辨的確非常難,比較穩妥的做法是聞思佛經、律藏、佛教論典以及公認的大德撰寫、講述的開示。

  第二、皈依佛陀教授的一切正法,而不是其中一部分法。有人在皈依之後會說「我皈依的是藏傳佛教」或者「我皈依的是漢傳佛教」,這種說法本身就自相矛盾,既然皈依,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三寶不分藏傳、漢傳,都是一樣的。

  法寶指佛陀教下的一切正法,包括大乘、小乘、顯宗、密宗等,這些都是佛陀智悲境界中流露出來的妙法。

  你可以說你修學的是藏傳佛教的某法門或者漢傳佛教的某法門,而講到皈依,則是皈依全部佛法,不能認為自己皈依的只是藏傳、漢傳,大乘或小乘。

  佛陀根據眾生不同的根機、意樂、因緣,傳講了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或直接或間接地指向解脫。就個人修行和解脫而言,選擇與自己最相契的一個宗派、一個法門,一門深入地修學,就能夠解脫。同時,作為大乘佛子,我們誓願度化一切眾生,眾生千差萬別,所以要「法門無邊誓願學」,才能以不同的方法應機隨緣度化眾生。這裡所說的修學無量法門,並不是要大家現在就做到,而是立下一個誓願,然後隨著自己智慧、悲心、能力的不斷增上,一步一步去實現。

  普通人時間、精力、能力有限,所有法門都一一去學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專修一個法門的同時,要對所有法門平等地恭敬、信仰,不能排斥甚至毀謗其他宗派、法門,否則便有謗法、舍法的過失。

  另外,皈依法寶意味著同時皈依佛的教法和證法。作為三寶弟子,不能只恭敬、頂禮、讚歎、皈依經律論等教法典籍,而不同等對待自他相續中生起的戒定慧所攝的一切證法功德;或者只隨喜、皈依佛菩薩相續中戒定慧的功德,而不一樣對待未證悟者相續中經聞思修產生的戒定慧功德;或者只頂禮、皈依證法,卻未認識到證法功德是由聞思修教法而來,因而忽略、輕視了教法典籍。

  第三、皈依法之後應斷殺業。

  佛法的宗旨是利益、救度眾生,若傷害眾生性命,則直接與法相違。《楞嚴經》云:「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相生,互來相啖,惡業俱生,窮未來際。」佛法是引導我們出輪迴的,而殺業令人深陷輪迴。若能持守殺戒,自息殺心,則利人利己,與法相應。

  殺生的行為會感應慘烈的果報,無論信佛與否,都應該儘力避免殺生。那麼,什麼是殺生?不小心傷害到眾生的性命算不算殺生呢?

  完整的殺業須具足四個條件:殺害的明確動機、具體的殺害對象、採取實際行動、實現了預期的結果。

  首先,要有明確的害命的動機。如果是無意當中、不小心傷害了物命,雖然有果報,但不會承受完整殺生的果報。

  其次,要有具體的殺害對象。比如,要殺這隻羊或這條魚,心裡有很明確的目標。

  再次,要真正採取了實際行動。若只是心裡想一想,或者說,做好了殺的計劃和準備,而最終沒有採取實際行動,就不具足殺生的條件。

  最後,實現了預期的結果,真正把對方殺死。如果起了殺心,採取了殺的行動,但並沒有殺死對方,也不算造下完整的殺業。

  只有四個條件全部具足才是完全意義上的殺生,須承受完整的殺生的果報。希望大家看了這段解釋之後,對自己的行為能有更明確的判斷。

  世間一般人都有惻隱之心,佛弟子以慈悲為懷,更應該愛護眾生,遠離包括殺生在內的一切惱害眾生的行為。

  第四、法留存在僧寶的心裡,外在的各種法本是法的所依。

  皈依法後,對佛經等法本乃至其中破損散落的書頁,隻言片語,都應恭敬頂戴,視為珍寶。《金剛經》云:「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花香而散其處。」

  《金剛經》如此,一切法本也都應當如此恭敬供養。不要把法本直接放在地上,或者從經書上跨過,或者翻頁時手指蘸唾沫,諸如此類不恭敬的行為皆應努力避免。

  以上簡單講解了皈依法寶後應該避免的一些行為,那麼應該做的又有哪些呢?怎樣才是如理地受持法寶?

  關於這個問題,法王如意寶曾經這樣開示:「你們首先需要認識到,佛法除了教法和證法以外再也沒有別的內容;思維安樂、痛苦都是無常的,所以雜事、次要的事等都應該放下來,應當只是聞思教法、修行證法。

  「所有的宗派都是佛陀的聖法,故應當無偏地觀想清凈,不能以對自宗貪執、對他宗抵制的心造下謗法的嚴重罪業。一切行為都不要盲目跟隨濁世的眾生,要按佛陀的律藏中所講的那樣行持,一切功德的所依是清凈的戒律,護持三乘戒律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

  「當今正值佛法衰落的時期,能通達一些正法的人不要一個人獨善其身,應該發起勇猛廣大的心,精勤講經說法,在這個濁世再也沒有比學法和弘法更殊勝的善法了。」

  法王如意寶的開示是受持法寶的訣竅。

  《涅槃經》云:「法是佛母,佛從法生。」佛的無量功德皆源自教法和證法。如今我們有幸值遇佛法,應當珍惜,精進地聞思教法,修行證法。即使是在家弟子,平時要顧及工作、家庭,瑣事纏身,仍然應該想辦法擠出時間來聞思修。佛法只有教證二法,除此以外沒有別的,如果自稱學佛卻既不學經律論,也不修戒定慧,嚴格說來就算不得是在學佛。

  法王如意寶在開示中還教誨我們,一方面自己要精進地學法,另一方面要盡己所能地弘法。

  初學者對佛法的了解還很粗淺,修持上也沒有紮實的基礎,不具備直接講經說法的能力,這種情況下如何弘揚佛法呢?

  首先,精進地聞思修佛法本身就是在弘法,自相續中通過聞思生起證法的功德,自己這個眾生便得到了利益和度化。度己的同時,我們身心的行為和變化將影響、感動其他眾生,使他們也對正法生起嚮往之心,進而了解和修學佛法,這是度他。

  其次,作為初學者,我們可以以適當的方式盡量向其他人推介佛教的法本,比如經書、大德開示等法本、光碟,網路轉載等,使更多人有機會接觸、了解佛法。這就是在弘法利生。

  再次,祈請善知識長久住世,祈禱善知識弘法利生事業開展順利。如果自己有條件和能力幫助善知識弘法利生的話,要努力去創造順緣。另外,平時行持禮佛、供佛、懺悔、誦經、放生等善法時,將所有善根如法迴向十方大德弘法利生事業順利圓滿,眾生能儘早見到佛法的光明。這也是在間接地弘法利生。

  法寶無比殊勝,恭敬抄寫法本,以香花燈燭等潔凈美妙的供品供養法寶及講法的法師,聽聞法師對經論的講解,熟記、溫習、諷誦經論,認真細緻地閱讀、思維經論,將經論中殊勝的見解轉化為自心的見解,並不斷串習,對治煩惱,這些都可以迅速積累福德,開發智慧。

7.皈依僧寶:皈依僧團,不是單獨皈依某個僧人

  皈依僧,即以僧團和證悟的聖者為修道的助伴,從今往後,無論順境、逆境、快樂、悲傷、安適、怖畏,直至成佛之時,不捨棄僧寶,不依止其他的團體。

  為圓滿地皈依僧寶,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修行中不依止外道團體,也就是說,在修行中不以其他宗教、教法團體作為自己的歸屬、依靠之處,不以他們傳講的教法、見地、理論作為自己的指導。

  普通人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皈依之後應該避免和見地、生活方式與佛法完全抵觸的人相處。然而這並不意味著要排斥、輕慢信仰其他宗教的人。

  法王如意寶在《懷業時語講記》中開示,若無極大密意,不應毀謗外道。如果能常常與志同道合、信仰三寶的人在一起,在聞思修上互相幫助、鼓勵,修行上一定會有更快的進步。如果不得不跟信仰與己不同的人交往,我們可以在尊重其信仰、關懷其需求的同時,堅持自己的信仰和修行。但是對詆毀、褻瀆正法,毀謗、侮辱上師的人,無論其宗教信仰為何,都應當遠離。

  第二、皈依僧是皈依僧團,而不是單獨的某個僧人。

  授戒師是代表佛陀教下的整個僧團為我們傳授皈依戒,所以我們得戒之後應該尊一切僧人為師,對出家人平等恭敬。

  有人覺得尊證悟的聖者或者持戒精嚴、聞思圓滿的僧人為師沒問題,而要尊沒有開悟或者顯現上戒律不太清凈,學識、修養各方面不太理想的普通僧人為師,心裡就不怎麼能接受了。這個問題應該這麼看:首先,我們自己沒有神通,無法知道誰是開悟的聖僧誰不是,況且很多大成就者一生都隱藏自己的證悟功德,示現平凡的形象,甚至示現一些不如法的行為,僅從外在的表現是很難判斷一個人的內證功德的,所以我們不要急於下結論,最好是觀清凈心,把一切顯現觀為清凈。

  其次,僧人剃鬚發、著僧衣的形象是僧寶的形象,我們禮敬這個形象是在禮敬僧寶。僧衣是僧寶所依,僧衣上即使一片布也是佛弟子恭敬的對境。以前,薩迦五尊之一的根嘎釀波大師路過一條小河,看見一群小沙彌脫了衣服在河裡玩耍,大師對小沙彌說:「諸位僧人請穿上法衣,讓老居士我向你們頂禮。」這個小故事一方面展現了根嘎釀波大師的風範,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僧衣的尊貴。一個人,且不論他自身的功德如何,只要穿著僧衣,就堪受禮敬。包括釋迦牟尼佛在內賢劫千佛在金剛座示現成佛時,形象都示現的是出家相,可知出家形象本身具有殊勝密義和加持力。

  再次,自己對之有信心的出家師,要多去親近、隨學;沒有信心的,則不用太接近,以免自己忍不住又生出許多煩惱,但也不要批評、毀謗,還是應該恭敬,在家人對出家人應有的禮數還是要做到。

  現在很多人看不起出家人,覺得人窮困潦倒、走投無路了才會出家。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和偏見。

  在藏地,自古以來,僧侶都是備受尊敬的。每個家族甚至每個家庭都會挑選自家最優秀的子弟出家為僧。在南傳佛教國家,僧侶也是普遍受到社會的尊敬。每天當僧侶排隊到城中人家次第乞食的時間到來,人們都會拿出特意準備的清潔美味的食品和各種供品,在路邊恭候,向僧團做供養並獻上自己虔誠的祈禱和祝願,日復一日。這樣的傳統從釋迦牟尼佛住世那時保留至今。漢地也有「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的說法,出家被認為是了不起的舉動。自佛法傳入以來,上至王侯,下至普通百姓,都欣然信佛、學佛,尤其社會的精英知識階層,多深入研學佛法,對出家人以師禮對待,這種情形延續了千百年。

  第三、不能因為個別僧人的言行而否定、毀謗整個僧團。

  如果沒有僧團結集佛陀的開示,延續護持佛法,弘揚法門,化度眾生,我們就不可能在佛陀示現滅度後兩千多年仍然有機會接觸、修學佛法,走上解脫輪迴的道路。對此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的僧團,我們應深深感恩,不要把個別僧人的言行擴大到整個僧團,簡單粗暴地斷定佛陀教下的僧團不值得信賴、依靠。

  皈依是修行的開始,是修行的過程,也是修行的結果。皈依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真誠地皈依三寶,今生可遣除一切損惱,後世將解脫輪迴的痛苦,獲得圓滿覺悟。《無垢經》云:「皈依之福德,若其具色相,遍滿虛空界,彼將勝虛空。」希望大家入佛門後,常勤精進,隨念三寶,頌揚皈依的功德,勸人悉發皈依之心,以報答佛恩,惠利群生。

小記:  

  近來持續放生過程中,每每見到牛羊等眾生被殘酷宰殺的情景,見到世上有些凡愚之人以強凌弱,或為蠅頭小利,或為口腹之慾,傷害生命,造作惡業的情景,我心裡都非常難過。眾生惡惡相報,輪迴不止,如果能皈依三寶,懂得取捨因果,殺心自然息滅,殺業不起,離苦得樂有望。又平時常見眾人對皈依多諸誤解,學佛之人也多有不知如何持皈依戒的。因而寫下此文,希望在解答疑問的同時,喚起更多人的向善、皈依之心。

  以此功德迴向被放生、被宰殺的動物,運輸、販賣、宰殺動物的人,參與、隨喜放生的人,以及六道輪迴中一切眾生。願眾生早脫苦海,獲得安樂!

第四章同生極樂國1.有世界名曰極樂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佛說阿彌陀經》

  阿彌陀佛的凈土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無量無數無邊世界諸佛如來皆共讚歎,十方世界天人歸仰。在我們這個世界,自古以來,印藏漢地往生極樂者不計其數,倡導凈土法門的聖者善知識代有人出。

  《大乘入楞伽經》(七卷)云:「未來世當有,持於我法者。南天竺國中,大名德比丘,厥號為龍樹,能破有無宗。世間中顯我,無上大乘法,得初歡喜地,往生安樂國。」說的是吉祥怙主聖者龍樹。龍樹菩薩在印度接引了無數眾生到極樂凈土。在雪域西藏有喬美仁波切降臨人間,凡與之結緣的眾生,連氂牛和狗都往生到極樂世界。

  近代藏地的大德,如蔣陽欽哲旺波切、華智仁波切、麥彭仁波切等,都大力倡導凈土法門。

  當代,我的大恩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也是秉承他的上師托嘎如意寶、嘛呢喇嘛巴瑪斯德、喇嘛多扎等的傳統,在各地大力倡導持念阿彌陀佛聖號。

  法王如意寶最大的心愿是把所有與他結緣的有情都接引到極樂世界。他老人家住世時在喇榮五明佛學院、道孚和新龍舉行過三次大型的極樂法會,參加人數分別超過四十萬、六十萬和七十萬。此外,他還主持過許多規模稍小的極樂法會。

  法王如意寶綜合藏地流傳較廣的修凈土法門的傳統,帶領大家或在《普賢行願品》的基礎上共同修持凈土,或做阿彌陀佛灌頂並以全知麥彭仁波切的《凈土教言》做引導,或結合《極樂願文》講解凈土法門和《大阿彌陀經》,以各種方便幫助大家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生起強烈的信心和歡喜向往之心,並通過共修迅速積累往生的資糧。第一世多智欽仁波切菩提金剛在兩百多年前曾授記:凡與法王如意寶結緣者皆生極樂剎土。

  因為上師法王如意寶的功德力,我和我的師兄弟們在各地弘法,倡導人們共修凈土法門,持誦佛號,發願往生,包括扎西持林在內的許多地方都形成了定期舉行極樂法會的傳統。我知道這都是上師不可思議的加持。作為法王如意寶的弟子,我們應該隨學上師的發願,盡己之力引導眾生往生彌陀凈土。

  往生阿彌陀佛凈土之因歸納起來有四點:明觀福田、積資凈障、發菩提心、發清凈願。這往生四因不是後世之人自己想出來的標準,在《佛說無量壽經》(以下簡稱《無量壽經》)中,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第十九願和第二十願,及後文中三輩往生等內容,《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以下簡稱《觀經》)中,凈業正因及九品往生等,都明確記述了此往生四因。

2.明觀福田:念佛念凈土

  具體來講,明觀福田就是觀想阿彌陀佛和極樂凈土。

  為引導根機不同的眾生,阿彌陀佛顯現了不同的形象。我們可以觀想阿彌陀佛的站像,也可以觀想坐像,可以觀想單獨的阿彌陀佛,也可以觀想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或者觀想無數菩薩眷屬圍繞在阿彌陀佛的周圍。

  《觀經》《無量壽經》等經典中對阿彌陀佛的相好和極樂世界的功德都有詳盡描述,大家應認真參考閱讀,一步步練習觀想。

  我們還可以請一幅阿彌陀佛的唐卡,反覆仔細地看,使畫面印刻在腦海中,到最後即使閉上眼睛,阿彌陀佛的形象也歷歷在目。當然,能清楚地觀想出阿彌陀佛的身相,自然非常好,這不必說,但是如果觀想不清楚,也不用著急,能憶念阿彌陀佛也很好。

  正如《觀經》中說:「然彼如來宿願力故,有憶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無量福,況復觀佛具足身相。」拉喇曲智仁波切在《極樂願文大疏》中也說,甚至僅僅了知而憶念極樂世界的花、樹、水、地或那些鳥類的功德,也可清凈意障並積累廣大福德,因為這些都是阿彌陀佛願力和福德力所形成的,所以與觀想真佛一樣有無量功德。

  我們應該反覆憶念、觀想,養成習慣,行住坐卧間,醒時、夢時、歡喜、悲傷,特別是恐懼時,都能習慣成自然地想起阿彌陀佛,祈禱呼喚阿彌陀佛。養成這種習慣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有人說,我現在不必念佛,等到臨終時記得祈禱阿彌陀佛就行了,經中寫得很清楚,臨終時專心念佛,只要能做到十念,也能往生。經中所說的確不假,若人臨命終時,真能做到心不顛倒散亂,一心念佛,一心求生凈土,則必定能如願往生。但問題是,如果沒有平時養成的習慣,沒有日積月累形成的堅固信念和意願,臨終四大分離極度痛苦、極度散亂之時,要做到心無旁騖念佛求往生,實在是太難了。

  大家不信,可以看看自己平時在夢裡和疾病中的表現。夢中感受恐懼和痛苦時,我們會不會呼喚、憶念阿彌陀佛,祈求佛的救護和安慰?是不是每一次當我們夢見恐怖、痛苦的情景,都會這樣做?

  如果沒有,臨終的痛苦和恐懼遠比夢中更為強烈迫切,我們如何能保證自己臨終的反應會比夢中更鎮定?再看生病時,大的疾病不用說,僅是一般的感冒發燒,癥狀比較重的時候,心力體力微弱,平日里念得很熟的心咒、佛號這時要提起來、要專心持誦,都會感覺有困難,念不了幾句心就散了。

  臨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舍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那將是怎樣的驚慌失措和痛苦無奈!我們怎能保證自己在那個時刻能心不散亂於劇痛、惶恐中?看看生活中自己所知道的,有幾個人在將死的時候是清楚明白的?

  我們不能心存僥倖,平時就要反覆串習,養成祈禱阿彌陀佛的習慣,這樣臨終時才能更順利地憶念起阿彌陀佛。

  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凈土教言》中講到修凈土法門的訣竅:白天應勤修七支供,持念阿彌陀佛聖號、心咒,祈禱阿彌陀佛;晚上臨睡之時,觀想自己住於極樂世界並親見阿彌陀佛,在猛烈的希求心中入眠。

  小時候每當我們害怕、傷心,遇到任何困難,都會去尋求父母的庇護,因為父母愛我們並有能力幫助保護我們。同樣的,在輪迴的痛苦怖畏面前,我們的力量多麼弱小,依靠自己或者其他仍在循業流轉的眾生,我們是無法真正脫離痛苦的。

  「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自己被五毒煩惱綁住,不得自由,而能幫助別人解脫束縛,沒有這種道理。只有已經擺脫煩惱束縛的佛菩薩才有能力保護、幫助我們,準確地告訴我們如何出離輪迴。阿彌陀佛的悲心、願力和我們自己的信心、願心結合起來,能幫助我們離苦得樂,臨終心不顛倒往生極樂世界。對於這一點,希望大家不要有疑悔。

3.積資凈障:積累資糧、清凈業障

  如何才能有堅定的信心、願心呢?這需要福德,而福德來自積資凈障。積累資糧,清凈業障。

  能迅速積累無邊資糧、凈除罪障、增上善法的攝要就是七支供:禮敬諸佛、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普皆迴向。

  (一)禮敬諸佛。

  在佛前恭敬頂禮,既是迅速積累福報的方便法門,又是對治傲慢的有力方法。藏地有句俗話:傲慢的山上留不住功德之水。傲慢使我們看不到自己的過失,也看不到別人的功德,所以很難在修行中有踏踏實實的進步。佛法在恭敬中求,多一分恭敬,消一分罪業,增一分功德。

  家裡若有佛堂,供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諸佛菩薩都可以,不是說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就只能供西方三聖。諸佛本體都是一樣的,只是因往昔的願力和有情的福德不同而顯現不同的形象。

  我們不要根據自己狹隘的觀念去比較分別佛菩薩,認為佛與佛有高低優劣之分,或者說這是我的佛,那是你的佛。有人甚至擔心家裡原來供著觀音菩薩,如果再請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回家,觀音菩薩就要不高興了。佛菩薩可不像我們這樣心胸狹窄,大家看那佛經上都是佛佛互贊,出廣長舌讚歎彼此的功德,盡虛空遍法界無有間斷。若某人在一佛前頂禮、供養,十方諸佛、菩薩眾都齊聲讚歎隨喜其功德。

  普通人往往喜歡走極端,是一就不是多,是多就不是一,一與多是無法通融的,然而知道了佛佛同體的道理後,就明白禮敬一佛也就是禮敬一切佛,禮敬此佛也就是禮敬彼佛。《華嚴經》(卷三)云:「一切諸佛一法身,真如平等無分別。」

  家裡供一尊佛也好,供多尊佛也好,都不相礙。學佛要學得眼界、心胸越來越開闊、平等,而不應越學心量越小。

  不僅僅是佛像,一切三寶所依如佛塔、經書、僧衣等,都是我們恭敬頂禮的對境。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他示現滅度後將現文字相,以教化後世眾生,所以我們對佛經乃至其中破損散落的書頁、隻言片語,都應恭敬頂戴,視為法寶,放置於凈處和高處。如《耳飾經》中所說:「末法五百世,吾現文字相,意念彼為我,爾時恭敬之。」認為佛像、經書等若沒有開光就只是普通物品,並沒有加持力,也無須恭敬對待,這與皈依的學處相違背。

  我們發願往生極樂凈土,需要常常觀想、憶念阿彌陀佛,因此家裡最好有阿彌陀佛的塑像、畫像或唐卡,以便日夜觀修。即便是只持佛名號、不修觀想的人,也應該每天禮拜阿彌陀佛,隨己之力拜佛若干拜,或在佛像前,或面朝西方。

  外在的行為跟內心關係密切,內心的感受會體現在身體行為上,而身體的行為也會影響內心,所以我們通過頂禮來調柔內心,通過反覆的禮拜來一點點磨滅心中的傲慢,使內心一點一點變得柔軟、謙卑。

  頂禮既是在表達內心的恭敬,又是在訓練培養內心的恭敬。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頂禮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或草草走個形式,那就浪費了很好的修行機會。

  曾有一位居士對我說:「你們修加行磕十萬個大頭,花幾個月的時間,膝蓋腦門都磕破了,實在太笨!為什麼不觀想一下有十萬個自己同時在磕頭呢?這樣只需要磕一個頭就行了。」我聽了這位居士的話,很為他難過,他學佛有十幾二十年了,到現在還是不肯放下這一念投機取巧的心。

  過去、現在、未來,藏地、漢地那麼多修行者以磕頭的方式禮敬三寶所依,經年累月,風雨無阻。他們不是笨,觀想的方法他們應該也懂,我相信其中很多人每磕一個頭都觀想自己化身無數禮敬諸佛,但是他們仍然不輟禮拜,因為他們知道,通過觀想能夠迅速積累福德資糧、清凈業障,這是殊勝的方便法門,但是卻不可因此而偷懶、耍小聰明。

  如果以現在這顆被煩惱障蔽的心僅僅觀想一下就可以完全替代積資凈障的勤苦修行,那麼觀想自己成佛豈不是意味著自己現在就真的成佛了?當然不是。聰明人肯不耍聰明,肯用最老實的辦法做事,才叫了不起。

  當下這一念,全然恭敬坦白,心口如一,心裡恭敬,行為也恭敬。否則嘴上說「直心是道場」,行動上在佛前做禮拜也要跟佛菩薩討價還價,磕一個頭抵十萬個,或者想方設法省力氣,一心敷衍了事。心思這樣曲折虛浮,早已偏離了修行之道。

  我的上師才晉堪布的父親索南朗加是一位大圓滿的成就者,離世時全身化作虹光融於法界。他的證悟境界如此高深,而對看似基礎的修行卻也毫不懈怠,比如禮佛。

  當年,他長時間精進地磕大頭,把身下的地面磕出來一個長坑。人若匍匐於地,便會整個沒入坑中看不見,可以想見那坑有多深。我想很多大成就者都是這樣,內證已達不可思議的境地,而外在仍示現精進勤苦修行之相。

  這全然不似有些人所想像的,虔誠禮佛只是初學者才需要做的功課,證悟者完全不會拘泥於這些小節。

  在我家鄉的扎西持林閉關中心有很多老人已經七十多甚至八十多歲了,有的腿腳不方便,有的身患疾病,而他們似乎並不在意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仍然每天堅持磕大頭。

  老人們不認為年紀大或者身體不好應該成為不修行的理由,反而正是想到自己剩下的時間不多了,行動也越來越不方便,才更要抓緊時間積資凈障,趁自己還能自由行動多磕一些頭。

  現在,漢地修五加行的居士越來越多,很多人都圓滿了十萬大頭的修行。我知道有一位居士至今已磕了近兩百萬大頭,精進、虔誠的程度令人敬佩!磕大頭的這幾年裡,她變化很大,心相續日漸調柔,出離心也日益堅固,平時除了料理必要的家務外,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禮佛,盡量減少攀緣,電話也很少接打。

  以前她常有這樣那樣的困擾、問題拿來問我,現在問題少了,跟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這一生如果不爭取解脫的話,太可惜了」。

  禮佛,心要謙恭,心謙恭,身語自然謙恭。禮的精神是恭敬。即使只是磕一個頭,也要好好地先把心安靜下來,不急不躁,在正知正念的攝持下進行。

  禮拜時,觀想手中有一如意寶而合掌(雙手合起來如花苞,掌與掌之間有空隙,而不是緊緊相貼),以強烈的信心合掌於頭頂,觀想頂禮諸佛菩薩之身,願凈除自他一切眾生的身障,究竟獲得正等覺的無見頂相;合掌於喉間,觀想頂禮諸佛菩薩之語,願凈除自他一切眾生的語障,最終獲得佛的法語螺音;合掌於胸前,觀想頂禮諸佛菩薩之意,願凈除自他一切眾生的意障,最終獲得佛的智慧。

  以清凈的身口意恭敬頂禮諸佛的身口意,三業清凈才能更好地感應佛的加持。《寶性論》云:「猶如清凈琉璃地,映現天主身影像,如是眾生凈心地,亦現能仁身影像。」心凈則佛現,正如水清月現,水濁月隱。

  身頂禮最好做到五體投地,就是額頭、兩肘、兩膝接觸地面,這表示頂禮佛的身、語、意、功德、事業,自己究竟獲得佛的身、語、意、功德、事業等五種加持,並且無始以來由貪、嗔、痴、慢、疑五毒煩惱造作的惡業也得到了清凈。這是五體投地的含義。

  在佛前恭敬頂禮時,如果能同時觀想自己化身無數一一遍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則更好,這樣身頂禮的時間和空間都擴大到無限,頂禮的功德也就無限。

  語頂禮是以各種音聲讚歎佛的無量功德。「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誦經、持咒、持佛號、傳講佛法等,以不同的形式傳頌、讚歎諸佛功德。語頂禮能消除惡口障,得無礙辯才。

  意頂禮是內心對阿彌陀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生起堅定的信心,對極樂凈土有強烈的歡喜和嚮往。更進一步講,深信諸佛無所不在,遍滿虛空,一顆微塵中也有無數清凈剎土,一一剎土皆有佛住持,菩薩眷屬圍繞。有這樣的信解,就是意頂禮。

  意頂禮不是指觀想身體作禮,而是內心堅信諸佛菩薩遍滿虛空。認為一切都是佛的清凈剎土,這是非常殊勝深刻的見解。初學者雖然不能親見,但只要有這樣的念頭,願意相信,就是在禮敬諸佛,就能積累巨大的福慧資糧。

  通過以上對頂禮的簡單解釋,大家可以看到,頂禮並非像一般人認為的那樣只是宗教儀式,尤其在佛菩薩的塑像前頂禮,很多人都覺得那是偶像崇拜,也有一些稍懂佛理的人認為那是執著的表現,他們援引《金剛經》中的話,「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以此說明頂禮佛像乃至三寶所依是不可取的,都是著相。

  實際上,沒有神通的人是無法判斷人家禮佛禮的是外在的塑像還是內在的法身佛,是向外馳求還是禮敬自性。佛心、自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山河與大地,皆是法王身」,何以佛像就不是法王身呢?

  佛陀說不要以色、以音聲求如來,是為了破眾生的實執,但佛陀並沒有說應執無色、無音聲。「無」也是偏執。因此觀世音菩薩在告訴舍利弗尊者「色即是空」之後,緊接著又說「空即是色」。

  實相「不住三際不離三際,不住五蘊不離五蘊」,「非相非無相,非取非舍」(《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真正懂得「空」的道理後,不但不妨礙起用身心常禮諸佛,反而更能體會禮敬諸佛的功德妙用。

  (二)七支供的第二支是廣修供養,對治的是貪婪和吝嗇。

  供養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實物供養、意幻供養、承事供養、法供養,等等。可以供養實際的物品,香、花、燈燭、凈水、瓔珞、寶物、飲食等,也可以觀想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莊嚴美好的事物一一妙物皆堆積如須彌山王,全部供養於佛前。

  有些人擔心在佛像前供香花燈燭等,佛像又不會接受,那麼供養還能有果報嗎?首先,供佛一定能得善果,這一點毋庸置疑,否則就成為有因無果了。

  《普賢上師言教》中說,曾有一頭豬被一條狗追趕而轉繞佛塔,又有蟲從樹葉上落入水中,隨波逐流右轉水中的佛塔,雖不是有心轉塔,但以轉繞之力,也都成為日後解脫之因。無意間禮佛都能種下解脫的善根,更何況是有心供佛呢?

  其次,供佛時信心很重要,果報的大小與信心密切相關。如果你認為佛像只是金屬、泥巴、木頭、顏料做成的普通物品,你大概就得不到很大的加持,因為你沒有信心。如果你相信佛像就是佛,只是由於自己的障礙而見到的是金屬泥巴的形相,那麼你能得到佛的加持。就像貢布奔那樣。

  以前西藏貢布地方有一個人叫奔,非常單純。他去拉薩朝拜覺沃佛,一心以為廟堂之上坐著的就是覺沃佛本身而不是佛像,所以他跟覺沃佛說話,去轉繞大殿時請覺沃佛幫他看著鞋,還請覺沃佛來年去他家裡做客。他那沒有矯飾和疑惑的信心感得覺沃佛像開口說話,並且真的去他的家鄉作客了。

  最後,修行都是在修心,我們供香花燈燭,供養的是佛,修養的是心,這一顆習慣於煩惱、貪吝的心在那時那刻歡喜了,寧靜了。心裡常常裝的是莊嚴、美好,生活也會變得莊嚴、美好。

  供養時內心清凈很關鍵。不要覺得自己經濟條件不好,就無法廣修供養,其實,在佛前以清凈的發心供一燈一燭都能積聚巨大福報。

  從前,釋迦牟尼佛和阿難尊者在化緣途中遇到兩個小孩,他們當時正在玩用泥土建房子的遊戲,並且說:「這是房屋,這是倉庫,這是如意寶。」這時孩子們看見佛陀走來,非常歡喜。一個小孩捧了一把說是如意寶的沙土來到佛陀面前準備供養,可是他太矮了,於是便對另一個孩子說:「你彎下腰,讓我站在你身上把如意寶供養到佛的缽盂里。」那個孩子照做了。

  佛陀接受了孩子供養的沙土,讓阿難把那些沙土和成泥巴塗在經堂的牆壁上,並授記:「這個孩子以供養一捧沙土的福德,於我涅槃百年後轉生為南瞻部洲的阿育王,另一個孩子轉生為他的大臣,阿育王將在南瞻部洲建成八萬四千佛塔。」

  我們還能通過觀想供養諸佛。麥彭仁波切曾作過一篇《鮮花供儀軌》,就是觀想把漫山遍野的鮮花供養給諸佛菩薩。

  由於無始以來的貪吝習氣,有人在拿自己的財物供養後會生起後悔之心,因而損壞到供養的福報和善根,但如果是山谷里的鮮花,大概就不會那麼容易生起貪吝心,供養時和供養後,內心都會比較清凈。

  以前舍衛城有一位施主家裡喜得貴子,孩子出生時天降花雨,長大後出家,最後證得阿羅漢果位。這是他往昔身為貧女時,見到一片開滿鮮花的草原以意念供養三寶的果報。之後於九十一世中轉生於富貴之家,每次都有漫天花雨伴其降生。

  承事供養是指以身體的勞作來表達對諸佛的敬意,比如清掃佛堂、做與佛法相關的義工等。說到這裡,我不禁又想起扎西持林閉關中心的老人。

  他們大多數比較貧窮,沒有能力做實物供養。住進閉關中心後,他們非常開心,因為這裡有莊嚴的佛殿、經堂,有充足的酥油可以做成供燈,每一個香爐里都可以點上妙香,這讓他們有了很好的機會供養諸佛。

  老人們每天歡喜地供燈、供水、供香,清潔打掃佛堂。夏季到來,他們便去山坡、路邊採摘許許多多的鮮花,供在佛前或裝飾經堂。有時候,他們轉山回來,三三兩兩的,手裡拿著一小簇花,有的放花到佛像前,有的放在瑪尼堆上,有的則把花輕輕放在佛堂前的台階上,然後滿足地微笑著走開。

  法供養,就是精進聞思修,以見、修、行的功德供養諸佛。「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在所有供養中,法供養最令諸佛歡喜。

  一切諸佛皆修供養,比如釋迦牟尼佛往昔「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菩薩亦如是。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加持使極樂世界的菩薩們能在一念之間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周遍巡歷,供養諸佛,得大福德,所以那裡的聖眾積累資糧方便迅速,能很快成就佛果。

  (三)七支供的第三支是懺悔業障,對治的是嗔心。

  懺悔無始以來身語意造作的惡業。身的惡業為殺生、偷盜、邪淫,語的惡業為妄語、惡語、兩舌、綺語,意的惡業為貪、嗔、痴。妄語是撒謊,欺騙。

  惡語除了明顯的惡口罵人外,還包括取笑、故意強調別人的身體缺陷,比如叫人「瞎子」、「瘸子」等等。兩舌是指挑撥離間。綺語指說是非,或為消磨時間而說一些無意義的話。大家反省一下自己一天里語業當中有多少是惡業。

  除語業外,身、意又造作了多少惡業。仔細觀察之下,發現自己有意無意間造下的惡業實在太多,這些業阻礙著我們獲得內在、外在的安樂,並進一步障礙我們從輪迴中解脫,所以要遠離痛苦、獲得安樂,我們需要通過懺悔清凈往昔造下的惡業。

  懺悔不是嘴上隨便說說就能清凈惡業。或者今天懺悔,明天又再犯同樣的過錯。這種懺悔因為不具足四對治力,所以沒有很大的效果。四對治力是指懺悔時有對境,有懺前戒後的心,有實際的行動。

  懺悔的對境是阿彌陀佛、金剛薩埵等十方三世諸佛。觀想佛真正就在自己面前,無所不知,慈悲地看著我們,耐心地等著我們鼓起勇氣發露懺悔。

  阿彌陀佛在因地時曾發願:「使某作佛時,令八方上下,諸無央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若前世作惡,聞我名字,欲來生我國者,即便返正自悔過,為道作善,便持經戒,願欲生我國不斷絕,壽終皆令不復泥犁禽獸薜荔,即生我國,在心所願。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我們要深信十方諸佛擁有拔除惡業的大威神力。阿彌陀佛現已成正覺,以智慧力成就了超勝稀有的極樂世界,他的大願無不實現。所以往昔造作了惡業的眾生,聽到他的名號,真誠悔過,從此行持善法,守持戒律,發願往生,願心不絕,命終時便不會再墮三惡道,而是往生極樂國土。

  我們以阿彌陀佛為懺悔的所依和對境,就是依靠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迅速清凈業障,扭轉墮落惡道的趨勢,並創造往生極樂世界的殊勝緣起。阿彌陀佛有此一願,我們要信佛力無邊。

  懺悔就要真正地悔過,對往昔造下的惡業,或此生,或前生,自作,教他作,見作隨喜,能記起,或記不起,所有的這些惡業都真心追悔。這是第二個對治力:悔過。

  四對治力像是四條繩索,把正在急速下墮的我們牢牢拉住,其中任何一條繩索斷了,我們都會失去平衡而有重新下墮的危險。

  悔過很難,人們常常覺得自己做的都對,即使不都對,至少也沒有做得不對。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心安理得,若有不好的結果,也是一味怪罪別人。而且,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多想無益,以後好好做人做事就可以了,不必那樣認真地悔過。

  有這種想法,說明還沒有認識到惡業給自己和其他眾生帶來了多少痛苦,也沒有認識到習慣的力量有多強大。前世之事我們已記不起來,但當時所造的惡業,部分結果此生可見。

  「若問往世因,今生受者是。」這一生做的很多事也不能記起了,但還是要懺悔,因為不論記不記得,因果都在,我們都要承受其果報。

  想到曾經的和現在的痛苦,想到未來將要感受的痛苦,心中充滿了悔恨和歉意。悔過的時間跨度是無始以來至今,範圍是貪嗔痴作用下身口意造作的所有惡業,真誠地在阿彌陀佛面前發露懺悔,絕不覆藏。

  第三個對治力是戒後,下定決心從此以後不論遇到什麼情況都絕對不再造惡業。

  沒有戒後的懺悔,效果不大。喬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中說,缺少真誠的悔過和戒後,惡業無法完全清凈。悔過為戒後奠定下基礎,強烈的悔過心能堅定戒後的決心,而決心要靠行動來體現和鞏固。身口意的行動就是第四對治力。

  懺前、戒後、行動三者密不可分。

  把戒後的決心落實到行動中,不能靠消極地不作惡。惡的習氣力量非常強,無始以來不斷熏習,很多惡習潛移默化,我們很難及時認出它,有時候自己造了惡業都不知道。所以有人說:「我不造惡業,對得起良心就可以了,不需要再特意去行善。」這有點太高估自己的覺察力和行動力了。

  對治惡業最有效的方法是行持善業。我們的心在一念中不可能同時既向善又向惡,當善念生起時,惡念自然就消失了,不需要你特意去消滅它。當善念的力量越強,持續的時間越長,惡念就越來越沒有立足之地,偶爾冒出來也是力量微弱,不會帶來大的干擾。

  同樣的,身體、語言行持善業的同時,就是在避免造惡業。當你念佛、念百字明的同時,你不可能再去罵人,是不是?所以大家平時不輟持咒、念佛,這其中的功德暫且不說,光是語的惡業,就不知要少造多少。

  如果說惡業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它能夠被清凈,並且正如在何處跌倒就在何處站起來,造作惡業的地方反過來就能成為積累善根的地方。

  (四)七支供的第四支是隨喜功德,對治的是嫉妒心。

  對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菩薩所有的功德悉皆隨喜。講到三世諸佛,大家要知道,這包括五類有情:六道眾生、聲聞、緣覺、如來和菩薩,也就是「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五類有情「所有功德」具體來講包括一切六道眾生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等的功德,一切聲聞緣覺次第修行、證果的功德,一切如來從初發心到修十波羅蜜多、證入十地直至成佛的功德,一切菩薩從初發心到十地之間的功德。這種隨喜橫遍豎窮,平等廣大,沒有局限,沒有取捨的偏執,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隨喜方式。

  現在的人嫉妒心重,整個社會環境也鼓勵攀比、競爭,幾歲的小朋友就知道自贊毀他,然而嫉妒所消耗的能量遠遠超過隨喜,強烈的嫉妒心帶給人壓力和不安,精神總是處於過度用力的狀態,這樣活著很累,少有安寧、快樂的時候。

  人們想追求幸福,但卻不知道怎樣才能幸福,做出的很多事實際上都是在無謂地消耗自己的善根和精力。一方面,直接造成現在的生活質量不高,因為心態不好,外在的物質條件再好也鮮有安樂可言;另一方面,身口意造作的惡業使整個生命的相續呈下墮的趨勢。

  《楞嚴經》等經典中詳細講到何種身心行為導致何種生命形態,我們對比一下自己平常所為,就該知道自己在六道中是在往上走還是往下走。如果不藉助佛的願力和慈悲,很明顯絕大多數眾生的身語意業都是下墮。我們學佛就是學習改變自己無始以來最為習慣的那些思想和行為模式。

  為什麼要改變呢?因為正是這些想法和行為使我們困於輪迴,持續感受苦惱。若沒有佛陀開示,我們顛倒輪轉而不自知,苦而不明白其原因。

  佛經中有很多都是講佛菩薩從初發心到證果之間曠世精勤修行的功德的。我們不要把這些內容當作一般的傳奇故事匆匆看過,不要覺得佛菩薩發願也好,苦行也好,跟自己都沒有太大關係,又不能解決眼前的問題。

  凡事只關注自己,只關注眼前,總是以這樣的心去看待事物,去做事,生活的路會越走越窄,心越來越枯澀。讀一讀佛菩薩的事迹,看到他們的心量是多麼開闊廣大,我們會明白為什麼自己的福報會這樣小。

  如果能心懷欣樂地去了解佛菩薩曾發下怎樣的大願,是怎樣修行的,成就了怎樣的功德事業,心裡因此而充滿了歡喜和感動,這樣的隨喜能幫助顯發我們內在的佛性。

  隨喜功德還包括隨喜一切聲聞緣覺的功德。這一點自認為學大乘的人要特別注意。雖然聲緣乘在發心和究竟見地上存在局限,但聲緣乘修行人在解脫之路上所行一切善法功德是值得隨喜讚歎的。發出離心,少欲知足,勤修戒定慧,直至伏斷生死根源。

  不要一說自己是學大乘的,就瞧不起聲緣乘,不知天高地厚,彷彿聲緣乘學的不是佛法。或者不敢隨喜二乘的功德,害怕一隨喜自己也就成了「自私自利的小根小器」。其實不用擔心,對於初學者,大小乘的區別不在別的,只在發心。阿底峽尊者說,「大小乘以發心別」,正是為了遣除初學者心中的疑惑。只要發心正,發的是菩提心,就沒有偏離大乘,緣的就是無上正等覺的佛果。

  釋迦牟尼佛為接引不同根機而宣演八萬四千法門,有情隨學任何一個法門所付出的努力、積累的功德,都值得隨喜讚歎。二乘聖者部分或全部斷除了煩惱,具大功德,堪為眾生福田。

  我們常常說「隨喜三世諸佛的功德」,又說「願一切眾生悉皆成佛」,然而落實到行動中,卻總是忘記眾生將來都是要成佛的,或者說眾生即是未來佛,所以隨喜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等佛菩薩的功德,似乎比較容易做到,很少有人會嫉妒佛菩薩的,而隨喜六道眾生布施、持戒等功德卻比較難。

  別人做得比自己好,比自己精進,比自己慷慨大方,理解佛法比自己深入,就會覺得不舒服,即使表面上不表現出來,心裡也會想,「其實他也沒什麼了不起,根本沒那麼好」。

  這樣做實在很不聰明,你的嫉妒損害不到別人,只會損害自己的善根,而如果真心實意隨喜的話,你本來可以得到對方的功德。隨喜一種善能顯發自心同類的善根。

  佛法的善巧方便使積累資糧變得多麼容易,只要一念隨喜就能積累無量功德。

  (五)七支供的第五支是請轉法輪,對治的是愚痴。

  至誠祈請諸佛菩薩包括在世的善知識轉法輪、開示正法。當年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四十九天內不曾講法。因為佛法深奧,眾生難解難信,有些眾生還可能因不理解而對佛法生邪見、斷善根,所以佛陀為悲憫這些眾生,而沒有講法。後來,梵天、帝釋天以千輻金輪、白色右旋海螺供養佛陀,殷勤祈請佛陀轉法輪,因為這個緣起,佛陀依所化眾生的界性、根機、意樂,開示相應的法門。

  與其他修法一樣,請轉法輪時也要以菩提心攝持,為了一切有情的利益,祈請諸佛菩薩廣設方便,教化群生。這樣廣大的勸請為緣起,能令一切有情接觸到佛法的光明,獲得真實利益。同時,我們自己也會獲得利益每一個眾生的福德,並且因為請轉法輪,我們此後生生世世都不會生在沒有佛法的地方。

  許多佛經的開頭都記載著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祈請佛陀開示正法,佛陀總是先讚歎祈請者悲憫眾生故發斯問,功德不可思議。如何不可思議?《法華經》上講,大通智勝如來成佛後,有十六位王子祈請佛轉法輪,由此請法的因緣,無量眾生得到度化。十六位王子也因為請轉法輪的功德,後來相繼成佛。可見請轉法輪能積累殊勝功德,其果報不可思議。

  (六)七支供的第六支是請佛住世,對治的是邪見。

  此世界、他世界,一切上師、佛菩薩完成了利眾事業準備趣入涅槃時,我們都要勸請祈禱,請聖者長久住世、饒益眾生。

  有人認為佛菩薩是否住世這樣的大事,不是一個普通人的意願能夠決定的。因緣盡了佛自然就要入滅,殷勤勸請又有什麼用?

  其實,諸法依緣起,請佛住世便是佛住世的一個緣起。以前釋迦牟尼佛將示現圓寂時,居士珍達祈請世尊悲憫眾生留住於世,因此世尊又住世了幾個月才示現圓寂。和居士珍達一樣,如果我們祈請上師、大德長久住世,便會成為聖者住世利生的緣起,並且請佛住世也是遣除自己壽障的甚深要訣。

  又有人問:「如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無生滅,常在世間,為何要勸請住世?」的確,佛無生滅,不以勸請而住世。佛於大清凈平等中無勤任運度化有情,根據所化有情的福德而自然顯現報身、殊勝化身、化身等不同相。比如月當中天,以盆盛水置於月下映出月影,月亮沒有作意要到盆中來,而盆中自然顯現月亮。

  更進一步講,凈水盆中顯現的月影皎潔,濁水盆中顯現的月影渾濁,若水盆破裂,則不能顯現月影。月影不現,錯不在月亮,月亮也沒有隱沒,是水盆出了問題。

  同樣道理,佛無生滅,而眾生心有染污、有生滅。眾生心清凈,佛就現前。眾生心不清凈,不得見如來。

  漢地隋唐年間的智者大師閱《法華經》時入定,親見釋迦牟尼佛還在靈山會上講此經,靈山一會猶未散去。此時距通常所記載佛陀示現圓寂的時間已有一千多年。你說佛陀是住世還是沒住世?佛住世或不住世,歸根結底,說的是心清凈還是不清凈。心清凈才能請佛住世,心智清明才能常見佛不涅槃。

  可見,請佛住世,究竟上講,是聲聲喚醒自性佛啊!前面我們說到請佛住世對治的是邪見,就是因為不喚醒自性,我們便迷失顛倒,於無生滅中妄見生滅流轉。

  請佛住世應以菩提心攝持,為了利益眾生而殷勤勸請諸佛菩薩直至輪迴空盡長久住世、弘法利生。佛菩薩、善知識轉法輪,開示正見,能幫助無量眾生覺悟自性,離苦得樂。雖然我們這樣祈請後,佛菩薩還是會隨順因緣示現圓寂,但是這種廣大的勸請會引發請佛住世剎塵劫的善根。心量大,福德就大。

  (七)最後一支是普皆迴向,對治的是疑悔。

  我們行持善法引發的善根很容易被嗔心、疑悔、炫耀和不當的迴向所毀壞。所謂不當的迴向是指心中作意:把功德用於獲得人天福報,希望行持善法的結果是聲名、財富、健康長壽等得以如願,或者求來世享受天上人間的種種福報。

  這種迴向當然也是可以實現的,行善肯定會有善報,經書中記載供養佛陀幾粒豌豆都能感應轉輪聖王的果報。然而不當的迴向使善根很快就會耗盡,所以我們要有廣大的迴向,過去、現在、未來,禮敬、供養、懺悔、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等一切善根,都供養諸佛菩薩,迴向六道眾生,願所有善根都成為圓證菩提之因。不求人天福報、二乘果位,唯求無上菩提。

  這樣,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而永不幹竭,從現在直至成佛,我們因為行持善法的功德而享盡人天福報,善根也不會枯竭。

  這裡,大概有人會問:既然迴向不求人天福報,唯求無上菩提,那為什麼還會享盡人天福報呢?這其實很好理解。比如燒柴生火,你的目的是火不是煙,而在火生起的同時自然有煙。同樣道理,你的目標是一切眾生悉皆成佛,而在你為了這個目標精進修行的過程中,自然會感應福報。

  《無量壽經》中講到,阿彌陀佛在因地時,「無央數劫,積功累德,隨其生處,在意所欲,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教化安立無數眾生,住於無上正真之道。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或為剎利國君轉輪聖帝,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如是功德,不可稱說。口氣香潔,如優缽羅花。身諸毛孔,出旃檀香,其香普熏無量世界。容色端正,相好殊妙。其手常出無盡之寶,衣服飲食,珍妙花香,繒蓋幢幡,莊嚴之具」。

  這樣的福報是世人夢寐以求的,但是求不到,為什麼?因不對。經中說得明白,「無央數劫積功累德」,才有如此不可思議的福報。沒有因,哪來果?身心不正,常懷邪惡,怎能感應尊貴莊嚴、無量寶藏自然發應?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身口又如何常出無量妙香?

  大家去寺廟看香爐上有「戒定真香」的字樣,戒律清凈,身心寂靜,自然會有妙香發應,身上自然是香的。

  如理如法的迴向有兩種:三輪無緣的真實迴向和相似的迴向。三輪,以布施為例,就是布施者、接受布施者和布施的行為。三輪都依靠各種因緣而顯現,都不具恆常固有的性質,當體即空。

  三輪無緣是指沒有執著三輪的分別念。證悟空性的聖者才能做到三輪無緣,以現空無別的境界而迴向。初學者做不到三輪清凈的真實迴向,但可以做到與之相似的迴向,即生起三輪現而無自性的定解,安住於此定解中而迴向。

  或者更簡單易行但也同樣有效的,就是作意:諸佛菩薩如何迴向,我亦如何迴向,把自己微弱的善根融入諸佛的功德之海。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每次放生、供燈、行持任何善法結束時,都要念《普賢行願品》,這樣即使作為初學者,我們也能有圓滿的迴向。

4.發菩提心:上求佛果、下化眾生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無量壽經》

  「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無量壽佛,應發無上菩提之心,修行功德,願生彼國。」 ——《無量壽經》

  根據《觀經》,發菩提心,行於大乘,是上品往生的基本條件之一。

  菩提心從不同的角度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比如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願菩提心、行菩提心,等等。勝義菩提心指現見諸法實相,證悟遠離一切戲論空性智慧之實義,唯有依靠修行力證悟後才能獲得,不依賴於儀軌。

  一般所說的發菩提心,指的是世俗菩提心。第一次須依靠儀軌在上師面前聽受,之後可自己在諸佛菩薩前受持。

  願菩提心指發願為了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並最終成就佛果而修行。因為自己也是眾生中的一個,發願一切眾生究竟成佛當然也包括自己要究竟成佛,就像把所有功德迴向眾生,絲毫不考慮自己的得失,而自然會得到功德,並且因為心量廣大,所得善根功德遠遠超過只迴向自己得到的果報。

  具體來說,發心有三種:國王般的發心、船夫般的發心和牧童般的發心。

  發願自己證得佛果之後轉法輪度化眾生,引領眾生走向解脫,有如一位國王以他的威力、福德帶領他的國民走向幸福和自由,所以這種發心稱為國王般的發心。發願自己與一切眾生一同獲得佛果,就像船夫與他船上的乘客一起到達彼岸,這是船夫般的發心。發願一切眾生圓滿正等覺的果位後,自己才成佛,像一個牧童把他的牛羊全都安全送迴圈之後,自己才回家,這種發心稱為牧童般的發心。

  三種發心都很殊勝,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一種。

  菩提心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上求和下化,上求佛果,下化眾生。只有同時具足這兩點的才是菩提心。

  以這個標準衡量一下,為了獲得聲名、利益或為了遠離疾病、災殃而行持善業,既無上求也無下化。為了來世投生善趣、享人天福報,同樣無上求下化之心。

  為了解脫輪迴而精進修行,但沒有考慮到要以自己修行的功德力幫助所有眾生解脫輪迴,這有出離心(出離輪迴之心),但還不是菩提心,因為沒有上求佛果和度化一切眾生的心。斷盡煩惱障即能解脫輪迴,此時還有所知障和習氣障未斷除,自性智慧還未圓滿證得,而斷證究竟才是佛果,解脫輪迴與佛果之間還有很大的距離。所以,佛陀說這一類僅僅滿足於解脫輪迴並以此為究竟涅槃的修行人是「未證謂證,得少為足」,他們對眾生也有慈悲心,但是心力不夠強,心量不夠大。

  還有人發願永遠在輪迴中幫助眾生,這看上去很像牧童般的發心,實際不盡然。

  如果你已斷盡煩惱障,獲得了解脫自在,出於悲心,乘願力再入輪迴,示現生死,度化眾生,那是菩薩行願,非常殊勝。

  而如果你自己還束縛在煩惱中,因業力不得不流轉輪迴,苦惱重重,自顧不暇,那麼實在很難給其他眾生帶來真實利益,幫助他們脫離輪迴。其實要留在輪迴中很容易,無須特別發願。

  由上求下化這兩點我們可以知道失毀菩提心的界限,一是捨棄眾生,作意「即使自己有能力也絕不度化某某眾生」,有此心念即是捨棄眾生。二是捨棄佛果,發願永不解脫,永不證取無上正等正覺。這裡要注意,地藏王菩薩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若不爾者,不取正覺」,佛菩薩發願「不成佛」的前面都是有條件的,條件滿足了,就要成佛的,所以大家不要橫下一條心,無前提條件地發願永不成佛。

  的確嚴格說起來,「我要成佛」也是一種執著,但這是菩薩修到十地最後即將證入佛地時,需要解決的問題。作為初學者,發願永不解脫、永不成佛,並不能真正幫助斷除執著,反倒是這種願若成熟了,你如何承受?

  在修行之初,發菩提心難免有造作的成分。我們的心無始以來早已習慣顛倒妄想,以自我為中心,要把它扭轉過來肯定不是自然而然、一朝一夕的事。所以,開始修菩提心的時候,要造作地強迫自己發心。哪怕這種發心不是那麼真誠,也要堅持發心,久而久之,自然流露的菩提心便能被引發出來。

  修菩提心有一系列方法,以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為基礎,通過觀想、念修,反覆串習,最終能比較迅速、有力地培養起無偽的菩提心。

  發了願菩提心之後,需要通過行動把誓願落到實處,這就是行菩提心,可歸納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波羅蜜。波羅蜜意為到彼岸,通過六度之行到達解脫的彼岸。

  這一部分內容比較多,這裡我不細講,等有機會專門講菩提心的時候再展開來講。

  總之,在菩提心的攝持下精進六度,修行不輟,再加上繫念彌陀、發願往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和極樂聖眾一定會前來迎接去極樂世界,於七寶池蓮花中化生,花開見佛,永不退轉輪迴,究竟必至一生補處,念念不退流入一切智海。

5.發清凈願:願生彼國、花開見佛

  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復以一切善根迴向,願生極樂世界。發此清凈願非常重要。

  十方世界,佛剎無數,為什麼諸佛菩薩、大善知識都異口同聲勸我們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呢?首先,極樂世界容易往生。很多剎土只有登地的聖者才能前往,而極樂世界由於阿彌陀佛的特殊願力,即使凡夫也能往生。根據此生的發心和修行程度的不同,往生極樂世界有三輩九品之別,其中有聖者菩薩往生的,也有凡夫往生的。

  以前法王如意寶曾說過,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曾轉生為父子,因為有這樣近的因緣,釋迦牟尼佛教下的弟子絕定更容易往生極樂凈土。所以我們要好好發願並認真去做。

  發凈土願,其次是因為極樂凈土集合了數百億佛剎的功德莊嚴,超世稀有。那裡平正廣大,光明殊特。亭台樓楯,七寶所成。寶樹遍國,飄花成聚。清風時發,演出無量妙法音聲。泉池湛然,沿水流芬。種種修行助緣,說不能盡。

  你看見那裡的菩提樹,就能得無生法忍。微風過處,法音流布,塵勞垢習,自然不起。講經、誦經、聽經、經行、思道、坐禪、禮敬諸佛、廣修供養,你歡喜怎樣就怎樣。阿彌陀佛真慈悲!你覺得怎樣方便,他就給你怎樣的方便。生在彼國,行住坐卧,無時無處不在積功累德。

  曾有人跟我說:「極樂世界好是好,但是丟下六道眾生,自己跑到極樂世界去享福,這不是與菩提心相違嗎?」有這種疑問實在是因為對往生西方的功德不了解。

  《華嚴經》中普賢菩薩勸導善財童子和華藏世界如海會眾,一同以十大願王的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是因為往生極樂世界之後,能夠在一生中圓成佛果,速疾圓滿如海般深廣的普賢行願。可見,發菩提心可以納入發清凈願中。我們的菩提心大概不會比法身大士、等覺菩薩們更強烈,而他們都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在阿彌陀佛的加持下,我們往生凈土後就能獲得宿命、天眼、天耳、他心、神足等廣大神通。了知無量劫來的宿命,正合普賢願王中「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如此能不忘輪迴苦,不忘菩提心。於一剎那越過無數世界上供下施,切合速疾周遍、遍供十方諸佛的大願。能徹聽十方諸佛講法,合「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恆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的大願。能洞視十方世界種種現象,知曉無量眾生的起心動念,便能實現隨順眾生、應機施教的大願。

  總之,往生極樂世界後,我們就有了「游步十方,行權方便」的能力,想去哪裡度化眾生,就去哪裡度化眾生,喜歡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應現何身說法,便現何身講經說法。這樣多好!這都得力於佛的願力。

  有一位居士修行非常精進,人也很清凈,但是在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問題上,她有點為難。她說:「我發願與眾生一起成佛,如果又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那麼在那裡一生成佛了,這會不會與最初的發願矛盾呢?」

  我聽她訴說自己的顧慮,不禁笑起來。

  阿彌陀佛發願:「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提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往生極樂世界後不會再退轉,不會因業力入輪迴,而是身壽無量,積功累德終將成為如觀音菩薩、彌勒菩薩那樣的一生補處菩薩。一生補處,就是還剩下一分生相無明未斷,斷除就成就佛果。如果因為往昔的願力要入濁世救度眾生,那麼在阿彌陀佛那裡報了到,花開見佛得佛授記之後,也能隨其願力去往他方世界自在無礙地教化眾生。

  無數悲願宏深的菩薩都誓願往生極樂世界,在那裡證得無生法忍之後,再回入生死,遊戲人間乃至地獄,度化眾生趣入大乘道。

  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住世最後一年在極樂法會上曾說:「我想我離開這裡能不能無間就往生極樂世界呢?因為在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聽到佛語,佛以蓮花般柔軟的右手放在我頭頂上後,得到菩提的授記,從此以後,智慧、神通等獲得自在,這時要做利益有情的事不會像現在這麼弱小,而是有獲得廣大功德的時候,就像《普賢行願品》那麼講的:『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細說起來,發願往生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願臨終無礙。

  發願臨命終時,惡緣不現,神志清楚,至心念佛,求生凈土。現在的人要做到這一點很難。很多人還沒到壽終已經糊塗了。還有很多人死於飛來橫禍或者突然發作的疾病,像腦出血、心肌梗死,根本來不及多想就匆匆去往後世。

  活到壽終或者死於較緩慢發作的疾病,人面對死亡也是極度慌亂,六神無主。即使自己知道要念佛,周圍的親友也可能不配合,哭天喊地,你爭我奪,讓臨終者起種種貪戀,生種種噁心,提不起正念,極大地障礙往生。

  臨終無礙,最好能預先知道什麼時候往生,提前就做好往生的準備,然後謝絕外緣,一心求生凈土,並且身體沒有病苦厄難,內心沒有貪戀迷惑,諸根豫悅,正念分明。即使做不到這樣,至少也要意識不顛倒,且身邊要有能提醒自己念佛並能幫助排除違緣的人。

  以前廈門有一位陳居士,往生前兩三個月自己就預知時至,她跟家人交代好後事,並請家人保證她臨終時周圍環境安靜無干擾,還特別叮囑不要讓她最心愛執著的外孫來見她。

  到臨終那一刻,家人按她的囑咐撥通了我的電話,請我為她引導往生,親友們也一直在她身邊念佛。她口稱佛號,安詳往生。這種安寧的臨終場面在漢地並不多見,我通過電話為臨終者引導時,往往都聽到電話那端很嘈雜,不停地有各種干擾,這對臨終者是非常不利的。

  平時我們無災無病,念經持咒時周圍環境若嘈雜,心都容易散亂,何況臨終者,要面對死亡的恐懼和四大分解的痛苦,再加上干擾嘈雜的環境,心就更渙散了。

  臨終的念頭很關鍵,這時心系凈土就得往生,心裡貪戀不舍就繼續輪迴,心生惱恨就很可能下墮惡道。可以說,何去何從只在一念之間。親友若真為臨終者好,應該在這時盡量減少干擾,讓臨終者在比較平靜祥和的氛圍中念佛往生。

  盡量不要觸碰臨終者的下軀或在其下肢方向發出嘈雜聲響,以避免把臨終者的注意力引向身體下部。最好能幫助臨終者面向西方,右側吉祥卧,助念者在其耳邊以柔和清楚的聲音念佛號或念頗瓦,一邊輕輕拉扯臨終者頭頂的頭髮,使其意念被吸引、集中到頭頂來。

  人斷氣後,不要立即觸碰亡者的身體,繼續為亡者念佛號、誦經,三到七天內不要把身體冷凍或火化。有些地方的做法是人一咽氣立刻為亡者擦洗更衣,親戚朋友呼天喊地,鞭炮鑼鼓震耳欲聾,家人煙酒殺生招待賓客,這些做法都是對亡者不利的,會極大地干擾亡者的解脫。

  對於臨終前沒能見到佛、隨佛往生凈土的人來說,死後最初的一段時間至為關鍵。人死後,只要不是罪大惡極直接墮入地獄者,都會經歷中陰。中陰境界出現的最初時刻,諸佛菩薩包括阿彌陀佛會相繼顯現,這時如果有上師引導,亡者即能憶起往昔念佛求生的善根,懷著欣喜和嚮往迎向阿彌陀佛,從而獲得解脫。

  若此時受到干擾,心不專註或心生惡念,則會認不出阿彌陀佛或懼怕、遠離阿彌陀佛,佛菩薩出現的時間很短暫,錯過了則會失去解脫的機會,進入新一輪的生死流轉。

  自己平時要好好祈願,好好用功,臨終才能感得各種善緣、助緣出現。

  第二、願見佛往生。

  發願臨終見到阿彌陀佛,那時心中會得到很大安慰,在清明、喜悅的狀態中離世,不會因為恐懼、不舍而迷失。無論是見到真佛、化佛還是夢見阿彌陀佛,都定生彼國。

  第三、願得佛授記。

  發願花開見佛,得阿彌陀佛授記:何時於何方國土成佛,名號為何。往生極樂世界後,品位上者才能得佛授記,而品位較下者,花開之後並不能見到佛。更有一些人因為心懷疑惑,雖然得以往生極樂,卻於蓮花中不能出現,五百歲中,不得見佛,不聞經法,不見聖眾,遠離一切殊勝善根。關於這一點,我們後面會細講。

  第四、願普利眾生。

  發願得佛授記後,化身無數百俱胝,普利一切眾生界。恆不忘失以菩提心攝持自己的一切願行。

6.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無量壽經》

  至心相信、嚮往極樂世界,這樣的話,哪怕只十念,乃至只一念,也能夠往生,但前提條件是不犯五無間罪、謗法罪。

  五無間罪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法輪僧(釋迦牟尼佛住世時護持佛陀轉法輪的僧團)。一般人,稍有良知,都不會殺害父母。佛、阿羅漢、法輪僧現在也不太能遇到。

  所以現在的人真正犯五無間罪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有些不如法的行為會成為近五無間罪,大家要特別注意。比如不善待父母,殺害、侮辱出家人,毀壞佛像、佛塔、經堂等,這些雖然不是五無間罪,但因果很大,同樣會障礙解脫。如果不小心有觸犯,一定要好好懺悔。

  《觀經》中講到凈業正因,其中就包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以及「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可以說,這是順利往生基本的要求。

  平時如果不信經法,不信因果,胡作非為,那麼往生便會遇到很大的障礙,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現在多造點惡業沒關係,臨終的時候再念佛就行。一個人造了惡業,不

  是說絕對就沒希望往生,如果能至心懺悔並信願往生的話,再藉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和威德力,還是能夠往生的。問題是這個一輩子不信因果、不信佛法、一生所為善少惡多的人,在臨終時,一要神志清楚,不驚不怖,心不渙散;二要覺得自己真錯了,追悔莫及;三要信佛念佛,一心繫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心無旁騖,至誠懇切。這三條,做到哪一條都不容易,但如果有人真做到了,他就了不起!肯回頭、肯放下的,芸芸眾生中有幾個?

  這不是否定因果。惡業清凈有兩種方式:受報和懺悔。要麼等惡業成熟,感受惡報,該受的受完,惡業就了了。要麼具足四對治力懺悔,通過心行的改變去改變緣起,使惡業不具足成熟的因緣。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不虛。如理如法的懺悔是行持善法,做了這個善就一定會有善的果報,懺悔的果報就是惡業得到清凈。

  懺悔的力量大小決定了惡業被凈化的程度。懺悔的對境越殊勝,懺前戒後的心越懇切,改過自新的行動越堅決,業障就凈化得越多。臨終時,人若回心轉意,心向佛法求生凈土,那個心一定真誠,別的都靠不住、抓不住了,只有這一念凈土、一句佛號,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牢牢抓住。這是極為有力的懺悔,對境是阿彌陀佛,心是絕對懇切,念的想的唯有極樂世界。

  這樣的懺悔一定能迅速清凈業障,積累福報,更何況還有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牽引加持,這種情況下能夠往生,也是很好理解的。阿彌陀佛慈悲!無論我們曾經多麼固執、顛倒,只要肯一念回頭,肯一念清凈,他都成全。

  謗法的業障很重。社會上一般人很容易在有意無意間就誹謗正法,如果造下這樣的惡業,不至心懺悔的話,來世得人身都是很難的。佛弟子大都不會直接誹謗佛法,可是出於分別心妄加評論法門的優劣,就是謗法。

  佛在《遍攝一切研磨經》中告訴文殊菩薩,誹謗正法的業障極其細微,如果對如來所說聖語,對一類起善妙想,對另一類起惡劣想,這就是謗法。

  你可以讚歎某個法門殊勝,勸別人來學這個法門,但不能說別的法門不殊勝,勸人家不要去學。比如說,凈土法門殊勝,我們可以勸大家修凈土法門、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但是這樣做的同時,不能說別的法門不好不可以學,或者說只能念佛號不可以做別的,比如聞思、持咒、坐禪,等等。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開示八萬四千法門?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如果所有的眾生用同一個法門就都可以度化,那麼釋迦牟尼佛以佛的智慧和神通,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做不到。但是佛陀講法四十九年,幾百場法會,三轉法輪,為的就是應材施教,隨機度化,儘可能為根機、習性、偏好不同的眾生提供解脫的方便。

  佛經中沒有說過,除持名念佛外修其他法門的佛弟子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每個人學佛的因緣不同,無論是專修一個法還是修不同法,都不要忘記自己是皈依三寶的弟子。三寶是什麼?佛寶、法寶、僧寶。

  斷、證究竟為佛寶。佛的功德以法、報、化三身來展現。自性光明是法身。釋迦牟尼佛以及在其他世界轉法輪的佛是殊勝化身和報身,是佛的悲心、願力與所化有情的福德力共同作用而起現的。皈依佛即是皈依自性、皈依釋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寶指斷除障礙、證得智慧的方便,具體體現在釋迦牟尼佛教下的八萬四千法門。僧寶指具足智慧和解脫兩種功德,具體體現是在不同程度上斷除了煩惱障、所知障和習氣障的修行者。

  在皈依之初,我們都曾發下誓言,皈依佛寶、法寶、僧寶。從此直至證取無上正等正覺,我們也都將在修行中實踐三皈依的諾言。若依自己變化不定的情緒和低劣的分別心對三寶妄加評斷取捨,則很可能背離皈依的誓言。

  內心清凈非常重要。同樣的行為,心若不同,內涵便不同。如果以平等的信心、恭敬心,皈依禮敬一佛,即是皈依禮敬諸佛,因佛佛同體也;專修一個法門,即是修學所有法門,法法相融,一個學通了,一通百通;依止一位僧寶,即是隨學一切僧寶。對出家人,對善知識要恭敬。心裡實在生不起信心的,敬而遠之就好,不要去批評。

  如果以排斥的心理,說「我只拜這一個佛,不拜其他佛,修凈土的只能拜阿彌陀佛,最多拜西方三聖,不能拜其他佛菩薩」,或者說「我只修這一個法,不修其他法,只認這一部經,不認其他經」,這樣做與專修的本意早已背道而馳。

  諸佛菩薩、大善知識勸我們一向專修、一向專念,是為了讓我們集中有限的時間、精力和智力,一門深入,修行才更得力,不是要我們生出排斥、貶損其他法門的心。

  我們學佛應該努力對治煩惱習氣,而不應把自己一些不好的習氣、做法帶到修行中來,以為修學、讚歎、弘揚一個法門就意味著同時要詆毀、打擊其他法門。

  《四十二章經》云:「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佛陀的教言,結集成不同經典,經由不同路線傳播到各地,雖然方法、表述不同,語言文字不盡相同,但都是釋迦牟尼佛教下的教法、證法,或直接或間接地開示著解脫之道,法法都不可思議、不相矛盾,皆當信順。

  不僅對自己有緣修學的法門要視若珍寶,對自己沒有修學的法門,也要愛護恭敬。佛法何其珍貴!歷經一次又一次佛難,流傳至今何其不易!我們作為佛弟子要愛惜、護持,怎能忍心再去詆毀打擊?

  對個人而言,謗法是往生的大障礙,自毀前程之舉,大家不得不警惕。

7.有信有願

  信願往生,要有願有信。

  有一類眾生,有往生極樂世界的意願,且相信因果,修習善法,以此善根迴向凈土,但心中仍有疑慮:想這三界六道多少眾生,哪個願生彼國,阿彌陀佛都能知道嗎?他能知道我的心愿嗎?我臨終之時,阿彌陀佛真能越過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及時地前來迎接嗎?諸如此類,常有疑惑,對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智慧功德不能完全相信。

  還有一類眾生,相信阿彌陀佛智悲圓滿、威力無限,相信阿彌陀佛智慧成就的極樂凈土無比美好,只是自己這樣一個業障深重的凡夫,念佛能往生嗎?由於對自己的善根沒有信心,雖也念佛不絕,而對往生凈土一事半信半疑,意志猶豫,不能專心一意。

  以上這兩類眾生雖然往生極樂國,但生在邊地七寶城中,不能見到阿彌陀佛。不是佛不讓他們去見,是他們自己的障礙障住了福德,只能止步於邊地。那裡無諸穢惡,受用豐足,但是在五百歲中不見三寶,所以那裡的人智慧不明,知經復少,心不歡喜,意不開解。

  阿彌陀佛遍觀一切世界,遍聞一切世間音聲,遍知一切眾生起心動念,這依一般人的經驗,當然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佛的境界,我們以分別妄心又怎能揣度?

  在輪迴中,以輪迴心生輪迴見,終不得入於如來智慧海中。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見地和經驗,都是輪迴的見和輪迴的經驗,這種情況下,只有依靠信心帶領我們走出成見和過往經驗的封鎖,才能獲得解脫的見地和經驗。所以《華嚴經》中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

  極樂世界的萬德莊嚴、極樂聖眾的種種功德、神通、受用,全部依阿彌陀佛的智慧和福德起現。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每一個願都已經圓滿實現。這是佛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十方世界諸佛同為證明的。

  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我們應相信佛的誠實語,對不可思議的極樂世界和阿彌陀佛的願力有信心。若願意往生極樂世界,卻又懷疑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能力,這種想法其實自相矛盾。極樂世界之所以能建立起來,說明阿彌陀佛已經圓滿了大願,其中包括接引所有有信願的眾生壽終去往極樂剎土的大願。

  因此,我們發心發願求生凈土,阿彌陀佛必定了知,必定慈悲加持。

  另一種疑惑,即對佛有信心而懷疑自己的善根,同樣不應理。的確,本來以凡夫之力是不能往生像極樂世界這樣的清凈剎土的,但是因為阿彌陀佛的願力,凡夫也得以往生極樂。

  大家要清楚,往生主要靠的是佛力,而不是凡夫的自力。因為有佛力加持,即使是凡夫(即沒有凈除煩惱障礙的人),只要有信願也能往生。其實不僅是人世間的凡夫,連三惡道的眾生,如果有信願,也同樣能夠往生。歷史上旁生往生極樂世界的例子有不少。

  麥彭仁波切在《凈土教言》中說,能聽聞到阿彌陀佛聖號、極樂世界的功德,說明往昔積累了巨大的福報。聽聞之後能生起信心、嚮往之心,又積累了巨大福報。可見,信願往生之人都是善根深厚的。這善根使我們身處濁世輪迴而能感應凈土解脫的安樂。

  我們平時說自己是凡夫,但心裡要明白:一方面,自己還沒有現量見到諸法實相,因而還在煩惱束縛中不得自在,從這個角度說,確實是「凡夫」;另一方面,如釋迦牟尼佛所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顛倒妄想不能證得。凡聖之別,只在迷與悟。

  所謂凡夫只是一種心的狀態,我們的心處於顛倒執著中的狀態。當然,這狀態持續的時間比較長了,無始以來至今,一直處於其中。但不管怎樣,既是狀態就可以改變。我們念佛、念凈土便是在慢慢扭轉心的狀態,從念念追逐生死煩惱,現前輪迴境界,轉成念念阿彌陀佛,現前極樂凈土。

  其實,十方世界都在我們的自性之中。只要至誠懇切求生凈土,就必定能感應自心本具的阿彌陀佛前來迎接,須臾間越過自心本具的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往生到自心本具的極樂剎土。

  我們知道自己目前還處在凡夫狀態,卻不要因此在發願往生時心生怯懦,意志猶豫,應該反過來想:因為阿彌陀佛的恩德,我才有機會在沒有斷盡煩惱的情況下解脫生死,往生清凈剎土,所以心裡對阿彌陀佛的感激更加深切。又因為自己還是凡夫,要往生極樂世界主要依靠阿彌陀佛的願力,所以須更懇切地發願、祈禱,請求阿彌陀佛的眷顧加持。

  這樣便把原先的怯懦猶豫轉變成了往生的助緣——深深的感恩和猛烈的祈禱。

8.顯密共同的法門

「無有勝此之功德,無有更深之教言,乃是吾之根本法,精進修持勿捨棄。」

  ——喬美仁波切《極樂願文》

  麥彭仁波切在《凈土教言》中說:「憶念阿彌陀佛和希求往生極樂世界,此二者最為重要。」

  憶念阿彌陀佛就是在明觀福田和積資凈障,希求往生則是發清凈願,其中包含了發菩提心,所以明觀福田、積資凈障、發菩提心、發清凈願這往生四因可以進一步濃縮為憶念彌陀和信願往生。

  了解道理後,接下來最重要就是付諸行動,真正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生起信心,發願往生,並以念佛作為自己的修行功課。觀想阿彌陀佛及其壇城、念彌陀聖號、念彌陀心咒等都是念佛。

  阿彌陀佛的身相、心咒、聖號是佛智的幻化,由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所成就,可以說佛像、心咒、聖號就是佛。觀想身相、念佛號、念心咒即把自己的心融入佛的智慧與功德海中,同時,如果足夠專註,也就很容易安住在自性中,因而念佛能令我們迅速地積累資糧,清凈業障。

  《涅槃經》中說,若打開寶藏,在一月間布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稱念一聲佛號,後者超勝前者不可計量。對於有信心的人來說,阿彌陀佛的身相是見解脫,心咒、聖號是念解脫、聞解脫。

  念佛即能往生,那麼是不是就沒必要再去修其他法比如五加行、放生等呢?必不必要,這依人而定。念佛法門圓攝戒定慧,真能專心念佛,把時間、精力都儘可能用在念佛上,不管人我是非執著分別,戒律也就清凈了,心也定了,念念祈禱阿彌陀佛,念念喚醒自性,慢慢地,智慧也就發明了。這是真念佛。

  這種念佛雖然在形式上沒有觀修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皆苦、因果不虛,而效果與修外加行是一樣的,調柔了相續,堅定了出離心。一心念佛,也是在修皈依,在禮佛,修菩提心,積資凈障,善巧地涵蓋了內加行的內容。放下萬緣,心心念佛,念到能所兩忘,現量見到諸法實相,則是更高層次的修行了。如果你是這樣子專心去念佛,那麼不行持別的善法也沒問題,一句佛號就夠了。

  如果你只是悠悠忽忽,想起來才念幾聲佛,想不起來就仍把大量的時間精力用在世間八法上,爭名利,搞是非,或者一味怠懶混日子。若是這樣,安不下心來念佛的時候,不如修加行、聞思或行其他善法。

  總之是要自己肯切實用功,積累了資糧,才能更好地感應到佛力加持,不要一味敷衍搪塞,把念佛做借口,不去行持別的善法。到頭來,念佛也沒好好念,通過其他善法積累功德也沒去做,兩頭都落空。

  此外,眾生根機千差萬別,有人天生愛琢磨問題,求知慾旺盛,你讓他什麼都不想只一心念佛,恐怕很難辦到,若引導他研讀佛理,由聞思契入修行,也許能更快地得其要領。

  有人不喜歡研究深奧的佛理,對禪定卻有很強的意樂,或者喜愛放生、禮佛等。有人喜歡念佛號,有人喜歡持心咒。然而不論怎麼修,選擇一個與自己性情、意樂最相宜的,在三殊勝的攝持下認真去修最重要。

  往生極樂凈土,有專修念佛法門往生的,平時修行只持名念佛,不做其他;也有修其他法信願往生的,比如專修金剛薩埵,同時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並持誦阿彌陀佛聖號或心咒。

  持名念佛也好,修金剛薩埵或是其他法也好,都要認真下工夫,還要有往生極樂的信願。這樣,此生即使未能證得解脫自在,仍然可以憑信願之力,得到阿彌陀佛的攝受,借佛威神,往生極樂凈土。

  凈土法門是顯、密共同的法門。藏地許多大德都非常重視凈土法門,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喬美仁波切、蔣陽欽哲旺波、華智仁波切、麥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寶等等。

  藏地很多人都把持誦彌陀心咒或聖號作為自己主要的功課,平時放生、供燈、行持任何善法,都會把功德迴向往生極樂凈土。

我們在極樂法會期間以及平時念誦的《阿彌陀佛修法極樂捷徑》是法王如意寶的前世列繞朗巴大師發掘的蓮師伏藏法。蓮花生大士在伏藏儀軌的最後一段小字里寫道:「一十一字根本咒,三十萬遍得悉地……是故具緣當修持。」按照儀軌觀想念誦阿彌陀佛心咒「嗡阿彌得瓦阿耶色德吽舍」三十萬遍,就一定能獲得悉地,將來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即生成就的殊勝的捷徑之法,有緣者應當精進修行。

小記:

  凈土法門甚深微妙,雖易行,卻難解,種種疑問在所難免,本文試圖結合一些常見問題,在答疑的同時對往生正因做一點膚淺的闡釋。由於能力限制,可能疑也沒答好,講也沒講清楚,著實慚愧!錯謬之處難免,在此向諸佛菩薩至誠懺悔!也懇請大善知識、諸位讀者指正。

  關於往生正因更完備準確的闡釋,請參閱《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阿彌陀經》等經典,以及《極樂願文》《凈土教言》《極樂願文大疏》《日常如何修行凈土》等聖者、善知識所著珍寶教言。

  猶如阿彌陀佛的光明顯現時,一切荊棘、沙礫、溝坎悉皆隱沒不見,唯見佛光,徹照十方,這篇文章中所引用的佛經文字和聖者、善知識的教言,其璀璨光芒掩蓋了我本人在佛法理解和闡述上的不足。我願借佛光明,把此文獻給我的大恩根本上師法王如意寶,文中的七個部分如一組小小的七政寶。願上師歡喜!

  本文動筆第一天的晚上,我在夢中見到上師才晉堪布仁波切。他看上去比我記憶中老一些,有八十多歲的樣子。他拿著一套古老的針,說是讓我陪他一起去把針供養給法王如意寶。按照我家鄉的傳統,針代表長壽,供養針代表祈請長久住世。

  於是,我和才晉堪布來到法王如意寶的住處。法王見到我們和供養的針,顯得非常歡喜。我從夢中醒來後,趕緊把這段夢境記錄下來。再次與自己的上師們相聚,心裡不知有多麼快樂、感激。同時,我想這個夢給了剛剛開始的這篇文章一個吉祥的緣起。

  此後大概三天,本文撰寫過程中,有居士千里迢迢送來三尊古老的佛像,恰是三世佛,這或許是另一個吉祥的緣起。

  此間又有居士供養從印度金剛座請來的釋迦牟尼佛像、菩提樹葉和菩提樹苗,以及精美罕見的十六羅漢畫像。這位居士之前在金剛座供燈十萬盞,並參加念誦了十天《十六羅漢供養文》。十六羅漢受佛陀咐囑長住世間護持佛法,而菩提樹苗原本長在金剛座的大菩提樹下,大菩提樹的種子自然落地生根發芽,如今移植過來。非常吉祥!

  願這篇文章的讀者以此文的因緣增上對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信心、願心,乃至生起一念歡喜、愛敬,所有善根悉皆迴向往生凈土。

  願同生極樂,花開見佛。

補充:

  本文完成的當晚,我夢見法王如意寶為弟子們灌頂,身著紅袍的出家眾圍繞著上師,我很幸運地就坐在上師身邊,座下接受灌頂的主要是法王如意寶的漢族弟子。法會場面浩大,人數眾多。這個夢境持續了很長時間,清晰、穩定。

  我想大概是這篇文章讓上師很歡喜,我才能見到這樣的顯現吧。

  上師知!

第五章生命可以改寫1.業的相續:輪迴由業而生

  輪迴由業而生。眾生以各自積累的善惡業而轉生在輪迴的善惡道中,各自感受苦樂。我們經歷的一切,我們覺知到的世界以及我們的覺知、感受、思想等,都是業的顯現。

  業由因、緣、果構成。因指主要條件,緣指次要條件,主、次要條件具足,會有結果產生,這就是業因果。

  我們的每一個身語意活動都會在阿賴耶識中留下印記,雖然當時的行為、言語、念頭會消失,但這個印記就像一粒種子,一旦埋在識田裡,便蘊藏著在將來開花結果的勢。種子發芽結果所必需的陽光、雨露、土壤等條件,稱為緣。

  從播種到結果需要經過多長時間,取決於種子的性質和潛能,同時受氣候、環境、土質等生長條件的影響。有的作物一年一收,而有的作物幾個月就成熟了。同樣的,造作了業因之後要多久會顯現果報,取決於因的性質和力量。

  一般來說,具足四個條件的因力量比較強大。

  四個條件是明確的動機、具體的對象、採取了實際行動、實現了預期結果。以偷盜為例,如果有明確的盜竊動機,有具體的盜竊對象,真正實施了盜竊,並獲得了想盜竊之物,這樣一個盜竊行為比不具足四個條件的同類不與取行為果報更嚴重,感應果報的速度也更快。

  在四個條件中,動機和對象又更為關鍵,對果報的性質和程度影響更大。動機和對象,又稱為發心和對境。比如僧眾是嚴厲的對境,盜竊僧眾的財物比盜竊一般人的財物,果報要嚴重得多。

  簡單地說,業因的成熟有四種情況:一種是今生造業,今生受報;一種是極大的善業和極大的惡業(比如五無間罪),下一世一定會報應;第三種是肯定會報應,但也許是幾世之後,也許更長時間;第四種情況是定業(必定報應的業)轉變為不定業(可能有報應,也可能沒有報應)。當業因在逐步成熟的過程中遇到強大的對治力,果報就有可能被削弱甚至消除。

  由此可知,即使是定業,果報也有早有晚,有的是很快就受報,有的是這一世報,有的是下一世或很多世以後報。當我們看見好人遭惡報、惡人得好報的情況,就知道這是因為他以前造的惡業或善業先成熟了,所以現在雖然行善,仍然要先感受已成熟的惡報;現在雖造惡,仍會先感受已成熟的善報。

  惡業耗盡有兩種方式:感受果報使其窮盡,或者通過懺悔使惡業凈化。

  有些人或許覺得自己沒有造作惡業,並不需要懺悔。的確,一般人平凡生活中是不太可能造作像打家劫舍、殺人放火這樣粗重的惡業的,但是僅僅避免這類惡並不代表真正遠離了惡業。

  惡業的範疇很廣,簡單地歸納起來包括十類:

  殺生、不與取、淫亂,這是身的惡業;

  妄言、綺語、兩舌、惡口,這是語的惡業;

  貪心、害心、邪見,這是意的惡業。

  我們仔細觀察自己的言行,起心動念間有多少貪心、邪見?平日里有意無意地又製造了多少傷害?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多少不與取的行為?言談之中又有多少妄言綺語?認為自己各方面都做得不錯,惡業跟自己沒什麼關係,這完全是在未經觀察時作出的結論。

  如果觀察就會發現一般人每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大多數都在惡業的範疇之內。

  較之旁生、餓鬼、地獄這三惡道,投生在人道已經是有了太多選擇的自由,我們可以選擇造作善業還是惡業,不像三惡道的眾生從生到死幾乎別無選擇地造惡。這一世投生在善道,尚且這樣不離造惡,那麼往昔的生生世世不在善道中時會是什麼情況,不需要神通也可以推想得到。

  正是因為往昔造作的惡業,我們這一生才會遭遇這樣那樣的痛苦、磨難和不順意。現在我們懂得了業因果的道理,從今往後就應該謹慎取捨因果,斷惡行善,盡量不造作新的惡業,同時認真懺悔之前的惡業,把定業轉成不定業,再進一步努力使惡業完全清凈。

  定業可以轉化,這澄清了很多人的一個誤解,即認為凡事命中注定,無法改變。一般人,若不知懺悔罪障,他的命確實可以說是註定的。人的言行、思維大多有自己的套路,你的每句話、每個舉動都帶著你的規律。我曾聽人講起過在網上購物的經歷,覺得頗有啟發性。你在一個站點數次購買之後,你的購物習慣乃至很多生活習慣就能被網路預測出來,下次再登錄時,它就會根據對以往記錄的分析而大致預測出你這次可能會買什麼或瀏覽什麼內容,從而向你推薦你喜歡的商品、你感興趣的活動等。相對簡單的電腦程序在比較淺層的接觸之後,都能把你的一些規律預測出來,可見我們每個人身上有多少深重且明顯的習慣、規律。同時這也說明,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不是沒有緣由、忽然發生的,它們其實都是從過去中來,是過去行為的結果和延伸。

  比如說,過去世以殺生為業的人在墮入惡趣感受完惡趣的果報之後,再次獲得人身時,仍然會喜歡殺生,並且因為往昔的殺業,這一世短命多病,生活環境惡劣危險。過去當殺生的行為發生之時,已經為後來的一系列遭遇和行為埋下了伏筆。

  過去以不與取為業的人,這一世也喜歡偷盜,受用非常貧乏或常為強烈的貧窮感折磨,即使獲得少許財物,也是很快就被偷走或剝奪。大家平時從新聞中可以看到很多這類例子,那些靠偷盜維生的人似乎盜取再多的財物都富不起來,總是過得很拮据,手裡就是留不住財富。還有一些靠不正當手段牟利的人,財富受用往往如曇花一現,終究還是要跌回貧窮中。這都是因為不與取的果報還沒有完全耗盡。

  佛經上說,每一種業都會感應四種果報,或決定或影響著下一世及之後無數世的狀況。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以後有機會再細講。

  總之,這一世的境遇、苦樂的感受、壽命的長短、相貌的好壞等,都是往昔造作的業因成熟後顯現的各種果報,皆從過去中來。如果現在的身口意活動一如既往重複舊的習慣,那麼目前尚未成熟的業也將在未來如期成熟。從這個角度說,人的命是有定數的。若沒有強大外力干擾,一旦因緣成熟,沒有什麼能阻止果報顯現。

  能改變果報的強大外力有二:一是證悟空性,二是懺悔。無等塔波仁波切曾說:「縱然往昔所造的罪業堆積如山王,也可於現見本性之剎那獲得清凈。」

  證悟空性需要三個條件:得到上師的加持、遣除違緣、圓滿資糧。違緣是指無始以來積累的罪障。佛陀宣說了無數凈除罪障的方便法門,其中最為殊勝的是念修金剛薩埵,也就是以金剛薩埵為對境,具足四力懺悔。

  在懺悔的四種對治力中,行動對治力即行持善法以對治惡業,善法除持念心咒、供燈、放生等外,還有安住於實相即證悟境界中。

  可見,證悟空性和懺悔這兩種清凈罪業的方法並不是截然分開的,懺悔凈障是證悟空性的一個條件,而證悟並安住於空性也可以是懺悔四對治力中的一種。

  了解這一點後,大家就不會再認為自己可以完全不用懺悔惡業,只等有朝一日頓然開悟、現見諸法實相,到時惡業自然就清凈了。

  很多人喜歡研究有關空性的理論,這當然很好,對空性的教法生起一念信心乃至一念好奇心都能積累巨大的善根,然而僅僅從文字、概念上理解空性,即使理解得很透徹深入,也不是證悟空性。

  如前面所說,真正的證悟需要上師的加持、凈除罪障和圓滿福報資糧。相信因果才會懺悔罪障,懺悔罪障必然斷惡行善,所以現在一些人不信因果,不斷惡行善,只一味高談甚深見解,這離證悟還差得遠。

2.如意寶珠:金剛薩卅修法中較為簡略的一種

  如果說惡業還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它通過懺悔可以清凈。

  顯宗、密宗都有很多懺悔法門,其中最為殊勝的是金剛薩埵修法。金剛薩埵是一切寂猛本尊之總集,一切壇城之主尊。

  金剛薩埵佛在因地時曾經發願:願我未來現證佛果時,若有眾生造五無間罪、毀壞誓言,若聞我名號,作意於我,念誦百字咒王,一切罪障悉皆清凈,此願不成,誓不成佛。願我住於破戒者前,一切罪障悉能清凈。

  《大圓滿應成根本續》中,普賢王如來授記:末法時代是金剛薩埵佛尊普度眾生的時代。金剛薩埵修法具有遣除一切罪業的力量,只要如法如量地觀修佛尊及其心咒,倚仗佛的願力和密咒的加持力,必能凈除無始以來的所有業障。

  在眾多金剛薩埵修法中,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在一九九七年於大圓滿智慧中自然顯現出的意伏藏《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儀軌較為簡略,重在祈禱,不論灌頂與否均可修持。我們就在這裡主要講這個金剛薩埵修法。

  具足四種對治力至誠懺悔,業障可以完全清凈。

  四對治力指的是懺悔的所依、懺前之心、戒後之心、行動對治。

  如果心不在焉,嘴裡念誦懺悔文,心裡卻想著別的事,或者東張西望,周圍有什麼動靜,注意力馬上被吸引過去,或者沒有至誠懇切的懺前戒後之心,那麼業障或許能減輕,卻無法凈除,所以大家在懺悔時要儘力做到具足四種對治力。

3.皈依和發心:外依止力與內依止力

 按照《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的儀軌,首先是念誦皈依偈和發心偈各三遍。

  皈依:

  南無

  從今乃至菩提果,如海諸部壇城主,

  上師金剛薩埵前,吾以深解信皈依。

  從今日起,一直到證得佛果,我始終以深刻堅固的勝解信皈依如海般廣闊無垠、無量無邊諸壇城的主尊——金剛薩埵。其本體為自己的根本上師,顯現為報身金剛薩埵佛。

  勝解信是在了解金剛薩埵佛的功德之後,對佛的慈悲、願力和心咒的加持力生起的不可動搖的信心。堅信只要祈禱,金剛薩埵佛就會住於己前,聆聽自己的發露懺悔,並給予安慰、加持。佛的心咒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只要如法如量念誦,必定能摧毀一切罪障。

  發心:

  一切等空諸有情,為得安慰竟樂地,

  身口意之諸精勤,皆當不離菩提道。

  為了盡虛空界一切有情都能獲得究竟的安樂,願我身口意的一切勤作都永遠不離菩提道。

  我們需要依止一個對境來進行懺悔,這叫懺悔的所依或依止力,包括內依止力和外依止力。

  內依止力指信心、悲心、出離心、菩提心等。

  外依止力是觀想金剛薩埵。

  顯然,上文中的皈依、發心為內依止力,首先對金剛薩埵生起堅定的信心,並且發願為了一切有情獲得佛果而精進懺悔。從一開始就明了自己念修金剛薩埵不是僅為凈除自己無始以來的罪業,而是要代一切眾生消業,為了這個社會,為了這個時代,為了整個世界。從一開始就有這種決心和胸懷。

  信心和菩提心對於凈除業障來說非常重要。皈依的本體是信心,如果對金剛薩埵的願力和威德力半信半疑,懺悔時就會意志猶豫,從而不能完全地發露罪業並痛下改過的決心。至於菩提心,《入行論》云:「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能毀諸重罪。」自相續中若生起無偽的菩提心,則往昔所造的一切罪業自然消滅。

4.觀想和祈禱:如何觀想金剛薩卅聖尊?

  在皈依、發心之後,是觀想金剛薩埵聖尊,這也是第一種對治力中的外依止力。

  先請一幅金剛薩埵的唐卡或圖片,反覆觀看,把畫面包括其中各個細節都深深印在腦海中。雖然《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著重的是祈禱,對觀想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我們還是應該盡量把佛像觀想清楚。

  觀想:

  阿!

  自前如海供雲中,白蓮月輪坐墊上,

  部主金剛薩埵尊,明現潔白皎月色。

  一面二手持鈴杵,圓滿報飾跏趺坐,

  放射智光遍十方,澄凈意中觀明然。

  「阿」字代表般若波羅蜜多無生大空性。

  在自己面前一肘高的虛空中,觀想如雲海般廣闊無邊、層出不窮的各種精美供品,在供品前上方,觀想一朵表示遠離輪迴雜染的千瓣白蓮花,蓮花之上有一圓滿的月輪,表示遠離一切過失、具足一切功德的斷證圓滿。月輪坐墊上端坐著集百部寂猛本尊於一部的主尊報身金剛薩埵。他的身色宛如十萬個太陽照在雪山上那般潔白,一面二臂,右手持五股金剛杵於胸前,左手持鈴於腰際,以十三種圓滿報身服飾莊嚴,雙足結金剛跏趺坐,身體放射無量潔白色的智慧光芒,遍照十方世界。金剛薩埵的形相如水月般,現而無自性。

  十三種圓滿報身服飾為:綾羅五衣(冕旒、肩披、飄帶、腰帶、裙子),表示勝伏五毒煩惱;珍寶八飾(五佛冠、耳環、項鏈、臂釧、瓔珞、手鐲、腳鐲、足環),表示八正道。

  一面二臂。一面表示法身唯一勝義明點,二臂表示智慧方便無二。

  右手持金剛杵。金剛杵表示勝義不壞的金剛或者殊勝的方便。上面的五股表示五方佛,下面的五股表示五方佛母,上下的蓮花葉表示菩薩、菩薩母,珠鬘表示寂靜本尊,中間圓形的杵柄表示遠離一切戲論的無上法界宮。

  左手持鈴。鈴表示殊勝智慧,鈴的上部有金剛界自在佛母的面相,其上半個金剛杵表示樂空二者互相印持。鈴上八個蓮花瓣上有八個種子字,表示金剛界自在佛母以外的所有佛母、菩薩母。半滿瓔珞以及上下兩圈橫豎的金剛杵表示以殊勝方便來莊嚴殊勝智慧。鈴舌表示大樂的源泉或者能證的智慧。鈴的內壁圓形空間表示遠離一切戲論的空性法界。

  金剛跏趺坐表示遠離三世的遷變。

  無量智慧光芒表示八萬四千法門。

  初習觀想時,很難一下記住佛像的全部細節,更不用說把佛像完整地觀想清楚了。所以觀想由仔細觀看佛像開始,有時候重點看佛像的臉部,有時候重點看手部,有時候看綾羅五衣,有時候看珍寶八飾,有時候看整體,有時候看局部。如此反覆熏習,慢慢地,佛的形相便會印在心中,這時即使不看唐卡或圖片,也能清晰地觀想起金剛薩埵佛尊,如在目前。

  常有人問:總觀不起來是什麼原因?《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中的觀想是比較基本的觀想,如果做不到,我想主要是練習不夠的原因。練習觀想肯定需要時間和耐心,除特殊根器者外,一般人只是草草看幾眼佛像就想馬上觀想清楚是不可能的。凡事熟能生巧,修法也不例外。沒有千百次的重複乃至失敗的經歷,怎麼能生出「巧」。好比吃飯,要吃飽肚子,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吃。同樣,要觀想清楚,最簡單直接的辦法就是觀想,一遍遍練習。

  修行的進步,修行人內心和外在的改變,都是在一點一滴、循序漸進中實現的。縱然有豁然開朗的時刻,也是在積累了無數經驗之後到來。

  皈依、發心、觀想聖尊三者具足,懺悔便有了強大的依止力。

  接下來是祈禱金剛薩埵,包括懺前、戒後兩部分。

  嗚呼上師金薩尊,請憶往昔所立誓,

  吾等痛苦諸有情,哀懇大悲以攝持。

  無始以來至今生,身口意造諸罪墮,

  如同已服惡毒藥,深生追悔發露懺。

  今後縱遇命難時,亦絕不造諸惡業。

  上師金剛薩埵的加持無所不在,遍滿虛空,然而只有真誠祈禱的人才能感應到,好比無線電波一直都在,但只有打開收音機並調對頻道才能接收到信號。

  修這個懺法時,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在祈禱上,反覆、懇切地祈禱上師金剛薩埵佛尊,請上師垂憐哀憫,不要捨棄我們這些在輪迴中長劫受苦的眾生。之後開始想:為什麼自己會感受這樣多的痛苦無奈?是因為無始以來直到今生,身語意造作的惡業。到底有多少惡業?又是些什麼樣的惡業呢?

  從現在開始往前推,儘可能仔細地反省:今日的言行有哪些是在種下惡的業因?昨夜夢中有哪些惡的行為和心念?昨天做了什麼?是否有十惡業、五無間罪、近五無間罪、謗法以及違犯三乘戒學處的行為?前天呢?如此慢慢地回憶,有時候能想起很多年前甚至小時候造下的惡業。

  自己能憶起的惡業已經是這樣多,還有記不得的,還有見作隨喜的,如此想來,僅是這一生造下的惡業就已經不計其數,那麼前世呢?之前的每一世呢?自己必定曾投生在三惡道中,雖然地獄、餓鬼道以及大部分旁生道眾生的慘狀無法現量見到,但僅看看某些動物的生存狀況就可以想像得到往昔在三惡道中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心念幾乎永遠在貪、害、愚痴的狀態中打轉,別無選擇地日夜造惡。

  無始以來至今生,有的惡業是在愚昧無知的情況下造作的,有的是明知故犯,有的是身不由己,然而不管是怎樣造作的惡業,都不會空耗,苦的種子結出的苦果遲早得由自己來咽。想到這裡,不禁為以前造作的惡業給自己和其他眾生帶來的無限痛苦而感到深深的慚愧和悔恨,又為自己的將來而憂慮,痛苦的戲碼還將一遍遍上演,自己被業力牢牢困住,不得安樂,不得自由,而這一切都是自己的所作所為造成的,如今真是後悔到心痛!

  懷著這樣的心情在上師金剛薩埵前發露懺悔,不覆不藏。對上師金剛薩埵沒有什麼好事可說,我們的確該感到羞愧,然而不要因為怕難為情或者怕上師嫌棄,而隱藏自己的惡業。就像母親永遠不會嫌棄她頑劣的孩子,上師也永遠不會嫌棄我們。

  每一遍修此懺法,都應該花時間去回憶自己的惡業、過失,越是具體,悔過之心就會越強烈。

  悔過力是四對治力中的第二種對治力,要從根本上凈除惡業,悔過力必不可少。

  喬美仁波切曾說,「若無悔心懺不凈」,沒有悔心,業障是無法懺凈的。所以我們在修法的這一步,不要只是模糊大概地想一下:自己造了很多惡業,現在懺悔,輕描淡寫的,然後匆匆念一遍懺悔文,就算是交差了。

  以前我的家鄉玉隆闊地區有個老婦人,年輕時參加批鬥,用鞋子打了自己的根本上師,給上師製造了極大違緣。後來她悔悟了,終生為這一嚴重破戒行為懺悔。見到任何穿僧衣的人,她都馬上在其前發露懺悔,說自己某年某月某日用鞋子打了自己的根本上師,破了密乘戒,現在無比後悔。每次見到我,她都痛哭流涕地訴說自己已經念了幾億遍觀音心咒和金剛薩埵心咒懺悔罪障。

  有時很細微的一個惡分別念,如果對境嚴厲,也是應該儘快發露懺悔的。有一位居士去扎西持林,食宿條件簡陋,看見我住的房子比較好,當時念頭一閃:師父很享受啊。後來她一直反省,覺得對上師生起這樣的惡分別念不對,於是向我發露懺悔了。我其實還是很讚賞她的勇氣和嚴格要求自己的那股勁兒。

  這幾年,扎西持林不斷擴建,我院子里以前的客房幾乎全改成了佛堂,里外裝飾一新,不再住人,只供奉佛像和經書。不知道情況的人看見,以為我一個人住那樣寬敞華麗的房子,其他人都住在外面簡陋的宿舍里,難免會有想法。

  這位居士是個認真的修行人,我想有過和她一樣想法的人應該不少,而真的敢於把自己認為不好的念頭說出來的非常少。尤其在自己的上師面前,大家都願意表現得好一點,有時察覺到自己犯了小過錯,也只是悄悄地改正,而不會鄭重其事地發露懺悔,讓上師知道自己其實不是看上去那麼清凈。

  這位居士平時對自己要求就很嚴格,身語意上很小的過失,只要一察覺到就認真懺悔。我相信正是因為這樣,她這幾年在修行上的進步才會那麼大。

  說到懺前,有人認為過去的已經過去,多想無益,只要以後好好做就行了,不必為以前的事懺悔。然而,生命是前前後後的相續,沒有孤立的前,也沒有孤立的後,以前造下的業因,若還未成熟,則必定會在將來成熟,以後不可避免地要感受以前的業因果,所以改過自新須從反省和懺悔過去開始。其次,若沒有真誠的反省和在此基礎上生起的悔過之心,我們很難意識到自己錯在什麼地方。凡夫的習氣是如此根深蒂固,很多想法和行為今生以來、無始以來一錯再錯,以至於錯成了常態和定式,我們根本意識不到這樣想、這樣做是錯的,是在造惡業,將來要為此付出痛苦的代價。而經常反省以前的行為,會讓我們對惡業逐漸敏感起來,這為斷惡行善打下了基礎。

  第三種對治力是戒後,下定決心從今往後就算死也絕不再造過去曾經造作的惡業。惡業的種子已經種下,有的甚至已經發芽,要阻止它最終結出惡果,就必須斷除它生長所需的條件。戒後,不造作新的惡業,就像是不給種苗澆水、施肥,這樣它就很難成長。

  有人覺得造了惡業通過懺悔可以清凈,所以繼續造惡業沒關係,以後懺悔就是了。這樣毫無慚愧畏懼之心,懺悔只是形式而已,不會有很大的效果。即使有悔心,「後無戒心罪不凈」。一邊後悔播下了種子,一邊又不斷絕種子的養分,種子還是會伴隨著你的悔恨而茁壯成長並最終結出碩果的。

  以前造過的惡業能完全戒掉不再犯,自然是最好,如果一時不能完全戒除,也要向這個方向努力。比如,先下決心一個月不再犯或一年不再犯,然後逐步延長直到徹底戒掉,就像人們平常戒煙、戒酒那樣。我們戒的是所有會給自他帶來痛苦的行為。

  懺前戒後最好從自己記得的某個惡業、針對某種具體情況和具體對象開始。比如,記得某天殺死了一隻蟑螂,因為這個殺業,自己將墮落惡道受大痛苦,之後從惡道出,仍將多生累世感受疾病纏身之苦,為此自己追悔莫及,發誓今後再也不殺蟑螂,而且也不勸他作,不隨喜他作。以後看見蟑螂就想起自己的誓言。這樣,無始以來殺蟑螂這種眾生的惡業便會慢慢清凈。

  通過懺前戒後,斷殺的對象可以逐步擴大到其他生命,最後遍及一切眾生。由此類推,嗔恨、不與取等所有其他的惡業也都可以這樣由小及大,一一斷除。

  生起懺前戒後之心,接下來我們應祈求上師金剛薩埵賜予悉地,使我們能順利完整地清凈所有罪障。

  祈汝悲眼視吾等,柔和之手賜解脫。

  我與一切諸有情,失壞誓言皆令凈,

  一切勝共諸悉地,願今悉皆得成辦。

5.行動對治:我們不能同時既向左又向右

我們的心念無法同時既向善又向惡,就像我們不能同時既向左轉又向右轉。當心中生起善念,惡念不用壓制便會自然消失。

  當身語造作善業,便能自然地避免造作惡業。所以我們要斷惡,還要行善,通過行持善法來有力地對治惡業。這就是第四對治力——行動對治力。

  《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中的行動對治力首先是指念誦金剛薩埵心咒「嗡班匝爾薩埵吽」。

  「嗡」是咒語的先導,有吉祥善妙之義。「班匝爾薩埵」是金剛薩埵的意思。「吽」是金剛薩埵的種子咒,為諸佛五種智慧之本體。《攝真如續》云:「上師金剛薩埵心咒念誦一遍即是對自己的大護持,剎那獲得殊勝悉地。」

  儀軌中說,具足四對治力念此心咒四十萬遍,則破根本誓言罪也能清凈。

  大家每天早上念誦皈依發心、觀想、祈禱並懺前戒後之後,如果有條件,最好堅持在座上持誦心咒,如果沒有條件,座間持誦也可以,但要盡量做到不散亂,念誦清晰、準確,不夾雜閑言碎語。

  念修心咒時摻雜世間瑣談,稱為不清凈念誦,這種情況下,咒語的加持力會受到嚴重削弱。續部中說:「凈與不凈差千倍,有無等持差十萬。」蓮師也說過:「雜有綺語誦一年,不如禁語誦一月。」

  除持誦金剛薩埵心咒外,座間還可以隨緣行持其他善法,比如禮佛、放生、供燈、隨喜、一切善根迴向菩提等等。

  藏地有句俗話「因地而倒,因地而起」,意思是說跌倒是因為地,站起來也是藉助地。以前造作過惡業之處反過來能成為積累善根的地方。以前殺生,之後不殺生了,且還要放生護生;以前不與取,以後不偷盜了,且還要上供下施、誠實無欺……如此以十善業對治十惡業,反染為凈,轉惡成善,過去曾經造作惡業之處都轉成善根,清凈業障的同時積累功德。

6.迴向:使善根永不枯竭

  如何才能使善根不輕易損耗而是日日增盛、永不枯竭呢?對於普通人來說,迴向是最好的辦法。佛經中說:「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乾涸其不盡,迴向菩提善亦然,未獲菩提其不盡。」

  修法結束時,念誦迴向偈,把行持善法的一切功德迴向眾生,願眾生所有的罪業都徹底清凈,脫離痛苦,獲得安樂。

  吽

  此善為主三世善,迴向為利無邊眾,

  願諸一切能速得,金剛薩埵之果位。

  之後,念吉祥偈:

  嗡

  諸現清凈身莊嚴,諸聲圓滿密咒性,

  諸念成熟智慧中,盛德圓滿願吉祥。

  此吉祥偈甚深微妙,大家勤修懺悔,身心清凈後,能慢慢體會其中奧義。

7.百字明:一切善逝的智慧精華

  《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簡單易行,法王如意寶在儀軌的末尾特別寫道:學顯宗、密宗及未灌頂者都可以修。有條件的人還可以進一步修金剛薩埵百字明。

  《無垢懺悔續》云:「百字明是一切善逝的智慧精華,能凈除所有失戒與分別念的罪障,稱為一切懺悔之王。一次性念誦一百零八遍,可酬補一切所失之戒,將從三惡趣中獲得解脫。修行者若能發誓念誦,不但今生會被三世佛視為勝妙長子而加以救護,後世也將成為諸佛長子。」

  獲得百字明的傳承之後,即可念誦此咒。咒語的大概意思如下:

  嗡

  善妙吉祥

  班匝兒薩埵薩瑪雅 嘛呢巴拉雅

  金剛薩埵佛尊,請您以及您的身口意之甚深密誓恆時守護(我們)

  班匝兒薩埵得諾巴 迪叉哲卓美巴瓦

  金剛薩埵,請您安住於我並與我無二無別

  色多喲美巴瓦

  請以無漏大樂之味令我滿足

  色波喲美巴瓦

  令我增長空樂無二之智慧

  阿呢 ra 多美巴瓦

  請慈悲我

  薩兒瓦色德瑪美抓雅匝

  請立即賜予我殊勝及共同之一切成就

  薩兒瓦嘎兒瑪色匝美 則當西日央格熱

  令我行持一切事業時心地賢善

  吽

  金剛薩埵的種子咒,乃諸佛五種智慧之本體

  哈哈哈哈吙

  令我現前四種灌頂之智慧

  巴嘎萬 薩兒瓦達塔嘎達 班匝兒瑪美門匝

  祈請一切出有壞如來,以三金剛之智慧、方便與大悲,於雙運中永不捨棄我

  班則兒巴瓦

  使我的身口意成為三金剛而成就佛果

  瑪哈薩瑪雅薩埵啊

  恆時不離超越三時之大時誓言大勇士(金剛薩埵),請令我成就一切如來於無生界中平等味之一體智慧

  按照傳統,念百字明時需有嚴密的觀想,如果能在具足四對治力和觀想的情況下念誦二十一遍百字明,則能控制罪業的增長。

  前面我們講到,每一種惡業都有四種果報,其中的一種果報就是造下一個惡業後,這個惡業有自我生長的能力,如果不通過懺悔加以對治,它便會時時刻刻不斷地長大,而念誦二十一遍百字明則能夠控制住它的增長。正是由於這個原因,造作惡業後應該儘快懺悔,時間拖得越長,惡業越不容易清凈。

  大家平時要經常反省自己的身口意,最好能養成隨時懺悔的習慣,一發現自己造作了惡業,馬上就懺悔。如法念誦二十一遍百字明能控制惡業的增長,而如果條件允許,最好一次性如法念誦一百零八遍百字明,這樣的話,當時造下的惡業基本就能清凈。

  至於要從根本上清凈無始以來的罪業,則需要如法念誦十萬遍百字明。也就是說,在座上結合嚴密的觀想並具足四對治力,如此念誦十萬遍。

  對初學者來說,這是很難做到的,但千萬不要因此而不念百字明,或者想等到自己把所有世俗的事情忙完,真正空閑下來,再好好打坐念百字明。

  世俗的事是忙不完的,我們這一生的壽命卻有限,所以即使現在做不到在座上邊觀想邊念誦,或者不能同時具足四對治力,也要堅持念。座上念,下座後念,觀想清楚念,觀不清楚也念,以信心攝持念,以菩提心攝持念,在追悔之心中念,在斷惡的決心中念,有一種對治力念,有兩種對治力念,四對治力俱全念。

  總之,只要有條件就念,念珠不離身,隨時計數。久而久之,持咒之力自會純熟。我認識的居士中,念了幾十萬遍百字明的不在少數,有的已經超過一百萬遍。我由衷地讚歎隨喜他們的功德!

  懺悔,不是只跟宗教有關,每一個社會成員其實都應該有懺悔的意識。你可以換一個名詞,不叫它懺悔,叫責任感或者問責,核心含義是一樣的,就是對自己的言行思想負責。以前的所作所為帶來的後果,自己要負責,實際上也只能由自己負責,遲早要報,所以如果還有可能,一定要努力彌補。而現在的人們似乎缺乏這種意識,以為造成傷害和損失後,可以若無其事地走開,沒有慚愧,無所畏懼。這正是很多問題的根源。

人們常說:「人要學會愛自己。」然而,很多人所理解的「愛自己」只是增加對自己的執著罷了。在生命的每時每刻,對自己的言行思想負責,這在我理解是真正的自愛。這樣的自愛能給人以自信。

小記:

  末法時代,眾生煩惱日盛,缺乏因果正見,造惡不怕罪深。罪業若不加以對治,必定成熟苦果,破壞今生來世的安樂。在所有對治、清凈罪業的懺悔法門中,以金剛薩埵法門最為適合這個時代的眾生。尤其對於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來說,謗法罪、五無間罪是往生的大障礙,若已犯者,一定要修懺法清凈罪業。

  當年,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大力倡導金剛薩埵共修,依靠佛的願力、密咒的加持力和共修之力,迅速清凈業障。在《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中法王如意寶特別寫到,若如法念誦金剛薩埵心咒四十萬遍,來世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等自己所欲之凈土。

  我在這篇文章中根據自己淺陋的理解介紹了《金剛薩埵修法·如意寶珠》的一些要點,若有可取之處,願以此善根供養上師,迴向眾生。文中錯謬難免,在此也懇請上師及諸佛菩薩寬宥。我為自己能與如此殊勝的修法結緣而感到慶幸。

  願我們能對自己、對所在的社會、對一切眾生承擔起責任。願眾生惡業凈除,得自在安樂!

第六章微言博義

——堪布個人微博選編1.只要內心還有貪嗔痴,苦就無所不在

  佛教鼓勵體驗當下,但這一教法常常被人誤解,以為「活在當下」就是要更執著於自我和我所擁有的一切,這實在與佛法相去甚遠。

  輪迴最基本的特徵就是缺憾,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你是優秀還是平庸,你遇到的是好人還是無情無義的壞蛋,你是得到還是失去。只要內心還有貪嗔痴,就在輪迴中,缺憾就不會消失。這無所不在的缺憾、不如意,佛教中又稱為苦。

  有人說:為什麼要消除痛苦呢?痛苦和快樂一樣,都是生活的組成部分,都值得去體驗,不經歷苦難的人生是不夠豐厚的。

  如果你能在日常生活的不幸和痛苦中自在無礙,似乎的確沒有必要消除痛苦。

  經歷苦難的意義不在於經曆本身,而在於它啟發我們對生命的思考。佛陀初轉法輪首先宣講苦諦、集諦,正是引導我們去觀察生命的苦難、缺憾,了解其表現和成因,從而生起信心和勇氣去實踐對生命更廣、更深層面的探索,實現生命的升華。

2.當內心沒有太多煩惱

  我們所處的世界是我們內心的映射。我們的感受不離貪嗔痴,所以我們的世界叫娑婆世界,一個不離憂惱和缺憾的世界。感受,決定了我們處於怎樣的世界中。

  現在的人們知識豐富,頭腦聰明,但常常缺少真正的善良。聰明才智經常是用在破壞性的事物上,或者用於相互抵消勞動成果,所以大家都很辛苦地付出,而獲得的福祉和進步卻與付出不成比例。

  倘若不能止息內在的負面情緒,我們與他人,與周遭環境的矛盾衝突,不會止息。所以,發現自己身陷矛盾和爭鬥中時,看看自己的心。

  當嗔恨貪執等具傷害性的情緒生起時,立刻覺察到它並試著去放鬆那股情緒。再次生起,再覺察再遠離。輪迴並不抽象,沒有這一次次的覺察和出離,所謂解脫輪迴便易流於空談。覺悟之路上我們會一再跌回舊的習氣中飽受挫敗,但不要失去耐心、慈悲和溫柔。

  當內心沒有太多貪嗔痴執,充盈著感激溫柔和慈悲,你對世界的覺知 ( 不僅僅是觀念 ) 會改變。並不是說你一廂情願地把事物想像成美好的樣子,而是你所見到聽到的,感官所獲得的信息,真的不同了。

3.失去親人不是你的錯

  這世上本沒有長生不死長聚不散,所有人都會經歷親人離世的痛苦,所以不要沉浸在孤獨中,要知道你的悲傷是眾生共同的悲傷。對於逝者我們仍然可以給予關懷幫助,至誠為他念誦佛經、放生及做其他善事,把心打開去關心幫助別人,把善行帶來的快樂和溫暖全部獻給逝者以及所有承受別離之苦的眾生。

  至親的過早離世往往會讓人陷入自責和怨恨中,有些人會帶著這種自責怨恨長大,老去。對人對事苛求,憤世,故意不合作,不願承擔責任,不開心。無限遺憾痛惜,無從表達。你要跟自己和解,失去親人不是你的錯。遺憾還可以彌補。為他們超度、行善,幫助他們,並替他們關心照顧他們沒來得及照顧的人,延續他們的關愛。

4.無常不是消極的

萬花筒里的圖案若堅實存在,則只能有一幅圖案,不會有層出不窮的新花樣。同理,一切事物若固有、恆常,那麼任何變化都不可能發生,一切就是僵死的。正因為事物不是那樣,才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態。所以說,因無我而緣起。

  無常粉碎了我們對安全感、確定性的幻想,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腳下隨時可能踩空時,便本能地想抓住什麼,這就是執著的由來。而我們想抓住、想依靠的東西本質上卻是抓不住、靠不住的,痛苦便由此產生。

  《普賢上師言教》:世間財富是無常的,應依七聖財 ( 信、戒、舍施、聞、慚、愧、智慧 ) ;親怨無常,當棲身寂靜處堅固出離心;聲名地位無常,當心懷謙卑,身居低位;言談無常,當不輟念咒誦經;信心、出離心微弱易退,當精進修行以穩固誓言;思想看法無常,當具備賢善的人格。

  萬事萬物都是以無常變化的形式存在的,實際上那是它們存在的唯一方式。我們也許並不知道,與事物真實狀態的偏離,給我們帶來了多少不必要的痛苦。觀修無常使我們的認知逐步趨近事物的真實狀態,並讓我們有機會成為更有智慧和更快樂的人。

  無常不是消極的。當你不僅在腦子裡理解無常,更以眼耳鼻舌身意,在色聲香味觸法中體驗無常,用心去感觸,體會,確信,你會開始惜人,惜物,惜緣來緣去,努力使所愛的人活得幸福,寬容別人對自己的觸犯,安住於當下,從心底惜生的美好和喜悅。這種惜不會令人沉溺、痛苦,因為它源於對無常的覺知。

  人生沒有假設,當下即是全部,而我們很難接受這一點,總是莫名其妙地感覺被虧待了,彷彿另有一個更合理更美好的人生還沒來得及與自己重逢。我們無法隨遇而安,難於當下一刻把心態轉過來,心懷感激和清凈的善意,然而人生只是一個個當下罷了,如果不能於當下心安,又能於何時何處心安呢?

5.因為執著,失去顯得格外痛苦

事物總是相反相成變化不止,分合,得失,內外,生長與朽壞,唯其循環往複,方能生生不息。從較淺顯的層面去理解,執著就是企圖停止這種變化並抗拒事物的兩面性。正如你想抓住呼吸,它就會停下來,這意味著你失去了呼吸,執著使我們以笨拙的方式表達著對人與事的珍惜,一再陷入僵局,強烈感覺到失去。

  夢幻空花又一年。在這不肯醒的夢中,希望與恐懼,歡笑與憂愁,都在不舍晝夜地往你背後奔。一日一日。生活只是這樣的擦肩而過啊,不可阻擋也無可挽留。佛陀教我們放下對這無常世間的常執,其實我們不想放下也在放下。這一生不就正在離我們而去嗎。因為執著,失去顯得格外痛苦。

  我們喜歡貼標籤,積極、消極、樂觀、悲觀,其實佛陀並沒有教我們應該樂觀還是應該悲觀,他只是說要放下執著。慾望多不一定就是對生活積極樂觀。而消極悲觀不是因為放下了執著,相反,正是因為放不下。對某些人某些事,對自己的經歷遭遇太在意了,更容易產生悲觀厭世的情緒。

  簡言之,佛教所說的執著是指把隨因緣生住變化的事物認作固有恆常、堅實存在;放下執著就是體認到世間的人、事、物非自有、絕對存在,由於這份體悟而曠達自在地為人處世。

  放下執著不是一句空話。很多時候,肯吃虧才能學會放下。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辭彙的含義會發生改變。比如現在人們日常生活的語境中,「執著」有時候是指堅持不懈、決心堅定地去做一件事,這並不是佛教所說的「執著」。在佛教中,以歡喜心堅持不懈地行持善法,稱為「精進」。

  佛法教人以豁達務實的態度看人生,知道人這一輩子,溝溝坎坎是填不完的,快樂不是沒有,轉瞬即逝,多好的緣分,輕易也就散了。放下或不放下,一切都是轉頭成空。看到人生的這一面,心裡才有天高地闊、山遠水長。

  看看周圍,很多人都是滿懷著對生活的熱情籌劃突然間離開這個世界的。你沒有理由相信自己一定比這些人更幸運。藏族人常說:明天或來世誰先來到,我們並不清楚。如果死亡就是一切的終結,活著又是為了什麼?如果吃喝享受,糾結辛勞,最後只為煙消雲散,這樣的人生想想都讓人心酸失望,不是嗎?

  大多數人大多數時間都不得不為生存奔忙,如果有可能的話,周末時讓自己不再圍著衣食旋轉吧,讓身心在一本書、一段靜坐、與友人的交談、春寒里的散步中逗留,安靜下來去了解自己或另一個人的思想和心靈,或者去做義工。即使在競爭壓力很大的今天,生活除了奔波、衝刺,仍然可以有逗留和詩意。

6.與其為結果大喜大悲,不如在前謹慎用心地取捨善惡

  形成現象的各種內外部條件,主要條件稱為因,輔助條件稱為緣。因緣具足,現象產生,因緣缺乏現象就不會產生,因緣變化則現象變化,因緣消失則現象消失,這就是緣起,也可理解為因果。事物隨緣生滅,因此沒有絕對、獨立、恆常的存在,也就是無我。因為緣起而無我,因無我而緣起。

  隨緣,首先要知道世間人事都在因緣聚散無常變化中,愛恨、順逆、榮辱皆不會長久,無可執持。其次,苦樂齊受,悉從緣生。在前的態度行為影響塑造之後的生活際遇。與其為結果大喜大悲,不如在前謹慎用心地取捨善惡。隨緣是一方面盡心竭力做事,為眾生的福祉貢獻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想像一下,每天從早到晚,我們會有多少念頭,多少身體的行為。由此類推,我們一生以及過往的生生世世,又會有多少身心的行為。這些行為,每一個,真真切切是每一個,都會產生相應的後果。後果又成為因,因又結果。因因果果交織成不同的生命形態和生活際遇。

  世事千變萬化的背後循著因果律。有的因果關係顯而易見,有的因與果之間則隔著廣大的時間空間。譬如有的星光穿越千萬光年才到達地球,而那顆星可能早已隕滅。當因果的間隔超過一般人的認知範圍,人們便會認為沒有因果。我們的身心行為不斷在產生影響和結果。世事無常而因果不虛,故應斷惡行善謹慎取捨。

  人生在世,有能力有機會助人,應該感到慶幸。向善,行善,以清凈的發心幫助其他眾生,是需要足夠的福報和智慧的。

  富貴而不驕奢,處事有禮,資用有度,量身而衣,隨分而食,這是在惜福培福。貧賤而能樂道,不因條件能力有限而怠於布施供養、行善利他,這也是培福惜福。無論境遇如何,都盡量生活簡單樸素,慈和地待人接物,則外免橫禍,內無病殃,能更好地感應到長壽佛的加持。

7.都是父母百般疼愛養大的孩子

  站在熙攘的人群中,想想周圍的人也和自己一樣,都是父母百般疼愛養大的孩子,都帶著家人的牽掛和希望在為幸福而努力。行走在汗水淚水故鄉異鄉之間,尋找著肯定與尊重。多想想自己與他人的共同之處,心裡就不會那麼孤獨。自己趨避的正是他人趨避的,將心比心,很多事就好開解了。

  人都有缺點,這與生活現狀、成長背景、性格和整個時代氛圍都有關係。在地位、財富、職業、性別等不同的背後,大家都是人,都渴望幸福,不想遭受痛苦,都希望被人友好對待,感受溫暖。從這點出發與人交往,會讓我們的生活少些冷漠壓力和對峙。內心的這份寬容,對其他

  生命自然生起的這份親切感是慈悲心的基礎。

  有情生命都有權利享受快樂,有權利免遭痛苦。不論是人類還是動物或者其他眾生,都有生命的尊嚴。我們在尊重其他生命的時候,也是在體現自身的尊嚴。忽視生命的相連相通,很少考慮其他生命個體的感受,只在意自己的人,內心深處往往缺乏價值感,找不到自尊。

  現在的人不善於建立、發展友誼,交往的圈子很小,除了同事、家人外,沒有多少朋友,而實際上朋友之間相契相投,可以分擔憂愁、分享快樂的這種關係,對我們的人生來說非常重要,也是其他很多關係的基礎。

  朋友交往,彼此間保持一個禮貌的距離,既不至於太遠而顯得冷淡,也不至於太近而失了必要的恭敬,友誼才更留得長久。一起學佛的道友,尤其金剛兄弟之間,更應注意這一點,不要高估了自己的接納能力和應變能力。和而不同,是需要一定的空間來裝下各自不同的性情、方式、觀點的。

  平等是承認並尊重多樣性和共同性,而非簡單地追求一致。智慧之道便是訓練這種平等待人處事的能力。平時多觀察人、物、事,各種現象,在欣賞其多樣性的同時,發現他們的共同相通之處。隨著這份洞察力和接納能力的增強,我們對佛教中緣起、平等、無分別、慈悲、空等概念會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做任何事,都須具足因緣才能做到。南瞻部洲善緣少,惡緣多,造惡容易,行善難。自利利他的機緣不多,且世事無常,因緣際會轉眼消散,所以,一定要珍惜此善緣福德。

  佛教的四攝教法就如何與人相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同事:與人共事要有團隊合作的精神。

  愛語:多溝通交流,表述意見時態度可以堅決,但言辭務必柔和真誠。

  布施:慷慨助人。

  利行:做事多為別人著想,考慮對方的利益。多數時候我們是通過自己的行為和日常的言談應對,而非說教,來與人分享佛法的。

8.對人對事對生活都要有耐心

  示他人以善意、關懷和尊重,儘管不是每次都能得到同等的回報,我們會遇到一些脾氣比較壞、比較冷漠、比較固執、不善於表達的人,但沒有關係,總的說來,我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會更多,得到的關懷和尊重毫無疑問也會更多。別總盯著等號左邊的加減乘除,右邊的結果更能說明問題。

  佛教的忍辱,簡單地說,就是在困境、窘迫之境、危險之境,仍然保持內心的開放與柔和,對其他眾生懷著善意。

  忍辱就是要有耐心,對人對事對生活都有耐心。許多話,沒有必要,但也得說。許多事,很厭煩,也得去做。疲憊的時候,接受疲憊。孤獨、病痛、難堪的時候,接受它們,不去怨恨。怨恨是內心走向封閉和僵硬的徵兆。

  我們自己的內心越清凈調柔,他人具有侵犯性的言行對我們造成的困擾和傷害就會越小,所以那些會激怒我們,讓我們感覺受到傷害和干擾的「可惡」的人和事,就像一位嚴苛的老師,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們的問題。沒有它們,我們往往很難意識到自己修行中的不足。

  憤怒的時候不妨想想,一個人的惡言惡行不是憑空而來,背後必有社會家庭個人等諸多原因,要憎惡指責,更應該針對造成這惡劣言行的種種原因,而分析原因,僅個人性格、觀念、教育背景等,就有無數的人和事參與其形成。如果我們足夠理性和誠實,會發現要怪罪的人太多了,我們的憤怒找不到一個具體對象。

  我們的生活像一張珠網,每一份經歷乃至每一個心念,都是一顆明珠,映照所有其他明珠的影子。珠與珠,相互含攝,轉輾輝映,重重無盡。當下的一言一行,起心動念,皆照著過往與將來,既是果又是因,所以要學習接受,更要學習謹慎地取捨因果。

  很多事情都不可強求,自己盡了心就好。做事之前多加考慮,從善意出發也盡心儘力了,即使結果仍不盡如人意,這份善心依然會積累福報。

  釋迦牟尼佛時代,有個人來到佛陀跟前謾罵侮辱佛陀,等他說完後,佛陀問他:施主給的東西,若人不接受,那麼它該歸誰?那人說:當然還是歸施主所有。佛陀道:「說得對,你的粗言穢語,我沒有接受,所以還是你的。」面對攻擊磨難,與其反擊糾纏,不如學著不為所動,不受干擾影響,也就是不接受。另一方面,當知道造惡者自招禍患,所以要努力避免造惡業。

9.把養家糊口的工作也看成是自己積累福德的途徑

  大家工作都是或直接或間接地要為他人服務、效勞,所以為什麼不把這份養家糊口的工作也看成是自己積累福德的途徑呢?工作中多替別人解決問題,讓人對生活有歡喜和希望,這是積德的事,利人利己。同樣早出晚歸地辛勞,卻往往是在增添別人的挫折苦惱,讓人怨恨,何必?

  哪怕明明看到的是庸俗虛偽、是非顛倒,遇到惡意挑釁和欺侮,心裡還是要記得一個道理:愛護自己最好的辦法是對人對事豁達和寬容。我們的身體不僅因為細菌、病毒才生病和加速朽壞,更重要還有不健康的精神狀態。悲傷、憤怒、憂慮在破壞內心安寧的同時也傷及內臟經脈,血肉之軀哪裡經得起這樣頻繁的損傷?

  單純未嘗不是好事,尤其在缺少規則的環境中。相信凡事都有因果,自己努力向善,誠實而為就好,不去擔心、權衡結果。人生失落有時,保有有時,事事皆有時。

  有人說:「如果我不飲酒、不妄語……不做一些損人的事,就會失去工作、業務發展的很多機會。」其實不管在怎樣的環境中,如果你堅持誠信、包容地對待別人,心地善良正直,別人就會願意跟你交往,跟你合作。善緣慢慢地聚攏到你身邊,惡緣遠離,你的想法很順利就能實現,不需要傷害自己,也不用損害他人。

  人要能夠看破眼前。一時一事的得失好壞放到整個人生中看,都顯得渺小短暫。很多事情,當時覺得多麼重大,而隔著時間空間回頭看,就知道人生充滿選擇和可能性,不走這條路,可以走那條路。若心態和見地不改變,那麼儘管過程不同,生命的品質,也就是你的幸福感、滿足感、人生的修養和境界不會有大的不同。

  每個人都是時代的塑造者和負荷者。關於一個時代的劫運,其實無須問別人,看看自己和周圍人們的行為就能知道。共同的因緣,唯有大家一起在思想、行動上改正、凈化,才能慢慢扭轉。解鈴還須繫鈴人。

10.遇到的每個人都可以是你的一畝田:慈悲心的力量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非議,但是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給其他人,不僅是現在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人,還包括以後要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的人,以及與我們共享這個世界的動物,留出足夠的空間和可能性,去實現他們的幸福生活。

  心裡有慈悲,就會時刻不離布施。當你內心清凈,自在喜樂,時時刻刻連吃飯走路都能影響、幫助到別人,讓人感受到正面的信息,一種更寬廣的人生境界。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佛像前,念經時,憶念上師三寶,或者生起真誠的慈悲心之時,會情不自禁地流淚。淚水由心裡往外涌。法王如意寶以前常常說,憶念上師三寶的功德與恩德,以及眾生的痛苦和無奈,發自內心地哪怕只流下一滴眼淚,也會清凈往昔無數的惡業。這就是信心、慈悲心的力量。

  通常慈悲心的訓練從親近的人開始,希望對方快樂,願意分擔對方的憂苦:我最大的願望就是你安樂,我要為此而努力,儘管我還在學習中,有時會顯得笨拙和力不從心。你若給我回饋,我很感激;若沒有,我也要慢慢學會不惱怒,因為我的願望是你安樂。在你追求幸福自由的路上,有機會為你做點什麼,我很高興。

  分享愛和喜悅,探索外部世界和內在精神世界,這是人類進步的主要推動力。就個人而言,沒有關愛和求知,我們無法長大。關愛和求知,在較深刻的層面上即是佛教所說的慈悲和智慧。看來追求慈悲和智慧不只是佛教徒的功課,而是所有人都嚮往並正在做的事。

  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讓自己的目光柔和起來,學著用柔和的目光看人看物看風景看世界。很奇妙的,目光的小小改變,能讓整個人從精神到身體立刻放鬆下來。隨時隨地可行的減壓方法。久而久之,人的氣質都會變得溫潤清和。

  人生不是一場較量,那樣的鋒利、緊張和抗拒是不必要的。學會欣賞美好,怡然自樂,多好啊!

  遇到的每個人都可以是你的一畝田,你以慈悲播種,收穫的是安樂。

11.施者比受者有福

  有人問我:「遇到乞丐,想布施又怕被騙,這時該怎麼辦呢?」

  我說,面對乞丐,不要急於表達厭惡或不信任。生活若真的優裕,沒人願意低三下四齣來乞討。就算被騙被利用吧,至少不會給自他造成妨害。再說人生何處不受騙,又何必要跟一個笑臉相向,比你弱勢的人較量。其實當我們在伸過來的空手中放下錢物,我們所做的不是布施就是供養,不用擔心會有第三種情況。

  布施是突破自我局限性的有效方法。布施不僅使受者免受匱乏之苦,也讓施者從中收穫了喜悅和自尊。布施有很多種,捐款捐物去幫助受災的人、貧窮的人和其他處境不利的人,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讓他們有機會受教育……不要覺得非得有多大的財力才能去布施,關鍵不在財物多少,而在發心是否真誠。

  我們不僅可以捐助財物,還可以貢獻時間和精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比如做義工,照顧傷者、病人、孤寡老人,幫助孤兒、殘疾人、流浪者、被人遺棄的小動物,等等。這個世界的問題不僅是貧窮和飢餓,還有孤獨和冷漠。

  佛教中有法布施,即為人講解佛法使人受益。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理解法布施,凡是符合四法印的思想都可納入佛教思想的範疇,凡是棄惡揚善的行為都是佛教倡導的行為,所以勸人行善,在別人困難時給予安慰鼓勵,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從而成為更有愛心和責任感、人格更完善的人,這也都是法布施。

  布施讓我們學會放鬆,不再把一切都緊緊抓在手中,也不再只關注自己。我們驚奇地發現,原來給予是會讓人感到豐足而不是貧乏的。

  外布施的同時,我們也在內布施,即把心中的煩惱慢慢舍掉。通過施捨財物,幫助其他生命,分擔痛苦壓力,分享安全和喜悅,我們內心的貪、嗔、痴、慢、疑越來越少。施者比受者有福,這話是有道理的。

  布施的目的是學習放下對自我的執著,從而更好地幫助別人,所以布施的發心很重要,如果是為了作秀或者競爭,那麼布施反而是強化了對自我的執著,並且施者從中得到的快樂和自尊也會極其有限。

12.莫把全副身心都用在經營生計上了

  佛教講暇滿難得。人生於世難得可貴,莫把全副身心都用在經營生計上了,應有閑暇、從容,去觀察思考生命,體會實踐心靈自由之道。人生未來的歲月,請不要讓它只有歲月,沒有暇滿。

  樂觀、知足是現代人很需要去培養的心態,否則面對競爭的壓力、各種各樣的選擇和誘惑,生活很容易便會失去平衡並籠罩在焦慮的陰影中。調整心態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為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幸福,我們應該努力去做。

  親密的人之間總有太多執著,心裡會有許多期望和要求,要求對方完全理解、符合自己的心意,不然便感覺失落憤怒。在無始無涯的輪迴中,這一世親人的相聚猶如空氣中飛舞的塵埃偶爾相觸,轉眼就是分離。其後各自循業流轉,相見無期。多少恨多少糾結,終歸於兩兩相忘。不如寬容相待,珍惜尊重吧。

  衰老在所難免,但我們可以讓它不成為一種困擾。如果過於注重外表和物質,疏於內心和精神修養,的確很容易因衰老而感到挫敗不堪。歲月能輕易帶走青春容顏,物質在衰老面前也幫不上太大的忙,而內心的沉靜、溫和、調柔、慈悲會留下來,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外現為一種令人感到愉快親切的優雅氣度。

  一棵樹,根深才能葉茂,才能為人們提供庇護蔭涼。知識的根本是智慧,有智慧,知識的增長才能使生命豐美,並給他人帶來切實的幫助和利益。若傷掉根本,單純的知識積累很難說能在多大程度上為個體生命提供滋養,或為眾生福利做出貢獻。我們平時是否會更重視獲取知識技能,而忽視涵養智慧呢?

  在這個時代,要自始至終做一個善良正直的人很難,有太多的誘惑,太多似是而非的理由,讓我們懷疑堅持心中的良善是否真有意義。然而不管怎樣,還是要善良。至少善良使我們堅強,面對生活的挫折磨難,才不會輕易失掉內心的安寧。

13.守住內心的善良

  自律不是壓抑情感,不是遵循強制的規定,也不是要做出一副道德楷模的樣子給人看。自律的動機是考慮他人的感受,是不想因為自己的不當行為給他人帶來傷害,讓他人痛苦。

  有人說:講到自律,那要不要去制止惡的發生呢?一味的自律不是縱容了惡嗎?

  佛教的自律是指為了不製造傷害而自覺地遠離身口意的惡劣行為。對神智正常的人來說,言行主要受思想意識控制,所以遠離意的惡業,身口業自然就會清凈。意的惡業概括為貪嗔痴。時刻提醒自己對治貪嗔痴,可以有效制止自己身心上惡的發生。

  就外境的惡或者說他人的惡行而言,要看具體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在你看來是惡劣的行徑,在別人眼裡不一定就惡劣。在正常情況下被認為惡劣的言行,在某種特定情境中可能就不惡劣。在一個社會、一個時代、一群人中被認為是惡的,可能在另一個社會、另一個時代、另一群人中就不是惡的了。

  如果全憑自己的情緒和成見,凡是自己看不順眼的、與自己的價值觀不一致的,就認為是惡,應該予以制止,這是不合理的。自律「律」的正是這種「一切以我為標準」的心態。

  其次,為了避免造成傷害而制止他人的惡行,與對治自己的貪嗔痴一點兒也不矛盾。我們不是非要藉助貪嗔痴才能去阻止別人造惡。

  比如我們小時候做壞事會被父母喝止,父母的呵斥是出於愛護而非出於嗔恨之心;法官不必對疑犯滿懷仇恨、怒髮衝冠,才能公正嚴明地判案。有些人脾氣率直,路見不平便大吼一聲出手相助,這種英雄好漢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簡單化地得出結論,說意氣用事、敢對人拳腳相加,惡語相向,才是有正義感的表現,而冷靜克制一點的,就沒良心、沒骨氣。

  自律主要關乎個人修養。越是在文明、法治的社會中,自律與懲惡揚善越不矛盾。

14.我們沒有辜負這一場母子的緣分

  我小時候出奇的調皮,給母親帶來不少麻煩,我常為此感到內疚。有時我又想,母親雖然一輩子坎坷貧窮,受盡家庭兒女之累,但從來沒有動搖過對三寶的信心,並且在晚年出家專心修行,我為自己能照顧母親暮年的生活,並為她的修行提供助緣而感到欣慰。我們沒有辜負這一場母子的緣分。

  我想請母親到大城市治病,她怎麼也不願意,說自己八十歲了,一生就像一天那麼快地過去了,她要努力修行,沒有時間可以浪費。阿媽很精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做功課,經行,禮拜,持咒,直到深夜。她也不放過任何一個行善助人積累福報的機會。

  虔誠的信仰和持續一生的修行使人在老年依然內心充實、積極、坦然。

15.應該像對待現在的母親一樣對待眾生

  我二十一歲初到五明佛學院,靠法王如意寶的慷慨接濟才得以常住喇榮,在自己搭建的僅可容身的土坯房裡,度過了六年快樂的求學時光。後來屋子破損嚴重,只好去上師道友家輪流借住,如此五年。一九九五年終於有能力修建起這間小木屋,有足夠地方擺放經書了!十七年過去,這裡依然是我溫暖的家。

  法王如意寶是公認藏傳佛教最偉大的上師、學者和大成就者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喇榮五明佛學院的創立者。他傾盡全力培養僧才,接續傳承,整理經續論典,使顯密教法得以在雪域以及全世界再弘。法王如意寶對末法時期眾生的恩德,說不盡!

  上師與弟子之間關鍵的是心靈相契。無偽的信心可以穿越時間空間,而成就者的加持原本就無所不在。

  如果我們有佛菩薩的智慧洞見,就會看到今生今世與上師的相逢,是我們在輪迴中最圓滿、最溫馨的經歷。

  對上師的信心支持我走過最困頓疲憊的時光。我不斷憶念、體會早年有幸長期在上師身邊學習時獲得的寶貴教導。修行上的任何一點進步,智慧和悲心的任何一分增長,弘法過程中的任何進展,都讓我深深感受到上師的慈悲加持。我只遺憾現在留存下來的上師影像不多,如果能讓後人看到上師更多的音容笑貌該多好!

  在法王如意寶為救度有情而慈悲應化的無數次轉世中,他示現了各種不同形象。對此,他很少宣說,只有提到上師功德時,他才偶爾透露自己前世的情況。通過法王如意寶的回憶,我們知道,每一段清凈無染的師徒傳承都源於殊勝無比的累世因緣。

  對上師的無盡感激總是伴隨著對眾生的無限悲憫。佛陀說,眾生在往昔都曾做過我們的母親,所以應該像對待現在的母親一樣對待眾生,包括這一世看似與我們沒有關係,甚至與我們為仇為敵的眾生,考慮他們的感受和福祉。

  頂禮、供養、皈依普賢菩薩!「清凈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降伏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法王如意寶當年在印度朝聖,轉繞金剛座時再再念誦的就是這四句偈。

  「不動己心,不亂他心。」這是法王如意寶在世最後的教言。此教言涵蓋世間出世間、做人學佛的一切道理,甚深微妙,是上師賜予我們的殊勝訣竅。若能時刻牢記,依教奉行,修行必定增上。深深感恩無等上師法王如意寶的慈悲攝受!願生生世世不離師!

16.每個人都或遠或近是另一個人生命的一部分

身處信息、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時候應該停下來想一想,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我們擁有很多知識,信息靈通,但這些是被用來拓寬眼界心胸,增進溝通與和解了,還是使我們更加封閉、混亂和極端了?

  持續的修行使你安靜而敏銳,不僅更能欣賞一個人的好,也更能覺察他身上的局限性,並因此悲憫疼惜,你知道他因局限而煩惱受苦,不自知不自主。每個人都或遠或近是另一個人生命的一部分,他的局限也是你的局限,他的苦也存在於你的生命中,而你的清凈會給他帶來清涼,你的精進修行也指向他的幸福、自由。

  修行中堅定的信心來自於對自己的了解。盡量清晰地了知自己的言語、舉動、感受,情緒、心念的生滅變化,在這看似簡單和無所作為的覺察中,你慢慢真正了解到苦、無常、無我、放下這些詞語的所指,也逐漸體會到安住的要領。不要讓概念代替親身的經驗。

  學習基礎的戒律、四法印、三殊勝、往生四因等基本教法是必要的。我們必須從這裡開始。完全不聞思而直接修行,猶如出發而沒有方向。反之,只是單純地學習理論,喜歡在概念文字上打轉,沒有身心中的求證,對法義的理解也很難深入。很多時候聞思中遇到障礙,不是因為你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你沒有實修。

  作為初學者,我們通過訓練內心,守持戒律、有意識地規範凈化自己的言行,才能逐漸發現自由或自然的真正含義。所謂「自然地修行」,並非對所有人都有效。相對森林裡自然生長的樹木來說,用樹做成木材搭建的木屋不是那麼自然,但你住在木屋裡應該比住樹上更自在、安全。

  佛教的戒律可概括為:不傷害眾生;在此基礎上,如果有條件,盡量幫助、惠益眾生。這種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使我們與周圍的人、與自然保持和諧,並使我們能夠轉生活中所有的境遇為修行的助緣。

17.把學佛看成是向健康生活方式的轉變

在家人學佛修行,要堅定對三寶的信心,不令退失;守持居士戒;勤於布施,離慳垢心;思維法義,對苦集滅道聖諦如實了知。此為信、戒、施、慧具足。在家學佛 ,可把這作為入手之處,著力之處。

  居士五戒:殺、盜、淫、妄、酒,不是一經皈依便自動默認或強制受持的,但作為在家學佛人,若什麼戒都不守,那也很難有真實的進步。各人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能力,選擇受持居士戒中的一條、多條或全部。把持戒看成是向健康生活方式的轉變,很多事做起來就輕鬆多了。

  不分別,不是說你需要如聾如盲。學佛不是要讓你的洞察力和行動力越來越弱,相反佛法的聞思修使你能更敏銳深刻地看到問題,只是你不再像以前那樣輕易就隨之陷入憎惡憤怒懷疑失望愛貪等狹隘極端而膚淺的情緒中。你的視角更寬廣了,所以更能理解、寬容、悲憫。

  不存心傷人害物,正直,替別人著想……不具備不培養這些基本的良善品質,學佛就沒有基礎。但僅有這些還不夠,在賢善人格的基礎上生起出離心,努力超越在貪嗔痴慢疑的心念中無盡流轉的生命狀態,才是入解脫道。在此基礎上生起關懷濟度一切眾生的菩提心,是為大乘。

  我們學佛就是學習改變自己無始以來最為習慣的那些思想和行為模式。為什麼要改變呢?因為正是這些想法和行為使我們困於輪迴,持續感受苦惱。若沒有佛陀開示,我們顛倒輪轉而不自知,苦而不明白其原因。

  如果不是佛陀通過他累世的修行探索,最終覺悟了生命的真相,並且慈悲地把他獲得的知識和經驗與我們分享,恐怕我們到現在還在盲目地摸索,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又要往哪裡去。

18.每一朵花都包含著整個春天

佛陀不鼓勵大家盲目相信他說的話,而是要通過思考和實踐去驗證。要把佛陀的教言、世間約定俗成的經驗和知識體系,以及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去了解人,了解現象。佛教鼓勵的懷疑精神是一種求知精神,而不是出於偏見和情緒,斷言什麼都不可信。其實,什麼都不信並不代表客觀、清醒。

  譬如天空,有無雲遮眼,它都在那裡。自性亦如是,你見與不見,它都在那裡。不增不減,不垢不凈。自性不動,見有遲疾。這個見是證悟,不僅僅是在智力層面上理解。初學佛者或不學佛者不要略知一二,就侈談無作無修,以為隨心所欲、放任自流才是最高明的學佛。自性的確不是修來的,但見性也不由放任而來。

  春暖花開,每一朵花里都包含著整個春天。當你真正感受到這一點,近看一朵小花,感受到整個春天,你會有所體會,大是如何在小里,無形無窮是如何在有形當下,境物是如何在心裡的。

  目空一切不等於見到空性。清凈的心,遠離貪嗔痴慢疑,比較容易看到世界的真相。

19.逢苦不憂

曾有人說,總有做不完的工作、家事,每天還要和孩子鬥智斗勇。很想修,總苦於時間不夠用。

  在家人要工作,要照顧家庭,的確沒有太多的修行時間,所以更應該珍惜,每天再忙,也要安排一定的時間修行,盡量爭取多的時間修行。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隨時隨地修習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智慧。比如在工作中和同事發生衝突,你可以修忍辱、修慈悲心;如果你的孩子把家裡搞得一團糟,你可以修空性,告訴自己眼前的一切都如夢如幻;照顧父母,引導父母學佛,這是報答父母恩德,也能為自己積累福報資糧;戒殺茹素,護生放生,這些不需要佔用很多時間,卻是非常殊勝的法門。

  不要動搖自己修行的決心,也不要擾亂他人的心。繼續你自己的聞思修行,讓周圍的人通過你的身心變化逐漸對佛法生起信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朋友們講講佛法的道理。凡事都有因緣,度化眾生也需要觀察眾生的根基和因緣。作為初學者,最重要的就是自己靜下來精進修行。

  經云:逢苦不憂。修行者對因果和緣起有著堅定的信解,面對生活的不幸和苦難,能化解的便積極去化解,須承受的則甘心承受。以懺前戒後的心行,懷著隱忍和慈悲,去了結往昔惡性的因果,引生良性的因果。所謂曠達就是視野寬廣,了達事物在廣闊的時空跨度里發展變化的情況和規律,從而隨緣因勢,因勢利導。

20.搔癢令人快樂,擺脫瘙癢更快樂;

滿足欲求令人快樂,擺脫欲求更快樂。 

作為初學者,不要等到心完全安靜下來再去念佛,那樣的話,你很難有機會開始念佛。相反,你應該通過念佛使心安靜下來。心越亂的時候越要果斷地提起佛號,把散亂的心往回收。念佛時發現自己雜念紛飛,是因為此時你的心比平時安靜,才會察覺到念頭雜亂。不用去管雜念,堅持念佛,久之會有成效。持咒亦然。

  剛開始學佛修行的人往往以為凡事都有竅門,總想找個機巧的法子,其實最大的機巧就是堅持,串習。一件事,做十遍不成功,就做一百遍一千遍。反覆堅持做下去,熟能生巧。哪怕每天只做半小時的功課,堅持幾年做下來,你看你的心胸氣度怎麼變。

  修行是一個漸進漫長的過程。你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多麼重大的變化也都是從當下、小小的改變開始的。學佛要有耐心,尤其是初學者,不要把期望值定得太高,那樣很容易失望,退失道心;也不要急於求成,那樣會很危險,而且難有實質的效果。

  憤世和媚俗都容易得到支持認可,既不隨波逐流也不憤世嫉俗,則需要勇氣面對孤獨,並且當別人把你的謙卑看作庸碌,寬容看作愚蠢,正念看作乖僻時,你仍然謙卑而專註地做事、學習,盡心幫助所有來到你面前需要幫助的眾生,時刻不忘修行,彷彿沒有修行。我們自稱修行者,但是否能做到這樣?

  修行從何處入手?身、口、意。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口業,不舉他過;善護意業,清凈無染。初學者應從較粗大、易察覺把握的身體行為和語言開始,通過持續、清醒的覺察規範自己的言行。之後隨著修行層次的提高,越來越關注心。此時才知道果然是不用操心外在,真正的改變在內心。

  通過外在欲求獲得的快樂,如同搔癢得到的快感;內心寂靜調柔生起的快樂,如同治好瘙癢病後的快樂。龍樹菩薩曾說:「搔癢令人快樂,擺脫瘙癢更快樂;滿足欲求令人快樂,擺脫欲求更快樂。」

  真正的修行人,他的寂靜調柔,可以感動人心,令人對佛法生起信心。雖說是個浮躁的年代,人們在內心深處仍然保留著對寧靜淡泊的敬重和嚮往。在一個浮躁的年代,也唯有寂靜調柔的心才讓人真正地信服。

21.佛門有教無類,有求必應

我們究竟是從佛那裡找尋到內心的力量,還是在尋求庇佑,訴求各自的慾望?

  佛門有教無類,有求必應。眾生根器不同,所以佛陀相應地開示不同法門,善巧方便地引導眾生走向解脫。眾生的願望訴求各不相同,但都可以在佛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佛陀教法可分為三乘:人天乘,引導眾生斷惡行善,由此得以在人間天界享受安樂;聲緣乘(小乘),引導眾生髮出離心,斷除煩惱,解脫輪迴;菩薩乘(大乘),引導眾生髮菩提心,上求正等正覺,下度一切有情。

  大乘以小乘為基礎,小乘以人天乘為基礎。由於人天乘不包括解脫輪迴的教法,所以人天乘只能使眾生得到暫時的安樂,而不能徹底擺脫煩惱,結束輪迴痛苦。

  小乘極果為聲緣羅漢,他們雖然盡除煩惱障,個體得以解脫輪迴,但因為所知障沒有完全清除,習氣仍在,對法界本性的認識沒有達到圓滿,所以還不能算完全意義上的涅槃。

  只有大乘能引導眾生獲得圓滿覺悟,實現真正的自由安樂。佛陀在《妙法蓮華經》里講到小乘羅漢最終將出定修學大乘,如江河匯入海洋。聲緣乘、菩薩乘都將究竟成佛,所以佛法在究竟上只有一乘,即佛乘。

  不論你現在是求人天福報還是求個人解脫,在暫時的目標、心愿達成之後,你的學佛之旅不會就此停止。你的心行會轉變,或漫長,或相對短暫,但最終都將歸入成佛的大願大行。從修持上來說,你會從關注外在慢慢轉向關注內心。修行的層次越高,就越關注心。

  儘管我們還沒有像佛陀那樣徹底覺悟,但仍然可以幫助父母、家人了解解脫之道,盡己所能為他們的修行創造助緣。

22.學佛是要真做工夫的

  學佛之人不要迷信「神通」。真正的大神通是調伏自相續的煩惱,圓滿具足菩提心,以佛法幫助眾生。

  對大多數人而言,無始以來形成的煩惱習性不是隨便想想就能扭轉、止息的。真正學佛是要真做工夫的,從最瑣碎、平實處一路埋頭做下去。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幾年幾十年,不鬆懈不放棄。如擲石入深潭,一沉到底。

  賢善的人格是學佛的基礎。不管是不是能夠理解深奧的佛法,此時此刻,要做一個好人。善良,正直,有同情心,願意幫助其他眾生。

  無論是聞思還是修行中,保持好奇心,總想知道「然後是什麼」,有助於對治過分內收導致的緊張和疲倦。好奇心給修行帶來一股活潑輕快的氣息。像一個學習中的嬰孩,很認真也很放鬆,對遇到的每一件事物、每一種狀況感興趣,熱情專註地去了解、體會,卻不急於求成,不介意失敗和重複。

  佛陀不僅指出所有眾生都可以覺悟,而且耐心地教導我們如何消除迷惑。他告訴我們道理,又教我們如何去檢驗、印證那些道理。他針對人們不同的習氣、偏好、特點,以不同的方式開示真理,激發靈感,鼓舞信心。

  出世是指解脫煩惱,超越生死,而不是單純從社會中抽離出去。大乘的入世是指改造、成就此世間,令諸有情所求皆得,而並非如一般人所想,是在五欲塵勞中隨波逐流。學佛者先要有出世的心,真覺得這世間的五光十色不值得貪戀,才談得上入世,以清凈心去成人之美、成就世間。這也是修行的功夫和次第所在。

  檢驗自己的修行是否有成效,主要看自己對三寶的信心,對眾生的悲心,對因果的正知正見是否增上。從前我上學時,上師如是教我。在此與各位共勉!

23.逐漸發現自由的真正含義

  「只想開悟不想學佛」的人不少。只求佛的智慧,不學佛的行願。智悲本是一體,哪有舍此取彼的道理?佛法的智慧超情離見,不是我們一般人滿心傲慢和成見隨便讀幾句經文,看幾則公案就能揣度。想開智慧先調柔相續,遠離惡業,對治煩惱。普賢行願一一隨學,漸漸能心得開解,否則僅憑世間聰明,徒增邪見。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信什麼?信輪迴是苦,涅槃安樂。信身世無常,幻緣虛假。信因果不虛,持戒修福。信生佛一體,心佛無二。信自性清凈,能生萬法。修行者無信心,不得門而入。

  前輩大德所說「不悟本心,學法無益」是為針砭但求知解、不重行證的流弊,並不是說要摒棄教理。一般人修法大致都要經歷三個階段:先明了義理,然後求行解相應,再至證悟,不可稍有知解便以為證悟了。

  認為隨心所欲、根本不需要約束自己、不用放棄任何享受和俗世的追求,就能領受佛陀教法的真諦,這是對佛法修行的誤解。經云:眾生業力不可思議,眾生善根不可思議。我們當深信因果,懺悔業障,同時對自己的善根生大信心,精勤思維修習佛法,不令空過每一個當下。覺悟始於當下。

  聞思佛法是為實修做準備,有助於澄清見解,遣除實修中的違緣。若能廣泛聞思當然好,若沒有條件或能力,則應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法門,了解基本的修持方法後,一門深入,扎紮實實去修。佛法是要拿到身心上去驗證的。

  每當我感到憂慮、壓力的時候,普賢菩薩高尚的誓言總能給我幫助。他說:「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想到自己的誓願,想到生活的目標,眼前便開朗了。怎樣大的困境都是可以跨過去的。

推薦閱讀:

手相真能看人一生命運嗎
董復華:生命密碼--11.寬恕是一種美德
返老還童在老鼠身上實驗成功,我們離長生不老似乎不遠了?
經歷過生離死別是一種是什麼樣的感覺?
實驗動物生死場:科學與倫理之間

TAG:生命 |